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考点总结

抗菌药物考点总结

抗菌药物考点总结
抗菌药物考点总结

三、典型不良反应

把握在围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以及林可霉素类同属围术期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

对I类手术切口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掌握下列原则:

①必须选择杀菌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②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

③以小容量溶剂稀释,在短时间(30分钟)滴注,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尽快达到血浆峰浓度,保证手术部位在切开而可能有细菌植入时有足够的血浆药物浓度;

④给药时间应在术前0.5-2小时;

⑤术后——预防性抗生素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要求能覆盖感染期,因而有时(手术时间超过抗菌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手术超过3h,出血量≥3000ml)需重复给药,但一般不宜超过1天。不应无原则持续给药;

⑥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过敏者,应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⑦预防性用药不得超过手术病历总数的30%。

医院药品及耗材管理工作总结

溪洛渡医院药品及耗材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药品耗材采购管理工作,制定了制定,明确了采购及管理人员,责任到人。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药品管理 按照《药品管理法》及《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要求,我院药事管理的采购和使用,原则上按照基本药物规定采购和使用,针对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提高了全院职工对医院等级评审药事管理条款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有了初步的思路,对药品质量管理、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调剂质量等进行督导,通过院内检查、反馈、分析、总结,取得了成效。 药事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改进的工程,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工作,只有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规范,从实质上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保障医院用药安全、合理、经济,保证广大患者的利益。 二、医用耗材管理 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工作中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人体植入物和专科性材料等,是医院开展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消耗性医疗器械。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各种新型耗材和器械不断产生,我院采购的医用耗材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医疗耗材的费用支出逐年增加,因此合理医

用耗材采购、配置和“零库存”的优化管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同时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日消耗量最大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手套、口罩、胶布、引流管、抽血试管,或者全院临床科室使用量均较大的各类卫生耗材可以采取仓库合理备货,以供临床所需。一些科室专用的卫生材料,使用的穿刺针、检验科试剂等可以根据使用量采购。及时的入库出库,及时的采购可以更好减少库存量,简化库房管理流程,使得“零库存”的实现度最大化。 医疗设备库房是医疗耗材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医疗耗材的入库、保管、发放及质量评价等诸多环节,为提高医疗耗材库房的管理质量,在医疗耗材库房管理中严把关键环节:一是正规厂家、正规公司、索票索证;二是安质量要求验收,做好台账;三是库存管理、领发登记;四是准确收集临床使用耗材品种数和特殊耗材器械的品种数及消耗量,制定合理采购计划,可以采用“少吃多餐法”,即每次采购量减少,而增加采购次数,这样可以减少库存量,增加卫生耗材器械的使用量,降低库存的积压浪费,使“零库存”最大化最优化,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成本;最后是对库房环境的改善,增加通风,雨季的除湿,及时的清理清洁,并做好防虫、防霉、防火、防盗的工作。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归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2年1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率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 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 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

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2年2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药品管理员工作总结

药品管理员工作总结 20XX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中心,以深化市场整治为切入点,以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执法队伍建设,市场监管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继续保持了全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案的工作要求。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夯实监管责任,大力统筹协调全县食品安全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以各类专项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统筹协调,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已经构建。坚持食品安全全县“一盘棋”的总体思路,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及时调整充实了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各镇、各成员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同时,积极完善督查督办、24小时值班、基层培训、联合执法、信息报送、考核评估等制度,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已经建立。

推进改革,积极履行食品药品监管新职责。按照实现职能转换、提高监管效率、增强执法能力的工作核心,顺利承接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安全监管职能,对全县****余户经营单位实现从分段监管向集中统一监管转变;在各镇成立食品药品监管所,落实监管人员**名,实现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在行政村和社区聘任***名食品药品信息员,实现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权责清晰,责任明确、高效运转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我县体制改革工作由于起点高、动手早、推进快、效率高、成效大,在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调研中,受到市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改革工作的责任落实、机构整合、队伍建设、学习培训、履职尽责、舆论宣传等做法在全市进行了经验交流。 强化督查,确保各项活动齐头并进步调一致。为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整治和农村家庭聚餐登记备案管理长效推进,今年来,县食安委办抽调专人,对全县**个镇集中开展了两次食品安全督导检查,督查采取听汇报、看资料、抽门店、查现场和访群众的方式进行,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各镇督查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纳入年终考核,进一步增强各镇抓整治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了各镇工作协调一致、不落死角。截止目前,农村集体聚餐已登记备案***起,集中开展农村家宴制作厨师培训**场次***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我县为保障农村家宴安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记录本(新)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记录本 科室: 年份: 医院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目录 相关法规: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法[2004]285号)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法[2009]38号) 3、《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法[2010]111号) 4、《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法[2011]56号) 5、《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新卫医法[2011]74号) 医院: 1、关于印发《新医大五附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的通知 2、新医大五附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3、新医大五附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4、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5、关于印发新医大五附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 6、新医大五附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7、新医大五附院抗菌药物新药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8、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规预警机制 9、处方点评制度(修改版) 10、关于印发新医大五附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的通知 11、关于印发《新医大五附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的通 知

使用说明 1、本记录本内容作为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考核 依据,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2、记录本由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填写,注 意保管,变更时及时移交。 3、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记录本由科室 妥善保存备查。 4、如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 页。

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科主任) 成员:(副主任医师) (联络员(主治以上)) (联络员(主治以上)) (护士长) 职责: 1、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 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疾病情况调查 3、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职称体系 4、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5、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6、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平台 7、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 8、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9、定期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 10、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谈话诫勉制度 11、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记录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记录本

病区: 年度: 病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组长:(科主任) 成员:(副主任医师) (联络员(主治以上)) (联络员(主治以上)) (护士长) 职责: 1、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 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疾病情况调查 3、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职称体系 4、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5、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6、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平台 7、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 8、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9、定期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 10、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谈话诫勉制度 11、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会议记录 ____季度(____月) 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检查结果:

抗菌药物登记表 病区: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序号 姓名年龄住院号 是否手术 抗生素使用是否 合理 是否是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备注: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全部登记,如果出现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请根据是否手术详细填写下表。 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登记表(月) 病区:病案号:医师:是否合理(是□∕□否) 抗菌药物预防□治疗□药品通用名单次剂量给药频次途径起止时间(年月 日时分)溶媒及剂量 评价项目科室评价 (合理 √,不合 理×)适应症 不合理:无预防用药指征 合理:1.Ⅰ类切口手术范围大、时间长; 2. Ⅰ类切口手术涉及重要器官;3. Ⅰ类切口手 术有异物植入;4. Ⅰ类切口手术年龄>70岁;5. Ⅰ类切口手术糖尿病控制不佳;6.Ⅰ类 切口手术恶性肿瘤放、化疗中;7. Ⅰ类切口手术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8.Ⅱ类切口手术有 指征;9.Ⅲ类切口手术有指征

抗生素试题总结及答案

抗生素试题 单选题: 1. 对抗菌药作用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 抗叶酸代谢 B. 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D.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 吞噬细胞 2.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正确的是 C A. 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多种需氧菌 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C. 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 炎症 D. 需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 E.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 内膜炎 3. 下列细菌容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 是 C A. 溶血性链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肺炎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4. 下列关于万古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万古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 仅对革兰氏阴性菌起作用 C. 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 细菌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 E.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5.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 是 A A. 抗菌谱广 B. 细菌对本类药物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C.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D.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 毒性低 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呋塞米合用 的原因是 D A. 呋塞米加快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排泄 B. 呋塞米抑制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吸收 C. 呋塞米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 D. 呋塞米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 E. 增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 7. 下列有关四环素类药物体内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 餐后服药吸收率低 B. 合用铁剂,吸收率下降 C. 碱性环境促进药物吸收 D. 可透过胎盘屏障 E. 在牙、骨、肝中药物浓度高 8. 下列有关两性霉素B 描述不正确的是 E A. 对深部真菌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B. 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C. 毒性较大,用药须谨慎 D. 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E. 不能和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合用 9. 下面有关庆大霉素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 耐药性产生较快 B. 临床上完全取代了链霉素 C.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逆性的肾损害 D. 常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心内膜炎等 E. 对厌氧菌和肺炎支原体无效 10. 诺氟沙星抗菌机制是 D A.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 抗叶酸代谢 C.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D. 抑制DNA 螺旋酶,阻止DNA 合成 E. 抑制蛋白质合成 11. 磺胺嘧啶对下列细菌感染疗效较好的是 D A. 细菌性痢疾 B. 伤寒 C. 膀胱炎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化脓性扁桃体炎 12. 舒巴坦与青霉素联用,能产生明显的抗菌协同作用,其原因为 B A. 它能增强青霉素的耐酸性 B. 可抑制β-内酰胺酶 C. 可结合PBPs ,与青霉素联合杀菌

(完整版)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胡永芳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 PK/PD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3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 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 型的3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3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3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 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3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的 3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 3 -内 酰胺酶的抑制剂舒巴坦、三唑巴坦。还有一类就是单环类的抗菌药物,如氨曲南。还有一类就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它的抗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谱是跟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头孢西林相似的。但是它对于厌氧菌的作用又强于这些药物。还有一大类头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米诺,还有头孢美唑。还有就是特殊期使用的抗菌药物,碳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总结doc

彰武四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5月15日14点,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务科、院感办、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共同牵头组织了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主题的培训会。全院临床共73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医务科长赵晓玲主持。 培训前,赵科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会的重要性。赵科长指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人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及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关键,因此,抗菌药物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是长期的、艰巨的、持久的,事关全院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信全院医务人员有这个能力和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培训会上,药局徐科长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细菌耐药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和滥用结果做了细致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做了详细讲解,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联合应用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做了重点解读。同时再次强调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了殷切希望。院感科讲了些多重耐药菌的隔离知识。 参会人员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有利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秩序改进和提高。 彰武四院院感科

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青霉素 G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 肝肾损害 B 耳毒性 C 二重感染 D 过敏反应 2、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 A ) A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 B限制抗菌药作二线使用 C限制抗菌药用于重症感染患者 3、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C ) A青霉素 B头孢呋辛 C环丙沙星 D磷霉素 4、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D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 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 项 5、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B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6、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 ( C) 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 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 D以上3 项 7、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D ) A红霉素酯化物 B利福平C氟康唑D头孢他啶 8、肾功能减退时,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 A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 C利福平 D大环内酯类 9、新生儿感染时不宜选用( D ) A头孢菌素 B青霉素类 C克林霉素D氨基糖苷类 10、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 D ) A氧氟沙星;B头孢他啶;C庆大霉素;D青霉素 11、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D ) A 氨基糖苷类 B头孢唑林 C环丙沙星 D甲硝唑 12、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1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4、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 C )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16、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说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陕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XX年版)》文件精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网络监测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结合实际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委员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明确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二、建立完善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实到实处。 三、制定并向市卫生局报备了我院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严格按照目录采购药品,未采购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品。 四、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全员培训。药师医师经培训合格后,分别授予药师抗菌药物调配权和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在电子信息系统设定。 六、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内部公示和报告制度,对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位或发现严重问题的医师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小组予以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对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经常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频繁发生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排名,并予以内部公示。 八、按时完成并上报抗菌药物网络监测要求内容。并对我院抗菌药物网络上报情况及存在问题按季度作出点评分析通报。具体评价分析如下:

华医网-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作业及答案(自我整理))

1、抗菌药物分为()级 A、2 B、3 C、4 D、5 2、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包括() A、β-内酰胺类 B、氨基苷类 C、酮内酯类 D、四环素类 3、时间依赖性且长时程持续作用的抗菌药物是() A、氨基苷类 B、阿奇霉素 C、头孢菌素类 D、青霉素类 4、万古霉素预防用药量为()g/6-8h A、0.5-1.0

B、1.0-1.5 C、1.5-2.0 D、大于2 5、抗菌药物的分类方法包括()种 A、2 B、3 C、4 D、5 1、微生物耐药后其后果表现为() A、病死率升高 B、迁延不愈 C、不良反应增加 D、以上都是 2、细菌/真菌学领域AST方法不包括() A、显微镜镜检 B、琼脂扩散法 C、简化稀释法 D、E-test

3、治疗MRSA的药物是() A、糖肽类 B、碳青霉烯类 C、头孢菌素 D、β-内酰胺类 4、微生物主要有()类 A、3 B、4 C、5 D、6 5、AST的执行标准是()制定的 A、美国 B、英国 C、俄罗斯 D、中国 1、关于过敏性休克抢救叙述正确的是() A、立即停药,必须就地抢救

B、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治疗 C、吸氧 D、以上都是 2、以浓度最大为治疗目标的抗菌药物是() A、达托霉素 B、碳氢霉烯类 C、万古霉素 D、以上都是 3、时间依赖性且抗菌药物持续时间短的药物是() A、喹诺酮类 B、头孢菌素类 C、阿奇霉素 D、氨基苷类 4、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非典型β-内酰胺类

D、以上都是 5、属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是() A、舒巴坦 B、头孢呋辛 C、甲氧西林 D、氨曲南 1、下列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是() A、吡哌酸 B、莫西沙星 C、环丙沙星 D、曲伐沙星 2、加替沙星与()合用会引起血糖紊乱 A、格列本脲 B、非甾体类抗炎药 C、口服避孕药 D、雷尼替丁 3、下列()需要调整给药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年无院感暴发事件发生。现将本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新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卫计委不断更新和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我院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根据重新修订的制度每月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 二.全面综合性监测完成情况 1、感染病例监测情况 截止10月末监测出院病例 933 例,归档病例覆盖率100%,医院感染病例0例,医院感染率为0,漏报率为0。 2、现患率调查情况 我院8月4日进行了院感横断面的调查,总人数46人,医院感染病例0例,院感现患率为0。我院2015年的院感横断面调查工作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横断面调查优秀名录中,并获得荣誉证书。 三.目标性监测完成情况 1.Ⅰ类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全年监测Ⅰ类手术病例共115例,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抗菌素使用符合要求。 2.多重耐药菌监测 住院患者总数900人次,使用抗菌药物前检验标本送检病例1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例数40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4.89%;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3.96%;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10例,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2例,多重耐药菌感

染发现率0.22%;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20%.监测结果显示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太低,低于30%的目标。 3.三管相关感染监测 本年度留置导尿管总天数0天,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0;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132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天数0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0. 四.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 本年度院感管理办公室加强院感采样监测,每季度对手术室、腔镜室、口腔科、血透室、生物安全柜、各病区的治疗室、处置室等高危险区的环境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测。共采样147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34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30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29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1份,消毒灭菌物品采样培养25份,合格率100%。 五.手卫生监测情况 本年度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225人次,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476人次,洗手正确次数444人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47.26%,低于80%;洗手正确率93.27%,低于95%。 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情况 加强了员工职业暴露的管理,检验室,血透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感染四项检查,并指导重点科室进行职业暴露演练,强化了员工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处置能力,全年发生职业暴露1例,感染者是护士,感染源是乙肝,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了正确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 七.强化了院感知识培训及考核 全年进行了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知识集中培训9次,考核9次,合格率100%,深入科室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科感染知识培训12次。

抗生素总结

抗生素总结 一.细菌分类 (1)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 (2)革兰阴性杆菌:①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②弧菌科细菌: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③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3)革兰阴性球菌:奈瑟菌属。 (4)革兰阳性杆菌:棒状杆菌属。 3. 人体正常菌群 口腔:甲型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丙型链球菌、奈瑟氏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类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皮肤: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绿脓杆菌、丙酸杆菌。 肠道:正常菌群包括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尤杆菌、消化球菌等;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它们能产生毒素,具有生理作用和致病作用两方面。 * 阴道: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二. 临床常见疾病抗生素的选择方案 1.咽痛:多为链球菌感染(G+球菌),包括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利斯特菌……例如上感、青壮年肺炎。多选用青霉素类、阿奇霉素(国外首选,但在我国广泛耐药,可以覆盖G+球菌、非典型致病菌)、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类(针对G+球菌,G-杆菌效果差)、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百定(哌拉西林舒巴坦)或君尔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肺炎 (1)门诊患者:β-内酰胺类+左克

(2)病房: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G+球菌为主,选用百定或头孢米诺钠(头霉素类,对G+球菌、G-杆菌有效,介于二、三代头孢之间)。 如果感染面积大: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恐怖菌代表是: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此种要用到最顶级的万古霉素、替考拉丁、利奈唑才能搞定。 过敏者:林可霉素(上呼吸道、G+球菌、厌氧菌)+氨基糖苷类(G-杆菌,绿脓杆菌)如依替米星。或选用喹诺酮类:左克(轻症)、拜复乐(重症)。 ②医院获得性肺炎——以G-杆菌为主: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例如医院获得肺炎、肠道感染、女性泌尿系感染。普通的用头孢三代和/或喹诺就可以搞定了。严重的可以用泰能、美平。恐怖菌代表:铜绿假单胞菌(选药:舒普深、泰能、美平、特治星、环丙沙星、马斯平)。肺炎克雷伯菌(选药:碳青酶烯类:泰能、美平)、鲍曼不动杆菌(选药:泰能、美平,省钱方案或尝试:舒普深+丁胺卡那)。 ③支扩:绿脓杆菌为主,选用头孢他啶、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ICU患者可以连用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阿奇霉素治疗。 3.厌氧菌:一般消化系统的的胆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用到;妇科感染也常。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 4.支原体、衣原体:血象不高,用阿奇霉素(儿科的支原体肺炎常用)。 5.立克次体:内科的恙虫病必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6.其他杂菌:可考虑喹诺酮或阿奇来解决。 三. 抗生素作用机制: 阻断细胞壁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 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达托霉素阻断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奈唑胺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 阻断RNA、DNA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新生霉素、乙胺丁醇、甲硝唑 四.抗生素分类: 1.喹诺酮类 (1)适应症:对各种各样的细菌,包括G-、G+、甚至衣原体、支原体、结核菌均有作用,最适用于肠道感染(伤寒、痢疾、霍乱),对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精选文档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7年11月份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检查情况 药学部处方点评小组抽取门诊药房11月17日至11月30日共计922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总体情况 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用药频次、给药剂量等项目进行合理性评价。共计检查处方922张,合格处方700张,不合格处方222张,合格率%。各科室处方合格情况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处方基本情况 不合格处方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不合格的处方有114张,占不合格处方的%;头孢克洛缓释片3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克林霉素注射液2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遴选抗菌药物不适宜59张,所占处方比列为%,列第一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2张,所占处方比例为%,列第二位;用法用量不适宜49张,所占处方比例为%,列第三位,其余为诊断不明确、急诊处方超3天量、无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以及存在2处以上错误等,所占比例较小,具体情况见附表2。 三、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推荐大部分轻、中度感染予以口服治疗。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超说明书给药。 给药频次:绝大多数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 时间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低于MIC时,细菌可重新迅速生长。应该依照PK/PD原理制定给药方案,时间依赖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具体情况如下: 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

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 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

抗菌药物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一、单项选择题 1、青霉素G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 肝肾损害 B 耳毒性 C 二重感染 D 过敏反应 2、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 A) A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B限制抗菌药作二线使用 C限制抗菌药用于重症感染患者 3、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C ) A青霉素B头孢呋辛C环丙沙星D磷霉素 4、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D ) 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 抗菌药作用特点D以上3 项 5、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B) A慢支急性发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细菌性肺炎 6、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 C) 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D以上3 项 7、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D ) A红霉素酯化物B利福平C氟康唑D头孢他啶 8、肾功能减退时,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 A氨基糖苷类B克林霉素C利福平D大环内酯类 9、新生儿感染时不宜选用( D ) A头孢菌素B青霉素类C克林霉素D氨基糖苷类 10、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 D ) A氧氟沙星;B头孢他啶;C庆大霉素;D青霉素 11、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D ) A 氨基糖苷类B头孢唑林C环丙沙星D甲硝唑 12、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1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4、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C )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16、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说法

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

年抗菌药物应用年度总结 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认真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我院自2011年起,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监测和超频预警、干预制度》等。 为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颁发的《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特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并与各科室签订了《2013年涡阳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上限,个体化规范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 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目录》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并认真执行,成立了抗菌药物监督点评小组,制定了《抗菌药物点评细则》和《抗菌药物奖惩办法》,点评小组成员由各科室专家组成,每月组织进行一次抗菌药物点评活动,抽查各科室病例共计400份(重点抽查了以下科室:感染科、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神经科),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点评结果通报各科室,奖惩到人。药剂科定期编写并出版《药学信息通讯》,公布了耐药信息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2013年度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如下:

2013年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率45.6%(标准≤60%),已达标;药敏试验率10.0%(标准≥30%),未达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5.1DDD(标准≤40DDD),已达标;I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占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24.6%(标准≥30%),未达标。 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均为β-内酰胺类,且前十名药物大多数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级别较高。 2013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100题(2)

抗菌药物练习题(100题)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C ) 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下列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B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4、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D ) A. 是否存在感染 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 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 以上都对 5、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D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 B.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根据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 C. 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 D. 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7、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时间应为:(B ) A. 12~24小时 B. 24~48小时 C. 48~72小时 D. 2小时以上 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C ) A.24h B.48h C.72~96h D.96h 9、抗菌药物的范畴不包括( D ) A、抗细菌、真菌感染药物 B、抗生素类 C、合成抗菌药物类 D、植物成分抗菌药

10、以下关于革兰阴性菌说法错误的是(B ) A、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B、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C、耐药的非发酵糖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 D、耐碳氢霉烯肠杆菌 11、以下哪项不是抗生素滥用的不良影响(C ) A、耐药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B、过敏和毒性作用 C、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D、增加医疗花费 12、以下哪项不属于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的情况(D ) A、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 B、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C、需氧、厌氧混合的严重感染 D、非难治菌感染 13、下列哪项属于推荐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D ) A、中性粒细胞伴发热,经验性治疗 B、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C、消化道灭菌治疗 D、致死性感染,且对β内酰胺过敏 14、据调查,我国住院患者中大概有多大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的治疗( C )。A、40% B、60% C、80% D、95% 15、抗菌药物的使用状态在人体内构成了哪三方面的关系( A )。 A、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人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 B、抗原和抗体、抗原和补体、抗体和补体之间的关系 C、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药物和抗体之间的关系 D、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抗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 16、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最突出的原因是( C )。 A、患者药物知识的欠缺 B、药品的不合理销售方式 C、医院现行的体制 D、医务人员知识的欠缺 17、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最常见的是( C )。 A、有适应证却没有用 B、该有高剂量的时候用的剂量不够 C、没有适应证却用了,或使用抗生素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D、选用对病原体不敏感的药物 18、以下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的是( B )。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阿奇霉素 D、克拉霉素 19、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要加强哪方面的管理( D )。 A、国家层面的要求管理 B、医疗机构的管理 C、医生的自律 D、以上皆是 20、所谓合理用药,指的是( D )。

抗菌药物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检查情况总结 药剂科在医院等级评审抗菌药物检查中,整体情况良好,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记录完整,现将本次检查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抗菌药物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齐全。 本次检查中我们检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关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多项文件、查看了《抗菌药物目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用量及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处方权名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完备,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监管工作扎实。 临床药师能全面监控全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原始记录详细、从预防用药选择、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每月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详尽分析汇总。 3、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全面开展。

临床药学室、中心摆药室及门诊药房能够切实做好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发现不合理用药,能通过温馨提示卡等多种形式与医生进行沟通,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对于不合理用药通过药学简讯、药事会进行通报,绩效考评进行质控扣分,干预力度大,切实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4、实现了信息化分级监管,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持续改进。 通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软件,实现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信息化,切实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2012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8.7%、8.1%、7.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62%、62%、6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58.24、51.16、47.18;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 2013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6%、6.6%、7.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7%、57%、5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44.63、42.45、37.34;介入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8.69%、26.6%、4.16%;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9月份已降至83%。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明显降低,较2012年同期明显改善,显示出了持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