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行善积德

论行善积德

论行善积德

论行善积德2010-5-15 星期六(Saturday) 晴

—黄海桉/文

行善,就是做善事。积德,就是积累福德、功德。何谓善?做对别人有利益的事是善。善有真善、有假善;有阴善、有阳善;有曲善、有直善;有半善、有满善;有纯善、有杂善。

何谓真善、假善?一个人做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只想自己得到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做善事不求报答,不露痕迹,所做的善事,是真;为着某一目的,企图有所得,才去做善事,是假。

何谓阴善、阳善?做善事不留名、不被别人知道,称为阴善,阴善所积累的为阴德,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报酬他。做善事被别人知道,称为阳善。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他便能享受世上的美名。

何谓曲善、直善?做善事全是救济世人之心,是直;如果存有一些讨好世人之心,是曲;全是爱人之心,是直;如果有一丝一毫对世人怨恨不平之心,是曲;全是恭敬别人之心,是直;如果有一丝玩弄世人之心,是曲。

何谓半善、满善?一个人做善事,内心不可叨念,仿佛自己做了一件不得了的善事,能够这样,那么就随便你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能够成功而且圆满。若是做了件善事,这个心就牢记在这件善事上,虽然一生都很勤勉做善事,也只不过是半善而已。

何谓纯善、杂善?以清净心去做善事,称为纯善;以私念、杂念之心去做善事,称为杂善。

行善积德,是有行善才有德,有一分行善就有一分德,十分行善就有十分德。若无行善何来德?行善为德之母。

德又分为功德与福德,以清净之心行善,所积为功德;以杂念之心行善,所积为福德,功德比福德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永恒不变的因果规律。上天有好生之德,做善事是顺应宇宙大自然,自然吉利,做恶事是违背宇宙大自然,自然凶。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做善事的家庭会福及子孙后代,做恶事的家庭会殃及子孙后代。

行善的行为有:布施,以财物救济灾区、救济有困难之人、帮助有困难之人,修路补桥、助学、做义工、捐款建庙、助印经书、善书、放生等等,皆为做善事之举。

望有缘看到此文之人,以清净心尽力做善事,利益广大民众,则功德无量也!必会有善报。

改变命运的根本方法是行善积德

改变命运的根本方法是行善积德。 《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等,都做过详细的讲述。 诸葛长青也才曾多次在新浪博客中撰写诸多博文予以讲解。 综合古今实际案例,发现,行善积德是改变命运的根本的方法。 诸葛长青认为,如果有缘者遇到身体不舒服、事业不顺利、家庭不幸福、子女不听话、婚姻没着落等问题,别着急,立刻多做善事吧。行善积德,会让有求必应,会让你体会改变命运的神奇感应。 诸葛长青:大家都看过《三字经》,《三字经》中有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句话背后,就说的是行善积德有福报。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后晋蓟州人(今天津市蓟县),因为蓟州所处燕山,故名窦燕山。 窦燕山家族产业巨大,富甲一方,相当于今天的千万富翁。 但是窦燕山的父亲和他却经常欺负他人、作恶多端,老百姓非常仇恨他。 由于上天惩罚、因果报应,他也体弱多病,三十多岁还没有儿子(古时候结婚早,一般十八、九岁就生于孩子的)。 窦燕山十分着急,经常唉声叹气。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来到跟前对他说:因你父亲和你积恶太重,以致累你遭受报应,你呀,要小心,不但命中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活不过50岁。我告诉你一个办法,那就是赶紧行善积德,否则就会很危险啊。 醒来后,窦禹钧对祖父说的话句句记得清清楚楚。 他时刻记住解救的办法就是行善积德,于是广做善事,多积阴功,以求挽回生命。 于是,他发誓改正错误,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发誓重新做人”! 他力行善事,倾其家产,建起了育婴堂,收养了二十多个弃婴,还兴办义学、修路亭、救助乞丐、放生鱼类、鸟类等,做了很多的善事。 老百姓都赞美说,窦燕山真是大好人啊。 连天上的喜鹊也经常来到他们家叫个不停。 这样过了几年,想不到既然连生五个儿子,而且个个聪明俊伟。 五子长成后,一个个蟾宫折桂,高中科举。窦禹钧的身体也越来越好,最后活到八十二岁无疾而终。 诸葛长青认为,行善积德不仅延长了窦燕山的性命,还生了五个儿子,科举高中,名满天下。被人称为“窦氏五龙”。 那么他的五个儿子多么厉害呢? 1、长子曰仪,为礼部尚书; 2、次子曰俨(yan),为礼部侍郎; 3、三子曰侃,为补阙; 4、四子曰称,为谏议大夫; 5、五子曰僖(xi),为起居郎。

一行善积德名言

一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 天道无亲,惟德是授。——《国语》 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书经》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孝者,人道之至德。——孔子 人生不能等的两件事,一是孝顺,一是行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隐恶而扬善。——《中庸》 善的标准:对他有利是善。对己有利是恶。 吃亏是福。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

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 陈帅佛认为: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我们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不仅知道干坏事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积德,不干坏事的而终得福报的结果。 (一)现报: 陈帅佛认为: 就是今世作业今世得报应。今世报有福报也有祸报。这种报应有的报在早年,有的报在中年,有的报在晚年。首先讲福报吧。大家可以看到,有的人一生做好事并没有得什么好处,这是因他上一辈干了坏事,这一辈子因他行善积德,抵消前世的罪孽,因善事做多了,前世罪孽抵消了,所以有中年得福报和晚年得福报。早年得福报,一个是前世行善积德,或前世罪孽不多,这辈子行善积德多,很快就抵消了前世的罪孽所以就得早报。? 祸报也有早年报、中年报、晚年报三个阶段。如有的人本来前世就有孽,今生又不行善积德,继续干坏事,如偷盗、抢劫、坑害别人,诈骗钱、嫉贤妒能忘恩负义……,结果在

青年时期就受法律的惩罚或者生大病受伤致残……等祸报。有的人,因前世做了好事,象在银行存的款一样,还未用完,今生所做的坏事与前世作的好事慢慢在抵消,如果中年抵消了还不停止作恶,所以中年就得恶报。? 有的人青年,中年都很好,结果到了晚年,不是家中其他人遭灾就是光留着自己孤老病重,无吃无穿,无人照管;或者老来伤残,或者老来坐牢判刑等祸报,其道理和中年得祸报一样。? (二)生报: 陈帅佛认为:就是前生作孽今生报,今生作孽下世报。这种因果报应,同样分福报和祸报。有的人前世行了善,积了德,尤如在银行存的款还未用完,故转到今生来用,所以今生享福。如他今生虽然享福仍行善积德,象银行存款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多,故下一世仍然是享福之人,为福报。? 有的人上世作的恶太多,或者老来作恶,当世清算不完,这一世就苦。如某人对前世的恶,后世的苦认识不到,继续作恶,那他下一世还要继续受苦难。? (三)速报: 陈帅佛认为:就是报应来得快,如昨天做坏事今日遭恶报,上午做坏事,下午遭恶报,或者九点作坏事,十点就遭恶报。

有一种转运,叫行善积德【极品美文3篇】

有一种转运,叫行善积德【极品美文3篇】有一种转运,叫行善积德【极品美文3篇】 作者: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文章来自:我们的幸福家园 有一种转运,叫行善积德【极品美文3篇】 风度和教养是装不出来的 一个40多岁的女人领着她的儿子走进某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吃东西。不一会儿,妇女往地上扔了一个废纸屑,不远处有个老人在修剪花木,他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去捡起那个纸屑,把它扔进了一旁的垃圾箱里。过了一会儿,妇女又扔了一个。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个纸屑捡起扔到了垃圾箱里……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三次。 妇女指着老人说:“看见了吧,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老人听见后放下剪刀过来说:“你好,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

你是怎么进来的?”中年女人高傲地说:“我是刚被应聘来的 部门经理。” 这时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对老人说:“总裁,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老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的职务!”“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老人吩咐完后径直朝小男孩走去,他伸手抚摸了下男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和每个人的劳动成果……” 中年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她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她如果知道是总裁就一定不会做这无理的事。可是她做了:只不过是在园丁身份的总裁面前做的。 为什么?是因为身份的高低?尊重每个人,不以身份而区分:这是你的风度,风度是装不出来的,总会暴露出你真实的一面。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尊重别人才是一辈子的财富。只有这样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行善积德名言

一行善积德名言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 天道无亲,惟德是授。——《国语》 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书经》 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孝者,人道之至德。——孔子 人生不能等的两件事,一是孝顺,一是行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隐恶而扬善。——《中庸》 善的标准:对他有利是善。对己有利是恶。 吃亏是福。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一行善积德名言

一行善积德名言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 天道无亲,惟德是授。——《国语》 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书经》 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孝者,人道之至德。——孔子 人生不能等的两件事,一是孝顺,一是行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隐恶而扬善。——《中庸》 善的标准:对他有利是善。对己有利是恶。 吃亏是福。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改变命运感应行善积德子女成才

改变命运感应:行善积德子女成才 作者:诸葛长青 行善积德,是改变命运的根本方法。行善积德,有求必应。 ----- 诸葛长青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命运的根本方法是行善积德。 《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等,都做过详细的讲述。 诸葛长青也才曾多次在新浪博客中撰写诸多博文予以讲解。 综合古今实际案例,发现,行善积德是改变命运的根本的方法。 诸葛长青认为,如果有缘者遇到身体不舒服、事业不顺利、家庭不幸福、子女不听话、婚姻没着落等问题,别着急,立刻多做善事吧。行善积德,会让有求必应,会让你体会改 变命运的神奇感应。 诸葛长青:大家都看过《三字经》,《三字经》中有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句话背后,就说的是行善积德有福报。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后晋蓟州人(今天津市蓟县),因为蓟州所处燕山,故 名窦燕山。 窦燕山家族产业巨大,富甲一方,相当于今天的千万富翁。 但是窦燕山的父亲和他却经常欺负他人、作恶多端,老百姓非常仇恨他。 由于上天惩罚、因果报应,他也体弱多病,三十多岁还没有儿子(古时候结婚早,一 般十八、九岁就生于孩子的)。 窦燕山十分着急,经常唉声叹气。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来到跟前对他说:因你父亲和你积恶太重,以 致累你遭受报应,你呀,要小心,不但命中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活不过50岁。我告诉 你一个办法,那就是赶紧行善积德,否则就会很危险啊。 醒来后,窦禹钧对祖父说的话句句记得清清楚楚。 他时刻记住解救的办法就是行善积德,于是广做善事,多积阴功,以求挽回生命。 于是,他发誓改正错误,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发誓重新做人”!

他力行善事,倾其家产,建起了育婴堂,收养了二十多个弃婴,还兴办义学、修路亭、救助乞丐、放生鱼类、鸟类等,做了很多的善事。 老百姓都赞美说,窦燕山真是大好人啊。 连天上的喜鹊也经常来到他们家叫个不停。 这样过了几年,想不到既然连生五个儿子,而且个个聪明俊伟。 五子长成后,一个个蟾宫折桂,高中科举。窦禹钧的身体也越来越好,最后活到八十 二岁无疾而终。 诸葛长青认为,行善积德不仅延长了窦燕山的性命,还生了五个儿子,科举高中,名 满天下。被人称为“窦氏五龙”。 那么他的五个儿子多么厉害呢? 1、长子曰仪,为礼部尚书; 2、次子曰俨(yan),为礼部侍郎; 3、三子曰侃,为补阙; 4、四子曰称,为谏议大夫; 5、五子曰僖(xi),为起居郎。 后有侍郎冯道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 诸葛长青:行善积德,必有好命运。祝福天下行善者富贵吉祥!诸葛长青提醒有缘者,行善积德,要有耐心,快则三天、中则三月、慢则三年,必有感应啊。

窦燕山积德行善,改变命运的故事

窦燕山积德行善,改变命运的故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体现家庭的素养。劝人行善积德,力行勤俭有为……愿这些积极向上的家风遗训,渗进我们的血液,渗进我们的文化,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宋代学者王应麟编写的蒙学教材《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教子成才的事迹,不仅在当时被人们景仰,而且传颂至今,家喻户晓。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时期人。他家住蓟州渔阳,也就是现在天津市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他为窦燕山。窦燕山生有五个儿子,在他的教育培养下,都考中进士,成为国家栋梁。长子窦仪,授翰林学士,任礼部尚书;次子窦俨,授翰林学士,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子窦偁,任左谏议大夫,官至参知政事;五子窦僖,任起居郎。窦家五子,被称为“窦氏五龙”。窦燕山将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他的义风家法,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侍郎冯道赋诗一首称赞道:“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窦燕山的家庭如此美满,令人赞叹。

其实他年轻时并没有这样的家庭“好运”。虽然家境富裕,但他那时不懂得接济穷人、广行善事,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已故的祖父和父亲聚在一起,教训他说:“禹钧,你要赶紧回心向善!因为你今生的命运不好,不仅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窦燕山从梦中醒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亲的叮咛,一一铭记在心,立志从此改过行善,大积阴德。窦家有一个仆人,盗用了主人的钱。后来,这个仆人担心被人发觉后受罚,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十二三岁的女儿胳膊上,债券上写着:“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从此仆人远逃他乡。窦燕山知道这件事之后,看到小女孩身上缚着的债券,心里很哀伤,很可怜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他马上焚毁债券,收养了仆人的女儿,并嘱咐妻子:“好好抚养这个女孩,等她长大了,给她找个好人家的子弟嫁过去。”女孩成年以后,窦燕山替她备了嫁妆,为她选了一位非常贤德的夫君。那位仆人听到了这件事,非常感动,就从外地回来,到窦燕山家里,哭着忏悔自己以前的过错。窦燕山不仅没追究往事,还劝他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仆人全家感恩不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于是,他们把窦燕山的画像挂在堂前,早晚供养,以表达知恩图报的心情。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窦燕山到延庆寺佛前进香,忽然在后殿的台阶旁边,拾到一个钱袋,里面装了二百两银子、三十两黄金。他想,这一定是别人遗失的。金银的数额很大,他不敢在寺内久留,赶快拿着钱袋回家了。第二天清晨,窦燕山早早来到寺庙,在那里守候失主。不一会儿,见一个人远远地痛哭流涕而来。窦燕山问他为何痛哭?那个人实情相告:“父亲犯罪,将要被发配到荒僻的边疆充军,为了给父亲赎罪,我恳求哀告所有的亲戚,好不容易借来了钱,都装在一个袋里,须臾不敢离身。谁知,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喝酒,喝醉以后头昏脑涨,不知怎么回事,钱袋竟然丢了。没有钱,我怎么给父亲赎罪啊,这辈子恐

“日行一善 行善积德” 主题班会 主持稿

“日行一善行善积德”主题班会 61班 一、主题班会目的: 鼓励每个同学每天坚持做好事,使他们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为他人着想践行雷锋精神的良好品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讨论、讲故事、快板、诗歌朗诵 三、班队会过程: (一)、引入主题。 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B: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了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 A:是的,日行一善就是多做善事好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B:对,日行一善就是积善成德。善就是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恶就是做对个人道德家庭社会乃至对国家不利的事。 A:日行一善,让我们心中怀有善念,学习雷锋精神,感恩社会。 合:61班“日行一善行善积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理解日行一善,讲善行小故事 A: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就是是多做善事多做好事。

B:那古时候的人们又是怎样理解的呢?下面有请徐钟辉同学给我们解释“日行一善”,A:徐钟辉同学解释得真详细,日行一善就是培养我们向善、行善、从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怀有感恩之心。关于这“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又有怎样感人的故事呢?下面有请罗子丰和陶嘉研同学带来两个积善成德的故事,掌声有请。 B:罗子丰和陶嘉研的故事真精彩,是的同学们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 (三)、如何践行日行一善大家谈 A:那同学们你们平常又曾经做过什么好事,从中有什么心得? B:你曾经接受过什么人的帮助吗?这让你想起了谁? (四人小组讨论) A: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哪些小事,让我们养成日行一善的习惯?比如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看图片)谁来说说,有请…… B:我们如何做到日行一善?我倡议(1)爱护教室,校园(2)关心自己、友爱同学(3)尊敬师长,孝敬长辈(4)为家多做家务事(5)与同学友好互助,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四)、认识雷锋,听雷锋故事 A:那同学们做过这么多好人好事,这让你想起了谁? B:对,三月同样是我们学雷锋月,雷锋叔叔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呢? A:真的是这样?下面有请唐熳莉、梁健燊同学带来两个雷锋故事。 (五)、诗歌中升华行善行动

抓安全就等于积德行善

抓好安全工作就是行善积德 “抓好安全工作就是行善积德” 2011年7月26日晚调会上,矿长王小国提到“抓好安全工作就是行善积德”听到这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以前从没有过的感觉,就此涌上心头。 “行善积德”的本意是指为求福而做好事。而企业抓好安全工作,说到底也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好事。 抓好安全工作,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安全是福利、安全是生命。企业只有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你才能对工作寄予更高的期望。若不重视安全工作,安全事故一出,企业的效益将受到巨大损失或化为泡影,政府相关安全监管人员将会遭受连带责任。不光是自己的金钱和前途没了,还毁掉了他人家庭的幸福。这不正是和行善积德背道而驰吗?不讲安全,就是不愿行善积德。 抓好安全工作,不只是安全管理者的责任,任何一个从事劳动生产的人都有这个责任,都应将安全预防牢记于心。试想,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最直接的受害者不就是一线的劳动者吗?难道你们是金刚不坏之身吗?难道你们就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么贱吗?难道你们认为 拼命挣钱就是对家庭负责吗?部门监管受到人员、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24小时把你们守住,谁来拯救你们?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劳动者更应将安全预防牢记心头。只有人人抓安全,事事讲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才是行善之举。 抓安全工作,就是救人命、保家庭、促稳定、造和谐之举。我们

试想,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事人死亡,当事人家庭将失去父母或者子女,一个家庭将由此而散,还为社会埋下多少不稳定因素,一个和谐的家庭不复存在,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为处理事故、父母赡养、子女抚养大家对博公堂,其乎矣哉。 “爱儿爱女爱家庭,不讲安全等于零”每个人都要将安全意识植入人心,时时处处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做到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才是人生之大善。 调度室:王刚刚 2011年7月27日

积德行善

、 善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多做一点减轻他人忧愁、痛苦或是增进他人快乐、幸福的事,而且举善,应该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人都应当为社会为他人积德行善,哪怕仅仅是力所能及的一点小小的善事,如果一个社会举小善成为风尚,离大同也就不远了。 善,指的是道德意义上的善,就是善良美好、友好、亲善。它是伦理道德范畴中最为一般、经常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外化,就是善行,就是善举,就是对社会、对他人符合道德要求的、通常是具有有益后果的行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善行,解人急困、慈善捐募是善举,捐粮派米、赠医施药、兴办义学也是善举。善举、善行,不论大小,统统都属于积德行善的范畴。 一个社会善行(善举)越多,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就越高,人群关系就越融洽,社会的凝聚力、亲合力、向心力就越高,这个社会也就越稳定,老百姓就越喜欢这个社会。资贫助弱,扶危济困,散银分帛,举义行善,本是我们文明古国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美德。正是这种传统美德,为民族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增添着巨大的凝聚力。 事实表明,大凡真正的行善者,都是有良心的人,有同情心的人,都是真诚的人,是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不能真正恨恶的人是不能真正举善的。那么恶人会不会有善行、善举呢?也会有,但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天良发现了,弃恶从善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一边作恶一边行善的人有没有?有,真还不少。但那不是真正的行善,而是伪善,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清人朱柏庐曰:善欲见人,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在真正行善者眼中,乐善好施既是过程,又是目的,是他的人生一种追求,是美的享受,是幸福的体验。不过,现在有许多善,商业厂告化色彩很浓、很重,做了一点善事,就要求为企业、为个人扬名,或是要求新闻媒介吹嘘一通,或是要求被施者为其留个功德牌坊。这种为名誉所为的善,其实也是在要求回报,其善亦是不诚的。 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有两种含义:一是对那些乐施好善有功者,因为他们对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社会要以他为榜样,进行歌颂;二是大凡那些成人善事者,当他们自身有困难时,其他人也会乐于行善于他。如果以回报作为自己举善前提条件来理解善有善报,这是天大的误解。所以,举善应该是不为因果而行善的。有人说得好,人们之所以要积德行善,并非积累进入天堂的资本,而只是实现了与人为善而已。我们需要的是提倡这一种境界。 举善对行善人好处多多。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跟踪研究,其研究课题是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结果显示,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炼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正确结论。行善长寿的原因是什么?从心理角度看来,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虑。从免疫系统角度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总之,行善有助强化人的免疫系统,调节身心合二为一,有利健康长寿。 行善方法多多,依照佛学的理念,如下方法值得提倡,如与人为善,即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维护真理原则;敬爱存心,即人人若都能敬业乐群,安份守已,敬重别人,也珍重自己,即是代天行道,敬爱存心;成人之美,即凡发现有人行善,其志可嘉,就应该设法给予扶助,以成人之美;劝人为善:即与人相处,须时时提醒告诫他人,以解开迷惑;救人危急,

浅淡积德行善

浅淡积德行善 首先向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才是积德行善。 1、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担任义工、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铺桥造路、维护环保,甚至时时心存慈悲、面带笑容,去孝顺父母,去善待一切众生(包括人与动物),则这些都要比单纯的捐款更具功德。 2、行善后更要注意‘修持’,不要一面行善,一面又在造恶业(例如犯五戒、十恶,或从事损人利己及伤天害理之类的坏事),否则所有的善行均将被抵消漏尽,甚至功不敌过,还遭恶报。 3、行善如果出自纯粹救人的动机,则此种‘无相布施’的功德可说是最大。反之如果只为沽名钓誉或由于自私原因而布施,则其福报便非常有限(不过比完全不布施要好得多)。此即为何同样作布施,有人福报很明显,有人却不明显,其道理也在此。 4、如果有人长期行善竟然十分意外毫无感应,则其主因除上述几点外,佛经所云:‘为善必昌,为何不昌?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何不殃?必有余昌,昌尽乃殃。’这可能是最好的解释。因此千万不必怨天尤人,反而更应该具备耐心,并深信只要持续认真行善,努力修持,诚心忏悔,将来一旦业障消尽,必可得到解脱,而享受美好的福报。 5、更重要的是,除行善外还要修慧,因为唯有了解佛法,培养智慧,才能清静心灵,免除烦恼,甚至了脱生死,一切都看得开,放得下,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从小一直听老人讲:要积阴德,不给自己也可以给子孙。现在才明白:老人所说的话很有道理!现在我为大家解惑一下阴德的有关学问: 一.阳德与阴德 什么叫阳德? 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些物质回报或者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 什么叫阴德? 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叫阴德,阴德福报大,积得久。不要怕德积不住,你的德积在那里永远是你的,别人偷不去、抢不走,自修自报,因为那是一种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时无处不在。 阳德积不久,多是随修随报,阴德积得久,且越积越大。所以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让人知道,不让人知道的德行就越积越厚,后面的福报就大。可以福泽子孙。如果让人知道了,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 阴德是使命运向好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阴德,反而认为阳德(做了点好事嚷嚷的人们都知道了)只是得到了一些虚名,于改变命运向好发展没有太大的实际利益。 西方基督的《圣经》中的马太福音6 讲到: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要叫你施舍

积德行善的小故事

警惕:这六种行为最损福报! https://www.doczj.com/doc/1d10322515.html,/s/blog_640af56b0102dwzs.html 1、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尚造作罪业,更不可以买活物杀死做菜,活活煮死1命,削禄20善。即使虫蚁也不能伤,教育子女小时候不玩杀虫蚁鸟雀,他的福份就不会折损,寿命就不会短缺。杀生的坏处是:短命,工作差,多病,怨气重,贫穷,丑陋。 2、发脾气 发脾气骂人的声音,就像狼叫一样。 印光大师告诫:女孩子不发脾气,儿女必不夭死,脾气大的女人,生子必多死,或多病。因为一生气,乳即变成毒汁。发大脾气,喂儿立刻即死。稍小点,半天一天方死。发小脾气虽不死,亦必定生病。这是一定不变的事理。 发脾气是一切如来都救不了的。佛经上说“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徵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林,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烧尽。对普通人嗔恨发气一次,毁灭一百大劫积累的福德,对父母长辈大德君子发怒,毁灭一千大劫积累的福德。 抵触顶撞父母,嗔恨发气,是福薄命浅的最明显特征,世界上最没有福气的,就是这两种行为。 3、抵触顶撞父母上司长辈,说先贤大德坏话。 抵触顶撞父母是第一等损福败禄的事,无论求什么,必定求不到,万求也枉然,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工作,姻缘,办事不顺,马上反省抵触顶撞父母上司长辈,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工作不顺,感情痛苦,办事阻碍大,马上软语好物孝顺父母,父母若欢喜,一切天人鬼神都会来护持你。 不抵触父母的人,工作顺利,良缘佳偶。从小不抵触父母师长的人,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就算出身在最贫穷最晦戾的家庭,都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用钱财供养父母的人,将来必定会富有,孝顺父母但不用钱财物品供养父母,做大官也会缺乏财富。 搜集宣说先贤大德乃至圣贤坏话,一句削禄一百善,败尽一家族血脉的福禄。 4、怨天尤人,搬弄是非,宣扬别人过恶,嫉妒讽刺挖苦他人,脏话骂人。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 日有所亏。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做恶之 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于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 安详。 同仁堂有一条祖宗传下来的古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电视剧《大宅门》的很多场景里面,我们不时可以看到一块镌刻有“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舒同字体老匾。 《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

余殃。” 《国语·周语上》:“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列子·说符》:“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 《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晋潘岳《西征赋》:“庶人子来,神降之吉;积德延祚,莫二其一。” 修合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是一个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修,指对未加工药材的炮制; 合,指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它涉及到药材的产地、成色、质量、加工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据中国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肖复兴先生在《法制晚报》上的文章:“过去老北京有家老药铺,叫万全堂,就在崇文门外现在新世界商 厦的位置上。它最早开业在明永乐年间,比有名的同仁堂的年头还老,堂中有一副有名的抱柱联,叫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副对联,一直到

曾国藩格言名言 人生第一是行善积德

曾国藩格言名言:人生第一是行善积德 曾国藩,成就大事业的榜样,堪称近代圣贤。他总结一生的经历,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你要成就大事业,你就必须志向远大、行善积德。所以,曾国藩时刻告诫家人,多做善事、救助贫困等,所以曾国藩整个家族得以旺盛发展。行善积德,不仅让一个人家庭幸福、成就事业,而且会让一个人开心快乐、心想事成。你要经常反思,你做了多少善事?..... ---- 诸葛长青 翻阅历史我们发现,毛泽东、蒋介石,都很崇拜一个湖南人。这个人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诸葛长青研究发现,曾国藩的成功,除了他自己奋斗之外,与他祖辈行善积德离不开,曾国藩祖上原本世代务农,没有显达之人。后来,他的祖辈们多做善事、行善积德,所以才有了曾国藩的事业成就。 很多人询问曾国藩,你为什么有如此成就。曾国藩说,无非是祖辈积德、自己奋斗罢了。而祖辈积累的福德,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人行善积德十分重要。 诸葛长青建议大家认真看看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格言,他的一生,只不过是行善积德、勤奋修身、妥善处理各类人际关系罢

了。所以,只要行善积德,你就会成就一番大事业。每天你都要反思自己,行善积德了吗? 诸葛长青认为,行善积德可以让你积福报、有智慧,有了福报、智慧,你还能不成功吗?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无非是祖辈积德、自己积德罢了。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诸葛长青:一个人必须有志向、有目标,必须行善积德,否则,你这艘船要行驶到哪里去呢?你这艘船如何安全行驶呢?) ●君子养心以静。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旁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动,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曾国藩(诸葛长青:诸葛亮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孔子也把修身当做人生第一要务)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曾国藩(诸葛长青:人生的唯一靠山就是多行善积德)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一行善积德名言

一行善积德名言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一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 天道无亲,惟德是授。——《国语》 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书经》 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孝者,人道之至德。——孔子 人生不能等的两件事,一是孝顺,一是行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隐恶而扬善。——《中庸》 善的标准:对他有利是善。对己有利是恶。 吃亏是福。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日常如何积德行善

一、救护放生 1、吃素并劝人吃素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2、劝人放生,同样福田广阔,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奉劝那些有钱有爱心的亲属朋友或绝症的病人家属放生,劝不孕不育的人想求子的或者是想求个儿子的,劝他们积极放生。 男女找不到对象的,夫妻吵架不和或者丈夫或妻子有外遇的,孩子学习不好,想考上好大学的,我们都劝他们积极放生护生,并诚心念佛都会得到感应。达成愿望。 3、阻人杀生及阻止别人为我杀生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看见无知的孩子捕蝶,捕蜻蜓,壁虎,鸟雀等,阻止他们并且劝导他们要爱护动物。并且将被锁系之物放生掉,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到亲属朋友或因公务或到病患家里去,其家为了欢迎我或是报答我而杀生,我们阻止其为我而杀动物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4、随手救助粘在蛛网及误堕坑里的生物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救助蜘蛛网上粘有蜻蜓,蝴蝶等生物,救助误堕坑里或陷阱里的动物,救助爬上大路的蜗牛、蚯蚓、多足虫捡到路边安全的地 随喜放生,同样功德无量,是不用 六、 方。 花钱的放生 5、传送赠与他人放生书籍或网络上发帖转帖放生文章,劝人或警示人们戒杀放生 将戒杀放生的善书,尤其是戒杀的杀生果报见闻录,可以多请来些,赠送给亲友或见到什么狗肉馆,驴肉馆,活羊现宰,养肉狗的,养狐狸的,养蛇的等杀业残酷的,你可以默不做声的装作吃饭或者进去什么也不说,或者直接放在那里,放下一本杀生果报录就走,或者你也可以经常性的把这些书随时随地的放在可能接触不到佛道的,他们的车篮里,车上边,家门口,信箱里,或者干脆装作忘在出租车里,放在各种公共场所,看了这些书的人们,无论如何也会留下深刻印象,至少种下一颗种子,减免杀业,回心向善。 6、不焚烧庭院树叶并劝人勿焚烧垃圾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最灵的转运方式,叫做行善积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d10322515.html, 最灵的转运方式,叫做行善积德 作者:佚名 来源:《37°女人》2019年第11期 一天茶饭后和一位老人在院子里聊天,老人跟我讲起了一桩桩道听途说的陈年故事,难免有迷信色彩,倒也颇有行善积德的美意。 老人老家叫十字河,当街原来有个旅店,是他们徐家本宗开的。曾经有一个夫妇带一个孩子来住宿。他们一住就住了一个多月。 当时是夏天。有一天忽然下了暴雨,旅店内有个小粪坑,大概半尺深,被雨水下满了。雨过天晴,那夫妇一没留意,孩子自己跑着玩,居然淹死在那个小坑里了。 这时,夫妇才说出实情。误听一个算命的说他们的孩子最近有水灾,他们就到处躲。到了十字河,发现这里地势很高,而且旅店在当街最高处,于是决心住在这里躲水灾,没想到还是出了事。 要知如此,还不如待在家里安全。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王善的商人。有个看相的,一看见王善就忧愁地说:“你还没有儿子吧?”王善说:“是的。”看相的说:“你不但会没有儿子,而且到了十月,更有大灾难。”王善觉得他的话很灵验,急忙到苏州去收取财货,然后回家。 当时正值梅雨季节,河水猛涨,不能行船,只得暂时住在客店内。到晚上时,天空放晴,他到河边去散步,看见一个少妇投河自尽。他马上呼叫渔船,说:“谁能救起这个人,我出20两银子。”船夫去救了,也把少妇救了起来。他便把20两银子给了船夫。 王善问少妇为什么要寻短见,少妇回答说:“我丈夫外出做工,我在家中养了一头猪,准备用来偿还田租。昨天把猪卖了,不料收的钱全是假银子。既怕丈夫回来责骂我,再加上家中贫困,就不想活了,因此便自寻短见。”王善非常同情她,问一头猪值多少钱后,便给了她双倍的钱。 少妇回家时,在路上遇到丈夫,便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丈夫非常怀疑。晚上,夫妻俩一起到旅店去找王善,想问个究竟。到旅店时,王善已经关门睡觉了。丈夫叫妻子敲门。王善问是谁,回答说:“我是今天投河的那个女人,特来致谢。”

行善积德 利己利人

行善积德利己利人 *导读:道教是华夏神州炎黄子孙唯一的本土宗教。作为一个道教徒,秉着一颗慈悲之心,正己身而行天道,是我的师公、师父一直以来对我的谆…… 道教是华夏神州炎黄子孙唯一的本土宗教。作为一个道教徒,秉着一颗慈悲之心,正己身而行天道,是我的师公、师父一直以来对我的谆谆教诲。行善,就是在人间多做善事,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关爱社会。如:将自己平时穿不上的衣服,不再看的图书捐赠给贫困的山区孩子;在餐馆吃饭时吃不完的剩饭剩菜打包起来,给路边行乞的老者;在旁人感到孤独难过的时候,主动上去安慰鼓励他;甚至只是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使人不至于滑道功德无分大小,铺桥造路,捐款放生都是做善事,做能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也是善事。抱着一颗真诚的心,行善积德,不求回报,而自有福报降临到你的身上。人们常说:行善积德。行善大家都知道,何谓积德?积德,有积阳德与积阴德之分。行善而为人知的叫阳德。行阳德的人,能享受大众的赞扬,也就是世间的名誉。如果做了点善事便大肆宣扬,使世间名誉超过了实际作为而浪得虚名,那么这种阳德,非但得不到福报,反而多造横祸。其实,以前我们道门的祖师爷都在讲:阳德虽然也是福,但却不如积阴德的福报大。何谓阴德?《文昌帝君阴骘文》讲的就是积阴德。顾名思义,就是为别人做了好事,不为任何人所知,唯天

地日月可见,这就是阴德。这里,我可以给大家举个古代的例子:宋代著名笔记小说《夷坚志》中,记载了一个雪香失钗的故事。有个弓箭手,将大户人家婢女雪香遗失的金钗还给了她,救了因失钗而欲自杀的雪香。多年后某一日,雪香在河边浣衣偶遇昔日的救命恩人正在上一渡船,便欣喜的邀请他去自己家做客感谢。弓箭手本以赶路相辞,但碍于雪香的盛情,只好下船随行。渡船离岸而去。当弓箭手正在雪香家喝茶的时候,忽然听见呼喊喧嚣声,出来一看,刚才的渡船已经在江中翻载,当时水流湍急,一船的三十余人,竟没有一个生还。只有弓箭手逃过这场天灾人祸,正如《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到:广行阴骘,上格苍穹。这岂不是弓箭手昔日所做阴德而获取的嘛!佛教说业报轮回,儒家说善恶报应,我们道教则说天道承负。这三者虽然名称不同,对积阴德的解释却都是一样。清代著名的内丹高道刘一明祖师在《道书十二种因果关》中讲到:盖天地间一切大小事物,皆有因果。善有善之因果,恶有恶之因果。为善者必有善报,为恶者必有恶报。即使是修炼高深的道法,也必须要以积功累德为基础。《太上感应篇》认为: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矅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现代社会中,往往出现善恶无报,行善者不得福,为恶者未遭祸的情况。甚至,一些做了好事却一时得不到回报的人便慢慢心灰意懒,不再行善去做好事了。岂不知,不是不报,时候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