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07学期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试卷

06-07学期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试卷

06-07学期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试卷
06-07学期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最早编制科学水平的人格测验是____________.

2.首次中国版比纳量表发表于______年,修订者是_______________. 3.测量有四种不同的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理测量具有三种特性,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出智力二因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

7.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中的二个因素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智力的三重结构理论中,斯腾伯格把智力分成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提出智力PASS模型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20分)

1.已知高分组答对某测题的百分比为60%,低分组的百分比是40%,请问此题的难度值是多少?鉴别指数是多少?可以接受吗?(3分)

2.有一项用0、1记分的测验,参加测试的被试有125人,答对第8题的被试有100人,那么第8题的难度指数为多少?(3分)

3.一个学生今年9岁,参加WISC-R智力测验后,其全量表得分为112,已知该年龄组儿童的全量表分数的平均数为99,标准差为19,问该学生的智商是多少?(5分)

4.有一份测验按项目的奇偶次序分成两半,计算得到分半信度为0.50。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矫正后的信度估计值为多少?(3分)

5.19、某市初三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其中重点中学学生的平均成绩

188.60=p X ,非重点中学的平均成绩429.47=q X ,所有被试的平均成绩

233

.54=t X ,标准差910.11=t s 。重点中学学生人数比率533.0=p ,对应的正态曲线高度398.0=Y ;非重点中学学生的人数比率467.0=q 。请计算该测验的效度系数。(6分)

三.简述题(20分,每题5分)

1.行为样组

2.结构效度

3.适应性行为

4.效标污染

四.问答题(40分)

1. 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或韦克斯勒学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有哪些分测验组成?请对各分测验作简单的说明。(15分)

2.投射测验和自陈量表各自有哪些优缺点?(10分)

3.论述编制态度量表的思路与过程。(15分)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B)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最早编制科学水平的人格测验是____________.

2.首次中国版比纳量表发表于______年,修订者是_______________.

3.智力三维结构理论中的三维是指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智力的三重结构理论中,斯腾伯格把智力分成三个方面,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态度量表有三种编制方法,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森克个性问卷有哪些分量表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测量具有三种特性,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发表于________年。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智力测验所测到的分数是恒定的。

2.智力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比纳—西蒙量表是以智商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4.智力测验的信度应达到0.80以上。

5.随机误差影响测验的效度。

6.人格测验的表面效度不要高。

7.效度是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的比率。

8.鉴别指数为0.23的题目可以修改后使用。

9.百分量表是等距量表。

10.原始分与标准分数的转换是一种非线性的转换。

三.简述题(20分,每题5分)

1.绝对零点

2.内在一致性系数

3.T分数

4.智力的成长曲线

四.问答题(50分)

1.心理测量属于哪一种水平的测量,为什么?(10分)2.为什么说智商是稳定的?(10分)

3.详细论述16PF的实施过程(30分)

测量心理学复习资料

信度 1、两次施测同一工具或两平行复本,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主试者方面、施测情景方面和间隔时间。 2、CTT下,信度受到哪些误差的影响?主要由随机误差 3、信度系数与信度指数的关系 4、内部一致性的误差来源测验对象之间的相关性高低、测验方法的不同选择 5、分半信度中的S-B校正公式r xx=2r hh/(1+r hh) 6、克隆巴赫alpha系数计算公式的应用 7、内部一致性系数的适用条件反映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查测验的各个题目 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 8、信度的影响因素被试方面、主试方面、施测情景方面和间隔时间 9、测验长度与信度的关系,公式的使用关系:测验越长,信度越高 信度 1、Kappa系数的计算 2、提高信度的方法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使测试的所有题目难度接近正太分布,并控 制在中等水平、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 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主试者要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要严格按标准给分,实测场地要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3、对信度水平的要求当r xx<0.07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做 团体比较。 4、信度的应用之SEM以及区间估计 5、差异分数的信度与两个测验相关的关系无论两次测验的信度关系如何,两次测验相关越低,差异分数的信度越高。 6、信度对相关的校正斯皮尔曼--布朗公式:r xx=2r hh/(1+r hh) 7、再测信度与时间间隔的关系同样一个量表,随着第二次测量的时间不用,它可以有 不同的重测信度。 8、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效度 1、用方差的术语理解效度效度是指在一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有效变异数与总体 变异数的比率。 2、从变异分解角度理解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当随机误差的变异数减少时,真实分数的变异数增加,信度随之提高。信度的提高给有效变异数的 增加提供了可能,至于是否能提高,还要看系统误差变异数的大小。 3、对各种效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区辨:构想效度(用心理学上的某种理论结构来说明目的)、内容效度(用测量的内容来说明目的,适用于选拔、分类和成就的职业测验)、实证效度(用工作实效来说明目的) 4、内容效度的适用条件主要运用于成就测验,也适用于某些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 5、区分效度、会聚效度、相容效度 6、多特质—多方法模型(MTMM)中影响相关的因素特质因素、方法因素及方法偏误 因素 7、结构效度的评定方法有哪些测验内容寻找证据法、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考查测验的实证效度法、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因素分析法 8、效标概念的理解以及效标的选择标准效标就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 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得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

最新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记忆: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 2.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内部联系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需要: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及渴望达到平衡的内部状态 4.成就动机: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力图做出成就以赢得人们的尊 重. 5.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6.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7.根据情绪的状态把情绪分为三种:(激情、应激、心境). 8.研究表明,左侧前额皮层与(积极)情感有关,右侧前额皮层与(消极)情感有关.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平衡,先快后慢). 10.思维的基本过程指(分析)和(综合). 11.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2.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特点将高级神经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郁型). 13.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其核心. 14.表情有三种形式(面部表情、肢体表情、语调表情). 15.加德纳在多重智力理论中提出了七种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运动智力) . 16.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 17.科学工作者根据气候、动物、磁场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对地震灾害做出预测,这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特征. 18.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它产生的内部条件,(诱因) 是它产生的外部条件. 三、单项选择 19.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D ).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弗洛伊德 D. 斯金纳 20.古语云“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是(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21.毕业生择业时面临多种选择,是(D)的表现.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2. 体现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给每个人的整体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色彩的心理特征是( B ).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动机 23.人格是指一个人的(B).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24. 信念、价值观与世界观属于(B)的范畴.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倾向性 C.自我意识 D.认识过程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 A.学生 B.教师 C.教案手段 D.教案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B)。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B)。A.25% B.50%

D.100% 5.(A)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C)。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读】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案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心理学测量的量表汇总

儿童孤独量表 测验编号:11 适用年龄范围: 7~13 下面是儿童中出现的一些感受和体验,对于其中每一项描述,请你体会一下你具有的那种感觉的程度。数字1到5表示从"一直如此"到"绝非如此"的不同程度。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诚实、准确地回答,每道题不必花太多时间。 1、在学校里交新朋友对我很容易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2、我喜欢阅读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3、没有人跟我说话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4、我跟别的孩子一块时干得很好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5、我常看电视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6、我很难交朋友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7、我喜欢学校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8、我有许多朋友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9、我感到寂寞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0、需要时我可以找到朋友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1、我常常锻炼身体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2、很难让别的孩子喜欢我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3、我喜欢科学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4、没有人跟我一块玩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5、我喜欢音乐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6、我能跟别的孩子相处得好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7、我觉得在有些活动中,我受到冷落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8、需要帮助时,我无人可找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19、我喜欢画画一直如此①-- ②--③--④--⑤绝非如此 20、我不能跟别的小朋友相处一直如此①--

《普通心理学》试卷四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卷) 专业: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24% 1、无意注意 2、感觉 3、再造想象 4、创造性思维 5、理智感 二、填空题18% 1、心理过程研究的是------------------------、 ---------------------和--------------------。 2、人的心理发展实质是-----------------------------------------------------------------。 3、注意有存在对活动的--------------和---------------功能。 4、-----------年,心理学家---------------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 ----------------的诞生。 5、人的内部感觉有------------、----------------和---------------。 6、--------------------定律提出心理能量随着刺激物的乘方函数而变化。 7、似动知觉包括------------------运动、-------------运动、-----------------运动。 8、在心理研究中揭示的错觉多数是------------------,例如-------------。 9、形象记忆是-----------------------------------------------------------------------。 10、过度学习达到-------------时保持效果最佳。 11、画家擅长-------------思维。 12、概念的形成过程要经历---------------、---------------和---------------。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第四章 学校心理学测量评估与诊断

第四章学校心理学的测量评估与诊断 第一节心理测量、评估、诊断概述 三个概念:心理测量,心理评估,心理诊断。 心理测量是心理评估的方法之一,评估还可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心理诊断是在评估的基础上在临床的角度下结论。 心理测验、测量与评估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测量是评估的手段之一。 测量是用数字数量对变量进行描述的过程。测验是又一定的题目组成用于测变量的工具。测验是测量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评估的基础。 心理测验的种类: 按功能分:能力,人格,学绩。 按材料分:文字(纸笔)、非文字(操作) 按对象分:个体,团体 评估与咨询、干预的关系? 评估一定是基础,是咨询过程的组成部分,同时是检验干预效果的工具。 心理评估的模式: 医学模式(诊断),问题应对症状,质的差异 多元模式(测量),测量得分偏离常模,量的差异 整合模式(定性与定量结合) 心理评估的原则 发展原则——发展常模,发展过程,发展稳定性,共生现象。 第二节学校心理测量的基本技术 一、心理测量的特性 间接性 相对性 代表性 客观性 二、如何选择心理测量的工具 版权条件:是否有版权 标准化测验:经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编制,并按照标准化程序使用测验。有信效度指标,并提供常模。 信度:智力测验在0.90以上,人格、态度测验在0.80以上,0.4一下不可信。效度:内容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 常模:判断个别差异的依据和比较标准。 其他:难度和鉴别力,客观性,实用性,计分容易,经济性。 心理测量技术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对心理测量技术和测量内容要熟悉 二、对测量结果的解释要适度 三、组合测验 四、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量 五、心理测量只是辅助方法 六、对测量结果要保密 七、心理测量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服务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2.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流派是人本主义学派。 3.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4.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 5.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6.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7.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量度。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8.知觉的基本特性有_选择性__、_理解性__、_整体性_、_恒常性_。9.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特性 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12.想象具有预见、补充、代替等功能。13.思维的特点是___间接性 ___、__ 概括性 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A )的代表人物华生指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刺激和反应”。 A.行为主义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格式塔学派 2.( C )是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试验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法 3.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 A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4.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持续性注意5.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A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6.“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7.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8.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B )。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脏感觉 9.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B )。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觉阀限 D.绝对感受性10.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 A )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背景的绝对强度 D.对象的绝对强度 11.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A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2.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B )。

中小学层次《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

中小学层次《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加涅提出的八阶段学习过程的结构模式:动机阶段、选择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 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4.德国的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提出了教学过程的5 阶段教学法: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5.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这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被称为“教 育心理学”之父。 6.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泽,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原则。 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9.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0.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11.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 12.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 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13.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直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即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有机体就会对自身原有图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 14.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最近发展区。 16.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7.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5期: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18.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 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 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8. 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1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认识,即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等的了解与评价;二是自我体验,主要指个体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豪、自卑、自信等;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督促、自我调节等。 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20.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 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主要有:1.场依存与场独立 2.冲动型与沉思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4.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 2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 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考研】测量心理学测试题一

【比邻学堂】心理测量学测试题 第一章概述 【本章习题精练】 一、判断题 1.头发长度的测量采用的是绝对参照点。 2.理想的参照点是相对参照点。 3.顺序量表可用来对事物进行分类。 4.6世纪中叶江南地区流传的“周岁试儿”类似于现在的婴儿发展测验。 二、填空题 1.理想的测量单位需要具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参照点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心理测量中,把所收集的数据按照一定标准排出一个次序,但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的量表被称为__________。(陕西师大,2004) 4.对心理测验持有的非科学的态度一般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中国测验学会于__________年公布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 6.中国测验学会在南京宣告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年6月。 7.中国古代最值得称道的大规模心理测量实践活动是__________。 8.心理测量产生的直接原因或前提是人的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准考证号,请问这属于 A.顺序量表B.称名量表C.比率量表D.等距量表2.气象局对某月空气污染评价为“轻度”属于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3.心理测验大多属于哪一水平的量表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4.变异系数适用于 A.顺序量表B.称名量表C.比率量表D.等距量表5.心理测验的三要素不包括 A.行为样组B.标准化C.客观性D.相对性 6.古人尝试“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得出这样的结论“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业”这反映了什么心理现象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范围7.下列说法中反应心理特质可测量的是 A.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B.董仲舒“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 C.孔子“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 D.诸葛亮“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8.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测量是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得成分有(A)能力 2、人得听觉主要受(D)得控制。(D)颞叶 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得基本过程就是(C)兴奋与抑制 4、“谈虎色变”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得表现,它属于(B)第二信号系统得活动 5、感受性就是(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得感觉能力 6、听觉得适宜刺激就是(A)空气振动 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得描述不正确得就是(B)声波得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 8、下列关于平衡觉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C)人平躺得时候,平衡觉较弱 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得(B)选择性 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得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得一幕这属于B)情景记忆 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得概括性得有(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 12、根据(A)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A)思维得形态 13、下面哪一种对梦得态度就是正确得A)梦就是一种正常得生理与心理现象。 14、需要就是指(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得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得欲求。 15、获得性需要就就是(B社会需要 16、根据马斯洛得需要层次理论,(D)在最高层。D)自我实现 17、动机就就是D激发个体朝着一定得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得一种内在得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8、定势得作用其实就就是(D)无意识动机 19、内驱力其实就就是(A)生理性动机 20、身段表情可以分成(B)手势与身体得姿势 21、情绪有(A)几种功能A)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2、“人就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就是情绪得(A)理论得观点。 A)情绪得外周理论 23、根据伊扎德得观点敌意就是(D)三种基本情绪组合成得复合情绪。(D)愤怒、厌恶、轻蔑 24、(C)就是一种心理特征,就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得心理条件。(C)能力 25、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就是在描述她得(C)气质 26、以下说法只有一个就是错误得,请指出就是哪一个(D)华生就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得代表。 27、脑神经有(C)对。(C)12 28、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得(C)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得水平 29、以下哪一概念不就是由巴甫洛夫提出得?(A)操作性条件性反射 30、以下对知觉特征理解正确得就是A)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整体在人脑中得反映 1、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得事物得心理浮现称为( C表象 2、人得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就是(A记忆得作用 3、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得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得趋势,这种现象称为B定势 4、对裂脑人进行精细实验研究从而成功地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得不对称性,为此获得诺贝尔奖得学者就是( B罗杰、斯佩里 5、反射活动效应器活动得结果又作为一种新刺激传入中枢,并进一步影响中枢得活动,使之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得活动,这一过程称为( B反馈 6、多血质得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得基本特征就是 C强、平衡、灵活 7.编制世界上最早得一个智力测量表得就是 C比奈-西蒙 8、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 D感觉阈限 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得需要理论叫 B需要层次理论 10、对延续与发展有机体生命所必需得客观条件得反应叫(A需要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得就是(A)能力 2、“谈虎色变”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得表现,它属于(A)第一信号系统得活动 3、以下说法只有一个就是错误得,请指出就是哪一个( D)华生就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得代表。 4、脑神经有( C)对。(C)12 5、(D)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得科学 D、1879 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B.德国

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知识点:效度

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知识点:效度 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知识点:效度 1、效度是指:测验能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这一定义包含着两层含义: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度和真实性是多少? 2、效度的公式为:rxy = SV2/SX2它是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分数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其中rxy是常用的效度表示法;SV2是“有关的真实方差”,也就是由测验所要测量的心理变量引起的方差,也叫有效方差;SX2是总方差。 3、信度和效度的差别是:两者所涉及的误差不同:信度仅考虑偶然的随机误差占测验总变异的比例,效度则还包括与测验无关的但稳定的测量误差。 (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4、效度的性质:效度的真实含义是指测验结果的效度,也就是测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1)效度具有相对性。 (2)效度具有连续性。测验的有效性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3)效度也不是直接就可以测量到的,它是从已有的证据推理而来的。 5、效度的种类:内容效度、构思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6、效标关联效度是指:测验总分数与外在标20、准(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反映的是用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的表现如何的有效性程度。由于外在标准成了考察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因此简称为效标。 7、阿斯丁把效标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理论描述水平的“观念效标”,二是操作定义水平的“效标测量”。 (1)观念效标是效标的理论定义,效标测量是效标的操作定义,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 (2)效标测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客观性。为此因做到: 1避免偏见影响效标测量,特别是以等级评定为效标4测量时,评分者的主观偏见会有很大影响。 2防止效标污染,即指个人的效标因评定者知道个体的测验分数(也叫预测源分数)而受到影响。 8、常用的效标:学业成就、临床诊断、实际工作表现、特殊训练成绩、效标团体比较、先前有效的测验、等级评定。 9、同时效度:它的效标资料是和测验分数差不多同时搜集的。一般情况下,它可以代替预测效度。 10、预测效度的效标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获得的,预测效度反映的是从测验分数预测任何效标情境或一段时间后被试的行为表现的程度。 11、构思效度就是:心理测验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因此,研究构思效度就是要搞清楚:测验测量的是什么构思(概念或特质)?测验分数的变异中有多少来自于测验的理论构思?构思效度是没有单一指标的,它是由各方面证据累积起来作出评价的。院

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1c9305694.html, 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选题参考 1、信息速递——心理学家批评中小学忽视心理教育 2、中小学语文教育“去政治化”的心理学意义 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对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启示 4、论编订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心理学问题 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6、抚州地区教育局抚州地区教育学会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认真学习《心理学》 7、省教育厅决定对在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的老高中毕业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8、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幸福观教育 9、积极心理学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初探 10、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访广州市应用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傅荣 11、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3、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4、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5、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16、改善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积极心理学视角 17、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18、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式的研究

https://www.doczj.com/doc/1c9305694.html, 19、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访中小学心理健康自助仪研制者俞国良教授 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哲学美学方法之比较——以心理学为视角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反思 3、积极心理学导向——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趋势 4、心理学家批评中小学忽视心理教育 三、热门中小学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41、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哲学美学方法之比较——以心理学为视角 4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反思 43、积极心理学导向——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趋势 44、心理学家批评中小学忽视心理教育 四、关于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1、俄罗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培训 2、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影响因素 3、中小学惩罚教育心理学分析 4、教育心理学在中小学武术教育中的运用 5、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影响因素 6、教育心理学(中小学适用)(全国教师咨询认定考试培训指定教材)(第3 7、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丛书.教学心理学书系) 8、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

《普通心理学》网络课程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 第一章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认知 B.情绪和动机 C.能力和人格 D.心理现象 2.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中间科学 D.人文科学 3.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个案研究法 4.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冯特 B.华生 C. 詹姆士 D.巴甫洛夫 5.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精神分析 6.在心理学研究中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强调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进行研究的学派是()。 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 7.要研究“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最适宜采用的研究类型是()。 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实验研究 第二章 8.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脊髓B.躯体神经系统C.交感神经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 9.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结构是()。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10.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可能受损的是大脑左半球的()。 A. 布洛卡区B.威尔尼克区C.运动皮层区D.感觉皮层区 11.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A.中脑B.小脑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 12.人的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枕叶B.颞叶C.顶叶D.额叶 第三章 1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称为()。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 14.在注视电灯光几秒钟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光亮形象,这种现象是()。 A.视觉适应 B.联觉 C.幻觉 D.后像 15.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视觉掩蔽 B.视觉适应 C.运动后效 D.闪光融合 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感觉现象是()。 A.疲劳 B.适应 C.融合 D.对比 17.如果手上原有的重量是100克,至少必须增加2克,人们才能感受到两个重量的差别。 根据韦伯定律,如果原有重量是200克,要产生差别感觉需要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 A.2克 B. 4克 C.6克 D.8克 18.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 A.正比 B.反比 C.倒数 D.对数 19.味觉是人的一种重要感觉,基本的味觉有()。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酸、甜、苦、涩 D.酸、甜、苦、麻 第四章 20.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习题 心理咨询师.doc

心理咨询师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82年,(A高尔顿)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进行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2、1890年,(C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3、在宾夕法尼亚大学,(C韦特默)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 4、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比内—西蒙在(A 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 5、大卫于1907年,开展了(A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为心理咨询的产生作出了学术贡献。 6、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908年,(D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7、心理咨询直接起源于(C 1896)年在美国诞生的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8、(B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的培训标准。 9、(B 1954)年,二十余名美国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10、经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C 2001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11、狭义的心理咨询主要是指(A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 12、教材中推荐的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咨询是(B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13、“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是(A罗杰斯 )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 14、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是(B威廉森等)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 15、(C实用主义的观点)不是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 16、(D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 17、心理问题既可以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A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内容。 18、下列关于整体性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C知、情、意、行不是永远相联系的) 19、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限制观点的内容,错误的是(D费用限制) 20、(D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属于时间限制的内涵。 21、(A彼此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属于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 22、下列关于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意义的陈述汇总,正确的是(B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中) 23、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主要心理素质的陈述中,错误的是(A完美无缺的人格) 24、用一句话表达,(D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就是对咨询师“品格”素质的要求。 25、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师具备自知之明的陈述中,错误的是(D咨询师清楚自身能否满足社会道义的要求) 26、咨询师要“善于容纳他人”对于其意义的错误描述是(D能体现咨询师的高水平、高境界)

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詹姆斯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2.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5.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6.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7.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9.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0.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11.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12.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13.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1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15.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技能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16.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是( )。 A.高尚的职业道德 B.学识渊博 C.情感丰富 D.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 17.“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 )的观点。 A.乌申斯基 B.波斯纳 C.阿尔波特

心理学考研测量心理学测试题二

【比邻学堂】心理测量学测试题 第二章 经典测量理论 【本章习题精练】 一、判断题 1.系统误差具有稳定性,因此一些系统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2.随机误差是难以控制的,在测量中是无法避免的。 3.CTT 假设真分数是不变的,所以测量的任务就是估计真分数并通过改进测量工具等方法来是观测分数等于真分数。 4.真分数中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5.测量特质单一表示同质性信度高,同样,同质性信度高也可推出测量特质单一。 6.使用重测信度估计信度系数时,时间间隔越长,越容易高估信度。 7.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是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法的综合运用。 8.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来以测验分数对校标分数进行预测。 9.经典测验理论中的项目的区分度是相对的,而难度是绝对的。 二、填空题 1.对信度最严格的检验是__________。 2.用再测法估计信度的优点是能提供测验结果随时间变化的资料,但缺点是容易受_________的影响。 3.在心理测验中,一般来说,测验越长,信度值越__________。 4.根据校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可将实证效度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若甲测验与测量不同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相关较高,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__________。 6.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和依据是__________。 7.区分度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8~12题 某代数测验有40个"五选一"的选择题,实施于高一年级100名学生。现获如下资料:第一题的难度P 为0.6,S x =10,∑pq =18 (已知:K –R 20:)1(12x i i xx S q p K K r ∑--=;克龙巴赫α系数:)1(12 2x i S S K K ∑--=α) 8.计算第一题矫正机遇之后的难度为__________。 9.如第一题上端27%的P =0.75,下端27%的P =0.35,该题鉴别力指数为__________。 10.该测验的信度为__________。 11.该测验的测量误差为__________。 12.如一学生实得分数为30分,在95%的可靠度的范围内,此生的真分数为__________。 13.有200人参加了某智力测验,高分组被试第8题平均4.5分,低分组被试第8题得分平均2.2分(该 题满分为5分),那么该题的区分度约为__________。 14.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的数量关系可以表达为__________。 15.若以测量信度趋向于1,则该测量的标准误趋向于__________。 16.效度定义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