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色的非洲

彩色的非洲

彩色的非洲
彩色的非洲

彩色的非洲■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彩色的非洲公开课教学设计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章振鸿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生字词语,会书写较难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找关键句,梳理课文脉络,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非洲是个彩色的世界的。

3?通过自读自悟,反复品读,融情想像等方法,了解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体会作者对彩色非洲的赞美之情。

4?通过对非洲植物世界的学习,能迁移运用、举一反三,自学非洲彩色动物世界。

5.学习作者的写法,并能进行仿写

二、重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谈谈收集到的非洲资料,以及对非洲

的了解。2.有位作家彭仁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心目中的非洲一—师板书:彩色的。(彩色粉笔)(出示世界地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非洲(地图上看非洲)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

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结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

2.说说读了课文后非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

两个词语简单说说)课文中也有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非洲留下的印象,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指名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划的也是

这两句吗?(齐读)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句话分

别出现在课文的——1和第8自然段。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又意思相近,像这样,课文开头这么说,结尾又这么说,我们称这种写法为一(首尾呼应)3.那么,非洲的色彩斑斓、多姿多彩都表现在哪

些方面呢?我们再到课文中去看看。请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作者围绕色彩斑斓,主要写了

哪方面内容?(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抓关键词,

得出:骄阳蓝天)其它几个自然段,你也能像这

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快速默读课文

4.课堂交流,课件出示。非洲的 _______ 是色彩

斑斓的(植物世界、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

术)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准确地概括出来的呢?

5.出示过渡句:

(1)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3)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像上面两句这样来说说这句)

如果我把蓝天骄阳、植物世界、动物世界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你认为该用什么词语比较合适呢?(自然景观)那么日常生活、艺术呢?(人文景观)4、现在你明白课文的结构了吗?(总分总)小结:同学们,平时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可以抓住一些概括性的关键句子,它能帮我们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还能帮我们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长文短读的一种方法。这么重要的句子,那就让我们一起再用心地读一读吧!(生齐读句子)

三、走进植物世界,感受彩色的非洲

1、过渡:刚才徐老师带着大家快速地走进了彩色的非洲,现在让我们放慢脚步,一起先走进非洲的植物世界,去静心品读植物的彩色之美吧!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作者又列举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斓?在课文中圈一圈有关的词语。

(1)生交流,师点拨引导。野花一—开花的树一- 花树(课件出示)

(2)(芒果树等)这些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会花,我们可以称它们是花的树。真好,我们可以根据几种事物共同特点来概括一个总称。请你也和老师一样在旁边注上这个总

称。

3、过渡: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非洲的植物之美描写具体的呢?让我们再来大声读读这一段,边读边想: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植物的彩色之

美,用波浪线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上自己的感受。在关注词语的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下

作者的写法。待会儿请你带大家来欣赏,好吗?(生自由朗读感受)

4、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非洲的彩色之美?

交流体会,指导朗读。说了很多方面:你真会读书,一下子找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那你能先从一个方面来说说你的感受吗?

预设:

不仅花美,而且花的数量也多,范围也广。

你还体会到了花的鲜艳、生命力旺盛,真了不起。(2)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放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4指名生交流感受。

课件出示句子,颜色的词组变红色)你也来读读这些彩色的词语。一迪读边想象,更能读出色彩之美。女生来试试。

--- 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多么有气势啊,男生来读读。

创帀生合作读这句话:那么多的花,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姿态各异,让我们合作着来读读这句话好吗?芒果树开的是(),仙人树开的是(),玉兰树高擎着(),火炬树绽放的花朵比绿叶还多,()。

(3)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

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指名生交流感受一弦么贴切的比喻,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花树的柔美。一—P便只是树叶,都可以与鲜花媲美,花树真是妙不可言啊。

—你还发现了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真厉害。朗读不好一4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加快点速度会读得更好,试试看。看,读好了这个的”字,更活泼,跳跃,让花树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是啊,这满树的彩叶,就像是一位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它好像正在发出邀请,请你去非洲看看呢。让我们再次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有一种

5、这么色彩斑斓的植物世界,让我们再次走进非洲,去欣赏一下吧。欣赏图片,

6、回顾中心句:欣赏了这么美的景色,此刻你还想说些什么呢?是呀,如此美景作者怎能不发出感叹呢?(课件出示,生齐读)一爭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在美美地读读非洲的植物世界吧。

7、学法小结:(课件出示表格)同学们,刚才我

们欣赏了非洲的植物世界之美。作者在描写植物世界时,运用丰富的颜色词语,列举了野花、开花的树

和花树”这些景物,有简单的列举,也有具体的描写,使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同时,作者在具体描写时还用了丰富的联想,使植物的彩色之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作者写法的高妙之处。25分钟

四、学法迁移,自读动物世界部分

1、刚刚我们学习了非洲的植物世界,我想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刚刚是怎么学习这一个自然段的。(默读-找找作者列举的事物-抓重点词句体会表现非洲彩色的方面-感悟作者的写法)过渡: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边默读课文,边摘录你感受到的表现非洲彩色之美的词语。

2、生自主摘录,完成表格。师巡视指导难怪作者

一次次发出这样的赞叹一一课件出示:生齐读)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由于时间关系,请同学们用刚刚自学的方法课后自己学习课文中的人文景观部分。

五、仿写

彩色的非洲不仅仅只表现在课文中的这些内容,还有一些事物也能表现非洲的彩色。出示图片再回顾作者的写法列举景物,既有简单的描写也有重点的描写,运用了丰富的联想篇二:彩色的非洲教案(原创公开课教案)

28彩色的非洲

一、欣赏图片,谈话导入

1.有谁知道这是哪里的地图?(非洲)(板书:非

洲)

2.课前大家都去收集了有关非洲的资料,谁愿意

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汇报)

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非洲的图片,你们看!(播放

非洲风情风光的课件)

4.看完这些图片,你们想说什么?可以是一个

词,可以是一句话。(生说)

5.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的神奇与美丽。有一

位作家看过非洲的部份景色后的感受是非洲是彩色的。(板书:彩色的)他还将所见所感写成了一篇文章,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出示课件(28课彩色的非洲)

6.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7.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靠大家自己读懂它,

你们有信心吗?

二、了解预习中字词掌握情况。

1.昨天已预习了,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

出示词:

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

含情脉脉、目不暇接

2.指名读,师生评价、指正。

过渡:同学们,预习还不错!现在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直接抒发作

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的两个句子。

(生回答,出示课件: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

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总述句,首尾照应,都是感叹句,两个表示

颜色的词是近义词。)谁会写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请上来写在黑板上。

(2)为什么不都用彩色”,而用色彩斑斓"和

多姿多彩” ?(用词丰富,更加优美)

我们写作的时候要像作者一样表达相同的意思用上不同的词,使文章语句更加优美生动。

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仅仅两句话就能学到这么多

知识。

2.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彩色”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画出有关词句,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生边汇报边上前板书:骄阳蓝天、植物世界、

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术。)(出示课件)

(1)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文章结构是总分总)这样的文章结构

严谨,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2)你们这么快就知道作者从这几方面介绍非洲是彩色的,老师想知道你用什么方法读懂的?(抓

住重点句、过渡句)

(3)现在请你们把文章所有过渡句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过渡句。(生读)

过渡句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出示课件)

三、细读课文。

过渡语:作者是如何把体现非洲彩色的五个方面

写具体呢?只有细读课文后才知道。课文这么长怎么办?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课件:1.各组从描写非洲

彩色的几个方面中选一个喜欢的方面细读。2.

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

在何处,并有感情朗读。)

2.学生汇报交流。

(1)骄阳蓝天:a.用了表示颜色的词;b.比

喻,展开想象。

(2)植物世界:a.比喻、拟人;b.用了表示颜

色的词;c.从颜色、数量、种类三方面介绍。

你喜欢这些句子吗?请你选择一句你认为最美的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作者一边观察一边展开丰富的联想,所以才能带给我们这么美的感受。同学们,你们也喜欢这句吧,那一起读一下吧。(生齐读)

(3)动物世界:a.用上表示颜色的词;b.有详有略。

有人说过:非洲是上帝创造的伊甸园。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就在非洲!我们一起来看看非洲的动物吧。(播放课件)

看完有什么感受?(生说)

(4)日常生活:从服装、食物、住房来介绍。(5)艺术:介绍了绘画、工艺品、音乐舞蹈是彩色的,用了排比句;重点介绍了篝火晚会”。师:非洲的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它特别质朴、清纯、火热,有着无穷的魅力。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播放课件)

3.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

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出示课件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读)

师: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生再次读)

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非洲,还学到了许多写作方法,课件出示(齐读)

五、小练笔。

师:我们常说学以致用”,下面我们进行小练笔。(出示课件)

生写后交流。

六、作业

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2.推荐阅读:《非洲地理杂志》《非洲之旅》篇三:彩色的非洲_公开课教学设计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王静

一、教学目标

1 .能认读生字词语,会书写较难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找关键句,梳理课文脉络,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非洲是个彩色的世界的。

3.通过自读自悟,反复品读,融情想像等方法,了解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体会作者对彩色非洲的赞美之情。

4?通过对非洲植物世界的学习,能迁移运用、举一反三,自学非洲彩色动物世界。

5.学习作者的写法,并能进行仿写

二、重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谈谈收集到的非洲资料,以及对非洲

的了解。2.有位作家彭仁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心目中的非洲一—师板书:彩色的。(彩色

粉笔)(出示世界地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非洲(地图上看非洲)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

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结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

2.说说读了课文后非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

两个词语简单说说)课文中也有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非洲留下的印象,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3.那么,非洲的色彩斑斓、多姿多彩都表现在哪

些方面呢?我们再到课文中去看看。请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作者围绕色彩斑斓,主要写了哪方面内容?(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抓关键词,得出:骄阳蓝天)其它几个自然段,你也能像这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快速默读课文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交流,

课件出示。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色彩斑斓的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准确地概括出来的

呢?

5-出示过渡句:

(1 )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3)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像上面两句这样来说说这句)

如果我把蓝天骄阳、植物世界、动物世界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你认为该用什么词语比较合适呢?(自然景观)那么日常生活、艺术呢?(人文景观)4、现在你明白课文的结构了吗?(总分总)小结:同学们,平时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可以抓住一些概括性的关键句子,它能帮我们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还能帮我们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长文短读的一种方法。这么重要的句子,那就让我们一起再用心地

西藏2020-2021年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卷(一)B卷

西藏2020-2021年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卷(一)B卷 一、拼音加油站(14分) (共3题;共14分) 1. (3分) (2019·宁乡) 给形近字组词。 著________ 悄________ 坑________ 推________ 旅________暑________ 消________ 抗________ 堆________ 族________ 2. (3分)看图,拼读拼写韵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chá bēi wēi xiǎn jiào yùsī su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语训练场(34分) (共6题;共34分) 4. (5分)用线把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 5. (4分)读拼音,写词语。 jiāo huòkuājiǎng fúwùchèn sh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ùzégǎn dòng mòfēi nián jiā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分)看拼音,写词语 ①biān fúbǔwén zǐ________,yòu________龟被zhuó________食,这些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的表现。 ②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yú________不可及的chǔn________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zhēn________察兵。 7. (8分)连一连。 宵九________云外陪________ 伴霄________苹果培________ 钱 削元________节赔________ 土 8. (6分)看拼音,写词语。 tàn qìāi ya xīn sh?ng dài ji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ěng qǐgēng tián jiēchùshǒu h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7.0分)读词语,写出划线字的拼音。 斗篷________瞟________向窗外窸窣________嘟囔________ 焖________米饭嘴唇________腥________味喧________闹 三、句子游乐园(33分) (共5题;共33分) 10. (3.0分)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①________梦里飞行________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________老师解释说________ ②________为什么是九个月呢________我自己给自己提了个问题________为什么不是八个月________不是十个月________偏偏是九个月呢________ 11. (4分) (2019二上·新会期中) 我会把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小学五年级语文彩色的非洲课文原文

彩色的非洲课文原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蓝天、骄阳、绿树、红土、彩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黑人兄弟,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作为彩色之源的赤道骄阳,是那么强烈、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耀眼的金灿灿之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蓝得发光,好似透明的蓝宝石。到了旱季,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在黑角市的大西洋岸边,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蓝天蓝海融为一体,融为一色,你直觉得非洲的蓝天似乎离人类更近些。 不知道是不是赤道附近的大地距太空近些的缘故,这种天地相近的感觉在夜晚感觉得尤为明显。一次,新闻代表团从马里的塞古赶回巴马科。当金乌似的太阳消失在西天之后,星星便一颗颗地眨开眼睛,渐渐地,银河高悬、星斗满天。当我们把头探出车外之时,猛然发现:银河的光带是这般宽大和清晰,那颗牛郎星和织女星也显得大而明亮;镶满珠宝似的深蓝天幕低垂着、下倾着,那无数的星儿像和夜幕下的椰子树在对话,不,简直像在窃窃私语。 阳光和雨量的充沛,使除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万物竞发,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如果把非洲比喻成花的世界,彩色的世界,一点儿也不过分。在我国,大部分鲜花是人工栽培的,而在非洲无论是乡村、市郊和城内,可以说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还要逗人喜爱。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

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高大的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极为普通的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更为常见的火炬树,绽开的红艳艳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烈火,一排是一片落霞。到了开花季节,刚果、扎伊尔的一条条街道,皆成了彩色的大道,彩色的长河,人在街上行走,像置身于花海深处。更为妙不可言的是,还有一种名曰花树的树,我们远远看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向人们频频点首。

《彩色的非洲》教案

《彩色的非洲》教案 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并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学习重难点 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 3.课件准备(非洲风情录像片断)。 4.设计学生的学习单和书面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音乐声中以课件的形式翻阅非洲风光、非洲动物、非洲人的生活及非洲艺术的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质疑文题 1.导语:同学们,17世纪英国名作家汤玛斯布朗曾经写道:人类总是向外追寻那原本就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奥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 2.资料交流: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你对非洲有哪些了解? 3.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针对课题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说明非洲是彩色的感叹句。生感情读这三句子: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把课文中那些表示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勾画出来。 交流:植物、动物、生活、艺术。 关键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

的。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三、合作交流,深悟文情 (一)初悟非洲风情。 1.导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孕育了这样一个彩色的世界? 2.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3.教师激情引导:如果你刚踏上非洲这片神秘的土地,沐浴在这样明亮的阳光之下,看到的是蓝得如此单纯的浩瀚天穹,感受到的是这种炽热的原始。你想对非洲说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概括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 1、《草原》这篇课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 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白杨》这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 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 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5、《古诗词三首》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的天性。 6、《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 林海音。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7、《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8、《童年的发现》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 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9、《儿童诗两首》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其中《我想》极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10、《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 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反映出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11、《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 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12、《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 唱词来推进情节。 《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描写了在(第二届世界大战)期间,一家(法国人)机智勇敢地与德国敌人作斗争,从而(保住了秘密及全家人性命)的故事。赞扬了法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13、《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 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它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缺乏共同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告诉人们,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14、《再见了,亲人》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那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15、《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6、《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彩色的非洲

彩色的非洲■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彩色的非洲公开课教学设计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章振鸿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生字词语,会书写较难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找关键句,梳理课文脉络,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非洲是个彩色的世界的。 3?通过自读自悟,反复品读,融情想像等方法,了解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体会作者对彩色非洲的赞美之情。 4?通过对非洲植物世界的学习,能迁移运用、举一反三,自学非洲彩色动物世界。 5.学习作者的写法,并能进行仿写 二、重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谈谈收集到的非洲资料,以及对非洲 的了解。2.有位作家彭仁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心目中的非洲一—师板书:彩色的。(彩色粉笔)(出示世界地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非洲(地图上看非洲)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 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结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 2.说说读了课文后非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 两个词语简单说说)课文中也有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非洲留下的印象,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指名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划的也是 这两句吗?(齐读)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句话分

别出现在课文的——1和第8自然段。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又意思相近,像这样,课文开头这么说,结尾又这么说,我们称这种写法为一(首尾呼应)3.那么,非洲的色彩斑斓、多姿多彩都表现在哪 些方面呢?我们再到课文中去看看。请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作者围绕色彩斑斓,主要写了 哪方面内容?(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抓关键词, 得出:骄阳蓝天)其它几个自然段,你也能像这 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快速默读课文 4.课堂交流,课件出示。非洲的 _______ 是色彩 斑斓的(植物世界、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 术)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准确地概括出来的呢? 5.出示过渡句:

2019年精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8 彩色的非洲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九

2019年精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8 彩色的非洲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九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炽热(chì)充沛(fèi) B、粗犷(guǎng)篝火(gōu) C、硕大(shuò)渗透(shèng) D、强悍(gàn)沙瓤(ráng)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读课文《彩色的非洲》,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彩色的非洲》从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多个方面展现了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ài mò 他含情脉______脉地注视着远去的孩子们,直到他们越过远方的山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补充成语。 妙不可______ 含情______ ______ ______花似锦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按照课文《彩色的非洲》叙述顺序,排列句子。 ______非洲的动物是彩色的。 ______非洲的植物是彩色的。 ______非洲的自然环境是彩色的。 ______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 ______非洲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选词填空。 充实充足充分 ①______的阳光和雨水,使这些植物生长很快。 ②服装颜色鲜亮耀眼,______体现非洲人民对色彩的喜好。

小学语文论文: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

“淡妆”“浓抹”要相宜 ——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 【摘 要】 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略读教学的定位,把握略读教学的“略”与“不略”的度,依托提示,借助单元专题,取舍得当,突显课文学习的重点,把学生自读自悟和教师的精彩点拨相互融合;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简约之美。 【关键词】 略读教学 “略” “不略” 有效 简约 小学课本中,略读课文所占比重大,它是教师培养和检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能力的重要材料。而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可在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阅读教学的今天,在我们积极探寻文本细读的今天,略读教学虽被提上了日程,但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或被忽略地一带而过,或被以精读继续精读着。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叶老极其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又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两者互为联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两者同样重要。我们该如何正视略读教学的现状,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使略读教学的“略”与“不略”有个度,探寻一条有效的略读教学之路呢? 一、“提示”引领,手段求“简” 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它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阅读提示”首先是给学生看的,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提示语”也启发我们教师从文本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景阳冈》一文前的阅读提示是这样的:“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课文。《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先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再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还可以谈谈武松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根据阅读提示,我在教学时这样设计。首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概括出对武松的印象———“神”,再联系上下文达成共识:酒量惊人、胆量过人、力量超人、机智胜人;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何关系? 学生再次读文,发现武松还给大家另一个印象———“人”:固执、好面子、打完虎后是“一步步挨下冈来”。我的这个教学设计整整围绕“阅读提示”开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长文短教,效果很好。因此,我们教师要是充分利用好“阅读提示” ,依据“提示”确定简洁的

彩色的非洲

28 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独特的风情与文化,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文题 1. 提起非洲我们就会想到一种颜色是什么颜色?(黑色)但是同学们在作者彭仁的眼中非洲却是“彩色的”,(板书:彩色的) 2.看看老师写的课题和书上的一样吗?哦我忘了标上星号了。 想一想我们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了?(按导读的步骤和方法来学习)课件 二、检查预习情况,走进非洲 1、检查词语认读。(1)预习课文时,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 炽热天穹硕大聆听粗狂含情脉脉 扎伊尔维加龙奥旺多省扎伊尔戈马 色彩斑斓湛蓝殷红多姿多彩 (2)找找词语排列的规律。 一组为易读错的词,二组为难读的非洲地名,第三组为描写颜色的词。 2. 紧扣“色彩斑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然后找一找那个词形容了非洲留给作者的印象,“色彩斑斓”“多姿多彩”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词在那句话中?(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谈发现:感叹句,分别位于句首和句尾)(3)小结:这两个句子分别放在课文的首尾,表达的意思相同,照应课题,像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首尾呼应。作者就是用这样两个感叹句来赞美非洲的,让我们来学着作者的语气一起赞美非洲吧! 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课文中哪些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用——画出来。

粉笔字训练内容: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总汇

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总汇 (人教版1—9年级) 一年级上册 1画 2四季 3小小竹排画中游 4哪座房子最漂亮 5爷爷和小树 6静夜思 7小小的船 8阳光 9影子 10比尾巴 11我多想去看看 12雨点儿 13平平搭积木 14自己去吧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6小松鼠找花生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18借生日 19雪孩子 20小熊住山洞 一年级下册 1柳树醒了 2春雨的色彩 3邓小平爷爷植树 4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5看电视 6胖乎乎的小手 7棉鞋里的阳光 8月亮的心愿 9两只鸟蛋 10松鼠和松果 11美丽的小路 12失物招领 13古诗两首 所见

小池 14荷叶圆圆 15夏夜多美 16要下雨了 17小壁虎借尾巴 18四个太阳 19乌鸦喝水 20司马光 21称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4画家乡 25快乐的节日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 28小伙伴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爷爷的手 32兰兰过桥 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年级上册 1秋天的图画 2黄山奇石 3植物妈妈有办法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 5一株紫丁香 6我选我 7一分钟 8难忘的一天 9欢庆 10北京 11我们成功了 12看雪 13坐井观天 14我要的是葫芦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16风娃娃 17酸的和甜的 18称赞 19蓝色的树叶

20纸船和风筝 21从现在开始 22窗前的气球 23假如 24日记两则 25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赠汪伦 26“红领巾”真好 27清澈的湖水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29父亲和鸟 30我是什么 31回声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33活化石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年级下册 1找春天 2古诗两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3笋芽儿 4小鹿的玫瑰花 5泉水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7我不是最弱小的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9日月潭 10葡萄沟 11难忘的泼水节 12北京亮起来了 13动手做做看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15画风 16充气雨衣 17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 18雷雨 19最大的“书”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1画家和牧童

彩色的非洲教案(原创公开课教案)

28 彩色的非洲 一、欣赏图片,谈话导入 1. 有谁知道这是哪里的地图?(非洲)(板书:非洲) 2. 课前大家都去收集了有关非洲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汇报) 3.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非洲的图片,你们看!(播放非洲风情风光的课件) 4. 看完这些图片,你们想说什么?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话。(生说) 5.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的神奇与美丽。有一位作家看过非洲的部份景色后的感受是非洲是彩色的。(板书:彩色的)他还将所见所感写成了一篇文章,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出示课件(28课彩色的非洲) 6.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7.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靠大家自己读懂它,你们有信心吗? 二、了解预习中字词掌握情况。 1. 昨天已预习了,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 出示词: 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 2. 指名读,师生评价、指正。 过渡:同学们,预习还不错!现在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直接抒发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的两个句子。 (生回答,出示课件: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总述句,首尾照应,都是感叹句,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是近义词。)谁会写“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请上来写在黑板上。 (2)为什么不都用“彩色”,而用“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用词丰富,更加优美) 我们写作的时候要像作者一样表达相同的意思用上不同的词,使文章语句更加优美生动。 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仅仅两句话就能学到这么多知识。 2. 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彩色”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画出有关词句,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生边汇报边上前板书:骄阳蓝天、植物世界、动物世界、日常生活、艺术。) (出示课件) (1)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文章结构是总分总)这样的文章结构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为我们展示的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画卷。阅读这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 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彩色的非洲》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绿树鲜花、动物世界、非洲人的日常生活及非洲的艺术。这篇课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 它总分总的结构及优美的语言。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师教学应当有所取舍,不能什 么都抓,什么都教。因此,我认为本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教师引导,树立学生的整体 篇章意识,理清文章脉络。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欣赏文中优美语句,感受非 洲独特风情。 【学情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朗读和想象能力,已经能通过抓住课文重点句来理解 课文。课标对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也提到,体会词语表达效果,领悟文章基本表 达方法,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因此,我将文章的结构、层次、条理的教学作为重点。五年级学生受到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对非洲的风土人情比较陌生,所以我将通过文 中优美语句来感受非洲的风土人情作为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识记色彩斑斓、炽热、天穹、充沛、硕大、火炬、含情脉脉、巨蟒、渗透、聆听、 木薯、红沙瓤、强悍、粗犷、篝火等词语,并理解新词意思。 2.借助关键词句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表达特点 3.通过圈画、摘抄、讨论等方式,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感受非洲独特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1.识记新词 2.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感受非洲独特的风土人情,领悟“彩色”非洲的内涵。 【教学准备】 1.课件 2.设计学习单

一、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 ()的非洲()的骄阳浩瀚的() ()的阳光和雨水()的天()的海 七彩的()()的少女()、()的音乐 二、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句或词 1.芒果树(),仙人(),()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2.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的血,水果沙拉(),各种饮料像是流动的颜色;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是粉红的,香蕉是(),西瓜是()的,取之不尽的芒果则是()。 三、完成导游卡 假如你是导游,你要向大家介绍一下非洲的风土人情。 小组合作,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植物、动物、日常生活、艺术)来介绍非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原文填空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二) 一、按课文原文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那里的天比别处,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羊群一会儿上,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就像只用,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再走一百五十里,。草原上行车十分,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群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不管遇到,它总是,, ,。”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归来饱饭黄昏后,。《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亡赖,。 6、《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和他。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大鼻孔里冒着热气,。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 ,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长脖子底下,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夏天过去,,,骆驼队又来了,但是。冬阳底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 10、《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为设果,。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 14、《再见了,亲人》大娘,!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这么大年纪,?!为什么摇

彩色的非洲 公开课教学设计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章振鸿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生字词语,会书写较难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找关键句,梳理课文脉络,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非洲是个彩色的世界的。 3.通过自读自悟,反复品读,融情想像等方法,了解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体会作者对彩色非洲的赞美之情。 4.通过对非洲植物世界的学习,能迁移运用、举一反三,自学非洲彩色动物世界。 5.学习作者的写法,并能进行仿写 二、重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课前交流。谈谈收集到的非洲资料,以及对非洲的了解。 2. 有位作家彭仁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心目中的非洲——师板书:彩色的。(彩色粉笔)(出示世界地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非洲(地图上看非洲)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结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 2.说说读了课文后非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两个词语简单说说) 课文中也有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非洲留下的印象,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指名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划的也是这两句吗?(齐读)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课文的——第1和第8自然段。色彩斑斓和多姿多彩又意思相近,像这样,课文开头这么说,结尾又这么说,我们称这种写法为——?(首尾呼应) 3.那么,非洲的色彩斑斓、多姿多彩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再到课文中去看看。请你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作者围绕色彩斑斓,主要写了

(2020年编辑)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专用教案 教学内容: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并抒发了作者对德国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威尼斯小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与象共舞》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彩色的非洲》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十分向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1.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2.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 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4.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二)知识要求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展示事物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三)能力要求 1.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的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 课时安排: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两课时 《威尼斯小艇》两课时 《与象共舞》一课时 《彩色的非洲》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课时 《回顾与拓展》一课时 《习作》两课时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

28彩色的非洲 (2)

28 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词句。 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非洲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非洲的多姿多彩。 课前准备:了解非洲的一般情况,搜集有关非洲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自由谈谈对非洲的印象。 2、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 二、整体感知,了解“非洲的彩色”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出示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1)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 (2)朗读句子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4、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概括: (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4)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 4、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深入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划一划: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艳? ①出示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 “高擎”和“绽开”两个词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写出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②出示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部编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训练、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

部编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训练、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题和 答案 第八讲、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阅读文章一般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读了一遍文章,我们就要大致了解它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我们只有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给文章分段,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有自己的感受。我们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岀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综合组织各段的大意为主要内容,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如《新型玻璃》一文,我们通过通读知道文章分别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把这几种玻璃名称提岀来,把“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保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素串联法。对于文中有时间、地点、主要人物、重点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的,我们把这些基本要素弄出来,再用合适的词语把它们串起来,大致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写人记事类的文章。例如《金色的鱼钩》一文,时间是“1935年秋天”,地点是“草地“,人物是“老班长、'我'和另外两个伤员”,事件起因是指导员让老班长照顾三个伤员,经过是老班长钓到鱼做成了鱼汤,自己不喝,全给了三个伤员,而自己却只吃鱼骨头,结果是老班长最后牺牲在草地上。我们把这些要素串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段来总结主要内容,这种句段主要是课文中的中心句或中心段。如《彩色的非洲》一文中的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就可以概括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问题自答法。我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自我提问,主要是这样的几个问题:写人和事的文章是“谁在干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呢?”状物类的文章是“什么(事物)东西怎么样?”当我们提出问题后,就要认真阅读课文,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回答,这样就概括岀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谁在干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呢?”然后根据这些问题作答,再把各个问题的答案连接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张海迪住院期间 3月10日,张海迪住进北京部队总医院疗养。 第二天早晨,刚从睡梦中醒来,张海迪就喃喃地用英语说道:“水、水。“护士急忙把水送到她的唇边。可是,海迪却把水推开了:“谢谢!我是在学习。”接着,从海迪嘴里又蹦出了一串英语单词。这下医务人员才知道,原来张海迪有每天清晨学习外语的习惯。此后,当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病房的时候,英语、法语、日语,就会从这间小小的病房里,融入那春日的晴空。 每天晚上从十点多开始,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是海迪写作的时间。她不写

《彩色的非洲》-原文

彩色的非洲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作为彩色之源的赤道骄阳,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到了旱季,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你会觉得非洲的蓝天似乎离我们更近些。 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使得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看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有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颜色交织的五彩鸟,有美丽温顺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和象群。也许你会说,这些动物在我国的动物园大都会看到。可是多达一万四千多种的非洲蝴蝶,只有在非洲才能大饱眼福。仅仅是被人称为蝴蝶王国的刚果,蝴蝶就有几千种。单单在一家大宾馆我们就看到几百种蝴蝶。那些蝴蝶经过防腐处理,制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不住地发出赞叹。这还是凝固的色彩呢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刚果奥旺多省,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这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音韵,简直如同步入仙境。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他们特别注重服装颜色的鲜亮耀眼。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花衣服,妇女则更讲究颜色的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为什么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并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学习重难点 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质疑文题 1.导语:同学们,17世纪英国名作家汤玛斯布朗以前写道:“人类总是向外追寻那原本就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奥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 2.资料交流: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你对非洲有哪些了解? 3.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针对课题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说明非洲是彩色的感叹句。生感情读这三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把课文中那些表示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勾画出来。 交流:植物、动物、生活、艺术。 关键句:非洲不但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三、合作交流,深悟文情 (一)初悟非洲风情。 1.导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孕育了这样一个彩色的世界? 2.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3.教师激情引导:如果你刚踏上非洲这片神秘的土地,沐浴在这样明亮的阳光之下,看到的是蓝得如此单纯的浩瀚天穹,感受到的是这种炽热的原始。你想对非洲说什么? 4.指名朗读这个段,其他同学体会之后,互评,在评论的基础上再朗读。 5.师:是的,一踏上非洲的这片神秘的土地,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原始、强悍、粗犷而热烈的气息。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个小节,再次感受这种不同寻常的美丽 6.学生再次朗读第三小节。 (二)深悟非洲风情。 学生交流汇报刚才的学习情况。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从哪里看出这片蓝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并感情朗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彩色的非洲》教案范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彩色的非洲》教案范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彩色的非洲》教案范例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主旨。 3、教导学生保护水资源。 4、了解非洲文化。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产生疑问。 1.师:今天我们先来聊聊非洲。板书:非洲(同学们交流以前对非洲的了解。) 生:我从以前学过的课文《梦想的力量》,知道非洲是一个缺饮用水的地方! 生:非洲黑种人居多,非洲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生:非洲是个贫穷落后,怪病丛生的地方 2.师:在人们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联系在一起的。其实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的)请大家齐读一下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师:是啊!孩子们,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 3.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经开始了。 (二)、带入情境,走进文本 1.师播放课件:非洲风光视频 2.欣赏后交流感受。师:说一说,你现在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非洲原来如此美丽! 生:非洲有着很多美丽、迷人的风光,生:非洲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足以让人满怀赞叹。 3.你们的感受在文章里可以找得到!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读准字音,字词,找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刚才读了课文,现在老师要看看书上的生词你们自学的怎样:色彩斑斓炽热充沛硕大火炬树巨蟒渗透奥旺多聆听木薯红沙瓤强悍粗犷篝火(指名读) 读得真好,同学们自主识字的能力真棒! 4.谁能说一说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句子。生: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生: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师随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课件)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感叹句; 生:一个在课文的前面,一个在文章的最后,前后呼应,与课题照应 5.师:你们真细心!这两个句子分别放在课文的首尾,表达的意思相同,照应课题,像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前后呼应。(板书:色彩斑斓多姿多彩)作者是怎么赞美非洲的?让我们来学着作者的语气一起赞美非洲吧!(生齐读: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看大屏幕要求(出示) 6.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