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乐理教案(我的乐理)答案

基本乐理教案(我的乐理)答案

基本乐理教案(我的乐理)答案
基本乐理教案(我的乐理)答案

基本乐理教案

(邵阳师范陈华,539班、540班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2000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27—4100次。

3、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bB--C等。

(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等。

②变化全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如:bC—#C;E--bG等。

第二章五线谱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

教学重难点:

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省略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1、记谱法的种类:五线谱,简谱

2、谱表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

(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次中音)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大谱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6)联合谱表:多声部谱表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3)音符的规范写法:

符头、符杆、符尾

符杆的方向

两个声部的五线谱记写

4、休止符

(1)概念

(2)常见休止符表

(3)全休止符的使用说明

5、附点:

(1)概念

(2)常见附点音符表

(3)“附点”的写法:“·”

(4)常见复附点音符

6、其他增时记号

(1)延音记号

(2)连音线

7、略写记号

(1)移高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移低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2)重复八度记号:con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con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复记号:分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3)长休止记号:

(4)震音记号:

●单震音: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双震音:两个音(或两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5)音型反复记号

●小节内的音型反复:用斜线(∕或∥)表示。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

●一小节(或两小节)的音型反复:用符号(?∕?或?∥?)表示。

注意:音型反复记号在正式出版物中不用,一般用于手抄乐谱。

(6)自由反复记号:

记号┌оо┐:记号范围内的音可作多次反复,即“自由反复”。

(7)段落反复记号

●小反复记号:

●反复跳跃记号:

●段落反复术语

(1)D.C与Fine

(2)D.S与﹠

(3)D.C.

(4)对接记号“⊕”与coda

8、演奏法记号

(1)连音(Iegato):

(2)断音(Staccato):

(3)保持音(Sostenuto):

(4)强音记号(用记号>、∧标记):

(5)滑音(用记号↘、↗标记)及刮奏(gliss):

(6)琶音奏法(Arpeggio):

9、装饰音

(1)倚音:长倚音、短倚音;单倚音、复倚音;前倚音、后倚音

(2)波音:顺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单波音、复波音

(3)回音:顺回音、逆回音

(4)颤音:(用tr或tr……表示)

10、常用音乐术语:

(1)力度术语(2)速度术语(3)表情术语

第三章拍子节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节奏、节拍,学习音值组合法,掌握节拍的正确划分。

教学重难点:

2/4、3/4、4/4拍的节,音值组合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1、节奏、节拍的概念

(1)节奏: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有组织的进行,叫做节奏。

(2)节拍:音乐中,强拍与若拍有规律地循环(或交替),叫做节拍。

2、拍子与拍号

(1)拍:以某种时值的音符表示的节拍单位,叫做“拍”。

(2)拍子:将“拍”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3)小节:是计算乐句、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常用单位。

(4)小节线和终止线

(5)拍号、拍号的写法及读法、拍号的意义

(6)两种古老的拍号:4/4拍、2/2拍。

3、拍子的类型

(1)单拍子: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

(2)复拍子:在单牌子的基础上增加了次强拍。

(3)混合拍子:由不同的单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组合。

4、散拍子与变拍子

(1)散拍子:一种不受固定节拍限制,而且速度比较自由的节拍,叫做“散拍子”,在我国戏曲及说唱音乐中称为“散板”。(用“サ”标记)

(2)变拍子:音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拍子”。

(3)变拍子的标记:可以并列标出;也可以只在曲首标明主要拍子。

5、击拍与指挥图式

(1)击拍法:

(2)指挥法:

6、切分音

(1)关于强拍、强位;弱拍、弱位的介绍

(2)切分音

(3)切分节奏

7、音值组合法

(1)单拍子,复拍子及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①单位拍等于或大于四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拍”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C、注意保持“拍子”的轮廓。

②单位拍等于或小于八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小节”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8、节拍的正确划分

(1)关于“长强短弱”规律

(2)关于“小节线后是强拍”规律

第四章 音程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程,学习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掌握音程的构成及转位方法,识别及构成等音程。

重点难点: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音程的转位、等音程。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 音程:两音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称为“音程”。

2、 音程分为:旋律音程:两个音先后发声;和声音程:两个音同时发声。 (1)音程的读法:从左至右;从下至上。 根音:构成原音程的低音(或下方音)。 冠音:构成原音程的旋律音(或上方音)。

3、音程的级数与音数

(1)音程的级数:该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包含几个音级即为几“度”。

(2)音程的音数:该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全音用1表示;半音1/2表示。 4、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1)自然音程:纯音程(一、四、五、八);大、小音程(二、三、六、七); 增四、减五(三全音)。

(2)变化音程:纯音程以外的所有增音程、减音程、倍增音程、倍减音程等。 (3)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纯一度为:0 小二度为:12 大二度为:1 小三度为:1 12 大三度为:2 纯四度为:21

2

增四度为:3 减五度为3 纯五度为3 12 小六度为4 大六度为41

2 小七度为:5

大七度为:51

2

纯八度为:6

(4)音程中没有“减一度”。

(5)度数相同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相互关系:

5、构成音程的方法

(1)音程的扩大:升高冠音;降低根音;或同时升高冠音和降低根音。

(2)音程的缩小:降低冠音;升高根音;或同时降低冠音和升高根音。

6、单音程与复音程

(1)单音程:不超过八度的音程。

(2)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

(3)复音程的名称读法:七加以上方单音程的度数。

7、音程的转位

(1)概念:原音程中冠音、根音位置互换,称为“音程的转位”。

(2)音程转位后的性质变化:大变小、小变大;增变减、减变增;纯不变。

(3)音程转位后的度数变化公式:

转为音程的度数=9-原位音程的度数

原位音程的度数=9-转为音程的度数

单音程,原位与转位之度数变化规律:

原位与转位音程性质变化规律:

(4)单音程的转位只要把冠音或是根音移高八度就实现转位,复音程则要把根音和冠音同时移高八度或是移低八度才实现转位。

8、等音程

(1)概念:两个音程的音响效果相同,记谱和意义不同,称为“等音程”。

(2)度数、音数和名称相同的等音程。

(3)度数、音数和名称不同的等音程。

小音程与增音程,大音程与减音程,纯音程可以与减音程或增音程构成等音程。

9、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1)完全协和音程:听觉上感到悦耳、融合的音程。如:纯一、纯八、纯四、纯五。(2)不完全协和音程:听觉上感到刺耳、不融合的音程。如: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

(3)不协和音程:大二度、小七度

(4)极不协和音程:小二度、大七度以及各种增减音程。

第五章和弦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和弦及相关知识;掌握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掌握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1、三和弦

(1)和弦的概念: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三度或非三度),叫做和弦。

(2)三和弦的概念: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三和弦”。

(3)三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

(4)原位三和弦的种类:

2、七和弦

(1)七和弦的概念: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七和弦”。

(2)七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3)七和弦的种类:

[注意:所有七和弦均为不协和和弦。]

3、转位三和弦

(1)和弦转位的概念:根音以外的和弦音作“低音”,称为和弦的转位。(2)三和弦的两种转位:

①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六和弦”。

②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四六和弦”。

(3)转位和弦的标记:六和弦用数字“6”表示;四六和弦用数字“6 4表示。

大三原位大6 大

(4)转位和弦的识别与构成:

4、转位七和弦

(1)七和弦的三种转位:

①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五六和弦”。

②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三四和弦”。

③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七音作低音,称为“二和弦”。

(2)七和弦的标记:方法同三和弦。

(3)七和弦的识别:

转位七和弦:所有转位七和弦中都存在一个“二度音程”,而且二度上方那个音必定是“根音”,有了根音就可以明确原位七和弦,并确定其性质。

5、等和弦

(1)概念:两个和弦音响相同,但意义和记法不同,称为“等和弦”。

(2)结构和名称相同的等和弦:(任何一个和弦都有这一类等和弦)

(3)结构和名称不同的等和弦:只有增三和减减七和弦才有这一类)

6、和弦构成法

(1)将某音作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构成指定的和弦。

(2)将某音作为低音时,构成指定和弦。

第六章调及调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及大调式,学习自然大调及其特征,了解调的五度循环及等音调,了解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了解唱名法。

重点难点:

调式、大调式、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唱名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

(1)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其中有一个音作为“中心音”,这样便形成了调式。中心音又称“主音”,主音可以是“do”,也可以是“la”,还可以是其他音,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调式。组成调式的音有多有少,常见的是五个音或七个音,五个音即称“五声调式”;七个音即称“七声调式”。

(2)音阶:调式中的诸音,按照音高依次由主音向上或向下到主音排列,叫做音阶。音阶可以是上行的,也可以是下行的。音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调式的结构。

2、调与调号

(1)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位置。主音为C称为“C大调”;主音为G称为“G大调”等等。

(2)调号: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做“调号”。

简谱中的调号:用1=C、1=G等等来表示。

线谱中的调号:用升降记号来表示。(例:G大调、F大调等)

(3)升号调:指所有用“升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如:

(4)降号调:指所有用“降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如:

3、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

(1)等音调:两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关系,称为“等音调”。如:

B大调= 降C大调

#F大调=降G大调

#C大调=降D大调

(2)调的五度循环: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

度循环”。

4、大调式

(1)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

自然大调的结构及自然大调音阶的特征:

② 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Ⅲ-Ⅳ级和第Ⅶ-Ⅷ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③第Ⅰ-Ⅲ级构成大三度音程,这个大三度最具大调式的明亮色彩。

④第Ⅰ-Ⅳ与第Ⅴ-Ⅷ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四音列”。

⑤第Ⅶ-Ⅰ为半音关系(导音—主音)

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2)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和声大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3)旋律大调: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下行时第Ⅵ、第Ⅶ级音降低半音,称为“旋律大

调”。

在三种大调中,自然大调是基本形式,应用最广泛。和声大调、旋律大调都是自然大调的变体,应用较少。

5、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6、唱名法

(1)简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名法”。

(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唱名法:

①首调唱名法:又称“可动唱名法”,凡主音都唱“do”,与简谱相同。

②固定唱名法:即不论什么调,C音都唱“do”、D音都唱“re”等等。

5、小调式: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

①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Ⅱ-Ⅲ级;第Ⅴ-Ⅵ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③第Ⅰ-Ⅲ级构成小三度音程,这个小三度最具小调式的柔和色彩。

④第Ⅶ-Ⅰ为全音关系(导音—主音)

(3)正音级与副音级:

② 正音级:(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3、和声小调

(1)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音升高半音,即称为“和声小调”。

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4、旋律小调:

将自然小调的第Ⅵ、第Ⅶ级音都升高半音,即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只用于上行,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形式(即还原Ⅵ、Ⅶ级音)。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都是自然小调的变体

4、平行调

(1)平行调:(也称“关系调”)在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相同的大调和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2)平行调的特点:两调主音相差一个“小三度”,小调主音在下,大调主音在上。平行调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近关系调”,两调之间的转换极为密切。

5、小调的名称及调号

(1)小调的名称:主音为a即称为a小调,主音为e即称为e小调,余类推,

(2)小调的调号:小调的调号与其平行大调相同。

(3)小调的五度循环:与大调相同,小调也可独立构成纯五度循环圈。

6、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注意:在旋律小调中,Ⅵ级音有特殊倾向,即通过导音进行到主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7、大调色彩与小调色彩

(1)调式色彩:即由调式各音级与主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调式亮度感觉。在大小调体系中,调式色彩被称为“大调性”和“小调性”,前者明亮,后者幽暗。

例如:大调式Ⅰ-Ⅲ;均为大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明亮。

小调式Ⅰ-Ⅲ;均为小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幽暗。

(2)大小调色彩的相互渗透:多种调式色彩的相互渗透,是人们长期音乐实践的结果。即:

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小调色彩”;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大调色彩”;

8、辨明各种大、小调式的要点

(1)看调号和临时升降号。(注意:如果没有调号,全部使用临时记号,就需要判明“哪些是可记于调号的?”;“哪些是不能记于调号的临时记号?”)

(2)注意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注意旋律调式中的临时升降音级。

(3)旋律的结束音,往往是调式主音。

(4)注意旋律的骨干音,它常常是属音和下属音。

(5)可将旋律中的音按音阶形式排列起来,便于分析。

第七章民族调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声调式及五声调式的扩大,学习七声调式,了解“同宫系统”调,掌握分析各种民族调式的方法,了解中古调式。

重点难点:

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系统、民族调式的分析方法、中古调式。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1、五声调式

(1)概念:由按纯五度排列起来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即为“五声调式”。

(3)五声调式中的诸调式:由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均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并构成调式,故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2、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

(1)没有半音(即没有小二度)。

(2)相邻两音级之间的距离是大二度或小三度。(因而也将小三度看作“级进”。)

(3)仅有一个“大三度”(宫—角:下方为宫;上方为角),可看作是五声调式的特征音程。(4)五声调式的音级标记:(仍按七音调式的音级标记方法:主音为Ⅰ)

3、五声调式的扩大

(1)五声调式中的“正音”:宫、商、角、徵、羽(均可作为调式主音构成调式)

(2)五声调式中的“偏音”:清角、变徵、闰、变宫(不可以作为调式主音)

(3)五声调式的扩大:分别加入“清角”或“变宫”所构成的六声调式

①加入“清角”所构成的调式:1、2、3、4、5、6、ⅰ(同宫系统调式略)

②加入“变宫”所构成的调式:1、2、3、5、6、7、ⅰ(同宫系统调式略)

4、七声调式

(1)概念: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所构成的调式,称为“七声调式”。

(2)我国传统的七声音阶(三种):

①清乐音阶(加清角、变宫):1、2、3、4、5、6、7、ⅰ

[清乐音阶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使用最为广泛。]

②雅乐音阶(加变徵、变宫):1、2、3、#4、5、6、7、ⅰ

[雅乐音阶在戏曲音乐中比较常见,民歌中也可见到。]

③燕乐音阶(加清角、闰):1、2、3、4、5、6、b7、ⅰ

[燕乐音阶只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中较为常见。]

①以上三种音阶的宫、商、角、徵、羽五个正音,都可以作主音,分别构成15种七

声调式。

②七声音阶中的“变徵”、“闰”都不属于“临时变音”,而是调式内的音级。

5、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

(1)同宫系统的概念:宫音相同的诸调式,称为“同宫系统”。

(2)同宫系统的特征:主音不同、调式结构不同;宫音相同、调号相同、音列相同。(3)同宫系统诸调式的命名:

C宫系统诸调式:略

G宫系统诸调式:略

F共系统诸调式:略

(4)五声调式(同宫系统)的调号:宫音定调号

6、辨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

(1)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或其转位小六度),找到宫音。(或根据调号找到宫音。)(2)根据结束音为主音,来确定其调式。

(3)注意旋律中有无“偏音”,判断是否是五声调式的扩大。

(4)七声调式相对复杂,一般可一题多解。

7、中古调式

(1)中古调式的概念:中古调式又称“教会调式”,源于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19世纪起得到欧洲作曲家的普遍青睐。

(2)六种调式:

①属于大调性质的三种调式:C伊奥尼亚、F利底亚、G混合利底亚;

②属于小调性质的三种调式:A爱奥尼亚、D多利亚、E弗里几亚、B洛克利亚。(4)中古调式的音阶写作:(与同宫系统大致相似,略)

学前专业乐理教案——13调式.docx

教学内容:一,调的概论 二,调与调式 三,升号调与降号调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调与调式的区分 二,调名和调号 三,升号调与降号调的记忆和掌握方法 教学过程 一,概论 在音乐中,音与音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即互相推进、互相依附,它们 总是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在一起来表达音乐思想的。一个孤立的音或和弦,或者一群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拼凑在一起,是难以塑造音乐形象的。这种有一定关系的 音结合在一起的形式,就构成了调以及调式。 调与调式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立的乐音组织结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与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形成了不同体系的调式。各种调式固其音阶结构、调式与 音阶的关系以及音律等方面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与表现力。由于音体系的不同,对 调式与音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某些传统音乐中,调式与音阶是分属两个层次的概念,调式并不完全等同于音阶,调式主音也并不完全等同于音阶主音,这将在以后另行讨论。 大小调式是调式体系的一种。它包括自然大小调式、和声大小调式与旋律大小调 式,以及由此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调式的总和,一般通称为大小调体系。自17 世纪起,大小调式在欧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也应用于其他地区。 通常在阐述大小调式时,常将调式的中心音(即调式主音)作为起点和终点与其他各音一起,按音高的顺序依次排列,并将其称之为调式音阶。由于大小调式体系的调式主音完全等同于音阶主音,调式与音阶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因之,其调式音阶也可简称为音阶。 调式的名称是用音名来标记的,调式主音的音高是何音名,即以该音名的作为该 调式名,例如“C大调”(或“C调”),“C”就是该调式主音的音高,“大调”

则是“大调式”的简称。因此,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也称“调高”,调式又常简称为“调”。调式和调高的结合,通常叫做“调性”。二,调与调式 (一)调 调,是指音乐的旋律存在的一定的音高位置,不同的调就代表了不同的音高位置,它是音乐所存在的基础,任何有调性音乐都是依存于某一个调的。“调”这个字有多重意思,它既可为理解为调高,即音高位置;也可以理解为调式,即音之间的关系;在日常还常常指曲调,即音乐的旋律。 (二)调式 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稳定音),并按照一定 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 调式是在调性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音乐体系,它主要反映了音乐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在调式中,每两个音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半音(小二度)关系、也 可以是全音(大二度)关系、还可以是增二度、小三度等关系。这种不同音高关 系的音组合在一起,就引起了一系列的相互的倾向性。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的音能够给人以稳定感,叫做稳定音,其它的音不具备稳定感,叫做不稳定音。在稳定音中其稳定程度是不相同的,以主音最为稳定,所以主音具有中心音的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在运动中是有组织、有规律的,并且有一个中心音(主音),还有仅次于主音稳定性的音,有的音表现出稳定或相对稳定,有的音 则不稳定。归纳这些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若干个不同音高而有组织的音,按照 一定的关系(音高关系、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叫调式。在调式体系内的这个中心音就叫做主音。 乐曲的结束音,一般都是主音,也有少数例外。有时为了表现乐意未尽、音 乐尚末结束,而让音乐故意不结束在主音上,有意结束在属音(主音上五度)或 其它的音上,造成一种不完满的感觉,让人继续回味。也有开放式的乐段,它的 结束音并没有落在主音上,这就意味着还有一个乐段紧接其后。 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阶”或“调式音阶”。不同的调式,它的音阶结构是不相同的。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3、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基本音级: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CDEFGAB) (2)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3)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bB--C等。 (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等。 ②变化全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如:bC—#C;E--bG等。

钢琴课基本乐理教案

为明天做准备 电子教案 任教学科:音乐 (基本乐理) 所教班级:七、八年级 教师姓名:宋静宣

第一课时音的认识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时值。 教学班级: 七、八年级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音的时值,各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3、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4、音的分组:A 2---- c5 A 2 C 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 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5、音符的组成 一般情况下,音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符头、符干、符尾。

4、音的唱名与音名 从记谱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许许多多的音当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七个(不包括黑键)。而这七个音则各自有它们的唱名和音名(常被人忽视)。如图: 第二课时五线谱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 教学班级: 初中一、二年级 教学重难点: 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省略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 1、记谱法的种类:五线谱,简谱 2、谱表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 (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次中音)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大谱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基本乐理教案(我的乐理)

基本乐理教案 (邵阳师范陈华,539班、540班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2000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27—4100次。 3、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bB--C等。

完整的乐理教案

第一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乐术语、乐谱记号、五线谱的构成、音符、节奏节拍、装饰音等知识。为以后的五线谱的 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1、音乐术语的理解 2、音的力度标记 3、反复记号的使用 4、连线的作用 5、各种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6、各种节拍以及其强弱律动规律 7、音值组合法,根据拍子划分小节 8、节奏、节奏型 9 、装饰音及其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1、各种不同的乐谱记号的掌握 2、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3、节拍的强弱关系 4、装饰音及其演奏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时安排:14学时 授课内容:绪论 乐理课视唱课是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都是必须要学习的。乐理视唱课是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联系视唱课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印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谱,是学习基本乐理初级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努力、认真地学好,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理解并掌握各种正确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一些书面文字或机械地套搬理论教条。 实践证明,五线谱是已知各类乐谱中记谱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且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乐谱之一,它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由四线谱演变而来的。今天五线谱作为基本工具,是全球范围内用音乐语言进行交流的人们最熟悉的一种乐

谱不仅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前提,也是学习基本乐理的主要环节之一。 第一节音乐术语 要学习五线谱,必须首先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相关的基本常识。这些常识不仅是基本乐理学习中的必备课程,也是各种音乐工作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整体学习的重要环节。音乐的生命力的源泉之一便是音乐术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是学习音乐的主要环节之一。 为了使演唱者和演奏者准确的掌握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因此产生了很多的音乐术语,这些音乐术语都在速度上、力度上、表情上提示人们该如何去演奏和演唱,因此掌握音乐术语就非常的重要,可以帮助你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 本书介绍的较常见的音乐术语详见P3—7页, 音乐术语来自于不同的外国语汇,它们是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而逐渐为人们进行音乐工作时所惯用的,它们分别源于法、意、德、拉丁文等文字。我们挑选出来的都是一些较典型、较常用的术语,并不是全部。而只有对它们做到熟悉并领会其用途才能在音乐工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并解释音乐的内涵。 课外作业: 1.熟练地辨认各种(本书所列出的)音乐术语。 2.默写或背出这些术语。 教学后记:

基本乐理考试试题带答案

基本乐理考试试题带答案 1 . 以下属于自然全音的是 A.C-- B.A--B C.C--E D.B--C 答案:B 2 . 增八度转位后成为 A.减一度 B.纯一度 C.减八度 D.增一度 答案:C 3 . 小调的等音调是 A.小调 B.小调 C.小调 D.小调 答案:B 4 . 不超过纯八度的音程叫做 A.单音程 B.复音程 C.等音程 D.自然音程 答案:A

5 . 在速度术语中,Adagio表示 A.庄板 B.广板 C.慢板 D.柔板 答案:D 6 . 全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时值的比例是 A.1:5 B.1:6 C.1:7 D.1:8 答案:D 7 . 一个复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等于一个二分音符加上一个四分音符再加上 A.一个二分音符的时值 B.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 C.一个八分音符的时值 D.一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答案:C 8 . 大音程减少半音,成为 A.小音程 B.大音程 C.减音程 D.增音程 答案:A 9 . 和弦是 A.大三和弦 B.小三和弦 C.增三和弦 D.减三和弦

10 . 在五线谱记谱法中,下列选项中表示2/2拍的是 A.¢ B.# C.C D.b 答案:A 11 . 低音谱表上加一线上的音是 A.小字一组d B.小字一组e C.小字一组b D.小字一组c 答案:D 12 . D大调对应的关系小调是 A.c小调 B.b小调 C.g小调 D.a小调 答案:B 13 . 图中音列所属于的调式是 A.C大调 B.E大调 C.G大调 D.A大调 答案:D 14 . 超过纯八度的音程叫做 A.单音程 B.复音程

D.自然音程 答案:B 15 . E的等音是 A.F B. C. D.C 答案:C 16 . 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休止符时值的比例是 A.1:2 B.1:3 C.1:4 D.1:5 答案:A 17 . 小三度转位后成为 A.增六度 B.减六度 C.小六度 D.大六度 答案:D 18 . e角五声调式的宫音是 A.E B.F C.A D.C 答案:D 19 . 2/2拍子是 A.单拍子

高中音乐基本乐理教学计划

高中音乐基本乐理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我校主要课程之一。掌握传统的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追求,力求达到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经过多年教学,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大多数学习者在其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中学习,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本课程一改以往乐理教学中以概念为主导的作法,以大量的作品为实例,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详细讲述了其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实际作品中轻松地找到所学的理论答案,且牢记不忘。二、教学原则与方法(一)教学原则本课程以实用为原则,实例化了乐理的概念化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简单易学。(二)教学方式与考核1、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 2、考试方式为笔试。 3、本课程为1学年,每周两课时,共32周。每学期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三、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学期第1—2周第一讲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第一节五线谱第二节音名唱名等音音的分组第三节谱号第一讲掌握要点:识别五线谱了解各种谱号及相关的音名、唱名第3——4周第二讲第四节谱表1、高低音谱表2、大谱表的另一种形式3、总谱第五节音符及休止符1、音符2、音符的写法3、符尾的写法 4、附点的写法 5、休止符及写法第二讲掌握要点:识别不同时值的音符、休止符第5——6周第三讲第二章节奏节拍第一节拍子1、拍子的记号2、小节、小节线3、强拍弱起第二节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2、复

基本乐理试题.docx

一、单选题【题文】将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一定音高关系和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 排列起来的一组音叫做 () A. 音阶 B. 音节 C. 音列 D. 音级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复合音,其中包括基音和许多泛音, 将其依次排列起来叫做“分音列”,或叫“泛音列”。 D 为基音的泛音列中,第五分音是() A.小字组的 a 音 B. #f1 音 C. #a1 音 D. #f2 音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音乐中的略写记号就是使记谱简化,便于识谱。谱例的实际演奏效果() A. B. C. D.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跳音记号表示某个音或某个和弦要唱(奏)得短促而富有弹跳力。谱例 的实际演奏效果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记号。记号是:()A. 倚音 B. 颤音 C. 波音 D. 回音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音乐术语 Allegro 的中文含义是 :() A. 慢板 B. 中板 C. 快板 D. 急板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和声小调式的导音上构成的七和弦是:() A. 大小七和弦 B. 小七和弦 C. 半减七和弦 D. 减七和弦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谱号用来确定五线谱上音的准确高度。低音谱号也叫做:() A. F 谱号 B. C 三线谱号 C. .G 谱号 D. C 四线谱号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 C 音是 A 徵调式燕乐音阶的 () A. 变宫 B. 变徵 C.清角 D.闰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说课比赛一等奖 乐理课《奇妙的节奏》教学设计

乐理课《奇妙的节奏》教学设计 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巢振英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的基础乐理模块,第三单元第2节内容。《乐理》课程是以节奏及旋律为核心,结合各音乐要素,展开的一系列音乐理论知识的探索,本课的侧重点是节奏的学习,它以模唱、听觉分析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基本技能,而教材中涉及的节奏的讲解以理论为主,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缺乏实际依据,因此要实现理念与方法相统一,就必须在课堂中增加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对音乐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的提升。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幼师一年级学生,她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专业的训练,对音乐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很肤浅的表层,传统的概念灌输式的教学对她们来说很不适合,并且幼师学生以女生为主,在她们当中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我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节拍、节奏、节奏型的涵义。 2、培养模唱、分析、听辨节奏的能力。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音符的不同组合,了解节奏型的种类。 2、通过节奏模打、歌曲听觉分析,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联系。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节奏的趣味,培养稳定的节奏感,进而增强学生表达音乐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围绕节奏为主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学生对节奏进行听觉判断、模唱、记录、识读的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理念】 1、理论在左,技能在右,一动一静完美搭配 2、善于引导,善于联系,紧紧围绕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及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启发法等。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法、讨论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彩色卡片、小鼓、教科书 【教学过程】 图中小兔子和大灰狼情景,它们在干嘛呢? 兔妈妈和大灰狼的敲门声节奏分别是怎样的

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汇编

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下文。 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标准钢琴的琴键共有几个? (      ) B A.66 B.88 C.87 D.75 2.c1——c2八个音中,以下哪个选项的音级属于半音关系?(      )A A.e1——f1和b1——c2                   B.d1——f1和b1——c2 C.f1——e1和c2——b1                   D.d1——c2和b1——c1 3.1个四分音符等于4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8个三十二分音符等于2个( A.四分音符 B.十六分音符 C.二分音符 D.八分音符 4. 在高音谱表中,下加一线记作(      )。C A.c2              

                   B.b1 C.c1                                   D.b2 5.附点全音符时值长短为 (      )。D A.三拍 B.四拍 C.五拍 D.六拍 6.八分休止符中时值长短为 (      )。D A.四拍 B.一拍 C.二拍 D.二分之一拍 6.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 (      )。C A.节拍 B.拍号 C.节奏型 D.拍子 7.音乐中的基本强弱规律用(      )来表示。D A.小节线 B.拍子 C.拍号 D.小节 8.在音乐中重音和非重音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      )。B A.小节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宝塔区南泥湾镇松树林小学 吴亚倩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二年级 【课型】:教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音符》 【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认识音符,能够准确的辨别各种音符。2.掌握各种音符的书写方法,能够准确书写。 【教材分析】:基本乐理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使初学音乐者获得理解音乐表现 方法所必须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为了能使初学者能够进一步学习其它音 乐课程,发展音乐才能,在专业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准确掌握音符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各种音符容易混淆,书写不规范。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抓住课堂讲授与课堂练习的两个环节双管齐下,再加上课堂 中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 与技能同步进行。 【教学准备】:鸡蛋、铅笔 【教学过程】 1、导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什么菜呢 学生:芹菜、菠菜等。 老师:那有没有同学喜欢吃豆芽菜呢 学生:有。 老师:那么同学们觉得豆芽菜像什么呢 学生:小刀、小虫子、小蝌蚪等。 老师:好,那么老师今天就教大家新的知识,它更像豆芽菜,并且在音乐中有着重要意义,那就是音符。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音符 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 音符呢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符头(分为空心和实心)、符干(可朝上或朝下)、符尾。 2、开始讲第一个音符之前,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可以吗拿出一个鸡蛋,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喜欢吃鸡蛋吗请同学上来把鸡蛋的形状画出来。这个叫什么呢学生:圆圈,老师:对,这就是音符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叫符头,也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个音符有关,那就是全音符,老师书写,它的形状像鸡蛋,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书写格式,它是一个左高右低的空心符头,告诉同学们,以后见到像鸡蛋形状的空心符头就叫它全音符。强调书写一定是左高右低。 3、第二个音符,老师再给大家变个魔术可以吗拿出一只笔,问同学这是什么请同学上来画出笔的形状,这就是音符的第二个组成部分符干,它和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音符有关,强调符干一定是笔直的,把笔和鸡蛋画在一起,各种形状,问同学喜欢那种告诉同学所要学习的第二个音符,就是鸡蛋和铅笔的组合,

《 基本乐理》复习题(1)

《基本乐理》(上)复习题 一、单项多项选择:每题有四个选项,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答案,把正确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根据音的分组:应是() A G B g C g D G 2、下列各组音是自然半音的是:() A B C D 3、下列各音组是变化全音的是:() A B C D 4、下列乐谱中,规范的记谱:() A B C D 5、的时值有一个音代替:() A B C D 6、下列音程中那些是增九度音程:() A B C D

7、小三度的等音程有:() A 倍增二度B增二度C倍减四度D减四度 8、将大三度下方音重降后,成为()音程。 A 小三度B倍增三度 C 增三度D倍减三度 9 、B和声大调的下中音是: A B C D 10、在下列音程中属于f和声小调的有:() A B C D 11、同属于C和声大调、c和声小调的不稳定音级:() A B C D 12、此片段可能是:() A C和声大调 B C自然大调 C c旋律小调 D c和声小调 13、F商雅乐七声调式的变徵音是:() A B C D 14、同主音自然大小调音阶有几个共同音:()

A 4个 B 5个 C 6个D7个 15、下列各组同主音的音阶中,那些是调式不同音阶完全相同的:() A 混合利底亚音阶与雅乐音阶B自然大调音阶与清乐音阶 C 利底亚音阶与燕乐音阶D旋律大调音阶与旋律小调音阶 16.根据音的分组:应是() A f B f C F2 D F 17.下列各组音是自然半音的是:() A B C D 18.下列各音组是变化全音的是:() A B C D 19.下列乐谱中,规范的记谱:() A B C D 20.的时值有一个音代替:() A B C D 21.下列音程中那些是增二度音程:() A B C D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修订版)精选.doc

乐理. 视场. 练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 认识乐理: 1. 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 学习乐理。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 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答 师:归纳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乐理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乐理知识考题及答案 编辑:地主来源:网络时间:2011-07-01 14:18 1.在乐理中基本音叫________中音 2.在基本音下面加点的叫___音?低 3.1-2,2-3,3-4,4-5,5-6,6-7两音之间的距离在乐理上叫做_________。全音音程 4.一个全音包含___个半音?半 5.音的长短是用___________来表示?横线,附点,连线,休止符等 6.写在音符右边的横线叫______增时线 7.写在音符下面的横线叫______减时线 8.音的名称是根据____________来决定的它与全音符的长度比例 9.增时线的延长与减时线的缩短均是以_______为基点的四分音符 10.带有附点的音符叫做_________附点音符 11.十大钢琴家有谁,请随便举几个例奥斯特,鲁宾斯坦,霍罗维茨,古德尔,阿什肯纳齐,波里尼,阿尔赫里奇,巴克豪斯,吉利尔斯,阿劳 12.请举出六大交响曲一两个名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b小调交响曲)、德沃夏克

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13.请举出音乐6大要素中的随便2个节奏、结构、曲式、旋律、音色、调性 14.谁被称为乐圣?A莫扎特B贝多芬C巴赫D亨德尔B贝多芬 15.谁被称为音乐神童?选项跟上面的一样A莫扎特 16.请问肖邦是哪个国家的人?波兰 17.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是什么?号钟,绕梁.绿绮,焦尾 18.十面埋伏是不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是 19.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有什么?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调、和声;力度; 20.<弄臣>是不是威尔弟的四大歌剧之一是 21.力度是指什么?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 22.交响曲《悲怆》的作者是谁?柴可夫斯基 23.AD1700--AD1800时期,音乐界代表人物有哪些?维澳第,莫扎特,贝多芬,胡麦尔,帕格尼尼,伟伯,车尼尔,罗西尼,多尼采蒂,舒伯特,柏林卡,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 24.乐谱上没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竖线,那是什么线?小结线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场.练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讲授新课 认识乐理: 1.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学习乐理。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 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答师:归纳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一、乐音 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都是能发出乐音的乐器。乐音是音乐中所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均由乐音构成。 二、噪音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区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宝塔区南泥湾镇松树林小学 吴亚倩

《基本乐理》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二年级 【课型】:教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音符》 【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认识音符,能够准确的辨别各种音符。2.掌握各种音符的书写方法,能够准确书写。 【教材分析】:基本乐理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使初学 音乐者获得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为了能使初学者能够进一步学习其它音乐课程,发展音乐 才能,在专业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准确掌握音符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各种音符容易混淆,书写不规范。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抓住课堂讲授与课堂练习的两个环 节双管齐下,再加上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使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技能同步进行。【教学准备】:鸡蛋、铅笔 【教学过程】 1、导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什么菜呢? 学生:芹菜、菠菜等。 老师:那有没有同学喜欢吃豆芽菜呢? 学生:有。 老师:那么同学们觉得豆芽菜像什么呢? 学生:小刀、小虫子、小蝌蚪等。 老师:好,那么老师今天就教大家新的知识,它更像豆芽菜,并且在音乐中有着重要意义,那就是音符。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音符? 表示音的进行的符号。 音符呢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符头(分为空心和实心)、符干(可朝上或朝下)、符尾。 2、开始讲第一个音符之前,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可以吗?拿出一个鸡蛋,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喜欢吃鸡蛋吗?请同学上来把鸡蛋的形状画出来。这个叫什么呢?学生:圆圈,老师:对,这就是音符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叫符头,也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个音符有关,那就是全音符,老师书写,它的形状像鸡蛋,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书写格式,它是一个左高右低的空心符头,告诉同学们,以后见到像鸡蛋形状的空心符头就叫它全音符。强调书写一定是左高右低。 3、第二个音符,老师再给大家变个魔术可以吗?拿出一只笔,问同学这是什么?请同学上来画出笔的形状,这就是音符的第二个组

钢琴课乐理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乐术语、乐谱记号、五线谱的构成、音符、节奏节拍、装饰音等知识。为以后的五线谱的 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1、音乐术语的理解 2、音的力度标记 3、反复记号的使用 4、连线的作用 5、各种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6、各种节拍以及其强弱律动规律 7、音值组合法,根据拍子划分小节 8、节奏、节奏型 9 、装饰音及其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1、各种不同的乐谱记号的掌握 2、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3、节拍的强弱关系 4、装饰音及其演奏 授课内容: 乐理课视唱课是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都是必须要学习的。乐理视唱课是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联系视唱课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印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谱,是学习基本乐理初级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努力、认真地学好,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理解并掌握各种正确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一些书面文字或机械地套搬理论教条。 实践证明,五线谱是已知各类乐谱中记谱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且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乐谱之一,它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由四线谱演变而来的。今天五线谱作为基本工具,是全球范围内用音乐语言进行交流的人们最熟悉的一种乐谱。我们的乐理教学也理所当然地以此为主。因此,我们应当理解,学好五线谱不

仅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前提,也是学习基本乐理的主要环节之一。 第一节音乐术语 要学习五线谱,必须首先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相关的基本常识。这些常识不仅是基本乐理学习中的必备课程,也是各种音乐工作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整体学习的重要环节。音乐的生命力的源泉之一便是音乐术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是学习音乐的主要环节之一。 为了使演唱者和演奏者准确的掌握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因此产生了很多的音乐术语,这些音乐术语都在速度上、力度上、表情上提示人们该如何去演奏和演唱,因此掌握音乐术语就非常的重要,可以帮助你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 本书介绍的较常见的音乐术语详见P3—7页, 音乐术语来自于不同的外国语汇,它们是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而逐渐为人们进行音乐工作时所惯用的,它们分别源于法、意、德、拉丁文等文字。我们挑选出来的都是一些较典型、较常用的术语,并不是全部。而只有对它们做到熟悉并领会其用途才能在音乐工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并解释音乐的内涵。 第二节各种不同的乐谱记号 一.小节、小节线 小节是音乐最常规的节奏组织单位;小节线则是小节的划分标记。大多数的音乐或节奏进行是被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组织并标记出来的。 二.连线 我们会在许多乐谱中看到这种记号,它们不是乐谱的装饰品,而是乐谱中最重要的记号之一。 一般情况下,连线有以下几种作用: (1)legato:表示在演奏或演唱时必须做到连贯: (2)同音连线:又称延音线。在两个音高完全相同的音符中间出现连线,则第二个音不再发响,而是连过去演奏(延音)。 (3)演奏法:如弦乐的弓法;钢琴的手腕连奏等。 演奏时注意: a、弦乐器演奏必须用连弓(中间不能换弓法) b、钢琴等键盘乐器必须用手腕连奏(连腕),中途手不能抬起(另外,在管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注意事项: ● 考试科目:音乐理论基础 ●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 考核时间:100分钟 ● 总 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 1、节 奏: 2、复音程: 3、切分音: 4、交错拍子: 5、变化半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力度术语,哪一个是最弱的 ( ) A. f B. mf C. p D. mp 2、在3/8拍子中,下列哪种记谱法是规范的 ( ) A. B. C. D. 3. 的时值总和等于: ( ) A. B. C. D. 4、下列各组中哪两个音之间是自然半音 ( ) A. B. C. D. 5、下列拍号中,哪一个是复拍子 ( ) A. B. C. D.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6、除去哪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个等音。() A.#G和bA B. #F和bG C. #A和bB D. #D和bE 7、倍增三度与下列哪个音程互为等音程() A.减五度 B. 纯五度 C. 减六度 D. 增五度 8、F与B为几度音程关系() A.减四度 B. 纯四度 C. 增四度 D. 倍增四度 9、低音谱号用字母表示:() A. G谱号 B. F谱号 C. D谱号 D. C谱号 10. #E向上构成自然半音是:() A. B. C. 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音的性质包括:、、、。 2、音乐有两种,分别为:、。 3、减八度音程转位后是;增八度音程转位后是。 4、在单音程中,自然音程共有个。 5、在整个音域中,组、组、组属于中音区。 6、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朝大音乐家发明的。 7、纯五度的音数,小七度的音数。 8、降si---升fa有个全音、个半音。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时值。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音的时值,各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第二章五线谱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 教学重难点: 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省略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1、记谱法的种类:五线谱,简谱 2、谱表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 (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次中音)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大谱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6)联合谱表:多声部谱表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3)音符的规范写法: 符头、符杆、符尾 符杆的方向 两个声部的五线谱记写 4、休止符 (1)概念 (2)常见休止符表 (3)全休止符的使用说明 5、附点: (1)概念 (2)常见附点音符表 (3)“附点”的写法:“·” (4)常见复附点音符 6、其他增时记号 (1)延音记号 (2)连音线 7、略写记号 (1)移高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移低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2)重复八度记号:con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con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复记号:分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3)长休止记号: (4)震音记号: ●单震音: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双震音:两个音(或两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5)音型反复记号 ●小节内的音型反复:用斜线(∕或∥)表示。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 ●一小节(或两小节)的音型反复:用符号(?∕?或?∥?)表示。 注意:音型反复记号在正式出版物中不用,一般用于手抄乐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