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

(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 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早期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念上抛弃了救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而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它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并应互相帮助。但是,院舍照顾的弊端不久就暴露了出来。

(三)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作为一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带头者是美国。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吹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号角。这个专业组织的成立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它让社会工作者看到了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的非标准化、非规范化和非专业化的问题。因此,进入2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标准化和规范化运动在美国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化进程。同时,在实践领域,社会工作也开始了类似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世俗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工作的世俗化同步发展的。在这两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价值逐渐让位于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人本身无条件地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帮

助人不再是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社会工作完全被放到人与人关系的天平上来检验。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意义

高登斯坦(H.Goldstein)是这样来说明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的:“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同时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它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是对某些人进人某种职业的动机和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互动的特征、关系的解释。总之,在社会工作的结构中,价值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H.Goldstein,1973)。列维(C.S.Levy)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对于人们,它充盈着理想主义的抱负和关于人们应该如何被对待的理想主义的理念……对普通凡人不能期待的实践和关照却都可以期待于他们(社会工作者)”(c.s.Levy,1976)。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者

高登斯坦把社会工作者描述为“充满价值的人”,正像社会工作文献可被看作是满载价值重担的劳作一样。林德曼(E.c.Lindemann)从社会工作者和公民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说明价值和重要性。他说:“在社会工作者和公民之间所发生的关系构成一个道德方程式”(E.C.Lindemann,1949)。这就是说,社会工作者对于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公民负有道德上的责任。作为社会工作者,构成其生命意义和道德责任的价值又是什么呢?社会工作者普奈尔(R.Pernall)对此有如下回答:我们重视生命,我们重视人对人的人性,我们重视对人的尊敬,我们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的尊严,我们重视带来富足生活的礼物——但是它们必须能够被分享,如果这些并不是我们所持有的价值,那么我们就将死亡。

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价值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在精神上,他是被价值所武装和充满的;在行为上,他是为价值所指导的和驱动的。“武装”和“指导”意味着价值的意识层次。“驱动”意味着价值的潜意识层次。这就是说,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的意识甚至潜意识层次,都充满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但是,一个实际的社会工作者同时具有其个人的价值目标,因为人们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胡尔米和马兹尔(A.Holme&J.Maizels)指出:“作为一种职业,它代表着人们在有关方面的一种努力,以便发现他们更容易体验自己是人类的方式,发现某种自我实现的形式”(A.Holme&J.Maizels,1978)。

奥登(w.H.Auden)对社会工作者的自高自大提出如下批评:“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是为了帮助其他人;其他人在这个地球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并不知道”(w.H.Auden,1963)。这种批评表明,社会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在特定的社会工作者那里有可能被异化。这是我们在思考价值和社会工作者之间关系时必须重视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价值和知识

随着社会工作的世俗化,社会工作者思考社会工作的方式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其中之一是重点出现了一种转移,即更加注重在知识一价值领域,而不是从功能、活动或方法领域来考虑社会工作。

把价值从知识中区分开来的讨论开始于普姆弗莉(Muriel W.Pumphrey)。她:价值的意义是导向某种情感。掌握它们的个人往往要做出个人牺牲和通过努力工作来维护它们,而群体则围绕着价值动员起来,根据它们,群体进行奖赏或惩罚。

根据普姆弗莉的看法,价值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具有情感的性质。

但是,有的学者认为,价值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不容区分的。尽管如此,高登(w.Gorden)还是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别。例如:(1)关于个人:价值——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知识——在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2)关于民主政府:价值——民主政府对于人性来说是最好的政府形式;知识——民主政府把最终权力交给人民。只有把以价值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统一起来,社会工作才会有生命力。

(四)价值和技术

狄姆斯(N.Timms)说:“价值不仅一直被看作是代表社会工作者的庄严的偏爱,而且也是社会工作技术所由产生的源泉”(N.Timms,1983)。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讲到社会工作任务时也指出:“技术产生于价值”,但是,它并没有指出产生的形式。伯恩斯坦(S.Bernstein)在对群体工作的讨论中,明确指出群体工作的方法和技术与价值的关系。他说除非价值被界定、被评估和被实施,否则事情就是瞎搞。价值给予它以见识、眼光和辨别力。没有实施方法的价值将是不幸的价值。价值和方法是互动的,案主和工作者可以相互学习,价值就是这个动态互动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价值和反价值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真理再往前迈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这个道理在知识领域里成立,在价值领域里也成立。在社会工作中,这个问题虽然有人提起,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被忽略了。我们之所以使用“反价值”这个词,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由价值所投下阴影的注意。反价值的问题,既存在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之中,又存在于社会工作者与机构的关系之中,同时也存在于社会工作者的相互关系之间。英国院舍照顾中的丑闻、美国向贫穷开战运动中社会福利资金的不公平流动和分配、社会福利院中工作人员对神志不清的女患者的性侵犯等,都是社会工作反价值的实践表现。从理论形态而言,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

(一)操纵

操纵是同社会工作的自由和自我决定价值相反的。长期以来,操纵环境一直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目标。但是对案主的操纵显然是被禁止的。不管是在利益上操纵其他人,还是代表案主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工作价值规范的。布雷格和施培特(Brager&Specht)提出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操纵行为包括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精心安排事实,不提供信息、夸大、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撒谎(Brager&Specht,1973)。避免操纵,不仅关系到专业的纯洁性,而且关系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正义性和道德责任。

华里(A.Ware)提出了关于操纵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1)如果A不干预B 的生活方式,A的选择或A对这种选择的坚持力量将会完全不一样;(2)A限制 B,使B做出特定的有利于A选择的可能性增加;(3)B没有感觉到或不理解A的影响;(4)A是B的道德代理人,A对B的结构性取舍结果负有道德性的责任。在这个定义上,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咨询关系是被排除在“操纵”之外的。在公开的政治场合,操纵在道德上依然是不被接受的,虽然它在政治上受到辩护。 (二)家长作风

家长作风是与法律实践相关联的,但是社会工作干预亦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社会工作历史的特定的时期,家长作风一直是受到倡导的,并认为对于某些当

事人,社会工作者应该扮演积极的家长角色或行为。后来,由于社会期待家长角色应由社会机构来扮演,因此,个别社会工作者的这种家长式的行为就受到了挑战。家长作风涉及对另一个人自由的某种干预限制。狄沃金(G.Dworkin)说:“说到家长作风,我基本上把它理解为是对一个人行动自由的干预。有人为之辩护,说这种干预对被干预者的福祉、美德、幸福、需求、利益或价值是绝对有好处的”(G.Dworkin,1979)。韦利(A.Weale)提出评价家长作风的三个标准:(1)对一个人自由选择生活计划的干预不应该严厉;(2)干预包含着对那个计划中某些成分的偏爱与支持;(3)计划中明显存在着由于当事人没能力决定其自己的目标因而必然会导致某种失败的理由。

不管怎样,即使在缺乏预见性、成熟等条件下,家长作风也不应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因为它可能由于对标准的定义问题而导致工作者的放纵和对当人事的侵犯。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因此,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

(一)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韦伯论证了这种新教伦理是和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通的。他把新教伦理当作社会变迁的发动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根据基斯一鲁卡斯(A.Keith—Lu—cas)的研究,新教伦理包含以下基本假设:

(1)人要为他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负责;

(2)人性基本上是罪恶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一种意志行动来克服;

(3)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艰苦工作实现物质繁荣;

(4)社会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使物质繁荣成为可能的法律和秩序;

(5)不成功或越轨的人不应受到帮助,虽然应该做出有限度的努力,以便恢复或激发这些失意者为了他们自己更加努力工作;

(6)对变迁的主要激励是在经济或物质方面发现奖赏和惩罚(A.Keith-Lucas,1972)。

基斯一鲁卡斯在这里所阐述的自我负责、意志胜恶、艰苦工作和物质繁荣、法律和秩序、助人自助、奖赏和惩罚等新教的价值观念,许多至今仍然是社会工作价值的组成部分。即使有些已经变化的价值,过去也曾是制定社会政策或社会工作实践的理念基础。

(二)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它的最初形态是“人文主义”。这场以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为目标的“人文主义”运动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人道主义运动。其实质就是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倡人道主义显然是有进步意义的。它的历史功绩如下:第一,直接触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统治的基础;第二,人道主义和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

思想基础;第三,弘扬了科学和理性的光辉,促进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第四,以抽象的形式提出了“人”、“人权”、“人性”和“人道”等概念。这些不仅是反对封建宗教文化的锐利武器,而且构成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进一步推动文化发展和思想进步所必需的营养材料。

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或为本位的哲学价值理念。概括起来,它有如下组成部分:第一,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它是以人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为本位;第二,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第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伦理上的人道主义,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公民等方面的全部权利。

在基斯一鲁卡斯那里,人道主义是和实证主义、乌托邦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所谓“人道主义一实证主义一乌托邦”(humanist-positivist-utopian)信仰体系,简称HPU观点,它包括以下基本假设:

(1)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和情感需要。(2)如果人的需要被满足,按照HPU体系所使用的词汇,那么人就会获得善良、成熟、正义或生产的状态,通过它们,人和其社会的大部分问题都将被解决。(3)一般说来阻碍人获得这种状态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按照HPU的描述,这一困难归咎于个人教育的缺乏,他的经济地位,他的童年关系或他的社会环境。(4)这些外部环境可以被那些拥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人,运用“科学方法”所操纵。(5)人和社会最终会达到完美的境界(Keith-Lucas,1972)。在基斯一鲁卡斯看来,HPU是美国人的第二大信仰体系,这种关于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论述亦构成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基础。

(三)社会福利观念

社会福利具有其描述定义和功能定义。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分为两个范畴:第一,作为非市场经济让渡的社会福利,它以免费的方式向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服务。第二,作为满足基本需要服务的社会福利。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身体上的和物质上的,而且包括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增强。因此社会福利服务从直接的关照扩大到社会化、娱乐、法律咨询等诸方面,为人的现实生活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关于价值体系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范畴:第一是由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定义所代表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二是由比斯台克(F.Biestek)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三是由泰彻(M.Teicher)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虽然它们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其表述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别,存在着“是”和“应该”、“权利”和“需要”之分野,也有一些实质内容上的差异。

(一)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1)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2)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3)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4)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5)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设。(6)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W.E.Gordon,1962)。

操作定义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新教伦理中的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完成了从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过渡。这种价值理念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得以建立的哲学基础。

(二)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

比斯台克在其1961年出版的The Casework Relationship(个案工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他认为:(1)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2)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力;(3)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4)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5)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6)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7)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力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8)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重要的;(9)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10)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

(三)泰彻的价值体系

泰彻认为:(1)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四)三种价值体系的比较

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仔细比较起来,操作定义和泰彻的价值体系还有相当的差异。首先,前者更多的是从社会的立场上来说话,例如,“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等;而后者,则主要是站在个人立场上来说话,例如,“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等。其次,前者采用更加肯定的语气说话,多用“是”、“有”和“存在”等字眼;而后者则多采用虚拟语气说话。这也许是其基本立场的不同所致。最后,前者更加一般化,更加接近知识范畴;而后者则比较具体化,更加接近价值范畴。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居于二者之间,它兼有上述两个体系的特征。它从个人的立场直接论述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它们是“至高无上”的,但所使用的语言则完全是肯定的;它比其他两个体系对人的价值的叙述更加详细和具体。它认为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都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力;其表达形式更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现代社会工作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自我决定”、“个别化”等在这里已经直接被提出来。另外,它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比其他两个体系更加广阔和深厚。因此,可以认为,与其他两个体系相比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更能代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更能发挥持久性的影响。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在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它们包括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矛盾和争论,在社会工作中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和争论,社会工作者、机构和社会三者的矛盾和争论以及社会工作价值观由理论到实践过程的矛盾和争论,等等。

(一)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钳制和束缚。正像社会学曾经被当作社会主义而受到限制一样,以实施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更容易被扣上“社会主义”的帽子而受到排斥。例如产生于宗教背景的“慈善组织会社”一开始就曾被当作“社会主义”而严加防范。这尖锐地反映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观的矛盾与对立。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社会虽然容忍了“慈善组织会社”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是密切关注的。西方社会把一切与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社会工作都标定为“激进的社会工作”,这就是一个明证。

(二)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在社会工作内部,不同学派之间在价值观的内容、重点和取向上亦存在着争论,作为代表的是功能学派和治疗学派的矛盾和对立。这两个学派的对立发端于美国,对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功能学派起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其代表人物是两位女性:维吉尼亚·罗宾逊(Virginia Robinson)和杰西·泰弗特(Jessie Taft)。罗宾逊的“A Changing Psychology in S0.cial Casework”(社会个案工作中不断变化的心理)和泰弗特的“The Relation 0f Function to Process in Social Cas ework”(社会个案工作中功能与过程的关系)这两篇最重要的文献为功能学派奠定了基础。功能学派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认为,社会个案工作的技巧并不是精神病学的附属物,而是基于帮助而不是治疗这一特殊过程概念之上的一项完全独立的技术。这一思想在泰弗特的文章中有着清楚的体现,她认为,有一个领域并且只有一个领域,在这里局外人和局内人,工作者和当事人,机构和社会需要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一个领域提供给社会工作者把它发展成专业的可能性——这就是帮助过程本身。

治疗学派起源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它主要以精神分析的理论化、扩展的人格类型、心理一社会和心理一性欲发展阶段、具有特色的防御机制和个人成熟水平等为方法论基础。哥伦比亚大学的劳瑞(F.L0wry)概括出治疗的三种类型:操纵,目标在于环境的丰富或修正;环境治疗,集中改变环境以便影响个人关系;强化治疗,目标在于态度和关系的修正。治疗学派把其服务看成是可以精确度量的,功能学派则反对这种对“治疗”一词的使用。他们不愿意把治疗范畴化,并采用广义的“治疗”概念,认为当工作者和当事人达成一种互惠的契约关系时,这就是一种“治疗”了。

(三)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价值所决定的,是受到机构价值影响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三者并不总是处于和谐一致的状态,有时候它们会出现尖锐的对立和斗争。西方社会的社会价值是受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影响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作方式,并不能保证社会都认同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价值体系。英国保守党和法国保守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选中的失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政府执行了削减社会福利的右的政策,宣传的是社会工作中的反价值。因此,当代社会工作已经不再是福利制度消极代理人的角色,而是对社会福利政策的运作和走向以及社会福利变迁的社会环境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它还肩负着监督与变革的责任。

机构是政府社会福利项目的制定者和发放者,它需要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福利项目的执行者和代理人。机构的价值应该反映社会的价值。在社会价值处于良好运作的情况下,有时候机构并不能忠实执行社会的价值。20世纪

60年代美国发动的向贫穷开战运动,大批福利资金都流向了不该流向的地区和机构,结果引起60年代末的城市骚乱。这是机构违反社会工作价值的典型事例。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社会工作者要么坚持原则,其结果只能是卷起铺盖走人;要么违心地跟着干,牺牲社会工作的神圣价值。

(四)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专业的价值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总是一致的。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规定了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细目,不应该做的事情有以下八项:

(1)说服;(2)直接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3)做一些为了当事人或针对当事人的事情;(4)控制和指导当事人;(5)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6)为当事人承担责任;(7)预先决定结论;(8)批准或不批准当事人的行为。

按照西方社会个案工作者的伦理,个案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六项:

(1)在心理上要主动理解当事人,在帮助当事人自由行动方面外表上要被动;

(2)引进能够激活当事人的资源;(3)创造当事人可以成长的关系环境;(4)对当事人的问题给予透视分析;(5)提供不带有压力的建议;(6)帮助当事人以他们自己的速度活动。

这些个案工作的价值原则在针对具体人、具体事和具体环境运作时往往会出现分歧。在“应该”和“不应该”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明确划定的分界线,一切还是要以时间、地点、条件和对象为转移。

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涉及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和怎样来建设它的问题。怎样建设虽然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但是,它对所要建设的架构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是不能忽略不谈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建构结果。

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需要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有三种来源:(1)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2)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3)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的材质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于第一种材质,我们需要借鉴与创新,对于第二和第三种材质,相应地,我们需要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发展。

(一)借鉴与创新

虽然受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作为一种专业的本质属性,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这就是说,在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受任何文化价值观影响的共享的部分。这部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是超出国界和意识形态之上的。承认社会工作中某些核心价值的普遍性,是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前提。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资本主义在其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就是资产阶级对人类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因此,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用以发展我们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吸收和借鉴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造、创新工作,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和内容。

(二)批判与继承

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是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丰富源泉。绵延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构成中华民族流动不息的血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真谛。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处不蕴藏着“爱人”和“助人”的思想。“爱人”和“助人”不仅是西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因此,它们是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的普遍性。

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拿来就用,我们要批判其封建性的形式,继承其爱人助人的内容。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代中国,爱人助人的内容一定要比古代中国更宽广。今日中国人比古代中国人一定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三)综合与发展

要对当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综合和发展,首先必须知道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什么。我们认为,有三大构件组成了中国当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三部分文化中都包含着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内容。我们要把它们的共性提炼出来,进行综合,使之成为统一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

十几年来海内外社会工作者对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1988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亚太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研讨会”上,有两篇论文是与社会工作价值直接有关的。一篇是夏学銮所写的《论社会工作价值教育的问题》,另一篇是陈福堃所写的《社会工作价值应包括的内容》。在前一篇论文中,夏学銮把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即社会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和职业道德,形成一个金字塔体系(夏学銮,1991)。在后一篇文章中,陈福堃把社会工作价值分为下列四组:(1)社会性的人性最终状态:自由、平等、民主、公义、和平、进步。(2)个人性的人生最终状态:爱、安全、舒适、个人成就、社会赞誉、自我实现。(3)与道德有关的行为模式:同情、正义、勇气.、谦让、尊敬、诚实。(4)与个人能力有关的行为模式:慎重、真诚、忠诚、能干、纪律、同情心(陈福堃,1991)。

根据我们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借鉴和创新,对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价值理念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对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综合和发展,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拟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和操作守则。

(一)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整个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

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是和国际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相平行而发展的。因此,把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当作是一成不变的封闭的体系是不合适的。即使是在同一个历史时代,不同群体的人对什么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根据我们在北京大学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1996级学生的价值体系包括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八个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专业价值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国际的普遍性原则,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

况,我们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 1.敬业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敬业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工作专业的敬业,不仅涉及该专业的性质、信誉和科学精神,而且涉及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案主、机构和社会的关系原则。有了敬业精神,社会工作的其他专业价值就会由此衍生出来。

2.接纳

在关于接纳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它与非判断的态度是等价物。其实,接纳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

3.自决

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的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替案主决定,犯越俎代庖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

4.个别化

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确定“这一个人”与“那一个人”的不同之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其次,在生活(包括饮食起居)、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另外,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5.,尊敬人

在社会工作文献中,“尊敬人”有时被当作社会的高级价值,有时被当作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作为社会的高级价值,它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更宝贵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它并不是孤独的,对许多专业和对大部分文化与社会而言,它是共同的。社会工作的三种价值,即个别化、自决和接纳都是和尊敬人有关的,事实上它们是从尊敬人这个基本价值推导出来的。

(三)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它们是受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决定的。同时又是前两种价值的具体表现。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的社会工作的.伦理法典包括六个层面的内容:

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

(1)适当性。社会工作者应该维持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能力和身份上的高标准。(2)能力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努力争取和保持在专业实践和专业表现中的精通地位。(3)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把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义务。(4)诚实。社会工作者应该按照专业诚实的最高标准行动。(5)学问和研究。从事学习和研究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由学者质询的惯例来指导。

2.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1)当事人利益的首要性。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是对当事人负责。(2)当事人的权利和特权。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出一切努力来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当事人的

自我决定权利。(3)秘密和隐私。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并且要保守在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4)费用。当设定费用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证其所履行的服务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较是公平的、合理的、考虑周到的和相称的。

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1)尊重、公平和礼貌。社会工作者应该以尊重、礼貌、公平和充分信任的方式来对待同事。(2)处理同事的当事人。社会工作者有责任用全部的专业知识来处理同事的当事人。

4.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伦理责任

对雇用组织的承诺。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守对雇用组织做出的承诺。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1)维持专业正直。社会工作者应该坚持和推进这个专业的价值、伦理、知识和使命。(2)社区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这个专业在使一般大众接受社区服务方面更加方便和可行。(3)发展知识。社会工作者应该承担起在专业实践中鉴定、发展和完全使用知识的责任。

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促进普遍福利。社会工作者应该促进社会的普遍福利的增长(B.R.Compton,1980)。

对于这些具体的专业伦理法典,中国社会工作者可以参考使用。

(四)操作守则

操作守则是在更微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价值,是在各个层面上的价值理念的具体应用,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各种原则和技术。当然,在这个层面上,操作守则更多地体现为价值、知识和技术的统一。

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就是通过这种价值、知识和技术的三者一体关系来完成的。在这里,价值是指导,知识是基础,技术是手段。而且三者都融合进统一的操作守则之中,彼此之间的界限已经很难区分。

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教育问题

社会工作教育包括知识教育、价值教育和技术教育三大组成部分,但其核心是价值教育。重视社会工作价值教育,是由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只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而没有良好的价值取向、人格尊严和道德操守的社会工作者是不受欢迎的。造成忽视社会工作价值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不能正确处理社会工作价值教育和技术教育关系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我们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原因:

(1)课程设计者对价值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它的地位;(2)课程设计者对价值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认识不正确,以致把后者摆在了前者之上;(3)课程设计者把价值教育视作“软”任务,把技术教育视为“硬”任务,所以把价值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4)课程设计者鉴于有如此众多的技术课程需要开设,以致有意无意地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技术课程上;(5)课程设计者对社会工作价值本身缺乏清楚的概念,因此无从提出社会工作价值教学问题;(6)课程设计者对社会工作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企图用后者代替前者;(7)课程设计者力图逃避价值体系中客观存在的种种矛盾,而采取一种最省力气的办法;(8)课程设计者对韦伯的价值自由作了错误的理解(夏学銮,1991)。

希望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者更加重视价值教育,把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在坚实

的价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和国家的重托。

思考题:

1.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3.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可能存在哪些矛盾?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矛盾?

4.试指出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陈福堃.社会工作价值应包括的内容.见:现状·挑战·前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夏学銮.论社会工作价值教育的问题.见:现状·挑战·前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Auden,W.H.The Dyer’s Hand and other Essays.London:Faber & Faber,1963

Brager,G.& Specht,H.Community organiza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Dworkin,G.Paternalism in Philosophy,Politics and Society,in P.Laslett and J.Fishkin(eds.),Philosophy,Politics,and Society,fifth Series:A collection.oxford:Blackwell,1979

Goldstein,H.Social Work Practice:A Unitary Approach.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73

Gordon,William E.A Critique of the Working Definition.Social Work,1962(7)

Holme,A.&Maizels,J.SociaZ Workers and Volunteers.London:Allen & Unwin,1978

Keith-Lucas,Alan.Giving and Taking Help.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2

Levy,C.S.Social Work Ethics.New York:Human Science Press,1976 Lindeman,E.C.Science and Philosophy:Sources of Humanitarian Faith,in Social Work as Human Relations.New York:C 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9

Popple,Philip R.and Leighninger,Leslie H.Social Work,Social Welfare and American Society.Boston,MA:Allyn and bacon,l990

Timms,N.Social Work Values:An Enquiry.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83

4、社会工作价值观期末(94)

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道题,共50分) (1) 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服务大众”指的是()。 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寻求社会变革 社会工作者对每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社会工作者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2) “非批判”原则是指()。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错误行为不进行公开批判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听之任之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进行鼓励和表扬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不进行指责,也不强迫他们接受其他价值观(3) 在老人院舍照顾机构中,社会工作者要以平等和公平的理念与方式对待服务机构内的每一个老年人,同时,还要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性格特点等有意识地设计和提供个别化的服务,这体现了社会工作伦理难题处理的()原则。 保护生命原则 差别平等原则

自由自主原则 最小伤害原则 (4) 艾滋病患者和生理残疾者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社会歧视和基本生活能力欠缺。帮助他们康复或改善环境,并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社会歧视,维护其正当权益,体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是()。 认可 尊重 保密 个别化 (5) 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的完备法案是()。 《社会保障法案》 《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法》 《济贫法》 《新救济法》 (6)

社会工作者小陈需要招募若干志愿者帮忙开展有关培训工作。报名者中有位小李是基督教徒,有人反对让他参加这项工作。小陈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还是让王先生参加志愿者工作。 不批判 接纳 保密 尊重 (7) 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意味着()。 社会工作者不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 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出于善意代替服务对象进行重要决策 所有服务对象都必须自我决策 (8) 处理伦理难题时,社会工作者必须做出价值观和伦理顺序的优先次序,下列哪个排序是正确的选择()。 差别平等原则、最小伤害原则、隐私保密原则、保护生命原则 保护生命原则、差别平等原则、最小伤害原则、隐私保密原则 最小伤害原则、隐私保密原则、保护生命原则、差别平等原则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 (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 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早期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念上抛弃了救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而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它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并应互相帮助。但是,院舍照顾的弊端不久就暴露了出来。 (三)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作为一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带头者是美国。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吹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号角。这个专业组织的成立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它让社会工作者看到了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的非标准化、非规范化和非专业化的问题。因此,进入2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标准化和规范化运动在美国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化进程。同时,在实践领域,社会工作也开始了类似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世俗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工作的世俗化同步发展的。在这两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价值逐渐让位于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人本身无条件地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帮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第2次课教案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任课班级:心理本091 时间:2010年 3 月15 日

导入活动:对价值的认识——人我之间:人人都是不同的 1.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人我之间的差异,并从中学会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协助成员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价值观与看法,而不只是以自己的做为 标准,能以不同角度去理解、尊重别人。 2.内容: 在一次海洋旅行中,我们所乘坐的“爱之船”因遭到大风的影响将要沉没,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等待救援,而船上的救生艇只有一艘,且只能乘坐五人,在救援未到时,只有先做抉择,先救出五个人再说;其余的人只好等待机会,也可能就此消失在海洋中…… 搭乘此船的共有15人,如果由你做决定,你觉得谁是应该优先被救出的人 3.实施程序 (1)暖身活动:如果我有一百万

让成员共同分享“如果我有一百万,我要做什么?” (此活动只是热身,让成员自由讨论,不所任何引导或后续讨论) (2)舍我其谁 ▲每人发一张上表,让成员依照说明完成 ▲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让每组成员互相分享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请每位成员说服同组其他成员改变其选择,与自己的相同(15-20分钟)▲领导者询问:是否有被说服的?是否有说服成功的?请分享心路历程 说服不成的原因是什么? 从说服过程体会到什么? 彼此价值不同,说服对方容易吗? 别人的选择有无道理? (3)谁对谁错 做完上面的活动及分享活动,领导者带领同学们讨论、分享所得到的心得与学习,并决定究竟谁的选择是对的,谁的是错的,还是都对、都错?整个活动体会出的人我关系如何? 4.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以不只自己的看法去衡量,能多去了解别 人、尊重别人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题库5-2-10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题库5- 2-10

问题: [单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主张推进社会福利的进步,与此相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 A.无为而治 B.大同社会 C.天人合一 D.和衷共济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寓含了深刻的福利思想,这在古代早期的典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载,比如《周礼》中提出的很多思想,就涉及爱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安福等六个方面,而《大同篇》更是倡导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即大同社会,它反映的是社会共同进步的思想,与西方社会工作主张推进总体社会福利进步的观点相契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需要了解内容。

问题: [单选]高二学生小明在和社会工作者交谈中透露了他想自杀的想法,并要求社会工作者保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较为妥当的是()。 A.告诉小明的老师和同学 B.告诉小明的父母 C.和社会工作机构同事商讨帮助小明的方法 D.和小明进行深入沟通,如果不能阻止其自杀意念,及时向所在社会工作机构报告 这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困境之一,即保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下,要做特殊处理。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得知小明有自杀意向,在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并且小明有此种要求),先和小明进行沟通,尽力排除或消解自杀的意念,如果不能阻止,要及时向所在社会工作机构报告。A、B、C项都违背了基本的保密原则。【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中的保密问题进行考查。考生可结合教材其他部分综合理解保密问题。

问题: [单选]社会工作者小程在某地区调研时发现,很多儿童营养不良。根据调研结果以及多方收集的信息,小程建议当地政府优先拨付部分资金用于改善当地儿童的营养状况。小程的这种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中社会工作者()的理念。 A.关注服务对象 B.注重专业实践 C.关注公共福利发展 D.强调服务机构责任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包括:(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2)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4)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其中,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不断改进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进总的社会福利水平。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公平正义原则,对最不利的弱势人群的需要给予优先满足。社会工作者在推行社会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过程时,要坚持效率与平等兼顾,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案例中,小程的建议反映了社会工作者关注公共福利发展的理念。正确答案为C。【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需要记忆的内容。(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1d500262.html,)

社会工作价值

社会工作价值 任何社会工作的开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文军,2008) 著名的社会工作专家布特雷姆(Z. T. Butrym)在其著作《社会工作本质》一书中曾指了,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假设:一是对人的尊重;二是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三是坚守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和不断进的潜能。上述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与伦理发展,也对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的变化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理解社会工作价值的内涵,并深入了解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真正内化专业理念和付诸专业行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1、社会工作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人们对社会中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社会工作价值不是别的,它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李迎生,2010:66)社会工作所奉行的价值与其他领域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一般价值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 社会工作价值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标志。具体来说,社会工作价值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社会工作价值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2)社会工作价值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引,从而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各种潜在的或实际的伤害。 (3)社会工作价值通过对专业共同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的内容 作为一个职业和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已经跨越了国界。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有如下6个方面: (1)服务大众。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 (2)践行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应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努力推动社会变革,在服务中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并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在社会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倡导和寻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继续教育网答案-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测试时间6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道题,共50分) (1) 艾滋病患者和生理残疾者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社会歧视和基本生活能力欠缺。帮助他们康复或改善环境,并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社会歧视,维护其正当权益,体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是()。 认可 尊重 保密 个别化 (2) 社会工作者小宋在接待一名听力有问题的老人时,由于事先没有了解到老人的听力问题,因此在与老人的沟通中声音太小,老人很生气,此时,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小宋不仅要道歉而且还要向老人提供服务。 同情 保密 接纳 尊重与包容 (3)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进行社会服务时,事先了解服务对象的地域、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以便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使服务对象知情同意

具有文化敏感性 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保密性 (4) 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意味着()。 社会工作者不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 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出于善意代替服务对象进行重要决策 所有服务对象都必须自我决策 (5) 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的完备法案是()。 《社会保障法案》 《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法》 《济贫法》 《新救济法》 (6) “非批判”原则是指()。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错误行为不进行公开批判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听之任之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进行鼓励和表扬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不进行指责,也不强迫他们接受其他价值观 (7) 保密原则意味着()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涵义、作用与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上。在理论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目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社会工作价值观也比较稳定。例如,戈登于己于人965年提出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个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再比如,比斯台克于1967年提出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含九个方面的内容:人的潜能,人的责任,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社会功能,社会的责任,社会的权利,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的自我表现抉择权利。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服务: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2)社会工正: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与弱势群体一起努力,并代表他们寻求社会变革。(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社会工作者对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认识到人类关系和群体内部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5)诚信:社会工作者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开展实际工作。(6)能力:社会工作者不断致力于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他们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原则: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依据我国国情,并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在执政党和政府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开始起步的,加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因素,使得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必然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流价值也由计划经济时期单纯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转变为三者并重,社会生活中多元文化并存。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还应当注重以下内容:一是强调社会和谐。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建立于人们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应体现于密切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相对于西方社会对个人尊严自由的推崇,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和谐。二是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注重家庭的价值。因此,相比较西方强调人们的个人尊严和权利,我国应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宽容、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三是注重服务的“人情味”“人情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内容。他一仁爱为基础,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支持和情感依赖。当前,在以理性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民主建设中,我们的“人情味”将会是当代人类关系特征的重

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全部)

《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 引言: 1、社会工作的功能有哪些? (3个):恢复功能、预防功能、发展功能 2、崇尚专业伦理精神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特征 3、社会工作的行动: ——社会工作的行动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影响——社会工作的行动是以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为导向的 第一章(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西方传统价值观:历史积淀 一、古希腊“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理念 1、希腊人文精神的源头:希腊神话及荷马史诗 体现的价值:追求个性化、强调责任感、颂扬美德 2、希腊人文精神的基地:城邦制度 理性、公正和平等是承办的精神世界的三个重要的特征 3、希腊人文精神的完成:古希腊哲人的智慧

A、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自知自己无知(产婆术) 美德即知识(人们只有借助于自己的知识,才能变得明智;只有明智,才能有美德。对个人来说,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公正,并按照善的要求和公正的精神去行动,这就是美德。) B、德谟克利特 自然主义的幸福观(对人,最好的是能够在一种尽可能愉快的状态中过生活,并且尽可能少受痛苦。) 原子主义的同情论 关于行善、义务和良心的理论 C、亚里士多德 幸福是合乎美德的现实活动(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善德的实现,也是善的极致) 美德在于“中道”(中道在过度和不及之间,在两种恶事之间。在情感和行动中都存在着对应有限度的不及和超过,德性则寻求和选取中间。)公正是最重要的美德 二、古罗马“法制精神”:公正公平理念 1、罗马法一般是指公元前6世纪罗马国家形成之后至6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查

士丁尼编纂法典为止的整个历史时期的法律。 2、为什么会存在古罗马法? 前人积累、(自由、平等、的传统)、罗马统治的需要 3、罗马法制精神中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容: 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人类自然平等、保障公民的权利 三、希伯来—基督教“博爱精神”:平等互动理念 1、希伯来观念:西方思想的源头 ——上帝观念和神选观念 ——原罪观念和救赎观念 ——契约观念和律法观念 2、基督教:“爱的” ——上帝对人类的爱——慈爱 ——人类对上帝的爱——敬爱(三主德:爱、信、从) ——人对人的爱——博爱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古罗马的“法律精神”和希伯来-基督教观念中的“博爱精神”并称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三大思想源头。 第二节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背景铺垫

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三讲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专题讲座 一、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价值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不是部分的界定,而是总体的界定。它不仅决定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等等。 高登斯坦认为:“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同时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惟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它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是对某些人进入某种职业的动机和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互动的特征、关系的解释。”高登斯坦把社会工作者描述为“充满价值的人”,正像社会工作文献可被看作是满载价值重担的劳作一样。林德曼说:“在社会工作者和公民之间所发生的关系构成一 主持人/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主讲人/北京大学教授 夏学銮 第三讲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主讲人介绍: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专家,国家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专家,中国社区卫生协会顾问,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指导团专家,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全国社区服务优秀个人,新长征爱心大使,CCTV.COM电视批判栏目特邀专家,CCTV.COM教育频道《交流》栏目特邀专家,江苏卫视《情感地带》系列节目《全国百人专家顾问团》特邀顾问等。 主要著作有《整合社会心理学》《转型期的中国人》《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中国社区建设:理论?政策?实践》《社区管理概论》和《青年文化研究》等,合作著作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教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概论》《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词典》《新编政治工作干部手册》《社区工作指南》和《新起点:“十五”期间青少年发展趋势报告》等十几部同时发表学术论文与文章二百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群体动力学,团队建设,社会福利哲学,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青少年心理学,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网络社会学等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是与价值密切相连的一种职业或事业 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定义的重要基础 价值构成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全部 价值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矛盾: 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矛盾 不同学派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争论 不同主体在社会工作价值问题上的摩擦 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冲突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功能: 成为社会工作的指南针或行为准则,规范该专业人员的言行 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凭借其专业伦理维护专业的原则和权威作为一种标准,能借以评判该专业的实施效果 精神分析学: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重新建立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 儿童期决定论:首先分析这些人是否人格健全,找寻其儿童经历,根据相应的治疗方法制定治疗方案 认知理论:社会工作者不能把案主的认知看成是错误的,而应该仅仅把他们看成是与众不同的,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改变案主的认知情况,加强 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向和归因方向,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 适应外部社会环境 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查明在案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到底是那些因素引起了问题,社会工作者必须关注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之间的关 系,因为个人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构 成的 标签理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做一个协调者,努力使案主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人肯定案主的非越轨行为,也应该努力使案主自身改变行为,相信 其自身的改造潜能 沟通理论:帮助案主消除沟通过程中的障碍(帮助案主获取信息,作出反馈,发出信息,筛选,整理,改变来自外界的信息)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类似活动的人联系起来,帮助建立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协作机制 女性主义理论:努力排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而导致对女性的压抑,使案主获得更大的自由,增加她们的自我成长 赋权和倡导理论:赋权,运用特定的策略减少,降低,阻止和改变社会强势群体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特点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特点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依据我国国情,并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在执政党和政府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开始起步的,加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因素,使得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必然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流价值也由计划经济时期单纯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转变为三者并重,社会生活中多元文化并存。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还应当注重以下内容: 一是强调社会和谐。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建立于人们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应体现于密切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相对于西方社会对个人尊严自由的推崇,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和谐。 二是 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注重家庭的价值。因此,相比较西方强调人们的个人尊严和权利,我国应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宽容、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 三是注重服务的“人情味”“人情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内容。他一仁爱为基础,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支持和情感依赖。当前,在以理性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民主建设中,我们的“人情味”将会是当代人类关系特征的重要补充。社会工作关注人的感受,关注人类关系,就不能不重视“人情味”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作用。四是中是道德建设。我国是礼仪之邦,是道德社会,特别注重道德的力量。当时中共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是对社会公德的高度概括,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其价值核心也一定成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之一。 五是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当前最重要的目标,社会工作价值观也应该对此有所反映。社会工作价值观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而适当调整。要立足本土、着眼发展才能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需求和问题。

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及理念

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及理念 一、社工的首要使命为协助有需要的人士及致力处理社会问题。 二、社工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并不因任何人的家庭背景、种族、国籍、性别、性倾向、年龄、家庭岗位、信仰、政治观念、智能、体能、社会及经济地位、或对社会的贡献不同而有所分别。 三、社工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质,因而有责任鼓励及协助个人在顾及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实现自我。 四、社工有责任维护人权及促进社会公义。 五、社工相信任何社会都应为其公民谋取最大的福祉。 六、社工有责任运用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务求每一个人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所能。 七、社工认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会尽力加强人际关系,务求维持、促进及提高个人、家庭、社团、机构、社群的福祉,帮助社会大众预防及减少困境与痛苦。 社会工作方法

直接服务方法 ①个案工作。对象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或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帮助个人或家庭解决或预防困难和问题,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使之获得 幸福。 ②小组工作。以小组为服务对象,主要运用科学知识协调小组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及小组之间的各种关系,促进小组成员与团体生活的健康发展,使小组及其成员能及时克服困难,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社区工作。以社区为对象开展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包括社区组织、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任务主要是了解社区的问题与需要,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争取社区外的配合、协作与支持,帮助社区及时解决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促进社区福利事业的发展,使社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间接服务方法

①社会工作行政。通过政府的社会行政机构和各种社会事业机构的行政工作,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社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挥行政功能,促进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②社会工作督导。通过规定的程序对社会工作及其专业教育的计划方案的实施进行评估,传授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经验和方法,提高社会工作和教育的质量,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它是社会工作行政的重要辅助形式。 ③社会工作咨询。对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提供有关的信息、情报、资料和技术,以提高有关人员的素质与服务能力,或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 ④社会工作研究。通过对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包括对社会福利政策、各种社会服务项目、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评价等的研究,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服务水平。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或编辑内容。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您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价值.doc

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价值 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价值2014-04-08 13:30 社会工作者a/shehui 作者: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即将开始,华图考试网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提供社会工作者备考指导,对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的各个详细问题作出详细解答,祝各位在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职位!更多2014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请关注华图教育网! 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即将开始,华图考试网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提供社会工作者备考指导,对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的各个详细问题作出详细解答,祝各位在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职位!更多2014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请关注华图教育网!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热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True 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有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理论作用主要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

或目标的根据,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践作用主要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可以知道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也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True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戈登、比斯台克等社会学家有各自受认可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在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归纳为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和能力。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 True 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是依据国情,并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形成,在建设方面还要注重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True 社会工作的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社会工作价值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在社会工作活动范围内引导和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动。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并不只是社会工作范围内的价值。他们之间的活动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然后才是专业关系。所以,社会工作价值

社会工作价值困境案例分析(吸毒家庭)

从案例看现实中社会工作开展的价值困境 2011级社会工作耿童110115 案例: 49岁的陈先生曾经是一个很有头脑的生意人,80年代便弃工从商,先后包过长途汽车路线经营、运输工程用料、经营娱乐场所等,挣了不少钱,但由于交友不善并沾染了很多恶习,使得家中一直没有多少积蓄。10年前,陈先生受人诱导,前往中缅边境参与赌博和吸食毒品海洛因(家人并不知情),将所带钱财挥霍殆尽并深陷其中,这期间陈先生多次通过电话向家中索要钱财救急,其妻子刘女士(退养工人)救夫心切,每次都汇款,并最终将家中所有的积蓄悉数汇去,并向娘家借了6万余元,此外,陈先生还向其父母和哥哥妹妹打电话借了两万余元,但这最终都没能等来陈先生的回家,大家都感觉受到了欺骗,从此便不再汇款,陈先生为此甚至给还在上高中的女儿小华打电话要钱。但最终,刘女士没有听从亲友的劝导放弃自己的丈夫,而是最后自己亲自跑到云南将陈先生接回。陈先生回来后在戒毒所戒了毒,此后一直在家休养,期间几次发现陈先生有复吸迹象,但对其家人没有什么过分行为,自己也不承认,所以也没起太大波澜,但陈先生一直与其女儿小华的关系不佳,四年前,在亲朋的帮助下,陈先生找了一份待遇十分不错的工作(并且有隐性收入),刘女士也找了一份工作,加上两人的退休金,生活开始变得宽裕了很多,不仅外债还了大部分,还有了一些积蓄(由其女儿掌管)。但由于钱财上的充足,在工作两年后,刘女士和小华发现陈先生吸食毒品的情况又开始变得

严重了,常常撒慌要钱,不给钱就闹,甚至还曾经闹离婚要将家中唯一的住房卖掉(小平方,价值35万左右),还动手打过刘女士,刘女士顾念面子、还在上学的女儿、以及对房子的不舍等多方原因,采取了能忍就忍的态度,陈先生也基本适可而止。这样又过了一年多,半年前,陈先生因为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而被开除,收入大减,矛盾也开始激化,由于之前已经失去了家人的信任,欺骗起不了太大作用,陈先生吸毒开始公开化,在家中耍无赖甚至暴力要求刘女士给他借钱供其吸毒,刘女士为此疲惫不堪,甚至想到自杀,其女儿小华此时仍在外上学,了解情况后便多次劝刘女士离婚,并找了相关律师咨询,但刘女士始终下不了决心,并且双方父母也因各种原因不支持离婚。后来在双方家庭的介入下,形势又有所缓和。而陈先生在似乎也有了悔过之意,称在毒品的控制下难以把握自己,希望换环境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而且也确实付诸了行动,但过了一个多星期之后陈先生便以所到住处条件太差为由又回到家中,此后似有效果,安静了两个月时间,近来又再次反复,并偷偷将女儿的电脑卖掉换取毒资,被发现后又提出再次出走。刘女士与小华又开始准备陈先生的出行……… 在这十年之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刘女士都没有求助警察,也不愿向外人张扬,其女儿小华也从未向其朋友和同学提及此事,少有知道此事的朋友提出介入方案,也多被拒绝。刘女士和陈先生的父母及家人对此也多讳莫如深。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价值

社会工作的目标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职业性服务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分类: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特点:(1)专业助人活动;(2)注重专业价值;(3)强调专业方法;(4)注重实践;(5)互动合作;(6)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激发潜能;4.促进发展。(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和促进能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3.推动社会进步。 (三)文化层面的目标:1.弘扬人道主义;2.促进社会团结。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恢复弱化的功能;3.促进人的发展;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二)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建构社会资本;3.促进社会和谐;4.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要素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基本对象:(1)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2)精神病患者;(3)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现今,社会工作对象已经不断扩大。 (二)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1)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治疗者、服务对象积极改变的支持者、关系协调者、积极行为的倡导者);(2)间接服务角色(社会工作过程(项目)管理者、服务资源的筹集者、社会政策影响者);(3)合并角色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利他主义。 (四)专业助人方法(专业助人方法是现代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五)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一)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二)促进和使能的能力;(三)评估和计划的能力;(四)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五)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儿童及青少年;(2)老年;(3)妇女;(4)残疾人;(5)矫正;(6)优抚安置;(7)社会救助;(8)家庭;(9)学校;(10)社区;(11

关于社会工作的价值

谈谈社会工作的价值 在上这门通识课之前,我对于社会工作这个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一直以为社会工作就是指志愿者服务这样的工作。虽然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工作,但它却不是简单的慈善助人活动。它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 社会工作既然作为这样一项与社会问题和群众紧密联系的工作,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而社会工作所奉行的价值与其他领域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一般价值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于社会工作有何价值的这个问题上,从我自己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实践的过程出发,觉得可以从三个各方面去看待。 首先,我认为社会工作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对服务对象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而是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在我们国家,社会工作的起步较其他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我们的专业水平也相对不高。目前我们还处于探索阶段,仅仅只是在个别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香港、上海等进展的比较快。但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快速的转型,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都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这个时候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向前推进。 在我中学和大一的时候,都有加入各种志愿者队伍,虽然我做的事并不能和专业的社工相比,但我也确确实实体验了一回。在我去过的福利院里,都能看到里面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比如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弱势人群,他们能得到帮助也是得益于这些福利机构的建立。这些机构的建立恰恰就是我们社会工作在开展的成果。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对有困难人士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而且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它通过这种服务,可以在社会上弘扬服务和慈善精神,促进互相关爱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 从第二个方面来看,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无疑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由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需要我们努力理解和给予帮助的群体。在关于社会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在各个实务领域发挥作用来展现其价值。当前,我国的留守妇女儿童问题、青少年保护问题、老年人照料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等等,这些既普遍又尖锐的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为所有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提供专业服务,让这些弱势群体能够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在关于个人问题方面,则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怎样帮助那些或身体或精神上有残缺的对象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曾去过一家聋哑人机构,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被家庭抛弃的,虽然我无法跟他们交流,但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知道他们的无助和渴望被理解和接纳的心情。而这,也只是社会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其中的一个。我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专业的社会工作则可以帮助对象确立一种融洽的、自然的关系,帮助他们摆脱内心困扰、增强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充满激情的去面对生活。这是社会工作的又一价值体现。 最后,我觉得社会工作对于参与到这项工作的人员也是有一定价值的。社会工作的主要参与人群当然是社会工作者,但是,我们的国家现在严重缺少这些专业人员,数量和专业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第一章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总论 二、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演进 想要充分了解当代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本质,就需要认识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历史演进。 (一)西方传统价值观——历史积淀 1、古希腊人文精神:以人文本的思想 “认识你自己” 这一原则的提出表明了格拉底以人为中心和目的的人学转向的完成,体现了格拉底要将人们的思想观念从权威、教条、迷信及神话的王国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愿望。 “自知自己无知” 它的实质是理性批判性,它要求破除一切见,将已有的观念放在理性面前重新审视,找出其漏洞并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美德即知识” 把美德看作是知识,也就是把理性看作是推动人的行为力量,承认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力量实现道德独立而不是盲目地遵从权威。这一命题还表明了格拉底“美德本身就是目的”的思想,他认为行善本身就是幸福的,它不需要额外的报偿。 2、古罗马“法制精神”:公正公平理念 古罗马“法制精神”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 罗马法学家在规定和解释法律的本质时,普遍把法律和正义联系起来,认为法律与正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法律代表着正义,也是正义的实现手段。 人类自然平等

罗马法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天赋人权”、人人具有“自然权利”的思想,认为法律的本源既不是人类的思想,也不是统治者的意志,而是自然法则,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共同服从自然法的每一个人都应具有自然的平等权。 保障公民的权利 从古罗马时期开始,西方社会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给与个人权益以充分的保障。 这些权利包括:选举、荣誉、担任官职、婚姻等等。 3、希伯来——基督教“博爱精神”:平等互助理念 (1)希伯来的观:西方思想的源头 这里主要分析《旧约》中对西方传统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上帝观和神选观念 2)原罪观念和救赎观念 3)契约观念和法律观念 (2)基督教:“爱的” 基督教的爱的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 1)上帝对人类的爱——慈爱 “上帝即是爱”,这是基督教的核心信念 2)人类对上帝的爱——敬爱 上帝爱自己的儿女,人类也要爱上帝 3)人与人之间的爱——博爱 “爱人如己”是基督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遵循的“黄金定律”。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直接来源 1、新教伦理的观念:平等与天职观念 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平等”、和“天职” 新教“平等”观念表述的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