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测试第2课

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测试第2课

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测试第2课
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测试第2课

二格律诗八首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候骑.()燕.然()渚.清()云鬓.()

禅.房()万籁.()钟磬.()秦淮.()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萧关逢候骑

..:

(2)无边落木

..萧萧下:

(3)初日

..照高林:

(4)万籁

..此俱寂:

(5)闲居少邻并

..:

(6)自缘.身在最高层:

(7)落红

..不是无情物:

3.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5)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文学常识填空。[来源:学科网]

(1)《使至塞上》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是盛唐_______ 诗派的代表作家。

(2)《登高》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_______代著名大诗人,他的诗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誉为“_______ ”。

(3)《无题》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_______代诗人。

(4)《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_______ ,_______代诗人。

(5)《题李凝幽居》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_______代诗人。[来源:学科网] (6)《泊秦淮》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晚_______ 杰出诗人,有“_______ ”

之称。

(7)《登飞来峰》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号_______ ,_______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之一。

(8)《己亥杂诗》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号_______ ,_______代思想家、文学家。

·阅读感悟·

阅读课文所选八首格律诗,回答问题。

5. 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6. 应如何理解《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 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么样的境遇?

9. 你怎样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

10. 你怎样理解“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空人心”?

11.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你谈谈这两句好在哪里。

12. “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13.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表面上批评商女,其真正意蕴有几层?

14.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气概?

1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拓展探究·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6. “凤凰台上凤凰游”中的“凤凰”象征什么?“凤去台空”说明了什么?

17. 你怎样理解“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的含义?

18.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深意?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一叶知秋

李健吾

“一叶知秋”这句话说得有意思。淮南王头一个说这句话,挺像一个得道的人,窗明几净,忽然庵檐之下飘来一片似黄未黄的叶子,触微知机,恍然于时令潜移,有添夹衣的必要了。显然这片叶子不是人力摇落的,因为凡是沾着一点点人力味道的变化,我想选一个字来说明它的内容,那也许就是“命”。我虽不是测字先生,可是“命”这个字的妙处,从我这个例子可以明白,就是能够契合宇宙,把它的隐秘用形象点破,外国文字偶尔得到传声的巧妙,然而说到传声,欧阳修的《秋声赋》,李清照的“凄凄切切”,二千多年了,没有一首外国诗能够让我忘记它们的音响。外国文字和中国文字一比,确乎是落在我们中国人的宇宙生命之外的。让我把话拉回来,我们是在说那片叶子,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离开了树枝,辞谢了生命,好像有一种什么违抗不了的力量,可又决不是人力,加在它的身上,于是它的脸色苍白了,打了一个寒噤,就轻飘飘地任风吹了——那是一点点小风,比春天什么风也小,然而没有一点点它们的温暖,假如这不是“命”,又该是什么呢?先生,你不好帮我找一个字,说明这种自然力,里面没有人的存在,只是自然本身的法则?我倒想出来了一个,好像一辆车在滚动,没有人乘,没有马拽,两只轮子自己就旋转:我想一个字,那是“运”。人生的悲喜剧是由于“命”和“运”连了起来。用一个数字公式吧,命+运=人生。连了起来,所以宇宙就陷入混沌了。混沌这两个字是没有法子解释的,“命”有人力作祟,“运”有自然力作祟,人力和自然力乱作一团,理想和现实互为牵制,是迸击,是销蚀,是挣扎冲突之外加上挣扎冲突,我们也许勉强可以拿颜色来象征它的面貌。你一定问我:“混沌属于什么颜色?”那是……算了吧,什么颜色也是,本来就五颜六色看不清楚。

于是有人看清楚了,窗明几净,忽然院中飞来落叶,他轻轻对寂寞嘘出一句:“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这句话到了唐朝诗人口中,便有了“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诗行,可是味道两样了,和帝尧治下的那个倔强的老人一样,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山僧和老人为了表扬自然的法力,拿蔑视人力来做陪衬。这里虽然不谈政治,政治性依旧不免深厚,所幸他们全是古人,我无须为其担忧。

我说“一叶知秋”这句话有意思,因为它以无限深厚的文学暗示说明了人类知识增进的

另一方式。譬如我多知道一点东西,一方面是“求”来的,有人力在内,一方面也有“悟”出的,得之于刹那间的。求到的往往显出崇高,出于经过了一番挣扎,可是悟到的也不示弱,往往远比崇高更为圆通,因为接近宇宙,更为接近一般法则。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悟出了地心吸力的大道理。研究科学最最需要人力,有些重要发明偏又仰仗触机。我不晓得别人怎样了解这两个字,但是“机”本身没有意义,悟的重要在“触”,正如苹果熟了随时随地在落,偏偏牛顿看进眼去,而且就在那一次看进眼去,这才悟出来。“一叶知秋”是相对论的一个注解,爱因斯坦想必和我一样喜欢这句话,他因为它说明了一个科学现象,我因为它给了我一点点诗意。历史上多的是因小悟大的实例,远例不说,且听那老人一击那壤,帝尧的宝座就动摇了。不过要像这句话这样不带政治性,这样纯洁,不含一丝人世的丑恶,让我恍然于人的渺小,那样自自然然把我带到一个宠远的境界,悠悠然又让我回来体味人的伟大,似乎还不太多。所以我写下我精神上的喜悦。[来源:学科网]

19.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⑴寒噤.()(2)吹()(3)作祟()(4)譬.如()

20. “没有一首外国诗能够让我忘记它们的音响”,这句中的“它们”指的什么?

21. 作者从一枚飘零的秋叶上,悟出了“命”和“运”的问题,作者这里的“命”和“运”指的是什么?

22. “我说‘一叶知秋’这句话有意思,因为它们无限深厚的文学暗示说明人类知识增进的另一种方式,”这句中的“人类知识增进的另一种方式”指的是什么?

23.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悟出了地心引力的大道理。”这个论据论证的论点是什么?

24. “让我恍然于人的渺小,那样自自然然把我带到了一个宠远的境界,悠悠然又让我回来体味人的伟大”这句中的“渺小”和“伟大”各指的是什么?

·综合实践·

25. 课后搜集自己喜爱的格律诗进行背诵,然后同学之间举行一个小竞赛,看谁背得多。

参考答案

二格律诗八首

1. 略。

2.(1)骑马的侦察兵。(2)落叶。(3)早上的太阳。(4)指一切声响。(5)邻居。(6)因为。(7)落花。

3.(1)征蓬出汉塞(2)渚清沙白鸟飞回(3)春蚕到死丝方尽(4)曲径通幽处(5)

僧敲月下门(6)商女不知亡国恨(7)不畏浮云遮望眼(8)化作春泥更护花

4.(1)王维摩诘山水田园(2)杜甫子美唐诗史(3)李商隐义山唐(4)常建唐(5)贾岛浪仙唐(6)杜牧牧之唐小杜(7)王安石介甫半山宋唐宋八大家(8)龚自珍人定庵清

5. 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诗人以“蓬”和“雁”自比,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另一种认为以“蓬”和“雁”比喻戍守边塞的士兵,反映他们不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表达对他们的同情。

6. 这两句是描写大漠风光的名句,被誉为“千古壮观”。因为它描绘的景色是壮美的,气象是宏阔的,意境是雄浑的。大漠辽阔,长河远卧,这是横向的展开;孤烟直上,夕阳缓落,是纵向的运动。横与纵,动与静,形成了对比。大漠是一个巨大的平面,大河与孤烟则是长长的线,而圆日则是较大的点,点、线、面,组成和谐的画面。灰黄的大漠,浅白的长河,血红的落日,构成了动态的美。

7. 落叶萧萧而下,江水川流不息,抒发作者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8. 沦落他乡,年老多病,艰难潦倒,悲苦不堪。

9.“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即指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无法相聚的痛苦如蜡烛自煎,不烧成灰泪不会流干。表现了诗人对爱情执著的追求。

10.“空人心”的不只是“潭影”,还有诗人,表现了诗人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11. 月光皎洁,万籁俱寂,一个“敲”字,惊动了宿鸟,更突出了其幽静。

12. 营造了柔和幽静而又迷蒙冷寂的环境气氛。

13. 一是特指商女犹唱,感叹南朝之亡;二是揭露座中那些欣赏亡国之音的达官显贵腐朽堕落,视国家命运于不顾;三是让人们从陈代荒淫亡国联想到即将重蹈覆辙的晚唐王朝的命运。

14. 不畏险阻,要把革新进行到底的豪迈气概。

15. 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辞官回家,仍要为国家效力的思想境界。

16.“凤凰”指王朝的兴盛;“凤去台空”指六朝繁华一去不复返。

17. 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18. 暗寓皇帝被奸佞之臣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因而心情十分沉痛。

19.(1)(2)(3)(4)

20. 欧阳修的《秋声赋》、李清照的《声声慢》。

21.“命”指人力,“运”指自然力。

22. 人类从自然力、自然现象中所“悟”出来的知识。

23. 可是悟到的也不示弱,往往远比崇高更为圆通,因为接近宇宙,更为接近一般法则。

24.“渺小”指与大自然力对比之下的人。“伟大”指人能从大自然力中有所“悟”,从而认识大自然,利用大自然。

25. 略。

新教改初中语文课程目录(2018年长春版)

新教改初中语文课程目录(2018年长春版) (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册 一黄河颂 二《繁星》五首 三现代诗歌二首 四孩童之道 五在梦的远方 六木兰诗 七唐诗五首 八词三首 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一一用耳朵阅读 一二最后一课 一三《论语》十则 一四古代神话传说五则 一五一窠八哥的谜 一六黄鹂——病期琐事 一七会唱歌的火炉 一八傻瓜 一九不会叫的狗

二〇陋室铭 二一爱莲说 二二大闹天宫 七年级下册一陌上桑 二古诗二首 三沙与沫 四故乡 五祖父 六腊八粥 七唐诗四首 八宋词二首 九元曲三首 一〇绝品 一一我的叔叔于勒 一二小公务员之死 一三《礼记》二章 一四圯上敬履 一五马说 一六狼 一七河中石兽 一八小雁鹅

一九萤火虫 二〇小石潭记 二一小品二则 二二景阳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 诗歌二首 2 格律诗五首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3 宋词二首 4 现代诗歌二首 5 清塘荷韵 6 给女儿的信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7《老子》二章 8《论语》十则 9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 毛遂自荐 单元综合 第四单元

11 范进中举 12 孔乙己 13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单元综合 第五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二篇 单元综合 第六单元 16 北京的春节 17 犀粪蜣 18 苏格拉底之死 19 沉寂的雪原 单元综合 第七单元 20 桃花源记 21 短文二篇 22 人类制造物种灭绝危机 单元综合 八年级下册一诗歌二首 归园田居

饮酒 二格律诗五首 使至塞上 黄鹤楼 无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李凝幽居 三宋词二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五读书——通向自由之路 六活版 七像山那样思考 八《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九岳阳楼记 十短文二篇 名二子说 记承天寺夜游 一一《世说新语》故事三则[自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修改)[1]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共121首,带★的内容为课后积累古诗) 一年级上册(8首) 《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唐]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悯农》[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咏鹅》[唐] 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wèi)有暗香来。一年级下册(9首)

《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夏日》[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节选)★[唐]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年级上册(5首)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绝句》[唐]杜甫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摇篮歌》 教案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摇篮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 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 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师:这首曲子长不长?师:这样一首不长,甚至能够说是比较短 小精练的乐曲,居然能卖到4万法郎,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名字和来历? 2.播放视频《舒伯特摇篮曲的来历》。

3.师:是啊,正是因为这首曲子好听而又简单,才被千家万户所 知晓。当我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就经常摇着摇篮,哄我们入睡,现在,我们就跟随音乐一起,轻轻抱起你们的双手,哄 你们手中的小宝宝入睡吧。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初听,跟随歌曲一起做律动,感受歌曲的宁静,温柔。 2.师:视频中出现的小宝宝们,他们是几胞胎啊?(三胞胎)。 师:刚才摇的时候,大家摇得真棒!那么,谁知道哄小宝宝入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轻轻地,慢慢地,温柔地)。 师:而且,我们的嘴里,还要轻轻地念些什么,来协助小宝宝入睡,刚才的歌曲中是怎么来哄小宝宝入睡的呢?(睡吧,睡吧,我亲 爱的宝贝……) 3.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伴奏,一起轻轻地,慢 慢地,温柔地,来哄这三个小宝宝入睡吧。 4.师电子琴伴奏旋律,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注意部分词语念法 上节奏的纠正。 5.大家念得真好!我们的宝宝已经睡着了,它睡着的时候,也会 想着它的爸爸妈妈刚刚为它哼唱的旋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到宝宝的 梦境中,看看它究竟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旋律)。 6.请大家用“la”来轻轻地,温柔地演唱唱这条旋律,同时注意 坐姿。然后加入歌词。 7.摇篮里,还有个宝宝的弟弟,他的名字叫做贝贝,让我们来看看,贝贝,又梦到了些什么呢? 8.多媒体出示贝贝的旋律,也用la来哼唱,然后加入歌词。

语文长春版第八册《回乡偶书》word教学设计

4-1回乡偶书 教学目的: 1.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诗人的生平。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时数:1课时 基础知识: 生字: 鬓:bin 脸旁边靠近耳朵长头发的部位。两鬓斑白。 衰:shuai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衰败、衰老。 形近字:衰——哀 正音字:鬓毛衰(shuai) 解词: 衰:衰败。 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教学设计(A案)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贺知章写的诗《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659年生,744年逝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少以文词知名,因张说的推荐,为正殿书院修书,同撰《六典》、《文纂》。他性情旷达与李白诸人友善,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

2.齐读、指名读。 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理顺诗意。 5.小结。 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背诵古诗。 四、板书设计(略)。 教学设计(B案)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七年级语文《狼》长春版

初一语文《狼》长春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狼》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教学重、难点: 1、深切感受故事情节,揣摩语言,领会文章的主旨。 2、联系生活体验,多角度地阐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四、课文知识分析 1、文学常识: ①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1640~1715年),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聊斋”,书屋名。“志”,记。“异”,奇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2、落实生字生词: 五、分析文章内容: 1、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诵读的语气节奏。 诵读提示: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不妨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课《三顾茅庐》教案 长春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三顾茅庐》教案长春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2.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Iu 3.体会烘托这一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4.体会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2.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烘托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 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及“三顾茅庐”故事梗概。 教师方面:

1.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影音资料片段。 2.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三顾茅庐”这一情节的前后内容,查阅关于刘备及诸葛亮的评价,以便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补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三顾茅庐”。 刚才我们观看的“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段佳话,是导演根据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而成的,生动地再现了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那么,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情节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作,共同去体会和感受其感人之处。 二、研读课文。 1.朗读,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分角色的形式进行朗读。强调加点字字音。 拜谒(y€瑁≠刨蹋╧ng z ng)呕心(u) 寰宇(hu€醤)荷锄(h€瑁? 杖藜(l€恚? 篡逆(cu€鄋)猝定(c€? 斡旋(w€颍? 匡扶(ku ng)朔风(shu€颍? 邂逅(xi€?h€騯)

不省(x ng)慵懒(y ng)千仞(r€鑞) 不栖(q )乐躬耕(l€瑁? 熟谙(n) 薰沐(x n)鄙悃(k n)悒怏(y€?y€鄋g)荏苒(r n r n)揲蓍(sh€?sh )愧赧(n n)存恤(x€? 2.学生概括主要情节,要求说出每一个情节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前,司马徽赞诸葛亮。 刘备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 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 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 三、作业。 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二人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读课文。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及作者塑造人物采用的手法。 刘备: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气度宽宏。

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测试第2课

二格律诗八首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候骑.()燕.然()渚.清()云鬓.() 禅.房()万籁.()钟磬.()秦淮.()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萧关逢候骑 ..: (2)无边落木 ..萧萧下: (3)初日 ..照高林: (4)万籁 ..此俱寂: (5)闲居少邻并 ..: (6)自缘.身在最高层: (7)落红 ..不是无情物: 3.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5)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文学常识填空。[来源:学科网] (1)《使至塞上》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是盛唐_______ 诗派的代表作家。 (2)《登高》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_______代著名大诗人,他的诗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誉为“_______ ”。 (3)《无题》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_______代诗人。 (4)《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_______ ,_______代诗人。 (5)《题李凝幽居》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_______代诗人。[来源:学科网] (6)《泊秦淮》的作者_______ ,字_______ ,晚_______ 杰出诗人,有“_______ ”

其他-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含诗文)(1)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共122首,带★的内容为课后积累古诗) 一年级上册(8首) 《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唐]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悯农》[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咏鹅》[唐] 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wèi)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9首)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夏日》[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节选)★[唐]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年级上册(5首)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长春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需背诵内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4),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白露未晞(6)。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7)。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8)。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9)。蒹葭采采,白露未已(11)。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为人民服务》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4、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 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下第十六课《三峡》原文翻译及朗读指导

长春版七下《三峡》原文翻译及朗读指导 郦道元《三峡》原文: 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簟,或方如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此之诸岭,尚为竦桀。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云:“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焉。其首尾间,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已节选入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 河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 语文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七课 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 长春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 第26课三峡《三峡》—郦道元 人教版《三峡》第六单元第二十七课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至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写作“山献”)(16)多生怪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已改

1汉语家园 1—1 对子歌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 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教学重难点 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 教学方法 朗读法、背诵法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2.相关的对子歌; 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对子歌》;

教学重点 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难点 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对子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对子?。 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 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 1.蓑suō,?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2.?鸿?、?钧?的学习可以通过观察,练习书写。 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 1.小组内读。 2.教师示范读。 3.在停顿、延长和语调的高低变化上。 4.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5.小组讨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6.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小组比赛。 感受对子整齐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凝练的内容美,深远的意境美。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不用文字的书 和信》 课文分析: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义务教育吉林省版本小语第八册第11板块第二课,这是一篇说明文,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课文语言简洁、风趣,清楚明了地向我们介绍了古代人类记事和通信的方法。在介绍记事、通信方法的时候作者穿插了一些事例,使文章读来更有趣味性。 教学时让学生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了解古代人类记事、通信方式的同时,感受今天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了解现代人多元的记忆和通信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譬”,会写“辨、譬、淘”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并且有一定的速度,能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书、信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与热爱。 教学重点 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一课时完成

一、故事导入。激趣学文: 1.教师讲述课前搜集的一个体现古代人类生活的小故事,引出课题。 (古代人类使用火的小故事) 2.读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正音、识字 围绕“辨”认识和学习“辩、辫、瓣” 围绕“譬”字,认识和学习“辟、僻、避、壁”等生字 三、自读课文,自学课文 A 1、开展竞赛 开展读文小竞赛,要求要快速地默读课文,完成初步阅读课文的要求: 要求:时间不超过3分钟 写出两种不用文字的书: 写出两种不用文字的信: 能简单介绍一封不用文字的信: 2、小组汇报 3、全班同学交流 4、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略读课文要有一定的速度,还要有一定的质量。 B 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短文二篇》 教案 长春版

第18课《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课文中文言实词的含义,熟读并背诵课文。 2.复习“说”和“记”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3.通过读文感受苏洵为两个儿子取名所体现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寄寓了父母美好的愿望。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学习散文家苏洵的一篇代表性散文——《名二子说》,体会这位父亲为儿子取名字的良苦用心。 二、作者简介。 苏洵,北宋文学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27岁才发愤读书。仁宗庆历七年举进士不第,归来将所写文章全部烧毁,刻苦攻读数年,大有长进。后到了京师,经欧阳修推荐,名声大振。一生仅当过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等小官。参与修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六国论》为其散文名篇。 三、解题。 对于“说”这种文体我们都不陌生,在初一我们曾学过《爱莲说》。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种文体的特点。 “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谈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的文章。 四、诵读并正音。 轮(l€鷑)辐(f€¢簦▃h n)仆(p )辙(zh€椋?

五、课文理解。 1.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名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车字旁”,都与车有关。 2.了解古代的车,知道“轼”“辙”和古代的车都有什么关系。 (教师出示挂图)古代的车是木制的。它由车轮、辐(即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盖(用来遮阳防雨的车盖)、轸(车厢底部的横木)等组成,这四项是古代车的主要组成部分。“轼”则是车厢露在外面的扶手横木。而“辙”则是指车行后车轮的印迹。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此来给他的两个儿子命名呢? 理解课文重点依据以下实词: “若”“虽然”“去”“惧”“不外饰”“由”“是”“仆”“毙”“免”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你对“轼”和“辙”这两部分有何新的认识? 由于古人乘车是立乘,所以如果没有了“轼”,那么车就不再完整了。而对于车行后的印迹“辙”,根据课下注释我们可以了解,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车翻马死则都与这个印迹无关。 5.理解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一片希望。 父亲之所以给他的儿子起这样的名字,是由于苏轼从小就豪放不羁,不善于外饰,他担心苏轼会因此遭祸,所以苏洵给他起了“苏轼”这个名字来警戒他。而对于苏辙,他处事平和淡泊,深沉不露,苏洵预料他会超然祸福之外,所以给他起名为“辙”,希望他安度一生。 六、知识拓展,了解“大小苏”。 苏轼:北宋诗人、词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21岁中进士,曾任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等职。政治上不满王安石变法,和旧党意见也有分歧,故新旧两党执政时,均自请离开朝廷,任地方官多年,最后被贬至惠州等地。是一位全才作家,诗、词、散文造诣都很高,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代很有影响。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如《赤壁赋》等。 苏辙:北宋文学家。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9岁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定居许州颍川(今河南许昌)。政治态度与其兄相同,文学创作自幼受父兄影响,文风与其兄接近。擅长各种文体,以书信和亭记最为出色。有《栾城集》。 七、熟读背诵课文。 八、小结。

长春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字词汇编

长春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字词汇编 夜鹰咳嗽蝙蝠庇护松荫蚯蚓咒骂葬歌 荡漾青荇招摇榆荫浮藻长篙 漫溯满载斑斓笙箫忐忑不安渗透颤抖 处罚蕴藏擅自赋予不可思议若有所失鞭策 战战兢兢郑重将事警惕茴香盐煮笋荤菜 阔绰踱进侍候羼水绰号伤疤绽出争辩 偷窃不屑置辩颓唐不安蘸惋惜笼罩门槛舀出笔砚附和作揖带挈唯唯连声浑家醉醺醺腆着间或夹袄夹杂玩耍纽带瞬间 锭子 啐万贯家私星宿不省人事踹在拙病诧异 簿子兀自懊恼菩萨绾少顷后襟滚皱 桑梓磕头攥住行瘟报帖妥帖商酌斋公 丰衣足食包袱朱镕基公顷损耗荣誉黔阳 相提并论含辛茹苦风声鹤唳聂荣臻档案水沁

筹资信函授粉逻辑震撼徒劳无 拂袖而去过瘾靡靡之音蹩脚鸿鹄之志扈从大禹手足胼胝 摩顶放踵熙熙攘攘鞠躬尽瘁利禄熏心通脱自喜商贾 排脱一尘不染坐禅潇洒米颠癖嗜灵犀掮客无所不窥废寝忘食薄视怏怏然心怀惭愧奚落嗤之以鼻 记载句读百孔千疮誊清不惮咬文嚼字点窜 倚马千言糟粕揣摩呻吟寥寥有数时髦夏丏尊心劳力拙付之一炬误尽苍生迂腐空疏俗滥偶发宏愿 惭怍临帖范畴匮乏索取惩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简明扼要磕磕碰碰箴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庶几 不堪设想危言耸听弊端发人深省天赋问心无愧固执

专心致志渲染蹂躏呵责获益匪浅逆来顺受猝然沉醉魅力盛名公正不阿妥协热忱钦佩耷拉胸鳍 鳗鱼脊鳍倏地迂回黑魆魆拉曳间歇戳穿噗地 鞭梢涎水勉强卸套小憩明朗讥诮挨饿夹杂 咕哝嗥叫跋涉侥幸筋疲力尽毛骨悚然震耳欲聋内疚 魂飞魄散一缕尘埃璞硕大踉踉跄跄猝不及防大相径庭 篝火梦呓无济于事如愿以偿腌肉扳机腋下司空见惯 踌躇不定麋鹿销声匿迹蹿到龇牙鲑鱼奄奄一息颚骨 狼獾唯命是从浮想联翩慰藉苍穹晌午蓦然步履蹒跚 嗷嗷待哺雪橇羁绊天经地义胆战心惊(现代文部分)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 1-1《对子歌》蓑衣蓑笠鸿毛鸿雁鸿鹄之志钧窑钧座钧安千钧一发 1-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题材题签题字命题一艘轮船一艘快艇骤然狂风骤起暴风骤雨脸色骤变蔬菜河蚌碑文石碑碑帖炊烟袅袅袅娜袅绕菱角菱形莲藕藕粉藕荷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1-3《茶酒联趣》吩咐回顾照顾光顾顾客顾此失彼三顾茅庐左顾右盼悬挂悬殊悬崖勒马恩赐赐教赐予偏僻夸下海口装束恰巧赏赐绝无戏言一挥而就一气呵成文人墨客品茶对句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汉蜀绣蜀锦蜀犬吠日辅导辅助辅料辅车相依天涯海角一望无涯生涯歧路歧途歧视歧路亡羊巾帼枕巾领巾围巾宫阙宦官宦游宦途 2-2《滁州西涧》滁州溪涧山涧黄鹂 2-3《泊船瓜洲》隔壁隔绝隔离隔夜隔断隔岸观火 2-4《游园不值》木屐扉画扉页柴扉心扉 3-1《腊八粥》枣树枣红沙枣红枣仁爱仁慈仁厚仁兄仁义花生仁沸腾沸点沸水沸沸扬扬唾沫唾液唾弃唾手可得肿痛肿块肿胀消肿热胀冷缩头昏脑胀膨胀挑拣捡拾拣选挑肥拣瘦稀粥肉粥米粥腊八粥汤匙茶匙灶火炉灶煤气灶焖饭焖肉搁浅搁置耽搁预备搅和资格解释腊月浓稠仁至义尽惊异粉碎有气无力 3-2《故乡的元宵》投掷掷铁饼掷铅球孤注一掷输出输送输血服输运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捏造捏紧捏住捏弄凭空捏造眼屎耳屎酒盏灯盏油盏茶盏一盏灯蜡笔蜡烛蜡炬蜡像白蜡蜡染笔筒竹筒筒裤电筒烟筒营业营地营长营

救营养军营营利苦心经营身在曹营心在汉高跷跷起乾坤扭转乾坤高僧僧侣僧人贫僧卸货卸载推卸装卸丢盔卸甲元宵麒麟掷骰子赌钱膝盖蓑衣吉祥乾隆轱辘围屏曲调激励玻璃 4-1《一只贝》水涡旋涡荣誉荣幸荣耀虚荣光荣荣获欣欣向荣卖国求荣腻虫细腻油腻简陋丑陋陋俗陋习孤陋寡闻体面围拢投影棱角荣誉潮水涨潮沙滩折磨瓦砾玩耍稀罕 4-2《藏羚羊跪拜》羚羊逮住巡逻巡视巡警巡视雨靴棉靴皮靴靴子驮运慈祥慈爱慈善仁慈慈悲心慈手软慈眉善目忐忑不安牦牛保佑懒惰偷懒懒散酥饼酥脆酥油酥软扳手扳开扳倒狩猎胸膛开膛炉膛不由自主浓缩惩罚举目可见凤毛麟角磨蹭救济心甘情愿帐篷饶命情理之中清晰跪拜神圣掩埋 4-3《和小鸟最相亲爱》小巧玲珑玲珑剔透八面玲珑娇小玲珑婉转委婉婉言哀婉玫瑰玫红产卵以卵击石卵生卵石发傻傻笑傻眼傻话装疯卖傻寻觅寻死觅活闪烁闪烁其词阙疑蓬松蹒跚茫然弱不禁风幕天席地啄木鸟屏息静立彻底领略雀巢探望偷卵捉雏稀疏憨涩觅食藕荷色雏鸟鹅卵石 4-4《鸟的天堂》狭窄窄小冤家路窄簇拥簇新花团锦簇榕树榕城纠察纠缠纠纷纠正纠缠不清概况概率概括概念气概一概而论空暇闲暇余暇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灿烂的红霞规律茂盛的榕树不可计数缝隙颤动静寂留恋陆续热闹展示5-1 《题西林壁》缘分缘故缘由不解之缘无缘无故 5-2《黄山松》描摹摹写临摹摹本婷婷山崖悬崖铸造铸铁浇铸铸成大错蒲扇蒲公英蒲团物阜民丰囫囵吞枣骨髓精髓偎依依偎真谛谛听妙谛砂锅砂糖砂布坚劲不可思议姿态殿堂臆测谛视摇曳耽搁 5-3《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枚枚举洞穴穴位龙潭虎穴窍门诀窍开窍一窍不通七窍生烟呕吐呕心沥血呕血朔方朔风朔日朔月拱桥拱门拱手众星拱月棉袍道袍龙袍旗袍朗诵背诵诵读传诵阁楼暖阁阁下长戟矛戟戟指怒目菩萨菩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春版教材解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春版教材解析 《课标》对进入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比如在阅读方面,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在第三学段则上升为: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同时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等等,具体的学段要求,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大家只要参看课标即可明白。理解这些目标,既要着眼于前两个学段的学生达到的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不能人为提高要求,要把它们看成一个需要经过两年努力才能实现的学习任务。教学本册教材,我们仍然需要瞻前顾后,既要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把握对比同类、异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和修辞特点,用文本去说话,而不应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描写的细节,品词析句、积累精华、灵活运用,做好中高年级的训练衔接。 一、教材特点 首先是选文上:既突出多元视角,又不失文化品位 翻开本册教材,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细细浏览,我们会发现本册教材选文的品质高,视角多元,且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拓宽了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将文言文引人其中。本册安排的文言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代书面语。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六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井冈翠竹_长春版

一、站在读者的角度看特色 1、感悟文本 《井冈翠竹》是长春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井冈翠竹的描写与歌颂,表达了对英雄井冈山人民的崇敬之情。 全文通过诗一样的语言,围绕“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一主线,写了井冈翠竹在革命斗争时期与井冈山军民的关系,和井冈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出的革命精神,继而讴歌井冈山人民所表现出的革命主义精神。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色彩和强烈的画面感。文中感情饱满激越,或讲述,或怀念,或赞颂,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并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极具特点。 2、了解作者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天涯》、《运行》、《京华小品》以及《袁鹰散文选》等。袁鹰散文题材广泛,他的散文语言平淡老辣、寓意较深,且有历史纵深感。文章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代脉博。在艺术方面,他善于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突出主题,使得作品诗意盎然。他的散文深含着诗的因子,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充溢着诗情画意。他的不少作品,特别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诗歌、散文,如《青山翠竹》(选入课本时改为《井冈翠竹》)、《小站》、《渡口》、《白杨》等,都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 1960年,袁鹰以发表《井冈山记》一组抒情散文蜚声文坛。《井冈翠竹》是其中的一节。那时作者有幸访问了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在《井冈山记》里,他仅写了四样富有典型

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长春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堂堂清练习题(无答案)长春版 《对子歌》第一课时 一、我是词语小能手。 hóng jūn suō ( ) 雁()弓()衣 二、课文内容我知道。 1. 溪对水对峻岭对 2.来鸿对,宿鸟对。 3.夹岸晓烟杨柳绿,。 4.云对,雪,晚照对。 三、我会写对子。 1.天对地,地对,日月对。 2.黄对白,黑对,碧草对。 四、课内阅读。 人间清暑殿,。 ,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1.上面对子歌选自清代车万育的。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读一读这对子歌,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子的特点。 《对子歌》第二课时 一、我是组词小能手。 均()钓()鸣()

蓑()钧()钩()呜()衰() 二、给多音字组词。 sù ( ) yān ( ) 宿 xiǔ ( ) 燕 xiù ( ) yàn ( ) 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明月松间照,。 感时花溅泪,。 白日依山尽,。 日出江花红胜火,。 四、为亲人或朋友写几幅对联。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第一课时 一、我是词语小能手。 tí shū cài sōu shí bēi ()联()一()船() 二、唱反调(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观赏()沉思() 沉浸()纪念()

三、填一填。 轻烟()()夕阳()()狂风()起 处景()()渔歌()()细浪如() 四、填出上联或下联。 墙上芦苇,; ,嘴尖皮厚腹中空。 删繁就简三秋树,。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第二课时 一、说说本文中的对联哪些词语相对?表达了郑板桥怎样的情感? 二、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歌()的曲调()的灯光 ( )地卧着()的凄凉()地飘动 三、选词填空。 柔美优美甜美 (1)听到台下传来的阵阵掌声,李红露出了()的笑容。 (2)这幅画真漂亮,色彩明快,线条()。 (3)风景()的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四、课内阅读。 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题)笔写了: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记)念。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修改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古 诗词修改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共121首,带★的内容为课后积累古诗) 一年级上册(8首) 《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唐]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悯农》[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咏鹅》[唐] 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wèi)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9首) 《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夏日》[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节选)★[唐]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年级上册(5首)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

长春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年)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quǎn)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xī),他看到人们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mù)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háo)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燧(suì)明国,那里

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燧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燧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燧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huì)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燧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