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一)

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中国科协组织征集“2019年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中华中医药学会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征集各分支机构推荐议题共37项。经专家研讨,汇总分析、推荐委员会论证等工作流程,最终遴选出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各3项上报中国科协。

中文题目: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英文题目:Function Mode Analysis on Complex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所属类型:前沿科学问题

所属领域:医药科学

所属学科:中医学和中药学

中文关键词:整合策略,物质基础,作用机理,中药方剂

key words:Integration Strategy,Material Basis,Mechanism,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推荐理由: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涉及化学物质、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三个核心环节,揭示物质实体与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医药发展的科学前沿问题,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迈的关键一步。

◆◆一、问题背景◆◆

中医药从整体着眼,采取多途径的整合调节性治疗,达到“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目的。这种治疗思想对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都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中药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由于缺乏对药效物质的微观分析和作用规律的科学阐释,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和制约了新药创制,不利于中医药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中药及方剂是一个复杂化学体系,生物机体也是一个复杂生命系统,揭示中药及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解析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是中药现代研究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当前,各类仪器分析技术及平台的长足发展,促进了中药化学成分的系统高效解析;各种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了中药化学成分的高效分离与结构鉴定,为解析中药化学物质实体,提供了有效手段与技术。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开始从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认识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为解析中药对机体调节机制,提供了强大支撑。在中医原创理论指导下,整合多学科技术方法,将推动中药作用模式解析,揭示物质实体与机体交互作用规律,促进中药及医药领域的新发现。

◆◆二、关键突破点◆◆

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涉及化学物质、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三个核心环节及其关联规律,单一环节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随着各类仪器分析技术及平台的发展,尤其是液相-质谱串联(LC-MS)分析技术飞速发展,为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成分高效解析和体内药物代谢及其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中药研究也在往系统论和整体观发展,“化学指纹-药代标志物-药效靶标”三维中药复方研究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出现新的概念,例如“方证代谢组学”、“整合药理学”等新的概念,能够更好的从整体观,系统揭示中医药的现代科学内涵;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兴起,为从系统、直接靶点等角度认识中药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策略与技术。生物素标记探针技术、点击化学反应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小分子非标记技术等已经在中药直接靶点发现得到应用。

技术进步促进了化学物质、体内过程、作用机制单一环节的研究,但是,中药物质实体与生命活动的整合调节机制,是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未来面临的关键难点与挑战。“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复方是中药应用主要形式,建立在中医学对病机过程的全面判断基础上的多味中药的配伍,作用特征表现为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这种整合调节的物质基础体内“药动-药效”关联性是如何体现的;多环节、多靶点效应累加模式;药效物质对靶点的直接作用,还是药效物质改变了内环境从而影响了靶点(如受体)的生物性能;也可能是方剂中有效成份以低于它们中某一单体治疗剂量进入人体后,有选择地反复作用于影响某种疾病的主要直接靶点和多个间接靶点,动员机体抗病能力,调节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研究中药“分子网络-药理活性-病证效应”多层次整合作用,阐释中药方剂临床疗效产生的基本机制,将揭示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重新认识中药的科学价值。

◆◆三、战略意义◆◆

中药是我国原创优势的领域,将成为全球性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创制新药和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揭示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有利于构建创新中药研究设计理论基础,指导中药新药研发;促

进形成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的突破,建立和完善现代中药研制的技术体系。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是首先要解决的科学前沿问题,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迈的关键一步。

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一) 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中国科协组织征集“2019年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中华中医药学会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征集各分支机构推荐议题共37项。经专家研讨,汇总分析、推荐委员会论证等工作流程,最终遴选出中医药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各3项上报中国科协。 中文题目: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 英文题目:Function Mode Analysis on Complex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所属类型:前沿科学问题 所属领域:医药科学 所属学科:中医学和中药学 中文关键词:整合策略,物质基础,作用机理,中药方剂 key words:Integration Strategy,Material Basis,Mechanism,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e 推荐理由: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涉及化学物质、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三个核心环节,揭示物质实体与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医药发展的科学前沿问题,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迈的关键一步。 ◆◆一、问题背景◆◆ 中医药从整体着眼,采取多途径的整合调节性治疗,达到“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目的。这种治疗思想对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都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中药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由于缺乏对药效物质的微观分析和作用规律的科学阐释,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和制约了新药创制,不利于中医药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中药及方剂是一个复杂化学体系,生物机体也是一个复杂生命系统,揭示中药及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解析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是中药现代研究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当前,各类仪器分析技术及平台的长足发展,促进了中药化学成分的系统高效解析;各种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了中药化学成分的高效分离与结构鉴定,为解析中药化学物质实体,提供了有效手段与技术。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开始从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认识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Science公布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

Science公布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 Science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在今后1/4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这125个问题如下(前25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 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1.宇宙由什么构成? 2.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3.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 4.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 5.物理定律能否统一? 6.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 7.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 8.皮肤细胞如何成为神经细胞? 9.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植物? 10.地球内部如何运行? 11.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 12.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 13.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14.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 15.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 16.人类合作行为如何发展? 17.怎样从海量生物数据中产生大的可视图片? 18.化学自组织的发展程度如何? 19.什么是传统计算的极限? 20.我们能否有选择地切断某些免疫反应? 21.量子不确定性和非局部性背后是否有更深刻的原理? 22.能否研制出有效的HIV疫苗? 23.温室效应会使地球温度达到多高?

24.什么时间用什么能源可以替代石油? 25.地球到底能负担多少人口? 26.宇宙是否唯一? 27.是什么驱动宇宙膨胀? 28.第一颗恒星与星系何时产生、怎样产生? 29.超高能宇宙射线来自何处? 30.是什么给类星体提供动力? 31.黑洞的本质是什么? 32.正物质为何多于反物质? 33.质子会衰减吗? 34.重力的本质是什么? 35.时间为何不同于其他维度? 36.是否存在比夸克更小的基本粒子? 37.中微子是其自己的反粒子吗? 38.是否有解释所有相关电子系统的统一理论? 39.人类能够制造最强的激光吗? 40.能否制造完美的光学透镜? 41.是否可能制造出室温下的磁性半导体? 42.什么是高温超导性之后的成对机制? 43.能否发展关于湍流动力学和颗粒材料运动学的综合理论? 44.是否存在稳定的高原子量元素? 45.固体中是否有超流动性?如果有,如何解释? 46.水的结构如何? 47.玻璃态物质的本质是什么? 48.是否存在合理化学合成的极限? 49.光电电池的最终效率如何? 50.核聚变将最终成为未来的能源吗? 51.驱动太阳磁周期的原因是什么? 52.行星怎样形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综合真题

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6道*3分) 化学位移,荧光效应,电渗流等 单选(12道*2分) PDAD,π-π*等 计算** 1、使用Lambert-beer定律计算(12分) 2、色谱基本理论,计算TR,Tm,k,n,K(15分) 3、4谱均全,解谱,结果为苯甲酸甲酯(25分) **大题不全 中药学 名词解释(6道*3分) 阴中求阳,闭门留寇,配伍,炮制,药性,水飞 单选(23道*1分) 填空(24空*1分) 附子干姜肉桂异同,血竭功效,独活羌活比较等等。问答(8道*6分)** 1、用中医药理论说明中药川芎的作用 2、用中医药理论试述肉桂的引火归元作用 3、你对道地药材的认识 4、你对毒性的认识 5,香附,元胡,甘草,附子止痛的异同 **大题不全 药用植物学 名词解释(4道*3分) 花,物种等 填空(12道*1分) 气孔轴式,保护物种措施等 多选(4道*3分) 花粉,种子植物等 问答(2道*12分) 1、写出雄蕊未1,2,3,4…10的科并各举1例植物 2、植物分类学方法及其特点

仪器分析部分 名词解释(25分) π-π*,蓝移,Lambert-beer定律,磁各向异性,AAS,NOE,PDA,远程耦合,不饱和度,ε。 填空(25分)* 1、光谱法基本仪器单元可分为 2、孤立π-π*跃迁出现在.....,强度 3、对甲苯在指纹区.....有特征峰 4、影响NMR的因素有 5、质谱离子峰可分为 6、质谱电离源可分为 7、按分离模式可把色谱分为 8、GC定量分析方法包括 *填空回忆不全 选择(20分)** 1、红外振动形式 2、以下属凝胶的是 3、离子交换受的影响 4、用聚酰胺分离黄酮,苷元和苷先出来的是 5、以下属色谱分离系统的部件是 **回忆不全,无法记忆选项,选项数目不定,可以当做填空题试试。原题是不定项选择,但出题时未注明 简答,论述,计算*** 1、论述NMR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10分) 2、论述LC-MS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10分) 3、单谱解碳谱,不给分子量分子式,解谱结果是呋喃环甲酸甲酯(9分) 4、计算,1m长色谱柱,TR=400s,W=40s,求n及H(6分) 5、简述LC按固定相的分类 6、简述简述5种LC的检测器 ***缺一道 中药学部分 名词解释(20分) 道地药材,解表药,补虚药,水制,相使

数学学科发展前沿

数学学科发展前沿调研报告 145407 徐珺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而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数学学科的意义 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习惯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类,数、理、化、天、地、生都归属于自然科学。但是,现在科学家更倾向于把自然科学界定为以研究物质的某一运动形态为特征的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是忽略了物质的具体运动形态和属性,纯粹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具有超越具体科学和普遍适用的特征,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数学的许多高深理论与方法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去。数学在当代科技、文化、社会、经济和国防等诸多领域中的特殊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数学科学,是推进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保障我国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由于数学的性质及其应用途径不断发生变化,新的数学领域不断涌现,数学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充,加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爆炸性的增长,都要求发展新的数学。数学是打幵科学大门的钥匙,数学在科学理论成就中的重要性。早在古希腊的毕 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学看作万物之本源;享有“近代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认为, 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

中药学前沿

中药中多糖成分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陈林伟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多糖结构提取分离纯化药理作用现状与展望 多糖又称多聚糖(polysaccharide),是一类天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膜的化学功能,免疫物质的化学研究与发展以及新药物资源的寻找与研究等,一直在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过程中作为杂质除去的多糖类,被发现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不仅是作为能量资源或结构材料,更重要的参与了生命现象中细胞的各种活动[1],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因此糖的研究开始逐步活跃起来。研究对象包括真菌类、地衣类、植物、花粉,范围涉及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理化性质、免疫学、药理学以及治疗应用等。多糖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主要影响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RNA、DNA、蛋白质的合成,cAMP和cGMP的含量、抗体的生成、补体的形成以及干扰素的诱生,还具有抗肿瘤、抗炎、抗凝血、抗病毒、抗放射、降血糖、降血脂等活性[2]。其中,一些分子量在几千以上,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活性多糖的研究受到日益重视,它们的生理活性、化学结构以及构效关系成为多糖研究的前沿阵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这类多糖没有细胞毒性而且药物质量通过化学手段容易控制,已经成为当今新药的发展方向之[4]。 1多糖的结构分类 多糖的结构分类沿用了对蛋白质和核酸的分析方法,单糖是糖类的组成单元,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成寡糖和多糖。一般将少于20个糖基的糖链称为寡糖,多于20个糖基的糖链称为多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也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5]。 1.1一级结构 多糖的一级结构包括糖基的组成、糖基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物构型以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与蛋白质和核酸相比,糖的一级结构非常复杂。例如,两种氨基酸只能构成一种二肽,而两种相同单糖能结合形成11种不同的二糖;另外,通过硫酸化、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等衍生形式还可形成糖衍生物。最简单的多糖由相同的单糖残基以相同的键型连接形成线性链,比如直链淀粉是以麦芽糖作为结构单位的1,4键合的D-吡喃葡萄聚糖。 1.2二级结构 多糖的二级结构指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所形成的各种聚合体,只关系到多糖分子中主链的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6]。在多糖链中,糖环的几何形状几乎是硬性的,各个单糖残基绕糖苷键旋转而相对定位,可决定多糖的整体构象。通常糖苷键有两个可旋转的主链二面角:U(H1-C1-O1-C糖配基),W(C1-O1-C糖配基-H糖配基),两个单糖若为1→6连接,则还有第三个可旋转的二面角X(O6-C6-C5-O5),解决寡糖构象的关键在于确定U、W、X的取值。但是,它们的取值受相邻糖环之间的空间阻碍和相邻糖残基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严格限制。因此,多糖的二级结构形式主要依赖一级结构的排步[7]。 1.3三级和四级结构 多糖链一级结构的重复顺序,由于糖单位的羟基、羧基、氨基以及硫酸基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有序的二级结构空间有规则而粗大的构象,即是多糖链的三级结构[8]。 多糖的四级结构指多聚链间非共价链结合形成的聚集体。多糖链的聚集作用可在相同的分子间进行(如纤维素链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也可在不同的多糖链间进行(如黄杆菌聚糖的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自然科学与哲学 1、从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和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从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来看,也就是哲学的根和源的问题:(一)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1、哲学是从非哲学开始的。这里哲学是指科学的哲学,不是指某些“意识形态的哲学”。同任何知识领域一样,哲学不能从它自身产生出来,哲学从具体科学开始。2、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1)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突破,向哲学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予以解决;而哲学则由于充分认识到向自己提出问题的现实基础,从而正确地解决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自然科学是产生哲学的土壤,为哲学提供丰富的养料。(3)科学的哲学只有吸取新的自然科学成就,才能战胜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哲学。(二)脱离自然科学的哲学是贫困的哲学。自然科学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1、每一代的哲学思想无不打上自然科学发展的印记。 2、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要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 3、倾听科学实践的呼声,对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作出新的科学概括。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看:1、自然科学的产生离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需要哲学的向导。2、科学的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起促进作用。3、蔑视哲学是错误的。 4、自然科学要关心哲学问题。 5、哲学不是自然科学的“裁判官”。 6、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检验科学真理的标准是科学实践,而不是哲学。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给科学开路的。 9、哲学鼓励百家争鸣。10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同自然科学相结合。 2、为什么说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要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 唯物主义的内容、范畴、概念,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增添新的内容,甚至改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自然科学发生了巨大的革命,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也发生了变革。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之间以及时空与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革新了牛顿的时空观,而且也革新了仍然以经典力学为基础的恩格斯的时空观。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的其他概念、范畴,诸如因果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认识论的许多问题,都同前人的许多命题、思

学科前沿进展

分子生态学 班级:生物科学111班姓名:李江学号:1303110115 摘要:介绍分子生态学这个新学科的历史发展,基本内容,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综合国内外最近几年在动植物自然种群的分子研究,介绍国际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在各个领域的进展。简单介绍分子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技术。 1、分子生态学发展简介: 从20世纪50年代,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和蛋白质组织化学染色法的发明;到20世纪60年代,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的提出以及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再到20世纪70年代,DNA转膜杂交技术的建立和DNA序列分析技术的发现;最后到20世纪末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发明和热稳定DNA聚合酶的发现。这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革命与发展为分子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976 年,由 AviseLansman 等,第1次将 mtDNA 的分析方法应用于自然种群的研究,被看作是分子生态学的首次工作。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应用技术方面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92年,英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国际性杂志分子生态学 ( Molecular ecology) 的创刊成为分子生态学诞生的主要标志。 2、分子生态学概念: 对这一新学科的准确定义存在较多争议,而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层次与领域,它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3、分子生态学基础理论: 3.1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分子水平上的绝大多数突变是选择上中性的,因为它们在进化中的命运是由随机遗传漂变,而不是由自然选择所决定的。中性理论对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3.2哈德-温伯格原理:在满足生物进行有性繁殖且随机交配、等位基因在雌雄两性中随机分布、种群足够大(理论上可视为无穷大)、世代没有重叠、没有自然选择、突变和迁移的假设条件的前提下,不管群体的初始基因型频率如何,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达到平衡,即在以后的世代中保持不变。

学科前沿

学科前沿专题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刘洪民 学号:22

一、阐述机械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 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 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 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 5.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Network & DB) 它是一个支持系统,用于将上述几个分系统联系起来,以实现各分系统的集成。 二、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可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 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作到无污染,省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

生药学发展前沿

生药学发展前沿 姓名:努尔阿米那·阿不都哈力克班级:2016科研2班 学号:107602160109

生药学发展前沿 前言 一、我国生药学如何发展生药学产生于欧洲,传入日本,引入中国。生药学的产生与西方医学的环境及当时的科技水平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一开始以西药的原料药为主进行研究;当传入日本后,由于日本早期从中国引入了大量的中医药,他们就将生药学与中药结合而取得了发展;生药学被我国引入后,很快就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中药学沃土之中,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颇具特色的世界药学领域的奇葩。[1] 二、生药学的发展特点和教学新要求生药学的产生发展经历3个阶段。①古代生药学时期(19世纪初以前);②近代生药学时期 (1815—1930);⑧现代生药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末)。近代生药学传人我国后,就紧密联系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了一门技术和理论都相当完善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应用学科。人类回归自然和现代生命科学的兴起,使我国生药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并进入“自然生药学时期”[2]。 三、常用生药的研究进展在教学中的及时补充随着生药学科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品种确切、疗效稳定的常用生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特别对于化学成分的分离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研创具有自主产权的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新药奠定基础。如甘草及其地上部分中,除甘草皂苷外,黄酮类成分也是重要的有效成分,其对肿瘤、胃溃疡、肝损害、病原微生物以及对酶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已得到证实“;姜黄属常用生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其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远志主要成分是远志皂苷,但寡糖酯类成分是远志及远志科其他植物中存在的独特化学成分,可能成为抗老化和脑保护新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o;[3] 四、目前临床和中成药生产中使用的常用和少常用中药材1000余种,已有200种实现人工种植,大宗中药材如黄芪、红花、党参、三七等基本实现人工种植,但仍有多数品种完全或部分依靠野生资源,进行中药资源调查,仍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对于中药资源,我国政府于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系统调查,基本上了解了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常用中药材的蕴藏量和产量,为我国中药资源的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4]但从上次资源调查至今已过去近20年,这20年里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资源也遭到过度的开发或严重的破坏,很多药用植物的生长地已被开发或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这些药用植物绝迹或面临濒危,如肉苁蓉、重楼、剑叶龙血树等植物的野生资源就是在近20年濒临枯竭的,因此,再次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已迫在眉睫。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阐明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气候特点、生态环境、蕴藏量、产量和可持续开发量等,为药用植物的栽培、可持续利用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60年代和80年代进行的资源调查,基本上靠发动各地药材公司和教学、科研单位进行系统的实地调查和样方分析而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试题与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 知识》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 信息材料旨在实现信息的产生、发射、传输、接收、获取、存储和显示等功能使用,下列属于信息材料的是() A.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B.超大容量信息存储材料 C.先进磁性材料 D.激光晶体 参考答案 答案:ABC 2. 目前,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目前在全球迅速发展,下列哪些属于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 A、T细胞激活与调节 B、树突状细胞疫苗 C、溶癌病毒治疗 D、T细胞过继转移 参考答案 答案:ABCD 3. ( ) 指的是利用量子叠加或量子纠缠来获得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新型传感器。 A、生物传感器 B、位移传感器

C、红外传感器 D、量子传感器 参考答案 答案:D 4. 量子材料指的是由于其自身电子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而产生奇异物理特性的材料,下列不属于量子材料的是( )。 A.石墨烯 B.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C.铁基超导体 D.锂离子电池 参考答案 答案:D 5. 2009年,科技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启动国家 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以下哪个省市未被列入先期示范工作中:()。 A、山东 B、湖南 C、江苏 D、安徽 参考答案 答案:C 6. 目前,全球固体废物领域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是以下哪个国家:()。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参考答案 答案:D 7. ()有望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疾病治疗途径。 A、精准医学 B、再生医学 C、预防医学 D、康复医学 参考答案 答案:B 8. 关于重大慢性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大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很难根治 B.并发症危害大,疾病后期的致死致残率高 C.对人类健康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D.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答案:D 9. 深海生物资源主要是指生活在海洋大陆坡和洋底水深( )之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 A.小于200米 B.200~3000米 C.3000~5000米

土木工程学科前沿论文

土木工程发展前景 07工程管理张清0704060365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土木 摘要:目前我们的土木工程变为好多的系统专业,系统专业的改进和渐渐的单一精确是我们适应与世界发展的必要,可是依据现在的世界人口是我们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转而想一下,要是再过几个世纪人口逐渐的减少,我们的专业是不是还是很手欢迎呢!也许有人会说:“那个时候我们是要限量的口子制人口的。”或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知识放在电脑里存放啊!美曰:时代的前进和我们的命运是否由自己来安排。我们的土木工程专业有几人可以认的是什么?有几人可以说出是什么? 关键词:发展历史前景新技术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system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o a lot of improvement and professional gradually to the single accurate is our world and the necessary, bu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now our talents and technology is the competition, to think about, if again after centuries of population, we are still very popular professional hand! Maybe someone will say: "that we want to measure to control population." cut Or we can put our knowledge on the computer! Beauty: advanced and our destiny is by himself to arrange. Our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several people can recognize what? Some people can say what it is? Keywords: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istory prospects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 要了解土木工程的前景,我们先来看看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他已经有悠远的历史了,总的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 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最前沿的八大难题来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动态。 难题一:什么是暗能量 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远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科学家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又反过来揭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之多! 难题二:什么是暗物质 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远远少于宇宙的总物质的含量。这得到了各种测算方法的证实,并且也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

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他两种粒子: 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说是没有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又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如果找到它们的话,很可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宇宙的各种情况。 难题三:中微子有质量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最新实验还证明它具有超过光速的性质。 难题四:从铁到铀的重元素如何形成 暗物质和可能的暗能量都生成于宇宙初始时期——氢、锂等轻元素形成的时候。较重的元素后来形成于星体内部,核反应使质子和中子结合生成新的原子核。比如说,四个氢核通过一系列反应聚变成一个氢核。这就是太阳发生的情况,它提供了地球需要的热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核反应。 当核聚变产生比铁重的元素时,就需要大量的中子。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较重的原子形成于超新星爆炸过程中,有大量现成的中子,尽管其成因还不很清楚。另外,最近一些科学家已确定,至少一些最重的元素;如金、铅等,是形成于更强的爆炸中。还有一点需要确定,即当两颗中子星相撞还会塌陷成为黑洞。

中国中医科学院701-中药综合(2013回忆版)

中国中医科学院701-中药综合(2013回忆版) 中药学部分(120分) 一、填空(1空1分,共24空,8道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载药() 2、白扁豆()用可健脾止泻,()用可化湿消暑 3、附子干姜肉桂均能(),然干姜长于(),肉桂附子又能(),附子还能()(),干姜还能()。 4、半夏配()治胃寒呕吐,配()治胃热呕吐,配()()治胃阴虚呕吐。 5、凉血止血药药性(),能()。 6、羌活独活均能治风湿痹症,然羌活善治(),独活善治()。 7、也是一味药炮制的区别,具体忘了。 二、选择(16*2分) 1、风药中之润剂指的是 2、下列不符合十九畏的是 3、四气是由什么总结出来的 4、治疗厥阴经头痛的药物 5、蛤蚧不具有的作用是 6、莱菔与人参的配伍关系是 三、名词解释 阴中求阳、水飞、配伍禁忌、烊化、归经、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四、问答题(4*12分) 1、简述中药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2、简述古代药物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学方法 3、什么是毒性,简述你对毒性的认识 4、白芍、附子、延胡索和甘草均能止痛,简述它们止痛作用的机理及适应证 分析化学部分(120分) 一、填空 1、化合物在270—350nm内有强吸收说明 2、质谱离子可分为 3、质谱电离源可分为 4、按分离模式可把色谱分为 5、GC定量分析方法包括 6、影响NMR的因素有 7、对甲苯在指纹区.....有特征峰 8、光谱法基本仪器单元可分为 9、 二、选择 1、分离度是 2、以下属凝胶的是

3、用聚酰胺分离黄酮,苷元和苷先出来的是 4、下列不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是 5、HPLC的载体不包括 三、名词解释 σ—σ*、蓝移、AAS、NOE、不饱和度、Coupling constant、指纹区 四、问答题 1、归一化法计算几种物质的质量分数(15分) 2、高效液相定量方法及在什么情况下用内标法外标一点法外标两点法(10分) 3、给出质谱、氢谱、碳谱数据要求解谱(10分) 4、论述LC-MS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10分) 药用植物学部分(120分) 一、填空 1、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内一切有生命的物质总称为(),无生命的物质是(),此外还有一些()。 2、植物的组织分为()()()()()() 3、在种皮上可以看到以下结构()()()(),有时还可以看到() 4、根系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 5、孢子植物包括()()()()() 6、聚花果由()发育而成,聚合果由()发育而成。 二、选择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薄壁组织是 2、 三、名词解释 植物组织培养、合蕊冠、髓射线、假果 四、简答题 1、简述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2、论述被子植物在药用植物中的低位 3、简述细胞壁特化的类型和检验方法 因为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回忆的题不是很全,只当给以后考的同学一些参考。如果有错的地方或不全的地方还请今年考的同学增补和校正,谢谢。 下面附上2009—2012年回忆版真题的链接 https://www.doczj.com/doc/1d11904029.html,/view/b35b40503c1ec5da50e27052.html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 大家都在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但如何使思想落地呢?落地的感觉是简单、轻松的,最好的状态。大家也都在说就像一百年前,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到如今繁荣的互联网一样。但怎样才能很落地地想到20年、30年、50年乃至100年后呢?如此,当属就幸福了,从容了,有信心了。 目前可粗粗看到的,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新的科技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头换面,大踏步迈向另一个新纪元。但现在,仍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令人兴奋的新科技层出不穷,它们似乎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但如何认识其总规律呢? 1.人工智能,人制造的机器可能比人本身先开悟为什么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界的努力方向?事实之一,在这个正常社交越来越被忽略的年代,能够与人类互动,能解读人类情感的社交机器人变得受欢迎。据悉,今年6月软银公司开发的Pepper社交机器人上市时,1000台Pepper 在一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事实之二,据国际专家小组报道,到2030年,专业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将日益普遍和更加实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这是一个为期100年的人工智能影响研究项目产生的第一项研究成果。

现在也有人工智能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成功案例,例如最近谷歌的AlphaGo刷遍了社交网络,风头一时无两,也将大家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AI) 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趋势是,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认知算法的共同提升,再加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数据,很快就会让智能数字助理服务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财务和健康状况,甚至帮他挑选要穿的衣服。这些都是在十年前不存在甚至很难想象到的职业。智能是人类的智能,它需要延伸,无限延伸,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暂时提高不到一定程度的智能。机器可能会比人先开悟,也就是说人靠工具开悟也不算丢人类的脸。智能首先是哲学问题。 2.无人机和飞行汽车,物质延伸也是非常令人神往的 插上翅膀从来就是人的梦想。无人机最初的出现是为了运用于军事技术,现如今却也广泛运用于消费和商业的各个领域。例如,无人机如今被应用于电力巡检、新闻报道、桥梁、自然灾害后的地形勘察,以及其他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应用,比如打击非法狩猎等。目前,Amazon 和谷歌正在研发可以用于日常家居的无人机。初创公司Zioline 的无人机可以运送医疗供给到陆运很难抵达的偏远乡村。此外,新的一轮初创公司正致力于研究出出会飞的汽车。The Terrafugia这部能飞的汽车日前进行了首次公开试飞,并在空中翱翔了20分钟后顺利着陆。虽然无人驾驶车目

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总结报告--反引力装置

北京理工大学 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总结报告--反引力装置 班级01211101 学号1120110094 彭维康 2012/2/12 Sunday

总结报告--反引力装置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选题,因为反引力装置至今还未官方公认其存在性,而且其相关反引力技术也未获得科学界的大致认同。但是由于自身长期的向往,以及较浓的兴趣,所以选此题来做本科的总结报告,所写的一些相关事多为真实发生过的,但描述的相关技术以及猜想多为网上捕风捉影而来,并加以自己的理解。 反引力装置应该可以归为一种动力装置,它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装置,还处于构想阶段,世界上貌似没有一套官方公布的以及众人认可的反引力装置,其理论也受到传统科学的质疑,而且在20世纪九十年代,“反引力”是一禁忌概念,1992年,芬兰坦佩雷技术大学的波德克列特诺夫就因描述了被置于高速旋转的超导体上的物体如何失去将近2%的重量而被学校开除。 在小学的时候,看奥特曼里面,就有基地漂浮在空中的,而且还有一集说到基地的动力装置——引力排斥装置受到破坏,其引力排斥装置就是反引力装置,当时这种动力装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加上后来对飞行器的热爱,我报了北理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心脏,人类社会在信息时代停留的时间也不过几十年,虽然看现今社会是多么的发达,城市是多么的繁华,但是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比如说火箭升空,原理很简单,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国家没有掌握火箭运载技术。如今大多数人质疑反引力的可能性,正如当初人们质疑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能否飞起来大同小异,人类的认知尚且有限,我认为反引力并非不能实现,只是它所需的技术已经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知,对于反引力的存在可以抱有质疑,但是不应如同波德克列特诺夫那样遭到打压。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落脚点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落脚点 发表时间:2014-05-20T10:05:44.9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牛晓静 [导读] 但是随着PCI术的普及,出现过度依赖及滥用介入治疗,以及介入后再狭窄等,均提示介入治疗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牛晓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手术已成为了冠心病最重要的诊疗技术之一,但该方法具有介入后再狭窄的确定,且不能有效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笔者通过本文提出在行介入手术前后运用中药辅助治疗,具有弥补介入手术缺陷的作用,以飨同道。【关键词】中医药冠心病落脚点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363-02 冠心病是目前的常见疾病,目前PCI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明显减轻死亡率。但是随着PCI术的普及,出现过度依赖及滥用介入治疗,以及介入后再狭窄等,均提示介入治疗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稳定型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并不能有效降低远期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强化药物治疗,加上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戒烟、运动)是最重要的基本治疗。临床病例向 人们证实,介入治疗并不是万能的,介入治疗所处理的血管只占全身血管的五百万分之一,介入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还在进展,术后的再狭窄事件和血栓事件使得介入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却不能有效降低远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尽管现在介入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好,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治疗效果却不是同步增长。这是因为PCI术注重局部干预,整体关注不足是其缺点;而整体治疗、整体调节是中医优势之一,术后用中药调整阴阳,调畅气血,使“阴平阳秘”,“气血调和”,恰弥补介入治疗的不足,积极开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前后的中医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提出中医在介入治疗中可参与的过程,以此指导临床,发扬传统医学的价值。 1.介入治疗前 目前大部分出现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都会选择进行冠脉造影的检查,大部分患者或多或少的都能发现冠脉不同程度的狭窄,然后同时进行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但是介入治疗毕竟是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对于某些相对禁忌症,可以通过中医调理,达到可耐受手术的条件。如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因造影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导致肾功能进一步衰退,甚至可能出现肾衰竭。这时候中医可发挥作用,在介入治疗前将肾功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使减少手术风险,介入治疗后则运用中医中药加快造影剂排出体外。再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是一个不小的应激,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手术的伤口虽然很小,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一个小小的伤口感染或许就是致命的。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中医参与同步治疗,将患者的状态调整到最好,手术的并发症就会大大地减少了。当然除了上面两个例子,中医在介入治疗的参与作用还有很多,比如可以服用中成药,如丹参滴丸、冠心胶囊,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这些中医的常识如果在西医医师上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就会更上一层。 2.介入治疗后 自首例PTCA术开展以来,术后再狭窄问题一直困扰着冠心病PCI治疗的发展,成为国内外心血管研究领域的重要难点。单纯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30%-50%,金属裸支架的置入将RS的发生率降低至20%-30%左右。药物洗脱支架通过携带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药物到病变血管,直接抑制血管重建术后新生内膜的增生,从而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12个月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35%。[1]因而,药物支架时代再狭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动脉粥样硬化仍是困扰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中医药界诸多学者围绕再狭窄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和中医药防治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PCI术可归属于中医学“祛邪”治法,具有“活血破瘀”之功效,冠心病PCI术后则以本虚为主,加之PCI术的“破血”作用,易耗伤正气,故本虚症状较前还可能加重,正气不足,邪必所凑,气血不能调和,瘀血、痰浊内生,再次郁阻脉络,发为胸痛。因此,中医可补介入手术之后的虚,这是西医治疗的缺陷。 介入手术前需要在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穿刺将造影剂注射入血管内,虽然穿刺口只是个很小的伤口,但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局部血肿等,如果在介入手术前后静脉用些疏通血管的中成药,能将手术产生的瘀血及时的去除,并发症的发生就会减少。因此在术后常规用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配合疏通血管的中成药静脉滴注(在不会发生药物过敏的情况下),加上西医常规用的速碧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同时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再者,接受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在出院后一年之内要接受冠心病“双抗”的治疗,这些药物的价钱都不便宜,没有多少个家庭可负担得起。而中医中药的活血化瘀药与抗血小板、血栓形成有相似的功效,如果可以发挥中医中药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是就可以减少“双抗”药物的剂量,从而减轻患者负担。 一系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了中医药通过多靶点、多机制综合干预的方式,起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保护内皮细胞的损伤、纠正血脂紊乱、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再狭窄的发生率、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术后心功能。尤其在防治介入术后再狭窄方面,目前已有中药药物涂层支架用于冠心病的实验研究报道[2],其临床疗效如何,值得期待。总之,中医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中医药参与治疗,仍将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聂谦,许勇.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5):1061-1065. [2] 陈晖,施鸿毓,仇兴标,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介入治疗[J].上海医学,2012,35(3):216-2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