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驻华外国商社、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宾馆饭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销售、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涉外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了解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2. 了解国际商务中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环节和具体运作,包括组织货源、签订合同、报关报验、安排运输、制单结算等。

3. 具有较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较好地用外语进行商务洽谈,能熟练地处理商务函电、合同和单证。

4. 具有国际汇兑的基本知识和经济核算的基本技能。

5. 初步具有公关能力。

6. 具有中英文录入技能。

7. 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国际商务信息及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程

1. 德育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80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80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7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108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6. 体育与健康(14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二) 专业必修课

7. 专业英语基础(288学时)

在教育部中职英语教学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基本达到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PETS II) 水平的要求。

8. 商务英语函电(108学时)

在英语水平基本达到PETS II水平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商务往来信函的格式、专业词汇和语言文体特点及常用通讯形式的文体;初步掌握撰写和翻译商务信函的能力及技巧。

9. 商务英语听说(144学时)

在具备一定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在听力设备帮助下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技能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较好掌握英语语音、语调,逐渐适应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熟练地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商务常用英语。

10.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32学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经济全球一体化等基本概念,理解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贸易活动的影响和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的作用,了解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及有关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基本知识。

11. 进出口贸易实务(108学时)

使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工作的基本环节及主要贸易方式,了解从贸易谈判、签订买卖合同到履约各个环节工作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业务问题的能力。

12. 外贸单证实务(72学时)

使学生了解单证工作在议付结汇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国际商务中有关支付的业务知识,正确、及时、美观、齐全地制作各种单据,较熟练地掌握电脑制单技能(上机制单时间应占总课时数的2/3) 。

13. 国际汇兑实务(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国际收支、汇率的有关基础知识及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理解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初步掌握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方法。

14. 商贸法律与案例(108学时)

使学生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我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通过评析商贸典型案例和经营者成败得失,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律与惯例,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法律和惯例分析、解决贸易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15. 电子商务模拟运作(36学时)

利用模拟实验教室,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的操作和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与模拟的国外客户进行网络交易;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办理EDI制单及进出口的各种手续。

16. 会计基础(72学时)

使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借贷记账法及经营过程的核算项目,了解成本核算的定义、程序及会计报表的内容,初步具有在商务活动中进行经济核算、成本核算的能力。

17. 综合实习(540学时)

综合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通过综合实习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各种业务问题,实习期间应进行实践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为撰写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综合实习应有实习方案、实习管理规定和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后要完成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撰写、实习鉴定等工作。

(三) 选修课

18. 世界经济概论(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及其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相互关系,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概况,培养学生对世界经济发展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初步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19. 国际经济合作知识(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基本形式。了解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和状况。具备国际技术转让和工程承包的基本常识。

20. 营销基础知识(72学时)

使学生了解营销活动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市场细分方法和目标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知识和国际营销调研方法。具备搜集、整理商业信息,分析消费者行为和推销商品的一般能力。

21. 港口与航线(36学时)

使学生了解主要国家的主要港口,清楚主要海运航线和陆桥、国际多种方式联运线路。熟悉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方法。了解主要国家的贸易地理状况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概况。

22. 外文报刊选读(72学时)

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外语词汇的情况下,能较顺利地阅读一般的国外报刊中的经济贸易类短文。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进一步增加词汇量。

23. 商务应用文(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外贸业务文书和其他商务文书、行政文书的特点、内容和作用。掌握以上文书写作要求,具有熟练地写作商务信函和行政公文的能力。

24. 公共关系知识(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商业活动中的功能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了解基本的公关手段和方法。通过公关案例和公关实践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公关能力。

25. 礼仪与形体(72学时)

使学生熟悉涉外礼仪基本常识和要求,通过形体训练使学生形成健美的体魄和高雅文明的气质。

26.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36学时)

使学生了解一些应知的新技术和新概念,了解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破除各种各样的迷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7. 汽车驾驶(72学时)

通过汽车驾驶培训,使学生掌握小客车驾驶技能和交通法规常识并取得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小客车驾驶执照。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

七、说明

1.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习课) 。

2. 本专业的选修课程为限选课,每个学生选择选修课不得少于规定学时数。各校可根据当地情况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开设选修课,并在学期结束前3~5周公布下学期各年级必修课、选修课。

3. 每门课程应留出教学时数的10%作为机动学时数。

4. 本专业为宽口径专业,设有国际商务物流管理等专门化方向。物流管理专门化方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建议为:

中等职业学校

国际商务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商务英语函电教学基本要求

(10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商务英语函电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和写作英语商务信函的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处理进出口业务往来函电和签订合同。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1 000个左右的商务函电常用词汇。

2. 了解商务函电常用短语、术语、习惯用语和习惯表达方式。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理解外商来函并译成通顺、具有专业特点的汉语。

2. 能用正确的格式和语言文字撰写各业务环节的简单英文信函。

3. 能正确理解、翻译及填制一般的英文合同、协议。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能自觉贯彻执行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

2. 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必修模块

(一) 英语商务信函的格式

1. 了解齐头式、缩进式及混合式的写法。

2. 能正确书写信头、日期和封内地址。

3. 能正确书写信封。

(二) 建立和促进业务关系

1. 学会介绍业务范围、经营方式。

2. 学会介绍商品。

3. 了解邀请函及请柬的写法。

(三) 询盘与报盘

1. 掌握询盘及报盘信函的写法。

2. 学会用恰当的语气写信催促买方接受报盘。

3. 学会恰当地说明价格减让的原因、幅度和以期达到的目的。

(四) 还盘

1. 掌握还盘信函的写法。

2. 学会用恰当的语气和理由说服买方接受报盘。

3. 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说明延迟供货的原因。

4. 学会用恰当的语气写信谢绝还盘。

(五) 达成交易

1. 了解确认成交信的写法。

2. 了解确认续订信的写法。

(六) 支付

1. 了解各种支付条件的表达方式。

2. 会写变更支付方式的信函。

(七) 开证与改证

1. 学会用恰当的语气催促买方开证。

2. 学会写开证通知。

3. 会写展证或改证的信函。

4. 了解信用证的条款。

(八) 装运

1. 了解装运指示和装运通知的写法。

2. 了解催装、分批装运和转运函的写法。

3. 了解集装箱运输的一般表达方式。

(九) 保险

1. 了解各种保险险别及常用保险条款的表达方式。

2. 学会要求超额保险。

3. 学会通知买方保险。

(十) 索赔与理赔

1. 学会写索赔和理赔的信函。

2. 学会写投诉和受理投诉的信函。

3. 学会写拒赔的信函。

选修模块

(一) 电子商务

1. 初步了解EDI及各种现代通讯方式。

2. 初步了解电子商务的文体格式。

(二) 主要贸易方式

1. 代理

(1) 学会如何要求独家代理。

(2) 学会如何接受或拒绝独家代理的要求。

(3) 了解独家经销协议与独家代理协议的要点。

2. 了解主要贸易方式所涉及的合同、协议等。

四、说明

(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3年制)。

2.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选修模块不占用课时,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必修内容灵活采用。

3. 本课程采用108学时教学方案,其中可留10%的学时用作机动,具体课时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108学时)

(二) 教学建议

1.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相当于国家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 II) 的英语基础并已修完本专业相关课程。

2. 本课程要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特点,“精讲多练”。可采取“理解→记忆→模仿→活用”的实践步骤。

3. 要在讲授词汇、句型的基础上,突出信函结构及写作技巧的讲解,体现商务信函“清楚、简洁、礼貌”三项基本要求。

4. 商务信函作为书面语言,应突出中、英互译的训练。英译中要合乎汉语规范,正确使用汉语经贸术语。中译英要合乎商业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

5. 课文的讲解一般应辅以业务背景介绍,以便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串讲课文的方式一般应采用意译法,并应尽量使用学生已学过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三) 教学评价

商务英语函电作为一门写作技能课,应通过课堂提问、听写、测验及作业等方式加强平时检查。应将中英互译、起草信函作为学期末考核重点,应注意考核方法及考试题型的改革创新。

商务英语听说教学基本要求

(144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商务英语听说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外语听力和口语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语音、语调,逐渐适应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较熟练地运用常用商务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在每分钟110~120个单词的语速下,能听懂至少70%的内容。

2. 在一般外事接待、商务谈判活动中能辨析语气和特定情景中语言的含义。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用英语与外商进行一般性交谈。

2. 能用英语熟练地介绍产品、企业、环境,并能准确表达购销意图。

3. 能够准确进行常用商务用语的中英文互译。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严格遵守外事纪律的精神。

2. 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

3. 具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必修模块

1. 日常生活

能听懂日常生活方面的英语会话,并能作出相应反应。

2. 时事新闻

能听懂语速较慢的新闻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

3. 专业用语

(1) 乘机

学会预订机票、办理登机手续过程中常用的英语,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办理机票预订和登机手续。

(2) 机场接送

能熟练地使用英语接送客商。

(3) 入住宾馆

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办理入住手续。

(4) 欢迎词、答谢词

能听懂、理解并能翻译一般的欢迎词和答谢词,会用英语作简单的欢迎词和答谢词,会用英语祝酒。

(5) 打电话

能用英语熟练地接听、拨打电话,作电话记录,能使用英语安排预约。

(6) 市内交通

学会用英语问路,能听懂对方用英语指路。

(7) 饭店就餐

能使用英语在饭店点菜,了解中、西餐常识以及一般的餐饮礼仪。

(8) 游览

会用英语对自然、历史景点和市容进行介绍,也能听懂对方的英语提问。

(9) 购物

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在商店购物。

(10) 日程安排

会根据实际需要及客人的要求,用英语安排日程。

(11) 公司、产品介绍

能用英语介绍公司及产品。

(12) 询价和报价

能用英语进行询价和报价。

(13) 价格磋商

能用英语进行价格磋商。

(14) 支付条款

能用英语就采用何种支付方式进行洽谈。

(15) 装运及交货

能用英语就装运(或交货) 时间、地点进行洽谈或协商。

(16) 包装

能用英语就商品包装进行洽谈。

(17) 保险

能用英语对中国保险条款进行简单介绍,并洽谈保险事宜。

(18) 索赔和理赔

能用英语处理索赔和理赔事宜。

选修模块

1. 包销和代理

能用英语较熟练地洽谈包销、代理业务。

2. 投资

了解并能用英语简单介绍中国有关外商投资方面的政策和具体做法。

3. 加工贸易

了解并能用英语简单介绍对外加工与装配业务的做法。

4. 补偿贸易

了解并能用英语简单介绍补偿贸易的做法。

四、说明

(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3年制)。

2. 本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3. 本课程采用144学时教学方案,其中可留10%的学时用作机动,本课程中的机动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具体课时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144学时)

(二) 教学建议

必修模块的各环节均可以采用情景对话和模拟谈判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在介绍涉外礼仪时也可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

(三) 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

2.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考核听、说、译三方面内容。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要求

(32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成为合格的中初级国际商务专门人员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主要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3. 了解有关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

4.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改革与发展。

5. 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二) 思想教育目标

1. 认真贯彻执行我国的对外贸易方针和政策。

2. 按国际贸易规则参与世界竞争。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必修模块

(一)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际贸易常用名词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 国际贸易发展常识

1. 了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2. 了解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3. 了解国际贸易的一般发展状况。

4.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5.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改革与发展战略。

6. 了解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特点。

(三) 国际贸易政策常识

1.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

2. 了解关税的含义、性质和主要特点。

3. 了解非关税壁垒的含义、特点及常见的非关税壁垒的表现形式和基本作用。

4. 了解鼓励和管制出口的常见措施。

(四) 国际贸易组织和协定

1. 了解主要国际贸易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 了解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一般特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五)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1. 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2. 了解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及其他贸易区域或组织。

3. 了解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4.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

选修模块

(一) 国际贸易发展常识

了解对外贸易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二) 国际贸易政策常识

1. 了解关税的种类、征税的方法、标准和通关程序,计算进出口关税税额。

2. 了解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的目的和作用。

(三) 国际贸易条约

1. 了解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的基本内容。

2. 了解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含义和适用范围。

3. 了解常用的几种国际贸易协定。

四、说明

(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3年制)。

2.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选修模块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学时自行安排。

3. 本课程采用32学时教学方案,其中可留10%的学时用作机动,具体课时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32学时)

(二) 教学建议

1.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意教学方法,密切联系国际贸易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国际贸易现象,积累国际贸易知识,学好学活本课程。

2. 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可通过开展市场调查、专题讨论、演讲比赛、辩论会等与专业有关的活动,丰富授课内容,活跃教学形式。

(三) 教学评价

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师可通过考试、考查、课业及专题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基本要求

(10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学习国际商品交换操作技能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它是对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商贸法律与案例、国际汇兑实务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买卖合同条款的内容和拟定方法;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合同的基本条款及内容。

2. 了解《INCOTERMS 2000》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法律对合同内容的规定。

3. 了解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及其履行的程序。

4. 了解主要的贸易方式。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准确换算商品价格、计算盈亏率。

2. 能根据交易磋商的结果拟制、履行进出口合同。

3. 能根据购销意图,灵活选用贸易方式。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明确“重合同、守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循“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

2. 具有法律意识,按国际规则参与世界竞争。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 概述

1. 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

2. 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内容。

(二) 合同条款

1. 品名、品质、数量、包装

了解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意义。

了解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的内容、规定方法。

2. 价格

了解价格条款的重要性。

了解价格的构成因素。

了解《INCOTERMS 2000》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掌握常用贸易术语的运用。

3. 国际货物运输

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种类及特点。

了解运单的种类及作用。

了解海洋运输的形式。

了解合同中装运条款的主要内容及规定方法。

4.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重要性。

了解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货运保险条款。

了解风险、损失、费用的内涵。

了解海洋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的主要内容及其与英国协会货物保险条款的主要区别,初步掌握进出口合同中保险条款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外贸企业办理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做法。

5. 货款收付

了解收付条款在进出口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重要意义。

了解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收付工具与收付方式。

6. 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

了解争议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了解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条款的内容及涉及的法律与惯例。

(三) 合同签订与履行

1. 合同签订

了解进出口贸易磋商的程序。

熟悉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不同国家法律对发盘与接受及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规定。

了解合同的基本形式及条款。

2. 出口合同履行

了解出口合同履行的重要意义及履约的过程。

了解出口合同履行中的备货、租船定舱、制单结汇的基本要求。

了解信用证审核与修改的基本方法、外贸常见单证的基本内容与填制的基本方法。

3. 进口合同履行

了解进口合同履行的重要意义及履约的过程。

了解进口合同履行中开立信用证、租船定舱、保险、报关、接货、付款的基本要求。

(四) 贸易方式

了解经销与代理、寄售与展卖、投标、拍卖、期货交易、对销贸易及加工贸易的含义、特点及基本程序。

实践模块

(一) 合同条款

1. 能熟练运用进出口贸易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2. 能对商品含佣价、折扣进行正确计算。

3. 能熟练进行FOB、CFR、CIF等贸易条件下的价格换算。

4. 能正确计算运费和保险费。

(二) 合同签订与履行

1. 能按法律规定和合同的要求进行交易磋商并正确拟制合同。

2. 进行申请开证、审证、改证、租船订舱、办理保险、报验、报关、制单结汇等业务环节的操作。

(三) 贸易方式

能模拟套期保值业务。

四、说明

(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3年制)。

2. 本课程教学内容依课程特点分基础和实践两个模块。基础模块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实践模块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3. 本课程采用108学时教学方案,其中可留10%的学时作为机动,具体学时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108学时)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修订)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修订)

市场营销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修订)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一、专业分析 (4) (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4) (二)人才需求分析 (4) 二、专业定位 (4)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5)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5) (三)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5) (四)岗位能力分析 (6) (五)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 (8) 三、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8) (一)课程体系 (8) (二)核心课程介绍 (9) (三)主要实训内容 (10) 四、实训保障 (11) 五、教学周数分配表 (11) 六、课程设置表 (12) 七、教学团队 (14) (一)专任教师任职条件 (14) (二)校外兼职教师任职条件 (14) (三)专兼师资配备 (15) 八、教学方法与成绩考核评价 (15)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15) (二)学习成绩考核评价 (17)

一、专业分析 (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涵盖涉及各个行业,不论是制造行业、零售行业还是其它行业,只要有企业的产生,企业想谋求更高的利润,必须要加强营销工作的推广,所以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决定了营销专业在各个行业发展的状况。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分析来看,我国经济状况发展良好,在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消费在网络消费一直呈上升过热趋势,其它行业的销售额也在稳步增长,由此可见各个行业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逐渐增加,所以依据国家各个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我院成立市场营销专业是顺应当前国家的发展形势。 从辽宁省及大连市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对外贸易依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网络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领域表现出强劲活力。消费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企业快速的发展,也带动了人才供求增加,我院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对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行业的发展形势呈上升趋势,企业需要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我们如何能把综合素质高和实践技能强,并能服务于各行各业的营销人才输送到各个需要的企业,是建设我院特色专业的需要。 (二)人才需求分析 从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得到数据分析情况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从供求总量,全省人才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全省14个市及省人才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 一) 、课程的性质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是旅游三部计算机应用专业、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是职业能力课程中的职业基础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能力, 以及结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网站开发的能力, 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动态网站开发数据库课程的基础。 ( 二) 、课程定位 本课程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根据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以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主线, 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 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实验项目或工作情景, 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 以典型实际问题设备为载体, 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该门课程以形成数据库管理能力和利用高级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编程能力为基本目标, 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 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选取项目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 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与典型的项目为载体, 使工作任务具体化。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三、内容标准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学习单元) 。 ( 一) 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根据计算机应用及工程师、程序员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颁布单位】教育部 【颁布日期】20000501 【实施日期】20000501 第一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 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 )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 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 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 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 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 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 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置和 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 ;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 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 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 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 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软件测试》课程标准 软件技术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3011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 制定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8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软件测试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是针对软件测试员或程序员岗位的任职要求所设置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流程管理和使用自动化工具实施项目测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完整的软件测试的工作过程,能对完整的项目进行测试的实施工作,从而实现与测试技能要求的无缝连接。 前导课程:《C#程序设计》、《面向.NET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后续课程:《项目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紧紧围绕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能力需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基于任务导向来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按照软件测试的知识体系,组织成“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单元测试”、“测试管理”五个部分。针对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岗位需求,设计真实测试项目案例,以典型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在考核方式的设计上,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过程化、能力导向的综合评价。

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强调过程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成绩考核主要采取了课堂表现、实验实训记分、考试等方式。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掌握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方法,能承担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测试计划的制定能力、测试用例的设计能力、测试代码及文档编写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学生今后从事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其他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知识目标: (1)理解软件测试的模型和分类; (2)了解解软件测试的原则、策略、流程; (3)掌握软件测试的过程; (4)掌握白盒测试用例的设计; (5)掌握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 (6)掌握JUnit单元测试技术; (7)了解测试项目管理; (8)了解测试计划、测试总结的编写。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应用常用测试方法,完成对应用系统的测试工作; (2)能够独立编写简单测试计划; (3)能够独立编写简单测试总结; (4)能够独立进行常用测试用例的设计; (5)能够使用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针对某个项目进行完整的测试活动。 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5)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设置 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说明

课程设置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说明 赤峰北方电力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说明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社会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企业、单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备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备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职业教育阶段三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年级上学期设置公共文化课,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专业基础课,二年级设置专业理论课,三年级设置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具体课程设置见(附件1)。为适应学生生活范围逐步从学校扩展到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我校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使学生适应单位集体生活。 课外活动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制定专业名称及用书目录大纲,以保证职业教育的基本质量,提高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三年职业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小而专、专而精,形成有专业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学校也在逐步开设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专业课程。 赤峰北方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20XX年10月17日

(完整版)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附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现行中、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确定。 二、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以5年为主。 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行学分制,完善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办法。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弹性学制的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体例框架 1

与要求制订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有关总体要求,对接行业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具体参考以下表述,结合中、高职实际和专业实际研究确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需要,具有......素质,掌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在素质方面,对照以下总体要求,并结合专业特点研究确定。在知识、能力方面,对应人才培养目标,对照有关课程标准、专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专业代码:620401 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相同或相近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够胜任各类型企业的产品销售工作、市场调研工作、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等岗位工作。 2、就业岗位(群) 营销业务员、市场营销策划专员、市场调研员、销售代表、客户服务管理员等。可在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金融贸易机构、非盈利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从事市场研究、营销管理、广告策划及其推广实施以及相关管理工作,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参加专升本考试。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我们确定市场营销专业

的毕业生适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几方面:一是营销业务员;二是市场营销策划专员;三是市场调研员。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推行‘双证书’

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4)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 五、课程实施建议 (9)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5)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驻华外国商社、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宾馆饭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销售、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涉外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了解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2. 了解国际商务中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环节和具体运作,包括组织货源、签订合同、报关报验、安排运输、制单结算等。 3. 具有较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较好地用外语进行商务洽谈,能熟练地处理商务函电、合同和单证。 4. 具有国际汇兑的基本知识和经济核算的基本技能。 5. 初步具有公关能力。 6. 具有中英文录入技能。 7. 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国际商务信息及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程 1. 德育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80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80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7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论证资料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因此,高职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应企业(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总体方案,是将宏观教育理论与微观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是高职课程特征的集中反映。应用型技术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的综合职业能力: ●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要有较宽的专业知识,能解决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复杂性的技术实践中的问 题; ●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现场突发性 问题的应变能力; ●要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因为解决现场问题、特别是工艺问题时,了解操作过 程往往是一个重要因素; ●要有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 因为生产现场的劳动常常是协同工作的群体活动; ●要有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诚信的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上述知识、技能和行为意识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确保获得相应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应当成为编制高职课程的基础和评价教学目标的标准。这既是编制高职课程的出发点,也是编制高职课程的落脚点。 从知识内容来看,高职课程可分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三类。基础理论是普遍的客观规律,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和发展,是专业技术的基础,也是相近专业的共同基础。专业技术是与具体工作直接有关的并频繁应用的知识,直接反映了当前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体现出职业的针对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劳动者工作素质的要求,不仅是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职教育课程设

市场营销专业(专科)主修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课程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影响营销活动的环境,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调查,对市场营销的4P策略及品牌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思想;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预测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与原理;组织工作的原理与方法;领导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 课程主要内容:学习市场信息基本知识及市场信息收集,加工的基本方法.掌握调研方案设计,实地调查,调查资料的分析,预测及调查报告的写作。使学生能够独立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的市场调研工作。 课程名称:企业定价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定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产品和环境进行及时的价格调整。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职能、价格形成等价格理论策略、价格信息、价格预测、价格策略、价格调整等企业定价知识与技巧。 课程名称:推销学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具备从事推销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推销理论、推销心理、推销策略与技巧,并涉及推销观念、推销方式、消费心理、推销礼仪、面谈技巧及推销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名称:国际市场营销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通过讲授这门课,可以使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以国际市场上的跨文化消费者或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系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有理和方法。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的内容体系的构成;国际市场营销相关概念与知识概述;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国际市场信息;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国际市场商品销售等。 课程名称:广告学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广告的核心理论及基本运作方式。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是按社会职业的划分与归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是通过具体的专业教育形式体现出来的。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专业设置构成了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因此,研究专业设置,对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专业及专业设置概述 一、专业 (一)定义 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分成的学业门类。通常也泛指专门人才所从事的特定的业务领域或某一大类职业。 专业既是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项工作,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种各类人才的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进而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将来职业活动做准备的依据。(《职业教育学》) 专业: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高等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学生按此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职业活动作准备。(《教育大辞典》) (二)职业教育专业的历史演变: 早期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不分专业的。 中国东汉时设立的与太学并立的鸿都门学(专习文学、艺术)。 南北朝时开设的四学馆(儒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隋唐时期所设的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类似于后来的单科专门学院和西欧中世纪大学设置的文、法、神、医等学院,可以认为是按专业进行教学的萌芽。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便对增设专业提出了要求。于是近代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出现了专业分类。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中专学校是学习苏联的结果,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设置专业。技工学校长期不按专业设置,只按工种设置,如设置车、钳、铆、电、焊等工种,近些年来也改称为专业。 职业高中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办起来的,普遍都设置专业。当今不论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按照专业进行教育的,因此,职业教育也属于专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专业与普通教育专业的不同: 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与高等教育的专业是有区别的。高等教育的专业主要依据学科分类、社会发展和工作领域而划分,侧重于学术性,且趋向于拓宽专业面,向综合性发展;职业学校的专业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职业岗位群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而设置,强调职业性,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基础性和就业的适应性。 二、专业设置 (一)定义 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所谓“设立”,是指专业的新建与开设; 所谓“调整”,则是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 专业设置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组织构成的显著特点。 专业设置关系到职业学校办学能否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能否适应学生的择业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它是“决定一所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的基本要素。” 专业目录 定义:专业目录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分类目录。专业目录规定专业的划分、专业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是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进行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文件。 科类结构 科类,是指学科和专业所属的类别。它既是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分类的一种方法,也是专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构成和相互关联的方式。 科类结构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的各科类专门人才的比例。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AutoCAD》平面绘图、《数控编程技术》(含工艺)等基础知识后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学生掌握三维数字建模和计算机辅助编程的重要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教学时数为144学时。《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工程制图、装配、二维线框铣加工、平面铣加工、三维定铀铣加工、点位加工、多轴加工及UG软件的机床后置处理技术和程序仿真验证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础知识,具有CAD/CAM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UG软件进行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为适应机械产品三维设计及加工等岗位作准备。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的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使高等职业学院的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数控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专业技术等,培养学生具备产品数控技术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UG软件三维数字建模的相关知识;2)掌握UG软件装配设计的相关知识;3)掌握UG软件工程图的相关知识;4)掌握UG软件自动编程的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工作;2)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中等复杂装配体的三维装配设计工作; 3)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由三维模型生成符合国标的工程图纸的工作; 4)能够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较复杂机电产品的自动编程,并能生成后处理程序上机操作。 5)能熟悉多轴自动编程6)能了解多轴加工7)能了解在线加工 (三)素质目标 1)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2)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3)良好的工程意识。 三、教学课时:120 学时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一种软件的操作,能独立运用软件完成轴类零件的平面造型及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三维造型。在具备金属切削基本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等各种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刀具,确定切削用量等各种工艺参数,会后置处理、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 职业能力目标: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人员。 2.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各行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 具有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5. 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6. 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 1. 德育(177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

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2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2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25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9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思路之研究

2007-02-01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充满对职业教育不利因素的社会大潮中,职业教育为求生存求发展,合理的专业设置是首要考虑的核心内容,是职业教育立足的根本。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经济建设的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整个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水平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为此面临着较大的冲击与震撼。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专业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以专业设置和布局来集聚教育资源。发展职业教育,无疑会对提高我国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现实却是,这些年来,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学校无奈地抛开自己多年形成的拳头专业、品牌专业,为提高办学效益,趋于从众心理盲目跟风,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严重匮乏的办学条件下,开设所谓高档、热门、紧俏专业来吸引生源。这样,不仅使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社会需要的标准,而且还人为地造成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大量过剩,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命运。还有不少学校为扩大招生,在新生录取时,无奈地降低要求,个别专业甚至没有选择余地,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文化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而且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都较差,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顾及基础差的学生,不得不降低教学要求,这样,使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削弱了社会竞争能力,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 目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相对而言,职业教育是一种更为贴近市场的办学类型,无论是资金来源、招生生源和就业途径等,更多地需要依赖于市场竞争而获得。而在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专业资源是一项关键性的资源。良好的专业既能作为吸引学生的金字招牌,也是集聚教学资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温床。 专业设置的制约因素 更新专业设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科学的规划、稳定的步骤和合理的组织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这些年来,职业教育更新专业设置的运行机制除少数是地方行政组织外,绝大多数是学校自发进行。更新专业设置的职业学校为数众多,可以说涉及到每所学校,其中星星点点的改革成果也自然不少,不过明显缺少有影响的代表。归其原因在于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的发展,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真正属于职业教育的理论,使职业教育更新专业设置的实践一直难以达到令人释怀的境界。虽然从改革策略方面看,这种自发的机制调动了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但其自发性也显露出诸多不足:受诸多制约因素影响,表现出在专业设置方面出现重复浪费,过程流于形式,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等,从而导致无法长期稳定地得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工程性基础课程,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的轨道,而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软件工程》已成为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的方法和技术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学生应能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以及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学生参加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能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参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知识目标 (1)教授以软件工程的发展、主要方法、常用工具的使用为主线。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的软件管理方法、常用的建模工具等。 (2)关键的知识讲授阶段有:软件需求获取方法、需求规格说明撰写与评审方法、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化设计方法、体系结构设计、面向对象UML的软件分析方法、UML 建模方法、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等。 (3)通过该课程的教授,学生应具备软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 2. 能力目标

(1)运用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的能力 (2)编写相关技术文档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工作交流能力。 3. 素质目标 (1)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开发领域常见的职业要求、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与灌输。 (2)专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能够予以准确判断,明确解决思路。 (三)参考学时 64(理论:32\实验:32 )学时。 (四)课程学分 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理论64学时)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等几个方面了解如何将系统的、规范化的和可以度量的工程方法运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软件开发技术,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浅议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

浅议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 摘要: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操作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中职学校要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并以需求导向为原则,培养学生一专多能,还要实施“双证教育”。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0 引言 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有关专家以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为标准,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操作型(技能型)等四种,学术型人才主要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工程型人才主要是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与运行决策,技术型人才主要是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成物质形态,如工段长、施工工程师等,操作型人才主要是依赖技能进行工作。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操作型人才。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课程设置。 1 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普通院校是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以会计专业为例,按学科体系应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管理会计、会计计制度设计、会计发展简史等课程,这种课程模式没有考虑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在该课程模式下,理论教学占支配地位,实践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中等职业教育按这种模式设置课程,就很难办出特色,达到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企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从而确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三个模块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四个模块甚至五个模块的形式,如采用五个模块的形式,可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笔者认为采用四个模块的形式较好,即可设置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合二为一,设置一些综合课程,从而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如可会计原理与财务会计合并为企业会计。同时,应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 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和能力,而且,要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因为: 第一,一个人不可能通过一次学习,就获得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全部知识,根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发达国家平均每人一生要转换4-5次职业,美国转换次数更多,平均每人达11次; 第二,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可用15年,普高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只能用5年; 第三,目前,面对中专生就业率不高的现实,中职毕业生除了就业外还有升专升本的需求,尽管我们反对把升学作为中职的主要职能,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学生升学的现实。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升学的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