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对于汽车座椅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做出具体规定。本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本标准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系列车型全车橡胶件(以下简称产品)。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续更改或修订的内容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4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T 9865.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物理试验

GB/T 11206 硫化橡胶老化表面龟裂试验方法

GBT 24141.1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1690-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3 技术要求

3.1 汽车橡胶件臭氧老化的判断标准:

用龟裂变化的严重程度(即龟裂的等级)来表示。龟裂程度以龟裂宽度和龟裂密度分别按表1和

表1所列的等级进行评定,组合后作为结果(取中值)。

龟裂宽度等级划分为0~4级,以试样的有效工作表面出现的最大裂口宽度来区分(可用读数放大镜来测量),按表1进行评定。

注:臭氧浓度可用臭氧分压MPa表示,1×10-8 臭氧浓度相当于1.01MPa的臭氧分压。

橡胶件臭氧实验龟裂密度等级划分为a~c级,以试样的有效工作表面在每厘米(应力方向长度)

内出现裂纹的平均条数(即密度)来区分(可用读数放大镜测量),按表2进行评定。

表2 试样表面龟裂密度的等级(40℃、20%、50×10-8 )

3.2 龟裂等级的评定以裂口宽度为主,以裂纹密度为辅,将宽度的等级和密度的等级两者组合起来而表示试验结果。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结果判断按表3进行评定。

表3

注:如龟裂宽度为2级,龟裂密度为c级,则试样的龟裂等级为2c级。

4 汽车耐热橡胶材料性能标准

表4

表5

5.1汽车用输送水合水蒸气橡胶软管外观质量标准

5.1.1软管橡胶质地均匀,无明显毛刺和飞边。

5.1.2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

5.1.3管内外表面不允许有缺胶和块、不允许橡胶管有分层、露线、欠硫变形、喷霜缺陷、允许有编织出现的花纹和分模模痕。

5.1.4本标准适用于发动机散热器水管、暖风水管以及膨胀水箱水管等

6 汽车用耐油橡胶材料性能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动力转向低压管路及发动机燃油管路

7 汽车用输送润滑油、柴油橡胶软管外观标准

表7

汽车用耐油橡胶材料外观标准技术要求

7.1软管橡胶质地均匀,无明显毛刺和飞边。

7.2不允许有介层多胶和缺胶,表面不允许有露线、喷霜和缺陷。允许有编织出现的纹。

7.3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

8 汽车用过线圈、护套橡胶材料性能标准(一)

表8

本标准适用于燃油管路保护套、离合踏板胶套、制动管路保护套、电器线路过线圈保护套汽车用一般过线圈、护套橡胶材料外观质量标准

技术要求:

8.1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

8.2不允许有缺胶和结块、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变形和喷霜现象;

8.3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9 汽车用驾驶室一般密封橡胶材料性能标准(二)

本标准适用于驾驶室地板、前围、车门密封橡胶堵头

9.1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

9.2不允许有缺胶和结块、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变形和喷霜现象;

9.3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10 汽车用防震制品橡胶材料性能标准(三)

本标准适用于前后钢板弹簧限位块、变速器悬置缓冲块、发动机悬置前胶垫、驾驶室胶垫、水箱上软胶垫总成、水箱下软胶垫总成、变速箱悬置软垫、车箱缓冲块总成

汽车用橡胶件防震制品外观质量标准

10.1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过硫变形和喷霜现象;

10.2橡胶与金属的粘合部分不应有剥离、开胶现象;

10.3制品的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10.4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11 汽车用扭转橡胶材料性能标准(四)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驾驶室扭杆固定座橡胶件防震制品外观质量标准

11.1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过硫变形和喷霜现象; 11.2橡胶与金属的粘合部分不应有剥离、开胶现象; 11.3制品的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11.4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12 高压胶管总成及外观质量标准

12.1高压的外层胶不允许有气、气孔、裂口海绵状、脱层、机械破损

和骨架外露现象;

12.2接头的扣压不允许有松动、渗漏、错位、鼓包和破裂现象,所配螺纹完好; 12.3

胶管的内外径、接头的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内外表面应保持清洁。

13 本标准适用于动力转向高压管路及液压举升高压管路

汽车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外观标准 技术要求:

13.1橡胶制品表面应光滑、有光泽、色泽均匀,无飞边和毛刺;不允许有杂质、气泡、欠硫过硫变形和喷霜现象;

13.2橡胶与金属的粘合部分不应有剥离、开胶现象;

13.3制品的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13.4橡胶制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

13.5制品件外观为黑色;

13.6聚氨酯弹性体(PU Elastomers)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CPU)——是聚氨酯弹性体中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一种;

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约占聚氨酯弹性体总量的25%左右;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MPU)——占聚氨酯弹性体总量的10%左右。

14 汽车用聚酰胺材料及制品标准

15.1邵尔A硬度:硬度是指橡胶抵抗外来压力侵入的能力,用以表示橡胶的坚硬程度。邵尔硬度分为A(测量软质橡胶)、B(测量半硬质橡胶)、C(测量硬质

橡胶)。

15.2拉伸强度:拉伸强度又称扯断强度或抗拉强度,是指橡胶被扯断时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以Mpa表示。扯断强度是衡量橡胶机械强度的一个重要性指标,

其值越大,说明橡胶的强度越好。

15.3扯断伸长率:简称伸长率,是指橡胶被扯断时,所拉伸增加的长度和原来长度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它是衡量橡胶塑性的一个性能指标,伸长率大

即表示橡胶的质地软、塑性好。对橡胶的使用性能来说,它需有适当大的伸长率,但过大也不好。

15.4回弹率:又称回弹性,或称冲击弹性、弹力,也是衡量橡胶弹性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用摆垂在一定的高度冲击橡胶,弹回的高度与原来的高度的比值,

就叫回弹率,以百分率(%)表示,其值越大,表明橡胶的弹性愈高。

15.5扯断永久变形:简称永久变形,也是衡量橡胶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橡胶拉伸拉断后,停放一定时间(通常为3分钟),其变形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

来长度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其直越小,则橡胶的弹性就越好。此外,也可以用压缩永久变形来衡量橡胶的弹性。

15.6定伸强度:又称定伸强力。是指橡胶伸长到一定长度,即伸长到100%、200%、300%、500%时,单位面积上所需的力。以N/cm2表示。这是衡量橡胶强韧性

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其值越大,橡胶的强忍性就越好,说明这种橡胶不易产生弹性形变。

15.7抗撕裂性:橡胶制品在使用时,如果出现裂口,会愈撕愈大而导致最终报废。所以抗撕裂性对橡胶制品来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抗撕裂性通

常用抗撕裂值来衡量,它是指单位厚度(cm)的橡胶,在切口发生撕裂直至撕断为止所需要的力,其单位为N/cm。当然这个值越大越好。

15.8附着力和附着强度:橡胶制品两结合面间(如胶与布或布与布)分离时所需的力称为附着力。附着力的大小通常以附着强度来衡量,它是以试样两结合面

分离时,单位面积上所需的外力来表示,计算单位为N/cm或N/2.5cm。附着强度是衡量以棉布或其他纤维织物做骨架材料的橡胶制品中一项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其值当然也是越大越好。

15.9磨耗量:又称某磨耗减量,是衡量橡胶材料耐磨性的主要质量指标,它的测量和表示方法很多。目前我国多采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法,它是橡胶胶轮在一定

的倾斜角度(150)和一定的负荷(2.72kg)作用下,与标准硬度砂轮(邵氏780)进行摩擦,测定橡胶在一定行程(1.61km)内的磨损量,以cm3/1.61 km 表示。此值愈小,则橡胶的耐磨性愈好。

15.10脆性温度和玻璃化温度:这是测定橡胶耐寒性的质量指标。橡胶在摄食氏零度以下就会开始硬化,弹性大大降低;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逐渐硬化到弹性

完全丧失,就象玻璃一样,又脆又硬,一敲就碎,这个温度叫玻璃化温度,是橡胶的最低使用温度。工业上一般不测定玻璃化温度(因为时间长),而测定脆性温度。就是把橡胶经低温冷冻一个时间后,用一定的外力冲击,橡胶开始断裂时的温度,就叫脆性温度。脆性温度通常比玻璃化温度高些,脆性温度愈低,就表明这种橡胶的耐寒性愈好。

15.11裂解温度:橡胶受热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胶体就会裂解,这个温度称为裂解温度。这是测定橡胶耐热性的一个性能指标,裂解温度愈高,这种橡胶的耐

热性就愈好。一般橡胶的实际使用温度范围,是在脆性温度与裂解温度之间。

15.12抗膨润性:部分橡胶制品在使用中常与酸、碱、油等物质接触,这种物质使橡胶制品膨胀,表面发粘,最后制品报废。橡胶制品抵抗酸、碱、油等作用的

性能称为抗膨润性。测量橡胶抗膨润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橡胶试样侵入酸、碱、油等液体介质中,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后,以其所发生的重量(或体积)膨胀率;其值愈小,则橡胶的抗膨润性就愈好。另一种是以浸润后的拉伸强度与浸闰前的拉伸强度的比值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叫耐酸(碱)或耐油系数;这个系数越大,则橡胶的抗膨润性就愈好。

15.13老化系数:老化系数是衡量橡胶耐老化能力的一个性能指标,它是在一定温度、经一定时间把橡胶进行老化后,用老化后与老化前的物理力学性能(拉伸

强度或拉伸强度与伸长率的乘积)的比值来表示。老化系数大,这种橡胶的耐老化能力就好。

15.14

国内外汽车用橡胶制品技术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4?橡胶科技市场2007年第14期 界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汽车生产厂家纷纷想方设法通过最大限度地延长凸轮轴传动同步带的使用寿命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在通过使用HNBR同步带来提高汽车的产品质量。实践证明,在一般行驶条件下HNBR同步带的工作寿命可达10万~15万km。 现代的汽车对同步带的要求是:使用寿命达25万~30万km;使用温度一35~150℃,瞬时高温可达175℃;耐油性≥CR;150℃下台架寿命可达3000h,而且在提高耐油性能时不牺牲其低温性能,带齿的动态储存模量≥1.4MPa。要达到如此高的条件,只有采用过氧化物硫化的HNBR/甲基丙烯酸锌复合物与芳纶短纤维补强的复合材料。 汽车同步带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带的背部一般都是纯橡胶,由于现在汽车同步带在使用时背部需同时带动其它部件如水泵及张紧机构,尤其是直喷式柴油发动机,要求要有很大的张紧力,这样对背部磨损非常大,纯橡胶无法达到要求,如将带的背部做成油布,则可大大提高其背部的耐磨陛。 人字齿同步带类似于人字齿轮,最大的优点是降低噪声,传动能力和使用寿命也大幅提高。这种胶带是固特异上世纪90年代发明的,对同步带的发展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该胶带与相同的齿形直齿同步带相比,噪声可降低10~26dB,使用寿命提高120%,传动能力也大幅提高(或减少带宽)等。已在汽车上试用,使用寿命已超过21万km。 目前汽车发动机正时系统普遍采用多阀门和变阀门技术,这使凸轮轴的脉冲负荷成倍增加,造成发动机振动幅度加大,影响整车的NVH性能,也对同步带和其它部件造成损害。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振动,Lintens公司发明了非圆齿轮传动技术。即,凸轮段的带轮不是传统纯圆形的,而是椭圆或其它非圆的,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抵消大部分的振幅,可减少40%胶带与其部件的作用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节约燃料消耗。 模块式传动系统是将正时皮带传动系统(包括传动件的带、轮和张紧机构)与发动机前端辅助传动系统(除传动件外还包括驱动发电机、空调、水泵等)集成在一起,用户只需装配即可,以满足现在汽车集约化生产,把复杂的生产过程简单化。3胶管 胶管也是汽车的主要配件之一。汽车胶管与多种介质接触,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苛刻,近年来在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发展较快。 3.1燃油胶管 燃油胶管一般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胶复合而成,图1是国外两种燃油胶管的结构。外层胶主要给予胶管结构强度,而阻断层则主要起阻隔燃油渗透的作用。粘合层和外层可以使用多种弹性体,包括氯磺化聚乙烯、丁腈橡胶、丁腈橡胶/PVC或氯醚橡胶。阻断层部分通常是要求最高的材料,所以,它也是燃油胶管的关键材料。目前汽车燃油主要为高辛烷值无铅汽油,国内已开始推广乙醇汽油,国外除大量使用乙醇燃油外,还使用甲醇燃油。低丙烯腈含量的NBR已不能满足内层胶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内层胶的主流材料为FKM。FKM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能和耐氧化和酸|生燃油性能,且燃油渗透率极低。 图1两种多层结构燃油胶管的结构 由于FKM价格昂贵,为了降低成本,国外一般采用小于0.4mm厚的薄胶片。其生产工艺是先挤出壁厚大于要求厚度的软管,从口型中挤出后再拉伸到所需的厚度。初始的挤出物一定要有良好的表面光泽及足够的强度,从而可拉伸到规 定的壁厚而不破裂,而且,在整个拉伸过程中还要 万方数据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对于汽车座椅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做出具体规定。本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本标准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系列车型全车橡胶件(以下简称产品)。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续更改或修订的内容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4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T 9865.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物理试验 GB/T 11206 硫化橡胶老化表面龟裂试验方法 GBT 24141.1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1690-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3 技术要求 3.1 汽车橡胶件臭氧老化的判断标准: 用龟裂变化的严重程度(即龟裂的等级)来表示。龟裂程度以龟裂宽度和龟裂密度分别按表1和 表1所列的等级进行评定,组合后作为结果(取中值)。 龟裂宽度等级划分为0~4级,以试样的有效工作表面出现的最大裂口宽度来区分(可用读数放大镜来测量),按表1进行评定。 注:臭氧浓度可用臭氧分压MPa表示,1×10-8 臭氧浓度相当于1.01MPa的臭氧分压。 橡胶件臭氧实验龟裂密度等级划分为a~c级,以试样的有效工作表面在每厘米(应力方向长度) 内出现裂纹的平均条数(即密度)来区分(可用读数放大镜测量),按表2进行评定。

汽车用橡胶软管的性能检验

汽车用橡胶软管的性能检验 汽车用橡胶软管的性能检验 在汽车中胶管用来传输各种液体和气体,包括燃油,润滑油,制冷剂和水等。胶管安装在汽车中要长期经受行驶条件下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生产和开发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胶管产品,正确评价和检测胶管的使用性能必然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各类汽车胶管的性能要求 汽车胶管必须具有一定的梃性和柔性,一定的耐高低温、压力、天候、输送液体及机械振动的能力。汽车胶管可分为燃油胶管,空调胶管,制动胶管,冷却管,动力转向管和空气输送管等,不同用途的胶管又有一些不同要求,表1是各类胶管的性能要求和常用的一些检测方法。 胶管 类型 标准号 主要检测项目 制动管 ISO3996 GB/T7127 液压试验缩颈试验容积膨胀试验爆破压力试验制动液相溶试验曲挠疲劳试验拔脱试验吸水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动态臭氧试验高温脉冲试验盐雾试验 冷却管 HG/T2491(WSE-M96D34)

粘合强度爆破压力外径变化脆性温度臭氧老化热老化(耐冷却液充冷却液老化后的爆破压力弯曲试验低温柔性压缩永久变形脉冲强度电化学腐蚀) 空调管 ISO8066 GB/T20025 制冷剂泄漏和渗透试验老化试验低温曲挠试验真空试验静压长度变化试验爆破压力R134a抽出试验耐R134a试验耐臭氧清洁度脉冲试验湿气进入试验整体密封性压变燃油管 ISO4639 GB/T10542 HG/T3665 HG/T3666 耐液体(C液体含氧燃油氧化燃油3号油)气密性爆破压力粘着强度C液体抽出后臭氧试验低温曲挠清洁度和萃取物燃油渗透真空试验胶管拉伸永久变形和撕裂含氧燃油长期循环试验耐燃性加速老化铜片沉积 动力转 向管 ISO11425 脉冲试验爆破压力液压长度变化试验低温曲挠粘合强度耐臭氧容积膨胀清洁度接头腐蚀耐液性振动疲劳 二、胶管材料性能的检验方法 常用的胶管的材料性能的试验有拉伸性能,硬度,撕裂强度,粘着强度,耐液体性能,空气老化,压缩永久变形和拉伸永久变形,臭氧老化,低温性

橡胶垫 堵塞技术条件

JLYY—JT238—06 橡胶垫、堵塞技术条件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GEELY橡胶垫、堵塞技术条件JLYY-JT238-06 前 言 本标准贯彻执行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整车设计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子顺。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6年12月29日;实施日期:2006年12月31日。 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用橡胶垫、堵塞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29-199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GB/T 531-199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 1682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单试样法 GB/T 2941-199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T 3512-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9865.1-199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物理试验 3 要求和试验方法 3.1 基本要求 各种橡胶垫、堵塞应各自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3.2 测试样件制作 按GB/T 9865.1-1996规定的方法制作。 3.3 物理性能 3.3.1 硬度 按GB/T 531-1999规定的方法,测得硬度为HSA50±5。 3.3.2撕裂强度 共3张第1张

谈橡胶油封在汽车上的应用

谈橡胶油封在汽车上的应用 陆刚 油封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橡胶油封也称橡胶密封圈,其功能是防止润滑油泄漏和阻止异物侵入机器内部,现已作为标准件来供应。从材料上分它有橡胶油封、皮革油封和塑料油封。在汽车上以橡胶油封用得最多。 1.橡胶油封的功能及特征 橡胶油封的作用是防止发动机、变速箱、车轿中的润滑油泄漏,以及外部灰尘杂质进入机内,以保护轴承和齿轮等零部件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汽车的行使里程。橡胶油封通过柔性密封唇与轴或壳体接触,防止轴承滑油泄漏,也可防止外部尘土和泥水等外来物侵入。油封的扭矩比较低,密封性好,容许轴有一定的偏心度,适应高速运转油封形态小,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价格低,通过材料的选择可适应多种 介质和宽域的温度范围。 橡胶油封具有耐磨耗、耐热、耐老化等特点。其功能是防止润滑油从孔与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处向外泄漏;又防止灰尘杂质进入机器内部。油封的质量好坏集中反映在漏油上。国外油封已达到每小时只漏0.002g油,即11h才漏一滴油。不同橡胶材料作油封的性能不同,其中聚硫橡胶、丁腊橡胶是制作油封的理想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橡胶油封的优点是体积小、成本低、效果好,安装方便、适用温度范围广。工作时,油封唇口与轴的界面间产生一定厚度油膜,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径向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油膜厚度,而油膜超过一定厚度即造成泄漏。因此,径向力是油封起到密封作用的关键。油封是汽车发动机与底盘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启动与运转和汽车的正常运行。 2.橡胶油封的结构和密封原理 橡胶油封又称唇形油封。其内径比轴径小,装置后,因夹紧力和弹簧附加力,油封对轴作用径向力,使油封唇口贴紧轴表面。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等内燃机系统。车用油封通常由橡胶、钢板骨架及螺旋弹簧构成。骨架式橡胶油封是在密封圈内加一个金属骨架,制作时一般是用一种薄铁环作为骨架,用耐油性能好的丁氰橡胶整个包起来,埋在耐油橡胶的密封圈体内,在模型中加热硫化而成。压模出两个唇口和轴颈接触,其中只有一道唇口有弹簧,以存贮润滑油。无弹簧圈的唇口则以防止尘土侵入。发动机高速运行时,其机体外壳必然沾有灰尘泥沙等杂质,而机体内的机油润滑并冷却着运动零件.因此车用油封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润渭油从孔与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处向外渗漏,同时防止灰尘及杂质进入机体内部。 橡胶油封是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唇边刃口具有较大的回弹能力,其密封接触面很窄,且接触压力分布均匀,再加上箍紧的弹簧,使唇口对轴颈具有较好的追随补偿性能。发动机工作时,机体内的润滑油随转动的轴被带上轴颈与油封唇口处。在油封唇口的弹性压力及润滑油的飞溅惯性作用下,其接触面形成了一层牢固的润滑油膜,这样既封住了油不往机体外泄漏,又使唇口得到可靠的润滑。因此油封能以较小的唇口径向力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油封看起来很简单,常装于某一零件上固定不动。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摩擦件,其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汽车橡胶件通技术条件. 企司业标准有汽****车集团限

公2013 —Q/DYC JB5103 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 条件 2013-08-01 2013-08-01发布实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布发 2013 Q/DYC JB5103— 言前本标准对于汽车座椅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做出具体规定。本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归本标准由**** 口。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本标准起草单位:术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

汽车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系列车型全车橡胶件(以下简称产品)。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续更改或修订的内容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4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 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DYC JB5103—2013

GB/T 9865.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物理试验 GB/T 11206 硫化橡胶老化表面龟裂试验方法 GBT 24141.1内燃机燃油管路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1690-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3 技术要求 3.1 汽车橡胶件臭氧老化的判断标准: 用龟裂变化的严重程度(即龟裂的等级)来表示。龟裂程度以龟裂宽度和龟裂密度分别按表1和 表1所列的等级进行评定,组合后作为结果(取中值)。 龟裂宽度等级划分为0~4级,以试样的有效工作表面出现的最大裂口宽度来区分(可用读数放大镜来测量),按表1进行评定。

(整理)密封胶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应用.

胶粘剂/密封胶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应用 聂清武 (龙苑化工机电技术公司北京市 100094) 摘要本文介绍了胶粘剂/密封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讲述了不同胶粘剂/密封胶的应用部位和应用原理 关键词汽车胶粘剂密封胶 1.前言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胶粘剂密封胶作为汽车生产所必需的一类重要辅助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粘接技术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增强汽车结构、紧固防锈、隔热减振和内外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代替某些部件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实现相同或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简化生产工序,优化产品结构。在汽车向轻量化、高速节能、延长寿命和提高性能方向发展的道路上,胶粘剂密封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汽车制造大体上可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即车身的制造,发动机及底盘的制造,总装配等,图1为汽车制造过程示意图。本文将对汽车车身的制造过程中焊装工序、涂装工序、总装工序、装配工序胶粘剂密封胶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汽车前期研发用材料、特殊工艺用胶情况做一些简要介绍。 2.汽车车身制造工序

车身是汽车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常,载重汽车的车身是驾驶室(包括车前板制件即车头部分),货箱及车架。大客车和轿车车身有些有车架,有些没有车架,车底板就起车架的作用。 车身的制造按照其结构特点,大致要经历以下几道工序: 1、车身的冲压 该工序主要通过压力机上的模具,对金属板材在其压力下冲压成一定形状的车身零部件。 2、车身的装配与焊接 目前车身通常采用的装焊方式为接触点焊,分双边点焊和单边点焊,接触点焊是在电极压力的作用下,将焊接件紧密接触,利用电流流经焊件时所产生的电阻热加热焊接件,使焊接点熔合在一起。 3、车身的涂装 经由焊装组装完成后的车身壳体要进行涂装,涂装的作用主要是起防锈、防腐,延长车身寿命和装饰目的。汽车车身涂装通常要经过图2的工序: 3. 汽车粘接/密封胶的应用 3.1 汽车用胶粘剂密封胶选用原则 汽车生产是批量性、流水式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此外,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气候下行驶,因此,汽车用胶粘剂、密封胶必须充分满足和适应汽车制造厂中的生产工艺,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及应用性能要求。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汽车用粘接剂密封胶要求

橡胶件的技术规范

橡胶件的技术规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各类产品中使用的橡胶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橡胶件成品件的进货检验、型式检验、包装、贮存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33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 GB/T 1690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 3452.2 液压气动用O 型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GB/T3452.1 液压气动用O 型橡胶密封圈第1 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572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试验用试样和制品尺寸的测量 GB/T 20739 橡胶制品贮存指南 GB/T 5721 橡胶密封制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一般规定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BS EN549 燃气器具、设备密封件和膜片用橡胶材料规范 NSF 61 饮用水系统部件健康影响 BS EN331 建筑物燃气供应设备用手动球阀和密封底部锥体旋塞阀ASME B16.33 压力在125PSI 以下燃气系统用手动金属制燃气阀门ASME B16.44 家用管道系统中使用的手工操作的金属气体阀门 CJ 50 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 CJ/T 180 家用手动燃气阀门 HG/T 2807 城镇燃气调压器用橡胶膜片 Q/NZFJ30 液化石油气瓶阀 3 技术要求 3.1 通用技术要求 3.1.1 气味:无刺鼻气味; 3.1.2 外观:表面无气泡、无杂质、无飞边、无缺胶、无脱层、色泽一致、无局部缺陷; 3.1.3 尺寸:符合图纸要求;3.1.4 应采用耐工作介质的材料且材料应采用正料。

汽车橡胶

汽车用橡胶软管的性能检验 作者:发布时间:2009-11-27 08:25:05来源:中国工控网繁体版访问数:11 在汽车中胶管用来传输各种液体和气体,包括燃油,润滑油,制冷剂和水等。胶管安装在汽车中要长期经受行驶条件下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生产和开发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胶管产品,正确评价和检测胶管的使用性能必然 在汽车中胶管用来传输各种液体和气体,包括燃油,润滑油,制冷剂和水等。胶管安装在汽车中要长期经受行驶条件下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生产和开发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胶管产品,正确评价和检测胶管的使用性能必然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各类汽车胶管的性能要求 汽车胶管必须具有一定的梃性和柔性,一定的耐高低温、压力、天候、输送液体及机械振动的能力。汽车胶管可分为燃油胶管,空调胶管,制动胶管,冷却管,动力转向管和空气输送管等,不同用途的胶管又有一些不同要求,表1是各类胶管的性能要求和常用的一些检测方法。 二、胶管材料性能的检验方法 常用的胶管的材料性能的试验有拉伸性能,硬度,撕裂强度,粘着强度,耐液体性能,空气老化,压缩永久变形和拉伸永久变形,臭氧老化,低温性能,金属腐蚀性和渗透性等,通常内胶要按耐热性和耐传输液体的能力选择,而外层胶需耐热,耐臭氧及与内胶粘着性能好。这些试验一般用试片进行,主要用作产品的质量控制。由于其硫化条件与胶管实际硫化条件不同,因此对材料的评价常常规定要从胶管上制备试样,而且在进行材料的耐久性评价时,应从经过一定条件下存放或使用后的胶管上裁取试样进行。由于胶管使用条件的特殊性,选用的这些常规物性试验也有不同于其他橡胶制品的地方,如常进行拉伸永久变形测量,作为一种器壁材料常需进行渗透性试验,由于和金属管接头接触需进行金属腐蚀试验等。 胶管多用来输送各种液体,所以耐液体试验是一项重要的材料试验项目,耐液体试验常用商用液体进行,因为它和使用条件接近,但由于波动性大,试验结果可比性差,所以提倡用标准或参考液体进行试验。 常用的标准或参考液体有以下几类: 1)参考燃油:用异辛烷和甲苯配制,甲苯越多,芳香烃含量越高,溶胀效果就越大。常用的C液体的异辛烷和甲苯的配比为50/50,可产生车用高芳香汽油的效果。液体B C D 模拟各类膨胀效果的商用汽油,F为标准柴油,由直链烷烃和甲基萘组成,膨胀效果低于B。有的标准用90/10的3号油/对二甲苯做标准柴油。另外G H I K是四种含醇的燃油(含氧燃油),由不同比例的异辛烷、甲苯、甲醇、乙醇、二异丁烯和水配置而成,德国的FAM-1和FAM-2就是类似的参考燃油。而标准的氧化燃油就是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指数

衬套刚度对扭力梁悬架模态分布影响研究

V ol 35No.6 Dec.2015 噪 声与振动控制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第35卷第6期2015年12月 文章编号:1006-1355(2015)06-0047-05 衬套刚度对扭力梁悬架模态分布影响研究 范大力,董大伟,丁渭平,苏瑞强,唐 子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摘要:为分析和解决汽车扭力梁悬架系统振动引致的整车NVH 问题,建立施加约束边界的悬架系统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系统模态。为了更确切地模拟悬架橡胶衬套在实际工作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动态刚度特性,在有限元建模中提出一种衬套动刚度的当量方法,并结合试验验证阐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以衬套刚度为影响因素,对悬架系统的低阶模态频率进行灵敏度分析,并讨论衬套刚度约束方向与模态振型之间的联系,最终揭示出衬套刚度对系统模态分布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振动与波;扭力梁悬架;橡胶衬套;动态刚度特性当量化;模态分布中图分类号:U463.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1335.2015.06.010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Bushing Stiffness on Modal Distribution of Torsional Beam Suspension F AN Da-li ,DON G Da-wei ,DING Wei-ping ,SU Rui-qiang ,TANG Zi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vehicle ’s NVH problem caused by the vibration of torsional beam suspension system,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modals were calculated.To simulate the dynamic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 of suspension rubber bushings accurately in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an equivalent method for the dynamic stiffness computation of the bushings was put forward in the modeling.Then,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by modal experiment.Based on the validated model,the bushing stiffness was selected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low order modal frequency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raint direction of the bushing stiffness and mode shapes was discussed.The influence law of the bushing stiffness on the modal distribution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was revealed. Key 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torsional beam suspension ;rubber bushing ;equivalence of dynamic stiffness ;modal distribution 扭力梁悬架属于半独立悬架,目前广泛应用于前置前驱类中低档乘用车[1]。悬架系统将路面激励传递至车身,其自身动态特性对整车NVH 性能影响较大[2]。 悬架系统模态分布反映其内在动态特性,是其动态行为的基础。目前已有学者对扭力梁悬架的自由模态进行研究[3],而对于在有限元软件中如何施加悬架系统的约束边界尚缺乏有效的指导原则,使整车约束状态下的有限元建模与计算分析的效率及 收稿日期:2015-05-25 作者简介:范大力(1991-),男,四川绵阳人,研究生,主要研 究方向:汽车NVH 技术。E-mail:fdl427@https://www.doczj.com/doc/1e11706864.html, 通讯作者:董大伟(联系人),男,博士生导师。 E-mail:dwdong@https://www.doczj.com/doc/1e11706864.html, 精度难以保证。橡胶衬套作为扭力梁悬架重要组成部件及与车身相连的约束边界,传统CAE 建模通常将其等效为六个自由度上的线性弹性约束,并赋予其各向静刚度值[4]。然而悬架系统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受到来自路面的动态激励,使衬套表现出动态刚度特性,即其刚度值随激励频率的不同而变化。目前,已有LMS.Motion 软件给出了一套将动刚度曲线直接导入的处理方法,但该方法尚难以推广到主流的有限元平台软件中,如Hyper Work 、ANSYS 等。因此,如何在有限元软件中实现衬套的动态刚度特性表达,从而使之更贴合实际值得研究。 工程应用中常采用调整刚度的方法改变系统模态分布,目前已有学者讨论了传动系部件刚度对其扭振模态的影响[5,6]。衬套刚度特性对悬架系统模态分布的影响同样值得研究。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讨论悬架衬套刚度对系统模态分布的影响

汽车用橡胶材料的制作技术

一种汽车用橡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丁腈橡胶2050份;顺丁橡胶1020份;再生胶90120份;丁苯橡胶5070份;松焦油20份40份;氧化锌58份;硬脂酸24份;聚醚胺促进剂47份;硫磺35份;二苯胺24份;高耐磨炭黑3545份;机油2535份。本技术的汽车橡胶材料以再生胶为主,使得再生胶得到了很好的再利用,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节能环保,并且生产的橡胶耐磨性好、耐热性优良、耐氧抗老性良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车用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丁腈橡胶20-50份;顺丁橡胶10-20份;再生胶90-120份;丁苯橡胶50-70份;松焦油20份-40份;氧化锌5-8份;硬脂酸2-4份;聚醚胺促进剂4-7份;硫磺3-5份;二苯胺2-4份;高耐磨炭黑35-45份;机油2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丁腈橡胶20份;顺丁橡胶20份;再生胶120份;丁苯橡胶70份;松焦油40份;氧化锌8份;硬脂酸2份;聚醚胺促进剂7份;硫磺5份;二苯胺4份;高耐磨炭黑35份;机油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丁腈橡胶50份;顺丁橡胶10份;再生胶90份;丁苯橡胶50份;松焦油20份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2份;聚醚胺促进剂4份;硫磺3份;二苯胺2份;高耐磨炭黑45份;机油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丁腈橡胶35份;顺丁橡胶15份;再生胶110份;丁苯橡胶60份;松焦油30份;氧化锌6份;硬脂酸3份;聚醚胺促进剂5份;硫磺4份;二苯胺3份;高耐磨炭黑40份;机油30份。 技术说明书

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

$ ^P路径: C:\UCDOS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企业标准 Q/XG J05088-1996 ━━━━━━━━━━━━━━━━━━━━━━━━━━━━━━━ 拕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 1996-02- 发布 1996-02- 实施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发布 憖拏櫫前言 拕洖本标准是在Q/HD J05088-89的基础上参照日本夏普株式会社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的。在格式上执行了GB/T1.1-1993的规定。在内容上增加了4. 12 耐洗涤剂性, 4.13耐漂白剂性,4.14耐软化剂及其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质管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亚杰杨旭光

泴憙拕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企业标准 拑橡胶件通用技术条件憖拕 Q/XG J05088-1996 ━━━━━━━━━━━━━━━━━━━━━━━━━━━━━━━━憙洍 1 范围憖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检查橡胶件。 憙 2 引用标准憖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28-92 硫化橡胶及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531-83 橡胶邵尔A硬度试验方法 GB1682-94 硫化橡胶脆性温度试验方法 GB3511-83 橡胶大气老化试验方法 GB1171-89 三角胶带 GB/T 5720-94 O型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 Q/XG J08003-1996 外协零部件抽样检验方法 GB282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憙 3 技术要求憖 3.1 橡胶件应严格地按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及本标准制作。 3.2 橡胶件所用胶料,按其使用特性,一般分为下列三组: ——Ⅰ组:耐油料 ——Ⅱ组:普通胶料 ——Ⅲ组:橡塑胶料 3.3 外观 橡胶件应组织均匀,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缺胶、沙眼、机械损伤、杂质及气泡,毛刺高度或剪损深度不得超过0.3mm。 3.4 各种胶料的特性及工作条件应符合表1规定。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1996-02- 批准 1996-02- ?实施崐 -?1 -

橡胶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研究

橡胶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12T11:24:39.920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9期作者:王湾湾于保硕宋坤昊[导读] 装配合适的橡胶衬套有助于车身灵敏度的提高、车身靭性的加强、车身异响的消弱等,即对整车性能综合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河北邢台 054800 摘要:橡胶衬套的防振性能主耍和装配出现松矿、自身破裂老化等有关,非正常的橡胶衬套将直接导致错误的轮胎定位,致使异常的轮胎磨损,甚至在某些位置与车架直接接触后引起异响,装配合适的橡胶衬套有助于车身灵敏度的提高、车身靭性的加强、车身异响的消弱等,即对整车性能综合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橡胶衬套;悬架弹性;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研究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橡胶工业从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发明硫化法至今已170多年,期间,英国人邓禄普在1887年发明了充气橡胶轮胎,成为推动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⑴;相应的其它橡胶部件也陆续被大量应用到了机械工业产品中,尤其是各种交通工具如航空器?轨道车辆?及地面车辆等,主要应用目的是防振?工业上的防振檢胶最早出现在1932年,金屈与橡胶的粘结强度和可靠度在当吋已达到非常成功的水准?以1937年以后的F丨本为例,防振橡胶首先被应)H到了螺旋菜飞机的发动机支架上,之后随着在战期积絮起来的橡胶防振技术,于1946年?1947年分别被应用到了卡车?公共汽车上,1951年以后又被应用到机车车辆的转向架上,1955年以后日本轿车工业步入正轨后,防振橡胶真正被得到极大应用[2]?我国的橡胶工业在1949年后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橡胶部件的产量已步入世界生产大国之列? 2车用防振橡胶部件的构成与应用防振的本质是减少或消除源振动,但又不可能完全消除,必须考虑采用其他振动控制措施,即使用各种防振部件,特别是防振橡胶部件,包括NR天然胶以及PUR聚氨酷等弹性材料都可作为车用的防振橡胶?其选用原则一般是:发动机悬置或悬架衬套等使用天然胶?顺丁或丁苯胶;耐油性零部件如油管支架等使用丁腈胶;耐候性零部件如球销衬套等使用氯丁胶;有耐热性要求的排气消声管吊耳等使用三元乙丙胶;阻尼性要求大的使用丁基胶;减震器支架等一般使用聚氨醋?车用防振橡胶部件在实际使用时通常是带有刚性圈的零件,起到连接与支撑作用,同时也会影响防振檢胶的减振性能?对于车用防振檢胶中的刚性圈,使用的主要材料有 招合金?合金钢或工程塑料等?以工程塑料为例,其材料特点是:一定的聚合特性?强度与硬度低?密度小?温度依赖性较强,相应原材料在使用吋一般需加入固化物和填充材料,例如将20%ˉ40%的玻璃纤维加到常用的PA66塑料中,主要用在如悬架衬套和副车架支撑等的外刚性圈上,本文将要研究的麦弗逊悬架舒适性橡胶衬套使用的正是此种材料?具有较小密度的铅合金在车辆中使用广泛,常用结构为热乱或冷乳类的冲压板材?冷拔管材?铸造或锻压件等? 3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运动学特性的影响运用ADAMS/CAR分析不同衬套刚度的悬架运动学特性,可知:当水平或垂直衬套刚度增加到两倍,或同时增加到两倍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当水平或者垂直衬套刚度增加到5倍,或者同时增加到5倍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的变化仍然很小。当水平或垂直衬套刚度减小50%,或者同时减小50%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稍有变化;当水平或者垂直衬套刚度减小80%,或者同时减小80%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的变化相当明显。 3.1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机理 悬架橡胶衬套弹性变形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可从整车横向运动的双轨模型!’。]加以分析。图1为考虑束角变化的车辆双轨运动,其中示、尽为前悬架左、右车轮转向角,fl.fr.rfr:分别为前、后悬架左、右车轮初始束角,r为后悬架运动和衬套弹性变形引起的左、右车轮束角的增量,α1l、α1r、α2l、α2r为前、后悬架左、右轮胎弹性侧偏角,所有角度均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汽车绕瞬心O′以横摆角速度dψ/dt 转动,前、后悬架的左、右轮瞬时速度矢量u1l、u1r、u2l、u2r与车辆纵轴线的夹角可由车辆坐标系纵轴ox相对基础坐标系OX轴的横摆角ψ和汽车质心侧偏角β表示为

汽车用的胶管种类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配套产品——胶管带来了发展良机,如果按每辆汽车使用20m胶管计算,2005年仅新增汽车产量对胶管的需求量就在1亿m以上,加上维修用胶管,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汽车向高速化、高功能化和舒适性等方向发展,以及为使燃油燃烧完全而使用的电喷装置、涡轮增压装置等电器设备或部件的使用;另外,为保护环境,汽车使用无铅汽油,空调用致冷剂以R134a取代R12,汽车发动机舱变窄,温度升高等都给汽车用胶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耐燃油、耐高温、致冷剂渗透率低、寿命长等成为汽车用胶管的发展主流。从胶管内胶层结构来看,耐油、耐热和致冷剂低渗透率胶管越来越多地使用一层树脂和一层橡胶或一层树脂和两层橡胶以及两层不同的橡胶材质,这种结构形式已在燃油胶管、空调胶管、涡轮增压器胶管中得到验证。另外,高性能橡胶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如氟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氯醇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 1燃油胶管 随着无铅汽油、电喷装置等在汽车上的使用,燃油胶管的结构与材料发生了很大变化,内胶层发展到用氟橡胶、氯醇橡胶或丙烯酸酯橡胶代替丁腈橡胶。为降低燃油渗透率和进一步改进耐热性,内胶层大多采用复合结构,即由氟橡胶与氯醇橡胶或丙烯酸酯橡胶组成,通过挤出成型。由于氟橡胶价格昂贵,因此氟橡胶层比较薄(0.2-0.7mm)。增强层由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或尼龙纤维编织或缠绕而成。外胶层使用氯醇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取代氯丁橡胶。此外,内胶层中也有使用聚酰胺,如德国大陆公司生产的燃油胶管,在内层丁腈橡胶上包覆尼龙6薄膜,可使胶管燃油渗透率达到0.004ml/cm2·24h以下。 国内近两年也研制开发出类似上述结构的燃油胶管,内胶层由氟橡胶和氯醇橡胶组成,外胶层为氯醇橡胶,所不同的是增强层采用了芳酰胺纤维。如河北阔丹一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生产的燃油胶管,其结构和材料与上述胶管类同;宁波丰茂橡胶公司采用无芯制造工艺开发的燃油胶管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的要求。据有关报道,国内生产的汽车用复合燃油胶管已用于桑塔纳、奥迪、捷达、富康、POL0等汽车。 2空调胶管 空调胶管也是发展较快的汽车用胶管制品,目前有全橡胶、橡胶-树脂复合材料、全树脂空调胶管。由于新型空调致冷剂R134a的应用,空调胶管的结构与材料变化很大。从国际和其他国家标准来看,其结构有橡胶/织物/橡胶、橡胶/钢丝/橡胶、(热塑性塑料)TP/织物/橡胶、橡胶-TP-橡胶/织物/橡胶、TP-橡胶/织物/橡胶、TP-橡胶-TP-橡胶/织物/橡胶。目前采用最多的是橡胶-树脂复合结构,即内胶层由一层树脂和一层橡胶组成,这种结构被认为是适应新型汽车空调致冷剂R134a的最佳选择。例如,德国凤凰公司开发的汽车用空调胶管,内胶层由聚酰胺和三元乙丙橡胶组成,聚酰胺内衬层很薄,增强层为聚酯纤维,外胶层使用三元乙丙橡胶。据称,这种空调胶管具有渗透低、耐高温等优点,可在-40-140℃的环境下使用,甚至可用于160℃的高温环境下。日本横滨橡胶公司开发的汽车用空调胶管,内胶层采用了两层橡胶和一层树脂薄膜,树脂薄膜缠绕在两层橡胶之间,起防渗透作用;橡胶层的材料为氯化丁基橡胶,树脂层为尼龙6;内胶层中两层的厚度均为0.8mm,尼龙树脂层为0.04mm。增强层以聚酯纤维编织而成,外胶层厚度为2mm,挤出包覆。 近两年,我国汽车用空调胶管发展很快,生产空调胶管的企业主要有南京7425厂、大陆大洋公司、大陆上海流体有限公司、青岛固特异公司、吉化公司橡塑制品厂、广州天河胶管制品有限公司等,其中南京7425厂是国内较大的空调胶管生产企业,近年经过对引进的意大利空调胶管生产线进行改造,R134a空调胶管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m。在空调胶管生产企业中合资和独资企业占有较大比例,而且有不断增多之势。

橡胶件验收技术标准(精)

橡胶件验收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橡胶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频次。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橡胶件的验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T1690-1992 硫化橡胶耐液体性试验方法 GB/T531-199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1689-1998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规定(用阿可龙磨耗法) GB/T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变性能的测定 GB/T529-199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 GB/T1682-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GB/T3512-2001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6031-199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 GB/T7758-2002 硫化橡胶低温性能的规定温度回缩性(TR试验) 3、技术要求 3.1外观 成型的制品表面应整洁,无飞过,毛剌等,且不允许有杂质。 3.2尺寸 摩托车用橡胶件必须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设计图纸和各相关的国家标准制造。 3.3材料 橡胶件材料必须符合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 3.4 耐汽油性 在40O C的环境温度下,放在汽油中浸泡48h后,其本积变化率应小于10%,硬度变化为-25RHD以内,拉断强度变化率应在-35%以内,拉伸变化率在-20%以内。 3.5耐润滑油性 在70O C的环境温度下,放在润滑油中浸泡72h后,其体积变化率在-10%~+15%之间,硬度变化为-5~+10RHD之间,拉断强度变化率应在10%以内,伸长变化率在-30%以内。 3.6 硬度 橡胶件硬度应符合产品图纸或技术文件的要求。附录A列出常用橡胶件的材质及硬度值,仅作为一般批产件验收参考,如有特殊要求时,请以经双方确认的技术要求执行。 3.7耐老化性能 摩托车用橡胶件必须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橡胶件在70O C温度试验下,经72h热空气老化试验后,其硬度变化不超过±15%IRHD,拉伸强度变化率不超过±30%,拉断伸长率变化不超过-50%。 3.8 耐温性能 3.8.1低温试验后试样敲击无破现象。 3.8.2高温试验后试样弹性良好,弯折无龟裂现象。; 4、试验方法 4.1外观检查 外观用目测和手感法检验。 4.2尺寸检查 橡胶件的尺寸检查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或对照样品进行。 4.3耐汽油性试验 在40O C的环境温度下,将试样放入90#汽油中浸泡48h后从试验液体中取出。对样品1用滤纸擦去试样表面上的液体,30s后迅速放入培养皿中,放置30min,并在30s内测量其体积值。对样品2、样品3在绝对大气压约20KPa、温

汽车塑料件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的材料标识与标记

汽车塑料件、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的材料标识与标记Ma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marking of automotive plastic,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art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塑料件、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的材料标识与标记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整车中质量大于(包括)100 g 的汽车塑料件、质量大于(包括)200 g的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1 Scope This standard defines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marking requirements of automotive plastic,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arts. This standard applies to the plastic parts of more than or equal to 100g and the rubber parts as well as th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arts of more than or equal to 200g used on whole vehicles.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Normative references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contain provisions which,through reference in this text,constitute provisions of this national standard.For dated references, subsequent amendments to, or revisions of, any of these publications do not apply. However,parties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his national standard are encourag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most recent editions of the documents indicated below.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document referred to applies. GB/T 1844.1-1844.3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第2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和第3部分:增塑剂 GB/T 1844.1-1844.3 Symbols of plastics and resins—Part 1: Basic polymers and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Part 2: Fillers and reinforcing materials and Part 3: Plasticizers. ISO 1043.1-1043.4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第2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第3部分:增塑剂和第4部分:阻燃剂 ISO 1043.1-1043.4Symbols of plastics and resins—Part 1: Basic polymers and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Part 2: Fillers and reinforcing materials, Part 3: Plasticizers and Part 4: Flame retardants GB/T 2035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 2035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plastics ISO 472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ISO 472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plastics GB/T 5576 橡胶与胶乳命名法GB/T 5576 Rubbers and lattices Nomenclature ISO 1629 橡胶与胶乳命名法ISO 1629 Rubbers and lattices Nomenclature GB 5577 合成橡胶牌号规定GB5577 Codification of types for synthetic rubbers. ISO 18064 热塑性弹性体符号与缩略语ISO 18064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Nomenclature and abbreviated term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