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施工现场处于山区及沟河地段,生活区在低洼地带,一旦遇到连续降雨天气,可能发生水灾。

1.2 水灾可能发生在施工区和职工生活区,将对施工生产和人员造成伤害。

1.3 水灾多发生在春夏两季。

1.4 水害发生前一般会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或强暴雨天气, 造成河水徒涨和积水无法外排, 从而发生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2.1.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1.2 自救组: 副经理、各施工队队长及指定人员组成。

2.1.3 救护组: 项目书记、办公室、各施工队工班长指定人员组成。

2.1.4 疏导组: 由项目副经理、安质部、测量室、各施工队值班人员组成。

2.1.5 保障组: 由项目总工、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设备部、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及指定人员组成。

2.1.6 善后组: 由项目书记、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1.7调查组: 由项目副经理、总工、工程部、安质部、设备部、物资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2 应急岗位职责

2.2.1 组长的职责

A 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

B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

C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 启动并组织实施项目现场处置方案, 向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D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 组织项目应急演练, 指挥项目应急行动。

2.2.2 副组长的职责:

A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 组长不在位时, 代行其职责;

B 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落实项目应急行动, 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C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 根据险情发展, 提出改进措施;

D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3 自救组职责:

实施现场处置, 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 根据现场情况, 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2.4 救护组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 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及时做好转运工作。

2.2.5 疏导组职责:

维护现场, 将获救人员及时转至安全地带; 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2.6 保障组职责:

提供技术保障, 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畅通, 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供给。

2.2.7 善后组职责: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 配合项目做好相应及理赔工作。

2.2.8 调查组职责:

按要求提供事故情况和相关资料, 参与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 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

评估险情, 判断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当发生险情时, 值班人员立即组织危险区域施工人员

撤离, 迅速报告应急自救组长, 自救组长迅速上报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3.1.2 报警方式采用警报器、喊话或其他方式疏散人员, 并采用电话向值班室报警。

3.1.3 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时, 应急自救组长向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申请启动应急预案, 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 联络方式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

3.1.4 现场应急自救领导小组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 报警的内容主要是: 水灾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水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

3.2 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见应急处置方案后的图表式样附件)。

3.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3.1 收到预报时处置措施

停止施工, 切断可能被水浸淹的设备电源,人员和物质、设备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

检查、维修抽水设备, 疏通排水沟渠,准保好各种抢险救灾物质。

进一步收集水文气象资料, 以便对灾情后续发展作出判断。

3.3.2 事故发生处置措施

迅速撤离所有作业人员, 切断电源, 确保安全。

监测采集水文气象数据, 记录相应水量的流量、流速, 利用抽排设备进行抽排;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保护物资设备和生产成果,组织抢险人员和物质进行救灾。

3.3.3 有遇险人员时的处置措施

遇险人员要积极自救, 同时要想方设法通知救援人员自己所处的准确位置, 以便得到及时救援;

救援人员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携带相关救援机具、物资(根据储备物资装备确定), 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搜救。

4. 注意事项

4.1 搜救人员(两人以上一组)首先穿好救生衣、乘救生筏, 携带必要的应急照明装备和氧气袋、救生筏、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

4.2 遇险人员救出后转至安全地带, 及时进行救助。

4.3 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 应封锁现场,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4 救助人员要服从指挥, 统一行动。

4.5 及时将抢救搜救进展情况报告应急自救组长。

4.6 对可能影响区域张贴告示, 提醒居民注意相关事项。

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施工现场处于山区及沟河地段, 生活区在低洼地带, 一旦遇到连续降雨天气, 可能导致水灾发生。

1.2 水灾可能发生在施工区域或职工生活区, 将对施工生产及人员造成伤害。

1.3 水灾多发生在春夏两季。

1.4水害发生前, 一般会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或强暴雨天气, 造成河水暴涨和积水无法外排, 从而发生淹溺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2.1.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1.2 自救组: 副经理、各施工队队长及指定人员组成。

2.1.3 救护组: 项目书记、办公室、各施工队工班长指定人员组成。

2.1.4 疏导组: 由项目副经理、安质部、测量室、各施工队值班人员组成。

2.1.5 保障组: 由项目总工、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设备部、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及指定人员组成。

2.1.6 善后组: 由项目书记、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1.7调查组: 由项目副经理、总工、工程部、安质部、设备部、物资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2 应急岗位职责

2.2.1 组长的职责:

A 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

B 随时掌握现场险情;

C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 启动并组织实施项目现场处置方案, 向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D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 组织项目应急演练, 指挥项目应急行动。

2.2.2 副组长的职责:

A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 组长不在位时, 代行其职责;

B 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落实项目应急行动, 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C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 根据险情发展, 提出改进措施;

D 自救组职责:

实施现场处置, 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 根据现场情况, 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遇险人员。

E 救护组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 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F 疏导组职责:

维护现场, 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 对危险区域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G 保障组职责:

提供技术保障, 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畅通, 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

H 善后组职责: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 配合项目做好理赔工作。

I调查组职责:

按要求提供事故情况和相关资料, 参与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 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当发生险情时, 发现人员立即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 迅速报告应急自救组长, 自救组长迅速上报项目应急办公室。

3.1.2 报警方式采用喊话或其他方式疏散人员, 并采用电话向外界报警。

3.1.3 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时, 应急自救组长向项目事故应急

救援指挥部申请启动应急预案, 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等。

3.1.4 现场应急自救领导小组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 报警的内容主要是: 发生的时间、地点, 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数量), 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

3.2 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3.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淹溺人员被抢救出水后, 要立即进行如下抢救:

3.3.1 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物, 检查溺水者口中是否有假牙。如有, 则应取出, 以免假牙堵塞呼吸道。

垫高溺水者腹部, 使其头朝下, 并压拍其背部, 使吸入的水从口、鼻流出。这个过程要尽快, 不可占过多时间, 以便进行下一步抢救。

3.3.2 检查溺水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如没有, 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 使溺水者仰卧于硬板上或地面上, 一只手托起其下颏, 打开气道, 另一只手捏住其鼻孔, 口对口吹气, 约每分钟16次~18次。

3.3.3 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 检查溺水者的颈动脉, 以判断心跳是否停止。如心跳停止, 则应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 方法是: 双手叠加对溺者心脏部位进行每分钟60次~80次的挤压。

3.3.4 迅速将溺水者送医院急救, 在送医院途中不要中断抢

救。

遇险人员要积极自救, 同时要想方设法通知救援人员自己所处的准确位置, 以便得到及时救援;

救援人员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携带相关救援机具、物资(根据储备物资装备确定), 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搜救。

4. 注意事项

4.1 救援人员首先穿好救生衣、乘救生筏, 携带必要的应急照明装备和氧气袋、救生筏、救生衣等救生设备。

4.2 遇险人员救出后转至安全地带, 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其他救助。

4.3 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 应封锁现场,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4 救助人员要服从指挥, 统一行动。

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火灾隐患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隐患描述 市场水压低,发生火灾时不宜扑救。 二、事故风险分析 (一)事故类型 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人身伤亡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XX市场出租房屋。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夜间。 (四)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能导致生命、财产损失;着火过程中易产生烟气,如人员吸入肺部造成呼吸不适甚至使人窒息或烧伤事故;火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五)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事故发生前可能会有电线发热、燃烧散发的胶皮气味及其他物质燃烧的焦糊味; 2.伴有浓烟。 (六)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火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引发气罐爆炸。 三、应急工作职责 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 (一)总指挥:总经理 1.接受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二)副总指挥:公司副总 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2.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政府主管部门求援或配合政府部门应急工作。 (三)各小组人员构成 1.协调联络组:生产管理部 (1)跟踪并详细了解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公司HSE 委员会主任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2)通知供水部门加大火场周围供水管道压力,必要时组织罐车运水; (3)通知供电、供气部门切断燃烧区域、建筑物内影响灭火战斗行动的高压电气设备电源、气源,根据现场情况负责安排切断建筑物内非消防专用电源、气源; (4)通知A公司各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2.后勤保障组:党政工作部 (1)担负后勤保障任务,保证救援物资及时、充足供应; (2)组织调配应急车辆。 3.医疗救护组:经营管理部、财务资产部 (1)负责联络医院,在路口迎接医疗救护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2)做好伤员的救治工作。 4.抢救治安组:房屋租赁公司 (1)了解着火原因,查明现场有无人员受到伤害,并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同时尽快把着火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等转移到安全区域 (2)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扑救初始火灾; (3)疏散人员,维持现场交通秩序; (4)协助为火灾爆炸现场提供救援所需的水、电。 5.后备协助组: (1)配合消防部门实施火场灭火的战术措施,负责火灾现场被困人员营救工作。 (2)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扑救初始火灾;

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河北中煤四处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二〇一五年十月 邢台煤矿项目部

目录1瓦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3水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4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5机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6爆炸材料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7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河北中煤四处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1事故特征 a)瓦斯事故主要有瓦斯窒息、瓦斯积聚等。 b) 事故多发生工作面、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巷中。 c) 瓦斯、煤尘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2应急组织与职责 1.2.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1.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1.3发生瓦斯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发生瓦斯事故时,遇灾人员屏住呼吸,立即戴好自救器或脸朝下卧倒在水沟里,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积极进行自救。 事故发生后,当班瓦斯员、安全员或班组长迅速组织人员沿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同时尽可能迅速了解事故的性质、程度、范围。 矿调度接到汇报以后,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和部门成立应急指挥部,据灾情制定应急方案,下达指令组织抢救。同时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地区人员沿指定路线撤退。 瓦斯煤尘燃烧初期,现场人员要积极组织扑灭,并切断电源,火势发展很快,不能尽快扑灭时,现场人员当迅速撤离。 瓦斯煤尘爆炸摧毁的通风设施,应急指挥部在确认无二次爆炸危险时,要组织人员及时进行恢复,防止通风系统紊乱。 发生瓦斯煤尘燃烧事故时,采取措施如下:如果瓦斯煤尘燃烧火势较小,要利用现有条件直接灭火,火势较大无法靠近或瓦斯浓度超限且呈上升趋势时,立即撤人,由救护队进行灭火。 1.2具体地点处理计划 212采面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采面供电,212运巷人员立即迅速戴自救器逆风流从采区皮带巷,撤至采区轨道巷,从副立井升坑;采面事故点上风侧人员迅速戴自救器逆风流从采区皮带巷撤至采区轨道巷,从副立井升坑;采面事故点下风侧人员和212风巷人员迅速戴自救器就近撤到采区皮带巷、轨道巷和副立井升坑;严禁从风道及风井撤人。救灾通风方式为:风井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救灾人员由副立

洪水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洪水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项目部××范围的场所。 二、事件特征 项目部所在区域内发生连降暴雨天气、洪水灾害,使施工区域、办公区及生活区地面严重积水,并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导致发生机械设备被淹、建筑物被淹倒塌、停电、人员伤亡等事故。 三、应急职责 (一)区域施工人员 1、立即切断现场电源,并撤离现场。 2、向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报告。 (二)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 1、组织先期抢险,组织施工人员撤离施工现场。 2、向项目部经理报告。 3、向医疗机构请求援助。 (三)项目部经理 1、按既定程序组织处置。 2、向上级单位、有关部门报告。 四、现场应急处置 (一)现场应具备条件 1、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张贴紧急救助的疏散路径及联系电话。 2、通讯、照明工具、救援器具等。 3、急救箱及急救药品,担架及救护车辆。 (二)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及时通知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接到报告应立即联系各应急救

援组,并及时赶到受灾现场,立即切断现场电源,停止作业,防止次生伤害发生,及时组织人员撤离施工现场。 2、按既定程序抢救伤员。 3、拨打现场急救电话、安排急救车辆送医院抢救,或请求“120”援助。 4、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 5、事故超出应急能力时,向119、120以及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项目部接到台风、暴雨、洪水等预警后,要及时通知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同时发布预警信息,传达到项目部各部门防洪主要负责人。 2、各部门防洪主要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内把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位施工人员。 3、台风、暴雨、洪水出现时,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尤其在高处作业及低洼处作业必须停止作业,施工人员根据要求撤离施工现场。 4、现场处置人员及时到位,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主管部门及时联系汇报和获取最新消息。 5、洪水发生时,由应急工作组通知电工断电或供电部门停止供电。 6、出现人员伤亡事故时,要随时做好抢救伤员工作。 7、若洪水灾害超出项目部的处置能力,应急工作组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转移或撤离。同时要求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 8、人员紧急转移或撤离时,要安排各单位负责人清点人数,组织人员迅速撤离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 1 事故特征 (3)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3)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3)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4)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4) 2.1 应急组织机构 (4) 3 应急处置 (5)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5)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5) 3.3 应急处置措施 (7) 3.4 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7) 4 注意事项 (7) 附件1: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8)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危险为由于电器设备、非防爆工具使用不当或漏电而发生电器火灾,如电焊机操作起火,配电箱起火,输电线路起火等;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发生设备线路起火从而引发火灾;切割金属焊接作业操作不当而引起周围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甚至引起乙炔瓶爆炸灾害;职工违规使用电气设备、取暖设备和其他原因而引起火灾。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见下表: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 当火灾发生时也会同时发生爆炸,在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会造成

人员伤亡。 在后期的救援中如果处理不得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物料泄露; 1.4.2易燃易爆场所未穿戴防静电防护服; 1.4.3高温、高压易燃物料泄漏; 1.4.4在人力系统附近作业时思想大意; 1.4.5化学品不按规定乱放; 1.4.6 电缆电器老化打火; 1.4.7 易燃易爆场所未使用防爆工具; 1.4.8 机动车辆未带防火帽进入易燃易爆区; 1.4.9 生产区域违规使用明火;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火灾)汇总

东明县金满仓粮油购销有限公司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公司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处置方案适用于东明县金满仓粮油购销有限公司 1.4方案内容: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2事件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可能发生的事件: 类型:火灾事故 区域、地点或装置:易燃易爆物品 季节(时间):施工过程中 危害程度:中毒与窒息,灼伤;设备机械损坏、报废 征兆:违规操作;未经批准使用明火作业;流动吸烟 3应急组织及职责 3.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公司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副经理担任,成员为各部、室负责人、各班组负责人。

应急救援小组下设战斗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等应急专业组。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组织开展现场自救工作。 3.2职责 3.2.1公司应急救援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对于公司发生的突发事件,立即上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在上级领导机构未到来前组织进行现场应急抢险和处置工作。 (3)接受上级应急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向其汇报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理情况; (4)组织公司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培训、演练和修订工作。 3.2.2应急专业小组职责 ⑴通信联络组:发生事故后立即上报上级领导小组。采集事故发生的数码影像资料。 ⑵战斗组: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接受公司应急组织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做好现场警戒布设工作。 ⑶物资保障组:协调组织救灾资金、物资和运输等工作。 (4)疏散引导组:负责现场的隔离保护、人员的疏散。 (5)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护,伤害人员的紧急救助。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施工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火灾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地点、伤亡情况。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由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决定启动本方案。 4.2如火势不大且没有蔓延迹象,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使用本部位消防设施灭火。 4.3如火势有发展趋势,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在组织进行火灾扑救的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报警(报警电话119报警要点: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及大约数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并派人迎接。同时将火灾情况向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4.4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号:AQ-BH-00152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On site disposal plan of earthquake accident

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事故特征 1.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办公楼和综合楼等建筑物倒塌、财产损失等;易引起采空区塌陷、有毒有害气体涌出、边坡及排土场出现滑坡等危害。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东胜地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采空区塌陷、边坡及排土场出现滑坡、办公楼及住宅楼倒塌。 1.3事故发生可能造成危害程度 由于事先地质部门提前预测并发布了地震信息,人员及安全转移并未有人员伤亡,只是办公楼中所有财产未及时转移受到损失。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牲畜异常兴奋,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气象异常、地声异常、

地光异常、地气异常、地动异常、地鼓异常、电磁异常等现象。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长:现场值班矿领导及值班人员。 副组长:现场值班段领导 成员:现场各个班组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职责:现场发生事故后,值班矿领导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处理突发灾变以及事故汇报,并启动相关的救援小组,进行救援行动。现场灾难矿内无法处置的向上级汇报,上级指挥部判断灾情大小并组织救援或向上一级汇报。如果现场符合级别时应简化报告程序,直接通知到救护大队。矿级指挥部及救援小组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救援过程。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生活服务部和医务室做好临震物资的储备工作;及时搭建临时避震场所,备好床位和照明设备等;临时救治点应准备好医疗

洪水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洪水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目录 1.总则 2.应急响应组织机构与职责 3.应急设施的配置和管理 4.潜在的洪涝灾害诱发因素 5.应急处理程序

1总则 1.1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暴雨、洪汛等灾害,在发生洪涝灾害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得到有效的应急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施工现场和办公区、生活区防洪防汛工作。 2 应急响应组织机构与职责 2.1项目部应急指挥部是防洪防汛应急响应的最高指挥机构。 2.2应急情况时,指挥机构分工及职责如下: (1)设总指挥1名(项目部项目经理),负责现场防洪、防汛应急响应的总体决策及指挥。 (2)设副总指挥2名(生产副经理、工程管理部主任),负责现场指挥与协调。 (3)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部),作为防洪防汛应急响应日常工作机构。 (4)设防汛抢险队(工程管理部建筑专业负责组建,电气专业、热机专业、BOP专业公司组建的抢险队作为预备队),负责组织力量,落实防汛器材,安排防汛值班,及时处理险情,抢救并转移受困人员、重要物资和资料,与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请求外界接应支援。 (5)各部门、专业公司、分包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日常的防洪防汛宣传和检查落实工作,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配合防洪防汛各项工作的开展。 2.3下班后发生的洪涝事故,由当日的值班人员紧急处理,并及时上报,按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置。

3 应急设施配置和管理 3.1防汛器材配置: (1)施工现场配置足够数量防汛物资:砂袋、铁锹等; (2)防汛抢险通信器材:手机、对讲机; (3)排水机械(潜水泵、离心泵) 3.2防汛器材的管理 (1)防汛物资由物资管理科及各协作单位负责储备与保管; (2)防汛抢险通信器材由综合办公室及各协作单位负责提供; (3)工程管理部组织,安全监察科参加,负责检查落实有关应急资源的准备情况; 3.3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和人工报警相结合的方法。 4 潜在的洪涝灾害诱发因素 4.1异常的暴雨、台风和洪汛; 4.2深基槽开挖; 4.3现场排水不畅; 5 应急处置程序 5.1防洪、防汛阶段 (1)根据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落实现场防汛人员与物资; (2)应急办公室组织成立防汛抢险队,安排专人进行防汛值班,做好防汛记录; (3)各部门、专业公司、协作单位应与应急办公室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汛情,及时通报相关方; (4)防汛抢险队应根据汛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险情。 5.2洪涝成灾阶段 (1)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向应急办公室电话报警,并安排接应; (2)防汛抢险队投入一切抢险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根除或减小险情; (3)应急办公室应及时通报临近相关方采取必要应急措施; (4)应急指挥部组织对险情周围地区进行隔离,安排有关单位转移人员、重要物资和资料等; (5)各部门、专业公司、分包单位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物资和资料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一旦接到疏散指令,及时进行转移。 5.3应急程序

化工企业操作室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下列事件均有可能造成火灾伤亡事故: (1)电线老化短路打火,发生电气火灾。 (2)设备操作不当,发生设备线路起火从而引发火灾;(3)操作不规范导致电脑高温引起火灾; (4)操作室防护措施不完善; (5)电线漏电,电脑损坏,无安全警示; (6)操作室器材管理和使用不当。 (7)鼠虫啃咬线缆。 火灾事件类型: (1)火焰烧伤 (2)高温物体烫伤 (3)火灾造成装置停工 (4)DCS系统误操作装置火灾爆炸 (5)房屋塌陷 (6)电击伤亡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原因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原因见下表: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3.2造成的危害程度 火灾会造成装置停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轻者装置各控置点混乱;重者人员伤亡、DCS系统误操作造成装置火灾、爆炸。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线路产生火花; 1.4.2某个部位有烟气或异味; 1.4.3使用部分有明火; 1.4.4线路有漏电现象; 1.4.5使用电器时个人安全意识缺失; 1.4.6接触化学药品 2.0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 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3.0应急处置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目击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若火险较轻,能够完全自行扑灭的,现场负责人自行组织自救、灭火。若火险严重,不能确定是否能够自行扑灭的,还必须同时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接报后,迅速召集人员进行扑救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事故报警程序 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120报警求救。 3.2.2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3.2.3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

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矿井水害事故危险性分析及可能发生的水害类型 1、矿井水文地质 井田为低山黄土丘陵区,大部分面积被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所覆盖。石炭系地层仅在切割较深的沟谷中可见露头。 全井田无长年性河流。沟谷发育,较大沟谷雨季才有洪水排泄。井口不受洪水影响。 1)含水层 (1)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 奥陶系灰岩全部深埋于石炭系、二叠系之下。据磁窑沟煤矿吃水井(SI4)分析,含水层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孔深296.12m,水位埋深148m,水位标高862m,动水位下降20m时,单井出水量可达3784m3/d。奥陶系灰岩顶板到13号煤层底板厚46m左右。 (2)石炭系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本组仅在井田西及西南部沟内见有出露,含水层主要是砂岩裂隙,根据钻孔揭露,井田内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不发育,中细粒砂岩含水层裂隙亦不发育,根据开采煤矿斜井揭露情况看,该组含水层裂隙不发育,仅有局部淋水,水量很小,只有供降尘使用,无需排水。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山西组地层中上段在井田内大部分被剥蚀,其含水层以该组下段的中粗粒砂岩为主,裂隙较发育,属弱富水含水层,单井出水量一般

10-50m3/d,局部可达100m3/d,水质类型为HCO3-Na.Ca.Mg型,矿化度0.35g/L。 下石盒子组以上基岩地层井田内被剥独。 (4)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分布在井田大部地区,含水层以粉细砂以及黄土裂隙为主,由于地层切割强烈,大多透水而不含水,局部可形成上层滞水,水质较好,但水量很小。 2)井田隔水层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为一套以泥岩、粘土岩、铁铝岩为主的地层,夹簿层灰岩和砂岩,砂岩一般为泥质结构,隔水性很好,根据ZK7钻孔揭露,本溪组地层厚21.00m,13号煤层底板到本溪组顶板也是以粘土岩为主的,地层厚25.50m,两段地层合计厚度46.50m,其中粘土岩占地层厚度的80%以上,该段地层是煤层和奥陶系之间很重要的隔水层。 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1.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 井田内虽没有长年性河流,但由于基岩呈单斜构造,煤层出露于沟底与松散岩层直接接触,因而开采煤层时,第一要在沟底和沟两侧留足保安煤柱,第二矿井井口一定要开在最高洪水位以上,以防雨季洪水的侵入造成淹矿事故。 随着煤矿的开采,顶部岩层将遭到破坏,尤其是井田南部及沟谷中,煤层埋藏较浅,会使地表岩层裂隙加大、增多,甚至形成地面塌

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施工现场处于山区及沟河地段,生活区在低洼地带,一旦遇到连续降雨天气,可能发生水灾。 1.2 水灾可能发生在施工区和职工生活区,将对施工生产和人员造成伤害。 1.3 水灾多发生在春夏两季。 1.4 水害发生前一般会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或强暴雨天气, 造成河水徒涨和积水无法外排, 从而发生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2.1.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1.2 自救组: 副经理、各施工队队长及指定人员组成。 2.1.3 救护组: 项目书记、办公室、各施工队工班长指定人员组成。 2.1.4 疏导组: 由项目副经理、安质部、测量室、各施工队值班人员组成。

2.1.5 保障组: 由项目总工、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设备部、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及指定人员组成。 2.1.6 善后组: 由项目书记、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1.7调查组: 由项目副经理、总工、工程部、安质部、设备部、物资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2 应急岗位职责 2.2.1 组长的职责 A 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 B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 C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 启动并组织实施项目现场处置方案, 向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D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 组织项目应急演练, 指挥项目应急行动。 2.2.2 副组长的职责: A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 组长不在位时, 代行其职责; B 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落实项目应急行动, 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C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 根据险情发展, 提出改进措施; D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火灾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火灾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二、危险性分析和控制措施 主要危险为由于电器设备使用不当或漏电而发生电器火灾,如电焊机操作起火,配电箱起火,输电线路起火等;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发生设备线路起火从而引发火灾;切割金属焊接作业操作不当而引起周围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甚至引起乙炔瓶爆炸灾害;职工违规使用电气设备、取暖设备和其他原因而引起火灾。 员工应认真执行作业规程,不违规操作,在作业之前首先清除易燃物品,发现火情果断及时采取措施;办公室职工宿舍人员应按规定使用电器设备,不得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离开办公场所宿舍应切断所有用电设备电源;各级人员认真学习单项作业活动主要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做好事故防控工作。

三、火情报告程序 1、内部报警:所有施工人员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线路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和异味、施工部位有明火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确定火险情况后,大声向周围人员发出火险警告。若火险较轻,能够完全自行扑灭的,现场负责人自行组织自救、灭火。若火险严重,不能确定是否能够自行扑灭的,还必须同时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接报后,迅速召集人员进行扑救。 2、对外报警:根据火势情况,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确定安排向上级或者消防队报警(电话:119)。 3、火情已被扑灭,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调查后,方可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组长: 应急组副组长:现场带班领导 应急组组员:专职安全员及各班组负责人 当出现险情时,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应急组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组长及副组长都不在,则由应急组中职务最高的组员临时担任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 2、职责 组长职责:组长负责现场处置方案的审批,对火灾事故现场进行组织指挥救援。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副组长职责:负责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实施。 组员职责:负责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执行,落实现场处置指令,根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3.1事故特征 3.3.1.1矿井火灾事故危险性分析 引起火灾的基本要素:可燃性、热源和氧气。根据引燃物的不同,分为自燃起火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和引火源。内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和可燃物氧化后热量聚集。火灾的燃烧消耗风流中的氧气,使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产生大量的热能和一氧化碳的及其化有毒有害气体。矿井火灾如果发生大容易积存瓦斯的采空区、巷道高冒区时,可能产生诱发瓦斯爆炸的危险,严重威胁着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 我矿矿井火灾事故风险指数为:R=C×E×P=5×2×3=30 R<40≥27较高风险 3.3.1.2矿井火灾易发生的地点不同。 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容易发生的地点不同。 3.3.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1、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1)煤炭自燃的外部征兆 (1)井下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以及从火区流出的水的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温度。 (2)巷道壁帮出现水珠,是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由于热量的

集聚提高了煤体的温度,使水分蒸发,因而巷道中的湿度增加,水汽凝集在空气中呈现雾状,在支架和巷道壁表面形成水珠,一般把这种现象叫巷道煤壁“出汗”。但应注意,有这种现象的地方不一定都是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因为在冷热两股气流汇合的地方,也会在巷道中出现雾气和“出汗”现象。 (3)在巷道中如闻到煤油、汽油和松节油气等芳香族气味时,尤其当闻到煤焦油的恶臭时,表明煤炭自燃已发展到严重程度。 (4)煤炭自燃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使人产生闷热、憋气、头痛、四肢无力、疲劳等症状。 (5)开采浅层煤时,可看到从地表塌陷裂隙中逸出水汽并能闻到煤焦油味;冬季可以见到地表塌陷区的积雪先融化。 为了尽早而准确可靠地发现井下自燃火灾,应及时在井下空气样进行化验,分析空气成分的变化,如发现一氧化碳及乙炔、乙烯等,且是持续存在的,其浓度随时间逐渐增加,则可断定煤炭已自燃。 总结矿井煤炭自燃的征兆是:先来气(水蒸气)、后来味(煤油味、汽油味、和煤焦味);先发汗(水珠)、后发干(温度升高后水分被蒸发);不是着火,就是冒烟。 2)外因火灾的征兆 (1)安装胶带运输机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 (2)运输机下浮煤较多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

洪涝灾害事件专项应急处置预案(专项5)

洪涝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为提高机械制造公司防洪减灾水平,高效有序地做好汛期的抢险救灾工作,最低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确保汛期安全生产的防汛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防洪法》及《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机械制造公司洪涝灾害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本公司洪涝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本公司可能会发生的洪涝灾害类型为厂区涝。表现为厂区道路积水,厂房低畦岗位进水。 1.2 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 导致我公司厂区涝原因主要是暴雨雨量大,排洪沟排洪不及引起的。 原因分析: 1)气候分析:本区位于东经120014`—133015`,北纬33008`—34020`。该地区属于季风性海洋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年最大降雨量1221.9mm,年最小降雨量434.4mm,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6-9月份有可能发生特大水灾。 2)地理位置分析:公司处于市中东部,吴寨河在公司厂区通过,南临矿工路。厂区地势北高南低,吴寨河与厂区排洪沟贯通,承担者厂区和吴寨河的泄洪任务。一旦发生水灾,当吴寨河泄洪水位升高,超过警戒水位(标高2.4m、警戒水位1.9m)就会造成灌,厂区排洪沟无法排水,厂区造成涝。 1.3 危害程度分析 厂区有多个生产岗位地面低洼,生产岗位放置有机电设备,如果厂区积水进入生产岗位,机电设备被淹将导致厂房停产,机电设备损坏。同时暴雨可能引起人员淹溺、建筑倒塌等事故。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的,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战备、提前防的方针。 1)6-9月份生产安全部24小时值班人员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情况,做好防汛

初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初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公司名称 初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初始火灾是火灾形成的初期,这一时期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处理不当,将会导致火灾或更大灾难的形成。 酒精具有易燃易爆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罐体、铁桶、生产设施、管道本体质量问题或者操作失误,而导致酒精泄露,泄露出来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若通风不良,会造成易燃蒸气聚积,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到火源(如雷电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以及其他点火源),则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酒精受季节影响较大,如遇到夏天,温度较高,泄漏出来的液体,挥发更快,且易达到其闪点而发生闪燃。另外,在雷雨高发期季节,铁桶、生产设施、管道若防雷防静电设施失效,则会发生雷电火灾事故。 车间、仓库所涉及的可燃物品,具有一定的可燃性,由于管理不善,如电气线路老化、短路,违章动火等原因,导致可燃物品初始火灾。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发生初始火灾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 (1)酒精仓; (2)油库;

(3)车间、仓库等涉及可燃物品场所。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初始火灾可能出现的预兆: (1)出现酒精、柴油泄露; (2)在酒精、柴油等爆炸危险区域内,周边有点火源存在,如电气设施使用非防爆电气设施,使用铁制工具处理泄露液 体,法兰静电跨接或静电接地失效,防雷设施失效等; (3)电气老化、短路,违章动火等,且周边有可燃物品。 2 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班组长所组成。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 工作职责 2.2.1 岗位员工职责 (1)发现初始火灾,立即关闭相关管道阀门; (2)使用现场灭火器进行灭火; (3)呼喊周围人员参加到灭火和报警;

初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初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公司名称 初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初始火灾是火灾形成的初期,这一时期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处理不当,将会导致火灾或更大灾难的形成。 酒精具有易燃易爆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罐体、铁桶、生产设施、管道本体质量问题或者操作失误,而导致酒精泄露,泄露出来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若通风不良,会造成易燃蒸气聚积,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到火源(如雷电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以及其他点火源),则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酒精受季节影响较大,如遇到夏天,温度较高,泄漏出来的液体,挥发更快,且易达到其闪点而发生闪燃。另外,在雷雨高发期季节,铁桶、生产设施、管道若防雷防静电设施失效,则会发生雷电火灾事故。 车间、仓库所涉及的可燃物品,具有一定的可燃性,由于管理不善,如电气线路老化、短路,违章动火等原因,导致可燃物品初始火灾。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发生初始火灾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 (1)酒精仓; (2)油库;

(3)车间、仓库等涉及可燃物品场所。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初始火灾可能出现的预兆: (1)出现酒精、柴油泄露; (2)在酒精、柴油等爆炸危险区域内,周边有点火源存在,如电气设施使用非防爆电气设施,使用铁制工具处理泄露液 体,法兰静电跨接或静电接地失效,防雷设施失效等; (3)电气老化、短路,违章动火等,且周边有可燃物品。 2 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班组长所组成。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 工作职责 2.2.1 岗位员工职责 (1)发现初始火灾,立即关闭相关管道阀门; (2)使用现场灭火器进行灭火; (3)呼喊周围人员参加到灭火和报警;

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施工现场处于山区及沟河地段,生活区在低洼地带,一旦遇到连续降雨天气,可能导致水灾发生。 1.2 水灾可能发生在施工区域或职工生活区,将对施工生产及人员造成伤害。 1.3 水灾多发生在春夏两季。 1.4水害发生前,一般会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或强暴雨天气,造成河水暴涨和积水无法外排,从而发生淹溺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2.1.1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1.2 自救组:副经理、各施工队队长及指定人员组成。 2.1.3 救护组:项目书记、办公室、各施工队工班长指定人员组成。 2.1.4 疏导组:由项目副经理、安质部、测量室、各施工队值班人员组成。 2.1.5 保障组:由项目总工、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设备部、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及指定人员组成。 2.1.6 善后组:由项目书记、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1.7调查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工程部、安质部、设备部、物资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 2.2 应急岗位职责 2.2.1 组长的职责: A 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 B 随时掌握现场险情; C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项目现场处置方案,向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

D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应急演练,指挥项目应急行动。 2.2.2 副组长的职责: A 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B 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落实项目应急行动,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C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D 自救组职责: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遇险人员。 E 救护组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F 疏导组职责: 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G 保障组职责: 提供技术保障,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畅通,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 H 善后组职责: 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配合项目做好理赔工作。 I调查组职责: 按要求提供事故情况和相关资料,参与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当发生险情时,发现人员立即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迅速报告应急自救组长,自救组长迅速上报项目应急办公室。 3.1.2 报警方式采用喊话或其它方式疏散人员,并采用电话向外界报警。 3.1.3 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时,应急自救组长向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申请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等。 3.1.4 现场应急自救领导小组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报警的内容主要是: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数量),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

3洪水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0310洪水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I版本号:Q/SSJT-YA.***-201*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洪水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xx24 发布 xx24 实施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发布Q/HBSZ-YA-03.11-xx A/0I目录前言 .II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2 事故类型和危害种类(事件特征)12.1 事故类型12.2 危害种类23 应急组织与职责23.1 应急组织机构23.2 应急处置职责24 应急处置24.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2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4.3 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35 注意事项46 附件46.1 联络方式46.2 重要物质装备清单46.3 规范化格式文本46.4 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46.5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56.6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5Q/HBSZ-YA-03.11-xx A/0II前言《洪水灾害现场处置方案》是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应急预案体系文件之一,编写格式和规则,依据GB/T29639-xx《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鄂安办[xx]41号《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该方案阐述了触电事故类型.危害种类.应急组织及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等。现予以发布,望全体职工遵照执行。批准人:批准时间。Q/HBSZ-YA-03.11-xx A/01洪水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了防止洪水灾害现场的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提高救援效率,特制定本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国气象局令第16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的洪水灾害现场的应急救援。2 事故类型和危害种类(事件特征) 2.1 事故类型暴雨洪水一一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简称雨洪。山洪一一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洪水。由于地面新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所以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特点,常造成局部性洪灾。泥石流一一川地溪沟饱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突发性洪流。泥石流暴发突然,运动快速.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大。泥石流是特殊的固体径流,固体物质含量很高,可达30-80%。流体作直线惯性运动。遇障碍物不绕流而产生阻塞.堆积等正面冲击作用。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办法

**平安汽车修理厂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方案 为了快速有序的处理好不同程度的火灾现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火情处置程序 (1)报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立即报告值班人员,按报警器报警,同时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2)接报:值班人员接报后,携带应急包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并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现场应急抢救工作。 (3)火情已被扑灭,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了解情况调查火情事故完毕后,经同意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2、火险、火灾处置程序 (1)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应急指挥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通知各抢救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抢救行动,在短时间内扑灭火源或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 (2)按指挥人员要求,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现场处置领导小组联系。 (3)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抢救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4)疏散组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 (5)物资抢救组做好物资抢救工作。 (6)现场保卫组做好火灾现场的警戒保卫工作。 (7)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8)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抢救行动时,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3、受伤人员的处置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4、扩大响应 (1)火灾事故发生并蔓延,企业组织各方力量进行火灾的扑救和控制火势蔓延,并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求专业消防队进行救援。 (2)抢救伤员可拨打急救中心电话,请求医务人员进行救护。 (3火灾现场指挥人员向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5、灭火结束 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