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范文期末复习总结计划学习资料.doc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范文期末复习总结计划学习资料.doc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范文期末复习总结计划学习资料.doc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范文期末复习总结计划学习资料.doc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

一、太阴病提纲

(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症状: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解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

(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

(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主症:自利不渴。治法:温中祛寒。如四逆汤、理中丸。

【解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少阴自利,脾肾两虚。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病兼表证

(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治法:发汗,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

(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词解】腹满时痛:腹满疼痛时轻时重。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解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主症:腹满时痛。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主症:大实痛。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

也。【解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

一、太阴中风欲愈候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内盛之人感风邪。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

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

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词解】脾家实:脾阳恢复。

【解析】 278- 太阴病转愈。手足温:太阴为至阴,抗邪力弱,不足以全身发热。脾主四肢,故。下利日十余行:脾阳恢复之兆。187- 太阴病转阳明。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二、少阴病治禁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

之。【解析】太阴病气血两虚,禁汗禁下。

三、少阴病欲解时

(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第二节少阴病证

一、少阴寒化证

(一)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

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解析】

282- 少阴寒化的病机及主症。欲吐不吐:肾阳虚衰,浊阴上逆,而胃腑空虚。自利而渴:肾虚不温脾土,泻伤津。

283- 阴盛亡阳。脉阴阳俱紧,寒盛。汗出:虚阳外亡。咽痛:少阴之脉循喉咙。

(二)四逆汤证

病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主症:四肢厥逆,身蜷恶寒,自利而渴等。治法:急温回阳。

(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场。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

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解析】 324- 少阴病膈上寒饮及其与胸中实邪之鉴别。

实邪:病初即见手足寒、脉弦迟有力,当吐。寒饮:干呕,不可吐下。

(三)通脉四逆汤证

病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主症:下利清谷,肢厥脉微,不恶寒,面赤。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

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解析】阳气极虚,故利止脉不出。热伤津,真阴将竭。 2. 热结旁流,筋伤热炽。 3. 腑气壅塞,土燥水竭。

二、热移膀胱证

(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三、伤津动血证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动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

难治。

【解析】 284- 少阴病被火劫伤阴。

294- 少阴发汗致下厥上竭。下厥:阳衰与下,厥从下起;上竭:血从上出,阴从上竭。

第四节咽痛证

一、猪肤汤证(虚火上炎所致。滋肾润肺、和中止利)

( 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客热循经上扰所致。清热解毒,开肺利咽)

( 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半夏、鸡子、米醋)

三、苦酒汤证(痰浊壅阻所致。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 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半夏,桂枝,甘草)

四、半夏散及汤证(寒客咽喉,痰湿凝聚。散寒通阳,涤痰开结。

( 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第五节少阴病预后

一、正复欲愈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顿,下利必自愈。(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解析】脉之阴阳就尺寸而言。少阴中风寸浮(表受风邪)尺沉(正气不足)。

二、阳回可治证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三、正衰危重证

(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厥阴病辨证纲要

一、厥阴病提纲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解析】肝主疏泄,内寄相火。邪入厥阴,疏泄失常,气郁化火则为上热,肝气横逆,克伐脾土则为下寒。饥不欲食:肝火犯胃,肝木乘脾。食入则吐:脾虚肠寒。不可下。

消渴:厥阴肝火燔炽,灼伤津液。*** 太阳蓄水:膀胱气化失司,水停气阻,津不上承。

二、厥阴病欲解时

(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第二节厥阴病证

一、寒热错杂证

(一)乌梅丸证

病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主症:时作,呕吐腹痛,痛剧手足厥。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病机:胃热脾寒,寒热相格。主症:食入口即吐,下利便溏。治法:苦寒泄降、辛温通阳。

(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三)麻黄升麻汤证

病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主症: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手足厥逆,寸脉沉迟,下部不至。

治法:发越郁阳,清肺温脾。麻黄升麻 - 发越郁阳,苓桂术甘草- 温脾,知母黄芩石膏葳蕤天冬- 滋阴清热,归芍。(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

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二、厥阴寒证

(一)当归四逆汤证

病机:血虚寒凝,血脉不畅。主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病机:血虚寒凝,肝胃沉寒。主症:当归四逆汤证加脘腹冷痛、呕吐涎沫、寒疝囊缩等。

治法:养血温经,暖肝温胃。

(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三)吴茱萸汤证

病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主症:头痛、呕吐等。主症:暖肝温胃,散寒降浊。

(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三、厥阴热证

病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主症:下利脓血便,热证。治法:清热燥湿,凉肝止利。

方: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第三节辨厥热胜复证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

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

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

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

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

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第四节辨厥逆证

一、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

(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二、厥逆证治

(一)热厥

1.热厥的特点与治禁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

汗者,必口伤烂赤。

2.热厥轻证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

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 热厥重证

治法:辛寒清热病机:热盛于内,阳郁不达四末。主症:肢厥,胸腹炽热,口渴舌燥,心烦尿赤,脉滑。

(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二)寒厥

1.阳虚阴盛厥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析】汗出热不去,知非表证,为阴盛格阳。

2.冷结关元证

(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给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三)痰厥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四)水厥

病机:阳虚水停中焦。主症:四肢厥心下悸,口不渴。治法:温中化饮。主方:茯苓甘草汤。

(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三、厥证治禁与寒厥灸法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第五节辨呕哕下利证

一、辨呕证

(一)阳虚阴盛证

(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二)邪传少阳证

(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三)痈脓致呕证

(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二、辨哕证

(一)误治胃寒证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佛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

冷故也。

(二)哕而腹满证

(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三、辨下利证

(一)下利辨证

(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二)实热下利证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三)虚寒下利证

1.阳虚阴盛下利证

(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2.虚寒下利兼表证

(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虚寒下利转归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心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心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心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第六节厥阴病预后

一、正复可愈证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二、正衰危重证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在甚,厥不止者,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标签:太阴病;阳虚;脾家实 太阴病是《伤寒论》三阴病之一,“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仅8条原文,述证简略,未明主方,学者读其文似易,而得其要实难。笔者发现,在太阴病发病过程中,随着太阴脾家阳气亏虚程度的变化,其病证方药亦随之而转变。为此,笔者从太阴阳气亏虚的角度,讨论太阴病证治。 1 太阴病概述 《伤寒论》主要讨论的是伤寒邪气伤人阳气病证,邪气由外而来,侵入人体之后,人体之阳气奋起抗邪,这是伤寒病过程中的主要特点。而太阴病主要是足太阴脾在伤寒病中所表现出来的病变,足太阴的阳气主要反应在脾阳上,脾主升,胃主降,因阳气主升,故“升”反映出脾以阳气为主,得阳气之助脾气才能上升,才能转输由胃而来的水谷之气,上输于肺。当寒邪伤及脾阳,脾不能主运化,水谷精微之气反而化为湿,产生以寒湿邪气为特征的太阴病变。因寒湿的产生是建立在脾阳虚基础上,故临床概括太阴病的病机特点为脾阳虚、寒湿内盛。脾阳虚,则后天之气生化不足,致先天之气随之而不足,进而累及肾阳虚。但脾的病变有轻有重,如寒邪伤脾阳不严重,或患者素体脾阳不足,仅仅是运化无力,还未表现寒湿内盛,此时可能出现《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变,当然它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脾阳虚寒湿内盛的状态。所以,在讨论太阴病时,需区别对待不同的太阴病证。 太阴病初起分为2种情况:一为初受邪气,出现表证,成为太阴中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6条);一为气血不足,致气血不能濡养经脉而出现的腹满时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这2种情况相对而言病势较轻,但进一步发展皆可出现脾阳虚、寒湿内盛,甚至出现少阴阳虚。 2 太阴病初起 上述太阴病初起分太阴中风和腹满时痛,实际对应的是桂枝汤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在药物配伍上,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均无干姜、附子一类的温阳之品,故从温补阳气角度而言,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相对理中汤、四逆汤是最弱的。所以,笔者把二者所在的条文作为太阴病初起的证候,而把二者作为太阴病初起的代表方剂。 2.1 太阴病初起是否存在“下利” 在讨论桂枝汤证和桂枝加芍药汤证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太阴病初起有无“下利”。太阴病提纲证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条),大多数医家据此认为,太阴病应合并下利,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伤寒传经之热,入而与之相抟,则为腹满吐利等证。直中之寒,入而与

伤寒论厥阴篇.doc2

《伤寒论》厥阴病篇学习体会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 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 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 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例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消渴者,膈有热也。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

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 况且,中医学是以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说理工具的,而中医学能够反映客观的证候,能够反映证候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它的阴阳辨证方法的正确。 就以厥阴而言,大家知道,它是三阴经最末的一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可见厥阴的“厥”字,是有极尽的意思在内的。 这一名称表示了病至厥阴,是阴寒到了极点,而阳气也到了极衰的地步,然而,事物到了“极”,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也叫“物极必反”,或者叫“物穷必变”。所以,“极”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条件,如果不认识这点,就谈不上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性。 为此,我们认为厥阴病应该是在它的阴寒之极的时候,则阴寒开始走向了衰退,而阳气则相反地由衰转复。因为阳气一直处在阴寒压抑之下,所以,当阴寒由盛转衰的时刻,阳气的来复也必然很强。反映在症状上的“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就是一种“郁极乃发”的阳复现象。

伤寒论 太阳病

古一两15.625g 现3.5g 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的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 或已发热(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太阳伤寒之发

伤寒论----第2单元阳明病辨证论治

伤寒论——第二单元阳明病辨证论治 细目一阳明病本证 要点一阳明病热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要点二阳明病实证 1.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249)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2.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213)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214上)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50) 【释义】此三条论阳明燥结证的证治。太阳病汗、吐、下后,津液受伤,邪气入里,从阳明燥化;或是阳明病,其人多汗,伤津化燥成实而形成本证。多汗是里热迫津外泄的表现。汗出太多,津液耗伤,邪气化燥成实,燥实结滞,故大便结硬。心烦、谵语为阳明燥热秽浊之气循经上扰心神所致。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从小便数多一症,可知津液不能还入胃肠,大便必然硬结。 阳明之气旺于日晡所,当阳明燥热内盛时,每于日晡前后正邪斗争激烈,而见发潮热。以上诸证颇类似大承气汤证,但因其脉滑而疾而不是脉沉实,犹恐燥实敛结程度尚浅,故不敢冒然投用大承气汤,而试投小承气汤治之。由于证为里热燥结,气滞胃肠所致,证属里热腑实证,故治宜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3.大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下之。(215)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细目二阳明病变证 要点湿热发黄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199) 【释义】236条所言阳明病发热汗出,是邪热得以向外发散,湿不得与热邪相结,故不能发黄。若发热仅伴有头汗出,颈以下无汗,说明热不能随汗而畅泄;又见小便不利,说明湿不得下行,湿热二邪相合于内,熏蒸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故见发黄,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湿热交阻,气化不利,津液不布,更因热伤津液,故见渴引水浆。湿热蕴结中焦,气机阻滞,可见腹满,湿热邪气上扰心神,故心中懊憹,本证病机为湿热蕴结,并兼有腑气壅滞,故治用茵陈蒿汤,清利湿热,通腑退黄。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1108  环球中医药2017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 2017,Vol.10,No.10 四学术论坛四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四五”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2?32) 作者单位: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科[武妤霞二郭颖二李诗雨(硕士研究生)二周彩云];北京中医药大学[刘珊二李伟伟(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武妤霞(1989-),女,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向:中医风湿病三E?mail:WGG1055032594@https://www.doczj.com/doc/1d13351829.html, 通信作者:周彩云(1964-),女,本科,主任医师三研究方向:中医风湿病三E?mail:zcy640111@https://www.doczj.com/doc/1d13351829.html,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探讨 武妤霞 刘珊 郭颖 李诗雨 李伟伟 周彩云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太阴病提纲证主方的不同认识加以分析,认为四逆汤二理中汤二桂枝加芍药汤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或力不从心二或药过病所,均无法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任,言太阴无主方更不合逻辑三继从方证对应二方机对应二方因相合的角度论证,认为李东垣的厚朴温中汤更契合太阴提纲证的病因二病机和主症,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三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 主方; 理中丸; 厚朴温中汤 【中图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10.012 1 太阴病的内涵 太阴病篇,在‘伤寒论“中条文最少,然其地位不容忽视三太阴脾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是水液代谢二气机升降之枢纽,户枢不蠹,百病难生,故深研太阴病之理法方药,不仅是论治太阴伤寒之金针,更是论治内伤杂病之锁钥三‘伤寒论“第273条云: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太阴病是指外邪由表入里或寒邪直中太阴或表证失治误治,以中阳不足,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寒湿内盛,气滞水停,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三太阴病乃三阴病之起始,是疾病由阳转阴,由实转虚,由轻转重的过渡阶段,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治疗得当,可获全功;如失治误治,则可入少阴二厥阴而现三阴兼夹的复杂局面三故太阴病属于虚实并见,或以脾阳虚为主,或以寒湿内盛为主,或两者共存三病至太阴,说明后天之本已伤,如不加紧治疗,病邪深化,恐祸及先天,故其处方用药尤须谨慎三2 对太阴病的治疗及主方的不同认识2.1 温脾肾阳气,散寒湿,以四逆汤为主方 ‘伤寒论“第277条云: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 寒故也三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三”曹颖甫‘伤寒发微“曰: 至于不渴,则其为寒湿下利无疑三曰脏有寒者,实为寒湿下陷大肠,初非指脾脏言之,盖此证必兼腹痛,按之稍愈三用大剂四逆汤可一剂而愈,不待再剂而决三”沈目南‘伤寒六经辨证 治法“说: 寒邪传人入太阴,必因脾肾阳虚,以挟水寒上逆于脾,故显自利不渴诸证,当以四逆汤补阳燥湿为主三”综合以上观点:太阴病不仅局限于太阴脾,还可累及于肾与大肠,需补肾壮阳二温脾止泻二散寒除湿,主方应为四逆汤三 然‘伤寒论“第278条云: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三”太阴病并无四逆证,四逆已入少厥二阴,况三阴递进,少厥可兼夹太阴,但太阴不会有少厥之证三四逆汤温肾助阳,乃少阴病之主方,附子乃其主药,如太阴病用四逆汤恐药过病所三再者四逆汤之脉沉而厥,而太阴病之脉浮而缓,故将四逆汤作为太阴病之主方不妥,若太阴病日久出现手足逆冷等肾阳虚之证,可选四逆汤,然此时已病入少阴三2.2 温中补虚,以理中丸为主方 ‘伤寒论“第159条云: 理中者,理中焦三”陈恭溥‘伤寒 论章句“称: 理中丸(汤),温补中土第一方也三”赵鸣芳[1]认为理中丸可作为太阴病本证(提纲证)之主方三方中人参二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使脾阳健运,寒湿得去,则中州自安三很明显,此二人认为理中汤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之主方三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和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寒性霍乱及大病差后胸上有寒三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提到 五经提纲皆是邪气盛则实,惟少阴提纲是指正气夺则虚”;高建忠[2]从虚实角度分析,认为太阴病的病机为虚寒,包括脾虚和寒邪两面,‘伤寒论“以祛邪为主,太阴篇也不例外,而理中丸并无治邪实之药,故把理中丸作为太阴病主方不完全恰当;林家坤[3]亦认为太阴提纲证,虽属脾虚寒湿所致,但以寒湿之邪偏盛为特点,临床应温燥寒湿以治标,兼健脾补虚以顾本,认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应为理中汤加减,即理中汤去白术加生姜二附子,以增散寒除湿之功三综合柯韵伯二高建忠及林家坤三人共同的观点即:理中汤原方不足以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重任,见识如此独到深刻,笔者深表敬佩三从理中汤药物组成来看,干姜乃理中丸之主药,虽有散寒之功,然散寒之力不足三人参二白术二炙甘草温补中焦,可用来治疗太阴病之脾阳

浅谈《伤寒论·厥阴病篇》之腹诊

经典研读 浅谈《伤寒论?厥阴病篇》之腹诊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业勤 杨爱华 关键词 伤寒论 厥阴病 腹诊 《伤寒论》一书内容宏丰,义理蕴深。本文拟就该书厥阴病篇中有关腹诊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1 厥阴病的病机特点与腹诊内容 56条,论及腹诊方面的内容达39条。如心中疼热、蛔厥腹痛、少腹满、腹濡、心下满而烦等等。厥阴病腹诊的论述贯穿了厥热胜复这一条主线,而手足逆冷不失为厥阴病的主要标志。厥阴病的病机与腹诊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11 厥热胜复:论中326条(本文引用《伤寒论》条文编码,均依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下同):“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35条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成无己说:“邪传厥阴,则热深也。”厥阴为阴之尽,风木之气极易生阳助火,消烁阴津,津虚火旺,脏燥无液,求救于水,则为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火生于木,肝气通于心,肝火易扰心火,使厥热更显复杂危笃;木喜攻土,胃虚求食,而邪热复不能消谷,则饥不欲食,或食入即吐;厥深热深,胃家重伤,而邪热下注,则下之利不止,若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此时腹诊以胀痛为急,热利以绞痛、掣痛为主,利后痛减。112 上热下寒: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之属,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邪热上逆,上热则撞心,热灼于上,则心中疼热,下寒则饥不欲食,为阴寒在胃。若勉强进食,亦不能纳,食必与蛔俱出。此因下部虚寒,蛔闻食臭而出。359条云:“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食入口即吐,是因阴寒格阳,拒食不纳,上热误下,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吐逆不止。若汤水不得入口,胃热气逆为病机矛盾的主要方面;若寒格甚,兼以腹痛下利清谷等,则辛热开格为要务。此时的腹诊特点是热搏于上,心下热痛,拒按,腹皮拘急;冷甚于下,肠寒下利清谷,腹皮濡软,喜按喜温。113 里寒外热:370条云:“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厥阴病里寒则下利清谷,腹部冷痛,得温则舒,汗出而厥。此外热是假热,乃真阳外竭之表现。372条云:“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下利腹胀满,为脾阳衰微,不能运化水谷。此类腹胀满的特点是,胀满时减,复如故,即胀满有减轻之时,属虚证,故喜按。而实证胀满则无有减轻之时,胀满盛实则大便秘结,兼有腹痛拒按。若通过治疗,厥阴寒去则胀满自消,清便自调。 2 厥阴病腹诊部位 211 虚里:位于左乳下三寸,心尖搏动处,按之应手而动,动而有节,和缓从容,一呼一吸时间内是4~5动,则为宗气满于胸中,说明阴阳平衡,寒热和调。厥阴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此时腹诊浅按即得,厥热逆甚,其动应衣。如某些心肌炎的中后期有此症状,多为宗气外泄,邪热扰心。 212 胸膈:338条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 ? 5 8 1 ?

伤寒论-太阳病篇-期末复习资料

伤寒论-太阳病篇-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症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病机——太阳主表,卫外。外感先病太阳。 症状解读——脉浮:邪在外,卫气浮于外抗邪。正气未虚。 头项强痛:太阳经循行头项,外邪易犯,风寒外束,经气受阻。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症状解读——发热:风寒袭表,阳浮抗邪。 汗出、恶风:风性疏泄,伤于卫阳。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 脉缓:营阴外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症状解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与感邪、体质、卫气郁闭有关。(风寒甚,卫气郁闭重未能达表则不发热。)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

郁滞,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寒性凝滞,郁闭营卫,无汗脉紧。(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症状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温邪犯表,化热伤津。 误治解读——误汗: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变为风温。热邪鼓动气血,身灼热、脉浮盛有力。热盛迫津外泄,自汗出。伤津,身重。热扰神明,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壅肺,鼻息必鼾。 误下:攻下伤阴伤津,小便不利。肝肾阴精不能上承于目,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二便失禁。 误火:热盛伤津,动风,惊痫、瘛疭。热伤肝胆,水不涵木,黄疸。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

伤寒论太阳病篇 郭杰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 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治法:扶阳解表。

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之猪苓汤於少阴病

JT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之豬苓湯於少陰病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豬苓湯於少陰病陰虛型的水道不通我們看十一之四十條,這是〈少陰篇〉裡面的豬苓湯證:【桂11-40 /宋319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去皮阿膠一兩澤瀉一兩滑石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我們一開始學豬苓湯是〈陽明篇〉。〈陽明篇〉我們教的,豬苓湯所謂「水熱互結」的病機,有沒有可能在「少陰病」發生呢?我想還是有的。少陰病豬苓湯的條文呢,我們可以想像:它就像是延續著我們前面講的豬膚湯啦、朱鳥湯啦 …… 少陰病有可能會有的「心陰虛」的問題。這人陰虛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燥熱的火氣產生,如果心陰虛的火氣漫延到小腸來的話,小腸的火通常都會傳成膀胱的火,畢竟它們靠得太近了。於是,就會產生排尿的問題,好像尿 道在發炎啦或是怎麼樣的狀況。 除了排尿的問題之外呢,我們講到〈少陰〉本身,好像是人體水循環的大源頭,所以得少陰病的人,水循環也會變得比較差一些。

水循環比較差的時候,沿著「有形的」三焦水道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講「有形的」三焦水道的意思是:少陰病豬苓湯的證,其實跟《黃帝內經》講的三焦水道(決瀆之官,身體中的水溝),切得倒是蠻齊的。 比如說它的證狀,在上焦是「咳嗽」——好像是肺裡頭有積水;在中焦是「嘔吐」一一好胃裡頭有積水。肺跟胃的水都太多了,自體吸收不掉。但是相對來講,下焦卻是「下利」的——腸子不吸水,水堆在腸管內。所以上面兩個地方是又熱、又沒有能力吸水;在下面是下利;並且通常會有小便不利,只是這邊不講。身體吸收水份的能力差,人,當然也就會「渴」啦。 腸子不吸水、胃部不吸水、胸腔也不吸水,這樣子上中下三焦水道的問題,在這邊倒是可以看到。可是雖然下利加嘔、咳、渴,這些都可以標示出需要豬苓湯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時候,到底是要用豬苓湯,還是真武湯,還是五苓散?那倒是不一定的哦。 重要的是,要確定這個人有熱,是濕熱在悶燒,把水道阻住,才會需要用到豬苓湯的那些滋陰、分消濕熱的藥。不然的話,少陰病其實涼藥能不要用就不要用。 於是,它告訴你一個張仲景推薦的主證,就是「心煩」以 及「不得眠」,這個病人很煩躁、又失眠。 張仲景提的這一句,不曉得為什麼,後代的醫家用豬苓湯,多半都不把失眠當做主證來抓。其實一本《傷寒論》裡頭,以失眠做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之热是来自肝胆的风木相火的上冲,厥阴之寒则是由于脾胃的阳衰和阴寒的不化 【转载】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舍得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例

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消渴者,膈有热也。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况且,中医学是以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说理工具的,而中医学能够反映客观的证候,能够反映证候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它的阴阳辨证方法的正确。就以厥阴而言,大家知道,它是三阴经最末的一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可见厥阴的“厥”字,是有极尽的意思在内的。这一名称表示了病至厥阴,是阴寒到了极点,而阳气也到了极衰的地步,然而,事物到了“极”,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也叫“物极必反”,或者叫“物穷必变”。所以,“极”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条件,如果不认识这点,就谈不上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性。为此,我们认为厥阴病应该是在它的阴寒之极的时候,

伤寒论-太阳病篇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症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病机——太阳主表,卫外。外感先病太阳。 症状解读——脉浮:邪在外,卫气浮于外抗邪。正气未虚。 头项强痛:太阳经循行头项,外邪易犯,风寒外束,经气受阻。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症状解读——发热:风寒袭表,阳浮抗邪。 汗出、恶风:风性疏泄,伤于卫阳。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 脉缓:营阴外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症状解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与感邪、体质、卫气郁闭有关。(风寒甚,卫气郁闭重未能达表则不发热。)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寒性凝滞,郁闭营卫,无汗脉紧。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症状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温邪犯表,化热伤津。 误治解读——误汗: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变为风温。热邪鼓动气血,身灼热、脉浮盛有力。热盛迫津外泄,自汗出。伤津,身重。热扰神明,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壅肺,鼻息必鼾。 误下:攻下伤阴伤津,小便不利。肝肾阴精不能上承于目,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二便失禁。 误火:热盛伤津,动风,惊痫、瘛疭。热伤肝胆,水不涵木,黄疸。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脉静:脉律缓,未变化。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家:太阳病患者 五、太阳病欲解时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第二节太阳病证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 1.桂枝汤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伤寒论太阳病篇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 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

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又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因寒主收引,经气不利,故常伴身疼腰痛等证。若经气闭郁,项背强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范文期末复习总结计划学习资料.doc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 一、太阴病提纲 (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症状: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解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 (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 (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主症:自利不渴。治法:温中祛寒。如四逆汤、理中丸。 【解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少阴自利,脾肾两虚。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病兼表证 (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治法:发汗,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 (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词解】腹满时痛:腹满疼痛时轻时重。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解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主症:腹满时痛。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主症:大实痛。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 也。【解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 一、太阴中风欲愈候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内盛之人感风邪。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 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 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词解】脾家实:脾阳恢复。 【解析】 278- 太阴病转愈。手足温:太阴为至阴,抗邪力弱,不足以全身发热。脾主四肢,故。下利日十余行:脾阳恢复之兆。187- 太阴病转阳明。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从《伤寒论》少阴病探讨卧寐异常病机

从《伤寒论》少阴病探讨卧寐异常病机 丁元庆 在《伤寒论》少阴病篇45条原文中,明确言及卧寐者有10 条,若除去非少阴病的内容,再加上少阴寒化证应当出现的提纲证见证,以及虽不言卧寐,但却可能出现卧寐异常的相关条文,如“心烦”、“欲死”等,则篇中相关条文超过半数以上。提示卧寐异常是少阴病的重要见症。 卧寐反应少阴心肾阴阳的状态 卧寐是形神安宁的状态,形神安宁是以阴血之静用事为特征的阴阳协调状态。阴阳协调,根在少阴。阳主动,阴主静。卧寐无论是指睡眠,还是躺卧、安静状态,都是以静为特征的,其发生的主要机理是: 静由阴主,其中睡眠则是阳入于阴,阳用藏而不彰。阳在外,阴在内,阴阳水火的升降、转化、协调,是卧寐发生的关键。少阴在脏为心肾,心主火,火属阳主动;肾主水,水属阴,阴主静,入夜之安静、睡眠皆由少阴肾水所主。精藏于肾居下而内守,神舍于心位居于上。上为阳,阳主明,故神以彰明为常;下为阴,阴主藏,故精以隐含不露为宜。精、神皆为人体之所贵,宜藏而不泄,二者协调,又互为其根。阴阳水火的协调平衡是精神内守的前提,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水火为阴阳之征兆,人身之水火主于心肾,精神分藏于心肾,故卧寐主于心肾。《冯氏锦囊》指出: “夫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归肾,故寐者,心神归于肾舍也,, 故不寐、健忘两证,虽似心病,实由于肾虚也。”同时,天人相应,人身阴阳随天阳变化,而有卧起寤寐,正如《灵枢邪客》所说: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阴阳之根在少阴,水火阴阳之升降主持于少阴心肾,神彰于外为昼日之兴奋,精藏于内则为夜间之卧寐。《临证指南医案》说: “寐之由乎心,必赖肾之交,精形合神,阴能包阳,水火既济,自然熟寐。”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 期末复习资料剖析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 一、太阴病提纲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症状: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解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主症:自利不渴。治法:温中祛寒。如四逆汤、理中丸。 【解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少阴自利,脾肾两虚。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病兼表证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治法:发汗,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词解】腹满时痛:腹满疼痛时轻时重。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解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主症:腹满时痛。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主症:大实痛。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解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 一、太阴中风欲愈候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内盛之人感风邪。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词解】脾家实:脾阳恢复。 【解析】278-太阴病转愈。手足温:太阴为至阴,抗邪力弱,不足以全身发热。脾主四肢,故。下利日十余行:脾阳恢复之兆。187-太阴病转阳明。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谈谈少阴病 !

谈谈少阴病! 谈谈少阴病只看楼主楼主acl114pp 收藏2016-1-13 16:54:10 460看/ 7回少阴病是六经里面最难理解,本人十多年来一直心怀悬念,最近从新浏览前人著说,其中以胡希恕大家以表阴证说辞、虽然可以解说部分地方,对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附子汤可以解说、但对黄连阿胶汤、猪苓汤、四逆散、少阴三急下症、甘草汤等不可理解,最近从回忆以前成功的病例、麻黄附子细辛汤病案、黄连阿胶汤症病案、真武汤病案、附子汤病案、四逆汤病案、茯苓四逆汤病案、桃花汤病案、四逆散病案、竹叶石膏汤病案等以前的病案。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精神不好,面部表情憔悴阴郁、但欲寐貌。但是病人不会说他想睡觉、也不会说他精神不好,这些都是医生观察到的客观表现。最近我仔细读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篇都冠以少阴病为开端,说明张仲景可以肯定少阴是少阴病无疑。而在太阳篇里面不能肯定是太阳就说是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具紧名为伤寒。”就用一个大的概念代替。少阴病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都是医生的客观观察到的现象。这就说明少阴病首先是人体的贮备功能不足的问题、或者动用贮备功能了,表现出来疾病症状。这个贮备功能库里面有气虚,有阳虚、

有津液虚、有精血虚,在贮备功能不足的情况下感染表证,就是少阴表证,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如果传入阳明气份表现竹叶石膏汤证、阳明最怕伤津液。如果转入阳明血份就是黄连阿胶汤证、近一步发展就津液大虚就可以用后大定风珠等、转入阳明腑证可以后世增液承气汤、或者黄龙汤、转入小便就是处猪苓汤证、转入少阳就是四逆散证,,转入太阴就是真武汤、附子汤证、沙发acl114pp 2016-1-13 17:26:25 太阴最怕饮停,近一步发展就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证,最近观察几例贫血病人她们都是没有明显表证一来就是表现咽喉肿痛、咽喉干、口干口苦、精神萎靡状态,全身乏力、脉浮细,一看转入少阳、但整体看像少阴用的小柴胡汤和补中益气汤效果明显。我在山区当医生是很多病感冒一身痛、乏力、想睡睡、咳嗽有痰、用的人参败毒散效果明显。还有三例失眠病人一眼看上去就憔悴、但欲寐冒,她说夜晚烦躁不安,不能入睡、舌尖红明显、胎厚腻处以黄连阿胶汤愈、、还有一例失眠很多年病人看了很多医生没有效果、来我诊室表现憔悴、想睡又睡不着、白天烦躁、夜间安静但睡不着、脉芤处茯苓四逆汤五剂而愈、还有五例男性病人,一进门表现疲惫不堪的样子、天天睡7--8小时还不够、怕热口干汗出明显、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处以竹叶石膏汤加苍术四五剂症状消失,还有两例女性患者以来就是焦虑不安乏力、以来就说全身乏力、睡不够、也没没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