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酒酒度的换算和勾调的计算方法

白酒酒度的换算和勾调的计算方法

白酒酒度的换算和勾调的计算方法
白酒酒度的换算和勾调的计算方法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 1.2.1《下沙工艺》 1.2.1.1工艺流程: 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 1.2.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料1200kg【根

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2.3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2.2、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2.3、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2.4、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 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3.1、泼水堆积 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3.2、蒸粮【蒸生沙】P1.1大气压 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

【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3.3、出甑摊凉 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3.4、聚拢加曲翻拌 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 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1.2.1.3.5、堆积 做好粮渣后,用推车抓紧推到堆积场上,要求随推随将粮渣堆成园堆型,堆积时间22-24小时,温度38-43℃。 1.2.1.3.6、入池发酵 a、先将池底用黄粘土铺8-10公分,铺底的黄粘土用80%的酱香黄水和20%的酱香酒尾与50kg大曲粉混匀,泼在黄土上,光脚踩实、踏平,在撒5kg大曲粉、1公分厚稻壳,【如用酱香黄水建池更好】。 b、堆积后入池前,对堆积粮渣的表面用约80kg的纯净水泼撒,扬凉降温28-33℃入池【注:扬凉时须使用吹风机吹】。 1.2.1.3.7、封窖发酵 将粮渣入满后摊平盖席,将席上面撒一薄层稻壳,然后将活柔的封顶泥

白酒生产勾调技术与白酒配方:常见问题

白酒生产勾调技术与白酒配方 常见问题 一、饮后上头、头疼 白酒饮后上头、头痛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般主要是由于白酒中的醛、酮类、甲醇、杂醇油等物质含量过高及酸酯比例不协调等因素引起的,例如杂醇油进入人体后分解很慢,所以杂醇油含量多的时候,人喝酒易上头,国外称杂醇油为恶醉之本,一般来说“好酒不上头”,上头的不是好酒。 白酒上头、头痛一般主要影响因素有: 1.白酒中的醛类物质含量过高容易上头。 2.白酒中的杂醇油含量过高容易上头。 3.外加香料组合配比不协调。 4.选用基酒、调味酒不好等等容易上头。 5.卫生指标超标,也容易上头。 6.酸、酯平衡方面不协调导致上头、头痛。 二、饮后口干 引起白酒口干的主要原因有: 1.酒中乙醛、杂醇油含量过高。 2.酸酯比例不谐调。 3.卫生指标超标。 4.外加香料及酒精质量不过关。 解决措施: 1.酒勾兑成型后适当延长贮存期。 2.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 3.适当延长作调味酒的酒头贮存期。 4.保证正常的发酵工艺过程。 5.生产过程严格卫生管理。 6.尽量选用发酵生产的香精香料。 三、酒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物 白酒中有时会出现乳白色沉淀物即乳白色絮状沉淀物。白酒中这种乳白色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这些物质的来源主要是酒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酯化作用所产生的。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这些酯类物质在酒中的溶解度降低,就出现饱和现象所析出的白色结晶,而形成沉淀物。当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白酒沉淀物便会消失。 四、白酒雾状失光 白酒中有时会出现乳白色酒体即像雾状一样的沉淀物。白酒中这种乳白色沉淀物主要是酒中含高沸点的物质引起。如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等。这些物质的来源主要是酒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酯化作用所

大米酒酿造工艺及白酒配方:勾调中常见问题

大米酒酿造工艺及白酒配方 勾调中常见问题 一、饮后上头、头疼 白酒饮后上头、头痛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般主要是由于白酒中的醛、酮类、甲醇、杂醇油等物质含量过高及酸酯比例不协调等因素引起的,例如杂醇油进入人体后分解很慢,所以杂醇油含量多的时候,人喝酒易上头,国外称杂醇油为恶醉之本,一般来说“好酒不上头”,上头的不是好酒。 白酒上头、头痛一般主要影响因素有: 1.白酒中的醛类物质含量过高容易上头。 2.白酒中的杂醇油含量过高容易上头。 3.外加香料组合配比不协调。 4.选用基酒、调味酒不好等等容易上头。 5.卫生指标超标,也容易上头。 6.酸、酯平衡方面不协调导致上头、头痛。 二、饮后口干 引起白酒口干的主要原因有: 1.酒中乙醛、杂醇油含量过高。 2.酸酯比例不谐调。 3.卫生指标超标。 4.外加香料及酒精质量不过关。 解决措施: 1.酒勾兑成型后适当延长贮存期。 2.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 3.适当延长作调味酒的酒头贮存期。 4.保证正常的发酵工艺过程。 5.生产过程严格卫生管理。 6.尽量选用发酵生产的香精香料。

三、酒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物 白酒中有时会出现乳白色沉淀物即乳白色絮状沉淀物。白酒中这种乳白色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这些物质的来源主要是酒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酯化作用所产生的。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这些酯类物质在酒中的溶解度降低,就出现饱和现象所析出的白色结晶,而形成沉淀物。当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白酒沉淀物便会消失。 四、白酒雾状失光 白酒中有时会出现乳白色酒体即像雾状一样的沉淀物。白酒中这种乳白色沉淀物主要是酒中含高沸点的物质引起。如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等。这些物质的来源主要是酒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酯化作用所产生的。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这些酯类物质在酒中的溶解度降低,就出现饱和现象析出白色结晶而形成沉淀物。当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白酒沉淀物便会消失。 要使白酒中沉淀物消失,一般方法为:(1)过滤法;(2)稀释法;(3)降解法。 如白酒的贮量大,可放置较温暖的库房贮存;如数量少,可将酒置于60℃的水中温热后轻轻摇动即可溶解。这是一种酯类沉淀,并非变质,对人体无害,可以饮用。如果经温水浸泡处理后,沉淀物或其他杂质仍不溶解消失,则表明该酒存在质量问题,最好不要饮用,或经化验后再决定是否饮用。 五、固形物超标 固形物是白酒中不挥发性物质,是国家理化指标中一个严控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影响酒体外观和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导致固形物超标的原因很多,这里只列举出比较普遍的四种因素。 1.酿酒工艺引起;主要是在白酒生产过程中,由于发酵时生成过多的高级脂肪酸酯类及少量的高级醇类等高沸点物质,蒸馏时不按工艺操作,快火蒸馏,造成大部分高级脂肪酸酯类及高级醇类进入酒中,造成白酒固形物超标。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设计流程图和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 工艺流程图 注:

1.2.1《下沙工艺》 1.2.1.1工艺流程: 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 1.2.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料1200kg【根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2.3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2.2、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2.3、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2.4、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 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3.1、泼水堆积 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3.2、蒸粮【蒸生沙】P1.1大气压 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3.3、出甑摊凉 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3.4、聚拢加曲翻拌 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1.2.1.3.5、堆积 做好粮渣后,用推车抓紧推到堆积场上,要求随推随将粮渣堆成园堆型,堆积时间22-24小时,温度38-43℃。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是: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 (3)浓香型(大曲香型):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其主要成分以乙酯为主体。

白酒勾调中的关键工序

白酒勾调中的关键工序 一、勾调工艺的基本流程 原酒入库--分级储存--基酒选择--勾调--成品酒储存--过滤供应灌装 二、原酒分级储存 1.分级 通过蒸馏,把发酵过程中的乙醇和各种香味成分加以浓缩,并从酒醅中提取出来。可以利用各种物质成分的沸点不同,排除有害物质并获取不同风味物质。通过工艺操作,一般会分离出酒头、酒尾、一级酒、二级酒、三级酒(每个厂家不尽相同)等几个级别的原酒。因为每一个级别的原酒酒度、各种香味物质含量、各种成分之间的量比关系等都不相同,因此,各级酒的质量特点也具有较大区别,所以,在入库后应当分别单独存放,确保不造成混淆。同时,也保证将来在选择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原酒储存 因为新生产的原酒中各种成分未达到平衡融合状态,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乙醛等易挥发性物质,使酒口味冲、燥辣、不醇和。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通过挥发和缔合作用的物理变化,以及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和缩合反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使酒中刺激性强的成分得到挥发、缔合、氧化、酯化、缩合等变化;同时生成香味物质和助香物质,使酒达到醇和、香浓、味净等要求。 3.储存分级 通过一定时间的储存,酒质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其特点就会比较明显。利用理化分析和口感品评的手段对原酒进行重新评价定级,其目的有三方面: 其一,把具有明显质量缺陷的原酒降级使用。由于第一部分表述原酒分级是按工艺操作定级,并未结合酒质本身质量情况,所以,结合本公司产品质量标准,需要把不符合产品等级的原酒降级使用,以免使用时造成成品酒质量的波动。 其二,选择具有特点的原酒作为调味酒的候选对象,继续单独存放,并随时掌握其储存变化,观察其能否达到调味酒标准。 其三,了解酒质基本情况,结合原酒库存和使用情况,可以把一部分特点、质量相近的原酒组合在一起,以便节省出一些储存容器,保证整个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作为勾调选择基础酒的备选对象。 三、勾调 1.选择基础酒

相对密度(比重)与酒精度(乙醇含量)对照表

相对密度(比重)与酒精度(乙醇含量)对照表 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v)酒精度%(m/m)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 /v)酒精度%(m/m)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v)酒精度%(m/m) 0.99603 2.72 2.14 0.99560 3.02 2.38 0.99517 3.33 2.62 602 2.73 2.15 559 3.03 2.39 516 3.34 2.63 600 2.74 2.16 557 3.05 2.40 514 3.35 2.64

597 2.76 2.17 554 3.06 2.41 511 3.37 2.65 596 2.77 2.18 553 3.07 2.42 510 3.38 2.66 595 2.78 2.19 552 3.09 2.43 509 3.39 2.67 592 2.79 2.20 549 3.10 2.44 506 3.40 2.68 591 2.81 2.21 548 3.11 2.45 505 3.42 2.69 0.99589 2.82 2.22 0.99546 3.12 2.46 0.99503 3.43 2.70 587 2.83 2.23 545 3.14 2.47 502 3.44 2.71 586 2.84 2.24 543 3.15 2.48 500 3.46 2.72 583 2.86 2.25 540 3.16 2.49 497 3.47 2.73 582 2.87 2.26 539 3.17 2.50 496 3.48 2.74 580 2.88 2.27 537 3.19 2.51 495 3.49 2.75 577 2.89 2.28 534 3.20 2.52 492 3.51 2.76 576 2.91 2.29 533 3.21 2.53 491 3.52 2.77 0.99574 2.92 2.30 0.99531 3.22 2.54 0.99489 3.53 2.78 573 2.93 2.31 529 3.24 2.55 488 3.54 2.79 571 2.94 2.32 528 3.25 2.56 486 3.56 2.80 568 2.96 2.33 525 3.26 2.57 483 3.57 2.81 567 2.97 2.34 524 3.28 2.58 482 3.58 2.82 566 2.98 2.35 523 3.29 2.59 481 3.59 2.83 563 3.00 2.36 520 3.30 2.60 478 3.61 2.84 562 3.01 2.37 519 3.31 2.61 477 3.62 2.85 0.99475 3.63 2.86 0.99391 4.26 3.34 0.99308 4.86 3.82 474 3.65 2.87 390 4.27 3.35 307 4.88 3.83 472 3.66 2.88 388 4.28 3.36 305 4.89 3.84 469 3.67 2.89 385 4.29 3.37 303 4.90 3.85 468 3.68 2.90 384 4.31 3.38 302 4.92 3.86 467 3.70 2.91 383 4.32 3.39 300 4.93 3.87 464 3.71 2.92 380 4.33 3.40 298 4.94 3.88 463 3.72 2.93 379 4.34 3.41 297 4.95 3.89 099461 3.73 2.94 0.99377 4.36 3.42 0.99295 4.97 3.90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现代化的啤酒厂一般已经不再设立麦芽车间,因此制麦部分也将逐 步从啤酒生产工艺流程中剥离。 注:本图来源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管敦仪主编《啤酒工业手册》一书。 图中代号所表示的设备为: 1、原料贮仓 2、麦芽筛选机 3、提升机 4、麦芽粉碎机 5、糖化锅 6、大米筛选机 7、大米粉碎机 8、糊化锅 9、过滤槽10、麦糟输送11、麦糟贮罐12、煮沸锅/回旋槽13、外加热器14、酒花添加罐15、麦汁冷却器16、空气过滤器17、酵母培养及添加罐18、发酵罐19、啤酒稳定剂添加罐20、缓冲罐21、硅藻土添加罐22、硅藻土过滤机23、啤酒精滤机24、清酒罐25、洗瓶机26、灌装机27、杀菌机28、贴标机29、装箱机 (一)制麦工序 大麦必须通过发芽过程将内含的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大麦在收获后先贮存2-3月,才能进入麦芽车间开始制造麦芽。 为了得到干净、一致的优良麦芽,制麦前,大麦需先经风选或筛选除杂,永磁筒去铁,比重去石机除石,精选机分级。 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大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大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制麦工序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筛(风)选机、分级机、永磁筒、去石机等除杂、分级设备;浸麦槽、发芽箱/翻麦机、空调机、干燥塔(炉)、除根机等制麦设备;斗式提升机、螺旋/刮板/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立仓等输送、储存设备。 (二)糖化工序 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后,进入糊化锅、糖化锅糖化分解成醪液,经过滤槽/压滤机过滤,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热凝固物,冷却分离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煮沸: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 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糊化锅:首先将一部分麦芽、大米、玉米及淀粉等辅料放入糊化锅中煮沸。 糖化槽:往剩余的麦芽中加入适当的温水,并加入在糊化锅中煮沸过的辅料。此时,液体中的淀粉将转变成麦芽糖。 麦汁过滤槽:将糖化槽中的原浆过滤后,即得到透明的麦汁(糖浆)。 煮沸锅:向麦汁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散发出啤酒特有的芳香与苦味。 (三)发酵工序 发酵罐成熟罐:在冷却的麦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发酵。麦汁中的糖分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约一星期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经过几十天使其成熟。 啤酒过滤机: 将成熟的啤酒过滤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

各类酒类香精简介及白酒勾兑方法

各类酒类香精简介及白酒勾兑方法

各类酒类香精简介及白酒勾兑方法 最近对自酿酒产生兴趣,也意外的引发了对当前酒类添加剂的关注,于是乎,吃饱无事的时候就开始了解各类添加剂,目前通过万能的淘宝网收集整理的酒类添加剂25种(如有遗漏欢迎更新添加),种类之多,用途之广超乎想象,其中还有许多我们常见的化学用品,如果你像我一样无知,你会突然发现,咱们擦脸用的甘油也是可以吃的,用来清洗机油的有机溶剂也入胃的,咱们喜欢的一些口味跟鱼是一样的。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对此过于关注,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继续百度详细调查。 1、除苦剂 用途:能去除白酒中的苦异味,除苦效果显著,提高产品的醇和口感,舒适自然。适用于所有白酒。 参用量:100斤加15~25ml。 2、丙三醇(俗称甘油) 用于各类酒的调配,可增加酒的浓厚感和甜味。

作用:锁水、保湿,达到增重效果,延长保质期。添加量:1.2%~1.5% ④果脯 果脯在加工制作时,因存放问题使产品容易失水,干硬,水果中同样也含有单宁。 作用:锁水、保湿,抑制单宁异性增生,达到护色、保鲜、增重效果,延长保质期。 添加量:0.8%~1% ⑤酒类 在勾调白酒的同时添加丙三醇,有增甜增稠抑苦的作用。 参考用量:千分之0.35左右,配方中根据配方而定。 3、米香型酒香精 用途:配合糟烧香精、乳酸乙酯、乙酸乙酯、除苦剂(酒香香精1号)、丙三醇,可配置米型香型白酒; 单独使用,突出白酒米香味。 参考用量:0.1%-0.3% 产品说明:米香型白酒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酒种,米香型酒香气清柔,幽雅纯净,回味怡畅,

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感。米香型酒的香气组成是乳酸乙酯含量大于乙酸乙酯,高级醇含量也较多,共同形成它的主体香。这类酒的代表有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广东长东烧等小曲米酒。 4、酱香香精 性状:淡黄色液体,长期存放会有些许沉淀(勾调前请摇匀) 【用途】1.可搭配其他香精组成茅香(酱香)型香精套餐,勾调酱香(茅香)型白酒;2.炒菜; 3.做鱼饵。 5、清香型香精 【白酒勾调用量】千分之0.5~1.5 用途:在酒基中直接加入本品,并添加适当辅料,可兑成典型清香型白酒。 6、乙酸乙酯 【性状】无色液体,具有愉快的果香香气。 【用途】1.有机溶剂:可清洗机油等。 2.香料制造:用于香蕉,菠萝等果香型香精,可以做白酒勾兑用香料、人造香精等。如配合其他

白酒勾调的具体步骤

白酒勾调的具体步骤 文章出处:泸州老窖在线酒类销售有限公司时间:2013-5-28 一、勾调工艺的基本流程 原酒入库――分级储存――基酒选择――勾调――成品酒储存――过滤供应灌装 二、原酒分级储存 1.分级:通过蒸馏,把发酵过程中的乙醇和各种香味成分加以浓缩,并从酒醅中提取出来。可以利用各种物质成分的沸点不同,排除有害物质并获取不同风味物质。通过工艺操作,一般会分离出酒头、酒尾、一级酒、二级酒、三级酒(每个厂家不尽相同)等几个级别的原酒。因为每一个级别的原酒酒度、各种香味物质含量、各种成分之间的量比关系等都不相同,因此,各级酒的质量特点也具有较大区别,所以,在入库后应当分别单独存放,确保不造成混淆。同时,也保证将来在选择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原酒储存:因为新生产的原酒中各种成分未达到平衡融合状态,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乙醛等易挥发性物质,使酒口味冲、燥辣、不醇和。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通过挥发和缔合作用的物理变化,以及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和缩合反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使酒中刺激性强的成分得到挥发、缔合、氧化、酯化、缩合等变化;同时生成香味物质和助香物质,使酒达到醇和、香浓、味净等要求。 3.储存分级:通过一定时间的储存,酒质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其特点就会比较明显。利用理化分析和口感品评的手段对原酒进行重新评价定级,其目的有三方面: 其一,把具有明显质量缺陷的原酒降级使用。由于第一部分表述原酒分级是按工艺操作定级,并未结合酒质本身质量情况,所以,结合本公司产品质量标准,需要把不符合产品等级的原酒降级使用,以免使用时造成成品酒质量的波动。 其二,选择具有特点的原酒作为调味酒的候选对象,继续单独存放,并随时掌握其储存变化,观察其能否达到调味酒标准。 其三,了解酒质基本情况,结合原酒库存和使用情况,可以把一部分特点、质量相近的原酒组合在一起,以便节省出一些储存容器,保证整个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作为勾调选择基础酒的备选对象。 三、勾调 1.选择基础酒:在实施勾调过程中,选择基础酒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是决定勾调出的产品是否能够达标的基础,因此,对基础酒的挑选应当严格要求和精细操作。第一,确保储存期。储存期不足的酒不选;第二,确保质量。质量不合格的酒不选;第三,确保风格特点。选出能够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的酒,按照产品的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级别的酒。 2.酒体设计:酒体设计,即产品的小样勾兑实验。酒体设计者首先应当熟练掌握所要设计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风格特点要求,并以此作为最终目的展开小样的勾兑和调味。进行小样勾调实验可避免盲目生产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实验可挑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更大程度地满足酒体设计的质量标准和风格特点要求。 A勾兑,即组合。通过对所选择基础酒的数据进行分析,按不同比例进行小

白酒勾兑

实验七白酒勾兑 一、白酒勾兑的原理及目的意义 所谓勾兑,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以不同的比例兑加在一起,使分子间重新排列和结合,进行补充、谐调、平衡,烘托出主体香气和形成独自的风格特点。白酒生产有“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之说.三分艺术就是指的白酒“勾兑”。将同一类型具有不同香味的酒,按一定的规律比例进行掺兑,使出厂产品保持固有的风格,这一操作过程就称为勾兑。在白酒生产过程中,由于白酒的生产周期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不同班组、不同窖池蒸馏出的白酒,其香味及特点都各有不同,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如果就这样作为成品出厂,其质量波动太大,不可能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更谈不上典型风格了。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所具风格,就必须通过精心勾兑,做到取长补短,缩小差异,稳定酒质,统一标准,协调香味,突出风格。 白酒的勾兑包括勾兑基础酒和调味两个基本的过程。白酒中占主要成分的是醇类物质,同时还含有酸、酯、醛、酮、酚等微量成分,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决定着产品的风格。勾兑,主要是将酒中各种微量成分,以不同的比例兑加在一起,使其分子重新排布和缔合,进行协调平衡,烘托出基础酒的香气、口味和风格特点。调味,就是对基础酒进行的最后一道精加工或艺术加工,通过一项非常精细而又微妙的工作,用极少量的调味酒,弥补基础酒在香气和口味上的缺欠程度,使其优雅细腻,完全符合质量要求。调味的效果,与基础酒有密切的关系。若基础酒质量差,调味酒不但用量大,而且调味相当困难。若基础酒好,调味容易,且调味酒用量少,产品质量稳定。所以勾兑是调味的基础。把各具不同微量成分和不同量比的酒通过勾兑基本上达到适宜的比例,使酒体和谐统一,初具成品酒的风格,这就是勾兑的实质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仪器 1实验材料 食用酒精,固态发酵酒,大曲酒,曲酒,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醛,糠醛,丙酸,丁酸,戊酸,己酸,乳酸,丙三醇,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等 2 实验仪器 0.1,0.5ml 吸管。 500,1000,3000ml 三角瓶, 100,1000ml 量筒, 酒精计 三、白酒勾兑实验方法 (一)白酒勾兑的步骤: 1.分别取100mL酒精、酒基于100mL量筒中,测其酒度。 2.根据公式计算 (1)折算率= ×100% (2)将高度酒调整为低度酒 加水数=(原酒数量×各该原酒酒度的折算率)-原酒数量=(各该原酒的折算率-1)×原酒数量 例如:原酒为72.6度,数量为600斤,要求兑成60度需加水数。由于72.6度的原酒折算到60度标准度的折算率为125.1544%,加浆数量按上式计算: 加水数=(600×125.1544%)-600=150.93斤

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大的酒厂是流水线的生产我没有见过,我只能结合我们家实际来写这个生产流程。 1,第一步就是要把酿酒的粮食(玉米、小麦、荞麦、高粱、稻谷都可以做酿酒的原料)放到一个容器中(一般为水池)用水浸泡。此环节有两个目的:(1)通过水的浮力把不饱满的粮食清理出来,(2)用水浸泡过后的粮食在蒸熟的时候更容易熟透,不宜出现夹生,且耗费的燃料也较少。 2,第二步就是要把粮食蒸熟(要熟透),以前都是用大锅烧水蒸,现在都换成用锅炉的高压蒸汽来蒸粮食,这样速度快、能耗少。 3,第三步,粮食蒸熟以后就需要出笼,再把他们平铺在地上冷却,当熟的粮食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就要给粮食洒酒曲了(一定要均匀搅拌) 4,第四步就要把伴有酒曲的粮食放到酒漕里面发酵了,发酵的时间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其时间也不一样,冷长热短。 5,第五步就要把发酵好的粮食再次放到容器里面用锅炉的高压蒸汽蒸酒出来。水平大气压100度水就能开,但是酒精的沸点要比水要低。所以用高压蒸汽蒸的时候,带有酒精是水蒸气会先挥发出来,我们让这些酒蒸汽通过一个导管进入到装满水的冷却池里。酒蒸汽遇冷就会凝结成白酒流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容器来装他们即可。 6,在第五步蒸馏酒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一次性把所有的酒全部都蒸出来,二是不要一次全部蒸完,在和新蒸熟的撒过酒曲粮食混合在一起放到酒漕中继续发酵。7,刚蒸馏出来的白酒,会有一股糊味并且很浑浊,也没有酒花。这个时候就需要把白酒装到一个大缸里等他变陈。酒放的时间越长也就越好。 8,我们家到这一步整个工序就完了,白酒就存一段时间后即可出售了。现在市场上卖的酒在后面还有一到工序那就是不同时间酿出来的酒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勾兑。这样可以调出不同口感的酒。 9,第六步就是白酒是销售过程了。一般要想产好的白酒,那么那一方的水土和自然环境一定要好,而往往这些地方的交通条件都不是很好,所以向茅台、郎酒、五粮液等知名品牌的白酒物流费用都是很高的,单位车辆车本的货物价值也就更好,所以不是一般的物流企业或是货运专线所能承担的起的。 10,要想做白酒的供应链,必须要先拿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白酒品牌来做,先把网络搭建起来,在前期的运营过程中服务质量肯定要大于我们的收入,所以战略亏损在前期是必须的。 上市公司酿酒企业: 1,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椰岛)海南海口 2,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青青稞酒)青海西宁 3,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伊力特)新疆伊利 4,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金枫酒业)上海浦东 5,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水井坊)四川成都 6,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金种子)安徽阜阳 7,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古越龙山)浙江绍兴 8,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发展)西藏拉萨 9,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国安)新疆乌鲁木齐 10,四川沱牌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沱牌舍得)四川射洪县 11,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汾酒) 山西汾阳 12,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惠泉啤酒)福建泉州 13,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葡股份)吉林通化

白酒勾兑操作流程

白酒勾兑操作流程一、流程图: 基酒组合分子 筛 过滤 加浆 降度 物料 添加调味 粉末 炭 添加 过滤 化验 分析 再调 味 前期准备工作: 1.根据各品种酒的储存量,合理调整勾兑,保证各种酒的合理储存期; 2.制水过程详见双级反渗透装置及臭氧装置操作规程。 二、基酒组合 1.严格按小样勾兑比例进行大样组合; 2.不同批次酒,大东过滤器应及时排净,以防混酒,影响酒质稳定; 3.颗粒炭处理量达饱和应及时更换。 三、加浆降度 1.各物料及调味酒严格按比例在65%Vol左右时添加,空压机搅拌3~5分钟即可; 2.测量酒度:停止加浆,空压机充分搅拌,取样静置至无气泡后测量,复测不少于2次; 3.酒度控制:误差不超过标准度±0.3o,偏差较大及时与化验室复核,查找原因。 4.取洗净三角瓶500ml酒样送质技中心分析室进行理化、卫生检验,如不合格及时反馈勾兑人员,重新调味合格送检;合格则下发产品检验报告单。 四、过滤 1.过滤前需填写《过滤信息记录单》,做好存档工作; 2.如添加了粉末炭做抗冷冻处理,取过滤酒样清液送分析室检验,及时反馈,及时了解化验分析结果;

3.过滤介质的添加为0.5kg/m2,循环时排除过滤机中的空气,使硅藻土均匀附着在滤片表面,视镜清亮即可过滤; 4.过滤压力不可大于0.3Mpa,设备运转,人便勤巡查,严禁空泵运行,软管处用铁丝捆扎连接,有异常情况及时停机。 5.冷冻过滤参照操作规程。 五、调味 1.过滤完毕,搅匀储酒罐混合酒样再调味,感官参照上次留样对照尽量减少每批次质量差,做到口感一致; 2.做好调味记录,便于总结交流和提高。 六、清洗 1.勾兑容器、过滤完毕及时清理,制水区域、原水罐需不定期清洗; 2.滤片受堵,工效降低,及时清洗,如有需要可用高压枪进行冲洗; 七、质量记录 1.《基酒动态数据表》记录配用基酒各类、调用日期、出入罐号及数量; 2.《香料添加信息表》记录加浆、过滤日期,罐号,酒度,品种; 3.《半成品移交单》记录最终酒度、罐号、品种、日期。 备注: 1.加强勾兑人员之间信息沟通,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2.做好勾兑工序衔接、交接工作。

酒精度换算表

酒精计温度浓度换算表━━┯━━━━━━━━━━━━━━━━━━━━━━━━━━━━━━━━━━━溶液│酒精计示 dw- 值├───────────────────────────────────温度│ 70.0 69.5 69 68.5 68 67.5 67 66.5 66 W 65.5 ├───────────────────────────────────│温度+20℃时用容量百分数表示乙醇浓度 ly:!3# ──┼─────────────────────────────────── 35 │ 65.0 64.5 64.0 63.4 62.9 62.4 61.9 d 61.4 60.9 60.4 34 │ 65.3 64.8 64.3 63.8 63.2 62.7 62.2 61.7 61.2 60.7 33 │ 65.7 y 65.2 64.6 64.1 63.6 63.1 62.6 62.1 61.6 61.1 32 │ 66.0 65.5 65.0 64.4 63.9 63.4 drt 62.9 62.4 61.9 61.4 31 │ 66.4 65.9 65.4 64.8 64.3 63.8 63.3 62.8 62.3 61.8 30 │/K 66.7 66.2 65.7 65.2 64.6 64.1 63.6 63.1 62.6 62.1 29 │ 67.0 66.5 66.0 65.5 65.0 {+Rf([ 64.5 64.0 63.4 62.9 62.4 28 │ 67.4 66.8 66.3 65.8 65.3 64.8 64.3 63.8 63.3 62.8 ! 27 │ 67.7 67.2 66.7 66.2 65.7 65.2 64.6 64.1 63.6 63.1 26 │ 68.0 67.5 67.0 66.5 i 66.0 65.5 65.0 64.5 64.0 63.5 25 │ 68.4 67.8 67.3 66.8 66.3 65.8 65.3 64.8 64.3 V 63.8 24 │ 68.7 67.2 67.7 67.2 66.7 66.2 65.6 65.1 64.6 64.1 23 │ 69.0 67.5 68.0 d 67.5 67.0 66.5 66.0 65.5 65.0 64.5 22 │ 69.3 68.2 68.3 67.8 67.3 66.8 66.3 65.8 up)C 65.3 64.8 21 │ 69.7 69.2 68.7 68.2 67.7 67.2 66.7 66.2 65.7 65.2 20 │ 70.0 69.5 x`TDRd 69.0 68.0 68.0 67.5 67.0 66.5 66.0 65.5 19 │ 70.3 69.8 69.3 68.8 68.3 67.8 67.3 s: 66.8 66.3 65.8 18 │ 70.6 70.2 69.6 69.2 68.7 68.2 67.7 67.2 66.7 66.2 17 │ 71.0 C[<&Ug 70.5 70.0 69.5 69.0 68.5 68.0 67.5 67.0 66.5 16 │ 71.3 70.8 70.3 69.8 69.3 68.8 DFce$ 68.3 67.8 67.3 66.8 15 │ 71.6 71.1 70.6 70.1 69.6 69.1 68.6 68.2 67.7 67.2 14 │IEm_: 72.0 71.4 7l.0 70.5 70.0 69.5 69.0 68.5 68.0 67.5 13 │ 72.3 71.8 71.3 70.8 70.3 nlLk(: 69.8 69.3 68.8 68.3 67.8 12 │ 72.6 72.1 71.6 71.1 70.6 70.1 69.6 69.2 68.7 68.2 ij 11 │ 72.9 72.4 71.9 71.4 71.0 70.5 70.0 69.5 69.0 68.5 10 │ 73.2 72.7 72.2 71.8 EBLOu/ 71.3 70.8 70.3 69.8 69.3 68.8 ━━┷━━━━━━━━━━━━━━━━━━━━━━━━━━━━━━━━━━━续表 x6;\ ━━┯━━━━━━━━━━━━━━━━━━━━━━━━━━━━━━━━━━━溶液│酒精计示 W"$ 值├───────────────────────────────────温度│ 65 64.5 64 63.5 63 62.5 62 61.5 61 %f} 60.5 ├───────────────────────────────────│温度+20℃时用容量百分数表示乙醇浓度 + ──┼─────────────────────────────────── 35 │ 59.9 59.4 58.9 58.4 57.8 57.2 56.7 /u^ 56.2 55.8 55.2 34 │ 60.2 59.7 59.2 58.6 58.1 57.6 57.1 56.6 56.1 55.6 33 │ 60.6

《白酒工艺》第九章 白酒的勾兑

白酒的勾兑即酒的掺兑、调配,包括基础酒的组合和调味,是平衡酒体,使之形成(保持)一定风格的专门技术。它是曲酒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稳定和提高曲酒质量以及提高名优酒率均有明显的作用。现代化的勾兑是先进行酒体设计,按统一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检验,最后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微量香味成分进行综合平衡的一种特殊工艺。 第一节勾兑的原理和作用 1、勾兑的原理 在蒸馏白酒中,其成分98%左右是乙醇和水;其余还有上百种微量成分,它们量的总和很难超过2%,其中相当部分含量虽微,能量(作用)颇大。由于这些成分的存在是白酒有别于酒精。当它们在酒中含有一定的绝对量,成份之间以某种量比关系存在时,便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和质量。 白酒的生产客观上同厂不同车间,同车间不同生产时间的原理中,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及其量比关系不一致,因此感官上质量不一,特点各异。要使酒体完美、风格突出、出厂产品的质量平衡、稳定、勾兑便必不可少,从本质上来讲,勾兑技术就是对酒中微量成分的掌握和应用。 白酒的勾兑,讲究的是以酒调酒,一是以初步满足该产品风格、特点为前提组合好基础酒;二是针对基础酒尚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的调味。前者是粗加工,是成型;后者是精加工、是美化。成型得体美化就容易些,其技术性和艺术性均在其中。

2、勾兑的作用 白酒的生产中采取自然接种制曲,生产过程中多是开放式的,因此影响白酒产量、质量的因素很多,造成酒质的不一致。如果不经勾兑加工平衡,按照自然存放的顺序灌装出厂,酒质就极不一致,批次之间的质量差别一定非常明显。就很难保持出厂产品质量的平衡、稳定及其独特风格。 通过勾兑,可以统一酒质、统一标准,保证酒质长期稳定和提高,保持产品市场信誉。 通过勾兑,可以取长补短,弥补客观因素造成的的半品酒缺陷,改进酒质,增加效益。 第二节基础酒的组合 1、组合的程序和一般做法 (1)验收合格酒 验收合格酒是勾兑组合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感官验收合理化验收两个内容。班组生产出来的原度酒其质量水平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对生产班组生产的酒进行验收并确定等级。各等级酒的感官标准要求,由出厂酒各等级的质量要求决定,凡是通过勾兑后能达到出厂标准的各类酒都可以认定为相应等级的合格酒。符合感官标准的各等级合格就应进行理化分析,达到该机理化指标后方能给予承认。验收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标准,准确地执行标准。 (2)选酒 将储存到期的酒启开封口,按照等级范围进行尝评,了解酒质在储

相对密度与酒精度对照表图文稿

相对密度与酒精度对照 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相对密度(比重)与酒精度(乙醇含量)对照表 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v)酒精度 %(m/m)相对密度20℃/ 20℃酒精度%(v/v)酒精度 %(m/m)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v)酒精度 %(m/m)

0.99603 2.72 2.14 0.99560 3.02 2.38 0.99517 3.33 2.62? 602 2.73 2.15 559 3.03 2.39 516 3.34 2.63? 600 2.74 2.16 557 3.05 2.40 514 3.35 2.64? 597 2.76 2.17 554 3.06 2.41 511 3.37 2.65 596 2.77 2.18 553 3.07 2.42 510 3.38 2.66 595 2.78 2.19 552 3.09 2.43 509 3.39 2.67 592 2.79 2.20 549 3.10 2.44 506 3.40 2.68 591 2.81 2.21 548 3.11 2.45 505 3.42 2.69 0.99589 2.82 2.22 0.99546 3.12 2.46 0.99503 3.43 2.70 587 2.83 2.23 545 3.14 2.47 502 3.44 2.71 586 2.84 2.24 543 3.15 2.48 500 3.46 2.72 583 2.86 2.25 540 3.16 2.49 497 3.47 2.73 582 2.87 2.26 539 3.17 2.50 496 3.48 2.74 580 2.88 2.27 537 3.19 2.51 495 3.49 2.75 577 2.89 2.28 534 3.20 2.52 492 3.51 2.76 576 2.91 2.29 533 3.21 2.53 491 3.52 2.77 0.99574 2.92 2.30 0.99531 3.22 2.54 0.99489 3.53 2.78 573 2.93 2.31 529 3.24 2.55 488 3.54 2.79 571 2.94 2.32 528 3.25 2.56 486 3.56 2.80 568 2.96 2.33 525 3.26 2.57 483 3.57 2.81 567 2.97 2.34 524 3.28 2.58 482 3.58 2.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