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55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055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055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055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第八章成本管理

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加权平均法

1.含义

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

补充:=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3)各产品保本点。

【例题·多选题】如果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保本点,下列各项中,将会影响综合保本点大小的有()。(2017年)

A.固定成本总额

B.销售结构

C.单价

D.单位变动成本

【答案】ABCD

【解析】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数量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然后根据固定成本总额和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计算出保本点销售额。所以选项A、B、C、D正确。

(二)联合单位法

1.含义

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基本计算步骤与公式

(1)各种产品销量的最小比例作为联合单位

(2)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3)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4)某产品保本点=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

【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要求】按联合单位法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点分析。

【解析】

产品销售比=A:B:C=30000:20000:10000=3:2:1

联合单价=20×3+30×2+40×1=16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2×3+24×2+28×1=112(元)

联合保本量=180000/(160-112)=3750(件)

各种产品保本销售量计算:

A产品保本销售量=3750×3=11250(件)

B产品保本销售量=3750×2=7500(件)

C产品保本销售量=3750×1=3750(件)

A产品保本销售额=11250×20=2250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7500×30=2250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3750×40=150000(元)。

(三)分算法

1.含义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2.基本步骤与公式

(1)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

(2)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3)某产品的保本销量=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要求】按分算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假设固定成本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

【解析】

固定成本分配率=180000/480000=0.375

分配给A产品的固定成本=240000×0.375=90000(元)

分配给B产品的固定成本=120000×0.375=45000(元)

分配给C产品的固定成本=120000×0.375=45000(元)

A产品的保本量=90000/(20-12)=11250(件)

A产品的保本额=11250×20=225000(元)

B产品的保本量=45000/(30-24)=7500(件)

B产品的保本额=7500×30=225000(元)

C产品的保本量=45000/(40-28)=3750(件)

C产品的保本额=3750×40=150000(元)。

【例题·单选题】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而言,如果能够将固定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则比较适用的综合保本分析方法是()。(2017年)

A.联合单位法

B.顺序法

C.分算法

D.加权平均法

【答案】C

利用本量利的基本模型,已知目标利润,倒求销售量或销售额。

【提示】

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若已知税后目标利润:

目标利润=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

【教材例8-6】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如果将目标利润定为40000元。

【补充要求】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解析】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50000+40000)/(50-25)=3600(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50000+40000)/50%=180000(元)。

(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

已知目标利润倒求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实质还是本量利基本公式的运用。

【教材例8-7】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销量3600件,假定该公司将目标利润定为58000元。

【要求】从单个因素来看,影响目标利润的四个基本要素该做怎样的调整?

【提示】根据本量利的基本公式倒推即可,不需要记忆公式。

【答案】

(1)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50000+58000)/(50-25)=4320(件)

(2)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50-(50000+58000)/3600=20(元)

(3)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目标利润

=(50-25)×3600-58000=32000(元)

(4)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25+(50000+58000)/3600=55(元)。

【例题·2017年·卷Ⅰ·综合题】丁公司是一家处于初创阶段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年开始生产和销售P产品,售价为0.9万元/件,全年生产20000件,产销平衡。丁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二:略

资料三:略

资料四:公司2016年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为4000万元。变动成本为7000万元,期间费用中固定成本为2000万元,变动成本为1000万元。利息费用为1000万元,假设2017年成本性态不变。

资料五:公司2017年目标净利润为2640万元,预计利息费用为1200万元。

要求:

(1)略(第10章讲)

(2)略(第10章讲)

(3)根据资料一、资料四和资料五,计算2017年的下列指标:①单位变动成本;②保本点销售量;③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④实现目标净利润时的安全边际量。

【答案】

(3)

①单位变动成本=(7000+1000)/20000=0.4(元/件);

②保本点销售量=(4000+2000)/(0.9-0.4)=12000(件);

③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

=[2640/(1-25%)+1200+4 000+2000]/(0.9-0.4)

=21440(件)

④实现目标净利润时的安全边际量=21440-12000=9440(件)。

总结

保本点的销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

实现目标税后利润的销量=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为了有效的提高各部门的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配,充分的 激发各部门的工作激情,更好地整合优势资源,获取竞争优势,实现 企业的高速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公司全体员工能明白企业年 度发展目标和企业经营方针路线,更好的做到自身的职业愿望与企业发展前景相结合为目的,现根据我公司就年度企业发展规划未有效的传达和执行,特拟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整体年度规划实施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办公室发出战略规划准备通知; 2、各部门准备并提供本单位的战略规划相关信息; 3、办公室制订集团公司战略规划草案,分解整体战略规划目标; 4、总裁、总经理提出年度发展目标、包括项目开发完成目标、新 市场开拓经营情况、企业内部体制管理建设整体发展目标; 5、各部门就本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战略规 划子计划; 6、办公室修改和补充战略规划草案,形成战略规划提案; 7、总裁审批战略规划提案,确定战略规划正式稿,总裁签发批准。 二、年度规划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体年度规划总结与环境分析:对集团公司内外部环境、现 有核心业务的市场前景、经营状况、核心竞争力做出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 2、整体年度规划:分析并确定集团公司愿景、使命、价值观; 3、对业务规划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业务组合方式;

4、核心业务发展战略:规划集团公司核心业务的发展策略、盈 利模式和支持体系; 5、财务指标规划:对集团公司整体和各核心业务未来的关键费 用的预算、支出规划。 三、各单位拟定对应的体系文件 各单位部门应根据自身部门出发,对工作核心职责进行分析、对工作经营范围进行划定、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梳理,就自身工作职责目标和部门管理细则、方案进行拟定、归档,出台相对应的体系文件,如:工程部《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验收管理体系》、《现场会签管理体系》等;财务部《费用控制体系》、

利润预测及计划

【课题】利润预测及计划 【教材版本】 张海林.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财务管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海林.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财务管理教学参考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海林.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财务管理习题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利润预测、利润计划的涵义,学会利润预测与利润计划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润预测的方法中的量本利分析法。 教学难点:理解收入、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利润的构成情况,那么如何制定企业年度目标利润,运用何种方法进行预测并编制利润计划就成为本次课学习的重点。 二、新授课(68分钟) (一)利润预测 1.利润预测 利润预测是指企业在营业收入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销售量、商品或服务成本、营业费用以及其他对利润发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内可以实现的利润预期数进行预计和测算。 教师分析讲解: 从字面上来看,利润预测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收入,另一个是成本费用。

只要我们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影响利润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就能确定企业可能实现的利润数。所以,利润预测方法就是本次课学习的重点。下面,先让我们了解利润预测的作用、内容和步骤。 2.利润预测的作用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共同讨论: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利润预测,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正确的利润预测是企业编制利润计划的前提,有利于企业实现目标利润,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3.利润预测的内容 教师提问: 企业利润预测包括哪些部分其中哪个部分是利润预测的重点 学生回答: 利润预测应该包括营业利润预测、投资收益预测、补贴收入预测和营业外收支预测等内容。其中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因而营业利润预测应是利润预测的重点。 4.利润预测的步骤 教师引导提问: 通过利润预测可以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那么请问什么是目标利润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主营业务利润,因而请问预测主营业务利润的步骤包括哪几步学生回答: 目标利润是企业在计划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利润水平,是企业计划期生产经营活动综合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 主营业务利润预测的具体步骤包括: ①提出计划期利润目标的理想数额。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测算计划期可能实现的目标利润数额。 ③将计划利润目标的理想数额与可能实现数额进行比较,最后确定目标利润数额。 5.利润预测的方法 教师分析讲解: 测算计划期可能实现的目标利润数额是利润预测的核心步骤,其中常用的测算方法

宝马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德国宝马公司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分析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迅速,令世界为之震惊。可是在中国汽车产业热热闹闹的表象之下的事实却是国民经济利益的巨大流失。大国的发展之路告诉我们,振兴民族的汽车工业必须依靠民族的品牌。德国有宝马、奔驰、大众,美国有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日本有丰田、本田、日产,这品牌已经把它们的出生地融入了血脉之中。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企业,但是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而国外很多企业却与中国目前的行业现状恰恰相反。众所周知,许多带国际享有盛名的国际品牌大多都是国外品牌,而绝非中国品牌。这些品牌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才有几年地位和名誉。下面我们就目前国外汽车行业的百年品牌,以德国宝马公司为例,研究他们的经营策略和理念,以加深自身对企业发展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企业愿景”、“企业使命”是什么,它要包括了哪些内容,重点突出哪些内容?有哪些作用,等等。 企业愿景;是指企业所描述的关于未来成绩的理想化定位和生动性蓝图。它是一个梦想,可以通过长期的努力最终变成现实。企业愿景可以被视为进行企业战略设计是最为基本的概念,是开展战略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企业愿景的作用:1、激励性:企业愿景是组织对未来的一种甜蜜的梦想。2、挑战性:企业愿景是组织对未来状态渴望的一种心智图像。3、引导性:企业战略的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体系的分解、企业经营业务的确定都应当始终不离开企业愿景所指引的努力方向。 德国宝马公司的企业使命的定位:数十年来,英文“JOY”一直是宝马品牌的核心诉求,“JOY”包含了“欢乐”、“乐趣”、“喜悦”等中文词汇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众所周知的“纯粹驾驶乐趣”就是这一核心诉求的表达方式之一。2010年,宝马全球决定把“JOY”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中文确定为“BMW之悦”。 “宝马”在很多消费者的心中有一个趋于共同的认识: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代表,那就是“品质”。每个成功的男人都有欲望驾驭一辆宝马,因为它是品质、豪华、动感、高效的完美结合。 宝马品牌的营销核心: 一、BMW之悦”令“驾驶乐趣“的内涵更丰富

企业使命-愿景-目标分析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具体化和细化,是企业在一定 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理想成果 【摘要】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所以他的企业目标也就不一样,但是每个企业目标都是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具体化和细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理想成果,如:联想公司的使命是:为顾客的利益而努力创新,战略目标:立足中国市场,并为国际市场的开拓做好准备,企业愿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从中可以看出联想的企业目标是最明确的,最终想达到的成果。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都是比较抽象,所以说企业目标是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具体和细化,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理想成果。 【关键字】愿景,使命,目标,企业,联想

目录 一、企业愿景分析 (1) 1、企业愿景简介 (1) 2、企业愿景产生背景 (1) 3、企业愿景的作用 (2) 二、企业使命分析 (2) 1、企业使命的简介 (2) 2、企业使命的意义 (3) 3、世界上优秀的企业使命 (3) 三、企业战略目标分析 (4) 1、企业战略目标的简介 (4) 2、企业战略目标的内容 (5) 四、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战略目标的关系分析 (5)

一,企业愿景分析 1、企业愿景简介 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愿景顾名思义是指:根据企业现有阶段经营与管理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并通过市场的效应,及时有效的整合企业内外信息渠道和资源渠道,以此来规划和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的原则、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信条等抽象的观念或姿态;和企业的使命、存在意义、经营方针、事业领域、核心竞争力、行为方针、执行力度等细微性的工作。从而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及时有效地通晓企业愿景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使企业在计划---实行---评价---反馈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力度和强度 2、企业愿景产生背景 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和杰里·波拉斯(JerryI.Porras)在《builttolast:successfulhabitsofvisionarycompanies》一书中将企业划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明确企业愿景,并成功地将它扎根于员工之中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排位世界首位的受尊重的企业。 第二种类型是认为只要提高销售额即万事大吉,而没有明确的经营理念或企业愿景,或企业愿景没有扩散到企业。这些企业绝不可能居世界首位,只有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拥有企业愿景,则这个企业就有了成长为优良企业的基础。

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考点四】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熟练掌握) ☆考点精讲 (一)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又称盈亏临界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量本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量本利分析的核心内容。 1.保本点 保本点是指企业处于不盈不亏、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或金额。表示保本点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实物数量来表示,即保本销售量;二是用货币金额来表示,即保本销售额;三是用相对数表示,即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1)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2)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3)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正常销售量=保本销售额÷正常销售额×100% 保本作业率表明企业保本的销售量在正常经营销售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可以提供企业在保本状态下对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要求。 企业经营管理者总是希望企业的保本点越低越好,保本点越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小。从保本点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降低保本点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1)降低固定成本总额。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保本点的降低幅度与固定成本的降低幅度相同。 (2)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可以通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保本点,但两者降低的幅度并不一致。 (3)提高销售单价。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可以通过提高单价来降低保本点,同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一样,销售单价与保本点的变动幅度也不一致。 (二)量本利分析图 根据数据信息的差异和分析目的不同,量本利分析图有多种表现形式。 1.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 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是根据量本利的基本关系绘制的,也称保本点图。在量本利分析图中,横坐标代表销售量,纵坐标代表收入和成本,则销售收入线和总成本线的交叉点就是保本点。 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表达的意义有: (1)固定成本与横轴之间的区域为固定成本值,它不因产量增减而变动,总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区域为变动成本,它随产量而呈正比例变化。 (2)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是保本点,通过图示可以直观地看出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3)在保本点以上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盈利区,保本点以下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亏损区。因此,只要知道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信息,就可以在图上判明该销售状态下的结果是亏损还是盈利,易于理解,直观方便。 2.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 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主要反映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形成的边际贡献,而边际贡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熟练掌握) ☆考点精讲 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等。 (一)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数量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然后根据固定成本总额和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计算出保本点销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成本变动)∑各种产品销售额×100%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某种产品销售额∑各种产品销售额 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量=某种产品保本销售额某种产品销售单价 (二)联合单位法 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多种产品保本点的计算问题转换为单一产品保本点问题的计算。根据存在稳定比例关系的产销量比,可以计算出每一联合单位的联合单位边际贡献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并以此计算整个企业的联合保本点销售量以及各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 (三)分算法 分算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合理地进行固定成本的分配。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四)顺序法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五)主要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的资

本量利分析模型

项目15制作量本利分析模型 量本利分析法,全称为产量成本利润分析,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品数量这三者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指导出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多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15.1学习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可以学会使用Excel建立量本利分析模型的方法,学会建立盈亏平衡图表的方法,在表格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以下Excel功能的综合运用。 ●创建Excel工作簿 ●在单元格中使用公式 ●SUM函数的使用 ●建立量本利分析模型 ●使用规划求解工具求解盈亏临界点 ●制作量本利分析图表 ●在图表中添加盈亏临界点垂直参考线 ●图表的修饰 15.2 项目实施效果图 本项目完成后的效果图如下:

图15-1 盈亏临界点销量 图15-2 量本利分析效果图 15.3 项目实施方案 任务1:理解量本利分析的概念 量本利分析是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利润之间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VCP分析

(Volume -- Cost --ProfitAnalysis)。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经济管理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在量本利分析中,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量本利分析的关键。所谓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通常用一定的业务量来表示这种状态。盈亏平衡临界点越低,说明企业获得赢利的可能性越大,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越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量本利分析所考虑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销售量、单价、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营业利润等。 任务2:准备量本利分析基础数据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70元。生产每一件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为24元,材料费11元,其它制造费10元。管理人员工资5.6万元,资产折旧费3万元,固定销售费用2.1万元。试建立模型,计算盈亏临界点销量。 步骤1:启动Excel 2010应用程序,创建空白工作簿。 步骤2:将空白工作簿另存为“量本利分析模型”。 步骤3:将Sheet1工作表标签重命名为“量本利分析”,并删除Sheet2、Sheet3空白工作表。 步骤4:制作量本利分析表框架,如图15-3所示。 如图15-3量本利分析表框架

腾讯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腾讯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15级影视制片管理李玥 201504313026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有 腾讯公司为?自?己定义的使命是: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便捷和愉悦;关注不不同地域、群体,并针对不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目前,腾讯把“连接?一切”作为战略略?目标,提供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两项核?心服务。 (在哪?里里竞争) ?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的?长远发展规划。(怎样竞争)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是腾讯的远景?目标。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在哪?里里竞争) 把“连接?一切”作为战略略?目标,提供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两项核?心服务。 过即时通信?工具QQ、移动社交和通信服务微信和WeChat、?门户?网站腾讯?网(https://www.doczj.com/doc/1e10420170.html,)、腾讯游戏、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等中国领先的?网络平台,满?足互联?网?用户沟通、资讯、娱乐和 ?金金融等?方?面的需求。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怎样竞争) ?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的?长远发展规划。—— ?目前,腾讯50%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在存储技术、数据挖掘、多媒体、中?文处理理、分布式?网络、?无线技术六?大?方向都拥有了了相当数量量的专利利,在全球互联?网企 业中专利利申请和授权总量量均位居前列列。

管理会计第五章 预测分析 目标利润预测分析举例

第5章预测分析目标利润预测分析举例 已知:某企业只经营一种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总额12 000元,2003年实现销售10 000件,利润28 000元。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2004年的目标利润基数,已知资金 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170 000元。 要求:对该企业进行目标利润预测分析。 解:2004年目标利润基数=170 000×20%=34 000 (元) 按照本量利分析原理,可计算出2004年为实现34 000元利润应采取的各种单项措施 (即在考虑某一因素变动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1)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需增加的数额=11 500-10 000=1 500(件)(2) 实现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需降低的数额=6-5.4=0.6(元) (3) 实现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需降低的数额=12 000-6 000 =6 000(元) (4)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价需提高的数额=10.6-10=0.6(元) 上述单项措施中,只要有一项能够实现,就可以完成目标利润。但由于种种原因,假定该企业无法实现上述任何一项单项措施。那么,该企业还必须考虑采取综合措施。 假定有人提出以下措施: (1)为提高产品质量,追加3%的单位变动成本投入,可使售价提高4%,则此时: (2)假设该产品价格弹性较大,降低价格8%,可使市场容量增加15%,若企业的生产能力尚有潜力,可以满足市场 需要,则此时: (3)在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若追加2000元固定成本投

入,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人工效率,降低材料消 耗,则此时: 假定上述综合措施所要求的条件仍无法实现,经反复测算比较,企业确定的目标利润基与可能实现的利润测算数之间仍有一段差距(假定为4 000元),目标太高,难以实现,可将目标利润修正值定为-4 000元,则: 最终确定的目标利润预测值=34 000-4 000=30 000(元)

本量利分析模型

项目 15 制作量本利分析模型 量本利分析法,全称为产量成本利润分析,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品数量这三者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指导出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多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15.1 学习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可以学会使用Excel 建立量本利分析模型的方法,学会建立盈亏平衡图表的方法,在表格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以下Excel 功能的综合运用。 创建Excel 工作簿在单元格中使用公式SUM函数的使用建立量本利分析模型使用规划 求解工具求解盈亏临界点制作量本利分析图表在图表中添加盈亏临界点垂直参考线图表 的修饰 15.2 项目实施效果图 本项目完成后的效果图如下:

门 4 L E 1 销售单吟 170 2 里儘变动戌本 45 3 单件产品人工成本 2i 4 卑件土品材料费 11 5 单件产吕苴它制造费 10. 甲位辿际贡離 125 1 3 固定成本 1D700D 9 蒼理人灵工资 E600D rio 资产折E 資 30000 n 固左稻整豈用 21000 12 13 销臺 856 14 娈动成菲 20520 15 总成本 145520 10 销售收入 1155ED 17 边飯贡融 107000 IS 利润 D.00 图15-1盈亏临界点销量 里件产品人工成本 单件产品柑料建 竺处品上1宀:二狞 里说;am 亡耻 固连成本 首:里人员L 赍 贲=折|日费 司壬#肖菸用 图15-2量本利分析效果图 4b 0 一 JO 1.07000 -1D7000 24 200 25D&0. 00 107000 -E2000 11 400 旳防仇DO L07000 -57000 10 600 75 DOO. 00 107000 -32D0D 125 900 iDOtm 00 107000 -7 DOO 1000 129000. 00 10 TO 00 13500 107000 1200 150D0D. 00 107000 43D0D S6d0r 14T)Ci 175000. 00 107000 通 30000 1!&00 200000, 00 LOTOOQ &3000 21 (JOO 1300 225090. CO L07000 1 LH JU J 200CI 250000. 00 107000 14n iri i 22 盘亏临界点垂直詩考线 23 836 2Q0CQC P4 RM 1QB1QQ 25 ◎ 药 TQ0QS 28 29 16 17 1R 19 170 销虽 边际贡尅圄定反本 556 3囲如 145520 2 山玄2匚 1U7CQ0 o. ao ---- 血际由献——利毎 二匚店异口帝虫丁任廿

(完整版)中级财务管理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方法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方法 1.加权平均法 2.联合单位法 3.分算法 4.顺序法 5.主要产品法 (一)加权平均法 1.含义 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人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补充: =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二)联合单位法 1.含义 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基本计算步骤与公式 (1)各种产品销量的最小比例作为联合单位 (2)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3)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4)某产品保本点=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 (三)分算法 1.含义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2.基本步骤与公式 (1)固定成本分配率 =固定成本总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 (2)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 =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3)某产品的保本销量 =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提示】分配标准的选择: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四)顺序法 1.含义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2.排序方法 (1)乐观的排列,即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列,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先销售、先补偿,边际贡献低的后销售、后补偿 (2)悲观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种销售顺序与乐观排列相反 (3)按照市场实际销路是否顺畅来确定,但这种顺序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五)主要产品法 1.基本原理 当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企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的资料进行置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 2.计算方法 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提示】 (1)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种主要产品。 (2)主要产品法的依据是:主要产品必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因此固定成本应主要由该产品负担。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及发展目标(20190715173646).pdf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及发展目标 杨立春 2017年8月30日

公司发展战略 本公司始终坚持“人文、技术、学习”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始终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以诚实守信为根本准则,不断提高 技术实力,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电源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源供应商。 发扬“追求卓越、创造完美”的企业精神,秉承“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经营理念,坚持“团结和谐、共同发展”的人才战略,通 过提高生产研发技术水平、完善管理体系形成成本领先的战略优势; 通过清晰的产品市场定位、稳定的营销渠道、独特高效的销售管理体系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发展规划 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公司在未来三年内将一直以全球化战略为核心,以品牌战略、精细化营销战略、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信息化 战略为支撑,实现如下目标:优化客户结构,争取融入跨国企业的全 球产业链;公司将继续采用积极的进取式的市场营销战略专注于市场 开拓,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对各类人 才的引进培养和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预计未来三年公司能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专利20余项,研发投入较目前增长一倍,且达到销售收入的5%。 1、总体目标 坚持做中高端产品,走高端品牌发展路线,继续提升行业地位,扩大营销网络规模,建立大集团网络、连锁店网络、国际贸易网络

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营销网络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渠道效益的最大化,将公司发展 成为我国电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世界电源行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企业。 2、品牌目标 以现有公司品牌为基础,做中高端产品,树高端品牌。长期品 牌战略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源企业。争取每一年都有新突破,每一年都有新发展,每一年都为行业带来新贡献,最终达 到长期品牌战略目标。 3、营销网络目标 建立三大板块(大集团网络、连锁店网络、国际网络)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营销网络体系。 4、管理目标 分阶段导入并实施以量化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现 有的考核手段,建成覆盖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终端(服务)管理、组织管理、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六大标准量化管理系统。 实现公司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细则 如何实现品牌目标? 提升公司品牌 未来三年,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以在未来中国民 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中抢占先机。公司采取的主要策略包括: (1)视质量为生命,公司品牌的内涵就是“制造好的,好的制造”,

本量利数学模型分析

本量利模型分析 二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例如,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可能呈线性关系也可能呈非线性关系;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也不一定是线性关系,因为售价可能发生变动。为了建立本量利分析理论,必须对上述复杂的关系做一些基本假设,由此来严格限定本量利分析的范围,对于不符合这些基本假设的情况,可以进行本量利扩展分析。 (一)相关范围和线性关系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成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是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前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a,后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bx,所以,总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关系,即y=a+bx。相应的,假设售价也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这样,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也呈线性关系,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以售价为斜率的直线y=px(p 为销售单价)。这样,在相关范围内,成本与销售收入均分别表现为直线。 由于有了相关范围和线性关系这种假设,就把在相关范围之外,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与业务量呈非线性关系的实际情况排除在外了。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成本、销售收入和业务量之间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后面放宽这些假设,讨论非线性条件下的情况。 (二)品种结构稳定假设 (三)产销平衡假设

所谓产销平衡就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销售出去,能够实现生产量等于销售量。在这一假设下,本量利分析中的量就是指销售量而不是生产量,进一步讲,在销售价格不变时,这个量就是指销售收入。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生产量可能会不等于销售量,这时产量因素就会对本期利润产生影响。 正因为本量利分析建立在上述假设基础上,所以一般只适用于短期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本量利分析原理时,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条件、销售价格、品种结构和产销平衡等因素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分析结论。积极应用动态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技术来克服本量利分析的局限性。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P=px-bx-a=(p-b)x-a p——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x——销售量

第八章 成本管理-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财务管理 第八章 成本管理 知识点: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一)——加权平均 法 ● 详细描述: 【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要求】按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3)各产品保本点 【答案】 表8-2 数据资料表 项目 销售量(件)单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销售收入(元)各产品的销售比重边际贡献(元)边际贡献率A产品 30000201260000037.5%24000040%B产品 20000302460000037.5%12000020%C产品10000402840000025%12000030%

(1)综合边际贡献率=480000/1600000=30% 或:综合边际贡献率=40%×37.5%+20%×37.5%+30%×25%=30% (2)综合保本销售额=180000/30%=600000(元) (3)A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37.5%=2250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37.5%=2250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5%=150000(元) (4)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20=11250(件) 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30=7500(件) 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50000/40=3750(件) 例题: 1.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Σ各产品销售收入)x100%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安全边际率X各产品销售利润率) C.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利润+固定成本)/Σ各产品销售收入]x100% D.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含义可知,选项A和选项D的表达式正确;根据:边际贡献=利润+固定成本,选项A正确,即可确定选项C也正确;根据: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可以确定选项B的表达式错误。 2.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万件、2万件、1万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万元。按加权平均法确定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为30% B.综合保本销售额为60万元 C.B产品保本销售额为22.5万元 D.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为11250件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总的边际贡献=3×(20-12)+2×(30-24)+1×(40-28)=48(万元 合计 1600000100%48000030%

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

第六章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 第一节企业使命 无论是对于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还是对一个已经确立起来的历史悠久的、有多种业务的公司来说,在制定企业战略之前首先应弄清企业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企业,它应从事什么业务,总之要弄清什么是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始点。 一、企业使命的定义 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绝大多数的企业使命是高度抽象的。企业使命不是企业经营活动具体结果的表述,而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原则、方向和哲学。过于明确的企业使命会限制在企业功能和战略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创造性。宽泛的企业使命会给企业管理者留有细节填补及战略调整的余地,从而使企业在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中有更大的弹性。 企业使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使命是产品导向的,例如,一家准备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公司可以将其使命定义为生产计算机。这一表述清楚地确定了企业的基本基本领域;同时也显然限制了企业的活动范围,甚至可能剥夺了企业的发展机会。因为任何产品和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市场生命周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入衰退阶段,而市场需求却是持久的。因此,广义的企业使命是从本企业的实际条件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来定义的,着眼于满足市场的某种需要,前面提到的这家公司,如果将其企业使命定义为“向顾客提供最先进的办公设备,满足顾客提高办公效率的需要”,这一表述相对比较模糊,但为企业经营活动指明了方向,就不会在未来计算机惨遭淘汰之时失去方向,失去经营领域的连续性,企业的市场定义比企业的产品定义更为重要。企业经营必须被看成是一个顾客满足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产品是短暂的,而基本需要和顾客群则是永恒的。马车公司在汽车问世后不久就会被淘汰,但是同样一个公司,如果它明确规定公司的使命是提供交通工具,它就会从马车生产转入汽车生产。一般来说,企业的使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企业哲学和企业宗旨。 (一)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是指一个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定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的准则,是企业在社会活动及经营过程中起何种作用或如何起这种作用的一个抽象反映。企业哲学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活动发挥指导作用。企业哲学的主要内容通常由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指导思想、基本观点和行为准则所构成,如关于企业与所在国关系的观点,关于企业与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观点,关于企业与外部关系(顾客、竞争对供应商、销售商等)的观点,关于企业与雇员关系的观点,以及关于企业内部工作关系的观点等。 松下电器公司经营哲学 1、纲领:作为工业组织的一个成员,努力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要使家用电器像“自来水”那样廉价和充足。 2、基本准则: (1)通过公司和顾客之间的互利来增长。 (2)获利是对社会做贡献的结果。 (3)在市场上公平竞争。 (4)公司和供应商、经销商、股东之间互利。 (5)全体雇员参与经营。 3、内部行为精神: (1)松下为整个产业服务。

华为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于华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分析 院(系、部)名称:商务管理系 专业名称:财务会计教育 学生姓名:倪爽 学生学号:9115110414 2014年 05月 15日

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功能的具体化,一方面有关企业生存的各个部门都需要设定目标;另一方面,目标也取决于个别企业的不同战略。通常要从盈利能力、市场、生产率、产品、资金、研究与开发、组织、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方面考虑。战略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即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 一华为企业的战略目标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华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华为承诺“我们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成为公众用户以及企业用户的综合业务提供商。 1、客户战略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2、国际化战略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华为采取“搭船出海”的策略,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华为目前已加入了91个国际标准组织,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00多个职位。通过了欧洲发达国家运营商的严格认证,已达到其主要供应商的要求,赢得了欧洲市场的拓展。 3、技术战略 华为一直贯彻“领先半步策略”,持之以恒的战略研发投入,要走技术独立的路,反驳“唯技术论”,直接购买技术、合作开发。巨资投入研发,确保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 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4、制定人才吸收战略 目前华为正大力扩展海外市场,其第一要素即人才需求,华为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必吸收更多的高端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等人才。同时注重国内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吸收更多的创新技术人才等。 二华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讲_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及目标利润分析

第八章成本管理 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加权平均法 1.含义 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 补充:=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本点销售量=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例8-5】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20元、30元、4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30000件、20000件、1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2元、24元、28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0元。

【补充要求】按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量本利分析。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3)各产品保本点。 表8-2 数据资料表 项目 销售量 (件) 单价 (元) 单位变动 成本(元) 销售收入 (元) 各产品的 销售比重 边际贡 献(元) 边际贡 献率A产品300002012600000%24000040% B产品200003024600000%12000020% C产品10000402840000025%12000030%合计1600000100%48000030%【解析】 (1)综合边际贡献率=480000/1600000=30% 或:综合边际贡献率 =40%×%+20%×%+30%×25%=30% (2)综合保本销售额=180000/30%=600000(元) (3)A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250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250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600000×25%=150000(元) (4)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5000/20=11250(件)

本量利数学模型分析

本量利模型分析 由于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成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是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前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a,后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bx,所以,总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关系,即y=a+bx。相应的,假设售价也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这样,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也呈线性关系,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以售价为斜率的直线y=px(p 为销售单价)。这样,在相关范围内,成本与销售收入均分别表现为直线。 由于有了相关范围和线性关系这种假设,就把在相关范围之外,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与业务量呈非线性关系的实际情况排除在外了。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成本、销售收入和业务量之间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后面放宽这些假设,讨论非线性条件下的情况。 (二)品种结构稳定假设 (三)产销平衡假设

所谓产销平衡就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销售出去,能够实现生产量等于销售量。在这一假设下,本量利分析中的量就是指销售量而不是生产量,进一步讲,在销售价格不变时,这个量就是指销售收入。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生产量可能会不等于销售量,这时产量因素就会对本期利润产生影响。 正因为本量利分析建立在上述假设基础上,所以一般只适用于短期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本量利分析原理时,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条件、销售价格、品种结构和产销平衡等因素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分析结论。积极应用动态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技术来克服本量利分析的局限性。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P=px-bx-a=(p-b)x-a p——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x——销售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