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引言: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它用于连接光纤之间的传输介质,因此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光纤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对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连接器类型、连接器规格、连接器插入损耗、插拔次数、连接器接头、连接器保护套件等方面。通过规范连接器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以及可维护性。

一、连接器类型

光纤连接器根据接口类型可以分为SC、FC、LC、ST等不同类型的连接器。根据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活动连接器和固定连接器。本文主要针对活动连接器进行规范。

二、连接器规格

1.外部尺寸:光纤连接器的外部尺寸需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并能与光纤设备接口完全兼容。

2.材质选择:连接器外壳材料应选用高强度、耐腐蚀、抗负载能力强的材质,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内部结构的材质应选用低损耗、低折射率的材质,如陶瓷或高质量的光纤陶瓷套件。

3.连接器锁定:连接器应具备防松动设计,确保在振动环境下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易于插拔操作。

三、连接器插入损耗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是衡量连接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其要求如下:

1.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应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国际标准要求插入损耗不

超过0.5dB。

2.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应在使用寿命内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寿命内损耗

增加不超过0.2dB。

3.光纤连接器在不同波长下的插入损耗应具备一致性,波长变化对插

入损耗的影响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插拔次数

连接器的插拔次数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要求如下:

1.国际标准规定,活动连接器的插拔性能应满足至少1000次插拔的

要求。

2.连接器的插拔性能应在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插拔次数增加时插入

损耗的增加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连接器接头

连接器接头是连接光纤的关键部分,其要求如下:

1.连接器接头应采用优质光纤,确保最小的插入损耗和最大的传输性能。

2.连接器接头的端面应保持光滑、无划伤、无污染,端面质量应符合

国际标准的要求。

3.连接器接头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良好的连接性能,避免由于接头松

动或损坏导致传输信号的衰减或中断。

六、连接器保护套件

连接器保护套件的设计和使用对于连接器的有效保护至关重要,其要求如下:

1.连接器保护套件的材质应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确保连接器的安全和稳定。

2.连接器保护套件的结构应尽可能简化,方便用户的安装和更换。

3.连接器保护套件的使用寿命应与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相匹配,保证连接器的长期可靠性。

结论:

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关键的组件之一、通过对光纤连接器的技术规范进行规范和控制,可以保证连接器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插拔次数、连接器接头和连接器保护套件等关键要素是确保连接器性能的关键。遵循连接器技术规范,使连接器制造商和用户能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连接器,并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拟制:张百印 一、外观检验: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备注 完整性 各个零部件齐全,与相应的设计、制造要求一致,加工质量符合 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测试数据、标贴、条码等无误 外观 各个部件须平滑、洁净、无脏污及毛刺,无伤痕和裂痕,颜色鲜亮、一致性好。各零部件组合严密、平整,连接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拔出平顺、轻巧,卡子有力、弹性好、插拔正常。光缆外观平滑光亮,无杂质,无破损,印字清晰,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 光缆长度 长度(L ) 公差 可根据客户要求做相应修改 L ≤0.5m +0.01/-0m 0.5m10m +0.2/-0m 标识 视订单要求在尾套后端贴序列号或标记环或无 包装 包装盒上应具备: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公司注册商标、执行标准号、环保标识、产品说明书等,包装要完整,不能有破损、挤压、变形、脏污等外观不良 可根据客户要求做相应 修改 二、组装性能: 2.1插芯:突出长度正常,弹性良好,有明显倒角,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及其他不良。 2.2散件:各散件与适配器之间配合良好,无松脱现象,机械性能良好,有良好的活动性,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破损、裂痕,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同批次产品无色差。 2.3压接:对光缆外皮及凯夫拉线的压接固定要牢固,压接金属件具有规则的压痕,无破损、弯曲,挤压光缆等不良。 三、端面标准: 根据附录1《光纤连接器端面检验规范》检验。 四、插损、回损技术标准: 连接头型号 FC 、 SC 、LC 、ST 、MU 、E2000、D4、DIN 模式 SM MM 端面规格 PC UPC APC PC IL(dB) ≤0.3 ≤0.2 ≤0.3 ≤0.3 RL(dB) ≥45 ≥50 ≥60 ≥35 其他型号 MT-RJ 、MPO IL(dB) ≤0.7 / ≤0.7 ≤0.5 RL(dB) ≥30 / ≥50 ≥25 五、端面几何形状(3D )标准: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引言: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它用于连接光纤之间的传输介质,因此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光纤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对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连接器类型、连接器规格、连接器插入损耗、插拔次数、连接器接头、连接器保护套件等方面。通过规范连接器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以及可维护性。 一、连接器类型 光纤连接器根据接口类型可以分为SC、FC、LC、ST等不同类型的连接器。根据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活动连接器和固定连接器。本文主要针对活动连接器进行规范。 二、连接器规格 1.外部尺寸:光纤连接器的外部尺寸需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并能与光纤设备接口完全兼容。 2.材质选择:连接器外壳材料应选用高强度、耐腐蚀、抗负载能力强的材质,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内部结构的材质应选用低损耗、低折射率的材质,如陶瓷或高质量的光纤陶瓷套件。 3.连接器锁定:连接器应具备防松动设计,确保在振动环境下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易于插拔操作。 三、连接器插入损耗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是衡量连接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其要求如下:

1.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应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国际标准要求插入损耗不 超过0.5dB。 2.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应在使用寿命内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寿命内损耗 增加不超过0.2dB。 3.光纤连接器在不同波长下的插入损耗应具备一致性,波长变化对插 入损耗的影响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插拔次数 连接器的插拔次数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要求如下: 1.国际标准规定,活动连接器的插拔性能应满足至少1000次插拔的 要求。 2.连接器的插拔性能应在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插拔次数增加时插入 损耗的增加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连接器接头 连接器接头是连接光纤的关键部分,其要求如下: 1.连接器接头应采用优质光纤,确保最小的插入损耗和最大的传输性能。 2.连接器接头的端面应保持光滑、无划伤、无污染,端面质量应符合 国际标准的要求。 3.连接器接头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良好的连接性能,避免由于接头松 动或损坏导致传输信号的衰减或中断。 六、连接器保护套件

光纤连接器的标准要求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是传光的纤维波导,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折射率较高,用来传送光;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与纤芯一起形成全反射条件;最外是保护用的树脂涂层。 光纤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照传输模式、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等进行分类。 (一)按传输模式 多模光纤:可传输多种模式的光,外径一般为125微米(一根头

发平均100微米),典型纤芯直径为50或62.5微米。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外径与多模光纤相同,但纤芯直径较细,一般为9微米。 如何辨别单模光纤与双模光纤呢?最常规的分辨方法就是:黄色的光纤线一般是单模光纤,橘红色或者灰色的光纤线一般是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不存在模间时延差,且模场直径仅几微米,带宽一般比渐变型多模光纤的带宽高一两个数量级。因此,它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通信。 (二)按工作波长 短波长光纤:光纤的工作波长为850nm。 长波长光纤:光纤的工作波长为1300nm和1550nm。 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850nm的损耗约为2.5dB/km,1300nm的损耗约为0.35dB/km,1550nm的损耗约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0n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按光纤材料 石英光纤:一般是指由掺杂石英芯和掺杂石英包层组成的光纤。这种光纤有很低的损耗和中等程度的色散。目前通信用光纤绝大多数是石英光纤。 全塑光纤:用高度透明的聚苯乙烯制成的,成本低,使用方便,但损耗较大、带宽较小,只适合短距离低速率通信。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及指标要求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及指标要求 一、引言 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接头,国际电信联盟(ITU)建议将其定义为“用以稳定地,但并不是永久地连接两根或多根光纤的无源组件”。主要用于实现系统中设备间、设备与仪表间、设备与光纤间以及光纤与光纤间的非永久性固定连接,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正是由于连接器的使用,使得光通道间的可拆式连接成为可能,从而为光纤提供了测试入口,方便了光系统的调测与维护;又为网路管理提供了媒介,使光系统的转接调度更加灵活。由于光纤活动连接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的厂家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积极和深入的研究,研制开发出了多种光纤活动连接器,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光纤通信系统中。 二、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一般特征大多数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两个配合插头和一个耦合管。两个插头装进两根光纤尾端;耦合管起对准套管的作用。另外,耦合管多配有金属或非金属法兰,以便于连接器的安装固定。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对准方式有两种:用精密组件对准和主动对准。高精密组件对准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将光纤穿入并固定在插头的支撑套管中,将对接端口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后,在套筒耦合管中实现对准。插头的支撑套管采用不锈钢、镶嵌玻璃或陶瓷的不锈钢、陶瓷套管、铸模玻璃纤维塑料等材料制作。插头的对接端进行研磨处理,另一端通常采用弯曲限制构件来支撑光纤或光纤软线以释放应力。耦合对准用的套筒一般是由陶瓷、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两半合成的、紧固的圆筒形构件做成的。为

使光纤对得准,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对插头和套筒耦合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需采用超高精密铸模或机械加工工艺制作。这一类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介入损耗在(0.18~3.0)dB范围内。主动对准连接器对组件的精度要求较低,可按低成本的普通工艺制造。但在装配时需采用光学仪表(显微镜、可见光源等)辅助调节,以对准纤芯。为获得较低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回波损耗,还需使用折射率匹配材料。在广电网络应用中,经常用到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从外形上有:FC型连接器和SC型连接器,其中根据连接端面的不同又分别分为PC、APC、UPC三种。F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IT研制。其中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件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是一种模塑插拔耦合式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其外壳采用模塑工艺,呈矩型;插头套管(也称插针)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套筒为金属开缝套管结构,其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SC型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 三、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性能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性能指标,首先是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另外为保证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正常使用,还要考虑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互换(同型号间)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寿命(即最大可拔插次数)等。1、光学性能 光纤连接器的光学特性指标主要是插入损耗、回波损耗。插入损耗是指因连接器的介入而引起传输线路有效功率减小的量值,该值越小越好。对于该项性能,ITU建议应根据20个样品的测试,确定出平均损耗、标准偏差和样品最大损耗。其中平均损耗值应不大于0.5dB。回波损耗(或称反射衰减、回损、回程损耗)是衡量从连接器反射回来并沿输入通道返回的输入功率分量的一个量度,其典型值应不小于25dB。对于光纤通信系

光纤活动连接器检规

光纤活动连接器和光纤跳线 检验和试验规范 编号版本号V1.0 拟制黄丹群审核批准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光纤活动连接器(即法兰盘)、光纤跳线质量检测和试验规范。 2 检验项目 2.1 外观及插入损耗质量检测 2.1.1检验需要仪器及设备 2.1.2光纤显微镜(400倍)、日光灯、光源、酒精加无毛软纸(或光纤擦拭器)、光源、光万用表 2.1.3适用范围:光纤跳线、活动连接器 2.1.3测试环境:常压、常温、常湿度 2.1.4检验项目 2.1.4.1 研磨不充分(研磨不充分往往会造成光纤插头插针端面凹凸不平。这种光纤活动连接器互相连接势必会使两根光纤之间有空气缝隙,这样就容易造成光学性能变差。在研磨不充分的插针端面上还可能存在划痕,如果划划痕直接通过纤心,它们同样会引起光纤活动连接器光学性能的明显下降) 2.1.4.2 光纤偏心(通过光纤端面分析仪对光纤端面的观察,我们注意到,若光纤插针端面等高线的干涉圆环中心与实际光纤纤心基本重合,则说明光纤的纤心落在了插针的最高点,这样就可以保证纤心与纤心对接时中间不留缝隙。但是,如果干涉圆环中心与光纤纤心不重合,则势必会影响光纤的通光性能,从而导致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较差) 2.1.4.3 纤心凹陷或凸出。(纤心的凹陷或凸出都容易引起光纤传输性能的下降。这是因为,当纤心凹陷时,则可能导致对接的两根纤心之间存在缝隙,接触不够紧密从而存在空气,引起反射,从而影响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而当纤心凸出时,则可能导致对接的两根纤心互相挤压从而使实际的光线射出端面和入射端面并不平行,从而使两根光纤之间出现轴向倾角导致对接光纤的通光性能下降。)2.1.4.4 光纤插入损耗。 2.1.5检查的主要步骤如下: (1)去掉要检查的连接器一端的防尘帽; (2)把连接器插入放大镜的适配器中; (3)如果在放大镜视野内不能看到插针端面,则调整放大镜的位置调整旋钮,直到插针端面的图形全部进入视野内;

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

HG 杭州宏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工艺规程 Q/HHG.J.7.5.1.02-2008 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 工艺规程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2008-5-25 发布2008-6-1 实施 杭州宏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宏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工艺规程 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 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规范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生产工艺,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让顾客满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GQJ31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生产。 三、设备及工具 20头光纤研磨机2台、AI9503A型光回波损耗测试仪2台、AV38121A光纤故障仪1台、PIH-09E显示屏2台、端面放大镜2台、固化炉2台、裁缆架1只、30米卷尺1把、双口剥纤钳6把、护毛剪5把、光纤划笔2只、小剪刀6把、裁缆剪刀4把、压接钳4把、束状去皮刀1把、洗耳球2只、自动酒精壶2个、绕缆盆6个。 四、生产现场环境 4.1、温度:15℃~35℃ 4.2、湿度:45%~75% 4.3、大气压力:86KPa~106KPa 五、装配作业 5.1、裁缆 在裁缆架上按照生产要求进行裁缆,长度应比用户要求的实际长度长3-5cm。 5.2、穿散件 根据不同类型:3.0mm FC、LC、ST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底座、支持管、弹簧; 3.0mm SC、2.0mm FC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小圈、底座、 支持管、弹簧; 2.0mm LC、ST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底座、支持管、弹簧; 2.0mm SC类型在裁好的光缆上依次穿上号码管、护套、小圈、底座、支持管、弹 注:标有(※)的为关键工序

光纤快速连接器技术与标准

中心议题: * 传统热熔接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FTTH的终端接续工作 * 快速连接器的使用给光纤接续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解决方案: * 配线光缆与入户皮线光缆接续点 * 用户家中接入点应用快速连接器 近两年来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推行,我国FTTH从开始的试点工程到现在的规模部署,得到了飞速发展。光纤接续作为FTTH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工程量成倍增长,同时FTTH建设接续点向室内的延伸,也带来了工作难度的大幅增加。这里有两个增加:一个是量的增加,一个是难度的增加。这使得传统热熔接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FTTH的终端接续工作。势必要选择更加快捷更加方便的新方式来代替热熔。快速连接器恰恰具备这样的优点,目前快速连接器的使用正在给当前光纤接续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针对当前FTTH建设终端接续而言,热熔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熔接机施工需要操作平台,空间受限;2、熔接机价格贵,施工成本高;3、有源施工,电池续航能力有限;4、热熔设备体积大、携带不便;5、针对FTTH终端多点零散接续耗时长。 快速连接器的优点:1、操作简单,光缆开剥只需一次,施工速度快;2、对操作环境无特殊要求;3、无源施工;4、工具简单,易携带。 快速连接器针对其特点,目前主要应用有两类:一类是配线光缆与入户皮线光缆接续点(光纤配线箱)内;另一类就是用户家中接入点,主要是光信息面板内将皮线光缆端接形成端口,和多媒体箱内将皮线光缆端接,直接连接家庭终端ONU。 快速连接器分类与剖析 目前包括国外国内,快速连接器生产厂家较多,其结构和材质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结构上分类:机械接续型和热熔型两大类。机械接续型又分:直通型和预埋型。直通型:光缆开剥、切割后直接从尾端穿到连接器顶端,连接器内部无连接点;预埋型:接头插芯内预埋一段光纤,光缆开剥、切割后与预埋光纤在连接器内部v槽内对接,V槽内填充有匹配液。 直通型结构缺点: 第一:对切割端面依赖性强;因为直通型结构是将光纤从连接器尾部直接穿到连接器顶端,这就意味着光纤切割端面就是连接器端面,如果光纤切割端面不平整,势必会影响连接器性能指标,尤其是回波损耗更无保障;传统的尾纤、跳线在生产时为保证其回波指标,都是要经过研磨,根据插芯和研磨工艺的不同,对端面进行区分,分为PC、UPC、APC,而直通型结构只是手工切割端面,并无研磨,更谈不上PC、UPC、APC,如果要确保质量,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切割水平,因此其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光纤施工能力和经验。 第二,对陶瓷插芯与光纤直径匹配要求严格;同样的也是由于直通型结构是将光纤从连接器尾部直接穿到连接器顶端,这就要求陶瓷插芯内孔径要大于等于光纤直径,否则穿不进去。

光纤连接器执行标准ydt1272.5-2009

光纤连接器执行标准YDT1272.5-2009是光纤通信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规定了光纤连接器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质量管理要求,对保障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光纤连接器执行标准YDT1272.5-2009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光纤通信领域的重要意义。 一、光纤连接器执行标准YDT1272.5-2009的制定背景 1.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连接器是连接光纤与光纤之间或光纤与光纤设备接口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连接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为了规范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和应用,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光纤连接器执行标准YDT127 2.5-2009。 2. YDT1272.5-2009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光纤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保证光纤连接器的质量,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项标准的发布对于促进我国光纤通信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光纤通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纤连接器执行标准YDT1272.5-2009的主要内容 1. 技术要求 YDT1272.5-2009标准规定了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尺寸、光学性能、机

械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技术要求。其中,结构尺寸包括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光纤长度、光纤外露长度等;光学性能包括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光学耦合性能等;机械性能包括插拔次数、插拔力、抗震动性能等;环境适应性包括温度循环试验、湿热循环试验、盐雾试验等。 2. 检测方法 YDT1272.5-2009标准详细规定了光纤连接器技术要求的检测方法,包括连接器的外形检查、几何尺寸测量、光学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这些检测方法为光纤连接器的质量检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质量管理要求 YDT1272.5-2009标准还对光纤连接器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制造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合格证书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质量管理要求对于保证光纤连接器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光纤连接器执行标准YDT1272.5-2009的重要意义 1. 规范了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和应用 YDT1272.5-2009标准对光纤连接器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质量管理要求进行了全面规范,可以有效指导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和应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模板

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11月10日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相关释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名词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单位缩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分类和型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型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尺寸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材料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插针体端面几何参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现场组装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平均组装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一次组装成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可重复组装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温度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光学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 各种例行试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量和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测量和试验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纤活动连接器标准

光纤活动连接器标准 光纤活动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连接光纤的重要组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确保光纤活动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标准,以规范其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 首先,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标准主要包括了其物理尺寸和结构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包括连接器的外形尺寸、连接方式、接口类型、插拔次数、耐久性等方面的规定。例如,国际标准ISO/IEC 11801就规定了光纤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和接口类型,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设备能够相互兼容,从而提高了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其次,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标准还包括了其光学性能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包括了连接器的插损、回波损耗、插拔损耗、耦合损耗等光学参数的限制。例如,国际标准IEC 61753就规定了光纤连接器在不同波长下的光学性能要求,以确保连接器在不同光信号传输条件下能够稳定传输数据,从而提高了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标准还包括了其机械性能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包括了连接器的耐久性、抗震性、抗振动性、抗污染性等机械参数的限制。例如,国际标准IEC 61754就规定了光纤连接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机械性能要求,以确保连接器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光纤活动连接器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光纤活动连接器的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才能够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安全可靠的通信需求。因此,各国应当加

光纤接头标准

光纤接头标准 光纤接头是用于连接光纤之间的重要组件,其质量和性能对于保证光纤传输的稳定和可靠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光纤接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一系列的光纤接头标准。本文将对光纤接头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光纤接头标准的分类 光纤接头标准可以根据其用途和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光纤接头标准包括SC、LC、FC、ST等。这些标准主要针对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尺寸、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例如,SC接头是一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其标准由EIA/TIA-568制定,其特点是连接方便、稳定可靠。LC接头是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其标准由IEC 61754制定,其特点是体积小、插拔方便。不同的光纤接头标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接头。 二、光纤接头标准的尺寸规范 光纤接头的尺寸规范是确保光纤接头互换性和兼容性的重要因素。光纤接头标准对接头的外径、内径、长度等尺寸进行了规定,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接头能够互相连接。例如,SC接头的外径为2.5mm,插入损耗小于0.3dB,而LC接头的外径为1.25mm,插入损耗小于0.2dB。标准化的尺寸规范可以确保光纤接头的互操作

性,降低光纤传输中的损耗。 三、光纤接头标准的连接方式 光纤接头的连接方式对于光纤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光纤接头标准对于连接方式进行了规定,主要有PC(Physical Contact)、UPC(Ultra Physical Contact)和APC(Angle Physical Contact)等。PC连接方式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其特点是接触面直接相连,插入损耗较小。UPC连接方式在PC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通过精密研磨和涂层处理,进一步降低了插入损耗。APC连接方式则通过斜面设计,使光线以一定角度反射,能够有效降低回波损耗。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接头连接方式。 四、光纤接头标准的测试要求 为了保证光纤接头的质量和性能,光纤接头标准对于测试要求进行了规定。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插入损耗、回波损耗、耐久性等。插入损耗是衡量光纤连接质量的重要指标,标准要求插入损耗应小于一定值,以确保光纤传输效果。回波损耗是衡量光纤接头反射能力的指标,标准要求回波损耗应小于一定值,以保证光纤传输的稳定性。耐久性是衡量光纤接头使用寿命的指标,标准要求光纤接头在一定次数的插拔后,性能应保持稳定。通过符合标准的测试,可以确保光纤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

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连接光纤和传输光信 号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光纤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行业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光纤连接器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主要包括光纤连接器的结构、材料、性能、测试方 法等方面的规定。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光纤连接器在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遵循行业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光纤连接器的质量,减少产品的差异性,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其次,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用户反 馈等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才能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用户反馈也是制定标准的重要参考,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光纤连接器行业的发展。 另外,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国际标准的影响和对接。随着全 球化的发展,国际标准在光纤连接器行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需要与国际标准对接,以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关注国际标准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国内标准,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最后,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监督标准的执行也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参与,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只有通过严格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才能推动光纤连接器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光纤连接器行业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是推动光纤连接器行业发 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才能更好地

光纤跳线技术规范

的接合平顺.易于插拔。 9 •光纤连接器陶瓷插针端啲外观检查 10•光纤连接器插拔力:2.5-20N 11 •光纤连接器使用条件 运输和储存时温度:・20°C・+60°C 工作温度:+5°C-+40°C 相对湿度:保证性能:10%-90% (+350 温度循环实验:时间:M 72h 范FP1: .10°C-+45°C 上升和下降速度:0・5°C/分种 12 •光纤连接器的标总 "I模光纤连接器的光缆外观为黄色。 每一条光纤连接器都挂有生产铭牌,生产铭牌标注有产品生产日期、生产编号、 插入损耗数值、回波损耗数值及产品两端的区分标吉。 光纤连接器的包装盒上标注有产品型号、生产厂家。 13 •光纤连接器的包装 每一条光纤连接器用PVC包装盒包装.接头用防尘帽盖好。盘卷好后.盘卷直径不小干尾部光缆直径的25倍。 14 •光纤连接器的运输 光纤连接器用换纸箱作外包装.在纸箱上标注有禁止大力抛摔、挤压及防雨防油污标 总:。保证光纤连接器的运输安全。 性能指标:

岀租方(以下简称甲方)身份证地址、号码: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身份证地址、号码: 甲、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租赁地点及设施: 1•租赁地址:路弄号室;房型规格;居住面积平方米; 2.室内附属设施: A :电器:电话沐浴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吊扇音响VCD B :家俱: 二、租用期限及其约定: 1.租用期限:甲方同意乙方租用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曰; 2.房屋租金:每月元人民币; 3.付款方式:按支付,另付押金元,租房终止,甲方验收无误后,将押金退还乙方,不计利息。第一次付款计 元人民币; 4.租赁期内的水、电、煤气、电话、有线电视、卫生治安费由乙方支付,物业管理,房屋修缮等费用由甲方支付;

光纤连接器检验技术标准

一、外观检验: 二、组装性能:2.1插芯:突出长度正常,弹性良好,有明显倒角,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及其他不良.2。2散件:各散件与适配器之间配合良好,无松脱现象,机械性能良好,有良好的活动性,表面无任何脏污、缺陷、破损、裂痕,颜色与产品要求相符,同批次产品无色差。2.3压接:对光缆外皮及凯夫拉线的压接固定要牢固,压接金属件具有规则的压痕,无破损、弯曲,挤压光缆等不良。 三、端面标准:根据附录1《光纤连接器端面检验规范》检验。 四、插损、回损技术标准: 五、端面几何形状(3D)标准:

六、合格品标识:合格产品标识包括:出厂编号(每个产品对应唯一的出厂编号,由生产任务计划号加流水号组成)、型号规格、条码标签(根据客户要求可选)、产品说明书(根据客户要求可选)、3D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可选)、环保标识(根据客户要求可选)、插/回损测试数据等。 七、产品包装:7.1产品基本包装是:将光纤连接器盘绕成15—18cm直径的圈,连接头两端用扎带固定于线圈的对称中部,根据产品的不同型号扎紧方式有“8”和“1”字型扎法,以不松脱为原则,不能在光缆上勒出痕迹,0.9光缆使用蛇形管绑扎。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将绑扎好的连接器头朝下放入对应已贴好标识的包装袋中封好袋口,并将包装袋中的空气尽量排除但不能将连接器挤压变形.7。2基本包装完成后以整数为单位装入包装箱内,包装箱内部用卡板或气泡袋或珍珠棉或其他防挤压保护辅料隔开,特殊型号产品可根据相应《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包装箱外贴上装箱清单和其他产品标识后封箱打包并放置到指定成品区。 八、各零部件技术标准: 8.1插芯: 8.1.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198-2002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针体技术要求》Telcordia GR—326—CORE 8。1.2详细技术要求见附录2《常规插芯技术标准》。 8.2光纤/光缆: 8。2.1产品符合以下标准:YDT 1258。1-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一部分总则》YDT 1258。2-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二部分单芯光缆》YDT 1258.3—200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三部分双芯光缆》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 1258.5—2005 《室内光缆系列第五部分光纤带光缆》YDT 1258。3-2009 《室内光缆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8。2。2性能、尺寸、材质、颜色、环保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产品颜色在同一批次的同一规格型号上必须保持一致。 8。3连接器: 8。3。1产品性能指标符合以下国家标准:GBT 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一部分:总规范》GBT 12507.2—1997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二部分: F-SMA型光纤光缆连接器分规范》YDT 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LC型》YDT 1272.2—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2部分:MT-RJ型》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YDT 1272.4-2007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4部分:FC型》YDT 1272.5-2009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5部分:MPO 型》YD987-1998 《ST/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YDT 2152—2010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lc光纤连接器标准

lc光纤连接器标准 LC光纤连接器标准。 LC光纤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光纤连接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 在光纤传输系统中,LC光纤连接器的标准化对于保证光纤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LC光纤连接器的标准化内容,包括其标准化的意义、标准 化的具体要求以及标准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对于LC光纤连接器的标准化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首先,标准化可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LC光纤连接器具有相同的尺寸和接口结构,从而实现互换性。其次,标准化可以规范LC光纤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包括插入损耗、回波损耗、耐久性等指标,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标准化还可以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LC光纤连接器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针对LC光纤连接器标准化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LC光纤连接器的外部尺寸和内部结构必须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以确保其与 其他设备和光纤的兼容性。其次,要求LC光纤连接器在连接过程中的插入损耗和 回波损耗必须符合规定的性能指标,以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质量。此外,还要求LC 光纤连接器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需求。 最后,对于LC光纤连接器标准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展望。首先,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LC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要 求将会越来越高,标准化的内容和测试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其次,随着5G、云计算等新兴应用的兴起,对LC光纤连接器的标准化将更加注重其在高速、大容 量传输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此外,随着光纤连接技术的不断创新,可能会出现新的LC光纤连接器类型,标准化工作也将随之展开。

光纤技术要求及指标

十、中国移动光跳纤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点对点应答 附件1:光跳纤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目录 1. 概述 2. 光纤连接器性能 3. 尾纤及软光纤跳纤性能 4. 铠装跳纤 5. 外观 6. 材料 7. 使用环境条件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概述 1.1 本文件为中国移动光跳纤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应答:满足 1.2投标方对本招标文件的每一条款必须逐条作出明确的答复;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 应答:满足 1.3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应答:满足 2 光纤连接器性能 2.1 光纤连接器型号主要有:C/PC型UPC型、SC/PC型UPC型、LC型;具体连接器型号及尾纤长度将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应答:满足;光纤连接器型号有:C/PC型UPC型、SC/PC型UPC型、LC型 2.2 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2-1的要求.. 应答:满足 2.3 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应符合表2.2-2的要求.. 应答:满足 2.4 对于尾纤;应通过与其它尾纤熔接;并与适配器组成光纤连接器;其性能应能符合表1D 点抗拉试验除外及表2中的技术要求..

应答:满足;尾纤通过与其它尾纤熔接;并与适配器组成光纤连接器;其性能符合表1D点抗拉试验除外及表2中的技术要求 2.5 光纤连接器重复使用的稳定性的要求:要求连续插拔10次后插入衰耗指标应具有一致性.. 应答:满足;连续插拔10次后插入衰耗指标一致 2.6 光纤连接器寿命: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表 3.3-1的性能要求.. 应答:满足;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表3.3-1的性能要求 3 尾纤及软光纤跳纤性能 3.1 尾纤及软光纤外径 尾纤护套外径:标称值为2.0mm单芯、3.0mm单芯;最大值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10%.. 软光纤的护套外径:①标称值2.0mm;最大值2.2mm ②标称值3.0mm;最大值3.3mm.. 应答:满足;尾纤护套外径和软光纤的护套外径标称值为2.0mm单芯、3.0mm单芯;最大值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10% 3.2 尾纤及软光纤的2m截止波长 λc≤1250nmG.652光纤、λc≤1470nmG.655光纤 应答:满足 3.3、尾纤及软光纤机械性能:带SC、FC连接器的尾纤及软光纤机械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 表3.3-1 连接器的尾纤及软光纤机械性能 参数性能指标环境条件振动△IL〈0.2dB 3个平面;6小时;10-55Hz 曲绕△IL〈0.2dB 2磅压力下100次 扭转△IL〈0.2dB 2磅;0.5扭转;9次 张力纵向△IL〈0.2dB 0度时15磅;90度时7.5磅 碰撞力△IL〈0.2dB 从1米高处下落8次 注:△IL表示附加插入损耗.. 应答:满足 4 铠装跳纤 铠装跳纤由光纤; Kevlar纤维;不锈钢金属软管; 不锈钢金属编织丝与阻燃PVC护套披 覆构成.. 4.1 铠装跳纤主缆结构: 铠装跳线采用金属铠装结构对光纤进行保护; 结构构成为下图中的一种;投标方应明确本次投标的铠装跳纤为何种类型.. 光纤接头光纤Kevlar纤维金属软管金属编织网PVC护套

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2016年2月

YD/T 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一部分:LC型 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 IEC 61300-3-15;1995-05 抛光插针端面顶点偏移测量 IEC 61300-3-16;1995_05 球状抛光插针端面曲率半径检查与测量 IEC 61300-3.17;1999-09 抛光插针端面角度检查与测量 IEC 61300.3.23:1998-04 对插针端面光纤位置检查与测量 YD/T 988-2007 通信光缆交接箱 本物料集中采购的标准、质量、指标、寿命必须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对尚未指明的部分,要求其物料还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投标人所供的光缆交接箱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具有该产品出厂标准或国家鉴定证书。 3光缆交接箱组成、形式及分类 3.1 组成 通信光缆交接箱由箱体、内部结构件、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备附件组成,光交内要求安装分光器安装固定位置。 3.2 型式 通信光缆交接箱可以落地、架空安装。 3.3 分类 3.3.1光缆交接箱按箱体结构分为单、双面两种类型,需求类型以合同为准。 3.3.2光缆交接箱内部结构件托盘为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 3.3.3单层12芯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标准外形尺寸为:宽度为334mm、高度为25mm、深度为200mm(如图所示),模块上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为:312mm。应用于光分路器的托盘安装容量可分为17芯和34芯,可分别适用于尾纤型分光器和适配器封装型分光器的安装。

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企业标准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H-024-2014 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 技术规范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O p t i c a l f i b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o x o f C M C C 版本号:1.0.0

2014-12-30公布2014-12-30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公布

目录 1. 范畴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7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9 3.1 术语及定义9 3.1.1 光缆分纤箱9 3.1.2 尾纤9 3.1.3 跳纤9 3.1.4 适配器9 3.1.5 光纤连接分配装置9 3.1.6 光纤终接装置9 3.1.7 光纤储备装置9 3.1.8 熔接爱护套管9 3.2 缩略语10 4. 组成、分类及命名10 4.1 组成10 4.2 分类10 4.3 命名11 5. 环境描述11 5.1使用环境11 5.2 测试环境 12 6. 外观要求12 6.1 表面要求 12 6.2 丝印与标示12 6.3设备箱体标识13 7. 结构要求13 7.1 总体要求 13 7.2 外形尺寸及容量 15 7.3 箱体结构及内部走线路由15

7.3.1 A型光缆分纤箱15 7.3.2 B型光缆分纤箱17 7.3.3 C型光缆分纤箱18 7.3.4 D型光缆分纤箱19 7.3.5 E型光缆分纤箱19 7.4 光纤光缆布放要求 20 7.5 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20 7.5.1 结构要求20 7.5.2 托盘标签要求21 7.6 12芯适配器安装条21 7.7 熔接盘22 7.8 盒式光分路器22 7.9插片式光分路器23 7.10 导轨板 24 7.11 绕纤轮24 7.12 光纤连接器24 8. 功能要求25 8.1光缆的固定和爱护功能25 8.2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25 8.3光纤熔接接头爱护功能25 8.4缆纤适用性要求25 8.5调纤功能25 8.6光纤分路和配线功能25 8.7 智能化升级能力要求26 9. 性能要求26 9.1 密封性能26 9.2 光纤连接器性能26 9.2.1 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要求26 9.2.2光纤连接器端面要求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