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乌头属(Aconitum)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全球约3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170种,其中76种民间药用,多用于镇痉、镇痛、祛风湿和解热。

二萜生物碱是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也被认为是特征化学成分。二萜生物碱复杂的分子结构和显著的生理活性,吸引着天然药化研究者广泛而持久的关注。

本论文第一章至第六章对六种云南产的乌头属植物黄草乌(A. vilmorinianum Kom.)、宾川乌头(A. duclouxii Levl.)、保山乌头(A. nagarum Stapf)、剑川乌头(A. handelianum Comber)、玉龙乌头(A. stapfianum Hand.-Mazz.)和独龙乌头(A. taronense Fletcher et Lauener)的化学成分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材料和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X-单晶衍射技术,从六种乌头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131个化合物。

所得的二萜生物碱有107个,结构类型涉及C18-高乌宁碱型、C19-乌头碱型、C19-7,17-次裂型、C19-牛扁碱型、C20-光翠雀碱型和C20-纳哌啉型,其中有19个新的生物碱,包括两个新颖的二萜生物碱骨架:vilmorine A分离自黄草乌,其B环中C(8)-C(9)键断裂重排为C(8)-C(10)键而形成六元B环;保山乌头中得到的nagarines A和B,其D环C(8)-C(15)键断裂而开环。同时也探讨了这两类新骨架C19-二萜生物碱可能的生源途径。

其他16个新化合物分别为1个苯甲酰胺衍生物,1个C18-高乌宁碱型,1个C20-光翠雀碱型,2个C19-重排型及11个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此外,还对所得二萜生物碱的植物化学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第七章对所得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筛选。第八章归

纳总结了2009年至2016年间乌头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最新报道的乌头属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分类、来源及生物活性等。

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乌头属植物二萜生物碱的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进一步为乌头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促进云南省特色药用草乌资源的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同时为乌头属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摘要: 关键词:乌头类中药;毒性; 乌头属(Aconitum)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其品种在我国比较多,达160多种,其中作为药用大概有44种。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川乌(Radix Aconiti)以及草乌(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是乌头属植物中最为常用的。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是川乌,子根即为附子,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即为草乌。 中医认为乌头类中药能够治疗风寒湿痹,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而现代医学也表明,乌头类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乌头类中药大多有毒性,如川乌的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也将其列为“剧毒大毒”之品。 1、古代文献资料中附子、川乌、草乌毒性的记载 1.1 附子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药物。全书所载方剂中应用到附子的就达到了20余首。如: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仲景用附子走皮表、驱寒湿则取炮附子,且多与术作配,须姜作伍时,则从不用干者,均取生者,如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剂有37个,除8个丸散方剂外,其余

29个汤剂中有23个方剂都配伍生姜、甘草,另外6个方剂大多也配伍干姜或大黄。 在历代本草中,均有对附子毒性的记载。例如: 《本草备要》说道:(附子)大燥,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另一部本草巨著《新修本草》也记载: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 1.2 《金匾要略》中,川乌的方剂一共有5首,如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提到的乌头赤石脂丸以及中风历节病篇中的提到的乌头汤等等。 历代本草中也有对川乌毒性的不少记载。如我国第一部本草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道:“其汁,煎之,名射周,杀禽兽。”;著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道:“气味辛,温,有大毒。”可见其毒性是相当大的。 1.3 关于草乌的本草记载,最早是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五》中出现的,其首次提到了“草乌头”之名。这说明了在当时的民间,已经有了“草乌头”这样一个叫法。在另一部由五代时期的后唐的药师侯宁极著作的《药谱》一书中,也提到了草乌头之名。 明代的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道:“(草乌)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同时李时珍特别强调:“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_乌头类方剂研究_张林

129 第13卷 第8期 2011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8 Aug .,2011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乌头类方剂研究 张林,吴晓丹,杨勇,白晶,王坦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2011-05-16 作者简介:张林(1980-),女,山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方剂学理论与临床研究。通讯作者:白晶(1955-),女,北京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方剂学实验研究。E-mail:baijingldq@https://www.doczj.com/doc/1d3011682.html,。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作为中医方剂的经典 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多种病证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对于疼痛一证的治疗上,张仲景更是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原因的痛证,创立了多首配伍精当、疗效斐然的方剂。根据病证的不同,仲景灵活选用多种药物治疗疼痛,如桂枝、大黄、附子等。仲景常以桂枝配伍各类药物,治疗各类疼痛。笔者曾撰文专门探讨了桂枝类及大黄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1]。仲景以三承气汤及其他一些以大黄为主药的方剂,治疗瘀血留滞所导致的疼痛,大黄类方剂集中体现了张仲景“下法”治疗疼痛的特色[2]。对于寒瘀致痛的患者,仲景亦大黄、附子并用,大黄附子汤在疼痛治疗方面应用甚广,如以大黄附子汤热敷治疗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腿痛及身体偏侧疼痛等[3-4]。 附子与乌头因其大辛大热之性,在治疗寒痛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文将附子、乌头类方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方剂做以总结,希望能深入了解经方在疼痛治疗方面的组方规律,并为临床的疼痛治疗提供组方遣药的思路。 附子、乌头类方是一组以附子和乌头为主要组成的方剂,仲景常用其治疗以寒邪为主的疼痛。本类方剂在仲景原书中数量众多,包括(1)附子汤;(2)桂枝附子汤;(3)白术附子汤;(4)甘草附子汤;(5)大黄附子汤;(6)真武汤;(7)四逆汤;(8)通脉四逆汤;(9)附子粳米汤;(10)大乌头煎;(11)乌头赤石脂丸;(12)乌头汤;(13)乌头桂枝汤;(14)九痛丸等。 1 附子类方 1.1 附子汤既温且补治虚痛 附子汤主治少阴病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证为少阴阳虚,寒邪在内,肌肤骨节失温,寒湿凝滞,故身体痛、骨节痛,以附子汤扶阳温经,散寒除湿。炮附子扶真阳之虚,温经散寒而镇痛。茯苓、白术除湿止痛,利于阳气宣通。芍药制术附之温燥而护阴,和营血而通痹止痛。人参补元气以除虚,参附相伍,峻补元气,助诸药除痛之功。 附子汤既温又补,为温补少阴阳气不足常用要方,适用于因虚致病、久病致虚的痹证患者。有学者[5] 曾用附子汤治愈长达13年的定时臂痛, 本病患者起于产后,为寒、虚夹杂导致,其他药物效果甚微,而附子汤温补并用,正对病机。其他运用附子汤治疗寒湿痹证的效案亦是颇多,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常能取得较好疗效[6]。 《千金要方》的附子汤是以本方加桂心、甘草,治温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拆,肉如锥刺刀割,是本方的进一步发展。 1.2 桂枝附子汤类和营缓痛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皆用附子为主药,配以桂枝、白术、甘草等药,共治风湿见表阳虚的身体骨节疼痛,乃风寒湿邪三者并祛之剂。桂枝温经散寒,祛风解表而通经络,白术燥湿和中而运水湿。甘草在《本经》中言其可“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尰字在《说文》中有:“胫气肿,本作瘇,从广,重声。”徐曰:“下湿地则有此疾,今文做尰。”甘草附子汤有身微肿,故以之为君。清·王子接在《绛雪园古 方选注》[7] 中提到: “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留关节,阳衰阴盛,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化风……徐徐解救也。” 摘 要:文章总结了张仲景对于附子、乌头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病证医案对其中的代表方 剂的配伍思想及临床运用做以详细分析,同时对于乌头与附子的不同应用范围作了归纳阐释。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方;疼痛;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8- 0129- 03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ZHANG Lin,WU Xiao-dan,YANG Yong,BAI Jing,WANG T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It analy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prescriptions and clinical use in the representative Medical cases, and concludes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nge of Fuzi and Wutou. Key words:Fuzi;Wutou;Categorized Formulas;Pain;ZHANG Zhong-jing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我国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科学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研究分院,截止2016年已有分院12所,分别为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下设包括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化所在内的研究单位114个,涉及理工、基础化学物理、数学、微生物、生态等各个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拥有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架构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7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8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3人,地学部1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0人,技术科学部138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截至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其中,北京市380人,上海市92人,江苏省42人,辽宁省21人,湖北省21人,陕西省1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人,安徽省16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8人,占全体院士的83%;院士性别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中科院2017度的科研项目2017年,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大气辐射特性自动检测仪”、“地表反射自动观测高精度辐射计”、“多角度地表光学反射特性自动观测仪”、“高精度太阳辐射计”、“太阳直射自校准辐照度仪”、“光学遥感卫星智能化高精度地面定标系统”数十个科研项目,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的评价会。

常见景观植物大全

景观植物大全

名稱:七里香 學名:Murraya paniculata 科名:芸香科 形態特性:常綠灌木,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互生,橢圓形。夏季開花,五瓣白色,短繖房花序,香氣濃郁, 可傳得很遠,因此俗稱七里香。果長橢圓形,熟後由綠轉紅。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春季剪枝,生長快速 生態/分布:原產地為台灣、熱帶亞洲 用途/解說:庭園樹、綠籬、盆栽 校園栽植地:校門口旁 大王仙丹

名稱:大王仙丹 學名:Ixora duffii cv. "Super king"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形態特性: 常綠性灌木,葉對生,長橢圓形,全緣,革質;繖形花序,紅色,柱頭2 裂,雄蕊4 枚與花瓣裂片互生,具長花茼 生態/分布:園藝栽培種 用途/解說:庭園植物、切花 校園栽植地:外語學院 木麻黃

名稱:木麻黃 學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科名:木麻黃科Casuarinaceae 別名:木賊木麻黃、番麻黃 形態特性:大喬木;幹皮灰褐色,不規則縱向縫裂,略長片條狀剝落。脫落性小枝節間長6?13 mm;鞘齒6?8,狹三角形,長約0.7 mm,宿存性小枝上鞘齒剝離性。毬果狀果序橢圓形,長1?2.4 cm,徑1?2叫果苞12~ 14列,基部寬,明顯凹陷;翅果長5~8 mm,翅長約為其之1/2 生態/分布:原產澳洲、馬來、印度、緬甸,臺灣引進栽為海岸防風林及行道樹,防風、耐鹽、抗海潮,適生於海邊沙地 用途/解說:本種為台灣防風林之重要樹種,對台灣農業之貢獻至鉅,木材為良好之薪炭材,樹皮可提煉 栲膠 校園栽植地:校門口前花圃 合歡

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比较研究_随志刚

(药理药化( 收稿日期:2008-10-09; 修订日期:2008-1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o .3087336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课题(No .20080105) 作者简介:随志刚(1979-),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现为吉林大学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质谱分析化学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刘忠英(1964-),女(汉族),吉林白城人,现任吉林大学 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分析研究工作. 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随志刚1 ,陈明玉1 ,刘志强2 ,皮子凤2 ,刘忠英 1* (1.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2) 摘要:目的优化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比较草乌、 附子生品及市售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为相关中药中生物碱的测定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7种提取方法提取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比较各方法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并测定乌头类生药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结果10%氨水乙醚冷浸法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最高。炮制品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明显低于生药,各种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也比较大。结论采用10%氨水乙醚冷浸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H PLC-UV )法对药材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提取和含量测定,能真实反映药材中药效和毒性成分。不同的炮制品中各生物碱含量差别较大,临床应用应有差别。 关键词:提取方法; 草乌; 附子; 乌头碱类生物碱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3-0513-02 Co mparison of D ifferent Extraction M ethods of Aconitu m A lkaloids fro m Radix Aconiti Kus nezoff ii S U I Z h-i gang 1,C H EN M ing -yu 1,L I U Z h-i q iang 2,P I Z -i feng 2,L I U Z hong -y i n g 1* (1.College of Phar m acology,J ilin Un i v ersit y ,Changchun 130021,China;2.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 lied Che m istry ,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2,China ) Abst ract :O bjective T o opti m ize the ex tracti on techno logy of acon itu m a l ka l o i ds from R adi x A con iti K usnezoff ii ,and to de ter -m i ne the contents o f acon it u m a l kalo i ds i n R ad i x A conitiK usnezoffii ,Fuzi and their processed produc ts so l d i n Ch i nese phar m acy . M ethods The effi c iency of seven ex tracti on m ethods w ere compared by deter m i n i ng the conten ts o f acon i tine ,m esacon iti ne and hypacon iti ne of sa m ples extracted by d ifferent m ethods .The H PLC -UV m ethod w as used to deter m i ne t he contents o f acon itu m a l ka l o i ds i n R ad i x A conitiK usnezoffii ,Fuzi and their processed products .Re s u lts The m ost e fficient me t hod was to ex tract sa m ple w it h e t her from the herb sub m erged i n 10%a mm onia .T he three diester-d iterpeno i d a l ka l o i ds o f processed products w ere m uch lo w er than t hose o f the raw herbs and the con tents o f acon it u m a l kalo i ds i n d iffe rent processed products we re different w i de l y .Conc l u sion The me t hods used i n ex tracti on and ana l ysis f o r acon itu m a l ka l o i ds from herbs are e ffecti v e ,reli able and si m ple .D i -f ferent k i nds o f processed products of ra w herbs shou l d be d i scri m i nati ng l y treated in cli nic applica ti on . K ey w ords :Ex tracti on m ethod ; R ad i x A coniti Kusnezoff ii ; Fuz;i A conitu m a l kalo i ds 在乌头类生药及炮制品中,生物碱成分既是药效成分同时也 是毒性成分[1],而且稳定性不好,很容易降解[2],所以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在其成分分析中十分重要。目前有关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有很多[3~5],但是,各种方法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的比较研究尚无报道。中医临床常用的乌头类中药为附子的炮制品,市售的附子炮制品饮片按不同的炮制方法分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淡附子、熟附片及炮附子等[6],但是,不同的炮制方法,必然会造成生物碱含量的不同,在使用上应有所区别。本文比较了7种提取方法对乌头类中药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并测定乌头类生药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以期准确测定附子中生物碱,为保证此类中药的临床应用更为安全合理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LC -10A 高效液相仪(Shi m adzu ,日本);超声清洗器(Autosc i ence ,天津);高速离心机(Eppendo r,f 德国);电子天平(Sarto ri us ,德国)。 1.2 试剂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附子、生草乌购自四川江油,制草乌、黑附片、 白附片、盐附子、淡附子购自吉林省长春市吉深药店,经长春中医 药大学王淑敏教授鉴定均为正品。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乙醚、二氯甲烷等其他试剂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方法学考查 2.1.1 色谱条件A g ilent extended C 18色谱柱(150mm @4.6mm,5L m );流动相为甲醇B 0.1%三乙胺(65B 35);流速为0.6m l #m i n -1 ;检测波长为230nm ;柱温为30e ;样品经过0.45L m 微孔滤膜过滤,滤液进样10L l 。 2.1.2 标准曲线精密称取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照品适量置于容量瓶中,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得浓度为1.08m g #m l -1的中乌头碱、1.12m g #m l -1的乌头碱和1.22m g #m l -1 的次乌头碱标准品储备液。每种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2,4,6,8,10L ,l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浓度(L g #m l -1)对峰面积计算回归曲线。得到中乌头碱标准曲线方程为Y =20672.0X -58377.5,r =0.9995;乌头碱标准曲线方程为Y =18114.2X -28544.2,r =0.9999;次乌头碱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 =186632X -13386.7,r =0.9993。说明乌头碱在5.6~112L g #m l -1、中 乌头碱在5.4~108L g #m l -1 ,次乌头碱在6.1~122L g #m l -1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 2.1.3 重复性实验同一生草乌粉末按优选的提取方法操作,提取6份溶液,H PLC 测定,记录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峰面积。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RSD 值分别为4.32%, 3.57%和 4.84%。说明方法重复性较好。 2.1.4 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生草乌粉末18份,每份0.2g 。第1个6份分别加入0.05m g 乌头碱,第2个6份分别 # 513#L I SH I Z H EN M EDIC I NE AND M ATER I A M ED I CA RESEARCH 2009VOL.20NO.3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20卷第3期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乌头属(Aconitum)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全球约3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170种,其中76种民间药用,多用于镇痉、镇痛、祛风湿和解热。 二萜生物碱是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也被认为是特征化学成分。二萜生物碱复杂的分子结构和显著的生理活性,吸引着天然药化研究者广泛而持久的关注。 本论文第一章至第六章对六种云南产的乌头属植物黄草乌(A. vilmorinianum Kom.)、宾川乌头(A. duclouxii Levl.)、保山乌头(A. nagarum Stapf)、剑川乌头(A. handelianum Comber)、玉龙乌头(A. stapfianum Hand.-Mazz.)和独龙乌头(A. taronense Fletcher et Lauener)的化学成分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材料和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X-单晶衍射技术,从六种乌头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131个化合物。 所得的二萜生物碱有107个,结构类型涉及C18-高乌宁碱型、C19-乌头碱型、C19-7,17-次裂型、C19-牛扁碱型、C20-光翠雀碱型和C20-纳哌啉型,其中有19个新的生物碱,包括两个新颖的二萜生物碱骨架:vilmorine A分离自黄草乌,其B环中C(8)-C(9)键断裂重排为C(8)-C(10)键而形成六元B环;保山乌头中得到的nagarines A和B,其D环C(8)-C(15)键断裂而开环。同时也探讨了这两类新骨架C19-二萜生物碱可能的生源途径。 其他16个新化合物分别为1个苯甲酰胺衍生物,1个C18-高乌宁碱型,1个C20-光翠雀碱型,2个C19-重排型及11个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此外,还对所得二萜生物碱的植物化学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第七章对所得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筛选。第八章归

HPLC同时测定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共6页

HPLC同时测定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9.024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Aconitum Alkaloids in Compound Tengwu Ointment by HPLC LI Mei-yan1,2, HE Qing-xue1,2, WANG Ai-wu1 (1.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21, China;2.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China)复方藤乌软膏是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伤科专家与药学人员遵循 中医药理论共同研制的传统中药制剂,由鸡血藤、生川乌、生草乌、自然铜等组成,具有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运动劳损、急性扭伤、挫伤、闪伤及轻度骨折引起的疼痛,临床应用30余年疗效较好。 复方藤乌软膏中的生川乌、生草乌含有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乌头类生物碱,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有效成分[1]。我们前期对其制备工艺及皮肤安全性进行了研究[2]。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更好地控制其质量、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应用奠定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 600F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紫外检测器,Empowers色谱工作站),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CP2250型电子分析天平(奥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BSA223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600D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何 军1,2,祝 林1,奉建芳1 (1.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部,上海200437;2.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 比较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 )法在测定附子总生物碱中差异,探讨适宜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两种方法测定相同样品,比较测定结果差异,并考察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滴定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7.7%,而 UV 法为75.6%,滴定法测定结果更准确。水分及萃取静置时间对UV 法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附子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滴定法(药典法)为宜,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其测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附子;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 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199(2003)0620020203 中药川乌、草乌、附子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总生物碱,虽然含量较低[1],但因药理作用强、有一定的毒性,常作为中药的制剂质量控制的指标。2000版中国药典中有关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滴定法[2],文献中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3,4],但哪一种方法更灵敏、准确和具有更好的重现性,文献中并未见报道。本文以附子提取物作为样品,对这两种方法用于测定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为含该类成分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1 仪器、材料与试剂 仪器:7512G W 分光光度计(安捷伦科技上海分 析仪器有限公司)。 材料:乌头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2029807)。制附子(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实验方法与结果2.1 样品溶液制备 取制附子药材适量,粉碎成中粉,加85%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2次。醇提液经回收乙醇、浓缩、调pH 、 过滤后得提取液。提取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收集80%醇洗脱液,经减压浓缩与药材量相当后所得溶液作为样品溶液。 2.2 滴定(药典)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含量精密量 取样品液20.0m l 蒸干,残渣以少量水溶解,置分液漏斗中,以氨水调pH =10~11,氯仿萃取5次(10,10,10,8,8m l ),合并氯仿液,回收氯仿,水浴挥干,残渣用乙醇5.0m l 溶解,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 o l L )15m l 、水15m l 与甲基红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 o l L )滴定至黄色, 读取消耗的N aO H 溶液的量,计算总生物碱的含量 [每1m l 硫酸滴定液(0.01m o l L )相当于12.9m g 的乌头碱(C 34H 47NO 11)]。 2.2 紫外分光光度(U V )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含量[4]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12.0m g 乌头 碱对照品于50m l 的容量瓶中,加1m o l L 盐酸溶液数滴,溶解,加等量1m o l L N aO H 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24m g m l 的对照品溶液。 2.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乌头碱对照品 液0、0.35、0.40、0.50、0.80、1.00m l ,分别置于分液漏斗中,各加蒸馏水3.00、2.65、2.60、2.50、2.20、2.00m l ,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2.0m l ,邻苯 二甲酸氢钾2氢氧化钠(pH =6)缓冲液5.0m l ,加氯仿10m l ,振摇3m in ,静置1h ,分取氯仿液,并加入 0.5g 无水硫酸钠,放置0.5h ,以第一份为空白,于410nm 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回归方程,A =0.0035 M -0.0869,r =0.9999,乌头碱含量在84~240Λ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3 样品测定方法 取上柱洗脱液5.0m l 蒸 干,残渣以少量水溶解,置分液漏斗中,以氨水调pH =10~11,氯仿萃取5次(10,10,10,8,8m l ),合并氯仿液,回收氯仿,水浴挥干,残渣用少量1m o l L 盐酸溶解后,加入等量的1m o l LN aO H 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25m l ,摇匀。精密吸取2.00m l ,按标准曲线项下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见表2。2.3 两种测定方法含量测定结果的比较 取同一样品溶液,分别用上述两种测定方法各 — 02—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第17卷第6期R esearch and P ractice of Ch inese M edicines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摘要:乌头属植物虽然具有很强的毒性,但由于其显著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查阅了乌头属药用植物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近况,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药;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毛茛科(Ranu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L )植物全世界约有300 余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其中我国乌头属(AconitumL )主要有27种[1]。在乌头属块根的种类中,多数是有毒的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均为二萜类生物碱。本文对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一、资源分布 毛茛科约50属,2000 种植物,分布全球,以北温带为多。我国42 属800 余种,分布全国;已知药用30 属,近500 种。其中比较大的有毛茛属、乌头属、铁线莲属、黄连属[2] 等。乌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华北西南等;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其中四川,陕西大量栽培。贵州地处亚热带地区,境内分布有四个种,包括花葶乌头 ( Aconitum scaposum )、岩乌头

(Aconitum racemulosum )、昆明乌头(Aconitum vilmorinianum )和鞘柄乌头(Aconitum vagiratum )。 二、化学成分乌头类中药具有显著镇静作用,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AC)、中乌头碱(MAC)、 3-酸乌头碱(AAC)、次乌头碱(LA)、N-脱酸刺乌头碱(DLA)、 滇乌头碱(TI)等[3]。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出来的乌头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目前已发现乌头属中药含有400 多种生物碱。有人从瓜叶乌头根中分得氨茴酰牛扁碱、牛扁碱、8-酰滇乌碱、伪乌头宁、chacontine 、尼奥宁、senbusine、6-表弗斯生、滇乌碱、印乌碱、查斯曼宁等12个C19二萜生物碱[6];工布乌头的块根中黄草乌碱丁、黄草乌碱丙等9个C19二萜生物碱[4]。 三、药理作用 (一)镇痛作用。乌头属植物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等症,其有效成分主要为二萜生物碱。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了冉乌头的镇痛作用,得出冉乌头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乌头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并证实其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等[6]。 观察乌头注射液镇痛作用的强弱及其药效等过程,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为痛阈指标,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具有肯定的镇痛、药效强度较高、时间长、其药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摘要: 关键词:乌头类中药;毒性; 乌头属(Aconitum)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其品种在我国比较多,达160多种,其中作为药用大概有44种。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川乌(Radix Aconiti)以及草乌(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是乌头属植物中最为常用的。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是川乌,子根即为附子,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即为草乌。 中医认为乌头类中药能够治疗风寒湿痹,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而现代医学也表明,乌头类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乌头类中药大多有毒性,如川乌的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也将其列为“剧毒大毒”之品。 1、古代文献资料中附子、川乌、草乌毒性的记载 1.1 附子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药物。全书所载方剂中应用到附子的就达到了20余首。如: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仲景用附子走皮表、驱寒湿则取炮附子,且多与术作配,须姜作伍时,则从不用干者,均取生者,如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剂有37个,除8个丸散方剂外,其余

29个汤剂中有23个方剂都配伍生姜、甘草,另外6个方剂大多也配伍干姜或大黄。 在历代本草中,均有对附子毒性的记载。例如: 《本草备要》说道:(附子)大燥,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另一部本草巨著《新修本草》也记载: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 1.2 《金匾要略》中,川乌的方剂一共有5首,如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提到的乌头赤石脂丸以及中风历节病篇中的提到的乌头汤等等。 历代本草中也有对川乌毒性的不少记载。如我国第一部本草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道:“其汁,煎之,名射周,杀禽兽。”;著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道:“气味辛,温,有大毒。”可见其毒性是相当大的。 1.3 关于草乌的本草记载,最早是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五》中出现的,其首次提到了“草乌头”之名。这说明了在当时的民间,已经有了“草乌头”这样一个叫法。在另一部由五代时期的后唐的药师侯宁极著作的《药谱》一书中,也提到了草乌头之名。 明代的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道:“(草乌)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同时李时珍特别强调:“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2010年5月 第19卷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10Vol.19No.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李志勇1,李彦文2,图雅3,黄秀兰1,张嫚1,崔箭1 (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3.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中常用的有毒植物药物,本文就其在蒙、藏、彝、维吾尔、 侗等少数民族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乌头属药用植物在不同民族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价.关键词:乌头属;民族医药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0)02-0072-03收稿日期:2009- 12-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60391). 作者简介:李志勇(1978-),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医学博士,助理研究 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有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心脑血管药理学.E-mail :lizyong@https://www.doczj.com/doc/1d3011682.html, ;Tel :010- 68933254-8391前言 毛茛科Ranunculaceae 乌头属Aconitum L 植物作为有毒植物及药用植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乌头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余种,在我国分布的有200多种.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乌头属植物具体又分为牛扁亚属、乌头亚属、露蕊乌头亚属三大类.其中,以乌头亚属的种类最为复杂,可分为多果乌头组和乌头组.前者仅一种多果乌头A.polycarpum Chang ex W.T.Wang ,后者则包括了11个系,即唐古特乌头 系、 圆叶乌头系,保山乌头系、短柄乌头系、显柱乌头系、兴安乌头系、蔓乌头系、乌头系、准噶尔乌头系、岩乌头系、褐紫乌头系.当中,以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群植物的毒性在乌头属中最小[1]. 乌头属植物在我国作为药材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涉及品种也较为丰富.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附子(附子是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的使用记载,将附子列为下品.汉代 名医张仲景为善用附子的第一人,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其著作《伤寒论》中记载含附子方剂20首,37条;《金匮要略》记载含附子方剂11首, 16条[2].在我国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已达76种之多,著名的有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等,其传统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祛 瘀、 温里散寒等,可用于治跌打损伤、关节炎、神经性疼痛、中风瘫痪、胃冷痛、胃肠炎、月经不调、痈疽疮毒等疾病.但是, 乌头属植物多具有显著的毒性,毒副作用成为限制乌头属植物药用的主要因素.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乌头属药用植物“制毒”、用药经验,藏、苗、蒙、维、土家等 我国少数民族在乌头属植物的药用方面更因环境、文化、医学理论的各异而形成了不同用药习惯与方法,本文将就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做重点探讨. 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2.1乌头属植物在蒙医药中的应用

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所简报 2007年第85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7年11月27日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11月24日,由植物所承担的“十一五”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启动会植物所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河北师范大学孙大业院士,中科院生物局副局长苏荣辉、生物医药处处长韩华等,来自植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的项目各课题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植物所副所长种康研究员主持了启动会。马克平所长代表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对到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项目的实施表示衷心地祝贺。生物局苏荣辉副局长在随后的讲话中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科学家们努力工作,争取做出好成绩。接着,项目首席科学家胡玉欣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标、任务和参加单位的

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及计划及进度安排。李家洋副院长在听取汇报后发表讲话,对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寄予了厚望,他鼓励大家切实地加强交流,在创新性成果上多下功夫,不要仅局限在发表文章上。 下午,与会人员围绕研究方向的凝聚和具体研究方案的实施展开了认真协商与讨论,并就项目的研究内容、分工协作及定期交流机制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与会专家就如何紧密围绕科学问题、如何实现各课题协作攻关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生物局韩华处长对项目的管理、执行以及如何加强与动物干细胞研究领域科学家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会议决定建立相关研究小组,实行定期碰头制度,做到明确方向、共享资源,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争使我国的植物干细胞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为落实《规划纲要》的部署,2006-2007年,科技部已批准82个重大项目立项,其中“发育与生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1项,“植物干细胞维持和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是其中之一,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植物所胡玉欣研究员,该项目于2007年批准,前两年的经费为1187万元,计划于2011年8月结题。 (信号中心供稿)

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汇总

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汇总 适于山坡种植的耐瘠薄,耐干旱的常绿植物:黑松:喜光,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不耐寒。。因其耐海雾,抗海风,也可在海滩盐土地方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黑松一年四季长青,抗病虫能力强,是荒山绿化,道路行道绿化首选树种。红松:红松是名贵而又稀有的树种。乔木,树冠卵状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长方形裂片,内皮赤褐色。弱阳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及酸性土。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树形雄伟高大,宜作北方森林风景区材料,或配置与庭院中。白皮松:阳性树种,幼树耐半阴;耐寒性不如油松,但耐旱、耐湿和对土壤的适应性均较油松强。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白皮松是特产中国的珍贵树种,自古以来即用于配植宫庭、寺院以及个园之中。其树干皮呈斑驳状的乳白色,极为显目,衬以青翠的树冠,可谓独具奇观。宜孤植亦宜团植成林,或列植成行,或对植堂前。华山松:华山松高大挺拔,针叶苍翠,冠形优美,生长迅速,是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在园林中可用作远景树、庭荫树、行道树及林带树,亦可用于丛植、群植,并系高山风景区之优良风景林树种。油松:园林用途: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青,不畏风雪严寒,象征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气质。适于作独植、丛植、纯林群植外,亦宜行混交种植。龙柏:性耐修剪又有很强的耐荫性,故作绿篱,四季常青。可植于建筑之北侧荫处。侧柏:较耐寒,抗风力较差。耐干旱,喜湿润,但不耐水淹。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生长缓慢。寿命极长。铺地柏:匍匐小灌木。阳性树,能在干燥的砂地上生长良好,喜石灰质的肥沃土壤,忌低湿地点。在园林中可配置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又为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沙地柏:匍匐形小灌木。耐旱性强,生于石山坡及砂地、林下。可作园林绿化中的护坡、地被及固砂树种用。蜀桧:蜀桧为阳性树种,喜光,耐寒,生长快速,不耐水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色叶植物: 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在树形、色彩、叶丛疏密和颜色等方面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