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从出生至断奶前阶段的羊为羔羊。羔羊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时羔羊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体质较弱,适应能力差,极易发病死亡。为了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一、生理特点

羔羊出生后,前胃只有真胃的57%,0~21日龄的羔羊瘤胃中黏膜乳头软而小,微生物区系尚未建立,反刍功能不健全,耐粗饲能力差,只能在真胃和小肠中对食物进行消化。但真胃和小肠消化液中缺乏淀粉酶,对淀粉类物质的消化能力差,当食人过多淀粉后,易出现腹泻。此时羔羊所吃的母乳经食管直接进入真胃消化。羔羊21日龄后开始出现反刍活动,随日龄和采食量的增长,消化酶分泌量也逐渐增加,耐粗饲能力增强。如果对羔单适度早期补饲高质量的青绿饲料,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营造合理的营养条件,可迅速建立合理的微生物区系,增强对佃料的消化能力。

二、饲喂要求

(一)吃好初乳

初乳(母羊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黏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其中镁盐有促进胃肠蠕动,排出胎粪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而

羔羊本身尚不能产生抗体,初乳作为羔羊获取抗体,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惟一来源,就显得更加必要了。因此,及时吃到初乳是提高羔羊抵抗力和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初生羔羊要保证在30分钟内吃到初乳,由于母羊产后无奶或母羊产后死亡等情况,吃不到自己母羊初乳的羔羊,也要让它吃到别的母羊的初乳,否则很难成活。

(二)及早补饲

初生羔羊消化能力差,只能利用母乳维持生长需要,但是母羊泌乳量随着羔羊的快速生长而逐渐下降,不能满足羔羊的营养需要。补料是提高羔羊断奶重,增强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必须在羔羊出生后15~20天开始补充饲萆、饲料,以促使消化功能的完善。哺乳期的羔羊应喂一些鲜嫩草或优质青干草,补饲的精料要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适口性好,经过粉碎处理。饲喂时要少给、勤添、不剩料。补饲多汁饲料时要切碎,并与精料混拌后饲喂。根据羔羊的生长情况逐渐增加补料量,每只羔羊在整个哺乳期需补精料10-15千克,混合精料一般由玉米(50%)、麦麸(18%)、豆粕饼(15%)、棉籽粕(饼)(15%)和2%左右的矿物质、维生素组成。补饲的饲草、饲料可以绑成草辫悬在圈内或放在草架上,自由采食。

哺乳期羔羊补饲量(每日每只)可参考如下:

15~30日龄:50~75克

1~2月龄:100克

2~3月龄:200克

3~4月龄:250克

三、管理要求

羔羊时期是羊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加强羔羊培育,为其创造适宜的饲养管理环境,使之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是提高羊群生产性能,造就高产羊群的重要措施,能有力地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一)哺乳方法

对于母性强的的母羊,一般产后就能哺乳羔羊,但有的母羊特别是初产母羊,无扩羔经验,母性差,产后不去哺羔,必须强制人工哺乳。即把母羊保定住,把羔羊推到乳房前,羔羊吸乳,几次之后羔羊就能自己找母羊吃奶了。对于缺母乳的羔羊,应为其找保姆羊,选择死了羔或产单羔而奶好的母羊喂养。开始时人要帮助羔羊认奶,母羊认仔,可把母羊的奶汁或尿液涂抹到羔羊头部和后躯,混淆母羊的嗅觉,避免保姆羊拒绝羔羊吃奶,经过几次之后保姆羊就能认仔哺乳了。对于一胎多羔母羊,要采用人工辅助方法,让每一只羔羊吃到初乳,提高成活率。

(二)安排好羔羊吃奶时间

母羊产后至少3~7日内,母仔应在产羔舍生活,一方面可让羔羊随时吃母乳,另一方面可促使母仔亲和、相认。

对于有条件的羊场,母仔最好一起舍饲15~20天,这段时间羔羊吃奶次数多,几乎隔1个多小时就需要吃1次奶。20天以后,羔羊吃奶次数减少,可以将羔羊留在羊舍饲养,白天母羊出去放牧,中午回来哺羔1次,这样羔羊l天可吃3次奶,母羊也得到充分的采食和休养。

(三)失乳羔羊的人工哺乳法

在养殖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母羊分娩后因产羔过多、奶头不够或母羊产后死亡等,造成羔羊失乳。失乳羔羊的人工哺乳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哺乳器饮奶法将奶装进哺乳器械或奶瓶里,把奶头先涂上奶,然后塞进羔羊—嘴里,训练几次,即可学会哺乳。或用已经学会用哺乳器吃奶的羔羊作榜样诱导,也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2.盒饮法将奶或代乳品放入小盒,让羔羊自饮。开始时哺乳员将手指甲剪短、磨光、洗净,用食指或中指蘸上乳让羔羊吸吮,然后慢慢将羔羊嘴诱到盒内乳汁上吸饮,经几次训练,羔羊就会自饮盒中乳汁。

3.羔羊人工哺乳注意事项

(1)按时饲喂对人工哺乳的羔羊要遵守哺乳时间,按顺序先后喂给,0-7日龄每隔3小时1次,每日4~5次,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哺乳次数,15日龄后每日哺乳3次。

(2)按量喂给喂给羔羊的乳汁要适量,起初每只每次

喂200~300克,随着日龄的增长,喂量逐渐增加,但1昼夜哺喂量不超过体重的20%为宜。40日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3)保证奶质哺喂羔羊的奶要新鲜、干净,在加热和分配时应搅拌,使乳脂分布均匀。

(4)乳温恒定乳汁的温度应保持在38℃一40℃为宜,乳温过低易引起胃肠疾病,过高会影响哺乳,甚至烫坏羔羊口腔。

(5)注重饲养管理为了防止诱发疾病,羔羊饮具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用热碱水消毒,喂奶后用毛巾给羔羊擦嘴,以免互相舔食。羔羊隔离饲养,用具分别使用,避免相互传染。

(四)防寒保暖

初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必须做好冬羔和早春羔保温防寒工作。首先羔羊出生后,让母羊尽快舔干羔羊身上的黏液,如果母羊不愿舔,要及时用干净抹布擦干。其次冬季应有取暖设备,地面铺垫柔软的干草、麦秸以御寒保温,羔羊舍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

(五)羔羊断奶

羔羊断奶的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根据羔羊能否独立采食草料确定断奶时间。条件好的羊场采取频密繁殖时,可在1.5—2月龄断奶;而饲养条件差的羊场不适合过早断奶。

羔羊断奶分1次性断奶和多日断奶两种。一般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即将母仔一次断然分开,不再接触。突然断奶对羔羊是一个较大的刺激,要尽量减少羔羊生活环境的改变,采取断奶不离圈、不离群的方法,将母羊赶走,羔羊留在原圈饲养,保持原来的环境和饲料。断奶后的羔羊要加强补饲,安全度过断奶关。

(六)断尾

肉羊业中羔羊的断尾主要是在肉用绵羊品种公羊同当地的母绵羊杂交所生的杂交羔羊,或是利用半细毛羊品种来发展肉羊生产的羔羊,其羔羊均有一条细长尾巴。为避免粪尿污染羊毛,或夏季苍蝇在母羊外阴部下蛆而感染疾病和便于母羊配种,而需要断尾。断尾在羔羊生后10天内进行,此期尾部血管较细,不易出血。

羔羊断尾常用方法是热断法和结扎法。热断法就是利用一把厚0.5厘米、宽7厘米的铁铲,将铁铲在炉火上烧成暗红色,断尾处离尾根部4—5厘米,在第三至第四尾椎骨之间,要边切边烙,切忌太快,起到消毒作用。为了避免铁铲烫坏羊的肛门或母羔外阴部及确保断尾长度一致,用一块厚4~5厘米、宽20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板,在板的一端紧贴边凿个直径5厘米大的圆孔。断尾时将羊尾套进去并压住。断尾时需2人操作,一人保定羊,另一人持铁铲和木板,密切配合。

结扎法是利用橡皮筋将羔羊的尾巴在尾根处扎紧,1—2周后尾巴在结扎处干燥坏死,自然脱落。尾巴脱落后,在断尾处涂上碘酊。结扎法的要点是结扎要紧,注意观察尾巴脱落前后是否有化脓等现象,如有化脓要及时涂上碘酒。此种断尾方法操作简便,断尾效果较好。

(七)羔羊去角

去角的目的是防止成年后相互争斗带来的伤亡和流产,同时也可减少饲槽占用面积,易于管理。去角时间最好选择在产后7一14日龄,且体况良好又健康无病的羔羊。其方法有外科手术法、电灼法和碱棒法,以电灼法最为实用方便。电灼法去角要先找到角芽即头骨上有两处褪色的皮肤,其外形酷似两个玫瑰花结而又推移不动;当电烙器达到烧红或极热时,在每只角芽上保持约10秒即可。注意灼烧时间过长会导致热原性脑膜炎。灼烧部位包括角芽周围约1厘米的组织(但不要烧伤角基外的皮肤),以防止角根再生。电灼法一般不流血,去角后应注意观察、护理。

(八)公羊去势

不作为种用的公羊,都要及时去势。在育种场,非种用杂种小公羊也应一律去势。去势后的公羊性情温驯,管理方便,容易肥育,肉味鲜美。小公羊的去势,选择在出生后15~30天为宜。过早去势困难,过晚出血太多。去势的方法很多,以刀阉法效果可靠,结扎法简单适用。

1.结扎法在阴囊基部扎上橡皮筋使其血液循环受阻,15天以后阴囊连向睾丸就自行干枯脱落。此法简单、方便,适于羔羊。在去势期间要注意检查,防止结扎部位发炎。

2.刀阉法去势需2人进行。保定的人,使羊背部向着自己,将羊两后肢提起,用腿将羊颈部夹住,另一人将阴囊外部用5%碘酊消毒,用消过毒的手一手紧握阴囊上部,防止睾丸进入腹腔,一手用刀在阴囊侧下方与阴囊中隔平行处两侧各切l口,挤出睾丸,捻断精索,捻精索时将两睾丸向不同方向拧转数次,或用手向两边捋几次,最后扯断。成年公羊去势时输精管要进行结扎,以防出血过多。切口处涂上碘酊,撒上消炎粉。去势后注意不要使羊卧在潮湿肮脏的地方,以免术部感染。

3.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睾丸则会逐渐萎缩。此法无伤口、无失血、无感染的危险。但经验不足者,往往不能把精索夹断,达不到去势目的,经验不足者忌用。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从出生至断奶前阶段的羊为羔羊。羔羊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时羔羊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体质较弱,适应能力差,极易发病死亡。为了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一、生理特点 羔羊出生后,前胃只有真胃的57%,0~21日龄的羔羊瘤胃中黏膜乳头软而小,微生物区系尚未建立,反刍功能不健全,耐粗饲能力差,只能在真胃和小肠中对食物进行消化。但真胃和小肠消化液中缺乏淀粉酶,对淀粉类物质的消化能力差,当食人过多淀粉后,易出现腹泻。此时羔羊所吃的母乳经食管直接进入真胃消化。羔羊21日龄后开始出现反刍活动,随日龄和采食量的增长,消化酶分泌量也逐渐增加,耐粗饲能力增强。如果对羔单适度早期补饲高质量的青绿饲料,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营造合理的营养条件,可迅速建立合理的微生物区系,增强对佃料的消化能力。 二、饲喂要求 (一)吃好初乳 初乳(母羊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黏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其中镁盐有促进胃肠蠕动,排出胎粪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而

羔羊本身尚不能产生抗体,初乳作为羔羊获取抗体,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惟一来源,就显得更加必要了。因此,及时吃到初乳是提高羔羊抵抗力和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初生羔羊要保证在30分钟内吃到初乳,由于母羊产后无奶或母羊产后死亡等情况,吃不到自己母羊初乳的羔羊,也要让它吃到别的母羊的初乳,否则很难成活。 (二)及早补饲 初生羔羊消化能力差,只能利用母乳维持生长需要,但是母羊泌乳量随着羔羊的快速生长而逐渐下降,不能满足羔羊的营养需要。补料是提高羔羊断奶重,增强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必须在羔羊出生后15~20天开始补充饲萆、饲料,以促使消化功能的完善。哺乳期的羔羊应喂一些鲜嫩草或优质青干草,补饲的精料要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适口性好,经过粉碎处理。饲喂时要少给、勤添、不剩料。补饲多汁饲料时要切碎,并与精料混拌后饲喂。根据羔羊的生长情况逐渐增加补料量,每只羔羊在整个哺乳期需补精料10-15千克,混合精料一般由玉米(50%)、麦麸(18%)、豆粕饼(15%)、棉籽粕(饼)(15%)和2%左右的矿物质、维生素组成。补饲的饲草、饲料可以绑成草辫悬在圈内或放在草架上,自由采食。 哺乳期羔羊补饲量(每日每只)可参考如下: 15~30日龄:50~75克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巧_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方法 第一、根据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及快速育肥的需要,首先要改变羊是以吃草为主的观念,一定是以精补料为主,以草为辅。 第三、认真喂,细记账,做实验,要不然不知道用哪个品牌的饲料好。羊的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一般2.5:1以内),屠宰率好(一 般1.8-1.9:1,要知道现在的羊腔子价格至少是毛斤价格的2倍, 差一个点钱不少的)。 第四、养殖所用饲料成本最低的才是性价比最好的饲料,也就是钱肉比(一般在3.5:1左右,也就是养长一斤体重约需3.5元左右的 精补料成本),绝非一袋饲料单价的高低,恰恰很多人关心直观的饲 料价格而不关注产品的性价比。 第五、在精粗比例上,在育肥羊结束预饲期后,粗饲料(草类)最多时不超过30%,越到后期越少,要出栏的前20天甚至可以不喂草,但需适当加大精补料的粒度。 第六、饲料的搅拌方法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给羊提供全混合日粮,也就是把精补料和草粉一起加水潮拌均匀,让羊吃的每一口饲料都 是营养均衡的。 第七、很多人重视浓缩料的质量,往往忽视玉米的质量,玉米的质量好坏很重要,衡量玉米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容重。更多的人都懂 只是不重视,一定要严格控制玉米的水分、霉变、成熟度、一般认 为粉质粮比胶质粮用于饲料更好。 1.最好能自己或找可靠的人亲自到养母羊的养户家里收羊。 2.需要注意羊的质量要点:公羔比母羔长的快;同样体重,日龄 小的比日龄大的好(白毛羔比老毛羔好),喂过开口料的比没喂过的好,没放牧过的比放牧的好,杂交的比纯种的要好(品种)……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巧:安全快速的调理过渡 1.入场过渡期前三天减少惊扰,让羊只充分休息,减少应激反应。长途运输收购回来的羊只不要立即饮水,6-24小时内不要喂精饲料,捡好一些的粗饲草饲喂,少量饮水,饮水可加电解质多维。逐步投 喂精饲料,羔羊0.3斤/只,成羊0.6斤/只。育肥羊的饲喂顿数每 天2-3次。 2.安全过渡期的时间一般根据运输和羊空腹的时间长短而定,长途运输过程中羊不应让羊超过10个小时不进食,即便是途中少吃些草,也有利于维持胃肠内环境的微生态平衡,但实际操作会有些困难。 3.过渡期内对收回羊只要进行驱虫、健胃和免疫。 关于用料,首先想说一下常见的用料误区: 1.自己配料、各种原料凭感觉勾兑。主要是头几年没有专业的羊用饲料,专业系统的针对羊的饲料形成商品也就在辽宁也就5年左 右的时间,在近两年才得到普遍推广,老的养羊户不得以而为之, 逐渐形成习惯,弊端是难以做到营养平衡、饲料营养指标不能测定,加工工艺简陋,造成浪费甚至是副作用。 3.精粗比搭配不合理,拌料、饲喂方法方法不科学。 总结一下,育肥羊科学管理的要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再有要注意控制饲料的精粗比和采食量、清洁充足的饮水,把各方面都做好了,羊想不长都不行的。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 1.空怀期。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 以上,以利配种。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 只达到65-75%。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 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 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 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 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 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 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 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 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 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 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 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哺乳期为2.5-3个月。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产 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造好“接羔”,及时吃上初乳 接羔是养羊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每年牧羊生产到来前,要及早准备常用的消毒药品和简单的备用器械,观察临产母羊的生理反应,发现有要生产的,就要有条不紊地根据母羊和胎位情况做好助产、消毒和母仔护理。待初生羔羊体况稍稍恢复之后,即羔羊出生之后的0.5小时~1小时,让羔羊尽早吃上初乳,并为羔羊穿上自制保暖衣服,对羔羊增强体质、抗御疾病有很大的好处。采取以上措施,羔羊成活率达到100%,很少有母子不相认的情况。 实施羔羊早期哺饲、提前断奶 哺乳期是羔羊生长发育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再此期间,羔羊除通过母乳提供营养外,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补饲来满足羔羊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可先由人工诱导或将料渣抹到羔羊嘴角,由羔羊逐步学会自主采食,每天少添勤添,精料主要以焙炒后粉碎的玉米、豆子料,待全部羔羊都会吃料后,再改为定时、定量补料,每只羔羊补喂精料15克~25克/天。1月龄后,羔羊可补给一定量的优质干青草。主要 以秋天储备的毛苕子、豌豆秧、苜蓿最为首选饲料。补精料50克~100克/天,分3次~4次饲喂;3月龄时,补精料150克/天,分2次~3 次饲喂。将胡萝卜切碎与精饲料混喂羔羊,不仅有利于羔羊采食,还能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羔羊较早形成主动采食精料和干青草的习惯,对母羊泌乳减少和断奶造成的应激反应较轻,既可以使羔羊补充一定的营养,还可以促进羔羊瘤胃尽早发育完善,促进纤维的消化吸收,增强羔羊生活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羔羊在完全适应补饲之后,

50日龄~60日龄后开始逐步断奶,完全由补饲和自由采食提供营养需要,减少母羊的营养消耗,早日恢复体质,提前发情,尽早进入下一个生产周期。 公羔和母羔的选留培育,商品羔羊适时出栏 随着商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适龄母羊的比例都提高到了55%以上。为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选留羔羊从1月龄以后就要开始,可依据:羔羊和母羊可以母仔对照,根据母羊的体况、羊毛综合品质、繁殖技能和生长发育状况有目的选留羔羊;对第一次初步选留的羔羊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培育,做到好中选优,特别是公羔的选留,可以长时间观察比对,百里挑一,使选留公羔更加符合种用标准,补饲时给予优羊优饲的待遇,使优秀公羔早日脱颖而出;对选留后拟出售的羔羊可以根据草原的利用情况和市场行情适时出栏,缓解饲草压力。这样选育的羊只,能剪羊毛5公斤/只。 采取以上措施从羔羊抓起,养羊效益提高,细毛羊羊毛品质优良,类型整齐,羔羊生长快,体格大,发育好,售价高,母羊因幼年期营养搭配合理,体成熟早,胚胎发育良好,周而复始,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养殖羊饲养与管理的方法

养殖羊饲养与管理的方法 一、羔羊哺乳期 羔羊出生后,一般十多分钟即能起立寻找母羊乳头。第一次哺乳应在接产人员的护理下进行,使羔羊尽快吃到初乳。1-3天的初乳 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抗菌和轻泻作用。多羔羊,必须 轮流喂母羊的初乳,并且让体质弱小的羔羊多吃母乳。 无奶吃的羔羊要寄养给“干娘”,一是寄养给产单羔的羊,但开始时往往拒绝吮奶,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将干娘的奶等物涂 在羔羊身上后送给干娘,如果是同一期产的羔羊时,将胎衣等物涂 在羔羊身上。也可以在夜间送到干娘那里吮奶。找不到干娘的羔羊 就要进行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可用牛乳、羊乳以及奶粉。奶粉中含糖量较高,不容易消化而下痢,开始最好是酸奶或脱脂奶粉,千万不要加糖。人工哺 乳一定要定时、定量、定温,绝对不可凉喂。哺乳量可根据羔羊的 体质和体重区别对待。一般第一周内每天5次,每次150毫升左右; 第二周每天4次,每次250毫升左右;第三至六周每天3次,每次 400毫升左右。第七至十一周每天3次,哺乳量逐渐减少到断奶。 人工哺乳也可用小米汤或炒米粉粥。炒米粉粥的制作方法是:将小米、粘米在水中浸泡膨胀后蒸熟、炒干,再研成细面,喂时加开 水搅和即可趁热喂。根据消化吸收的情况要加些红糖,红糖吸收快,白糖易引起下痢。 羔羊在初生后的半个月内,特别是一周内易引起下痢,要注意观察和查明原因,如果是人工哺乳造成,要及时调整乳品的量及温度等,如果是传染病要及时治疗。 二、喂草料和精饲料补饲

羔羊要早喂草料,以刺激消化器官的发育。羔羊出生十多天要训练吃铡短的优质草及混合精料。枯草季节可适量喂些胡萝卜或大麦 芽等。青草季节要防止吃草太多引起拉稀,特别是防止吃露水草。 精料的饲喂,一月龄以内的每日50克左右,1-3月龄的每日50-150克左右,每天分两次喂。精料的种类最好有豆饼、玉米面、麸 皮等。要经常喂给食盐。 三、运动 寒冷季节出生的羔羊,在几天之内要放在暖圈内。一周后,在无风时让羔羊在运动场活动,只要羔羊吃饱奶,一般不会冻坏。20日 龄以后可在天气暖和时在近处放牧。但要限制运动量。 四、断奶 性成熟早的品种,发育好的羔羊,可以1.5月龄时断奶。断奶后的羔羊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要增加营养,但要防止突然增加精料。 断奶后的羔羊要一次和母羊分开,4-5天后即可安心吃草。 饲料 饲料是养羊的基础,是养羊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饲料费用占养羊成本的70%~80%。所以,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 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羊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经验表明,饲养 优良的杂种羊,可使母羊每窝断乳仔羊增加l~2头,增重提高 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种比本地羊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l0%~l2%。 防疫 养羊场一旦暴发疫情,一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所以防疫就尤为重要。养殖户要根据免疫程序注射羊四防、

浅谈羊饲养管理技术

中国畜禽种业2016.12浅谈羊饲养管理技术 李红玉(河北省隆化县农牧局068150) 作者简介:李红玉(1974-),男,本科,兽医师。 摘要:近年来,市面上对羊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主要是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注重食补,不少人日益发现羊肉的价值所在。羊肉不仅肉质细腻,鲜美可口,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它含有的胆固醇比猪肉少得多,十分符合保健养生标准,冬天食用还有利于御寒和滋补身体。此外羊肉还对于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有着特殊的功效。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羊的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随着市面上对于羊肉的需求加大,势必要求对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上进行革新。本文专门探讨应当怎样对羊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上进行革新,来满足全新的市场需求。关键词:羊肉;养殖技术;饲养管理羊肉在我国的养殖已经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等多种人体所需的成分,容易消化,美味可口,还对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了羊肉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价值所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增加了羊肉的摄入量而减少了传统猪肉的摄入量。所以市面上对羊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羊的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已出现与市场需求滞后的局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肉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是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形成规模化养殖的关键[1]。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于羊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1传统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的缺陷做好肉羊养殖必须注入现代养殖技术,目前,全国肉羊养殖品种多达127种[2]。但在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上却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场建设方面不够完善,一些场地未能得到合理的选址和规划,因而环境较差,设施不够齐全,空气不够洁净,采光性较差,在水源,电源等方面得不到良好保障,交通也不够便利。导致养殖出的羊质量不能过关。(2)在肉羊繁殖和饲养方案上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导致繁殖和饲养陷入盲目状态,没能充分兼顾到不同肉羊的具体情况,没能遵循应有规律。 (3)在饲养管理方面比较因循守旧,饲料过于单一,导致肉羊缺乏营养而生长品质不达标。最终降低了肉羊的产量和质量。另外,在防疫措施方面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肉羊出现不必要的疫病,最终导致不必要的死亡。 2如何提高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的水平 目前畜产品的需求逐步从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我国畜牧业发展进入质量与数量并重阶段[3]。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的提高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满足人民大众对饮食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在规划养殖场地要认真选址,合理规划。要选择地理位置较高,空气洁净,有固定水源和电源的场所。还要认 真考察场地是否符合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周围 不能有污染企业。为肉羊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的饲养环境。(2)饲养者要不断更新知识,最好先去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掌握繁殖和饲养的相关技能。繁殖是整个饲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不能掉以轻心的环节。要充分结合每只肉羊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喂养方案。(3)合理注重肉羊的营养搭配,确保肉羊能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加强养殖场所的防疫建设,避免肉羊发生不必要的疫病。 3结语 面对目前的羊养殖现状,要提高羊的质量,作为饲养者 应该学会科学的进行饲养管理,引进技术,在选址、饲养方案以及疫病防治上做足功夫,从这个方面来讲,也是对饲养 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饲养者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最终在羊的饲养和管理上做出成绩。 参考文献: [1]乔清亮,王远丽.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5 (6):12-16. [2]雷涛,梅显勇.肉羊的养殖技术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2(15):2-6. [3]耿宁.基于质量与效益提升的肉羊产业标准化研究[D].中国农 业大学,2015. 畜业技术 饲养管理79

湖羊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摘要 由于湖羊生产性能好,适合规模化舍饲等诸多特点,近年来在新疆越来越受养羊企业的关注和肯定,而且每年以数万只的规模大量引进,但在其本土驯化过程种由于对湖羊的认识和初步饲养对哺乳期羔羊饲养缺乏经验等原因,出现羔羊因营养不良,腹泻脱水,呼吸道感染等大量死亡的现象。基于长时间羊场实习实践的工作经验,现在简单提出对哺乳期羔羊补充部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以及预防性投药、免疫接种等保健措施;正确接产、隔栏补饲等饲养条件;同龄同栏、胸牌标识的管理方法以提高羔羊的成活率,改善其生长发育状态。 关键词哺乳期羔羊羔羊保健隔栏补饲母子识别 1 .新疆湖羊养殖的发展现状及哺乳期羔羊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 湖羊是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及上海相毗邻的太湖流域, 以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区较为集中的具有四季发情,繁殖率高,肉质鲜美,适宜舍饲,耐湿、耐热,适合工厂化、集约化生产,羔皮品质好,体型大,个体产肉量高等特点的一种绵羊品种。湖羊性成熟早,四季发情、排卵,终年配种产羔。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可年产二胎或两年三胎,每胎一般二羔,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220%以上。 1.1新疆湖羊养殖的发展现状 新疆大量的引种湖羊是从最近三到五年时间里开始,每年引种数万只。目前,湖羊已经成为很多大中型养羊企业投资的首选对象,而且越来越受关注和肯定。然而由于湖羊长期生长在南方太湖流域,到新疆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本土驯化过程。更因为大多数人对新疆本土羊的认识,认为羊的耐受性都比较好,往往忽视湖羊哺乳期羔羊(羔羊从出生到断奶45-70天这一时期)需要特殊管理,细心照料。因此,极易使哺乳期羔羊大批死亡,造成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

羔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羔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羔羊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60天左右的羊只。此阶段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保证羔羊及时吃好初乳和常奶。提早补饲,防寒防湿、通风保暖;加强运动、增强羔羊体质,提高成活率,顺利断奶。 1.初乳阶段初乳期羔羊(出生后7天内)要及时吃初乳,多吃初乳,至少早、中、晚各吃1次。同时,要做好肺炎、肠胃炎、脐带炎、羔羊痢疾的预防工作。 2.常奶阶段 1周龄至断奶前安排好羔羊的吃奶时间,做好早、中、晚各1次。人工哺乳要做到“三定”,即定时、定量、定人,10~14日龄开始训练采食精饲料和干草,即早期补饲。每只每日日粮干物质供给量为:1月龄内,补饲精饲料0.05~0.1千克,干草0.1千克;1~2月龄,补饲精饲料0.15~0.2千克,干草0.3~0.5千克,青贮饲料0.2千克;3月龄,补饲精饲料0.2~0.25千克,干草0.5~0.8千克,青贮饲料0.2~0.3千克。一般应在2~3月龄断奶。精饲料中添加0.5%食盐和1%磷酸氢钙和石粉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 10日龄的羔羊,要将幼嫩青干草捆成把吊在房梁,让小羊自由采食。15日龄开始训练吃料。在饲槽里放上用开水烫后的半湿混合精料,注意烫料的温度不可过高,应与奶温

相同。 3.羔羊的断奶尽可能提早补饲;当羔羊习惯采食饲料后,所用的饲料要多样化、营养好、易消化;饲喂时要做到少喂勤添;要做到定时、定量、定点;保证饲槽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羔羊精饲料日补饲超过200克,60日即可实施断奶。 4.羔羊的管理产后护理。主要有去除口鼻中黏液,擦干羊体,假死急救。将出生后无呼吸的羔羊浸在40℃温水中,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按拍胸部两侧,或向鼻孔吹气,使其复苏;断脐,在距离腹部2~3厘米处断脐,并用5%碘酊消毒;喂初乳,羔羊出生后30分钟内吃上初乳。 鉴定、编号、断尾和去势。初生羔羊的鉴定是对羔羊的初步挑选。尽可能较早知道种公羊的后裔测验结果,确定其种用价值。从初生重和品种特性方面做初步鉴定,把羔羊分为优、良、中、劣4级。挑选出来的优秀个体,可用母子群的饲养管理方式加强培育。 羔羊出生后3天内要给打耳号或耳标。绵羊羔羊出生后10天内,在第三和第四尾椎处采用结扎法进行断尾。非种用公羊,生后1~2周采取结扎法进行去势。 搞好棚圈卫生。圈舍狭小、脏乱、阴暗潮湿、通气不良,都可引起疾病发生。必须搞好棚圈卫生和对周围环境及用具的消毒。

绵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绵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绵羊的主要产品是毛、肉、皮,要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振兴农村经济,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优良种羊的选用 我国绵羊以地方原始品种为主,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低、养羊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曾先后引进了世界著名绵羊品种,如以生产羊毛为主的澳洲美利奴羊,以生产羊肉为主的无角道赛特、夏洛来、萨福克等,并培育成了适宜我国草原气候特点的细毛羊品种――中国美利奴羊。 对于广大的养羊农户来说,应根据绵羊用途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步骤引进澳洲美利奴羊或中国美利奴羊,杂交改良当地绵羊使其逐步良种化;以生产羊肉为主,只需利用优良肉用公羊品种替代地方公羊,也可到附近有肉用公羊的地方进行人工授精即可,这样做不仅利用了好品种的高产性能,也利用了公羊和母羊品种间的杂交优势,而且经济省事,效果良好。 二、简便实用技术的应用 1、绵羊免疫双羔苗 在我国诸多绵羊品种中,除小尾寒羊和湖羊产羔率高外,其它品种一般都为一胎一羔,繁殖少,效益低。绵羊双羔苗是母羊多产羔、产双羔的一项新技术,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成功。双羔苗的显著特点是只产双羔,不产三羔、四羔,所产的羔羊成活率高。此技术使用简便,具体方法是,在配种前30~40天第一次注射双羔苗,配种前15天注射第二次,每次1毫升。 2、塑料暖棚养羊技术 从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用塑料暖棚饲养畜禽。塑料暖棚取材方便,施工简单,保暖性强,经济实用,效益明显。据试验,在冬春季节,塑料暖棚内温度比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的棚外温度可提高15℃,减少绵羊掉膘1.5~3.0公斤,提高羔羊成活率5%~15%,加快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减少绵羊疾病发生。 3、绵羊穿衣技术

肉羊的日常饲养管理技术

一、繁殖母羊饲养技术 1.空怀期。指从羔羊断奶到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期,也为恢复期,大约3个月。这时期母羊饲养的重点是抓膘复壮,体况恢复到中等以上,以利配种。中等体况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80-85%,体况差的只达到65-75%。加强母羊配种前一个半月的饲养,尽量选择草质好的草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如草地草质不好,吃不饱时,每只羊每日补饲0.2-0.3千克的混合精料,达到中等以上营养水平,以促进发情,使发情整齐,提高受胎率和双羔率。有资料报道:配种前每提高1千克体重,双羔率可提高2%。 2.妊振期。母羊妊娠期为5个月,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较慢,只占出生重的10-20%,母羊维持配种前体重就可以。这时期正值秋季,是草结籽期,营养较丰富,放牧能满足母羊营养的需求,不必补饲。 妊娠后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约80-90%的胎儿体重在妊娠后期形成,需供给较高营养,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出生重小,成活率低,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此时的母羊营养中,能量比空怀期增加30-40%,蛋白质增加40-60%,钙磷增加1-2倍,维生素增加2倍。除放牧外,应补饲野干草0.5-1千克;青贮料1千克;精料0.5-1千克,其比例为玉米52%,豆饼25% ,糠麸18%,食盐、石粉、骨粉、小苏打、预混料各1%。 妊娠母羊的管理: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冷冻的水,放牧时不能紧追急赶,不跳沟跃壕,出入舍时不要拥挤,临产前1周不能远离羊舍放牧,便于分娩时及时回羊舍。 3.哺乳期。哺乳期为2.5-3个月。产羔羊后,母羊应饮些温盐水或在温盐水中加一些麸皮,以调节消化机能,促进恶露的排出。产后3天内母羊只能喂一些优质干草,不要饲喂精料和多汁料,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乳房炎,3天之后可饲喂少量的混合精料和多汁料,逐渐达到哺乳期的饲喂量。 产羔后,泌乳量逐渐上升。在4-6周时达到高峰,10周后开始下降,羔羊产后20天内的营养完全依靠母乳供给。 产羔后前1.5个月为哺乳前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1-1.5千克(玉米52% ,麸子18%,豆饼25%,盐、小苏打、石粉、骨粉、预混料各1%)。后1.5个月为哺乳后期,母羊饲养标准:野干草1一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卜0.5千克,混合精料0.5-1千克。 二、育成羊饲养技术 育成羊是指从断奶至第一次配种的公母幼龄羊(3-18月龄)。断乳后3-4个月时,生长发育快,增重强度大,对饲养条件要求高。 1.育成前期的饲养技术。羔羊断奶后,正是羔羊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但此时瘤胃机能还不完善,对粗饲料利用率低,日粮以精料为主,并补给优质干草和青贮多汁料,混合精料每只每日饲喂0.2-0.3千克(玉米50% ,豆饼25%,米糠20%a,石粉、盐、骨粉、小苏打、预

羔羊养殖技术

羔羊养殖技术 羔羊养殖技术一新生羔羊的饲养管理 1.环境控制 (1)环境卫生产羔前应对产房和圈舍进行彻底清扫与消毒。产羔后,要定时清扫污物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 (2)环境温湿度冬季产房和新生羔羊的圈舍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并保持圈舍温度的相对稳定性,严防贼风侵袭。产房地面要铺垫清洁、柔软的干稻草或锯末,并保持地面干燥。 2..新生羔羊的饲养 (1)羔羊出生后要及时清除羔羊口,鼻粘液。要让母羊尽快舔干羔羊身上的粘液,如果母羊不舔羔,可在羔羊身上撒上麸皮,诱导母羊舔,然后用干净布擦净。脐带自然短脐后用碘酒侵润,出生第一天用碘酒喷2次脐带部位。12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 新生羔羊应在出生后半小时之内吃上初乳,吮乳次数不需限制,出生后3天的初乳含有免疫抗体,对羔羊的健康提供保障。如果大母羊没奶,第一天一定让羔羊吃上收集的初乳,第二天起改喂优质羔羊代初乳粉,每三个小时一次,连喂2天。 (3) 注意两侧乳头的均匀吮乳,特别是在产单羔的情况下,要人工诱导羔羊吸允两边乳头,防止乳房被吃偏和发炎。 (4)要注意观察母羊的产奶量是否可满足羔羊的需要。如果发现羔羊未吃饱,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一方面,为羔羊寻找代母,缓解当时的羔羊缺奶问题,或给羔羊补喂代乳粉。另一方面,查

清缺乳原因,调节母羊日粮供应,增加产奶量,如补充多汁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饮用熟豆浆等)。 (5)助奶的重要性羔羊吃上初乳后,要经常观察羔羊能否自己找到奶头进行吸乳,如找不到奶头,需要人工的助奶。助奶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将羔羊的头慢慢推向母羊的乳房,一只手轻轻的抚摸羔羊的尾根,羔羊会不停地摇尾巴去找奶头,人为的用另一只手将母羊的乳房轻轻的挑起,送到羔羊的嘴边,羔羊就能慢慢的吃上初乳,反复几次羔羊就能自己吃母乳。以上如有什么不懂随时打电话给庆峰老师,助奶既有利于羔羊的成活,也有利于羔羊拱奶,刺激乳房进行放奶。 (6)冬季母羊饮水少,下奶慢,可能出现乳房硬而无奶,这时不要马上为羔羊找代母,以防母羊回乳,让羔羊仍然跟着母羊,适当给进行羔羊人工哺乳,但不喂饱,同时采取其他综合措施(温敷、按摩、补充多汁饲草、喂麸皮温水等),以促母羊下奶。 (7)新生的羔羊要在吃乳前称重,同时详细填写好羔羊出生记录表。 二.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1、饲养管理规程 (1) 出生后半小时内一定吃足初乳,吃好常乳。(2) 3日龄后打耳号,放断尾胶圈。 (3)7日龄开始诱食全价羔羊颗粒料。 (4) 7天后母羊和羔羊开始分饲,羔羊圈内设草料食槽、水槽,羔羊定时放入母羊圈吃奶。 (5) 7-30日龄内白天4次/日定时哺乳,30-50日龄3次/日,投放草料,晚上母子同圈。以上日龄日粮除哺乳外,以全价羔羊颗粒料料为主,辅以优质饲草,随意采食。 (6) 51—80日龄,2次哺乳/日,其余时间母子完全隔离,每天三次定时、定

绵羊饲养管理技术

要养好绵羊,重点掌握好九个环节。 一、选好种 要选择产肉、产毛、产羔性能都比较好的品种进行饲养,以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这里推荐几个适于我市农户饲养的绵羊品种。 1、东北细毛羊我市大部分本地绵羊都属于东北细毛羊。该品种属毛肉兼用型,耐寒、适应性强,毛质好,可做为主选产毛产肉和肉羊改良的母本。 2、小尾寒羊主产于山东、河北一带。近年我市许多乡镇农户引进了大批该品种羊。小尾寒羊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长快,体格高大,四季发情、繁殖率高等特性,可一年二产或二年三产,双羔或三羔,产羔率为270%,是肉羊改良的理想母本。 3、特克赛尔引进品种,原产荷兰,具有多胎、羔羊生长快、体大、毛肉性能好等特点.产羔率200%,屠宰率在55—60%.成年公羊可达200多斤体重.是理想的肉羊改良父本。该品种我市近年有引进。 4、无角道赛特引进品种、原产澳大利亚、新西兰。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繁殖率高等特点,产肉性能好,成年公羊体重可达200斤。是肉羊改良的理想父本。该品种我市近年有引进。 此外,还有德肉美、夏洛来等品种绵羊也是优秀的毛肉型品种,可用来改良本地绵羊。 二、建好舍 建好羊舍是养羊生产的基础。建羊舍首先要选好地址,要选择地势高、通风、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建舍。可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建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羊舍,如建半封闭式舍要准备羊舍与舍前运动场便于冬季扣罩塑料膜暖棚,又向阳又保暖。 1、羊舍面积羊舍面积大小,要根据养羊数量而定。羊舍高度一般为 2.5— 3.0米,宽7—8米,长度按羊数而定。一般成羊每只占面积为0.8—1.2平方米;育成羊为0.7—0.8平方米;羔羊为0.5—0.6平方米;妊娠后期或哺乳前期母羊及羔羊约需求2.2—2.5平方米。 在建羊舍同时要考虑备有产羔室。产羔室可按基础母羊总数的20—25%计算,每只产羔母羊占面积为2—2.5平方米。

羔羊饲养管理

羔羊饲养管理 从出生至断奶(一般为3.5月龄-4月龄)这一阶段的羊叫羔羊。羔羊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据资料,小尾寒羊4个月内公羔从3.61公斤增长到30.04公斤,母羔从3.84公斤增到27.33公斤。此时的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且营养来源从血液、奶汁到草料的过程,变化很大。羔羊的发育又同以后的成年羊体重、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羔羊的饲养管理,把好羔羊培育关。针对羔羊的生长特点,饲养管理上应把握几个环节: (一)吃足初乳 羔羊出生后1日-3日内,一定要使羔羊吃上初乳。初乳系指母羊分娩后1日-3日内分泌的乳。初乳不同于正常的乳,黄色浓稠,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组成全面,维生素较为齐全和充足,含矿物质较多,特别是镁多,有轻泻作用,可促进胎便排除,含抗体多,是一种自然保护品,具有抗病作用,能抵抗外界微生物侵袭。初乳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初乳没吃好,将带来羔羊一生中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哺喂常乳 羔羊吃上3天初奶后,一直到断奶是哺喂常乳阶段。羔羊生后数周内主要靠母乳为生。首先要加强哺乳母羊的补饲,适当补加精料和多汁饲料,保持母羊良好的营养状况,促进泌乳力,使其有足够的乳汁供应,喂给羔羊足够的全奶。要照顾好羔羊吃好母乳,对一胎多羔羊求均匀哺乳,防止强者吃得多,弱者吃得少。 (三)及早补饲 为了使羔羊生长发育快,生长性能好,除吃足初乳和常乳外,还应尽早补饲,不但使羔羊获得更完善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提早锻炼胃肠的消化机能,促进胃肠系统的健康发育,增强羔羊体质。小尾寒羊生后1周,开始跟着母羊学着吃嫩草和饲料。在

羔羊10日龄-15日龄后开始给予鲜嫩的青草和一些细软的优质干草、叶片,亦可将草打成小捆,挂在高处羔羊能够吃到的架上,供羔羊随时舔食。为了尽快能让羔羊吃料,最初可把玉米面和豆面混合煮稀粥或搅入水中让羔羊饮食,亦可将炒过的精料盛在盆内,使羔羊先闻其香,再舔食,或让粉精料涂在羔羊嘴上,让其反复磨食,等它嗅到味香尝到甜头,就会和大羊一样抢着吃料。 (四)适度放牧 羔羊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初生羔最初几天在圈内饲养5天-7天后可以将羔羊赶到日光充足的地方自由活动,初晒半小时至1小时,以后逐渐增加,3周后可随母羊放牧,开始走近些,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牧草好的地方放牧。以后逐渐增加放牧距离,母子同牧时走的要慢,羔羊不恋群,注意不要丢羔。30日龄后,羔羊可编群放牧,放牧时间可随羔羊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不要去低湿、松软的牧地放牧、羔羊舔啃松土易得胃肠病,在低湿地易得寄生虫病。放牧时注意从小就训练羔羊听从口令。 (五)适时断乳 羔羊断奶时,应根据生长发育情况科学断奶,发育正常羔羊,到3月龄-4月龄已能采食大量牧草和饲料,具备了独立生活能力,可以断乳转为育成羔。羔羊发育比较整齐一致,可采用一次性断奶。若发育有强有弱,可采用分次断奶法,即强壮的羔羊先断奶。弱瘦的羔羊仍继续哺乳,断奶时间可适当延长。断奶后的羔羊留在原圈舍里,母羊关入较远的羊舍,以免羔羊念母,影响采食。断奶应逐渐进行,一般经过7天-10天完成。开始断乳时,每天早晨和晚上仅让母子羊在一起哺乳2次。以后改为哺乳1次。 年赚10万致富奥秘所在,关键在于技术和管理(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1c3824393.html,) ,我们能做到,学了我们课程的朋友能做到,你也可以。

羊的养殖技术教学文案

羊的养殖技术

羊的养殖技术 一、选址: 在以往对羊进行饲养过程中,其生长空间相对较小,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就会使羊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加之使用人工放养的方式进行养殖,不仅会浪费人力、时间,还使生产效益长时间得不到提升,因此一定要选择最为合适区域来搭建羊舍。首次,要选择地理位置较高,且场地相对开阔,并且具有良好的通风性以及排水性较好的地方。其次,羊舍周围要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为羊提供饲料。再次,尽可能的在优质牧草或者是河流附近,进而保证羊食物的充足和无害性,同时还能降低饲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以及成本。最后,羊场要设置在空旷的区域内,并且要与化工厂、农药厂以及养殖场聚集地最好相聚两公里。因为化工和农药企业的排放物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空气和水体造成影响,加大羊感染疾病的危害,不利于养殖发展。 二、建造: 1.羊舍必要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性、采光性以及合理的温湿度,让羊在较为适合的环境中进行成长,不仅可以降低羊病的发生几率,还能有效促进其健康、良好的成长。

2.要将羊舍进行合理的划分,如公羊舍、母羊舍、羔羊舍以及观察舍等。 3.要做好羊舍的保暖工作,通常情况下使用双列或者单列式吊楼或者是全封闭式的羊舍进行保暖。 三、品种选择及养殖规模:养殖户在进行舍饲养羊时,一定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因为,舍饲养羊与当地饲养环境间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要根据当地生态情况选择适当的饲养周期,选择在当地有着较高经济效益的品种羊进行饲养。同时,还要根据养殖户的实际投资、市场情况、饲养条件、饲料的来源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实际的养殖规模。要敢于多养,也不能盲目多养,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使舍饲养羊稳步向前发展。 四、饲养管理 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的配种能力取决于种羊的身体素质,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性欲才是提高配种成功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种羊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种公羊在开始配种的一个月前,就开始逐渐的向其中添加玉米、麦麸、豆饼以骨粉等精饲料。每天补充精饲料0.5~0.75公斤,供应萝卜等瓜菜汁1.5公斤,生鸡蛋两枚,保持充足的饮水。不是应用于配种的公羊应该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规程样本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规程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针对小尾寒羊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用途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是发挥其最大潜力和提高选育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制定本规程,以指导小尾寒羊的规范化饲养。 1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数量少,种用价值高,饲养管理是否正确,对整个羊群质量的生产性能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放牧员对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要精细,力求常年保持其健康中等以上膘情的种用体况,以保证配种期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 ,每只体重100kg的种公羊,。除每日放牧外,~,干草3kg,,食盐5~10g,骨粉5g。夏季,羊只以放牧为主,。在整个非配种期内,种公羊应每日饲喂3次,饮水1~2次。 配种前1~,精料给量应按配种期喂量的60~70%逐渐增加到配种期需要量。~。 ~,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kg,~(放牧时,青干草和胡萝卜可减掉),食盐15~20g,骨粉5~10g。每日分2~3次喂给,饮水3~4次。 2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种母羊一年可分为5个阶段即配种准备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前期、哺乳后期。重点补饲期为配种准备期、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

配种准备期 配种前15~20天是配种预备期,要采取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补饲精料以玉米等能量饲料为主。 妊娠后期 妊娠期的最后5~6周,对种羊的营养供应应达到维持需要的125%以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母羊泌乳量。,干草1~。管理措施重点是保胎,如母羊进出栏圈要慢,不要急赶,饮水时防止拥挤和滑倒等,一般不进行防疫注射。 此期的特点是母乳作为羔羊的主要营养源。~,~,。管理措施是圈舍必须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对胎衣、毛团、石块、烂草要及时清除,以免羔羊舔食而引起疾病。对母羊要经常检查乳房,发现奶孔闭塞、乳房发炎化脓或乳汁过多,要及早采取相应治疗或处理措施。 3 羔羊的饲养管理 目的是提高羔羊成活率,培育出体形发育良好的羔羊。为此,必须掌握三个关键:①加强哺乳母羊的补饲;②及时做好羔羊的补饲,早锻炼其采食能力; ③此期病多,对母仔细心照顾管理。 1~3天内 重点让羔羊吃上初乳,顺利排出胎粪。 4~14天 母仔实行舍饲,按规定时间哺乳、补饲和运动。也可到外边放牧,但应确保羔羊按时哺乳。 15日龄至断奶

羔羊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饲养管理技术 1、羔羊早期断奶 羔羊早期断奶与当年育肥出栏是搞好舍饲养羊的两项重要措施。羔羊2月龄后,其消化道的生理功能趋于完善,若加强饲养管理, 实行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2、提早补饲 羔羊出生后l~3天要吃足初乳,增强体质;10~15天后就要训 练其采食。可用嫩青干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让小羊自由采食。20天 左右可用豆饼、麦麸、玉米粉等配制的精料或用商品乳猪全价料训 练吃料。羔羊1~2月龄,以喂草为主,添补精料为辅。每只羔羊日 喂50~100g精料,做到少喂勤添,并按要求添加食盐和骨粉。 3、适时断奶 当羔羊满2月龄或体重达13kg时,即可将母、羔分开,一次性 断奶。将母羊从圈中赶走,羔羊留在原圈舍内饲喂,以减轻应激 4、羔羊育肥 ①合理配料根据羔羊的生理结构特点和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配合成适合育肥羔羊的全价饲料。育肥粗饲料以青贮玉米秸、麦糠、草面、蔓类、烘干玉米皮、果渣、酒糟为主;育肥精饲料以玉米、麸皮、豆饼、棉仔饼、小苏打、预混料为主原料组成。0~70日龄为 哺乳期,以粗饲料为主;70~150日龄为育肥期,精粗结合。品种要 多样化,保证可消化蛋白质18%以上。开始阶段,用优质干草、新 鲜牧草和配合饲料饲喂;逐渐搭配青贮、氨化或生化饲料,精料每只 羊日喂100-150g,保证充足饮水。 ②日操作规程每日上槽两次,上午7:00开始,干喂,首先上青贮,而后各种糟渣,最后上精料;下午2:00开始,湿喂,上料顺序

同上午,自由饮水,并及时调整喂量,保证羊吃饱并保持旺盛的食欲。 冬季食用羊肉,可收到滋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羊肉被人们誉为冬季的滋补肉。 1、食材功效: 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 2、主要营养价值: ⑴、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特别是钙、铁的含量显著地超过了牛肉和猪肉的含量,且胆固醇含量低,是滋 补身体的绝好食品。 ⑵、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同时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和肠道,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⑶、羊肉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适合体虚畏寒的人食用。 3、食用羊肉的注意事项: ⑴、凡有发热、牙疼、口舌生疮、发热等症状的人应少食。 ⑵、高血压、肝病、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人应少食。 ⑶、吃过羊肉之后不能马上喝茶,否则会导致排便不畅或便秘。

羊场管理制度

第一章养殖场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益,实施科学、规范、制度化管理,明确员工权力与职责,特制定本制度,请遵照执行。 养殖场在公司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1、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权力,承担责任。 2、养殖场主管负责场部对全体员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对公司负责,及时汇报养殖场情况。 3、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4、做好养殖场的安全防盗措施和工作。 5、晚上轮班,看护好场部的牲畜和其他物品。 6、做好每日考勤登记,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 7、分工与协作统一,在一个合作团队下,开展各自的工作。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监督员的职责 1、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2、负责养殖场生产、卫生防疫、药物、饲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负责对养殖用药品、饲料的采购的审核以及技术员开具的处方单进行审核符合要求方可签字发药。 4、监管养殖场药物的使用,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5、应积极配合检验检疫人员和公司实施日常监管和抽样。 6、如实填写各项记录,保证各项记录符合公司和其他管理和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 7、监督员必须持证上岗。 8、发现重要疫病和事项,及时报告公司和检验检疫部门。 二、技术员的职责 1、技术员负责病虫防治、监督员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 3、技术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监督员根据当日处方用药与配药一起准备药品,监督员应准备好药品交付当日班长,并按当日处方使用方法和剂量全程监督施药。 4、技术员应每日观察害虫发生情况,对病虫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异常牲畜要进行镜检以确定病虫害,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当日汇报给公司,公司请权威部门予以确定,并把确定的情况及时告诉技术员。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羊的生产特点 我国的羊养殖业为了充分利用草场和秸秆,主要采取牧区放牧和农区散养的方式。在生产中一般根据羊的自然发情期,实行季节性交配和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为冬羔一般在11-12月之间,春羔一般在次年3-4月分娩。母羊分娩哺乳一般在40-50天内结束,所以配种也应哺乳结束后,再次发情后一个发情期内集中完成。 二、羊的放牧方式 1.固定放牧。羊群一年四季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自由放牧采食,这是一种原始的放牧方式。此方式不利于草场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载畜量低,单位草场面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少,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不高。牲畜的数量与草地生产力之间自求平衡,牲畜多了就必然死亡。这是现代化养羊业应该掘弃的一种放牧方式。 2.围栏放牧。根据地形把放牧场围起来,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结合羊的营养需要量,安排一定数量的羊只放牧。此方式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对固定草场使用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全圈养方式。全圈养方式是近年来规模羊养殖业的发展出现的养殖方式。该方式对圈舍、基础设施、资金等要求较高,充分利用轻工业下脚料或副产品,青贮秸秆等粗饲料,配以营养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生产水平较高。通过高水平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掘羊的生产潜力,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羊的育肥方式 1.放牧育肥。适用于有较好放牧条件的地区,不仅充分利用当地牧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加快羊群的周转,减少冬春季草场压力。放牧育肥要抓紧夏、秋两季牧草茂盛,

营养价值高的最佳时机,充分延长每天的有效放牧时间。在北方有 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利用草场,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在南方应 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牧和夜牧,气候炎热时,注意将羊群赶回羊 舍或赶至阴凉处休息。在农区,秋季还可充分利用收割后的耕地进 行放牧。放牧育肥期一般在8-10月份,此时,牧草开始结籽,营养 充足,易消化,可有效改善膘情,达到出栏屠宰标准。 2.舍饲育肥。为了调节市场羊肉需求和充分利用各种工农业副产品进行肉羊育肥,现代专业化、集约化的肉羊养殖业采用标准化的 舍饲育肥方式。该方式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作用秸杆和农副产品,育 肥过程中要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注意饲草和饲料的均匀合理 搭配,确保饲料的适口性,满足强化肥育期间的营养需要,并供给 充足清洁的饮水。育肥期通常为60-90天,在较好的饲料条件下可 增重10-15kg,短期内有效的改善酮体重,提高羊肉品质。 3.混合育肥。既缩短了生产日期,增加出栏数和出肉率,又可以充分利用饲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混合育肥有两 种情况: 1、秋末冬初,牧草枯萎后,对放牧育肥的同时,采用精料补饲,延长肥育时间,进行强度育肥,使其达到屠宰标准,提高酮体重和 羊肉品质。 2、草场质量较差,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快速肥育的营养要求,因此,放牧的同时给肥育羊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和优质干草,使日粮 营养满足肥育羊饲养标准。 一、羊增产技术 若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确定配种时间,羊可1年产2胎或 2年产3胎。 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年2胎可在3月-4月配种, 8月-9月份产羔,或9月-10月配种,2月-3月可产第二胎。2月-3 月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 月-9月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