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第九章 物理化学教学文稿

第八章 第九章 物理化学教学文稿

第八章 第九章 物理化学教学文稿
第八章 第九章 物理化学教学文稿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4.在298K时,用Ag∣AgCl为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通电前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ω(KCl)=1.4941*10-3,通电后在质量为120.99g的阴极部溶液中ω(KCl)=1.9404*10-3,串联在电路中的银库伦计有160.24mg的Ag(s)沉积出来。试分别求K+和Clˉ的迁移数。

解:通电后,阴极部含K+的物质的量为

==mol=3.149*10-3mol

n

通电前后,阴极部水的量不变。则可设通电前阴极部溶液的质量为m,

通电前:m水=m-m*ω(KCl)= m-m*1.9404*10-3

通电后:m水=m-m*ω(KCl)=120.99-120.99*1.9404*10-3

则有:m-m*1.9404*10-3=120.99-120.99*1.9404*10-3

得:m =

故:通电前阴极部KCl的质量为

m(KCl)=m*ω(KCl)= *1.4941*10-3=0.1807g

则通电前,阴极部含K+的物质的量为

n始= =mol= 2.424*10-3 mol

通电前后,阴极部K+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仅是由K+的迁入所引起的

由n终=n始+n迁-n电得:

n迁=n终-n始+n电= 3.149*10-3mol-2.424*10-3 mol+0 = 7.25*10-4mol 由库伦计可得:

n电= = mol=1.485*10-3mol

所以K+和Cl-的迁移数分别为:

t(K+)= = =0.49

t(Cl-)= 1-0.49=0.51

6.以银为电极点解氰化银钾(KCN+AgCN)溶液时,Ag(s)在阴极上析出。每通过1mol电子的电荷量,阴极部失去1.40mol的Ag+和0.80mol的CN-,得到0.60mol的K+。试求:(1)氰化银钾络合物的化学表示式[Ag n(CN)m]z-中n,m,z的值。

(2)氰化银钾络合物中正负离子的迁移数。

解:(1)通电时,配离子移向阳极,每通过1mol电子的电荷量,应有1mol Ag+在阴极还原析出,据题意,则有(1.4-1.0)mol的Ag+与CN-配合称负离子移向阳极,同时,阴极部失去0.8mol的CN-,所以:

=故:n =1,m = 2,z =1

(2)由题意可知:n电=1mol,n迁=0.6mol,故:

t(K+)= =0.6

t[Ag(CN)2]- =1-t(K+)=1-0.6=0.4

8.298K时,在用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的迁移管中,首先注入一定浓度的某有色离子溶液,然后在其上面小心的注入浓度为0.01065 mol/dm3的HCl水溶液,使其间形成一明显的分界面。通入11.54 mA的电流,历时22 min,界面移动了15cm。已知迁移管的内径为1.0cm,试求H+的迁移数。

解:H+迁移的物质的量为:

n迁 = CV =C*(πr2)*h=0.01065*103*3.1415*(0.5*10-2)2*15*10-2mol=1.255*10-4mol

则,H+的迁移数为:t(H+)= = = =0.795

11.用实验测定不同浓度KCl溶液的电导率的标准方法为:273.15K时,在(1),(2)两个电导池中分别盛以不同液体并测其电阻。当在(1)中盛Hg(l)时,测得电阻为0.99895Ω[1Ω是273.15K时,截面积为1.0mm2,长为1062.936mm的Hg(l)的电阻]。当(1)和(2)中均盛以浓度约为3mol/dm3的H2SO4溶液时,测得(2)的电阻为(1)的0.107811倍。若在(2)中盛以浓度为1.0mol/dm3的KCl溶液时,测得电阻为17565Ω。试求:

(1)电导池(1)的电导池常数。

(2)在273.15K时,该KCl溶液的电导率。

解:(1)由R=ρ*Hg的电阻率ρ==Ω/m=9.408*10-7Ω/m

则对于电导池(1)有:R=ρ=ρ*K cell(1)=9.408*10-7Ω/m *K cell(1)=0.99895Ω

得:K cell(1)=1.062*106m-1

(2)由K cell=κ*R 得且两电导池溶液相同则κ1=κ2

= = ==

得 K cell(2)=1.145*105m-1

则,在273.15K时,该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

κ= = S/m=6.519S/m

14.在某电导池中先后充以浓度为0.001mol/dm3的HCl,NaCl和NaNO3,分别测得电阻为468Ω,1580Ω和1650Ω。已知NaNO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Λm(NaNO3)=1.21*10-2S﹒m2﹒mol-1,

设这些都是强电解质,其摩尔电导率不随浓度而变。试计算:

(1)浓度为0.001mol/dm3的NaNO3溶液的电导率。

(2)该电导池的常数K cell。

(3)此电导池如充以浓度为0.001mol﹒dm-3 HNO3溶液时的电阻及该HNO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NaNO3溶液的电导率为:

κ=Λm(NaNO3)*c =1.21*10-2*0.001*103 S﹒m-1=1.21*10-2S﹒m-1

(2)电导池常数为:

K cell =κ(NaNO3)* R(NaNO3)=1.21*10-2 *1650 m-1 =19.97m-1

(3)Λm(HNO3)=Λm(H+)+Λm(NO3-)=[Λm(H+)+Λm(Cl-)]+[Λm(Na+)+Λm(NO3-)]-

[Λm(Na+)+Λm(Cl-)]=Λm(HCl)+Λm(NaNO3)-Λm(NaCl)其中:

Λm(HCl)= = = S﹒m2﹒mol-1=4.27*10-2S﹒m2﹒mol-1 Λm(NaCl)= = = S﹒m2﹒mol-1=1.26*10-2S﹒m2﹒mol-1

故:Λm(HNO3)=Λm(HCl)+Λm(NaNO3)-Λm(NaCl)

=4.27*10-2 S﹒m2﹒mol-1+1.21*10-2S﹒m2﹒mol-1-1.26*10-2 S﹒m2﹒mol-1 =4.22*10-2S﹒m2﹒mol-1

则R(HNO3)= = = =473Ω

15.298K时测得SrSO4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κ(SrSO4)=1.482*10-2S﹒m-1,该温度时水的电导率为κ(H2O)=1.496*10-4S﹒m-1,试计算在该条件下SrSO4在水中的饱和溶液的浓度。

解:由题可知:

κ(SrSO4)=κ(溶液)-κ(H2O)=(1.482*10-2-1.496*10-4)S﹒m-1=1.467*10-2S﹒m-1同时有:

κ(SrSO4)=Λm(SrSO4)*c(SrSO4)=1.467*10-2 S﹒m-1

其中:

Λm(SrSO4)=2Λm(SrSO4)=2[Λm(Sr2+)+Λm(SO42-)]=2(59.46*10-4+79.8*10-4)

S﹒m2﹒mol-1 =2.785*10-2S﹒m2﹒mol-1

故:c(SrSO4)= = mol﹒m-3=0.5268mol﹒m-3

18.根据如下数据,求H2O(l)在298K时解离城H+和OH-并达到平衡时的解离度和离子积常数K wΘ,已知298K时,纯水的电导率为κ(H2O)=5.5*10-6S﹒m-1,Λm∞(H+)=3.498*10-2S﹒m2﹒mol-1,Λm∞(OH-)=1.98*10-2 S﹒m2﹒mol-1,水的密度为997.09kg﹒m-3

解:纯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Λm∞(H2O)=Λm∞(H+)+Λm∞(OH-)=(3.498*10-2+1.98*10-2)S﹒m2﹒mol-1

=5.478*10-2S﹒m2﹒mol-1

纯水的摩尔电导率为:

Λm(H2O)= = = S﹒m2﹒mol-1=9.94*10-11S﹒m2﹒mol-1 故水的解离度为:

а= = =1.815*10-9

K wΘ=﹒ =

其中:c(H+)=c(OH-)=c(H2O)﹒а=﹒а= *1.815*10-9mol﹒m3

=1.004*10-4mol﹒m3=1.004*10-7mol﹒dm3

故:K wΘ= =(1.004*10-7)2=1.009*10-14

19.在298K时,浓度为0.01mol﹒dm3的CH3COOH溶液在某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2220Ω,已知该电导池常数为K cell=36.7m-1,试求在该条件下CH3COOH的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解:由K cell=κ﹒R得:

κ(HAc)= = =1.65*10-2S﹒m-1

则:Λm(HAc)== S﹒m2﹒mol-1=1.65*10-3S﹒m2﹒mol-1

而:Λm∞(HAc)=Λm∞(H+)+Λm∞(Ac-)=(3.4982+0.409)*10-2S﹒m2﹒mol-1 =3.9072*10-2 S﹒m2﹒mol-1

故:а= = =0.0422

KаΘ= = = 1.86*10-5

24.分别计算下列各溶液的离子强度,设所有电解质的浓度均为0.025mol﹒kg-1

(1)NaCl (2)MgCl2 (3)CuSO4 (4)LaCl3

(5)NaCl和LaCl3的混合溶液,浓度各为0.025mol﹒kg-1

解:I=Σm B z B2

(1)I= (0.025*12+0.025*(-1)2)mol﹒kg-1=0.025mol﹒kg-1

(2)I=(0.025*22+0.025*2*(-1)2)mol﹒kg-1=0.75mol﹒kg-1

(3)I=(0.025*22+0.025*(-2)2)mol﹒kg-1=0.10mol﹒kg-1

(4)I=(0.025*32+0.025*3*(-1)2)mol﹒kg-1=0.15 mol﹒kg-1

(5)I=(0.025*12+0.025*32+0.025*4*(-1)2)mol﹒kg-1=0.175 mol﹒kg-1

25.分别计算下列两个溶液的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离子平均活度a±以及电解质的活度

a B,浓度均为0.01mol﹒kg-1

(1)NaCl(γ±=0.904) (2)K2SO4(γ±=0.715)

(3)CuSO4(γ±=0.444) (4)K3[Fe(CN)6](γ±=0.571)

解:(1)m±=(m+ν+m-ν-)1/ν=(0.011*0.011)1/2mol﹒kg-1=0.01mol﹒kg-1

a±= =0.904*0.01=9.04*10-3

a B=(a±)ν=(9.04*10-3)2=8.17*10-5

(2)m±=(m+ν+ m-ν-)1/ν=(0.022*0.011)1/3mol﹒kg-1=0.01587 mol﹒kg-1

a±= =0.715*0.01587=1.135*10-2

a B=(a±)ν=(1.135*10-2)3=1.462*10-6

(3) m±=(m+ν+ m-ν-)1/ν=(0.011*0.011)1/2mol﹒kg-1=0.01 mol﹒kg-1

a±= =0.01*0.444=4.44*10-3

a B=(a±)ν=(4.44*10-3)2=1.971*10-5

(4) m±=(m+ν+ m-ν-)1/ν=(0.033*0.011)1/4mol﹒kg-1=2.28*10-2mol﹒kg-1

a±= =0.571*2.28*10-2=1.302*10-2

a B=(a±)ν=(1.302*10-2)4=2.874*10-8

30.在298K时,醋酸HAc的解离平衡常数为KΘ=1.8*10-5,试计算在下列不同情况下醋酸在浓度为1.0mol﹒kg-1时的解离度。

(1)设溶液是理想的,活度因子均为1;

(2)用Debye-Hückel极限公式计算出γ±的值,然后再计算解离度。设未解离的醋酸的活度因子均为1.

解:(1)由KΘ= =1.8*10-5,因解离度很小故分母中的а可忽略不计得:а=4.243*10-3

(2)lgγ±=-A∣z+z-∣

m B=am=4.243*10-3mol﹒kg-1

其中:I=Σm B z B=4.243*10-3 mol﹒kg-1

故:lgγ±=-A∣z+z-∣=-0.509∣1*(-1)∣=-0.03361 γ±=0.926

KΘ= ====1.8*10-5

а=4.58*10-3

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1.写出下列电池中各电极的反应和电池反应

(1)Pt∣H2(pH2)∣HCl(a)∣Cl2(pCl2)∣Pt

- :H2(pH2)= 2H+(a)+2e-

+ :Cl2(pCl2)+2e- =2Cl-(a)

电池反应:H2(pH2)+ Cl2(pCl2)=2HCl(a)

(2)Pt∣H2(pH2)∣H+(a H+)‖Ag+(a Ag+)∣Ag(s)

- : H2(pH2)= 2H+(a H+)+2e-

+ :2Ag+(a Ag+)+ 2e- = 2Ag(s)

电池反应:H2(pH2)+2 Ag+(a Ag+)=2H+(a H+)+2 Ag(s)

(3)Ag(s)∣AgI(s)∣I-(a I-)‖Cl-(a Cl-)∣AgCl(s)∣Ag(s)

- : Ag(s)+I-(a I-)=AgI(s)+ e-

+ :AgCl(s)+e- =Cl-(a Cl-)+Ag(s)

电池反应:AgCl(s)+ I-(a I-)= AgI(s)+ Cl-(a Cl-)

(4)Pb(s)∣PbSO4(s)∣SO4-(a SO4-)‖Cu2+(a Cu2+)∣Cu(s)

- : Pb(s)+SO4-(a SO4-)=PbSO4(s)+2e-

+ : Cu2+(a Cu2+)+2e- =Cu(s)

电池反应:Pb(s)+ SO4-(a SO4-)+ Cu2+(a Cu2+)= PbSO4(s)+ Cu(s)

(5)Pt∣H2(pH2)∣NaOH(a)∣HgO(s)∣Hg(l)

- : H2(pH2)+ 2OH+(a)=2H2O(l)+2e-

+ :HgO(s)+H2O(l)+2e- =Hg(l)+2OH+(a)

电池反应: H2(pH2)+HgO(s)=Hg(l)+H2O(l)

(6)Pt∣H2(pH2)∣H+(aq)∣Sb2O3(s)∣Sb(s)

- : 3H2(pH2)= 6H+(aq)+6e-

+ : Sb2O3(s)+ 6H+(aq)+6e- =2Sb(s)+3H2O(l)

电池反应:3H2(pH2)+Sb2O3(s)=2 Sb(s)+3 H2O(l)

(7)Pt∣Fe3+(a1),Fe2+(a2)‖Ag+(a Ag+)∣Ag(s)

- : Fe2+(a2)=Fe3+(a1)+ e-

+ : Ag+(a Ag+)+ e- =Ag(s)

电池反应:Fe2+(a2)+Ag+(a Ag+)= Fe3+(a1)+Ag(s)

(8)Na(Hg)(a am)∣Na+(a Na+)‖OH-(a OH-)∣HgO(s)∣Hg(l)

- :2Na(Hg)(a am)= 2Na+(a Na+)+2Hg(l)+2e-

+ :HgO(s)+ H2O(l)+2e- = Hg(l)+2OH+(a OH-)

电池反应:2 Na(Hg)(a am)+ HgO(s)+ H2O(l)=2Na+(a Na+)+3Hg(l)+2OH+(a OH-)

2.试将下述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

(1)AgCl(s)=Ag+(a Ag+)+Cl-(a Cl-)

- :Ag(s)=Ag+(a Ag+)+e-

+ :AgCl(s)+e- =Ag(s)+Cl-(a Cl-)

电池:Ag(s)∣Ag+(a Ag+)‖Cl-(a Cl-)∣AgCl(s)∣Ag(s)

(2)AgCl(s)+ I-(a I-)= AgI(s)+ Cl-(a Cl-)

- : Ag(s)+ I-(a I-)= AgI(s)+ e-

+ : AgCl(s)+e- = Cl-(a Cl-)+ Ag(s)

电池:Ag(s)∣AgI(s)∣I-(a I-)‖Cl-(a Cl-)∣AgCl(s)∣Ag(s)

(3) H2(p H2)+ HgO(s)= Hg(l)+ H2O(l)

- : H2(p H2)= 2H+(aH+)+2e-

+ : HgO(s)+H+(a H+)=Hg(l)+H2O(l)

电池:Pt∣H2(p H2)∣H+(a H+)∣HgO(s)∣Hg(l)

(4)Fe2+(a Fe2+)+ Ag+(a Ag+)= Fe3+(a Fe3+)+ Ag(s)

- : Fe2+(a Fe2+)= Fe3+(a Fe3+)+ e-

+ : Ag+(a Ag+)+ e- = Ag(s)

电池:Pt∣Fe3+(Fe3+), Fe2+(a Fe2+)‖Ag+(a Ag+)∣Ag(s)

(5)2H2(p H2)+O2(p O2)=2H2O(l)

- :2H2(p H2)= 4H+(a H+)+4e-

+ :4H+(a H+)+O2(p O2)+4e- = 2H2O(l)

电池:Pt∣H2(p H2)∣H+(a H+)∣O2(p O2)∣Pt

(6)Cl2(p Cl2)+2I-(a I-)=I2(s)+2Cl-(a Cl-)

- :2I-(a I-)=I2(s)+2e-

+ :Cl2(p Cl2)+2e- =2Cl-(a Cl-)

电池:Pt∣I2(s)∣2Cl-(a Cl-)∣Cl2(p Cl2)∣Pt

(7)H2O(l) = H+(a H+) + OH-(a0H-)

- :2H2(p H2)= 4H+(a H+)+4e-

+ :2H2O(l)+4e- =2 OH-(a OH-)+H2(pH2)

电池:Pt∣H2(p H2)∣H+(a H+)‖OH+(p OH+)∣H2(p H2)∣Pt

(8)Mg(s)+O2(g)+H2O(l)=Mg(OH)2(s)

- :Mg(s)+ OH-(a OH-)= Mg(OH)2(s)+2e-

+ :O2(p O2)+2H2O(l)+4e- = 4OH-(a OH-)

电池:Mg(s)∣Mg(OH)2(s)‖OH-(a OH-)∣O2(p02)∣Pt

(9)Pb(s)+HgO(s)=Hg(l)+PbO(s)

- : Pb(s)+ H2O(l)=PbO(s)+2H+(a H+)+2e-

+ :HgO(s)+2 H+(a H+)+2e- =Hg(l)+H2O(l)

电池:Pb(s)∣PbO(s)∣H+(a H+)∣HgO(s)∣Hg(l)

(10)Sn2+(a Sn2+)+TI3+(a TI3+)=Sn4+(a Sn4+)+TI+(a TI+)

- : Sn2+(a Sn2+)=Sn4+(a Sn4+)+2e-

+ : TI3+(a TI3+)+2e- =TI+(a TI+)

电池:Pt∣Sn2+(a Sn2+),Sn4+(a Sn4+)‖TI3+(a TI3+),TI+(a TI+)∣Pt

8.分别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列出电动势E的计算公式,并计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设活度因子均为1,气体为理想气体,所需的标准电极电动势从电极电势表中查阅。

(1)Pt∣H2(pΘ)∣KOH(0.1mol﹒kg-1)∣O2(pΘ)∣Pt

- :2H2(pΘ)+4OH-(0.1mol﹒kg-1)=4H2O(l)+4e-

+ :O2(pΘ)+2H2O(l)+4e-=4OH-(0.1mol﹒kg-1)

电池反应:2H2(pΘ)+O2(pΘ)=2H2O(l)

E=EΘ- ln= EΘ—ln= EΘ

EΘ=Φ右Θ-Φ左Θ=ΦΘO2/ OH--ΦΘH2O/H2=0.40-(-0.83)=1.23v

(2)Pt∣H2(pΘ)∣H2SO4(0.01mol﹒kg-1)∣O2(pΘ)∣Pt

- :2H2(pΘ)= 4H+(0.01mol﹒kg-1)+4e-

+ : O2(pΘ)+4H+(0.01mol﹒kg-1)+4e- = 2H2O(l)

电池反应:2H2(pΘ)+O2(pΘ)= 2H2O(l)

E=EΘ-ln=EΘ-ln=EΘ

EΘ=Φ右Θ-Φ左Θ=ΦΘO2/ OH--ΦΘH+/ H2=0.4-0=0.4v

(3)Ag(s)∣AgI(s)∣I-(a I-)‖Ag+(a Ag+)∣Ag(s)

- :Ag(s)+ I-(a I-)= AgI(s)+ e-

+ : Ag+(a Ag+)+ e- = Ag(s)

电池反应:I-(a I-)+ Ag+(a Ag+)=AgI(s)

E=EΘ- ln

EΘ=Φ右Θ-Φ左Θ=ΦΘAg+/ Ag -ΦΘAgI / Ag=0.8-(-0.15)=0.95v

(4)Pt∣Sn2+(a Sn2+), Sn4+(a Sn4+)‖TI3+(a TI3+), TI+(a TI+)∣Pt

- : Sn2+(a Sn2+)= Sn4+(a Sn4+)+2e-

+ :TI3+(a TI3+)+2e- = TI+(a TI+)

电池反应:Sn2+(a Sn2+)+TI3+(a TI3+)= Sn4+(a Sn4+)+ TI+(a TI+)

E=EΘ- ln

EΘ=Φ右Θ-Φ左Θ=ΦΘTI3+ / TI+-ΦΘSn4+/ Sn2+

(5)Hg(l)∣HgO(s)∣KOH(0.5mol﹒kg-1)∣K(Hg)(a am=1)

- : Hg(l)+2OH-(0.5mol﹒kg-1)=HgO(s)+H2O(l)+2e-

+ : 2K+(0.5mol﹒kg-1)+2Hg(l)+2e- =2K(Hg)(a am=1)

电池反应:Hg(l)+2KOH(0.5mol﹒kg-1)+2Hg(l)=HgO(s)+H2O(l)+2K(Hg)(aam=1)

E=EΘ- ln =EΘ- ln

EΘ=Φ右Θ-Φ左Θ=ΦΘK+ /K(Hg)-ΦΘHgO /Hg/OH-

10.298K时,已知如下三个电极的反应及标准还原电极电势,如将电极(1)与(3)和(2)与(3)分别组成自发电池(设活度均为1),请写出电池的书面表示式;写出电池反应式并计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1)Fe2+(a Fe2+)+2e- =Fe(s) ΦΘ(Fe2+/Fe)= -0.440v

(2) AgCl(s)+e- =Ag(s)+Cl-(a Cl-) ΦΘ(Cl-/AgCl/Ag)= 0.2223v

(3)Cl2(pΘ)+2e- =2Cl-(a Cl-)ΦΘ(Cl2/Cl-)=1.3583v

解:将(1)与(3)组成电池时:

Fe(s)∣FeCl2(a FeCl2=1)∣Cl2(pΘ)∣Pt

电池反应为:Fe(s)+Cl2(pΘ)= Fe2+(a Fe2+)+ 2Cl-(a Cl-)

EΘ=Φ右Θ-Φ左Θ=ΦΘCl2 / Cl--ΦΘFe2+/Fe=1.3583v-(-0.440v)=1.7983v

将(2)与(3)组成电池时:

Ag(s)∣AgCl(s)∣Cl-(a Cl-)∣Cl2(pΘ)∣Pt

电池反应为:2Ag(s)+Cl2(pΘ)= 2AgCl(s)

EΘ=Φ右Θ-Φ左Θ=ΦΘCl2 / Cl--ΦΘCl-/ AgCl/Ag=1.3583v-0.2223v=1.1360v

12.298K时,已知如下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0.2680v:

Pt∣H2(pΘ)∣HCl(0.08mol﹒kg-1,γ±=0.809)∣Hg2Cl2(s)∣Hg(l)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

(3)计算甘汞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解:(1)-: H2(pΘ)=2H+(a H+)+2e-

+:Hg2Cl2(s)+2e- = 2Hg(l)+2Cl-(a Cl-)

电池反应: H2(pΘ)+Hg2Cl2(s)=2 HCl(a HCl)+2Hg(l)

(2)E=EΘ-ln = EΘ-ln = EΘ- ln

=0.2680v-ln =0.4086v

(3)EΘ=Φ右Θ-Φ左Θ=ΦΘCl- / Hg2Cl2/Hg-ΦΘH+/ H2=ΦΘCl-/ Hg2Cl2/Hg-0=0.2680v

13.试设计一个电池,使其中进行下述反应

Fe2+(a Fe2+)+Ag+(a Ag+)=Ag(s)+Fe3+(a Fe3+)

(1)写出电池的表示式

(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在298K,反映进度为1mol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Θa

(3)若将过量磨细的银粉加到浓度为0.05mol﹒kg-1的Fe(NO3)3溶液中,求当

反应达平衡后,Ag+的浓度为多少?(设活度因子均等于1)解:(1)Pt∣Fe2+,Fe3+‖Ag+∣Ag(s)

(2)EΘ=ln KΘa

EΘ=ΦΘAg+/Ag-ΦΘFe3+/ Fe2+ =0.80v-0.77v=0.03v

ln KΘa=ln KΘa=0.03v

KΘa=2.987

(3)Fe2+(a Fe2+)+Ag+(a Ag+)=Ag(s)+Fe3+(a Fe3+)

a a 0.05-a

KΘa==2.987 a=0.0442mol﹒kg-1

21.写出下列浓差电池的电池反应,并计算在298K时的电动势。

(1)Pt∣H2(g,200kPa)∣H+(a H+)∣H2(g,100kPa)∣Pt

解:- :H2(g,200kPa)= 2H+(a H+)+2e-

+ :2H+(a H+)+2e- =H2(g,100kPa)

电池反应:H2(g,200kPa)= H2(g,100kPa)

E= EΘ-ln =0- ln =0.00890v

(2)Pt∣H2(pΘ)∣H+(a H+,1=0.01)‖H+(a H+,2=0.1)∣H2(pΘ)∣Pt

解:- :H2(pΘ)= 2H+(a H+,1=0.01)+2e-

+ :2H+(a H+,2=0.1)+2e- = H2(pΘ)

电池反应:2H+( a H+,2=0.1)=2H+( a H+,1=0.01)

E= EΘ- ln =0- ln=0.0591v

(3)Pt∣Cl2(g,100kPa)∣Cl-(a Cl-)∣Cl2(g,200kPa)∣Pt

解:- :2Cl-(a Cl-)=Cl2(g,100kPa)+2e-

+ :Cl2(g,200kPa)+2e- =2Cl-(a Cl-)

电池反应:Cl2(g,200kPa)= Cl2(g,100kPa)

E= EΘ- ln =0-ln =0.00890v

(4) Pt∣Cl2 (pΘ)∣Cl-(a Cl-,1=0.1)‖Cl-(a Cl-,2=0.01)∣Cl2(pΘ)∣Pt

解:- :2Cl-(a Cl-,1=0.1)= Cl2 (pΘ)+2e-

+ : Cl2(pΘ)+2e- =2Cl-(a Cl-,2=0.01)

电池反应:2Cl-(a Cl-,1=0.1) =2 Cl-(a Cl-,2=0.01)

E= EΘ-ln =0- ln=0.0591v

(5)Zn(s)∣Zn2+(a Zn2+,1=0.004)‖Zn2+(a Zn2+,2=0.002)∣Zn(s)

解:- :Zn(s)= Zn2+(a Zn2+,1=0.004)+2e-

+ : Zn2+(a Zn2+,2=0.002)+2e- =Zn(s)

电池反应:Zn2+(a Zn2+,2=0.002)=Zn2+(a Zn2+,1=0.004)

E= EΘ-ln =0-ln =0.0207v

(6)Pb(s)∣PbSO4∣SO42-(a1=0.01)‖SO42-(a2=0.001)∣PbSO4∣Pb(s)

解:- :Pb(s)+SO42-(a1=0.01)=PbSO4+2e-

+ : PbSO4+2e-=SO42-(a2=0.001)+Pb(s)

电池反应:SO42-(a1=0.01)=SO42-(a2=0.001)

E= EΘ-ln =0-ln= 0.0296v

22.298K时,有下述电池:

Ag(s)∣AgCl(s)∣KCl(0.5mol﹒kg-1)∣KCl(0.05mol﹒kg-1)∣AgCl(s)∣Ag(s)

已知该电池的实测电动势为0.0536v,在0.5mol﹒kg-1和0.05mol﹒kg-1的KCl溶液中,γ±值分别为0.649和0.812,计算Cl-的迁移数。

解:- :Ag(s)+Cl-(a Cl-,1=o.5mol﹒kg-1)=AgCl(s)+e-

+ :AgCl(s)+e- =Ag(s)+ Cl-(a Cl-,2=o.05mol﹒kg-1)

电池反应:Cl-(a Cl-,1=o.5mol﹒kg-1)=Cl-(a Cl-,2= o.05mol﹒kg-1)

电动势为:E=- ln =-ln =-ln =0.0534v

液接电势:E j=0.0536v-0.0534v=0.0002v

由液接电势公式:E j=(1-2t-)ln =(1-2t-)ln =0.0002v

得到:t- = 0.498v

32.在298K时,有电池Pt(s)∣H2(pΘ)∣HI(m)∣AuI(s)∣Au(s),已知当HI浓度m=1.0*10-4mol﹒kg-1时,E=0.97v;当m=3.0mol﹒kg-1时,E=0.41v;电极Au+∣Au(s)的标准电极电势为ΦΘ(Au+∣Au)=1.68v。试求:

(1)HI溶液浓度为3.0mol﹒kg-1时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γ±

(2)AuI(s)的活度积常数KΘsp

解:(1)- :H2(pΘ)=2H+(a)+2e-

+ : 2AuI(s)+2e- = 2Au(s)+ 2I-(a)

电池反应:H2(pΘ)+2AuI(s)=2H+(a)+2I-(a)+ 2Au(s)

E=EΘ- ln =EΘ -ln

当m=1.0*10-4mol﹒kg-1时,设γ±=1

则:E=EΘ-ln =0.97 得到EΘ=0.4970

当m=3.0mol﹒kg-1时,

E=0.4970v- ln =0.41v

得到:γ±=1.818

(2)设计一个电池使得其电池反应为:AuI(s)+e- =Au+ +I-(a I-)

电池为:Au(s)∣Au+(a Au+)∣I-(a I-)∣AuI(s)∣Au(s)

EΘ=ΦΘI-∣AuI(s)∣Au(s)-ΦΘAu+∣Au=0.4970v-1.68v=ln KΘsp =-1.1830v

KΘsp=9.82*10-21

35.用电动势法测定丁酸的解离常数。在298K时安排成如下电池:

Pt∣H2(pΘ)∣HA(m1),NaA(m2),NaCl(m3)∣AgCl(s)∣Ag(s)

m1/(mol﹒kg-1) m2/(mol﹒kg-1) m3/(mol﹒kg-1) E/V

0.00717 0.00687 0.00706 0.63387

0.01273 0.01220 0.01254 0.61922

0.01515 0.01453 0.01493 0.61501

试求反应HA H++A-的平衡常数KΘa,设活度因子均为1

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A = H+ + A-

m1-x x m2+x

则:KΘa= (1)

对于电池:- :H2(pΘ)=2H+(x)+2e-

+ :2AgCl(s)+2e-=2Ag(s)+2Cl-(m3)

电池反应:H2(pΘ)+AgCl(s)=Ag(s)+H+(x)+Cl-(m3)

电池电动势为:E=EΘ- ln =EΘ-ln (2)

其中:EΘ=Φ右Θ-Φ左Θ=ΦΘCl-/ AgCl/Ag-ΦΘH2/H+=0.2224v-0v=0.2224v

将E与m3代入(2)可得x,再将x与m1,m2代入(1)可得KΘa

分别代入,可得:

m1/(mol﹒kg-1) m2/(mol﹒kg-1) m3/(mol﹒kg-1) E/V KΘa

0.00717 0.00687 0.00706 0.63387 1.5114*10-5

0.01273 0.01220 0.01254 0.61922 1.5022*10-5

0.01515 0.01453 0.01493 0.61501 1.4868*10-5

求平均得:KΘa=1.5001*10-5

37.在298K时,有下列两个电池:

(1)Ag(s)∣AgCl(s)∣HCl乙醇溶液(m1)∣H2(pΘ)∣Pt∣H2(pΘ)∣HCl乙醇溶液(m2)∣AgCl(s)∣Ag(s)

(2)Ag(s)∣ AgCl(s)∣HCl乙醇溶液(m1)∣HCl乙醇溶液(m2)∣AgCl(s)∣Ag(s)

已知HCl乙醇溶液的浓度分别为:m1=8.238*10-2mol﹒kg-1,m2=8.224*10-3mol﹒kg-1,两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0.0822v,E2=0.0577v。

试求:

(1)在两种HCl乙醇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比值γ±,1/γ±,2

(2)H+在HCl乙醇溶液中的迁移数t H+

(3)H+和Cl-的无限稀释离子摩尔电导率Λ∞m(H+)和Λ∞m(Cl-)的值。已知Λ∞

-3S﹒m2﹒mol-1

m(HCl)=8.38*10

解:(1)串联电池的总反应:HCl(m1)=HCl(m2)

E1=-ln

则:ln= - ln = -ln =-0.704

得:γ±,1/γ±,2=0.495

(2)电池反应:Cl-(m1)=Cl-(m2)

因有液接电势存在

E实测=Ec+Ej=ln =ln=ln=0.0577v

t+ =0.702

(3)Λ∞m(H+)=t+Λ∞m(HCl)=0.702*8.38*10-3S﹒m2﹒mol-1=0.00588S﹒m2﹒mol-1

Λ∞m(Cl-) =t+Λ∞m(HCl)=(1-0.702)*8.38*10-3S﹒m2﹒mol-1=0.0025S﹒m2﹒mol-1

初中物理教学的一本好书

初中物理教学的一本好书 “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善教”的标志乃“学逸”和“功倍”。教学是教师科学施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而科学施教、教学的艺术再创与最优化教学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审美情趣。通常人们就把科学施教的水平、对教学活动的艺术处理水平和教学过程的优化水平泛称为教学技艺水平。钟鹏明、张以明等编著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技艺》正是从教学技艺的角度为广大读者呈现了实施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一般方法和技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科学的艺术处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各课题的教学范例。 读书紧紧围绕“技艺”两字对初中物理教材中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和要求。该书是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多年探索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理论成果,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写成的。该书始终贯彻了已故著名物理教育家许国梁教授提出的“启发式综合教学”的思想。 全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在理论篇中,主要介绍了课堂教学技艺实施的一般程序,在分析课堂教学基本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技艺及实施技艺。在实践篇中,以章为序,分别按课堂教学中的“课题引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课的结尾”等环节,提供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有效途径。该书是一部实践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参考书,它对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上特色。 1、充分体现教改精神 教学改革说到底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而教学观念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怎样看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作者在全书中始终贯穿了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以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地学”为标志的“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该书突出介绍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探索、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例如,“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这一知识点,作者介绍了三种教学方法,①讨论分析,②实验分析,③练习分析。这些方法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做、动笔练、动脑想、动眼看,充分体现了许老曾经提出的“四动”精神。再如“摩擦力”一节,作者以小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由全班同学推选力气大的和力气小的同学各一名进行夺瓶比赛,比赛中力气大的同学抓住涂有油脂的一端,力气小的同学抓住另一端,结果力气大的同学反而没有把瓶压过来。从这一生动的现象入手,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始料不及的结果的原因。 2、充分体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该书设计了大量新颖简便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边学边实验),充发体现了实验既是物理学的基础、手段,又是物理学的内容的观点。例如,仅为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该书就设计了七个生动的实验。该书每章末都专列了一个栏目介绍实验器材的制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可操作、可仿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旨在解决实验硬件不足的有效途径。例如,许多教师使用微小压强计时,常常为灌注液体时两侧液面不平而苦恼,作者介绍了只用一小段金属丝克服这一困难的办法。可见,作者不仅数量上解决了实验偏少的问题,还从质量上解决了实验方法和效果方面的问题。 3、充分体现了教学最优化的思想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很多,各种教学方法都有长处和短处。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并非只有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这就是“教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般来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原则是:①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原则,②与以实验为基础相统一的原则,③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原则,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⑤高效率原则。该书基本依据这五条原则对每个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方法都作了介绍。例如,仅“密度概念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就介绍了四种教学方法,供读者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样,读者就很自然地运用了上述优化原则,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总之,全书取材广泛,文笔流畅,富有新意。当然,本书在技艺的理论方法、有关概念的准确性与界定问题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地方。我们坚信,在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努力下,本书在再版时定会更加完善! 用心爱心专心118号编辑- 1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书:天津大学主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第五版 王岩主编,《物理化学学指导》,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于春玲主编,《物理化学解题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开课单位: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化学教学中心 简介: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重要理论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三大部分。其先行课要求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联系入手,采用数学的手段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多采取理想化方法,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其实验是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 化学热力学采用经典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从宏观上研究化学变化过程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的衡位置)、以及平衡状态时系统的相变化、界面变化、电化学变化、胶体化学变化的规律,同时,研究影响这些变化规律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等等)。 统计热力学则从微观上,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试图通过理论的计算热力学的状态函数。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催化剂等等)。通过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通过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考核内容: 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 三、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四、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五.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考核内容: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恒容热、恒压热,焓 四、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1.热容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 号称资本主义西点军校的哈佛商学院(简称HBS)是美国培养企业管理人才最著名的学府,美国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五分之一毕业于这所学院。因此,哈佛工商管理硕士成了权力和金钱的象征,成了许多美国青年梦寐以求的学位。 哈佛商学院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建校已79年。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使命和不同凡响的校风,其影响之大,实非言语所能形容,全校有一种超越学科界限的特殊集体精神。 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学院的传家宝,每个案例的描写都是工商企业将遇到的真实问题,有时案例故意不给应有的信息,有时又故意多给一些。案例的最后,总是问你:“你说该怎么办?” 案例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苦苦地思考。当然不是无休止的思考,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得带着行动方案去上课。案例法训练的是决策的艺术,意在锻炼学生在不圆满的条件下作出决策。 案例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生的质量。商学院将新生分成从A到I的9个班,每班90人,有固定的教室,按同学的背景、经历、特长、兴趣配组成班。 哈佛的节奏是紧张的,也必然如此,要在短短两年里培养出总经理式的人才谈何容易!哈佛教育的价值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两年课程里,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催熟”。 在两年时间里,学生们要分析800多个案例。而制作和设计这些经营案例的,既有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有该校的毕业生,还有其他有关的研究者。为了保证这些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所有案例在正式列入课程之前,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一个案例通常要讲两、三节课,每节课80分钟。 每节课开始,任课教授首先指定一个学生起来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指出实现公司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所给的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 然后其他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个发言者更好。学生们为了能争得发言的机会,往往是你喊我叫,互不相让。教室里经常乱作一团,教授则努力控制局面,引导发言。但往往总有不少学生,不顾教授的提议,仍然在那里唇枪舌剑,有时教授不得不采取威吓学生的强硬手段,以便使讨论能够按照正常秩序继续进行下去。HBS的案例分析教学,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的正确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还是错,只是个人对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的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两个学年里学完800多个案例,就好比用两年时间玩一个巨大无比的拼图游戏一样。尽管每一小块都有特定的位置,但你先拼哪一块,先从边上拼,还是从角上拼或是从中间拼,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全凭个人意愿。 HBS的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力图把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经营者的立场上,从实践的环境出发,来学习什么是经营和如何经营。发给学生的讲义和资料,靠死记硬背是绝对消化不了的,要想把课程内容真正学到手,就必须每天晚上读完2—3个案例,还要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作好笔记。要充分准备好一个案例,一般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没有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是根本吃不消的。 没有人能够在哈佛商学院“混”出个文凭来。在哈佛商学院经历过的一切,会像洗礼一样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性格和将来的人生。HBS的两年学校生活,会抓住和拥有你的整个身心,不断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极限挑战,并帮助和促使你去延伸这些极限。 在HBS没有什么轻松容易的事,所有人都必须全力以赴。案例教学法强迫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从真正“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们除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外,还组成课外学习小组,来缓解巨大的学习压力。 为了能考试及格并取得毕业证书,学生们必须在自己的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性。正是这种参与性的、苏格拉底式的方法,才使HBS在林立的商学院竞争中居于领先的地位,才使它的学生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和未来“老板”的好苗子。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44学时 总学分:8学分 开设学期:第四、五学期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大部分,研究过程变化的可能性和速率问题。该门课程为后期学习化工基础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过程的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是:热力学三个定律,热力学基本函数及其变化的计算,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定量地判断化学过程(包括溶液体系、相平衡、表面现象等)进行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动力学基本理论、几种重要的反应速率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定量的求算化学反应的基本动力学参数、能初步推测或判断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物理化学是化学基础课中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重要课程。物理化学中的许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人们科学地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典范,在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

*选学#自学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物理化学课程的研究内容、方法 2.了解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方法建议 教学重点:物理化学课程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课程的研究内容、方法;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方法建议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 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内容 3.掌握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4.熟练掌握各种状态变化过程Q、W、△U、△H计算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内容、各种状态变化过程Q、W、△U、△H计算 教学难点:各种状态变化过程Q、W、△U、△H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热力学基本概念(5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系统与系统的性质、系统的状态、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与功。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2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焓、热容。 第三节气体系统中的应用(4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Carnot循环、实际气体。 第四节化学反应系统中的应用(4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焓的规定值、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等温化学反应、非等温化学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与改革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与改革 一、我国农村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现状 1、物理教学受到特殊地域性的影响 由于农村中学通常在后勤这块做的比较差,如一些学校没有学生宿舍楼,即使有宿舍楼也是条件比较差。许多学生没有办法只有选择走读或寄宿在附近亲戚家中,许多学生在往返学校的时候花费了较多时间,且花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其次是农村各种生活设施较为落后,商品经济也不发达,进书店、图书馆、上网等都较为不便,因此当学生想查阅一些参考资料也比较困难。 2、物理教学质量受学校教学设施的影响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总人口多、地域广、学校服务面积大,通常为每个乡镇一个或两个初中,导致班级人数众多,甚至挤得密不透气。这样一来严重影响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是物理课程,任课老师通常会顾及不周,且物理课程经常需要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由于农村中学很少会配备物理实验室,许多实验都需要在教室中进行,这就需要将实验仪器带到教室,如天平、一些简单的电学实验仪器等都需要带到教室中来,由于学生多,经常出现教室吵翻天,实验难以进行。另外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经费不足,实验仪器老化陈旧,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教学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3、物理教学质量受师资力量的影响 虽然我国现在高等教育培养出不少的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人才,但当今我国农村物理教学还是处在较为低下的水平,这是因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根本就不愿意留在乡村,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即乡村没有吸引力留不住人才。有些乡镇中学由于教师资源稀缺,许多物理教师也要作为数学、化学等课程的任课教师,甚至是让语文教师来带物理课程,这样一来必定会影响初中的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许多学校根本就没有配备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由物理教师来兼任,顶多全校配一个物理仪器管理员,这些不利因素均会影响到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上课讲义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PhysicalChemistry)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选) 学分: 3学分(54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找出化学运动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共包括4部分内容: 第1部分,热力学。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势、化学平衡、相平衡。 第2部分,电化学。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不可逆电池过程。 第3部分,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内容包括:表面现象、分散系统。 第4部分,化学动力学。内容包括: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复合反应动力学。 目标与任务: 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先修课:高等数学(微分、积分)、大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后续相关课程:无。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参考书目: [1] 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2] 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中、下册. 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2001 [3] 宋世谟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4]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例题与习题,第二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绪论讲授,1学时。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1.2 几个基本概念 1.3 能量守恒 1.4 体积功 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 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1.7 热容 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 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11生成焓及燃烧焓 1.12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8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积功的计算、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焓、标准摩尔反应焓。 【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积功的计算、焓。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简单状态变化PVT、相变化及化学变化中的应用,掌握计算各种过程的功、热、热力学能变、焓变的方法。 【理解】系统与环境、状态、过程、状态函数与途径函数等基本概念,可逆过程的概念。功、热、热力学能、焓、热容、摩尔相变焓、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 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等概念。

浅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浅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認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 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3 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4 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

哈佛大学及案例教学法

哈佛大学及案例教学法 哈佛案例闻名遐迩,但书本上的研读和课堂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我们这次美国游学,有幸在哈佛大学上一堂原滋原味的哈佛案例课,金李老师用详尽数据,激情飞扬的讲解,让大家都投身于其中,对案例发授课感受深刻,这里我就将哈佛的案例较学法做一些延伸,希望对我们今后学习和管理都有所帮助。 哈佛案例教学的发展历程 当哈佛商学院在1908年成立时,案例教学还只是学院第一任院长 Edwin F. Gay 的一个想法。Gay想设计一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围绕商业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1911年,Arch Wilkinson Shaw 开始教授经营策略这门课,在这门课里他给学生提出了商业经理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些尝试可以说是哈佛商学院历史上第一次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出版了其第一本案例集,“通用鞋业公司”,由院长助理Dean Clinton 编写。 这些年来,案例的构思与编写方式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内容也逐渐覆盖了整个商业领域。但案例教学依旧保留了最初的灵魂,即哈佛商学院是如何进行案例教学的——“通过行动来学习,”主管案例编写的高级讲师Michael J. Roberts 表示,“作为教授,我们必须将复杂的商业问题提炼,并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作为学生,他们希望借助这些提炼的经验来进行推断。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好的案例并保证其实用性。” 哈佛商学院每年大概编写350个案例,涉及各种科目。案例覆盖了商业问题中很广的区域,有时并紧跟时代潮流,例如电子商务。与课程中的问题相吻合是案例编写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Roberts 列举了案例编写最开始要考虑的四个要素: 1、案例所围绕体现的问题; 2、学生使用该案例所需做的分析; 3、案例具有足够的数据方便进行分析; 4、数据从哪里能够获得。 案例的编写可以由问题驱动,例如当有一个教授想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问题,教授便需要找到一个公司的案例可以用来阐明强调他所要阐述的问题。其他案例是通过公司/ 产业/ 管理者来驱动的,有时通过教授所做的研究,例如对公司的研究,或只是通过研究一些事与人,从中得到体会,认为这些故事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案例。在这些情况下,案例编写者在编写案例最初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关于问题的轮廓。“关键是从现实中找到一个片段可以引出所要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Roberts 解释到。 找到现实场景经常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这需要准确识别一个商业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够激发课堂讨论并有助于学习。举个例子,教创业学这门课程的教授想讲授条款书的相关知识,教授开始设想一个企业家接受了风险投资的条款书,“从那,”Roberts 建议,“他应该说,‘当一个创业者有两份不同的条款书,来自不同的风险投资,请学生们来进行对比’,再给予足够的讨论空间与压力,这堂课就会变得更有趣,内容也更丰富。”这个教授就应该去寻找一个最近正面临如此困境的企业来编成案例。 相比盲目地联系企业,Roberts 表示更实际的方法是去接触一些风险投资家,然后询问他们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他们想投资的公司也被其他风险投资家所看中。“他们也许会给你三到四家企业,” Roberts 说,“并且他们会经常帮你联系这些企业来解释他们的项目。”这样,案例的研究与编写便开始了。平均下来,一个案例需要 1到4个月完成编写与研究。 一个公司成为案例主角的动机很多样,但很明显案例本身未在其中。一个校友所在的公司提供了案例或其他服务给哈佛商学院,出于他想为学院作出一些贡献。而通常情况下一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学分:80 / 3+2 (其中含实验或实践学时:48 ) 开课学期:每学年第一和第二学期 适用对象:化工类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 内容简介:物理化学也称为理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物理化学是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化学中最具有普遍性的一般规律。本课程介绍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的宏观层次理论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多相系统的研究方法等。包括热力学三大定律和基本方程、统计热力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物理化学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理论基础课,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后继化学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中的普遍规律和实验方法;在强化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任务】本课程共分十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初步、溶液理论、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胶体化学。本课程重点在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在阐述基本原理时应着重讲清整个问题的思路、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和形成理论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层次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着眼于前沿涉及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 1 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史 § 2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 必要的数学知识 § 4 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探讨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确立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及对策 我县进入新课程改革已有几轮,在这几年中,我们教师经历了从最初培训阶段的充满激情→实施教学实验过程中的充满迷茫与困惑→脚踏实地地搞校本研究。下面本人就参与教学实验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困惑及其应对策略、思考与启示,以及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其他老师的体会与困惑列举出来,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及同仁们的指导与帮助,共同把课程改革向前推进。一、已着手解决的问题与困惑及采取的对策与思考问题与困惑之一:新课程理念的“高要求”与教学实践的“超现实”脱节。在进入新课程之初,尽管所有任课老师都参加了各级培训,但不同教师对新模式与新方法的理解与把握仍有较大差异,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落实也是各有偏重。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导致他们不得不“穿新鞋走老路”。应对策略:①加强师资培训。在县教育局的发动下,我县各学校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如“走近大师”阅读活动(我们已经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开阔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更多样、更有效;《赏识你的学生》阅读活动,正悄悄地改变着教师的学生观,使教师重新认识学生;刘良华博士的《教师成长》为我们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余文森老师的《校本研究九大要点》把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引向深入。。。。。。②各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及时改变活动形式,以研究课替代过去的观摩课、示范课,使老师们在完全平等的姿态下

充分交流,加强校本教研,实现基于实践层面上的转变教学理念。③加强课题研究。启示:教育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她需要有改变观念的“土壤”——环境,更需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与手段。问题与困惑之二: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突出。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八年级每周上物理课2节课,九年级则每周上3节课,教师在安排上课进度时普遍反映上不完。以八年级物理为例,按省颁标准,每学年按40周计算,一学年的总课时数为40节,但各个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学生的层次不同,需要的课时量也有所不同,很多教师反映,如果按我县学生实际来安排课时至少需要55课时才能完成。每周2节的物理课让物理教师很难适应,周课时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均教学班数增加,作业批改工作量加大,师生交流机会减少,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度加大。自习课时间严重短缺,学生在校自主学习的时间极少,教师利用下班进行个别辅导的机会也相应减少。由于周课时少,学生学习物理的课外时间也少,知识的遗忘率很高,再加上受语、数、英三主科挤压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都产生畏惧心理。应对策略:①加强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力度,提高全体教师解读课标、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八年级的学生较快熟悉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哈佛案例教学方法

水木年华-清华MBA社区 案例与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许多机构都声称他们使用案例教学法,许多学员也趋之若骛,引以为荣。但最近对案例教学法的各种说法中不乏夸大与误解的成分。什么是案例,如何使用案例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在一些情形下,许多的学员反映,使用案例教学,他们仅仅听到了一个故事;也有学员反映,通过案例教学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更有甚者,他们觉得,讨论简直是浪费时间,因为其他同学的发言简直不着边际。这些都意味着,案例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学习者对案例廓清一些认识,掌握一些适用于案例学习的方法。 案例和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人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描述,它通常涉及一个组织(家庭、企业、产业甚至课堂)中的某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机会和问题等,案例里面包含了组织的背景材料以及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资料。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取得管理和拥有权,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作出决策。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由于案例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规模、不同的职能区域和不同的责任级别,因此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 此外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效利用案例这一学习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案例学习需要比单纯听老师讲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对于管理类课程来说,效果可以更好)。一般而言,案例学习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个人准备 认真的个人准备是案例学习的基础,一般每个案例我们建议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可能不尽相同,我们把一些学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 浏览案例的最初几个段落,然后以很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翻阅一遍,并思考:这个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将要涉及哪些方面?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供我分析? 2. 仔细阅读案例,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作出标记,读完之后,回答:案例的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记住,尽量假设你就是案例的事主,而不要置身事外。 3. 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的问题与重要的事实,再通读一遍案例,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这个时候,你也许需要一些初步的计算,或者需要基本的分析框架,如果有必要,翻阅一下你的教材也许有帮助。 4. 将你的分析整理出来,并得到分析的结论和你的建议。 自此,你的个人准备就已经完成,可以拿到学习小组与大家分享了。 小组交流

物理化学教学计划

《物理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物理化学C(Physical Chemistry C) 课程代码:0400B01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 64学时 学分: 4 适用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简介 1.物理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变化速率规律,它包括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单独开课。物理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有热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量子力学方法。从研究内容来说包括宏观上的、微观上的、以及亚微观上的,对工科学生来说,热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及宏观上的内容是主要的、基本的,后两种方法和内容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加。对工科专业,量子力学方法一般不作要求或另设课程。 2.本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下面按各章列出基本要求和内容。基本要求按深入的程度分“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四个层次。 第一章气体(4学时) 1、物理化学简介 2、P1-8

915 物理化学 (2)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基础知识30%,基础知识运用60%,综合运用10%. 考试内容 一、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1. pVT 关系和热性质。2.系统、环境、状态、平衡态、状态函数、强度性质、广延性质等基本概念,以及反映物质pVT 关系的状态方程。3.功、热、热力学能、焓等的定义和相互关系,Q U V =?、Q H p =?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及热力学标准状态的概念和意义。4.标准摩尔定容热容、标准摩尔定压热容、标准摩尔相变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熵等各类热性质的定义和应用。5.一些热性质数据的实验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以及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演绎得出的三个结论,即热力学温标、存在状态函数熵以及熵增原理。2.克劳修斯不等式和过程可逆性判据或不可逆程度的度量。引入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的意义。3.热力学基本方程及由之得出的各偏导数。4.pVT 变化中热力学函数变化的计算原理和方法。5.相变化中热力学函数变化的计算原理和方法。6.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建立过程和标准熵的含义。7.化学变化中热力学函数变化的计算原理和方法。8.可逆性判据与平衡判据的联系和区别。9.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的推导和应用。10.能量有效利用的概念。 三、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逸度和活度:1.偏摩尔量的定义与物理意义,集合公式和吉布斯–杜亥姆方程。2.化学势的定义。组成可变的均相多组分系统和多相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3.用化学势表达的适用于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平衡判据。系统处于平衡时,所应满足的热平衡条件、力平衡条件、相平衡条件和化学平衡条件。4.相律的推导、内含及其应用。5.逸度和逸度参考状态的概念,用逸度表示的混合物中组分的化学势。6. 理想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的概念。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及其应用。7.活度及选取活度参考状态,以活度

《物理化学Ⅰ》教改项目成果概述

《物理化学Ⅰ》教改项目成果概述 一、项目成果的具体内容及主要特色 (一)项目成果的具体内容 1. 改进了教学内容:在重点阐述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应用的同时,引入知识点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如物质的超临界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传统知识在现代科技领域所发挥的新活力。 2. 改进了教学方法: (1)避免过去面面俱到的讲授方法,追求内容精炼、重点突出,重点剖析,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能够结合基本规律举一反三。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及其认知规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提问题,发表见解,老师积极引导、鼓励、开展讨论。部分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研讨。教学中注重引进国内外相关的学科新成果。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加对本学科的了解和使命感。 (2)组建了6个学习小组,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预习化学平衡,并将学习内容以PPT形式完成。学生课堂汇报:选择6个小组分别介绍化学平衡,其他小组根据预习和6个小组的介绍,提出问题,或进行补充。课堂讨论:布置讨论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教师总结:针对讨论内容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实际计算:结合具体实例,通过计算,分析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惰性组分及反应物配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总结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有效方法。部分问题留给学生课下自行学习,小组讨论并给出结果,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给出评价。讲课中适时组织小组问题讨论,以促进学习小组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案例调研,由主讲教师就关键知识点提出调研方向,组织学生就调研课题涉及的主要方面提出讨论,在此基础上由同学自选调研子课题并给予讲解和问题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调研报告整理及讲解时也有相互启发的作用,易引起同学关注。还开展了专题讨论。 (3)精选基本作业,作业基本训练型与灵活思考型兼顾。在适当时候在实验室实例重现,使原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付之运用。就同学集中反映的问题,安排课外辅导,解决各层次水平同学的学习疑问、难点。坚持面对面答疑解惑,启发引导学生沿正确思路自己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3. 改进了考试方法: 除了常规教学考核中的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之外,增加研究性调研报告、讲解及问题讨论的成绩。 (二)项目的主要特色 通过研究性教学,提高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的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运用情况及效果评价 通过课前设定预习内容、课堂讲授教学结构模式的初步探索和实践,学生学习小组的课堂讨论和课后研讨效果等几方面改革措施的效果看,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创新班和小班课堂教学。对于大班授课,虽然课堂讨论受到限制,但课前设定预习内容或讨论问题还是有一点作用的。 三、项目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哈佛案例教学(5个文档)5

企业经营战略课程中的 案例方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永恒 ?这份电子文件具有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 ?这份电子文件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只有参加课堂学习,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 ?使用范围限制:仅在课堂教学时,清华大学教师向学员直接供完整的信息。 注意: 这里论述的案例方法是专门为北京理工大学EMBA课程“企业经营战略”的教学而设计的。由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并且所面对的学员背景会有很大的不同,这里论述的案例方法不一定适合其它课程。关心其它课程案例方法的人请向相关教师咨询。 首先记住,要主动学习 目的 ?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识别问题 ?形成感觉 ?模拟 ?提高交往、沟通能力 在每个主题中,都包括: ?核心知识 ?边缘知识(即支持性知识) 本课程中有若干主题可能在其它课程中也会出现。

但“企业经营战略”课程仍然在这些主题中含有其它课程中没有的核心知识。 在每一节中,都有: ?阅读资料 ?若干案例。 ?若干思考题。 案例方法过程 ?个人阅读 ?小组讨论 ?模拟 ?课堂学习 ?个人回顾 个人阅读与思考 ?理解原理 ?阅读案例,思考:案例里在讲什么问题, 需要什么信息来进行分析? ?仔细阅读, 标出重要的地方,扮演案例中管理者的角色,问自己: 主要问题在哪里? 个人阅读与思考(接上页) ?记下关键问题, 再次流揽案例, 对关键问题及相关问题再思考。 ?通过分析提出建议。 小组讨论 ?互相学习 ?发现自己的弱点 ?调整自己的思维 ?表达小组的意见 课堂学习 ?学生和老师提问题并回答 ?老师引导 ?引用例子、评论 ?由老师和学生进行总结 课堂学习要注意集中于以下要点 ?关键的问题 ?核心知识 ?正确的背景 ?实际怎样发生的并不重要

浅谈如何学习物理化学

浅谈如何学习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运动(物质的原子、分子之间重新排列和反应变化等运动形式)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理论的一部分,是应用物理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有关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运动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可以说,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讨化学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整个化学科学与化学艺学的理论指导,又叫理论化学,又是物理学与化学最早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实验手段上采用物理学的方法。 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不同于无机、有机化学,不单是只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而是主要用状态函数来描述反应物系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化学中有多少状态函数呢?可以用一句英文表示一下: Good Physicists Have Studied Under Very Fine Teacher 一共有G 、P 、H 、S 、U 、V 、F 、T 八个状态函数,这八个状态函数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搞懂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学好物理化学是很必要的。比如:热力学里的第一第二定律可以推出 T d S =d U +p d ① 此试不久包含能量守恒与转化的第一定律,而且也包含了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导出的另一状态函数熵S ,公式①将热力学中两个重要的状态函数联系起来了。同时,如果继续往下推导就可以得出: 1=+p dS dU dV T T ② 而从②式就可以导出温度T 的宏观定义公式: U =()V T S ?? ③ 总之,物理化学的公式虽然多,但无非就是那么几个主要的定律,几条主要公式,而从那几条公式可以推导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公式,我们在学习时要学会这种推导的能力。 要学好物理化学首先得听好每堂课。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教的知识,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如果上课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好物理化学

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c7724200.html, 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 作者:石桂英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应该积极的进 行改革与创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逐渐构建一套适合学生自身发展,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体系。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本文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16-01 新课程理念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指明新的方向,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本着新课改的精神的,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教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当前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应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展开。 1 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基本目标 人格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个人的信念、兴趣、动机、气质、能力、意志、情感和性格等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的整合反映了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学生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还处于了解和萌芽阶段,由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导致中学生的人格尚处于形成阶段。人格培养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一样能够实现。 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然界和了解与认识自然界规律的一个平台。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实验,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实现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在学生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的同时,掌握与其自身认知特点相符合的客观世界发展的现象与规律。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使学生确立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自然界规律,了解和认识自然规律的同时,更加健康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仅要让他们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更要让他们从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要让他们从现实世界出发,有规律的成长和进步。 2 以尊重学生发挥其主动性为基本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不再是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