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第一章

1、了解边沁、霍布斯、帕累托、罗尔斯.森等人的基本思想

边沁:功利主义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V.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 A.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罗尔斯: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原理。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 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

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所谓"公平的正义"即意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也将是一公平的结果。

阿玛蒂亚-森:能力主义公平观,以满足认得需要最为公平的基础。需要如何测定,只重视需要没考虑生产能力

2、请举出两个序数度量的例子

3、如何界定理性的偏好: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可以定义为一个

偏好关系满足二元关系中的完备性和传递性,即:

完备性:对于所有的, 有x?y或者y?x,或者同时成立,

传递性:对于所有的,如果x?y且y?z,则x?z。

4、经济学家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快乐水平的最好裁判,这一假设合理吗?

5、什么情况下个人的偏好选择与其福祉(快乐)相偏离?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

偏好与福祉相偏离:信息不完全、了解错误信息、错误的认知、非理性偏好6、人类发展关注哪几个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关注的指标: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

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人均实际GDP(PPP美元)来衡量。

7、什么是经济净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经济净福利:经济上得到的收益要扣除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包括“通胀因素”、“物价因素”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全部经济福利,减去补偿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消耗后所剩余的福利。比如我们增加了工资100块,但是通货膨胀因素是120块,表面上获得100块,实际上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不叫“净福利”这叫“净负福利”,比如说增加100块,通胀因素是50块,那么说你净获得是50块。

7、如果用GDP大致衡量社会福祉,这一指标有什么调整?

GDP衡量社会福祉:一个数字不能概括一切。导致政策的扭曲和不可持续的增长,在这方面金融危机已提供了生动的例证。它还会造成不正当的动机和错误的取舍:抑制气候变化的行动可能有益于社会福祉,但可能被认为有损于GDP。调整GDP的计算方法;采用新的福祉和幸福指数;采用新的环境及财政可持续性衡量标准。福祉指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包括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公共服务,二级指标有收入与就业、消费、收入分配、环境治理、环境满意度、安全感、政府治理、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用设施,整个指标体系反映了老百姓生活的总体状况。

8、举例说明什么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通过反复实验、论证,得到结论。它的特点是逻辑严谨。但很可能脱离实际,可操作性比着案例分析来的小。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

演绎推理即根据假设按事物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得到结论称为规范研究

方法.

第二章

9、理解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帕累托准则

帕累托改进: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帕累托最优:一切帕累托改进的机会都用尽了,再要对任何一个人有所改善,不得不损害另外一些人,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同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准则:帕累托最优的标准。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⑴交换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

相等。⑵生产效率条件。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⑶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10、帕累托最优的一阶必要条件:(16-20)

交换条件:两种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者相等。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生产条件:两种生产要素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生产单位相等。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

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综合条件: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1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指在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

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也可这样理解:如果每个人都在竞争性的市场上进行贸易,则所有互利的贸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是有效的。说明了完全竞争的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之间的关系,完全竞争的均衡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告诉我们:不管初始资源配置怎样,分散化的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个人自利的交易行为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这个均衡一定是帕雷托有效的配置。但是,这并没有表明这种均衡配置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其存在条件:一、市场充分竞争;

二、无外部因素;三、无信息不对称。

科斯定理:只要交易费用为0,无论出事产权如何界定,都不影响最终的资源配置。或者: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费用不为0时,财产权的初始界定影响最终资源配置。科斯定理和科斯第二定理组成科斯产权定理。)第三章

12、结合图形或例子理解卡尔多补偿标准、希克斯补偿标准、西脱夫斯基补

偿标准(39-43)

13、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

社会福利有所改善。卡尔多补偿是虚拟补偿,我们把卡尔多补偿标准又称为潜在帕累托改进标准。

14、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

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15、西斯夫托斯基补偿标准:对某项社会政策改革既进行卡尔多补偿标准检

验(正向检验标准),又进行希克斯补偿标准检验(反向检验标准),又称双重检验标准,

16、李特尔补偿标准:(1)是否满足卡尔多标准;(2)是否满足希克斯标准;

(3)收入非配是否更合理。如果(1)和(2)中满足一个标准,同时(3)也能满足,则该项社会改革是可取的;如果均不能满足,则该改革不可取。

17、了解西托夫斯基的基本思想,《无快乐的经济学》

在《无快乐的经济》中,西托夫斯基的思想之旅开始于心理学的一个基础概念——唤起。所谓唤起,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兴奋程度。人类心理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我们的唤起水平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唤起程度过高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适,并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唤起水平。就如我们被饥饿、病痛、处于不舒适的环境之中等等提高了唤起水平,我们通过进食、治疗和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来降低我们的唤起水平。但是,过低的唤起水平也是我们所不能够忍受的。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无聊”。在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低度唤起是我们在各种等候室中无所事事。于是我们阅读等候室中配备的书报来缓解“无聊”。

依据对唤起水平的不同作用,西托夫斯基把商品和服务分类两类,一类是

提供舒适的商品和服务;另一类是提供刺激的商品和服务。提供舒适的商品和服务帮助我们降低唤起水平,而提供刺激的商品和服务帮助我们提高唤起水平。西托夫斯基把前者称为“防御性产品”,把后者称为“创造性产品”。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伟大成就,就是我们的“防御性产品”获得了较大的丰富。我们衣食无忧,我们生活在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我们甚至从一楼到二楼都要乘坐电梯。

但是,过度的舒适水平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导致了普遍的唤起水平低下,也就是导致了普遍的无聊。人们突然有了太多的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打发。这其实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例如,西方世界严重的吸毒和犯罪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那些无所事事的青少年为了填补无聊而进行的活动。有证据证明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在英国青年为披头士乐队而疯狂的日子里,青少年犯罪率明显下降了。

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人们必须通过寻求刺激来摆脱无聊,而是在于寻求什么样的刺激来摆脱无聊。某些人可以通过吸毒和犯罪来排遣心灵的空虚,但是,更好的办法就是文化。在西托夫斯基看来,消遣的办法本无高下之分,但不同的办法带给人们的愉悦的持久性以及对他人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而且,比较高雅的消遣方式,往往需要艰苦的训练才能够掌握消遣的技巧,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无快乐的经济”是西托夫斯基对美国经济所作出的判断。西托夫斯基认为,美国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受到了清教文化过深的影响。对清教文化来说,生产和挣钱具有最高的道德评价,而对任何享乐都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美国人尤其不能容忍那些为了享乐而享乐的活动。西托夫斯基认为,这正是美国人享受着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却不感到快乐的主要原因。美国人的价值观

一切以效率为中心,根本不考虑感受、格调和品味等等。在西托夫斯基看来,欧洲人虽然普遍人均收入大多低于美国人,但他们却更加有趣、更有品味,也更加快乐。

在新版的《无快乐的经济》中,西托夫斯基特意收录了他的一篇演讲稿,这篇演讲的题目就叫做《文化是个好东西》。一个没有文化的经济,必然是一个缺乏快乐的经济。没有文化的产品和服务仅仅能够使我们更加舒适,但却可能使我们感觉极其乏味和无聊。而说到底,快乐和幸福才应该是经济的根本目的。只有每个消费者都掌握了一定消费技巧,换句话说,变得“更有文化”,他们才能够从经济服务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如果认真倾听西托夫斯基的忠告,我们也许能够找到目前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更何况,如果说西托夫斯基批评现代经济“没有快乐”的话,读《无快乐的经济》却绝不是没有快乐的——你会从中找到许多快乐。

第四章

17、消费者剩余:为了不失去该商品消费者宁愿支付的金额和他实际支付的

金额之差。(图见书本53页)

18、生产者剩余:生产者的实际所得和其期望所得之间的差额。(图见书本

53页)

19、能根据定义画图,标明CV、CS、EV、ES。(图见书本54、 55页)

20、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中,价格支持方案,提供农产品补贴、限耕方案的

社会福利后果有何差别。

农业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这种牺牲首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这是因为人们在满足了农、Ip提供的基

本食品需求以后,产生了更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要满足人们这些更高级的需求,非农产业必须得到更快的发展。

价格支持政策:价格支持政策直接影响农产业收入问题.首先解决的是农民的收入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里有9亿多农民. 只要农户的收入稳定了、提高了,农业的发展就会持续、稳定,农村才会稳定、和谐地发展。

但是实施支持价格政策的同时必须控制生产,以防止生产过剩加剧、支持价格政策弱化以及政府开支增加。

补贴政策:

利:农业是一个脆弱产业,风险大,周期长;农业补贴有利于粮食安全;

解决部分农产品的供需均衡的问题;缓解贫困;对农业的环境和经济外部性补偿。

弊:补贴会扭曲市场供给和需求,造成产品过剩或资源利用低效率;补贴一旦建立,就很难取消,政府的开支增加,财政赤字;补贴使农民更加依赖政府,从而减少了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补贴过程可能是不公平的,容易造成寻租或腐败。

限耕政策:政府根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每年由农业部制订出年度粮食耕种面积计划和休耕面积计划,并由州、县分配给农民。对同政府签订限耕合同并遵守种植面积配额的农民,给予价格支持。

第五章

1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含义(65)原因(85)

2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重要假设有哪些?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是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竞争状态,也是几个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

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假设前提:(1)市场上有无数多个买者和卖者;(2)每个迈着卖者所买、卖的数量只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一小部分;(3)无论买者还是卖者信息都是充分的;(4)资源是自由流动的;(5)交易成本极低,甚至为零。3(买方)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在理论上那个如何衡量?如何替它辩护?有那些可能的理由?

答: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损失,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产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见书本70页)辩护:1由于某个企业具有技术优势或具有成本优势等,使这个企业在竞争中具有无比的竞争力,其他所有企业都不得不败下阵来。从而使某种产品只由该企业一家生产,于是就产生了垄断。

格兰仕生产的微波炉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等,使海尔这样的企业也无法与其竞争。从而其垄断了国内市场。这种垄断使中国人可以使用世界上最便宜的微波炉。这种垄断一无是处吗,这种垄断需要反对吗?

如果有一天,格兰仕提高了微波炉的价格,从而使其竞争对手有了赢利空间。那其对手一定会重新组织生产微波炉。从而使格兰仕重新面对强大对手的挑战!格兰仕会自掘坟墓,培养竞争对手吗?

显然不会!因此,垄断并不一定就是高价格!

更多时候,垄断是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最节约社会资源的形式!

美国的微软公司是技术垄断的典型。如果没有微软公司的垄断电脑能普及

的这么快吗?网络能发展的这么快吗?微软在垄断市场的同时,也统一了技术,统一了标准,对人类发展进程的正面影响不可估量!微软的技术垄断显然绝非一无是处!整个人类社会受微软垄断的益处很可能大于其垄断之害!有一天,如果微软过分提高了其软件价格,难道不会重新培养它的竞争对手吗?

市场解决不了垄断的问题,同样,市场也解决不了自然垄断的问题。自然垄断是垄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除了具有垄断的一般属性之外,还具有一般垄断所不具备的两大特征:一是自然垄断往往具有地域性,即如果某企业在某一地域内居于自然垄断地位,别的地域的企业将无法与其竞争。二是自然垄断行业往往固定成本投入量极大,因而产品生产的平均成本呈无限下降趋势,即产量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而一般垄断则不具备这一特征。对自然垄断行业来讲,有一个企业来从事一种产品的生产会降低平均成本,因而是有效率,而由多个企业来生产反会提高平均成本,因而是没有效率的。

21、垄断力量的来源:对重要投入品的独家控制,专利权,政府支持(行政垄

断),规模经济,网络经济。

22、垄断力量的来源有哪些?

垄断力量指一个厂商或厂商团体影响其所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的能力。即销售产品的价格要大与边际成本。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第一,垄断企业内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第二,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垄断利润的实现途径一般是两个:第一,生产流通费用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量;第二,垄断价格高于生产价格。

23、用什么指标衡量企业的市场支配力量?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

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24、DeBeers为什么向美支付巨额赔偿?已垄断,为什么打广告?

25、垄断竞争行业的企业如何增加竞争优势?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

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26、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外生特征时所

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73)

27、道德风险: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行动时

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73)

28、信息不对称的应对之道: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这么一种情景:卖方可以控

制产品的质量,要么提供高质产品以求高价,要么低质产品以求低价;买方无法确知卖方究竟提交哪种产品,所以只愿出一个中间价;卖方见只能赚取中间价,便拒绝提交高质产品,而只提交低质产品;买方于是进一步将出价压低……买卖双方经过多次博弈,以无法成交、双输离场告终。通过一次交易来建立互信,并不容易。但是,在具有人文背景的社会中,在交易重复进行的市场上,人们逐步建立了种种精妙的机制,克服了阿克罗夫困境,使大量交易成为可能。

第一类是办法是他人担保。美国最大的二手车商叫“CarMax”,中文音译跟那位共产主义运动大师相同。它创建于1993年,现在已是全美最大的二手车商。去年迁居北京前,我就是在那里买车的。业务经理请你坐下喝杯咖啡,工作人员在车间验车和定价,再让我到柜台签字结账,整个过程不过45分钟;而经过它转售出去的旧车,一概有质量保障,承接的买家根本不用担心。

第二类办法,是签订“同舟共济”合约。例子很多:两个人组成合伙制公司、两家公司缔结战略合作关系、作者与出版社签订按销量来核算的版税合同、推销员与厂商之间按销量来核算的佣金合同等等。所有这些办法,都是鼓励人们披露信息、鼓励利人利己行为、惩罚损人利己行为的。

第三类办法是企业的垂直整合。当上游厂商与下游厂商进行生产交接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各种敲竹杠行为。解决之道,可以是它们合二为一,共同进退。例如,如果牛奶加工厂不相

信奶农交送的牛奶质量,前者就可以通过自己养牛来保证牛奶质量;如果牧场不相信奶牛吃的饲料的质量,那么牧场可以自己种草来保障饲料质量。

第四类办法,是卖主替自己担保。卖主把大笔抵押先放在台面。这些预支的抵押,只有在卖主始终保持诚信时,才可能通过长期经营来收回成本。这种抵押的潜台词是:“如果你们发现我骗人,那我就血本无归”。从这个角度看,办公楼的专用装修、广告、品牌,乃至商人之间在饭桌上喝酒买醉,或朋友之间互通隐私,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起作用。

第五类办法,是请保险公司替商人担保。一方面,社会不能容忍商人生产过份便宜而质量过低的产品,因为那样对消费者而言是得不偿失;但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不能承受商人生产过份昂贵而质量太好的产品。例如,一个能在飞机爆炸时还完好无损的咖啡壶,是没有任何实用意义的,尽管美国军方由于对公款毫不在乎,就曾经购置过这种厨具。

第六章

32、有人不同意买卖污染许可,你对此持什么态度?将污染权市场化是否意味着我们允许太多破坏的事发生?

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呈现不断扩张与无限需求的趋势。从总体上说环境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又具有共享性,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众多企业都希望拥有较多的排污权。在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后,排污权是有限的,因此成为一种稀缺的环境资源。实行排污权市场化就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企业对环境资源的需求扩张,调节和解决环境资源的供求矛盾。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企业对环境资源需求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因此,环境资源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将企业使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即排污权引入市场机制。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必需坚持有偿原则与总量限制原则,这里强调不仅是有偿使用而且也是有限制的使用环境资源权。对排污总量进行控制,对环境资源使用权即排污权实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必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产权改革的发展方向。

排污权市场化的实质是使企业拥有环境物品的产权,在利益最大化的导向作用下,使企业在购买排污权和自行治理之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例如当治理成本低于排污价格时,企业就会选择自行治理,当治理成本高于排污权价格时,企业就选择少治理一些,而选择通过购买排污权加以补偿。社会企业这一行为将导致治理成本与排污权市场价格的平衡,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变,治理成本不断

降低,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便因通过自行治理把排污权转让出去而获利,达到节约与降低使用环境资源的成本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控制,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排污指标和生产增长速度综合确定与分配排污权,根据治理这些污染所需要的成本来确定排污权的收费价格。做到科学合理定价,既要使企业能接受,又要使企业有压力,同时也可以转化和推进企业内部的自行治理,以减少排污成本,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第二、全面实施排污权许可证制度。将排污权分解到企业后,还要制定和遵循相应的法规规则,超过许可证排污排放量增加收费,实行谁排污谁出钱,谁多排污谁多付费。有排污权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部配置环保设施和提高环保技术,实现自我治理而实现少排污或完全消除排污,企业就可以相应地把排污权转让出去,达到节省排污成本的目的。这样做也可以使产量大而排污权不足的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转让的排污权来扩大生产经营。这样,尽管个别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拥有不同数量的排污权,而整个城市排放总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随着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自行装置环境设施,因为自行治理比占有排污权更为合算。这样可以有效地扼制对环境资源的无限度使用,从经济手段和利益机制上解决环境资源的外韧性行为,使环境资源使用的外部性内在化。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权市场化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第三、设立环保产业的风险基金。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投资于环保设施造成的风险进行释放,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以鼓励和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购买技术和环保产品,用于改善生产经营环境。

第四、对实行环保技术改造与装备的企业实行税收与利率的优惠。对使用进口环保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实行免税,对投资环保设备的企业给予一至两年的半免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购买环保设施的贷款要优先支持,并实行降低贷款利息的优惠办法与措施,鼓励企业在本企业内进行环保装备投资、环保技术改造与更新等。

第五、加强对排污权使用的监管。排污权分散到企业后,为了防止出现企业多排污少付费或不付费的情况,加强对企业排污权的监督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巡回抽查企业的环保设施与排污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纠正。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防止企业管理人员与排污权监管人员的共同违法乱纪,堵塞各种已存在的及可能产生的漏洞,以保证排污权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沿着科学、规范和有效率的方向健康发展。

33、牛羊鸡猫等动物有没有灭绝的危机?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产权易鉴定清楚,易转移)(财产权、外部性与环境、科斯定理)

34、一个小区要对收集垃圾收费,有三种收费方式:

(1)按面积每桶收取同样价格

(2)按每公斤收费

(3)无论垃圾量多少,按每家每个月收取固定的价格。

哪个方式产生最多的垃圾?为什么?

35、在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过程中,个人的自愿行动一般没有显著功效,

为什么?

36、如果一个国家排放的CO2对其他国家造成了负面影响,CO2的排放能否将到最佳水平?I如果把所有的成本与收益集中到一个国家内,问题是否更容易解决?如果把问题集中到一个办公室或一间宿舍呢?(外部性问题设计的范围越广,事情就越难解决)

第七章

1公共物品的特性

2搭便车:打便车行为指免费享受某种商品或服务,共用物品使用中必然出现的问题。由于公共去品的消费没有排他性,人们总是希望免费使用。打便车行为的存在使私人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解决打便车行为:政府可以根据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考虑是否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3囚徒的困境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2016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福利经济学

2016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陈述经济行为及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实证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试图从一定的社会判断的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3.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即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户之间的最优分配。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得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4.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5.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状态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状态变好,而没有人的状态变坏,则认为这种改进的状态是“好”的。利用帕累托标准衡量为“好”的状态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6.帕累托最优状态:当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时,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7.帕累托最优条件:满足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分为:交换的最优条件MRSAXY=MRSBXY,生产的最优条件MRTSSLK=MRSDLK,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MRSXY=MRTXY。(埃斯渥斯盒状图) 8.契约曲线:也称效率曲线。所有满足帕累托条件的点的轨迹。 9.生产可能性曲线:在给定要素数量条件下,所有在要素最优配置下所能生产的一对最优产出的轨迹。(图)

《福利经济学》(复习提纲)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 2010.10.10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有:政府、慈善机构或社团、社区及私人提供。▲▲ 2、从全球来看,社会福利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起内涵的,进入20世纪,社会福利才逐渐走向 制度化和社会化。 3、对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我国一般将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由四个部分 组成:社会救助(最低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工薪)、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军人及家属)。▲▲ 4、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以城镇职工福利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分割、封闭运行的 福利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职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社区社会福利。▲▲ 5、世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从剩余型社会福利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的三个 不同的发展阶段。▲▲ 6、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增进全民社会福利。▲ 7、福利国家最早出现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邓普1941年所著的<<公民与教徒>>,1948年英国“贝拂里 奇报告”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福利国家”。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大刀阔斧的推行住房补贴制度改革,西方福利国家改革的共同特点或趋势是福利私营化、福利提供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8、从相信市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到国家干预、全面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 了从市场到国家的过程,再从全面福利的危机到福利多元化、乃至进一步发展到市场化和私营化,重新倡导市场机制的作用。 9、我们进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理论、逻辑学基本原理,至于 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二、名词 1、社会福利▲▲p4页 2、社会福利思想▲p29页 3、福利国家p21页 三、问答 1、社会福利的特征▲▲p9 2、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p23 3、从社会福利的世界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我们有那几方面的思 考。P28▲▲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先秦是指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最初历经的几个朝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统 一以前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社会福利思想:管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社会福利思想。老 子的思想(理想社会,寡欲、无知、知足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礼治,正名分,贫富不均及其解决办法,理想社会形态),孟子(仁学、仁政、小康社会),墨子(民之三患、抨击小盗为盗,大盗为义、提出兼爱说)▲▲ 3、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社会阶级结构,共产制度,共妻制,男女平等▲ 二、问答 1、原始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或观点p36、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2 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 3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4 一般均衡: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8 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 补偿变差: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10 补偿剩余: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而应该

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 11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12 共有产权: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13 私有产权: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14 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15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16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二选择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B ) A.马歇尔 B.庇古 C.凯恩斯 D.帕累托 2.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 A ) 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 B.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C.收入分配平等; D.人均收入最大化 3.福利经济学研究( ABCDE )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内 容 提 要 本章的重点是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其存在性问题;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问题。 一般均衡的概念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将单个市场孤立起来,只考察某个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研究方法,即假定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将所有的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瓦尔拉斯、阿罗和德布鲁等经济学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认为一般均衡模型应该包括4个基本条件: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是产品需求者和要素供给者,他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他们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中间产品,只考虑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在这4个基本条件下,一般均衡是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存在唯一的一组相对价格可以实现一般均衡。 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在3个假设前提上:1、经济由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构成,所有的生产均由生产部门完成,所有投入品均由消费者提供,没有中间产品。2、经济中有H 个居民,每个居民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他在要素收入的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将其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其偏好即效用函数为既定不变。3、经济中有K 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他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没有投资和中间产品,生产函数既定不变。根据假设,一般均衡模型中包含三类方程: 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方程(∑===H h ih i d r i Q Q 1),,2,1( )及对要素的供给方程 (∑=++==H h jh j s n r r j Q Q 1),,2,1( )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第33章 福 利【圣才出品】

第33章福利 33.1本章要点 ●偏好加总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社会福利函数 ●公平配置 33.2重难点解读 本章讨论社会决策和社会福利问题。首先讨论如何将社会不同成员的偏好加总,并由此阐述福利函数概念,它提供了一个把不同消费者的效用“加总”的方法,进而讨论经济学视野的公平和平等问题。

一、偏好的加总 1.导致非传递性投票的偏好 偏好的“加总”是指在所有经济行为人的偏好给定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法用这些信息来描述社会对各种配置的偏好顺序即社会偏好。显然,这种排列还依赖于将众多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加总”的方法。 投票是加总个人偏好的一种途径,但这种方法有时不可能产生一个传递性的社会偏好次序,如表33-1所示。 表33-1导致非传递性投票的偏好 行为人A行为人B行为人C x y z y z x z x y 分析得出,最后的结果将完全取决于交付投票表决的选择的顺序。多数人投票的方法得到的社会偏好并不是性状良好的,因为这些偏好具有不传递性。 另外,多数人投票和排列—顺序投票法都存在可能被操纵的问题。 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在非独裁(即社会偏好不能以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偏好决定)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且具有传递性偏好次序的社会福利函数不存在。 (1)当任何一组满足完全性、反身性和传递性的个人偏好集给定时,社会决策机制将产生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 (2)帕累托原则。如果每个人偏好选择x超过选择y,那么社会偏好也将是x优于y。

(3)无关变化的独立性。x 和y 之间的偏好唯一地取决于人们如何排列x 和y 的顺序,而不是人们如何排列其他选择的顺序。 (4)定义域不受限制。适用于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类型。 阿罗证明了在非独裁情况下这样的社会决策机制是不可能的,即不可能通过一定方法从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不可能通过一定程序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偏好或达到何以的公共决策。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性质(1)、(2)和(3),那么它必然是一个独裁:所有的社会偏好顺序就是一个人的偏好顺序。 二、社会福利函数 1.社会福利函数 从个人偏好到社会偏好的一种途径是个人效用函数加总,用相加所得的数字来表示一种社会效用,即配置x 比配置y 更是社会的偏好的条件为: ()() 11x y n n i i i i u u ==>∑∑其中,n 是社会中的人数。 这样一种总函数就称为社会福利函数,更一般地表示为()()1,...,n W u x u x ????, 它是每个人的效用的增函数。 (1)古典效用主义或边沁福利函数 个人效用函数的总和()11,...,n n i i W u u u ==∑,较一般的形式是加权的效用和福利函数:()11,...,n n i i i W u u a u ==∑。其中,权数1a ,···,n a 被假定为表明每一经济行为人的效用在整个社会福利中的重要性的数字。

福利经济学复习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第一章 1、了解边沁、霍布斯、帕累托、罗尔斯.森等人的基本思想 边沁:功利主义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帕累托:V.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 A.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罗尔斯:原始状态下的平等优先原理。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 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

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所谓"公平的正义"即意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也将是一公平的结果。 阿玛蒂亚-森:能力主义公平观,以满足认得需要最为公平的基础。需要如何测定,只重视需要没考虑生产能力 2、请举出两个序数度量的例子 3、如何界定理性的偏好: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可以定义为一个 偏好关系满足二元关系中的完备性和传递性,即: 完备性:对于所有的, 有x?y或者y?x,或者同时成立, 传递性:对于所有的,如果x?y且y?z,则x?z。 4、经济学家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快乐水平的最好裁判,这一假设合理吗? 5、什么情况下个人的偏好选择与其福祉(快乐)相偏离?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 偏好与福祉相偏离:信息不完全、了解错误信息、错误的认知、非理性偏好6、人类发展关注哪几个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关注的指标: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 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人均实际GDP(PPP美元)来衡量。

浙江2014年4月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00286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效用基数论和效用可比论 B.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效用基数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D.序数效用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 2.苏联采用的社会保障立法是 A.国家统一立法 B.国家分项立法 C.统分结合型 D.计划安排型 3.社会保险分配原则应以 A.效率为主,兼顾公平 B.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 4.国际劳工公约对生育假期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产前产后休假不应少于 A.10周 B.11周 C.12周 D.13周 5.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 A.单位负担的原则 B.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C.个人负担的原则 D.单位、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 6.国外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一般都占本人原工资收入的 A.30%~50% B.40%~50% C.40%~60% D.50%~60% 7.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决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______年的即可退休。 A.30 B.15

国际经济学试题_期末试题_题库_试卷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A 两国的a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a易发生于()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d )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d ) 4.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d ) 5.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6.穆勒认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7.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从基期到报告期,通货膨胀的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差别。() 8.牙买加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及黄金货币作用的削弱。(d ) 9.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会引起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d )

福利经济学习题

《福利经济学》 名词解释 1、福利经济学 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2、寻租 所谓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李特尔补偿标准 李特尔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李特尔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引入补偿原则论的范畴。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5、帕累托改进 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6、产权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7、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9、福利 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10、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简答题 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则 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福利经济学》教案讲义课件完整版

福利经济学 本书体系,本十一章,导论、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社会经济福利制度、公平与收入分配、贫困与反贫困、教育与卫生、失业与就业、人口控制与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统筹、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前面谈三章理论,后面八章谈应用的各方面。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经济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福利与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 1、福利。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2、个人福利。指一个人获得的满足。这种满足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要或个人精神生活需要。 3、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 4、经济福利,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 (二)福利经济学 1、庇古,研究增进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 2、李特尔,最好是把福利经济学看成是研究经济体系的一种形态比另一种形态是好还是 坏,以及一种形态是否应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问题。 3、萨缪尔森,一门关于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税收制度的学科。(三)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内容 1、社会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如何才能达到最优? 2、国民收入如何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 即公平与效率,效率有定论,公平在争论。 (四)研究前提:市场机制。 二、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背景 19世纪20年代,哲学派别功利主义或效用主义,边沁、穆勒的影响下,把人们道德行为的目的看作个人自身福利的提高,社会行为的目的是增进全社会福利。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把数学引进了效用。 (二)产生与发展 1、旧福利经济学。 庇古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个人的福利可以用效用来表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加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大;国民收入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 旧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的;第二,使用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概念;第三,效用以基数表示,边际效用递减。 2、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 罗宾斯认为从论理来看,效用不能用基数表示。希克斯利用帕累托标准发展出了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问题的;第二,使用偏好来表示效用,相对更具有主观性;第三,只使用序数效用,避免个人效用比较;第四,普遍使用帕累托标准及有关的边际条件;第五,关于补偿检验的争论 3、新福利经济学的挑战

国际经济学押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福利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福利: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或快乐程度,不仅指物质生活的满足,也指精神生活的满足。 福利经济学:是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它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是众多学科交叉和多方面学术观点汇聚的一门社会科学。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效用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序数效用: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效用概念。(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卡尔多-希克斯补偿标准: 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特尔补偿标准:如果某项改革同时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以及希克斯补偿标准,并且使收入分配更合理的话,那么该项社会改革就是可取的。 补偿剩余(CS):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用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者给予的货币量。 补偿变差(CV):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剩余(ES):是指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变差(EV):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者取走的货币量。 市场失灵:由于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中的一份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科斯定理: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交易费用足够小,效率结果相同,市场就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公共物品及其特性: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即任何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具有受益非排他性,即不可能将拒绝为它付费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受益围之外。 平等:是指居民能够不受任何自身条件以外条件的限制,在符合社会约定规则的前提下,对经济资源平均或者接近平均占有、使用并获得收益。

《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读后感

浅读《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有感 一、基本梳理 本文于1963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是有关于医疗保健和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文献。这篇文章对于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来说可谓是指导性的著作。由于卫生经济学在中国还没有长足的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对于这一领域涉足甚少。因此,我尝试的去理解这篇文章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文章基本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了医疗保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被视为卫生经济学的开山之作。阿罗认为医疗保健市场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特征,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等问题,医疗保健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失灵。他依据福利经济学第一与第二最优原理,分析了医疗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风险承担的不可销售性与信息的无法完全市场化导致了医疗保健市场偏离完全竞争状态 首先,文章中提到了有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此之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我们已经对信息不对称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网上一查才得知,阿罗是最早提出信息不对称这个概念的,而且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阿罗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患者较弱的信息获取能力导致其有较弱的判断力(2)医生既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3)患者即便获得了一些正确的信息,也不一定能够正确的解读(4)医疗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在先(5)错误

选择的成本很高 本文首先对涉及到的基本理论进行讲述;第二部分“医疗保健市场的特征”对医疗市场的行为典型特征进行概括;第三部分“与确定条件下竞争性模型比较”将医疗市场行为与之经行了比较;第四部分“与不确定条件下理想竞争模型比较”将医疗市场行为和前提条件与不确定条件下理想竞争市场进行比较,并试图说明第二部分的哪些特征是偏离竞争性前提的结果:在确定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产品的不可销售性、供给规模递增、市场进入受限与产品差别定价等四方面;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针对所有可能风险的保险市场的缺失与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两方面。医疗保健市场失灵会产生低效率。对此,阿罗指出,医疗保健市场最优状态没有实现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认识到其与最优状态之间的偏离,非市场补偿性制度就会出现,促进医疗市场向最优转化,旨在纠正由市场失灵产生的低效率。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其实,本文结合当下实际,能给我们不少提示。当前的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除了体制原因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在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都有很大限制的年代。患者得不到应有的信息,因此导致了对于从医生意见的被动接受。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医学知识的正确理解都是建立在学术和临床的双重积累。想要单纯的通过信息渠道的理顺来达成知识的平行是不可能的。而在当今互联网普及,手持移动设备泛滥,优质信息源层出不穷的年代,医疗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否还会存在呢?信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1.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社会福利,指的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对贫困人口或者受灾群众的财政转移支付等等。 2.福利经济学一直认为,社会福利就是所有社会成员的个人福利,而且社会福利仅仅与社会成员的个人福利相关,与其他方面都无关,这一观点被称为福利主义,也称为个人主义。 3.福利经济学是试图明确表达一些命题的研究分支,我们根据这些命题来判断一种经济状态对应的社会福利比另一种经济状态对应的社会福利是高还是低。 4.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5.非理性可能至少是出于下面两种原因:1.顽固地坚持一些习惯、习俗、原则等。2.对危险或痛苦的过分恐惧,或者受快乐的过分诱惑。 6.休谟的这种划分被西方经济学家们称为“休谟的铡刀”或者“休谟定律”。 7.20世纪30年代初,福利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福利经济学不应该是规范的,而应该是实证的,或者说是“价值中立”的。 8.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1.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或者经济福利的。2.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的物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3这样的基数效用可以进行一般人的人际间的比较。4,。继承了应该效用主义伦理学的传统。 9.帕累托被认为是序数效用理论之父。 10.我们所熟悉的帕累托标准,即如果从一种社会状态到另一种社会状态的变化,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又没有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变化就是好的,可取的,人们所希望的。 11.帕累托标准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为基础,试图建立所谓“价值中立”的理论。

12.各种补偿检验,无论是卡尔多标准、希克斯标准、西托夫斯基标准,还是李特尔标准,尽管考虑到了帕累托标准所没有考虑的情况,但是都没有能够在逻辑一致的前提下获得完全的社会排序,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弥补帕累托标准的不足。 13.各种补偿检验理论本是针对帕累托标准的缺陷提出的,但是它们仍然于事无补。 14.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试图指出如何可以获得对某种社会状态的评价,即其对应的社会排序是什么。 15.阿罗于1951年提出了一个一般可能性定理,指出:对于特殊的只有三种状态的选择情况,要从个人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需要满足一些合理化的条件。不过,阿罗最后强调,能够同时满足这些合理化条件的社会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因此,阿罗的这一定理也被称为不可能性定理。 1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针对社会福利函数概念提出的。 17.一个人真正的福利是多少,不能够仅看他的收入和财富是多少。 18.个人生活水平也是一个涉及非福利主义的问题。 19.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幻觉:1.GDP就是全部。2.经济增长就是单纯的GDP的增加。3.经济增长是没有代价的。4.经济增长可以使国民的货币收入增加,也就是可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 20.从福利主义到飞福利主义的重大转折都缘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21.解决阿罗的不可能性,方法之一是把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一个条件--非可比性--扩展为完全可比性。 22.解决阿罗的不可能性,社会选择理论的这种解决方法基本质是:坚持福利主义而放弃序数主义。 23.传统效用主义社会福利函数有以下几个假设:1.福利主义和帕累托原则。2.可分性。3匿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3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福利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物品的效用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但是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进行比较的 观点来自于() A. 新效用理论 B. 效用快乐论 C. 基数效用论 D. 序数效用论 2.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 帕累托 B. 庇古 C. 凯恩斯 D. 马歇尔 3.旧福利经济学认为收入分配均等化会使经济福利增大,其理论依据是() A. 帕累托效率 B. 社会福利函数 C. 边际效用递减说 D. 卡尔多补偿原则 4.以下哪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社会互助性?() A.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 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障制度 D.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5.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层次单一,只有_______一个层次。() A. 个人储蓄保险 B. 企业补充保险 C. 社会互助保险 D. 法定基本保险 6.下列哪种理论是我国建立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A. 社会保险权利平等论 B. 社会保险的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理论 C. 基本保险社会化理论 D. 劳动力个人所有论 7.在养老保险金给付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的高低与保险金开支规模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 A. 同向运动 B. 反向运动 C. 没有关系 D. 既可能是同向运动也可能是反向运动 1

8.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______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属于老 年型国家或地区。() A. 10% B. 5% C. 7% D. 1% 9.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是() A. 直通型医疗保险 B. 大统筹型医疗保险 C. 两立型医疗保险 D. 分工型医疗保险 10.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下降到() A. 40%~50% B. 50%~60% C. 60%~70% D. 80% 11.实行强制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新加坡 D. 日本 12.由国家立法规定,带有强制性的由雇主缴费、社会统筹管理的工伤保险制度是() A. 私人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B. 雇主责任制工伤保险制度 C. 社会工伤保险制度 D. 商业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13.下列关于生育保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只有女性劳动者 B.生育保险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 C.我国生育保险实行社会统筹 D.我国规定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0% 14.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不需要缴纳的有()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生育保险 D. 失业保险 15.德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2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全版

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 = 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d=(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1.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s=(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相关商品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XY =(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当EXY >0时,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不存在相关关系。23.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消费者收入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M=(无法显示) 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劣等品;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正常品;当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奢侈品;当0>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必须品。 24.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那么他们互为替代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 25.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为互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 26.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所减少。即,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富裕程度越高,食物的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