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运动的水分子

初中化学: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3、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4、学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学习水的人工净化所涉及的方法,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有关水资源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

【重点】分子的三个特征。

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难点】分离液体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分离液态混合物的方法—蒸馏

【课时】2课时

第一课型自主学习

【课堂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能用从微观方面解释原因。

2、掌握分子的三个特征。

3、了解并学会分离混合物的几种方法。

4、通过老师批改作业收集学情为第二课型的精讲点拨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复习提问已学知识

第一学段:自主学习:

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

3.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

导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水才有了人类的灿烂文明。

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究竟有什么特性?它有什么用途?我们怎样才能合理利用它?

提出问题:1、为什么江河、湖泊中会存在大量的水?

2、还有哪些物质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学生活动一】水的三态变化(阅读课本P22)

一、实验探究: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清楚观察到体积变大。

提出问题: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许多,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分子的。这样的变化是变化。所以针管实验的正确猜想是。

注意:固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都在的位置上。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液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在较自由地运动。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气态的水:水分子间隔变大,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二、学生阅读课本P23“雨后初晴的道路”这部分内容。

1、提出问题: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试着从微观角

度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

【微观解释】(液态→气态),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

2、提出问题: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

【微观解释】(气态→液态),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

由此看出,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与有关。

三、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水分子有了什么认识?

★【归纳共享】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分子有了什么认识(即分子的特点)?

①分子,比如一个水分子含有1021个水分子。

②相互间存在,比如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一般

按固体—液体—气体,其间隔变;随温度升高间隔变,随温度降低间隔

变,即。

特例:水变成冰(液体变成固体)时,分子间的间隔变。

③总在不停的,比如把一滴红墨水滴到水中,整杯水很快变红了。并

随温度的升高运动。

【学生活动二】水的天然循环(阅读课本P24-P25)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实现的。为水分子提供能量,使其运

动加快。

2、大自然通过水分子的运动,既实现了,又完成了。

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学生活动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阅读课本(P26-P28)

一、天然水净化的方法:

除去 _______________

1、沉降(加入(一种净水剂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滤把与分离。

过滤的仪器用品:、、、。

3、吸附常加入(一种吸附剂),作用是。

4、蒸馏给水加热使之变成,再将水蒸气冷凝得到的

过程叫做。

(1)蒸馏得到的水叫做。

(2)蒸馏是根据不同物质的不同,把不同物质分离开。即通过加热将液体气化,再冷凝将液体分离出来。比如分离酒精和水。

(3)蒸馏可以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还可以除去可溶性杂质。

5、蒸发:加热时,水由变为,扩散到空气中,此时,我们说水分蒸发了。

6、结晶:溶解于水的中的矿物质在水分蒸发后以固体的形式留在玻璃片上,我们就说矿物质结晶了。

二、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的步骤:

、、(吸附)、。

★哪一步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

三、混合物、纯净物★

分类的依据:

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金属,氯化钠,冰水混合物。

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洁净的空气、海水、井水、矿泉水。

四、硬水和软水★

硬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水软化的方法:

实验室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段:合作学习,展示学习

学生带着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情卡的形式交给组长,汇报给老师。

检测训练一(5分钟,满分22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水在不同条件下存在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数量发生了改变

C、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2、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是因为()

A、水分子的质量变了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C、水分子的结构变了

D、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3、(双选)把密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A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 水分子的数目增加了

D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了

4、“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

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

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

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6、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7、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用活性炭净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9、下列各组物质中,可以用溶解、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A、糖和盐

B、沙和泥土

C、沙子和白糖

D、白糖和水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分)

10、自来水净化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

11、蒸馏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第二课型精讲点拨

【学习目标】

1、学会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的实质。

2、充分掌握分子的三个特征,并用其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3、掌握熟记过滤操作中的问题。

4、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5、区分硬水软水,学会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和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

6、熟记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的步骤。

第三学段:精讲点拨

教师围绕学情反馈的问题及本节重难点进行精讲点拨(对子互助,小组互助,班级互助等方式照顾各层面的学生)

老师演示过滤操作实验

★★过滤操作

(1)过滤操作要求:

①一贴:与要紧贴,不留气泡。

否则会导致。

②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液面要低于,否则会导致。

③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紧靠,否则会导致。

漏斗末端应紧靠,否则会导致。

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

(2)过滤速度太慢的原因可能有:、。(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第四学段限时完成检测二

1.学生完成检测二和教辅上面对应的习题

2.教师通过批改收集学情

根据前两课型自己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相信你是最棒的!

检测训练二(10分钟,满分4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

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2、下面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是()

A炒菜时闻到香味B压缩空气

C干冰升华D湿衣服晾干

3、“珠帘十里卷春风”、“绿杨城郭是扬州”。来过扬州的人无不为扬州城的美丽风景所吸引。下列选项中能

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缤纷D冬天,雪花飘飘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5、从卫生、健康的角度考虑,易选用的饮用水是()

A、自来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纯净水

6、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事实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7、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

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8、除去混在白糖中的少量泥沙,需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加热、结晶

C、溶解、蒸发、振荡

D、搅拌、溶解、称量

9、以下关于过滤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的内壁

D、为加速过滤,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10、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矿泉水B.洁净的空气

C.干冰(固态二氧化碳)D.加碘食盐

1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大地震,为了防治疾病传染,对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

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2、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填序号)

(1)食盐和泥沙(2)酒精和水(3)海水中获取食盐

13、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

原理是。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

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3)采用右图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

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5)改进后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理由是。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以限时测评改的形式:

1.展示答案

2.对子互批

3.统计分数

4.自主改错

5.收集学情

第三课型过关提升

【课堂目标】

1.通过前两个课型的学习,能掌握重点,难点

2.通过层面指导和个体辅导来尽可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实现人人过关落实,实现

对优等生的优化、拔高和提升。

第五学段过关检测

1.用15分钟时间完成检测三。

2.展示答案,小组互改,统计分数,对疑难问题先对子之间解决,解决不了的组长帮辅,

都不会的老师进行补充性讲解。

过关训练三(15分钟,满分5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在很多场合往往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

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 B C D

4、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5、利用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隔变大了B.分子体积变大了

C.分子运动加快了D.分子个数变多了

6、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五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7、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下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活性炭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___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

_________方法。

(4)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叫;

8、(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

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

说明。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线相切。塞紧玻

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

中的现象是,说明______________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

是,表示纯净物的是。

10、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E.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3)自来水的硬度一般较大,长期饮用硬度大的水对身体健康不利,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上述净水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5)经过以上处理的水,已经除去了大部分的杂质,但是还有等杂质。

A、悬浮的固体颗粒物

B、有颜色和有气味的物质

C、可溶性物质

D、细菌和病毒

第六学段:拔高提升

提升训练四(10分钟,满分1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分)

1. 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可以再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2、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

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某小组针对这一现状,提出问题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

①如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大试管加入5~10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收集到很少液体,试管口有大量白雾。

该小组同学建议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肥皂水,现象为:

【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对海水淡化后剩余资源,请提出一种合理利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优秀学生公布答案,教师做补充,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争取组内辅导过关,同时教师根据再训练反馈情况进行个体辅导,实现人人过关)。

初中化学: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3、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4、学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学习水的人工净化所涉及的方法,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有关水资源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 【重点】分子的三个特征。 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难点】分离液体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分离液态混合物的方法—蒸馏 【课时】2课时 第一课型自主学习 【课堂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能用从微观方面解释原因。 2、掌握分子的三个特征。 3、了解并学会分离混合物的几种方法。 4、通过老师批改作业收集学情为第二课型的精讲点拨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复习提问已学知识 第一学段:自主学习: 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 3.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 导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水才有了人类的灿烂文明。 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究竟有什么特性?它有什么用途?我们怎样才能合理利用它? 提出问题:1、为什么江河、湖泊中会存在大量的水? 2、还有哪些物质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学生活动一】水的三态变化(阅读课本P22) 一、实验探究: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清楚观察到体积变大。 提出问题: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许多,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分子的。这样的变化是变化。所以针管实验的正确猜想是。 注意:固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都在的位置上。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液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在较自由地运动。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气态的水:水分子间隔变大,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二、学生阅读课本P23“雨后初晴的道路”这部分内容。 1、提出问题: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试着从微观角 度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 【微观解释】(液态→气态),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 2、提出问题: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 【微观解释】(气态→液态),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 由此看出,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与有关。

运动的水分子的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的教案 【篇一: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第一单元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化学真奇妙》中的 物质构成的奥秘,指导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通 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从物质的宏观世界跨进微观世界,认识分子的特征,对于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物质的解 释宏观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教材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两部分: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作为构成物质基本 微粒的特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于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层面有了较强 的学习欲望,学习热情高,实验探究欲望强。他们已知道了物质能 发生三态变化及其变化的条件,但缺乏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 质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思考。通过学生的分析、总结,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设条件,利用实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运动过程以及分子的 特点。同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以及分工合 作精神;并在其中把化学知识与人生哲理紧密联系,使学生形成虚 怀若谷的良好学习心态。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分子基本特征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 构成和变化,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二)过 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的联系,学会利用生活经验联系教材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通过体会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学会从宏观和微观 两个角度认识物质构成的方法。

水分子的运动及化学反应

水分子的运动及化学反应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占据着我们所知道的70%的地球表面,同时也是人体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水分子是由两个 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因为氢原子电负性小,所以它们与 氧原子形成极性分子。这种极性分子的反应和运动是因为多种因 素的作用而产生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水分子的运动及 化学反应。 水分子的运动 水分子的运动和热能有关,当水分子受到热能的影响时会更快 地运动。而当水分子受到较低温度影响时,它们的运动会变得缓慢。当水温度超过100° C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会趋于稳定,同 时它们还会将其他分子(如盐)溶解在其中。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它们之间会发生电荷引力使它们聚集 在一起形成水的氢键。这种氢键还有一个揭示出来的独特性质, 它们允许水在凝固和液态之间进行转换而不会改变其化学结构。 这种转换被称为水的相变。

水分子化学反应 水分子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下面我们将讨论几种常见的反应: 1. 酸碱反应 当酸溶液倒入水中时,水分子中的氢离子(H+)可以与酸中含有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这种反应被称为酸碱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水分子中的氢离子可以被剥离,形成氧气,这个过程被称为氧化。氧化(或剥离氢离子)的反过来过程被称为还原。当剥离的氢与其他物质分子结合时,就会重新形成水分子。 3. 水解反应

水分子能够衍生出中间体离子,这个过程被称为水解反应。这个过程发生在我们身体内,使生化过程得以进行。 结论 水分子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分子,它的运动和反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水分子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我们身体内的生化过程中的作用。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掌握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3. 能够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教学难点: 1. 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电脑、投影仪和幻灯片。 2. 实验材料:水、容器、温度计、冰块、加热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酒精灯、玻璃棒、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引起学生对水分子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水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吗?请思考一下。 探究活动: 1. 实验1: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a. 将一杯水倒入容器中。

b. 用显微镜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情况。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2. 实验2:探究水分子的相互作用 a. 将一杯水分成两份,分别加热和冷却。 b. 观察加热和冷却后水分子的状态变化。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拓展活动: 1. 小组活动: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c.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归纳总结: 1. 教师总结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分子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的小论文。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对水分子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观点。教学反思: 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进行评估。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2-1《运动的水分子》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共1课时) 第1课时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 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问题导学: 1.水的三态变化:观察:课本上的三态图片,可以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_紧密排列有序,分子都在_固定_位置上_振动_。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__不紧密排列,在一定体积内__一定程度自由运动。分子运动_较慢_,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_排列疏松无序,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__完全自由运动。分子运动的__较快,分子间隔_较大。 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数目和_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间隔和分子的_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_物理变化。水分子_吸收能量,运动_加快,分子间间隔__变大(液态→气态);水分子_释放能量,运动_减慢,分子间间隔_变小(气态→液态)。 2.分子的特征①_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_相互之间有间隔③_在不断运动 三、学情诊断: 【诊断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A 【解析】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不是分子体积膨胀变大造成的.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由气态变为液态,正确. C、不同的花儿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其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故选A 【诊断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运动的水分子知识点

一、水分子的运动 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和_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和分子的________。 2、水分子获得_______时,运动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失去_______时,运动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3、分子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通过________,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变化。 5、净化天然水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一步中常用到明矾,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三步使用活性炭,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较强的_________作用,可以用来吸附_____或______中的_____或______。_________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除杂方法. 6、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过滤操作中的一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是指_________________ ,;三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______ . 7、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再输送到千家万户。 8、由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9、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 (1)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可用_____法; (2)把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可用___________法; (3)把液体和液体分离可用_____法。 10、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电解水实验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知识点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知识点: 一、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转化 气态的水水蒸气冷凝变成水,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凝固变成冰,冰融化变成水。 2.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种状态分析 3.本质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分子本身没变,这是物理变化。 4.具体问题分析 (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水分子之间距离和排列方式的改变? 一滴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他们汇集成一滴水,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束缚力。当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会加快,会力图摆脱这种束缚力,跑得更远。当分子失去能量时,又被这种束缚力乖乖抓回来,彼此靠拢,排列变得整齐。 (2)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是水的蒸发的缘故。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__ __能量,运动______,分子间隔______,相互作用 ,水由态变为态。 (3)烧开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我们知道这是水蒸气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一下。 烧水时,水分子获得能量,便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温度较低的锅盖就会吸收水分子的能量,导致水分子能量降低,运动减慢,相互吸引,彼此靠近,于是,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_____能量, 运动______,分子间隔______;水由态变为态。 可见: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二.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相互之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对于由分子构成的气体,外界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3)存在着相互作用 (4)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运动快。(5)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具体现象分析 (1)实验一: 现象: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解释:分子之间有间隔。 (2)实验二: 现象:热水中的品红扩散较快 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分子不断运动 (4)你能从微观上解释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这一现象吗? 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水分子会获得更多的能量,运动速率加快,会更快地运动到空气中。 (5)一滴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他们汇集成一滴水,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 相互作用 (6)水不易挥发,而汽油却易挥发,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而汽油的沸点是78.5℃,这说明 不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不同 (7)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从分子的基本性质上看,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①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②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8)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水在桌面上蒸发,水分子获得能量后,运动加快,摆脱分子间的束缚,离开桌面,变为水蒸气进入空气中。但由于水分子很小,所以我们看不到他是怎样跑掉的。 (9)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有风的地方干得快。 当有阳光照射时,湿衣服上的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快速扩散到空气中。有风吹动时水分子很快被风带走。 (10)放在衣柜中防虫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甚至消失。 “樟脑球”是易挥发的物质,构成樟脑球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11)用酒精棉球在皮肤表面消毒时,会使人感到一丝凉意。 酒精是易挥发的物质,当酒精的分子从皮肤表面扩散到空气中时,会带走一些 热量,因而会感到有一丝凉意。 (12)沿海地区夏季的气温一般比内 陆地区低。 由于夏季海水的蒸发加快,带走能量

运动的水分子

2.1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为1mL计算)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冰水水蒸气 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运动的更快,分子间隔变大。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实验二 将50 mL水和 50 mL酒精混合,观察现象 步骤:(1)用大针筒,向容器里注入约容器一半体积的水; (2)用小针筒,向容器里滴入一滴油酸; (3)再用大针筒,向容器里注入酒精,至最上面红线处(注意使酒精沿器壁流下); (4)摇晃观察。 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100 mL,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缘故。 知识总结: 1.分子式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特征: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思考:原子与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离子,是否它们也与分子的特征一致? 课堂训练: 1.水变成水蒸气是() A.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 2.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三态均有 3. 0 ℃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4.(2010邹城五中中考模拟)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主要原因是() A.构成水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D.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实质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10.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序号。①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②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③微粒间有间隔.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主要是因为

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知识梳理 1.水的三态变化 水是大量的_______组成的,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用H2O 表示水的组成,并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_______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_______能量后,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由气态变回了液态。 答案:水分子获得失去 2.分子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例如:_______、_______。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不断运动,获得能量,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之间间隔较小。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3.认识水的天然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_______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答案:太阳 4.水的人工净化 由于天然淡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因而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5.纯净物和混合物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_______组成的是纯净物,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 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是混合物,如糖水、空气、河水等。 从微观角度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例如:冰和水,从微观上看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所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而红磷和白磷分别由红磷分子和白磷分子构成,所以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是_______。答案:一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同种分子混合物 疑难突破 1.如何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剖析:应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的间隔会发生改变。 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而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2.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4运动的水分子

第四节运动的水分子 在太阳底下晒衣服,衣服干得快水分子获得能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离开液体表面, 蒸气逸散到空气中 例1.如图所示水的三态变化的粒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状态甲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而改变 B.状态乙是水蒸气 C.蒸发是由状态丙转变成状态乙的现象 D.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时,需要吸收热量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后,水分子本身改变了 B.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 C.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水由水分子构成,冰由冰分子构成,水蒸气有水蒸气分子构成 知识点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5)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例如,水在蒸发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水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其化学性质也不会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该物质的分子会发生变化。 例3.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例4.明代戏曲家汤先祖在《送客避和州》中写道“晓色连古观,春香太子泉”。下列解释“春香”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5.下列古诗蕴含着分子运动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练习题: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C.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2.下面是某同学对不同状态的水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气、液、固三种状态的水中,水分子是一样的 B.气态水分子质量小,液态和固态水分子质量大 C.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 D.气态水分子之间有间隔,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种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及其运动特点 冰:水分子紧密有序排列,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水:水分子间的间隔较小,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自由运动; 水蒸气:水分子的间隔较大,完全自由运动。 2.水三态变化的本质 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水三态变化的原因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间隔变大,变成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加慢、形成固态。 注意: 无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无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只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二、分子及其特征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且温度越高,分子之间的间隔 越大。 注意: 1.水分子的大小不随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分子的体积很小,我们肉眼 看不到。我们平时看到的较小物体的运动,如尘土飞扬,是 不能用分子无规则运动解释的。 3.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该物质是保持分子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这里说的“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 的化学性质相同,如一个水分子和一吨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三、水的天然循环 1.用分子的观点来描述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分子提供能量,是其运动加快,变成水蒸气,水蒸 气在高空遇冷时,分子运动变慢,凝结成云,再遇冷有转变 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汇入江河湖海、渗入山川大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_二单元_探秘水世界_2.1_运动的水分子(有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2.1 运动的水分子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6分,) 1. 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受热后分子会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证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A.同种分子质量相同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3. 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碳原子和氧原子 4. 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 5. 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D. 6. 吸烟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7.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微粒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改变 8.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2. 掌握水分子的特性和性质。 3. 理解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4. 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实验材料:水、冰块、加热器、温度计、容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玻璃杯、塑料勺、温度计等。 4. 实验记录表格。 5. 学生参考资料:关于水分子结构、性质和状态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演示文稿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它的特性和性质有哪些? 探究: 1. 分组进行实验: a. 实验1: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 将一杯水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其状态。

- 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观察其状态。 - 将一杯水加热至沸腾,观察其状态。 b. 实验2:探究水的分子运动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食盐,观察其溶解过程。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糖,观察其溶解过程。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油,观察其溶解情况。 2.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知识讲解: 1. 使用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2. 解释水分子的特性和性质,如极性、溶解性等。 3. 解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态和气态。 巩固与拓展: 1. 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不同的状态?为什么某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某些物质不行? 3.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水分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应用等。 作业: 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小论文。 2. 提供相关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 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 2. 评估学生的小论文,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_运动的水分子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_运动的水分子化学知识点归 纳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 (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三、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四、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五、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 2H2O通电2H2+O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程: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6、注意事项:

运动的水分子9

罗村中学八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序号:9 课题运动的水分子课型新授课执教教师 学习目标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2、了解水的三种状态下 水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情况3、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 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4、学会利用分子 的基本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审核 重难点1、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2、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学案内容 二次备课 一知识链接: 1、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组成的奥秘,请你从宏观方面来描述水的组成水是由和组成的.从微观方面来描述水的构成:水是由 _构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则是由和 _构成. 2、水遇冷结成冰,遇热变成水蒸气,雪融化成水,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理由是什么? 答:这些变化是:因为: 二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请阅读课本26页水的三态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体积明显增 大的原因() A、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受热都冲到了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2、水的三态变化中,不变的是_ 、_ 变化的是_ 、 知识点二:水的三种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情况 1.请阅读课本31上图,完成下表: 固态的水液态的水气态的水 水分子的排列情况 水分子的运动情况 2、看书并解释:马路上的水渍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液态变成了 3、烧开了水后,锅盖上就有一些小水滴? 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的间隔_ ,水由液态变成了 水分子能量,运动_ ,分子间的间隔 ,水由气态又变回到 小组讨论总结: 水分子的变化,的变化,_ 的变化,的变化 知识点三:分子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根据自己知识和对课本的预习,小组讨论水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性质?(1)(2)(3)(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