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2006年)

填报单位(公章):

报出日期:年月日

国家环境爱护总局制

2006年11月

都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形 200 年

表 号:环年基5表

制表机关:国家环境爱护总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6)47号 有效期至:2008年11月3日200

企业法人代码:□□□□□□□□-□( □□)

填报单位详细名称(公章):

企业地理位置:中心经度 ° ′ ″

中心纬度 ° ′ ″

指标间关系:1≥2, 3≥4,5≥6, 7≥8, 9≥10, 11=12+13+14, 15≥16+17

一、环境统计基表技术要求

1、各类代码需正确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排水去向类型代码、受纳水体代码、行政区代码等各类代码需完整无误填写。其中:行政区代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公布的6位数代码填写,不得显现以虚拟和非规范的行政区进行调查企业的汇总。排水去向类型代码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具体如下:B 直截了当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C 进入都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D 进入都市下水道;E 进入都市污水处理厂;F 直截了当进入污灌农田;G 进入地渗或蒸发地;H 进入其它单位;L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K 其他。受纳水体名称指调查单位直截了当排入水体的名称(如××海、××沟、××河、××港、××江、××塘等)。各单位必须将排入的水体按照统一给定的编码填报,其中流域编码由10位数码组成,前8位是国家环境爱护总局统一编制的,详见国家环境爱护总局编制的《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排入市政管网的则填最终排入的水体代码。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在相应的空码上连续编排,并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码应在9、10位格内补“0”。

2、企业报表规范填报,数据与单位要对应,指标单位符合统一要求。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数字是零时应写“0”,表格中的指标若无法取得数据,划“-”。

3、注重指标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指标偏大偏小现象是否合理。

二、指标讲明及填写讲明

都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形(环年基5表)

【污水处理级不】按处理程度,污水处理(要紧是都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一样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是以物理处理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净化过程,要紧为沉淀。

二级处理是以生物处理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指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处理方法连续去除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净化过程。

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所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处理工艺。三级处理也称高级处理或深度处理。

【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方法要紧分为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化处理等方法。填报单位将本处理厂采纳的要紧处理方法填入表中。

物理处理:指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固、无害的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按照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化学处理:指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设施类型】指将污水处理设施分为三种类型:1.污水处理厂,2.工业区废(污)水集中处理装置,3.其他。由填报单位按照本单位的类型选择代码填入方格内。

【污水处理厂】指在都市或工业区,都市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通过排水管道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处所,并利用由各种处理单元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最终使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达到规定的要求后排放水体或再利用。不包括氧化塘、渗水井和化粪池、改良化粪池。

【工业区废(污)水集中处理装置】指在远离市政管网的厂矿区设置的,处理工业区工业废水并处理周边地区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设备,单纯处理工业废水而不处理周边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不在统计范畴之内。

【其他污水处理设施】指在远离市政管网的居民小区、度假区等设置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本年运行天数】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正常运行的实际天数。

【污水设计处理能力】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每昼夜处理污水量的设计能力。

【污水实际处理量】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每昼夜处理污水量的实际能力。

【污水年处理量】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实际处理的污水总量。一样用污水流量计测量。

【污水再生利用量】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中再利用的水量,包括直截了当用于工业冷却、洗涤、冲渣和生活冲厕、洗车等杂用,以及直截了当用于农田灌溉、绿地浇灌、养鱼、生态复原等。

【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指处理前的污水中所含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

【出水污染物平均浓度】指处理后的污水中所含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

【污泥】指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在进行废水处理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固体。

【污泥产生量】是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最终产生量。

【污泥处置量】指报告期内通过污泥消化、调理、浓缩、脱水等手段进行预处理后,采纳土地填埋、焚烧、海洋倾倒等方法对污泥进行最终处置的量。

污泥浓缩:脱除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使污泥体积缩小的处理方法。

污泥消化:使污泥稳固化的处理方法。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要紧依靠微生物对污泥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来进行。

污泥脱水:依靠多孔性过滤介质两面的压力差,使污泥中水分强制通过,固体颗粒截留的脱水处理方法。

污泥焚烧:是指依靠污泥本身含有的有机物燃烧发热量和辅助燃料,进行污泥焚烧的处理方法。

污泥填埋:指对污泥采纳填埋方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污泥灌溉,熟污泥灌溉牧场,熟污泥、机械脱水泥饼或焚烧灰用于填海滩、洼地或废矿井以及埋于地下。

【污泥利用量】指报告期内通过预处理后对污泥中的可用成分加以利用,如制造建筑材料、用作农肥、制取沼气及其它用途等的量。

【污泥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不做处理利用而将污泥任意弃置到划定的污泥堆场以外的任何区域的量。

【本年运行费用】指报告期内坚持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正常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设备修理、人职员资、治理费、药剂费及与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装置)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

【政府补贴】指地点政府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用于补助都市污水处理厂的资金。

【收费】指通过收取城镇居民的污水处理费而获得的资金。

【耗电量】指报告期内,都市污水处理厂用于生产运行和生活所消耗的总用电量。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十堰市环境保护局 二○○六年十二月 .

一、环境统计年报表填报要求 1、调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中不得留有空格,表中“—”表示不需填报。 2、填报数据如为0时要以“0”表示;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详的指标以“—”表示;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 3、在填写调查表中的属性标志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方格中填写代码。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 4、调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不得擅自更改。“危险废物”的计量单位保留2位小数,“锅炉蒸吨”及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数字保留1位小数,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可保留至1位小数,监测表中污染物浓度按实际使用分析方法能够达到的位数填报,其它一律按四舍五入取整数。 5、各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签名盖章,并注明报出日期,加盖单位公章。 .

二、基层报表指标解释 一、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环年基1-1表) 【企业法人代码】法人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法人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十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填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即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如企业名称变更(含当年变更),应同时填上变更前的名称(曾用名)。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法人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名称。 【曾用名】除企业现用名(企业详细名称)外,企业曾经使用过的名称。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曾用名的,填写最近使用过的曾用名。 【企业地理位置】填入本企业地理位置的经、纬度。 .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2006年) 填报单位(公章): 报出日期:年月日 国家环境爱护总局制

2006年11月 都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形 200 年 表 号:环年基5表 制表机关:国家环境爱护总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6)47号 有效期至:2008年11月3日200 企业法人代码:□□□□□□□□-□( □□) 填报单位详细名称(公章): 企业地理位置:中心经度 ° ′ ″ 中心纬度 ° ′ ″

指标间关系:1≥2, 3≥4,5≥6, 7≥8, 9≥10, 11=12+13+14, 15≥16+17 一、环境统计基表技术要求 1、各类代码需正确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排水去向类型代码、受纳水体代码、行政区代码等各类代码需完整无误填写。其中:行政区代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公布的6位数代码填写,不得显现以虚拟和非规范的行政区进行调查企业的汇总。排水去向类型代码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具体如下:B 直截了当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C 进入都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D 进入都市下水道;E 进入都市污水处理厂;F 直截了当进入污灌农田;G 进入地渗或蒸发地;H 进入其它单位;L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K 其他。受纳水体名称指调查单位直截了当排入水体的名称(如××海、××沟、××河、××港、××江、××塘等)。各单位必须将排入的水体按照统一给定的编码填报,其中流域编码由10位数码组成,前8位是国家环境爱护总局统一编制的,详见国家环境爱护总局编制的《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排入市政管网的则填最终排入的水体代码。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在相应的空码上连续编排,并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码应在9、10位格内补“0”。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主题,以做好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参与宏观调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污染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89.7亿吨,比上年增加3.1%。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4.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8%,比上年减少3.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55.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2%,比上年增加7.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77.5万吨,比上年减少3.3%。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9.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4%,比上年减少3.9%;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37.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6%,比上年减少2.9%。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2.6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2.3%,比上年减少7.7%;生活氨氮排放量95.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7.7%,比上年减少2.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4.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14.4万吨,比上年减少4.6%。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5.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4.3%,比上年减少6.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48.5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5.7%,比上年增加5.6%。烟尘排放量847.7万吨,比上年减少6.0%。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4.4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1.3%,比上年减少6.0%;生活烟尘排放量243.3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8.7%,比上年增加5.4%。工业粉尘排放量52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5%。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1.7%和89.0%,分别比上年提高2.4和2.5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截止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41个,总面积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7万公顷。 2009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4525.2亿元,比上年增加0.8%,占当年GDP 的1.35%。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0亿元,比上年增加39.5%;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442.5亿元,比上年减少18.4%;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上年减少26.8%。

东营2016年环境统计

东营市2016年环境统计 综合年报 东营市环境保护局 二0一七年八月

第一章2016年环境统计综合年报基本情况 一、2016年环境统计调查范围 (一)工业源 1、工业源调查范围及对象 工业源调查范围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调查对象为3个门类中41个行业的全部工业企业(不含军队企业),即行业代码前两位06-45的,包括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各类工业企业以及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或可能有污染物产生的工业企业。 2、工业源调查对象的确定 工业源采取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逐个发表调查,与非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整体核算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即为重点调查企业与区域非重点调查企业的加和。调查对象按照在地原则,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划分在地的基本区域。调查对象根据当地环境管理的需要本着易统计、易核算的原则,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纳入该二级单位所在地调查;同一企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厂区,纳入各厂区所在区域调查。其中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按地市级行政单位为基本单元进行筛选,是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占各地市辖区范围内全年工业源排放总量85%以上的工业企业。筛选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的原则为: (1)以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为总样本(待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定库后再行调整),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初步名单,符合其中任何1项条件的即纳入重点调查范围: ①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排放量,按单因子降序排列占地市85%排放量的工业企业;或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产生量按单因子降序排列占地市65%产生量的工业企业。 ②有废水或废气重金属(砷、镉、铅、汞、六价铬或总铬)产生的工业企业。 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0000吨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④有危险废物产生的工业企业。 ⑤水力发电(4412)、土砂石开采业(1011、1012、1013、1019)不纳入重点调查工业企业范围。 (2)各地市级行政单位若有个别区县无重点调查企业,地市级环保部门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补充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3)各地市级环保部门动态调整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名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公报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统计局?) 综述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环境质量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上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比上年增加9.4%。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2亿吨,比上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4亿吨,比上年增加14.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亿吨,比上年增加20.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比上年减少2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全国共统计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881座,比上年增加68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9%,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 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1%和89.8%,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88个,总面积1494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8万公顷。 2010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665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0%,占当年GDP的1.6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97.0亿元,比上年减少10.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29.4%。

{统计套表模板}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精编

{统计套表模板}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 指南 十堰市环境保护局 二○○六年十二月一、环境统计年报表填报 要求 1、调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

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中不得留有空格,表中“—”表示不需填报。 2、填报数据如为0时要以“0”表示;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详的指标以“—”表示;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 3、在填写调查表中的属性标志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方格中填写代码。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 4、调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不得擅自更改。“危险废物”的计量单位保留2位小数,“锅炉蒸吨”及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数字保留1位小数,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可保留至1位小数,监测表中污染物浓度按实际使用分析方法能够达到的位数填报,其它一律按四舍五入取整数。 5、各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

责人、填表人签名盖章,并注明报出日期,加盖单位公章。 二、基层报表指标解释 一、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环年基1-1表) 【企业法人代码】法人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

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法人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十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填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1%和89.8%,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88个,总面积1494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8万公顷。 2010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665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0%,占当年GDP 的1.6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97.0亿元,比上年减少10.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29.4%。

中国制药产业发展与现状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全球制药市场销售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制药产业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全球制药产业良好稳步发展的态势,推进中国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另外,经联合国调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到2050年,全世界老龄人口将从6. 24亿攀升到19. 96亿。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 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71%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 5倍。这样一来,对药品的市场需求将会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而研究中国制药产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对中国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对制药产业的研究处于局部讨论阶段,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深入探讨。现有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制药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准入等领域,对影响制药产业国际化成长的其他重要因素研究涉及不多。 (2)目前,对中国制药产业研究几乎都集中在个案研究和产业动态分析上。对制药产业的研究一般都只从某一子行业入手,比如说中药行业、生物制药业等。缺少对于制药产业整体的分析研究,描述性的研究居多,基础理论的极为少见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制药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制药业具有高投入、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的产业特征。世界人口快速

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医疗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制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世界范围来看,制药产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比如美、欧、英、法、德、日等;第二层次是具有很强仿制能力的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第三层次是化学制药能力不强、以制剂为主,即把化学原料药做成片剂和注射剂的国家,比如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等;第四层次的国家没有什么自主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如部分非洲国家。 我国当前大致位于第二层次的前沿,属于以仿制药为主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药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医药经济年均增长18%左右,成为国内高速增长的行业,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的发展速度。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制药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 我国制药产业产品结构分析 从产品性质角度,药品包括西药及中药两大类别。其中,西药包括化学原料药、西成药、生化药;中药则包括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

环境统计年报

综述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环境质量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上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比上年增加9.4%。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2亿吨,比上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4亿吨,比上年增加14.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亿吨,比上年增加20.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比上年减少2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全国共统计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881座,比上年增加68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9%,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 1.1 统计企业基本情况 2010年,发表调查了112799家工业企业,对其他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量按比率进行估算。 1.1.1工业企业污染物治理情况 发表调查的企业中,共有15635套废水污染物在线监测仪器,80332套废水治理设施,共投入运行费545.3亿元。共去除化学需氧量1415.4万吨,氨氮82.6万吨,石油类35.4万吨,挥发酚7.3万吨,氰化物0.7万吨。 企业在用的工业锅炉和炉窑数分别为8.5和8.3万台,共安装10227套废气污染物在线监测仪器,18.7万套废气治理设施(其中,脱硫设施26611套),投入运行费1054.5亿元。共去除二氧化硫3304.0万吨(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去除2231.3万吨),烟尘3894.1万吨,粉尘9501.7万吨。

(管理统计)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精编

(管理统计套表)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 年报表

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统计年报表 (2006年) 填报单位(公章): 报出日期:年月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2006年11月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200年 联系电话: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 壹、环境统计基表技术要求 1、各类代码需正确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排水去向类型代码、受纳水体代码、行政区代码等各类代码需完整无误填写。其中:行政区代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公布的6位数代码填写,不得出现以虚拟和非规范的行政区进行调查企业的汇总。排水去向类型代码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具体如下:B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C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D进入城市下水道;E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F直接进入污灌农田;G进入地渗或蒸发地;H进入其它单位;L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K其他。受纳水体名称指调查单位直接排入水体的名称(如××海、××沟、××河、××港、××江、××塘等)。各单位必须将排入的水体按照统壹给定的编码填报,其中流域编码由10位数码组成,前8位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壹编制的,详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排入市政管网的则填最终排入的水体代码。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

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在相应的空码上继续编排,且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码应在9、10位格内补“0”。 2、企业报表规范填报,数据和单位要对应,指标单位符合统壹要求。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数字是零时应写“0”,表格中的指标若无法取得数据,划“-”。 3、注重指标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指标偏大偏小现象是否合理。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说明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环年基5表) 【污水处理级别】按处理程度,污水处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壹般可分为:壹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壹级处理是以物理处理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净化过程,主要为沉淀。 二级处理是以生物处理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指污水经壹级处理后,用生物处理方法继续去除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净化过程。 三级处理是进壹步去除二级处理所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处理工艺。三级处理也称高级处理或深度处理。 【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化处理等方法。填报单位将本处理厂采用的主要处理方法填入表中。 物理处理:指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

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3年度)

中国环境统计年报 (2013年度)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综述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治理三项重点工作,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与201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3%、氨氮排放量下降3.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72%。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风险不断凸显,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9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9.8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85.1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352.7万吨,其中,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19.5万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125.8万吨、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89.8万吨。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45.7万吨。其中,工业源氨氮排放量为24.6万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7.9万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141.4万吨。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35.2万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8.5万吨。全国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4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545.6万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0.7万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40.6万吨。全国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1278.1万吨。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094.6万吨、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为123.9万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为59.4万吨。 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8亿吨,综合利用量20.6亿吨,贮存量4.3亿吨,处置量8.3亿吨,倾倒丢弃量129.3万吨,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2%。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156.9万吨,综合利用量1700.1万吨,贮存量810.8万吨,处置量701.2万吨,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74.8%。 全国共调查统计工业企业147657家,其中火电行业3102家,共排放二氧化硫782.7万吨,氮氧化物964.6万吨,烟粉尘218.8万吨。其中独立火电厂1853家,拥有4825台机组,共有脱硫设施3547套,脱硝设施1076套,除尘设施5140套,排放二氧化硫634.1万吨,氮氧化物861.8万吨,烟(粉)尘183.9万吨。自备电厂1249家,有2690台机组,排放二氧化硫148.6万吨,氮氧化物102.8万吨,烟粉尘34.9万吨。 调查统计水泥制造企业3679家,其中有熟料生产的水泥企业1899家。共有脱硝设施538套,除尘设施46592套。排放氮氧化物196.9万吨,烟(粉)尘64.9万吨。 调查统计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4202家,其中有烧结机或球团设备的钢铁企业740家,共拥有烧结机1258台,球团设备598套。共排放二氧化硫199.3万吨,氮氧化物55.5万吨,烟(粉)尘61.9万吨。

“十三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7年3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 一、总说明..................................................................... - 3 - 二、报表目录................................................................... - 6 - 三、综合年报表................................................................. - 8 - 各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 9 - 各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0 - 各地区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4 - 各地区火电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8 - 各地区水泥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9 - 各地区钢铁冶炼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20 - 各地区制浆及造纸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21 - 各地区工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 - 22 - 各地区非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25 - 各地区大型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 - 26 - 各地区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 - 27 - 各地区县(市、区、旗)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 - 28 - 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 - 30 - 各地区城镇污水处理情况........................................................ - 31 - 各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情况........................................................ - 33 - 各地区垃圾集中处置情况........................................................ - 34 - 各地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情况........................................ - 36 - 各地区“三同时”项目竣工验收和环保能力建设情况................................ - 38 - 四、基层年报表................................................................ - 39 -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0 - 火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5 - 水泥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7 - 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9 - 制浆及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1 -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 - 53 - 大型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 - 55 -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 56 - 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厂(场)运行情况.............................................. - 58 -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运行情况........................................ - 61 - 五、综合季报表.. (64)

如何获取医药行业数据

一文知如何高效获取医药行业数据 【导读】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报告没有表格和柱状图线形图,没有数据,读者们就会质疑论点的可靠性,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神化,让决策看起来更有说服力和可行性。无论你觉得这些数字多么苍白无力,只要备注了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的出处,它就会身价倍增,公众就会增加对它的信任感而不在质疑。 1企业数据 1.1企业财报 数据来源:企业历年年报(金融界、新浪、雪球等专业的金融机构都会有上市公司的年报);首次上市招股说明书在证监局有的下;券商行研。 分析要点:收入与成本,毛利率利润率增长率各种率等等。建议几年年报都要下,看看数据有无造假。财报是重中之重。 1.2企业在行业的地位 1.2.1企业历年业绩增长率与行业增长率比较

行业增长率数据来源:商务部、工信部、药监局、卫计委等报道;券商行研;媒体相关评论。 分析要点:企业增长趋势和行业增长趋势是否一致。企业不同细分行业关注的数据来源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零售药店业更关注商业部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年报。生产企业更关注工信部的生产产值的每月报告。当然企业所在行业的增长趋势如何同样值得关注。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第三方的数据仅仅是作为公司现状和外界均值比较的参考值。需知业界各著名第三方平均20%的行业增长率是推算出来的,因为市场规模的放大倍数是“统计推算”出来的,不同推算方案结果不一。 1.2.2企业在行业的排名 数据来源:工信部、商务部等。 分析要点:做医院渠道的要关注工信部的排名,此排名会影响招投标的分值,但也仅仅是多家的产品会关注,独家产品基本不受分值影响。普药同样不受工信部的排名影响。药店零售行业关注商务部排名。

环境统计分析的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统计分析的调查报告范文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环境统计能力建设项目自查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9]****号)和自治区环保厅《关于开展全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项目自查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发挥环境统计工作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支撑能力,我局在全县开展了自查总结验收工作,并适时组织了抽查,现将环境统计能力建设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能力建设项目情况总结 (一)自2019年以来环境统计基础能力建设设备配备情况 国家环保部、自治区环保厅对环境统计能力建设设备配备工作十分重视,自2019年以来,共配备环境统计设备件,下拨资金万元。详见附表。 (二)设备开箱验收、安装调试及验收文档完备性检查情况;为保证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在**县环保局的顺利实施,我局邀请**环境信息中心我局指导项目进展工作,指导内容包括项目实施人员配情况、设备安装条件、以及网络基础等情况。 同时,**环境信息中心和东软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协商机房机柜的布局、网络设备机柜中的摆放等工作。共同对网络设备开箱验收,按照装箱单和实物进行核对检查,对

已到的设备和主要器材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并对设备拍照,填写《到货验收单》。截止目前,我局的设备开箱验收、网络设备安装、加电测试、配等已基本完成,其它节点的工作陆续进行。 (三)设备使用情况及其在环境统计工作中的效益评述;环境统计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环保系统各级网络传输、数据交换与共享、业务应用支撑、环境统计基础等环境信息能力的建设,建立与完善了“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体现了环境统计信息化的前瞻性、综合性和兼容性,为“数字环保”工程奠定基础。 同时,在客观上实现了环境统计基本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质量、效能、安全为基础,实现网络互连、应用支撑、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四)今后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工作的设想和建议,以及存在的问题。、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方面 (1)环境统计年报表中的部分指标填报难度较大。如:焦化、冶金等行业:煤炭消费量中所包含的燃料煤消费量和原料煤消费量难以界定区分,相应的其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三项指标的燃烧排放量和工艺过程排放量的分类统计就比较困难。如果做不到定量区分,那么分类统计的意义就不大。实际上,在目前的减排考核中,主要考核指标SO2排放量是针对总量而言,并不分别考核燃烧过程或是工艺过程。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打造“利于兴业、便于旅游、宜于人居”的城市发展目标,认真对照《全国城市卫生检查标准》,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工作宗旨,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构建以法制、精细、服务为主体的“和谐城管”工作体系,使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顽症得到有效遏制,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长效管理明显进步、社会评价明显提高。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群众生活质量、城市对外形象的全局性工作,市委、市政府历来对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市领导挂钩联系社区管理办法,合理界定城关镇和职能部门的城管职责范围,明确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合执法模式,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社区属地管理的措施,采取多层次城管工作督查方式,构建市级机关部门城市管理包保体系,启动数字化城管建设,使城市管理整体运行效率得到明显进步。 作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授权,主要承担以下职责:负责拟定我市城市

管理工作的规划;开展城市管理的法制宣传教育;进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参与城市公共环卫设施的规划编制、建设和管理;管理、清运、处置和综合利用城市垃圾、工程渣土及废弃物;检查和监督市区主次干道沿街单位市容环卫责任落实情况;审批和管理户外广告、灯箱(灯桥)、标志的设置,审批城市各类临时占道、停车场(点)、洗车场(点)的定点设置并进行管理;指导、协调、检查、考核社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建制镇城管工作。 目前,我局机构设置为“一办五科”:办公室、市容环卫科、政策法规科、行政许可科(广告管理科)、计划财务科,下辖监察大队、环卫管理中心、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全系统共有630人,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28人、监察大队67人、环卫管理中心485人、数字化中心50人。2016年至今,财政累计拨款万元,其中局机关、大队万元,环卫管理中心万元,数字化中心万元。 二、主要做法 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严格执行创卫标准,积极开展创卫整治活动,不断强化市容环卫管理措施,不断加大市容环卫硬件投入规模,不断落实长效管理制度,努力创建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一、围绕优化管理机制,在管理效能上力求新突破。为构建“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我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