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第三讲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 格式:ppt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28
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逻辑推理二、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一)性质命题的类型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性质命题也叫直言命题或直言判断,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1)全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2)全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
例如:所有宗教都不是科学。
(3)特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是P"例如:有的金属是液态。
(4)特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例如:有的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5)单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是P"。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6)单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不是P"。
例如:小王不是警察由于单称判断对反映某一单独对象的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可以看作是全称判断。
这样,性质命题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1)全称肯定判断,简称为"A"判断,可写为"SAP"(2)全称否定判断,简称为"E"判断,可写为"SEP"(3)特称肯定判断,简称为"I"判断,可写为"SIP"(4)特称否定判断,简称为"O"判断,可写为"SOP"日常语言中的直言判断在表达上是不规范的,在逻辑分析中应先整理成规范形式。
例如,"凡人皆有死",应整理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这是A判断;"有人不自私",应整理成"有的人不是自私的",是O 判断。
(二)对当关系从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来说,判断主项"S"的外延与谓项"P"的外延之间的关系,共存在五种:全同关系、被包含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性质命题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性质命题。
2. 掌握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方法,包括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和三段论推理。
3. 能够运用性质命题的推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性质命题的概念。
2. 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方法。
教学难点:1. 性质命题的判断。
2. 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性质命题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性质命题。
2. 学生分享对性质命题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讲解性质命题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性质命题的定义,即一个命题是否为性质命题的判断标准。
2. 举例说明性质命题的特点,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讲解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方法(15分钟)1. 讲解对当关系直接推理的方法,包括反对关系直接推理和矛盾关系直接推理。
2. 讲解三段论推理的方法,即两个性质命题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
四、案例分析和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运用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方法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性质命题及其推理的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性质命题的概念和直接推理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性质命题的基本判断和推理技巧。
在案例分析和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性质命题,以及如何运用直接推理方法。
在作业布置方面,应注重难度的层次性,让学生能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