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国庆作业

高一化学国庆作业

高一化学国庆作业
高一化学国庆作业

高一化学国庆作业

姓名学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6 Cl32 Na12Ca27 Cu24请将选择题选项填在题号左侧,谢谢配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B、 a粒子散射实验是英国科学家汤姆生进行的

C、电子的发现和元素的放射性现象说明了原子还可以再分,是有结构的

D、科学家常用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293118X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A、0

B、57

C、118

D、175

3、某阳离子Mnn+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

A、x+y

B、x+n+y

C、x-n+y

D、x+n-y

4、元素X的原子获得3个电子或元素Y的原子失去两个电了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两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得到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Y3X2

B、X2Y

C、X2Y3

D、Y2X

35、在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中,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6、据报道,某一种新元素的质量数是272,核内质子数是111,则其核内的中子数为

A、161

B、111

C、272

D、43

37、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A、两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B、两种不同的离子

C、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8、下列关于原子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6C表示碳原子的质量数是18

B、23592U表示铀原子的质量数是235,核外有235个电子

C、2311Na表示钠原子的质量数为11,核内有23个中子

D、21H表示氢原子由1个质子,1个中子和1个电子组成。

9、金属钛对人体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髓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和属于同种元素

B、和的性质几乎相同

C、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8

D、和为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10、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

B、

C、

D、

1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分子式为C60。

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C、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B、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0、012 kg C所含有的碳原子个数

C、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D、含有

6、02×1023个H原子的H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13、假定把12C的原子量定为24,把24 g12C含有的原子个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而物质的量的定义不变,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此时16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B、标准状况下44 g CO2的体积为

22、4 L

C、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16∶1

D、标准状况下,

11、2 L O2的质量为32 g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或18个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不超过8个

C、一切原子都有质子和电子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15、今有

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三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二倍,则

A、B各为

A、

C、Be

B、

C、Al

C、Si、Na

D、Cl、Na

16、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在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上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7、元素A和B的离子A3+和B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A的核电荷数为n,则A和B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2n-3

B、n-3

C、5

D、2n-5

18、已知A2-离子共含有x个中子,A元素的质量数为m,则n克A2-离子共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

19、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与氖原子含有相同电子数的是①F-②Na+③HF④NH3

⑤CH4

A、仅①②③

B、仅②③④

C、仅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20、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B和11B,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

10、8。下列对硼元素中的10B的质量分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等于20%

B、小于20%

C、大于20%

D、无法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共15分)

2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 L氢气所含中子数是2NA

B、4时,

5、4 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为0、3NA

C、1 mol K变成K+可提供的电子数为NA

D、所有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22、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NA)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2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是:

A、Mg2+、Al3+、Cl-、Ar

B、 Na+、F- 、O2- 、Ne

C、 K+、Ca2+、S2-、Ar

D、、Mg2+、Na+、Cl- 、S2-

24、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核电荷数为112),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之比277∶12

25、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1

58、1

60、162。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此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80

C、其中质量数为79的同位素原子占原子总数的1/2

D、此元素的单质的平均式量为160

三、填空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硫离子铝离子锂原子氮原子

2、1~20号元素中电子总数是10的原子为______;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

A、

B、C三种元素,已知它们可形成A2C型和BC2型化合物。且A+离子、B原子和C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试回答:(1)写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 _____ ,B___ ,C___ __ ;(2)画出三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A:______ ,B:_____ _ ,C:______ 。(3)写出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式A______ ,B______ ,C______ ;

4、8g氧气为

mol; 0、1mol氧气共有

mol电子。

5、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则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g。

6、与16g氧气所含有分子数相同的氨气是 g,与16g氧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氨气是 g。

7、将某文献资料上记载的有关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摘录如下:35Cl

34、969

75、77%35Cl35

75、77%37Cl

36、966

24、23%37Cl37

24、23%平均

35、453平均

35、485试回答下列问题:(1)

34、969表示_______________ ;(2)

35、453表示________________ ;(3)35表示________________ ;(4) 35、485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5)

24、2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67、2升,质量为116克,求该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各为多少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BBBA

C A B

D B 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CDBDBBCBD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共15分)题号2122232425选项BCCDBCBDCD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1、略

2、略

3、 (1)写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 ___钠__ ,B___ 碳,C___ 氧__ ;

(2)略(3)略

4、0、25

1、6

5、56/NA

6、8、5

4、2

57、(1)

34、969表示_氯-35的相对原子质量;(2)

35、453表示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_(3)35表示___氯-35的质量数_ ;(4)

35、485表示_氯元素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_(5)

24、23%表示_氯-37的原子个数百分数_

四、计算题

1、一氧化碳28克。二氧化碳88克。

高一化学假期作业(10)

高一化学假期作业(10) 2013-4-26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是混合物,但是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 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乙醇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乙醇是一种酸 D.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裂化、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2.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4H10B.C4H10 C.CH2Cl2D.C 3.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生成环己烷 ④苯中碳碳键长完全相同⑤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⑥间二氯苯只有一种 A. ①② B. ①⑤ C. 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5.下面的式子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CH2CH3CH2CH2CH3 这些结构中出现重复的是() A.①②B.④⑤ C.②③④D.均不重复 6.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的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适量溴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中通入氢气,在Ni催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7.由某气体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为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颜色无变化,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B.在导管口点燃该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有水滴产生,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C.点燃该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用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2008.4 第Ⅰ卷(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Cu-64 N-14 Zn-65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NH3的结构式为 C.HCl的电子式为D.热稳定性:H2S>HF 2.目前,科学家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 60分子熔进Si 60 的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它是一种硅酸盐 C、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它是一种合金 3.氢化钙可作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溶剂B.还原剂C.氧化剂D.既作还原剂又氧化剂4.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Fe2+、CO32-、SO42-B.Na+、K+、Cl-、SO42- C.Mg2+、H+、Cl-、NO3-D.K+、Ca2+、HCO3-、Cl- 5.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 2 4 +4H+ B.2Fe2++Cl2====2Fe3++2Cl- C.I2+SO2+2H2O====H2SO4+2HI D.H2O2+H2SO4====SO2+O2+2H2O 6.2004年4月15日重庆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2004年4月20日江苏扬州发生的氨气泄漏事故再一次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下列有关氯气和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和氨气都是易液化的气体 B.氯气和氨气都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C.氯气和氨气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作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大兴区高一物理作业:班级姓名

答案: 1、D(点拨: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来看,已知的求解位移的途径有两种:(1)位移公式

20at 21t v s +=;(2)平均速度公式t s v =,即t v s =由位移公式20at 2 1 t v s +=可知,t 时间内 位移由v 0与a 两者决定,因而ABC 都不可能得出谁大、谁小的结论,而由平均速度和位移的 关系s=vt 则可判断.所以D 正确) 2、A(点拨:本题可有多种解法,如用平均速度法,即t v s =,则甲甲t 2v s 0= ,乙乙t 2 v s 0=,由乙 甲乙 甲t t s s = 得:s 乙=9m,故A 正确) 3、A(点拨:此题作图象法较为简洁,如图所示,要乙车追上甲车,则要 它们位移相等.即:面积S △OAB =S OACD ,所以,由三角形相似可知追上甲车时,乙车速度为2v) 4、20;1.6(点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前ts,2ts,3ts,…,nts 的位移之比为1:4:9:…:n 2) 5、5;40 6、12.5;15;1.5 7、1440m(点拨: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到离开地面升空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s 1,速度由0变到v 1=80m/s,加速度a=4.0m/s 2,则由 1121 s 2a v =得,800m 2a v s 121 1==飞机从v 1=80m/s 做匀减速运动到静 止的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观,加速度a 2=-5.0m/s 2,则由222 122s 2a v v =-, 得2 2 1 2222a v v s -=,则跑道长度至少要为s=s 1+s 2=1440m) 8、:(1)略(2)20s(3)50m/s(点拨:设汽车速度v=90km/h=25m/s,行驶t 的时间被截获,警车加速度a=2.5m/s 2,追上超速车时的速度为v′,则截获时:20s s 5 .2252a 2v t at 21vt 2=?==?=,v ′=at=2.5×20m/s=50m/s)

磁县第一中学高一国庆假期化学作业

磁县第一中学高一国庆假期化学作业 一、选择题 1、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笔不含铅B.水银不含银C.白金不是金D.火碱不是碱 3、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A. 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在1000℃时,甲烷可分解为石墨和氢气 4、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5、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 ) A.硫酸,纯碱,孔雀石B.硝酸,烧碱,绿矾 C.冰醋酸,乙醇,醋酸钠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6、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氯酸钾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酒精 D、干冰 7、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稀硫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8、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O43-),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A、Ca2(OH)(PO4)3 B、Ca3(OH)(PO4)3 C、Ca4(OH)(PO4)3 D、Ca5(OH)(PO4)3 9.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A. 某广告语:本饮料纯属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环境 C、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有单质 11、下列物质中,与0.3moLH2O含相同氢原子数的物质是( ) A、0.3moLHNO3 B、3.612×1023个HNO3分子 C、0.1moLH3PO4 D、0.2moLCH4 12、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Cl2 B、HCl C、Br2 D、HBr 13、1mol Na转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1.204×1023 D、6.02×10—23 14、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 Na+、0.4mol Mg2+、0.4mol Cl-,则SO42-为() A、0.1mol B、0.3mol C、0.5mol D、0.15mol 15、在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3:1 D、2:3 1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1.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B. 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C.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D. 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2.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O2 B.SO2 C.NH3 D.Cl2 4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5.Na2O、NaOH、Na2CO3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电解质;④细分为:碱性氧化物、碱、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a2+ C.SO42- D.NH4+

7.鉴别NaCl、NaBr、NaI 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CCl4 B.淀粉溶液 C.溴水 D.碘水 8.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a2O2 B.FeCl3 C.NO2 D.SO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 Cu2+ +Fe2+ B.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 H2O 10.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将红色布条放入新制的氯水中,布条退色(HCl) C. 将SO2通入新制的氯水中,溶液退色(Cl2) D. 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11.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O(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HCl ):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已知: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200 mL 0.1 mol?L?1 KCl溶液 B. 5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 D. 25mL 0.15 mol?L?1 AlCl3溶液

高一物理练习题(一)

高一物理练习题(一) 曲线运动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关于曲线运动的性质,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 3.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合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4.如图1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由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 (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 A.物体可能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 5.如图2所示,抛出的石子作曲线运动,试在图中画出石子沿这条曲线运动时在A、B、C、D各点 的速度方向和所受力的图示。 6.某人骑自行车以恒定速率通过一段水平弯路,试分析是什么力使自行车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一、选择题(4分×6) 1.关于曲线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B.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变化 C.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D.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为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作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受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可能做直线运动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4.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5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1和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ΔF,则质点此后() 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一寒假化学作业试题(新课标)

2019 年高一寒假化学作业试题精选(新课标)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精品编辑为大家整理了2019 年高一寒假化学作业,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本题共7 道小题 1. 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C. 石油分馏的目的是生产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 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 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 由于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不同因此采用的不同的冶炼方法. 你认为选择的原则主要是依据( ) A. 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 B. 金属熔点的高低 C. 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D.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3. 随着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减少酸雨以保护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明矶加入海水中静置过滤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 海水晒盐的过程发生复分解反应 C. 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从海水中提取铀等微量元素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方向之一 5.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状态MgCl2 制取金属镁 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和Na2CO3 C. 在第②、④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制取NaHCO3勺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I 6. 铝能用于冶炼金属铁、钒、铬、锰等,其原因是铝具有() A. 两性 B. 导电性好 C.熔点低 D.还原性强,且反应放出大量热 7.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⑤ 电解无水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 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I2 C. 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高一化学假期作业一

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 ) A.2-甲基-1-丁烯 B.2,2-二甲基丙烷 C.5,5-二甲基-3-己烯 D.4-甲基-2-戊炔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甲醇的球棍模型: C.3﹣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3.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 A.(2组) B.(4组) C. (3组) D. (4组) 4.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 A.2-甲基-2-丁烯 B.2,3-二甲基-1-丁烯 C.3-甲基-1-丁烯 D.2-甲基-1,3-丁二烯 5.具有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芬必得” 主要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3H18O2 B.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C.该物质属于羧酸类有机物 D.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6.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键线式”简化表示。与键线式为的物质互为同分 异构体的是 A. B. C. D. 7、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苯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B.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也为4种 C.含有5个碳原子的饱和链烃,其一氯代物有3种 D.菲的结构为,它与硝酸反应,可生成5 种一硝基取代物 8、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 动吸收,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OCH3 B.CH3CH2CH(OH)CH3 C.CH3CH2CH2OH D.CH3CH2CH2OCH3 9、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2H4O,对应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分别为图1、图2。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图1 甲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 乙的核磁共振氢谱 A.甲的结构简式为 B.乙的结构简式为 C.乙的结构简式为CH2=CH-OH D.甲、乙两者之间属于官能团异构 10、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 出题人王琳 审核人王福国 假期作业一7.6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第1题(7分) 完成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1.由AgCl 制备AgNO 3:将AgCl 溶解在氨水中,电解,所得产物溶于硝酸; 2.由Hg 2Cl 2得到Hg :浓硝酸氧化,加热至干,溶于热水后电解; 第2题(8分) 钢中加入微量钒可起到脱氧和脱氮的作用,改善钢的性能。 测定钢中钒含量的步骤如下:钢试样用硫磷混合酸分解,钒以四价形式存在。再用KMnO 4将其氧化为五价,过量的KMnO 4用NaNO 2除去,过量的NaNO 2用尿素除去。五价钒与N -苯甲酰-N -苯基羟胺在3.5~5mol/L 盐酸介质中以1︰2形成紫红色单核电中性配合物,比色测定。 回答如下问题: 1.高价钒在酸性溶液中通常以含氧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写出钒与浓硫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2.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测定过程中KMnO 4、NaNO 2和尿素的作用。 第3题(8分) 黄金的提取通常采用氰化-氧化法。 (1)氰化法是向含氰化钠的矿粉(Au 粉)混合液中鼓入空气,将金转移到溶液,再用锌粉还原提取Au 。试写出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计算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Ф0Au +/Au =1.68V ,Ф0O 2/OH -=0.401V ,Ф0Zn 2+/Zn =-0.70V ,K 稳Au(CN)2-=2.0×1038 K 稳Zn(OH)4 2-=1.0×1016) (2)为保护环境,必须对含CN -废水进行处理,请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处理方案。比较它们的优缺 第4题(6分) 1.用通用的符号和式子说明所谓的过氧化合物,写出四种过氧化合物的化学式。 2.过氧化钙由于具有稳定性好,无毒,且具有长期放氧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的无机过氧化物,主要用于消毒杀菌。定量测定过氧化钙(Ⅱ)中过氧化物含量,通常先用适当的酸使过氧化钙分解,然后采用高锰酸钾法或碘量法测定以上分解产物。请写出这两种方法的化学方程第5题完成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11分): 1 三硫化二砷溶于硫化钠溶液。

高一物理 家庭作业

高一物理家庭作业1 一:填空题: 1.小球从5m高处,向离小球4m远的竖直墙以8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碰墙点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要使小球不碰到墙,小球的初速度最大为________。 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处以初速度v O水平抛出,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那么它运动 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4kg的物体在半径为4m的圆周上以4m./s的速度运动,向心加速度 a=______m/s2, 所需的向心力F=____________N 4、雨伞边缘至竖直伞柄的水平距离为r且高出地面h,现竖直伞柄以角速度ω旋转, 使雨滴自边缘甩出后落至地面成一大圆圈,则此圆半径为_______________ 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o水平抛出,经时间t,速度大小为v t,那么v t为______________ 4、如图,两球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远小于r,而球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 别是m1和m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 6、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 50 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是火星表面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火星吸引力的 ________倍. 7、两颗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p,轨道半径之比r1∶ r 2 =q,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T1∶T2=________,它们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F1∶ F 2 =________. 8.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用以上各量表示地球质量M=________. 9.已知地球半径约为 6.4×106 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_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0.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质量为50 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是火星表面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火星吸引力的______倍. 二、实验题: 11、安装实验装置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B、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C、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D、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a· b· c· d· (图-1)

高一化学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 A.碱——①④ 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2.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A.金刚石、干冰、SO2 B.KCl、盐酸、NaOH C.CuSO4·5H2O、冰、乙醇 D.臭氧、CaCO3、铝合金 3.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碳酸钠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物 B.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出现红色沉淀物 C.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气泡 D.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 4.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5.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石灰水 B.豆浆 C.泥水 D.蔗糖水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D.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 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0.3NA D.常温下,1L0.1mol/LMgCl2溶液中含Mg数为0.2NA 8.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 9.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 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10.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11.下列操作能证明溶液中有SO42-存在的是() A.加入*酸化的Fe(NO3)3,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假期作业四.doc

衡水二中2014暑假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假期作业四 完成时间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检查人 得分 2. 3.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稀硫酸用于除铁锈 D.碳酸钠除去馒头中的酸味 有些燃料在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对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302——表示三个氧分子 B. S0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 4. 5. +3 C. A1——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下 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3H ——表示三个氢原子 B. D. 长期饮用蒸憾水有益健康 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 ? -

A. 测定空气中02含量 B.盛血集气瓶放置 C.读取液体体积 D.引燃酒精灯 氢氧化钻[C O (0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 + 2HC1 == C0CI2 + H 21 ;②CoCl 2+2NaOH = Co(0H)21 + 2NaCl,下列错误的是 A. ①为置换反应 B.氢氧化钻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②为复分解反应 D.钻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 2S03)其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 A. +2 B. -2 C. +4 D ? +6 下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FC 时,将20g 固体乙加入50g 水中,可得到70g 溶液 C. 紡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将FC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力2°C 时,它们的溶 质质量分数相等 小亮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合金,陶瓷,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煤,石油,液化气属于化石燃料 B. 应禁止食用使人发胖的油脂,胃酸过多的认可多喝柠檬汁 C. 电动自行车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动车喷漆可以防止钢铁的锈蚀 D. 用汽油洗涤油污使乳化作用,用氮气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7. 8. 6.

2019年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2019年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50分) 注意:1.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上交 答题卷。 2. 考生开始答题前,请先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7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能够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 毒 B.通入过多的空气,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同时提升热量的利用 率 C.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持续更新人们对原 子结构的理解 D.水泥、玻璃、青花瓷、红宝石、玛瑙、分子筛都属 于硅酸盐工业产品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准确的是 A.NaCl的电子式: B.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 53I C.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A.SiO2与干冰的晶体结构相似 3.我国科学家制得了SiO2超分子纳米管,微观结构如图。下列叙述 准确的是 B.SiO2耐腐蚀,不与任何酸反应 C.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D.光纤主要成分是SiO2,具有导电性 4.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高炉炼铁中焦炭直接还原化合态的铁 B.钠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金属,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C.元素分析仪是一种可用于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色分析仪器

D.12C可用于考古断代B.制备S2Cl2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 还原反应 C.S2Cl2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3S↓+SO2↑+4HCl D.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沸点:S2Br20 有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如图所示,现将3molNH3和2molCO2通入容器中,移动活塞 至体积V为3L,用铆钉固定在A、B点。发生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如下:CO2(g) + 2NH3(g)CO(NH2)2(S) + H2O(g) 第6 / 8页 Ⅱ. 室温下,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中,溶液体系可能存在的含A微粒(H2A、HA-、A2-)所占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H2A的电离方程式为。(2)经计算Ka(HA-。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 排列顺序为▲。 26. (7分)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电解稀硫酸 制得。 (1)图中阴极为▲(填“A”或“B”),其电极反 应式为▲。 (2)若C处通入O 2 ,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若C处不通入O2 ,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有yL气体(标准情况),则E处收集 的气体中O 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忽略 O 3 的分解)。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1.(2012·枣庄市高一期末考试)某有机物叫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 上述标识的含义是( ) A.自燃物品、氧化剂B.腐蚀品、有毒

C.爆炸品、腐蚀品D.氧化剂、有毒 【解析】苯酚有关的标识分别为腐蚀品和有毒物质。 【答案】 B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解析】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避免因酒精的挥发而使下次使用时不能点燃的情况。 【答案】 A 3.为了列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 4NO 3 ②(NH 4 ) 2 SO 4 ③KCl ④油漆⑤汽油⑥过磷酸钙⑦MgO,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列车的是( ) 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 C.①④⑤D.①④⑦ 【解析】本题涉及的一些物质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从化学安全常识角度来说应该了解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本题也有巧解,MgO是不易燃物质,由此排除A项、B项、D项。 【答案】 C 4.(高考组合题)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①②③ A.(2010·江苏高考改编)洗涤沉淀时(如图①),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B.(2012·北京高考)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2009·广东高考)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2012·北京高考)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洗涤沉淀,在过滤器中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 自然流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错;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取不和水相溶的萃取剂,装置为③,B对;粗盐提纯,首先将粗盐溶于水加合适试剂后过滤,再将食盐溶液蒸干即可,装置为①和②,D对。 【答案】 A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 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解析】取用固体时,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液体时,量少可用胶头滴管,量多时可倾倒;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时,液体的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化学竞赛大纲 初赛基本要求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 有机是大头,命名结构性质都可以出题,还可以和配合物晶体结合,《有机化学》(北大出的)要求的都要掌握,再做做关于合成、性质的题,推荐丁漪出的《化学竞赛教程》(最好用解答的那本),好好研究一下。 结构式重点和难点。有多做一些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的题,基本的知识掌握了,这两块应该没太大问题。晶体很难,即使做很多题也不一定可以掌握,但基本的份不可以丢。原子结构已经很多年没有考了,如果再考肯定考分析信息的能力,应该不会很难。滴定每年会有一道大题。而且越来越重视,如果运气好只是一道高中就会的计算,但运气不好的化就会遇到《分析化学》里的内容。化学平衡考的比较简单,但要有备无患。电化学可能会出难题,多看一下《无机化学》,会有启发。有效数字不可以不注意,大学和高中的要求不同,改卷老师都遵循大学的标准,只有规范才能不丢无谓的分。物理化学和溶液已经多年未考,但热力学的内容是决赛里的难点,看自己有没有必要学这个了。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有几个建议:如果你是分析型的。就多做一些题,做题可以让水平提高很多,如果是记忆型的,就多看看书,尤其是有机无机,虽然每年都出一些新信息,但它的模型在书上都能找到。最后祝你取得好成绩。 附化学竞赛大纲(一般不会改动) 说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篇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