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测试复习资料 by 北京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测试复习资料 by 北京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测试复习资料 by 北京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测试复习资料 by 北京理工大学

1.软件测试必要性:测试是所有工程学科基本组成单元,也是软件开发重要组成部分。

2.软件测试的定义:正面、反面

IEEE定义:在特定条件下运行系统或构件、观察或记录结果,对系统某个方面做出评价。分析某个软件项以发现现存和要求的条件之差别并评价此软件项的特性。

软件测试是由验证和有效性确认活动构成的整体。

3.软件质量

IEEE定义:系统、部件或过程满足规定需求的程度。满足顾客或用户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功能、可靠、易用、效率、可维护、可移植

4.软件缺陷

缺陷是对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与产品说明书不符。

缺陷产生:技术问题、团队工作、软件本身

缺陷构成:规格说明书、设计、代码、其他

缺陷修复成本:发布》测试》编程》设计》需求分析

5.验证、确认

验证:是否正确构造了软件

确认:是否构造了正式用户所需要的软件

6.测试分类

测试阶段层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测试目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

是否执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是否针对内部: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7.测试阶段

A 需求和设计审查

B 单元测试(白盒代码,代码评审可以发现50%-70%错误)

C 集成测试(组成测试,一次性集成、增殖式集成)

D 功能测试(确认功能是否正常使用)

E 系统测试(放在计算机环境下测试,硬件平台、软件支持)

F 验收测试(向用户表名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符合期待)

G 安装测试(按照安装手册,模拟用户环境,进行安装操作测试)

8.工作范畴

测试实施:制定测试策略、测试计划、确定测试方法规范,控制测试进度,管理测试资源。

组织管理:编写文档、搭建测试环境,开发测试脚本,开展测试活动

9.第三方测试

介于开发方和用户方之间的测试组织的测试,也称独立测试

1.测试人员

基本责任:发现程序、系统或产品中所有问题,尽早发现问题,督促开发人员解决缺陷

2.团队模式

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开发经理

开发为核心的组织模型

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组织模型

三国鼎立的组织模型

3.团队构成

QA/测试经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内审员测试组长测试设计人员一般测试人员

按技术领域组建团队

按产品线组建团队

4.测试环境五要素

软件: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程序

硬件:网络设备、服务器、测试用机

网络环境:路由器交换机等硬件,网络协议、代理、防火墙、网络工具

数据准备(数据库):大量数据,原有数据

测试工具

5.建立项目测试环境

清楚项目要求、规划测试环境、列出设备清单、环境实施

**6.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可以独立进行测试执行的最小单元,测试用例就是将软件测试行为活动转化为规范化的文档。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指导,是软件测试必须遵守的准则。

测试用例作用:有效性、可复用性、易组织性、客观性、可评估性和可管理性、知识传递、重要参考依据,提高测试质量。

测试用例书写标准:标志符、测试项、测试环境要求、输入标准、输出标准、测试用例我之间的关联。整体质量要求:覆盖率、易用性、易维护性、粒度适中

测试用例套件是由一系列测试用例并与之关联的测试环境组合而构成的集合

,以满足测试执行的特定要求。

跟踪测试用例:每天执行多少测试用例通过、未通过各占多少

**7.缺陷

缺陷生命周期:一个软件缺陷被发现、报告到被修复、验证、关闭的过程。

发现——打开:测试人员找到缺陷提交给开发人员

打开——修复:开发人员修复提交给测试人员验证

修复——关闭:测试人员验证,关闭不存在的缺陷。

缺陷标识、缺陷类型、产生可能性、缺陷来源、缺陷原因、前提、操作步骤、期望结果、实际结果。

缺陷处理技巧:审阅、拒绝、完善、分配、验证、重新打开、关闭、暂缓

缺陷分析方法:缺陷分析报告、缺陷趋势报告、缺陷年龄报告、测试结果进度报告

8.测试报告结构

产品标识、用于测试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文档及标识、产品描述、用户文档、程序和数据的测试结果、与要求不符的清单、对不符清单的说明,测试结束日期。

9.软件测试误区

如果发布软件有质量问题都是测试人员的错。X

测试技术要求不高,比编程容易。X

有时间就多测试一些来不及就烧测试。X

测试与开发人员无关。X

根据瀑布模型,测试是后期开发的一个阶段。X

10.软件测试原则

标准建立在用户需求之上。

质量第一,时间服从质量。

事先定义好质量标准。

软件项目启动,测试便开始。

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

第三方测试会更客观有效。

测试计划是做好测试工作的前提。

测试用例是设计出来的,根据测试目的去设计测试用例。

对错误较多的程序段进行更深入测试。

重视文档,保存好一切测试过程文档。

三、

1.软件测试模型

V模型:瀑布模型变种编码-单元、设计-集成、需求-系统

W模型:开发和测试都是V,测试伴随整个软件开发周期,两者同步。

H模型: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就绪点、其他流程

H模型揭示了测试与其他流程并发执行,准备与执行分离。

V模型强调测试级别每一级对应一个开发级别

W模型强调测试计划等工作线性和对系统需求和设计的测试。

H模型强调测试是独立的,只要前提具备就可以开始测试。

2.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就是对软件测试的流程过程化并对每一个过程元素进行明确的界定,形成完整

的规范体系。比如文档结构,模版,规范目的。

四、

1.测试点的确定

由分析设计员确立。

概要设计或详细设计中应指出每个单元模块的测试要点、指标和方法。

2.测试用例概要

概述:测试用例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设计的测试数据及与之相关的测试规程的一个特定的集合,或称为有效地发现软件缺陷的最小从测试执行单元。

测试实际上就是测试用例的计划、执行和跟踪过程。

规模越大,测试用例设计难度越大。

设计步骤:

测试需求、测试需求编号、(一个需求2个用例,正、反),输入,输出(预期结果)

编写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TC_测试需求标识,测试需求标识,测试目标状态(测试前需要准备什么条件,环境),输入,输出(执行用例后的实际结果)

3.测试用例设计—黑盒

定义: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第三方测试、外购软件大多采用黑盒测试

静态黑盒测试:测试产品说明书,测试文档,找出根本性大问题,疏漏或遗漏产品说明书属性检查清单:完整、准确、精确、一致、贴切、合理、

代码无关、可测试

动态黑盒测试:不深入代码细节的软件测试称动态黑盒测试,也称行为测试,

等价类划分:划分等价类,选取测试用例。

选取测试用例:先为每一个等价类编号,设计新用例尽可能多地覆盖有效等价类、重复,设计新用例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来、重复。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等价类划分的一种变体和改良,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第一,不是在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代表,而是挑选元素时使用等价类EC的边界受到测试,第二,不只关注输入条件,也注意输出条件。

依次取取min、min+、nom、max-、max

健壮性测试:除了上述5个取值外,还取min-和max+,检测超过极限的情况,意义在输出部分。

最坏情况测试:关心多个变量取极值时出现的情况,对每个变量的5种情况求出笛卡尔积,生成测试用例。

健壮最坏测试:两者融合

*错误猜测法、判断表法、因果图法

4.测试用例设计—白盒

内容:代码分析,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功能确认和接口分析,逻辑覆

盖率分析,性能与效率分析,内存分析

静态白盒测试:

代码检查(人工+工具):桌面检查,代码审查,走查

静态结构分析(工具):函数调用关系,模块控制流图,文件调用关系

图,类关系图

软件质量度量(工具):质量模型(度量规则,分类标准,质量因素)动态白盒测试

功能确认与接口分析:单元接口测试,扩展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

重要执行路径,错误处理的路径,影响上述几点的边界条件。

???逻辑覆盖率分析:测试覆盖率(测试用例对内部逻辑的覆盖程度)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组合覆盖

多条件覆盖,修正条件判定覆盖,路径覆盖(全部)

性能与效率分析:单个函数的性能分析,函数的调用频率分析,

代码执行频率分析,响应时间,并发性。

内存分析:了解程序内存分配的真实情况,发现内存分配的错误,

在问题出现前发现征兆,内存错误(分配,释放)

代码跟踪:高级方式,控制流,源代码跟踪

5.如何安排白盒测试

单元测试:人工检查、动态执行跟踪

调试:成功测试之后开始的,是进一步找到程序中的错误

辅助模块、桩模块

自顶向下的单元测试策略

自底向上的单元测试策略

孤立测试

集成测试:传统:模块内集成测试,子系统内集成测试,子系统间集成测试面向对象:类内集成测试,类间集成测试

集成方式:基于分解的集成

一次性集成方式:非增量式

增量式集成方式:

自顶向下增量集成方式:深度优先替代桩模块

自底向上增量集成方式:驱动模块工作量小

混合的增量式集成(三明治):底层向上

顶层向下

基于层次的集成:(广度优先)

系统测试:根据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验证软件系统功能和性能。

验收测试:黑盒为主,辅以白盒,根据软件任务书

*6.白盒综合策略

先用工具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先静态后动态,最后且重点的是覆盖率测试

单元阶段,以代码审查,逻辑覆盖为主;集成阶段,增加静态结构分析,

静态质量度量;系统阶段,要黑盒辅以白盒

7.面向对象测试

五、

1.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与其所依赖的环境的依赖程度,包括对硬件的依赖程度,对平台软件、其他软件的依赖程度。

2.硬件兼容性测试

目的:确认硬件环境描述是否正确

内容:最低配置,影响速度、对环境特殊要求,对CPU硬盘,内存要求

3.软件兼容性测试

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补丁包)、浏览器、其他软件

4.数据兼容性

软件之间能否正确地交互和共享信息,如文字、表格、图片格式

5.平台化软件兼容性

跨硬件能力、跨操作系统能力、多数据库系统、客户端兼容性测试、数据兼容性测试6.新旧系统数据迁移测试

新旧版本切换时保证数据安全,需要双向迁移保证可以恢复旧系统。

(需要备份数据)

7.易用性测试

概述:是指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外观)。

安装测试:安装的易用性、安装过程、安装手册。

功能易用性测试:业务复合型、功能定制性、交互性等

用户界面测试:

界面整体测试:界面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的测试和评估。

界面元素测试:窗口、菜单、图标等测试

辅助系统测试:帮助和引导用户使用软件的辅助系统,如帮助、向导、信息提示框。

8.可靠性测试

定义:在规定环境,规定时间内,一个系统或其功能无故障运行的可能性。

规定时间一般分为执行时间、日历时间和时钟时间。

可靠性目标:客户对软件性能满意程度的期望

目的:发现影响可靠性的缺陷,实现可靠性增长。

环节:开发软件可操作概图并生成测试用例、开发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环境、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9.文档测试

概要:除了测试程序,还要保证文档饿正确性也是职责范围之内。

范围:用户手册(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维护修改建议)、开发文档(需求、设计、可行性分析等)、管理文档(项目开发计划、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

用户文档内容:包装、登记表、广告、安装设置指导、用户许可协议、联机帮助

用户文档作用:改善易安装型,提高易用性,开山可靠性,促进销路,降低技术支持费用

文档检查要点:非代码-静态方法,结合-动态测试。文字校对、找到程序错误

10.负载压力测试

负载压力概念:指系统再某种指定软件、硬件、以及网络环境下承受的流量,例如并发用户数、持续运行时间、数据量等,其中并发用户数是负载压力的重要体现。

性能测试:保证产品你发布后系统的性能满足用户需求。

负载测试:确定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

压力测试: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受的性能点。

负载压力测试:并发性能测试(重点)、疲劳强度测试、大数据量测试

测试结果指标分析:客户端负载压力指标:虚拟并发用户数,交易响应时间,每分钟交易数,吞吐量图

交易处理指标

WEB请求指标

WEB页面组间指标

服务器资源使用指标

网络监控指标

优化调整设置:

CPU问题:换CPU

内存和

高速缓存:软件的内存优化

磁盘资源问题:提高读写速度

调整配置参数:

优化应用程序网络设置

10.软件本地化(L18N)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进行加工满足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

软件国际化(L10N):使功能和代码设计能处理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使创建不同语言版本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源程序代码的软件工程方法

软件本地化测试:功能性测试,翻译测试,可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适用性测试(文化、宗教、喜好等)、手册验证

*国际化是本地化的基础和前提。本地化要处理字符集问题、数据格式、页面显示布局、语言翻译、配置和兼容问题。

六、

1.测试自动化

自动化测试是相对手工测试而存在的一个概念,由手工逐个运行测试用例的操作过程被测试工具自动执行的过程所代替。测试工具的使用是自动化测试的主要特征。

测试自动化:一切可以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的测试任务都已经由计算机系统或软件工具、程序来承担并自动执行。

2.测试自动化优势

提高软件质量,提供简单回归测试

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时间

提高测试覆盖率

执行手工测试不能完成的任务(大数据量测试,压力测试等)

更好地重现软件缺陷的能力

更好的利用资源(节省人力、硬件)

增进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3.测试自动化局限

定制型项目

周期短的项目

业务规则复杂的对象

人体感官与易用性测试不能用测试工具

不稳定软件

涉及物理交互(刷卡器)

错误概念:自动化测试可以完成一切测试,测试工具适用于所有测试,测试工具能使工作量大幅度降低,测试工具能实现百分之百的测试覆盖率,自动化测试工具容易使用,自动化测试能发现大量新缺陷。

正确认识测试自动化:不现实的期望注定测试自动化失败

测试自动化能降低手工测试时间和错误,增加覆盖率

不能完全替代手工测试,不能保证全覆盖不能弥补不足。

4.测试工具分类

白盒工具黑盒工具

静态测试工具动态测试工具

开源商用自主开发第三方

单元测试工具功能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测试管理工具

OT:测试过程:单元、集成、确认、系统、验收

规定评价: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确立评估准则。

软件质量要求:产品描述要求、用户文档要求、程序数据要求

2-8原则:发现错误占总错误的十分之八

测试结束的标志:错误强度曲线下降到预定水平

多条件覆盖级别: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组合覆盖

黑盒测试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组合的方法是因果图法

差错能力最强的是条件组合覆盖

集成测试为了验证概要设计,确认测试为了验证需求规格说明书

边界值分析不是白盒测试技术

覆盖准则最强:路径覆盖;最弱:语句覆盖。

因果图法可以有效监测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可能引起的错误。

软件质量定义:软件特性的综合,以及满足规定和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

黑盒判定表法:表示和分析复杂逻辑关系的工具,判定表有几列,就建几个测试用例因果图法:挑选搞笑测试用例以检查组合输入条件的系统方法。先列出原因和结果的图,然后转为判定表

白盒逻辑覆盖率分析:

语句覆盖:一条语句执行一次,覆盖度最低

判定覆盖:每个判定至少获得一次真和假值,忽略BOOL表达式内部的变量值,不管是与还是或,只要最终BOOL表达式为真/假即可

条件覆盖:每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值都要满足一次,让与和或独立起来。,即A,B,C 都取T和F一次

条件判定组合覆盖:混合2者

多条件覆盖:条件的每一个可能组合出现一次,注重在组合,一般为2^N次方种组合,如ABC则有8种组合方式都要覆盖。

修正条件判断覆盖:

路径覆盖:覆盖所有路径,断言覆盖,完全彻底。

功能性测试:根据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复习资料

1、热电偶测温的原理、基本定律及应用、热电偶测温冷端温度补偿方法 (温差电动势可以忽略不计,在热电偶回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接触电动势) 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两端接点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形状无关。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且是T的单值函数,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1) 均质导体定律 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均为零;反之,如果有热电动势产生,两个热电极的材料则一定是不同的。根据这一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的成分是否相同(称为同名极检验法),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2)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C,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3) 标准电极定律

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可知。为分度表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 (4) 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分别为T、Tn和接点温度分别为T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为分度表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由于热电偶产生的电势与两端温度有关,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恒定才能使热电势正确反映热端的被测温度。由于有时很难保证冷端温度在恒定0℃,故常采取一些冷端补偿措施。 1.冷端恒温法 (1) 冰点槽法 (2) 其它恒温器 2.补偿导线法:将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 3.计算修正法 4.电桥补偿法

5.显示仪表零位调整法 6.软件处理法 2、霍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 原理: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当有电流I 流过薄片时,在垂直 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E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作用在半导体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越 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霍尔电势用下式表示: 特点: 1、为提高灵敏度, 霍尔元件常制成薄片形状。 2、要求霍尔片材料有较大的电阻率和载流子迁移率。 3、只有半导体材料适于制造霍尔片。 4、霍尔集成电路可分为线性型和开关型两大类。 5、霍尔传感器广泛用于电磁测量、压力、加速度、振动等方面的测量。

软件测试复习题_带答案

软件测试复习题 一、判断 (01)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错 (02)白盒测试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完全可以不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对(03)白盒测试不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还要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错 (04)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是根据程序内部逻辑设计的。错 (05)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功能需求设计的。对 (06)为了快速完成集成测试,采用一次性集成方式是适宜的。错 (07)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若能推迟暴露其中的错误,则为修复和改进错误所花费的代价就会降低。错 (05)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若能尽早暴露其中的错误,则为修复和改进错误所花费的代价就会降低。对 (09)单元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进行。对 (10)压力测试通常需要辅助工具的支持。对 (11)压力测试不需要辅助工具的支持。错 (12)测试人员说:“没有可运行的程序,我无法进行测试工作”。错 (13)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错 (14)软件测试员无法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对 (15)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对 二、选择 1、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之一为( a ) A)因果图 B)逻辑覆盖 C)循环覆盖 D)基本路径测试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A)避免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错误 B)发现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错误 C)尽可能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D)修改软件中出现的错误 3、下列软件属性中,软件产品首要满足的应该是( a ) A)功能需求B)性能需求C)可扩展性和灵活性D)容错纠错能力 4、坚持在软件的各个阶段实施下列哪种质量保障措施,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 a)。 A)技术评审 B)程序测试 C)改正程序错误D)管理评审 5、以程序的内部结构为基础的测试用例技术属于( d )。

软件测试复习题集1解答

软件测试复习题1 一、判断题(10题,10分) 1.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测试用例的数目越多,测试的效果越好。(×) 3.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并非所有的软件缺陷都能够被修复。(√) 4.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5.验收测试是以最终用户为主的测试。(√) 6.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是没有价值的。(×) 7.只要能够达到100%的逻辑覆盖率,就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8.在边界值方法中,对于一个有n个变量的函数作最坏情况测试,生成的测试用例个数是7n个。(×) 4n+1 9.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够设计出尽可能好的测试方案,经过严格测试之后的软件可以没有缺陷。(×) 10.单元测试属于动态测试。(√) 11.软件生存周期是从软件开始开发到开发结束的整个时期。(×) 12.传统测试以发现错误为目的,现在测试已经扩展到了错误预防的范畴。(√) 13.调试从一个已知的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过程,有预知的结果;测试从一个未知的条件开始,结束的过程不可预计。(×) 14.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缺陷跟踪、测试评估。(√) 15.白盒测试往往会造成测试用例之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冗余和未测试的功能漏洞。(×) 16.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17.可以把不合格的开发人员安排做测试。(×) 18.传统测试是在开发的后期才介入,现在测试活动已经扩展到了整个生命周期。(√) 19.在所有的黑盒测试方法中,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是最为严格、最具有逻辑性的测试方法。(√) 20.永远有缺陷类型会在测试的一个层次上被发现,并且能够在另一个层次上逃避检测。(√) 二、填空题:(10空,10分) 1.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以及(源程序)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2.按照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而论,软件测试可以分为(白盒测试法)和(黑盒测试法)。 3.按照软件测试的策略和过程来分类,软件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证测试)和确认测试。 4.质量管理是指以组织为质量中心、企业全员参与为基础,为追求客户满意和组织所有受益者满意而建立和形成的一整套质量方针、目标和(体系)。质量管理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Chapter 1 1、信号的三种分类方法及其定义 (1)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若信号可表示为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因而可确定其任何时刻的量值,这种信号称为确定性信号(分为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随机信号是一种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瞬时值,也无法用数学关系式来描述的信号。 (2)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若信号数学表示式中的独立变量取值是连续的,为连续信号;若独立变量取离散值,为离散信号。 (3)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电压信号x(t)加到电阻R上,其瞬时功率P(t)=x2(t)/R。把信号x(t)的平方x2(t)及其对时间的积分分别称为信号的功率和能量。 2、周期信号频谱的三个特点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2)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基波频率是诸分量频率的公约数(3)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表示该谐波的幅值或相位角。 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P30 表1-3) 时域 频域 δ(t)? 1 (单位瞬时脉冲)(均匀频谱密度函数) 1 ?δ(f)(幅值为1的直流量)在(f=0处有脉冲谱线) δ(t-t0)?e-j2πfto δ函数时移t0 (各频率成分分别相移2πfto 角) ej2πfot ?δ (f-f0) (复指数函数)(将δ(f)频移到f0) 正、余弦函数的频谱密度函数: 由sin2πf0t=j(e-j2πfot-ej2πfot)/2,cos2πf0t=(e-j2πfot+ej2πfot)/2,变换为sin2πf0t?j[δ(f+f0)-δ(f-f0)]/2,cos2πf0t? [δ(f+f0)+δ(f-f0)]/2

第 2 页 共 7 页 5、各态历经平稳随机过程定义及其性质 定义:平稳随机过程是指其统计特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随机过程。 性质:当取样在时间轴上作任意平移时,随即过程的所有有限维分布函数是不变的。 6、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及其含义 参数:(1)均值、方差和均方值(2)概率密度函数(3)自相关函数(4)功率谱密度函数。 含义:均值μx 表示信号的常值分量,方差σx2描述随机信号的波动分量,均方值φ2描述随机信号的强度。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信号幅值落在指定区间的概率。自相关函数,假如x(t)是某各态历经随机过程的一个样本记录,x (t+τ)是时移的样本,在任何t=ti 时刻,从两个样本上可以分别得到两个值x(ti )和x (ti +τ),而且x(t) 和x (t+τ)具有相同的均值和标准差。功率谱密度函数,.对于具有连续频谱和有限平均功率的信号或噪声,表示其频谱分量的单位带宽功率的频率函数。 习题1-3求指函数x (t )=Ae-at (a>0,t ≥0)的频谱。 解:指函数的频谱 x (t )=X (f )? ∞∞ -x (t )e-j2πftdt=? ∞ Ae-ate-j2π ftdt=A/(a+j2πf) 习题1-6求指数衰减振荡函数x (t )=e -at sinw 0t 的频谱。 解:指数衰减振荡函数的频谱x (t )=X (f )?∞ ∞-x (t )e -j2πft dt=?∞ (e -at sin2πf 0t )e -j2πft dt=?∞0 e -at 2j (e -j2πfot - e j2πfot )e -j2π ft dt=2 j ( ) π()π(fo -f j2a 1-fo f 2j a 1+++) Chapter 2 1、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参数有哪几个?各自的含义? 参数及含义:(1)线性度,测量装置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与理想比例关系(即理想直线关系)的偏离程度(2)灵敏度,单位输入变化引起的输出变化,通常使用理想直线的斜率作为测量装置的灵敏度值(3)回程误差(迟滞),描述测量装置同输入变化方向有关的输出特性(4)分辨力, 引起测量装置的输出值产生一颗可察觉变化的最小输入量(被测量)变化值称为分辨力(5)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零点漂移是测量装置的输出零点偏离原始零点的距离;灵敏度漂移则是由于材料性质的变化引起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斜率)的变化。总误差是零点漂移与灵敏度漂移只和。 2、传递函数的分母由什么决定?分子由什么决定? 传递函数H (s )=Y (s )/X (s ),分母X (s )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分母中s 的最高次幂n 代表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分子Y (s )则和系统同外界之间的关系。如输入(激励)点的位置、输入方式、被测量及测点布置情况有关。 3、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传递函数:H (s )=1/(τs+1),频响函数:H (w )=1/(j τw+1),幅频特 性:A (w )= 2 w 11 ) (τ+,ψ(w )=-arctan (τw ),负号表 示输出信号滞后于输入信号。 4、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传递函数:2 n n 2 2 n s 2s s H ωξωω++=)(,频响函 数: n 2n j 2]- 1[1 H ωωξωωω+= )()(,幅频 特性: 2 n 222n 4]1[1 A )()( )(ωωξωωω++= ,相频特性: 2 n n -12-arctan ) ()( )(ωωωω ξωψ= 5、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设有一个测量装置,其输出y (t )和输入x (t )满足y (t )=A0x (t-t0),

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笔记(修).docx

第一章基础知识 1.1、软件 1)、软件=程序+文档 2)、分类 功能:系统+应用 架构:单机+C/S+B/S 用户:产品+项目 规模:小型+中型+大型 1.2、Bug 1)、类型一(广义上,软件生命周期,与用户需求不符的问题): 完全没有实现的功能 基本实现功能,但有功能上或性能上的问题 实现了用户不需要的功能 2)、类型二(测试执行阶段的问题) Defect---------Requirements&Design Error-----------Development Bug------------Testing Failure---------Post production 1.3、测试 1)、概念: 测试是为了检验实际的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所以不能为了发现错误而发现错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 2)、测试环境:硬件+软件+网络 要求:真实(项目、产品)+干净+无毒+独立(测试与开发) 1.4、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输入+输出+测试环境 便于团队交流,便于重复测试,便于跟踪统计,比纳与用户自测 开发生命周期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维护 测试生命周期 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估 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完成后,根据《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软件原型(DEMO)写测试用例 1.5 其他 1)、测试人员素质要求:细心、耐心、信心、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 2)、如何成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1、不断学习充电2、阅读原版书籍3、阅读缺陷管理系 统中的缺陷报告4、阅读高手写的测试用例5、学习产品相关 的业务知识

1.6 软件测试的基本规则 1) Zero Bug 与Good Enough Good Enough原则:不充分测试是不负责任,过分的测试是一种资源浪费。 参考:*遗留bug不超过10个,严重的不超过5个 *测试用例执行率为100%,通过率为95% *单元测试,关键模块语句覆盖率达到100%,分支覆盖率达到85% 2) 不要视图穷举法 3) 开发人员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4) 软件测试要尽早执行 一般情况下,软件80%的缺陷集中在20%的模块中。 7) 缺陷具有免疫性 缺陷具有免疫性,需要根据新版本修改维护测试用例,另外,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经验:没修复3-4个bug,可能会产生一个新bug。 第二章测试分类 2.1、是否运行程序 Static Testing------------代码规范、界面、文档 Dynamic Testing--------运行程序 2.2、根据阶段分类 Unit Testing(单元测试)----------10% 最小模块,依据源程序和《详细设计》 白盒测试人员||开发人员 编译代码→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桩模块(Stub)、驱动模块(Driver) 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20% 模块间的接口,依据单元测试的模块和《概要设计》 白盒测试人员||开发人员 一般单元和集成同步进行 System Testing(系统测试)----------40% 整个系统(功能、性能、软硬件环境),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黑盒测试工程师 Acceptance Testing(验收测试)----------20% 整个系统(功能、性能、软硬件环境),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验收标准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复习资料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章节测试题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 点: ,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 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 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2015--软件测试--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软件测试正反两方面的观点 正面观点:Bill Hetzel博士(软件测试领域的先驱,正向思维代表)主要观点是:软件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即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 反面观点:Glenford J. Myers(反向思维的代表): 观点: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2.软件测试的定义 IEEE 的定义: ?在特定的条件下运行系统或构件,观察或记录结果,对系统的某个方面做出评价。 ?分析某个软件项以发现现存的与要求的条件之差别(即错误)并评价此软件项的特性。 正确的定义:软件测是由“验证(Verification)”和“有效性确认(Validation)”活动构成的整体。 3.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 软件开发是生产制造软件;软件测试是验证开发出来软件的质量。类比传统加工制造企业,软件开发人员就是生产加工的工人,软件测试人员就是质检人员。 关系应该是: 1、没有软件开发就没有测试,软件开发提供软件测试的对象。 2、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都是软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 4、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开发产物质量的重要手段。(网上) 4.P11 V模型 第二章 1.软件缺陷 定义:IEEE STD 729(1983)对软件缺陷给出了一个标准的定义: 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 从外部看,软件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主要类型:软件缺陷的主要类型/现象有: ?功能、特性没有实现或部分实现; ?设计不合理,存在缺陷; ?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 ?运行出错,包括运行中断、系统崩溃、界面混乱;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 考试试题A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_____和_____ 。 2.测量结果与_____ 之差称为_____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_____ ,改善非线性,进行_____ 补偿。 4.为了_____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_____。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_____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_____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_____,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_____。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_____,有效值的平方称为_____,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_____,后者频谱特点是_____。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和_____。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_____。其几何意义是_____。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 5cos100()00t t x t t π?≥?=??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

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1.简述软件测试的意义。 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深入的应用,软件质量问题已成为开发和使用软件人员关注的焦点。而由于软件本身的特性,软件中的错误是不开避免的。不断改进的开发技术和工具只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但是却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因此为了保证软件质量,必须对软件进行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最有效的排除和防治软件缺陷的手段,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最重要手段。 2.什么是软件缺陷?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解: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从外部看,软件缺陷是系统所需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 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经标明的功能;(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3)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虽未指出但应当达到的目标;(4)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中指出的范围;(5)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良。 3.简单分析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其中那个阶段引入的缺陷最多,修复成本又最低? 解:软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需求规格说明错误;设计错误;程序代码有误;其他。其中在需求分析阶段引入的缺陷最多,修复的成本又最低。 4.当用户登录某网站购物完毕并退出后,忽然想查查购物时付账的总金额,于是按了浏览器左上角的“退回”按钮, 就又回到了退出前的网页,你认为该购物软件有缺陷吗?如果有,属于哪一类? 解:有缺陷。其所属类别与软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有关。 5.什么是软件测试?简述其目的与原则。 解:软件测试是为了尽快尽早地发现在软件产品中所存在的各种软件缺陷而展开的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对软件产品(包括阶段性产品)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活动过程。 测试目的:(1)证明:获取系统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可用的信心;尝试在非正常情况和条件下的功能和特性;保证一个工作产品是完整的并且可用或可被集成。(2)检测:发现缺陷、错误和系统不足;定义系统的能力和局限性;提供组件、工作产品和系统的质量信息。(3)预防:澄清系统的规格和性能;提供预防或减少可能制造错误的信息;在过程中尽早检测错误;确认问题和风险,并且提前确认解决这些问题和风险的途径。 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和遵循的原则:(1)测试不是为了证明程序的正确性,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能工作。(2)测试应当有重点。(3)事先定义好产品的质量标准。(4)软件项目一启动,软件测试也就开始,而不是等到程序写完才开始进行测试。(5)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6)第三方进行测试会更客观,更有效。(7)软件测试计划是做好软件测试工作的前提。(8)测试用例是设计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9)对发现错误较多的程序段,应进行更深入的测试。(10)重视文档,妥善保存一切测试过程文档。 6.件测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解:软件测试的阶段划分为:规格说明书审查;系统和程序设计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

软件测试复习题

软件测试复习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测试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分析说明)。 1、测试是为了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 2、用黑盒法测试时,测试用例是根据程序内部逻辑设计的。(×) 3、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力求做到穷举测试。(√) 4、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5、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6、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模块程序。( √ ) 7、代码评审员一般由测试员担任。(× ) 8、发现错误多的程序模块,残留在模块中的错误也多。(√) 9、单元测试多采用白盒测试(结构性测试)技术。(√) 10、系统测试多采用白盒测试(结构性测试)技术。(×)(黑盒测试) 11、进行自底向上集成测试,需要为所测模块或子系统编制相应的驱动模块。(√) 1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证明软件没有错误。(×) 13、测试组负责软件质量。( ×) 14、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 ) 15、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 16、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 ×) 17、总是首先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18、用黑盒法测试时,测试用例是根据程序内部逻辑设计的。(×) 19、黑盒测试方法中最有效的是因果图法。( √) 20、软件测试按照测试过程分为黑盒、白盒测试。(×) 21、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 22、黑盒测试是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

23、白盒测试根据程序外部特征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根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进行测试。(×) 24、程序通过了全面的白盒测试,就不需要再进行黑盒测试了。(×) 25、对于同一个测试对象,等价类的测试用例数多于边界值的测试用例数。() 26、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则可定义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7、有n个变量的函数的健壮最坏情况测试用例的个数为:5的n次方。(√) 28、有n个变量的函数的健壮性测试用例的个数为:5n+1。(×) 29、有n个变量的函数的最坏情况测试会产生5的n次方个测试用例。(√) 30、有n个变量的函数的边界值分析会产生4n+1个测试用例(√) 31、语句覆盖是最弱的逻辑覆盖。(√) 32、判定覆盖不一定包含条件覆盖。(√) 33、判定/条件覆盖能同时满足判定、条件两种覆盖标准。(√) 34、详细设计的目的是为软件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使用的算法和块内数据结构,并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给出清晰的描述。( √) 35、对于连锁型分支结构,若有n个判定语句,则有2n条路径。(√) 36、尽量采用复合的条件测试,以避免嵌套的分支结构。(√) 37、G OTO语句概念简单,使用方便,在某些情况下,保留GOTO语句反能使写出的程序更加简洁。(√) 38、单元测试属于动态测试。 (× ) 39、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 40、单元测试需要为每个基本单元开发驱动模块或桩模块。(√) 41、在面向对象语言语言中,单元测试是函数或子过程。() 42、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测试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43、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44、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45、我们可以人为的使得软件不存在配置问题。(×) 46、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 √)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练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 测试是调试的一个部分(╳) 2.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3. 程序中隐藏错误的概率与其已发现的错误数成正比(√) 4. 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5. 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6. 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7. 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8.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9. 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10.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1. 测试是证明软件正确的方法。(╳) 12. 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3. 测试中应该对有效和无效、期望和不期望的输入都要测试。(√)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14. 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黑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 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 15.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16.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7. 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8. 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19. 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 20. 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 21. 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22. 总是首先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23. 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 24. 所有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兼容性测试。(√) 25. 所有软件都有一个用户界面,因此必须测试易用性。(╳) 26. 测试组负责软件质量。(╳) 27.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可将软件测试分为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28. 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 29. 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 30. 在没有产品说明书和需求文档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动态黑盒测试。( √) 31. 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 32. 测试错误提示信息不属于文档测试范围。( ×) 33. 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34. 总是首先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 35. 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并非所有的软件缺陷都能够被修复。(∨) 36. 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是同一层次的概念。(x ) 37. 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x ) 38.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工程测试技术_复习资料

第1章 信号分析基础 ⒈信息:描述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⒉信号:信息是客观存在或运动状态的特征,它总是通过某些物理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物 理量就是信号 ⒊信息与信号之间的关系:信号时信息的载体,是物质,具备能量;信息是信号所载的内容,不等于物质,不具 备能量。同一个信息,可以用不同的信号来运载;同一种信号,也可以运载不同的信息 ⒋谐波信号:在周期信号中,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信号。表达式为)cos(x )(?+=wt t x 圆频率T 2π= w ,频率为π2w f =,周期w f π21T == ⒌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①周期信号各谐波频率必定是几波平率的整数倍频率分量(谐波性) ②频谱是离散的(离散性) ③有幅频谱线看出,谐波复制总的趋势是随谐波次数增多而减小(收敛性) 6.傅里叶级数定理:以T 为周期的函数)(t x ,如果在[2,2T T - ]上满足狄利克雷条件,即)(t x 在[2 ,2T T -]上满足:①连续或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②只有有限个极值点。则在[2 ,2T T -]上可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0w 为基频。连续点处: ∑∞=++=1 000)sin cos (2)(n n n t nw b t nw a a t x =∑∞ =++100)cos(2n n n t nw A a ? = ) cos(][0) (1 00000n n c t nw j n t jnw n n n t jnw n t jnw n c t nw c e c e c e c e c c n ∠+===++∑∑∑∑∞ ∞ -∠+∞ ∞ -∞ -∞ =∞ =- dt nw t x T b dt nw t x T a dt t x T a T w T T n T T n T T ???---====22 002 22200sin )(2,cos )(2,)(2,2π n n n n n n a b b a A arctan ,22-=+= ?, 2 sin ,2cos ? ?????j j j j je je e e --+-= += n n n n n n n n n n a b arc c c A b a c c ?==-=-∠∠=+==,2 222 的傅里叶逆变换 的傅里叶变换和这种变换称为构成了一种变换,既与傅里叶变换:)()(),()()()()()(,)()(.722f X t x f X t x f X t x dt e t x f X df e f X t x ft j ft j ?==??∞ ∞ --∞ ∞ -ππ其中为频谱函数的傅里叶像函数。为的傅里叶原函数,为)()()()()(f X t x f X f X t x 。 ⒏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①奇偶虚实性质 ②线性叠加性质 ③对称性质 ④时间 尺度改变性质 ⑤时移性质 ⑥频移性质 ⑦卷积定理 ⑧微分性质 ⑨积分性质

最全软件测试基础教程(2011版)

软件测试基础教程 测试的基本概念 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是产品发布、提交给最终用户前的稳定化阶段。 1、测试的分类: 从测试方法的角度可以分为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手工测试:不使用任何测试工具,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来运行系统,测试各功能模块。 自动化测试:利用测试工具,通过编写测试脚本和输入测试数据,自动运行测试程序。目前最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基于GUI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基本原理都是录制、回放技术。 从整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 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一般包括逻辑检查、结构检查、接口检查、出错处理、代码注释、输入校验、边界值检查。 单元测试的依据是系统的详细设计;一般由项目组开发人员自己完成。 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进行测试。一般包括逻辑关系检查、数据关系检查、业务关系检查、模块间接口检查、外部接口检查。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所有单元、集成测试后,对系统的功能及性能的总体测试。 确认测试:模拟用户运行的业务环境,运用黑盒测试方法,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软件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软件特性(功能、非功能)上的。 从测试原理上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黑盒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 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 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

软件测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软件测试阶段,测试步骤按次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步:( A ) A、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B、验收测试、单元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系统测试 D、系统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 2.软件测试技术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静态测试是指不运行实际程序,通过检查和阅读等手段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B、动态测试是指实际运行程序,通过运行的结果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C、动态测试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D、白盒测试是静态测试,黑盒测试是动态测试。(白盒测试有静态测试,也有动态测试) 3.单元测试时,调用被测模块的是(C)。 A、桩模块(被测调用的模块) B、通信模块 C、驱动模块 D、代理模块 4.基本路径测试满足( A ) A、语句覆盖 B、路径覆盖(覆盖准则最强) C、分支覆盖 D、条件覆盖 5.如果一个产品中次严重的缺陷基本完成修正并通过复测,这个阶段的成品是(B)。 A、Alpha版(可能还会有一两个严重错误) B、Beta版(次要错误刚修正) C、正版(C类错误也完全没有) D、以上都不是 6.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集成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 B )阶段的错误。 A.需求分析(系统测试) B.概要设计(集成测试) C.详细设计(单元测试) D.编码(单元测试)

7.下列有关测试过程V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验收测试应确定成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应确定成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 B、系统测试应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 C、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应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D、集成测试在编码结束前就可以开始 8.下列关于Web应用软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Cookie测试是Web应用软件功能测试的重要内容(功能测试) B、对于没有使用数据库的Web应用软件,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需要进行性能测试) C、链接测试是Web应用软件易用性测试的重要内容 D、Web应用软件安全性测试仅关注Web应用软件是能够防御网络攻击 9.在程序测试中,用于检查程序模块或子程序之间的调用是否正确的静态分析方法是(D)。 A、操作性分析 B、可靠性分析 C、引用分析 D、接口分析 A、B、C、D都是静态分析(程序与程序间的调用是接口问题) 10.下列指导选择和使用测试覆盖率的原则中错误的是(D)。 A、覆盖率不是目的,仅是一种手段 B、不要追求绝对100%的覆盖率(路径覆盖不可能100%做到) C、不可能针对所有的覆盖率指标来选择测试用例 D、只根据测试覆盖率指标来指导测试用力的设计

软件测试技术复习题

软件测试技术复习题(1004) 一、基本要求 1、软件测试概述 (1)软件可靠性问题、软件缺陷与故障、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 (2)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3)软件开发过程 (4)软件测试过程、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 (5)软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管理的概念 2、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 (1)软件测试的复杂性概念 (2)软件测试方法与策略: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3)软件测试过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4)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 (5)软件调试的概念、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关系 3、功能(黑盒)测试及其用例设计 (1)黑盒测试法的概念 (2)三角形问题、NextDate 函数问题 (3)等价类划分法 (4)边界值分析法 (5)因果图法 (6)决策表法 (7)黑盒测试应用案例 4、结构(白盒)测试及其用例设计 (1)白盒测试法的概念 (2)控制流图、环形复杂度、图矩阵 (3)覆盖测试:函数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面向对象的覆盖 (4)路径测试: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循环测试方法 (5)白盒测试应用案例 5、软件测试实际应用 (1)客户机/ 服务器系统的软件测试: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结构测试、网站测试(2)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模型、基于类的测试 (3)图形用户界面测试:窗体测试、菜单测试、数据项测试 (4)实时系统性能测试 (5)场景法应用案例 6、软件测试管理 (1)软件测试组织管理 (2)软件测试计划和过程管理: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分析 (3)软件测试文档管理 7、软件自动化测试 (1)软件自动化测试基础:自动化测试概念、自动化测试脚本、自动化测试生存周期 (2)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白盒测试工具、黑盒测试工具 二、基本概念 1、软件测试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实现的最终审查。软件测试所涉 及的关键问题包括四个方面:测试人员、测试内容、测试时间和测试方法。 2、软件测试过程中需要三类输入:软件配置、测试配置和测试工具。软件测试所涉及的关

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复习总结 一、概念题 1.测试过程中,若所测试的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称这种测试称为静态测试。 如果所测试的信号随时间周期变化或变化很快,这种测试称为动态测试。 2.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易于变换、传输和处理的一种器件或装置。 3.按构成原理分类,电阻应变片、热敏电阻、压电晶片属物性型传感器。 4.按构成原理分类,电容传感器、自感型电感式传感器属结构型传感器。 5.为提高和改善传感器的技术性能,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差动技术、平均技术以及补偿 与修正技术。 6.传感器的定度曲线(或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偏离程度称为传感器的线性度。 7.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时,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间的比值。 8.对于一阶传感器系统,当其时间常数(或τ)越小,其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9.激波管标定系统中,激波管的作用是一种动态标定设备,能产生阶跃压力信号输出。 10.金属电阻应变片的规格一般以面积(或长×宽)和初始阻值表示。 11.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构件的变形,影响电阻应变片电阻变化的因素有:应变片的灵敏度和 初始阻值、被测构件的应变量、以及应变片沿构件的粘贴方向。(因为:△R=KεR,K 为灵敏度,R为应变片初始阻值,ε被测构件的应变量) 12.将电阻丝绕成应变片后,由于存在横向效应,其灵敏系数一般会减小。 13.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全桥接法可以得到最大 灵敏度输出。 14.应变片的温度误差补偿方法通常可分为:桥路补偿法、应变片自补偿法。 15.根据工作原理,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理论上的非线性。 16.电涡流接近开关结构简单,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可用来进行类似如玻璃瓶、塑料零件以 及水的液位的检测。 17.在差动式自感传感器中,若采用交流桥路为变换电路,常出现零点残余电压现象,该现 象使传感器灵敏度下降,灵敏阈值增大,非线性误差增大。 18.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系数的变化,两个次级 线圈要求反向串接。 19.电容传感器的转换电路包括:交流电桥、变压器电桥、调频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 20.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可逆型传感器,即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也可反之实现逆向变换。 21.压电传感器中压电晶片的等效电路,可以看作是一个电荷源与一个电容器的并联。 22.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常接电压或电荷放大器。其中若传感器输出接电荷放大器,则其输 出基本不受连接电缆长度的影响。 23.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中,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阻抗变换和信号放大。 24.目前,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力传感器一般不能用于测量静态力,而只能用来测量动态力。 25.热电偶热电动势的形成是由于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26.若组成热电偶的两导体材料相同,当参比端温度为20℃、工作端温度为100℃时,则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