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

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

卢纶棱逻绰拈嗖扎

tang sai ji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

唐塞惊据惕搜搭硬猎呆

自读——指名读――领读

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

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

①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

③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

最新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O一四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美术第5册教学计划及课时设计 学校:柯岩街道阮社小学 班级:三年级 教师:陆海燕

小学美术第 5 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学内容分析 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同学们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能够欣赏美术,进行一些简单的评述。但是,这只是初步的,并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一个提高。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严格教学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规范作业评讲。 2、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 5、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6、组织年级作业比赛,组织优秀习作展览。 7、开展校外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开阔美术视野。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粮食与我们 一、主题活动设计思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同学们,当你们吃着碗里香喷喷的米饭时,你们是否想过这诱人的粮食是从哪儿来的呢? 此次活动,我们将与小朋友们一起敞开心扉正真体会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正真一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含义。 二、课时安排:4课时 确定主题,分工、制定计划 活动准备,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活动实施,与同学交流 活动总结、评价,并与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 三.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单了解粮食是什么,以生活中怎样才能不浪费粮食。 学会并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四.活动与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初步学会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养成珍惜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群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调查身边浪费粮食的情况;

教学难点: 真正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教学指导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 的学科来教,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 一、为什么(发现问题) 1、这一环节,特别引导学生去观察照片,发现照片上非洲难民在死 亡线上挣扎,你看,那小朋友腿上廋得竟然只能看到像纸一样薄的 皮肤包着细细的骨头,那小孩的手瘦得像鸡爪一样,在他妈妈怀里 不知是死是活,同样瘦弱的妈妈欲哭无泪;刚刚出生的孩子因为母 亲没有奶水而活活饿死……。 思考:怎么会出现这一幕呢?引导学生接着往下看。 2、学生明白: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人在忍饥挨饿。 3、引出问题 平时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粮食。难道我们的国家真的很富有,以 至于我们可以肆意浪费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决心认真调查我们 身边的浪费粮食的现状。 二、怎么办(活动准备) 1、搜集了一些浪费粮食的图片 联合国统计,每年有超过5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其部分是5 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每5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饥饿,每天有8.5亿 儿童饿着肚子上床睡觉,有1.5亿个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出示图片来看一看,我们周围的浪费现象餐厅里的剩饭、剩菜,不 喜欢吃的饭随便倒掉……

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一课《小黄帽》 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 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 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4.小声跟跟琴唱.老师带 6.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7.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复记号。 8.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们记住了吗?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一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重难点: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三.小结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二课《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 二.听赏音乐(打开课件1.聆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听完之后.告诉大家好吗?(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 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你们看.布谷鸟今天飞到我们教室来了.你们欢迎吗?(出示布谷鸟的卡片)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盛宏伟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射箭本领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自主识记。 3、初读感悟,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李广射虎的简笔画图。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3、质疑。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4、看来同学们对这幅图充满了好奇,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关这幅图的精彩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渎要求,按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思考课始提出的问题,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书姿势。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发现问题集体正音。 (2)理解词语。 查字典或联系课文理解生字词,重点理解“石棱、朦胧、疾风、警惕、影影绰绰”等。 (3)快速读课文,说说文章哪几节写了他射虎的故事?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点拨。 (4)交流课始提出的问题 先小组讨论解决,教师适当补充,点拨 4、识记生字。 (1)老师觉得这一课的生字挺难记的,很容易和其他的字混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清楚的记住它们呢? (2)四人小组讨论识字方法。(选择一到两个生字) (3)集体交流,评价。 (4)师范写“扎、猎、搭”,学生练写。 三、熟读古诗。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往学得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出示古诗(不含题目)。 (1)指名读。借机指出多音字“没”的读音,在这里读“mò”。 (2)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3)教师范读,学生找读诗的方法,仿读。 3、这首诗和我们平常学习的古诗相比少了些什么?自己去文中找找,把古诗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四、背诵古诗。 1、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你能依靠你对古诗的理解来背诵它吗? 2、自由练背,同桌互背。 3、师生共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拓展另一首《塞下曲》

(完整版)最新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课题第三单元人文.社会课间小游戏调查(教科书第17页) 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日-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周围同学喜欢的小游戏,种类,规则的调查。 2. 引导学生,学生课件游戏对我们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合作参与动手交流,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增进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发解,培养学生热爱情感 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适合在课件的小游戏 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意识,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做适合在课间做的小游戏。 前置性作业/课前小研究 自学课本第19页的”问题”,尝试完成以下问题: 1、平时在课间玩什么样的游戏?什么样的游戏适合在课间上玩? 2、游戏有什么规则? 第三单元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课前1分钟 交流。 你敏在课件上玩什么样的游戏?一名学生进行一分钟交流展示。 二、复习。1、经常玩的游戏。 三、揭示课题。同学们,本课我们就从课间游戏入手,了解小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间游戏,尽可以消除大脑的 疲劳,增进友谊和情感。《课间小游戏》《适合在 课间做的小游戏》 四、前置性作业交流。教学过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4人一组 1、我知道的课间游戏 2、我喜欢的课间小游戏? 3.课间游戏种类,规则的调查。 4.几种课间小游戏的玩法。 5.传统小游戏的调查 ①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活动。 ②要求:在交流过程中,组内成 员一人发言时,其余同学认真 听,并及时纠正、质疑、补充。

五、小组汇报。 一、我知道的课间游戏 1.收集:资料 2.整理: 送家里开始调查”填写在表格中。 3.小资料:读一读 4.调查一: 5.调查二:在组里调查。 6.对比:针对两类调查结果评比。 7.小结本课,结束。 1、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看法。 2、其余学生注意倾听,找错误,或比 较自己做的方法是否相同,可质 疑、补充。 3、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 六、实践应用。1、完成书上第19的“小资料”“整理” 2、完成书上20页“调查”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小组互帮互学、集体汇报。 七、课堂小结。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主题三课间小游戏调查适合在课间做的小游戏传统的课间小游戏 课间的小游戏的规则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黄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一课《小黄帽》 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4、小声跟跟琴唱,老师带 6、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7、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复记号。 8、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们记住了吗?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一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重难点: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三、小结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老师您好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2、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具:课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第一课时: 导学: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毛泽东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高中部:汪俊鹏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 神。 二、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诗歌《泊船瓜洲》导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经换过“过”、“到”“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为什么“绿”字在这里用得好? 二、检查预习 1、咬文嚼字在成语词典中的本意: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形容过分推敲字 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朱光潜在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和刚才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有何不同?能 不能找出本文作者观点? 明确:这里“咬文嚼字”指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作者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三、内容梳理 1、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019年春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6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3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3.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优质课《李广射虎》教学设计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 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 卢纶棱逻绰拈嗖扎 tang sai ji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 唐塞惊据惕搜搭硬猎呆 自读——指名读――领读 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 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 ①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 ③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活动一: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方向二:身边的昆虫 2、活动二:人与社会类——报纸的“出版” 3、活动三:劳动技术类——我是小小修理工 4、活动四:自我发展类——小鬼当家 5、活动五:技术设计类——趣味运动会 6、活动六:社区服务类——策划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如何整理、归纳问题,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 2、了解报纸的出版过程,采访工作中的记录技巧,如何合理分工,报纸的版面设计与制作。 3、认识修理工具,向家长、老师或修理师傅学习修理,调查需要修理的物品并收集起来,动手修理。 4、学会沟通和相互欣赏,现金流水账的记账方法、如何买东西。 5、设计运动项目,组织和安排运动会,宣传运动会,运动会活动体验。 6、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会让我们通过活动,去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体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又一个初步的了解,是帮助同学们增长实践才干的一门课程。 教学难点: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随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养成及时整理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2、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整理、归纳问题? 二、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方案。 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教学反思: 人与自然类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怎样发现问题,如何整理、归纳问题,进行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进行播种实验。 教学重点:信息收集与整理,实验与验证。 教学难点: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制定了活动方案。 二、活动建议 1、收集有关种子的资料。 师:资料的来源很多,通过查阅书籍、询问、观察、参观、调查都能获取大量资料。(1)书籍报刊;(2)网络查询;(3)询问;(4)观察;(5)实地考察。 如:从小到大,我自己玩过的玩具有哪些呢?爸爸妈妈小时候玩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古代人玩什么玩具? 2、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师:要想进一步认识种子,不仅需要了解种子的结构,还要对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研究,我们应该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探究。那么如何进行实验呢? 3、制作种子标本。 师:植物种子标本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三、活动拓展 1、举办植物种子标本展。 2、进行播种实验。 3、开展宣传活动。 四、活动总结 1、汇报与展示。

新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back to school第一课时教学内容Let’s talk part A教学目标 A:能听会说“I’m from …”; B:能理解课文内容:Boys and girls ,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巩固;C:能主动参与句型的对话练习,对英语感兴趣。 三、 【教学重点】 句型: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I’m from the USA 词汇:welcome, America, Canada, China 四、 【教学难点】 Welcome的发音。 五、教具:录音机、卡片、国旗六、教学方法:Comunicating、Reading、Co-operation、Discussion、七、课时类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播放英语歌“Hello”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演唱。(2)师生之间互相打招呼,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接着刚才的环节教师继续和学生对话,如班上有新同学,引入We have a new friend、如没有新同学就安排个学生戴上Amy的头饰,引出该句。T:带领全班一

起说Amy! Welcome!注意不要将Welcome的发音发错了。(2)教师戴上头饰,手中兴起中国的国旗,扮演Bai Ling:Hi, I’m Bai Ling、I’m from China、(手中挥动中国国旗)。利用国旗卡 片,教读China, America, Canada三国的名字。(3)教师通过放录音,贴挂图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对话。并能利用头饰及老师 提供的各国特殊物品作拟人式的自我介绍。(4)再进行介绍他人的操练。 3、趣味操练(Practice)用“开火车”的形式请学生作自我介绍,教师引导全班向他/她问好。表演对话内容。(3)鼓励学 生用其他的著名人物或动物改编并表演对话。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内容:活动手册P1。目标: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学生对对话部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老师可适当 讲解题意。正确一小题,可以涂一朵小花。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1)听录音,仿读对话(2)向家长朋友做自我介绍,巩固会话内容。 6、Homework板书: 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part A Let’s talk I’m from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Let’s learn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习UK,Canada,USA,China,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并且能够听懂、会说“I’m from … 2、Let’s chant通过歌曲巩固本课单词。

湘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绐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在充满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设计 活动一 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 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生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三、活动二 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观察比较

——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出示两幅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幅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幅画是将第一幅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 范画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分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四、活动三是关于妆片没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没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提供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小孩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区别,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业要求: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

8李广射虎 【教材分析】 《李广射虎》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本课以文助读诗歌,故事简明生动,为理解诗的意境与形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课文结构形式,要求教师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新观点、新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PPT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吴老师和同学 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李广,人称“飞将军”。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 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 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设计概说: 本课是篇“文包诗”。 “文包诗”是“包”着诗的短文。它不是对古诗相关背景资料枯燥乏味的罗列和对古诗句含义的呆板翻译,而是诗文一体的精美散文。它既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桥梁,还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指南。“文包诗”的教学,一般低年级学段或诗文内容深奥的课文是由“文”到“诗”,而高年级学段或诗文浅显的课文,则是“诗”入“文”。基于上两点,本课的教学先是“借文学诗”,再是“借文赏诗”,教学呈现的是“感知——理解——内化——创造”的过程。 对“文包诗”中的一些词语及背景资料教师不作一一讲解,而是与“文包诗”的风格相一致,适当地补充一些小故事、古诗词等,让学生自读自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里的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和射箭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李广射虎》教学主题网站。 教学过程: 一、揭示新课,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并据题提问,导入学习新课。(主要问题有:1、李广为什么要射虎?2、李广怎样射虎?3、李广射中了虎吗?4、李广是谁?)这四个问题几乎含盖了“李广射虎”故事的全部。学生解决了这四个问题也就读懂了这个故事,而读懂这个故事又是理解《塞下曲》的基础。学生有了问题,就产生探究的欲望,就明确了探究的方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二、指导学生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教师巡查,掌握情况。 2、请一个书读得不太好的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正音并板书,读后评价,指导全班学习。 3、请一个朗读水平中等的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正音并板书,读后评价,指导全班学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眼睛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做简易动画。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个谜语好不好,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人体器官)谁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器官?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结构,有哪些作用?这些你们想知道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我们的眼睛》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主题一《我们的眼睛》 3、提出问题。 (1)你的视力怎么样。 (2)眼睛的结构。 (3)眼睛有哪些作用。 (4)眼睛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5)关于眼睛,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 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设计活动方案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确立了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各组的活动计划。 二、制定计划 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各自的活动计划表。 2、各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各组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 三、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指导收集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收集资料。 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和有关书籍。 2、指导学生掌握收集的方法。 (1)调查采访(2)查阅书籍(3)上网查找(4)社会调查 三、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整理展示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课下已经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 二、交流 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和分析的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交流活动资料及活动感受,互相学习,共同分享。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李娜

2005至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

的进步。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了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跟上学期一样,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且加大力度。初步设想如下: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课本作为桥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课外读物,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每节语文课前,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并简介书中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 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要求: 1、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理解课文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着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3)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朝代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 (3)齐读第二节 3、学习3、4自然段 (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2)交流 A出示: (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 (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 (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居家生活讲安全 一.独自在家时 活动目的: 一、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识。 二、知道110、119、120、三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在紧急情况下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三、培养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意识。 活动准备: 录象、图片、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观看独自在家的录象: 1、有陌生人来访。 2、着火了。 3、摔伤 二、讨论: 1、这位小朋友能给这位“叔叔”开门吗?为什么? 2、着火了,应该怎么办? 3、摔伤了,应该怎么办? 三、特殊号码搬家: 找出众多号码中的110、119、120、把它们分别搬到适合的位置。 四、欣赏故事片段《小鬼当家》 二.安全使用燃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煤气、天然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煤气泄漏中毒后,人会产生的不适反应。 2.了解煤气泄漏后应该采取的措施和预防煤气、天然气泄漏的方法 重难点:教育儿童不要玩弄天然气灶具开关和发现燃气泄漏的处理

教具:有关录像、图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需要运用到煤气、天然气的地方。 二、主题教育 1.介绍生活中天然气、煤气产生泄漏的实例,教育学生认识到煤气、天然气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危险。 2.讨论:若煤气泄漏,我们的身体会有怎么样的不适反应。 3.图画屋: ⑴看图说话:将三张图片连接起来,发挥想象力,向大家叙述一个生活小故事。 ⑵小故事中提到的安全小知识:①若家里发生煤气泄漏,应该立即打开窗户;②尽快到通风的地方换气、呼吸;③应该到安全、没有煤气泄漏的地方拨打110求救。 ⑶想一想:①家中使用的煤气炉具是否有过煤气泄漏的情况?②回家闻到一种特殊臭气,此时能开灯吗? 4.通过图画屋的学习和思考,总结预防煤气泄漏的小贴士,以及处理煤气泄漏的方法,即课程资源。 ⑴认真阅读燃气具使用说明并严格执行;⑵燃气罐的放置方法;⑶燃气具的检查与维护; ⑷煤炉的使用。 5.故事屋:煤气中毒了怎么办? ⑴大家来找茬:找出故事中非非使用煤气不当的地方。 ⑵智慧小眼睛:找出故事中妈妈应对煤气泄漏的措施。 三巩固: 1. 完成小卫士闯关。 2.讨论:当你闻到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异味时,应该如何处理?冬季,在家里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警惕意外伤害 一.当心异物侵害 教学目标: 1、初步让学生了解有关预防异物进入身体器官的常识,并学会一些必要的应对方法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3、让学生感悟健康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设计: 一、小小故事会 1、教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课本上的“小虫入耳” “耳朵进水”的故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