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市场开发情况调查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石台县丰富旅游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探索其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文章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方法,以石台县的主要景区景点的开发情况及其旅游市场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特征为调查对象,同时本文参照了石台县旅游部门有关旅游资源相关数据调查统计表,作者最终从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的功能、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收入构成这四个方面对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前景提出设想。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开发情况,调查

目录

一、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开发情况调查 (1)

(一)牯牛降景区 (1)

1. 景区概况 (1)

2. 主要景点及开发情况 (1)

(1)门襟综合服务区(入口处) (1)

(2)龙门景区 (1)

(3)双河口景区 (1)

(4) 奇峰景区 (1)

(5) 主峰景区 (2)

(二) 仙寓山景区 (2)

1. 景区概况 (2)

2.主要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 (2)

(1)综合服务区(售票处) (2)

(2)天方度假村 (2)

(3)大山景区 (3)

(4)古徽道景区 (3)

(5)龙潭景区 (4)

(三)秋浦河沿岸 (4)

1. 基本情况 (4)

(1)天方夜潭漂流 (4)

(2)世外桃源漂流 (4)

(3)怪潭漂流 (4)

(4)秋浦河第一漂(古栈道漂流) (4)

(5)秋浦河漂流 (5)

(6)金水岸漂流 (5)

(7)龟石滩漂流 (5)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5)

(一)重点调查法 (5)

(二)典型调查法 (5)

三、石台县旅游市场调查 (5)

(一)基本资源概况 (5)

1. 酒店概况 (6)

2 旅行社概况 (7)

3.旅游景点概况 (8)

(二)石台旅游市场综合分析 (10)

四、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11)

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市场开发情况调查

一、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开发情况调查

安徽省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包括牯牛降景区、仙寓山景区、秋浦河沿岸景区。以下将

分别介绍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牯牛降景区

1. 景区概况

位于石台县南部,与祁门县交界处,距石台县城25公里。石台境内部分位于大演乡和仙寓镇境内。主峰海拔1727.6米,为皖南第三高峰。1988年5月9日,经国务院以国发[1988]30号文件批准,牯牛降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以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石台县境内33.6平方公里,祁门县境内33.4平方公里。

2006年4月,由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的《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根据规划,将牯牛降分为六大景区:石台县境内有主峰景区、双河口景区、龙门景区、奇峰湖景区:祁门县境内有观音堂景区、九龙池景区。

2. 主要景点及开发情况

(1)门襟综合服务区(入口处)

建有售票楼、龙门山庄、办公楼、停车场等,总建筑面积7944平方米。

(2)龙门景区

龙门景区主要景点有:古树群、严家古村、四叠瀑、飞龙瀑布、龙门潭等。

(3)双河口景区

双河口景区由龙门潭向西南方向绵延近10公里,直至主峰西北部大峡谷两侧,与龙门景区以竹亭为界,从亭南行至双河口,西上经檀家园可至四叠瀑。双河口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主要景点有:南国古长城、小双河口、椅子川、大双河口、红军洞、原始森林。

(4) 奇峰景区

位于仙寓镇奇峰村,海拨约600米,距仙寓镇约15公里,其中乡村公路6公里(柏油路宽约5米),盘山沙石公路9公里(宽约4米)。

奇峰景区位于保护区外围,无自然景点,当初规划为景区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奇峰湖,70年代曾计划在此建设奇峰水库;二是布置旅游基础设施。奇峰村至主峰直线距离约3000米,沿山间小道步行约6公里可抵达主峰。

(5) 主峰景区

主峰海拔1727.6米,是牯牛降景区自然景观的精华之所在。主峰顶上主要风光是:黄山松、悬崖峭壁、大峡谷(面积约1平方公里,谷深约1300米)、军委测绘局的三角点坐标,(看不到原始森林)。景观有些类似黄山光明顶,但不及光明顶壮观。主峰顶空间有限, 200—300米长的山脊上,最多可同时容纳游客约500 人。由主峰可望见双河口、三尖峰、排刀峰以及祁门汪村、历溪两个村落。由汪村、历溪到主峰步行约需7小时。

目前到主峰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从双河口登山,此线路地势险峻,步行约需6小时;二是从奇峰村登山,地势相对平缓,沿山间小道步行需3.5-4小时,途中穿越两个茶园、越过防火道后进入保护区(防火道处海拔约1020米,距奇峰村直线距离约1500米)。保护区内主要为杂木林,松树林。主峰顶下方200米处是高山草垫,此处地势平毯,面积约5000平方米。

(二) 仙寓山景区

1. 景区概况

景区位于石台县仙寓镇境内,原珂田乡全部范围,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景区入口距县城38公里。仙寓山是黄山余脉,主峰仙寓尖海拔1376米,山势险峻。主要景色为峡谷、小溪、七彩玉谷、古徽道、仙女坟、茶园,水库(天方湖)。空气清新、环境幽谧,2007年被评为3A级景区。景区内的大山富硒村,是全国闻名的长寿村,村内的天方茶业集团茶叶基地被国家旅游局旅发[2004]38号文件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主要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

(1)综合服务区(售票处)

距县城38公里(325省道9公里,乡村公路29公里),主要建设有茶香楼、景区售票房,并计划建设门楼及换乘服务区。

(2)天方度假村

位于汪家坞,距售票口约4公里,占地27.8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建设有48栋房屋,其中客房200间。

(3)大山景区

距售票口7公里,景区内有大山王村、李村、洪村三个村民组,约110余户, 500余人口,景区以王村为依托,主要有龙牙石廊、人字瀑、天然浴场、将军岩、神龙谷、水帘洞、甜槠古树群、高险峰等景点。

①入口。占地约10余亩,建设有验票处管理房(两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约2400平方米、沙石场地)及旅游公厕一座。

②大山王家邬。主要景观有龙牙石廊、人字瀑、天然浴场。建设有沧溪山庄(将军岩景点附近,现出租经营,年租金2万元)、旅游公厕一座。

③将军岩景点。因一巨石神似凯旋的将军屹立于山崖上而得名。此处主要景观除将军岩外,还有峡谷、瀑布等。

④神龙谷景点(大山王村附近)。主要景观是峡谷、小溪、水帘洞、甜槠古树群,环境幽静。该处为大山景区风景最好的地段。沧溪廊桥架设在小溪山,长约80米,宽约2米,步道环王村后部,到甜槠古树群结束。

⑤高险峰(高险坑)。位于大山验票处北方500米处,主要景观是险峻的狭谷、4处瀑布。可开发为探险项目。目前只修了400米游览步道,估计步行需3小时可抵达高险峰顶。

(4)古徽道景区

景区包括茶园里、古徽道、七彩玉谷、仙女坟、古长城、七里横排、古寺遗址等景点。

①茶园里:距景区入口约10公里,环境优雅。

②古徽道:现已修复古徽道长约3公里(榉根岭以北约2公里,榉根岭以南约2公里至祁门)。沿线目前保存有“玉泉亭”、“榉根关”古战场遗址、“古稀亭”、以及《输山碑记》等遗址及少量古树。

③七彩玉谷(仙寓山大峡谷):下起祁门红旗水库(圆通庵),上至七彩玉谷停车场,

峡谷南边山场属祁门县,主要特色是:长年溪水不断,谷内石质呈暗红色,浸入水中有七

彩光芒,雨后效果较好。

④仙女坟:位于双坑村仙寓山村民组东南方200米山岗上,现已仅剩墓碑及部分石板,其墓碑上刻有“庆庵塔铭”四字,非文物,附近有明万历十三年重立的开山古寺住持墓。

⑤古长城:为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战斗遗址,红军也曾战斗于此。距双坑村仙寓山村民

组约3公里,现已无路通达。

⑥七里横排:在双坑村仙寓山村民组东南面。山岗上一条步道,约7公里,是以前祁门到东至的必经之路。

⑦宝应寺遗址:位于双坑村仙寓山村民组,仙寓山公司在旧址上建有500余平方米的两层庙宇式房屋,并在屋内供奉药王像,后被市人大督查组禁止。

(5)龙潭景区

全程约2公里,起点于市里水电站(距天方度假村约2公里),终点于大山景区验票处。游览时间约40分钟至1小时。主要景观是峡谷、两座水库、变形瀑布、葫芦潭,暂未对游客开放。

(三)秋浦河沿岸

1. 基本情况

自1999年起,秋浦河上相继开发了古栈道漂流、秋浦河漂流、怪潭漂流等七处水上运动旅游项目。其中石台县城上游4家(天方夜潭漂流、世外桃源漂流、怪潭漂流、古栈道漂流),下游3家(金水岸漂流、秋浦河漂流、龟石滩漂流)。

(1)天方夜潭漂流

距石台县城20公里,位于石台县仙寓镇剡溪村境内,该河段漂流水源较充足,沿途有多处柳树林,环境较好。起点、终点均建有沙土停车场。终点距牯牛降景区与仙寓山景区旅游公路的交汇处500米,具有区位优势。漂流全程2公里,时间40分钟至1个小时;拥有近40个皮艇。

(2)世外桃源漂流

距石台县城15公里,位于石台县大演乡政府所在地,由石台县西黄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范围包括天方夜潭漂流景区,全长约10公里;目前开发的漂流全长2公里,起点始于演西桥,终点至大演乡所在地。该河段起点和终点处均有较大场地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下站入口处建有游客服务中心及约300平方米的沙土停车场,并在河岸边开发建设有水上乐园、情人岛等几处设施。

(3)怪潭漂流

位于石台县横渡镇钓鱼台村(原名新桥村),距石台县城16公里。该河段水源充足,有激流区、缓流区,上站区域还有奇石园、拾宝园等景观,是石台县漂流最好的河段。

(4)秋浦河第一漂(古栈道漂流)

起点距石台县城6公里,位于石台县横渡镇香口村境内,由石台秋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漂流全长2.5公里,水源较好、为竹筏撑杆漂流。该河段沿途河岸树木较少,下站至城东桥附近。

(5)秋浦河漂流

距石台县城7公里,位于石台县仁里镇与矶滩乡境内。由石台志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漂流全程4公里。起点始于秋浦渔村,终点于一桥(经此于乡村公路到达百丈崖景区)。起点与终点处有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沙土停车场各一座。有皮筏及竹筏漂流。该河段水流平缓,漂流时主要靠人划浆。

秋浦渔村度假村占地约100亩,度假村内建有10栋度假别墅,每栋均为三间砖木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中间为餐厅,两侧为客房。另建有渔村餐厅,砖木建筑,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6)金水岸漂流

距石台县城10公里,位于秋浦河漂流下段,全程3—4公里。

(7)龟石滩漂流

位于石台县城以北16公里处矶滩乡沟汀村境内。从沟汀村古渡口出发,沿河而下至桥湾,全程三公里左右,因河滩上一块巨大的象形龟石而得名。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重点调查法

文章一方面从石台县几个主要的景区景点牯牛降景区、仙寓山景区,秋浦河沿岸景区

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的分析,从而基本掌握石台县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另一方

面从石台县旅游市场的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几个重要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探

寻其旅游市场开发的方向和前景。

(二)典型调查法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探寻其未来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

和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从其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资源卡发和旅游市场的现状两个典型方

面的基本情况和数据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对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提出设想。

三、石台县旅游市场调查

(一)基本资源概况

1. 酒店概况

石台目前共有星级宾馆6家。其中三星级1家,牯牛降国际大酒店;二星级5家,分别为蓬莱阁宾馆、金石台宾馆、石台宾馆、新世纪宾馆、荀鹤山庄。荀鹤山庄位于蓬莱仙洞景区内,其余5家均在县城内。

另外一些主要景区都建有接待酒店,景区内还有大量农家乐旅馆。

石台酒店业分析:

1、酒店整体出租率不高,季节不均衡。

●县城内酒店年平均出租率在40%;景区内酒店年平均出租率在25-30%。

●淡旺季明显。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为石台旅游的淡季,与资源的性质有关系。

●旅游季节,周末(周5、6)、非周末(周日到周4)出租差距大。

2、酒店整体价格不高。

石台酒店一般分成两种房型,二星房和三星房。二星房年平均价格在80元/间,三星房年平均价格在120元/间。

3、酒店有周末价格,但与非周末价格差距不大,一般高出20元/间。

4、酒店旅游团队占较大比例。团队和散客的比例在6:4。

5、县城内酒店前台散客价和团队价差距不大,一般在20-40元/间;景区内差距较大,一般在80-100左右。

2 旅行社概况

石台目前共有旅行社6家,分别是牯牛降旅行社、皖南旅游超市、康辉旅行社、诗之河旅行社、原景旅行社、中信旅行社。

石台旅行社业分析:

1、旅行社整体数量偏少,发展速度缓慢。

目前只有六家旅行社,其中三家依托于自身的景区,作为景区的营销窗口。牯牛降龙门景区下设原始森林旅行社,牯牛降九龙景区下设中信旅行社,怪潭漂流下设诗之河旅行社。

2、旅行社规模偏小,整体市场销售力度不强。

目前只有皖南旅游超市旅行社规模稍大,为南京人经营,该旅行社的营销力度相对较大,在南京、无锡、常州、徐州等地设有办事处,有专门的销售队伍。其他旅行社销售力度不大。隶属于牯牛降景区的原景旅行社,08年放弃了市场推广的计划,接待比往年明显下降。

3、旅行社毛利不高,整体毛利率在6%。

旅行社竞争激烈,特别是没有资源依托的旅行社,经营更加困难。牯牛降旅行社是石台成立最早的旅行社,但由于缺乏旅游资源依托,该公司目前池州市成立池州朝阳旅行社,将经营中心转移到池州。

4、导游以挂靠旅行社为主,旅行社不设专职导游。

5、石台旅游购物发展不快。

6、旅行社线路安排一般为两日游,团队集中在周末。旅行社线路主要有:

牯牛降龙门景区+大王洞+秋浦河漂流;

仙寓山+蓬莱洞+秋浦河漂流;

牯牛降九龙景区+蓬莱洞+秋浦河漂流;

牯牛降观音堂景区++蓬莱洞+秋浦河漂流;

百丈崖+大王洞+秋浦河漂流。

3.旅游景点概况

石台县地貌构成“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近90%;石台旅游主要表现

为“山、水、洞”的旅游产品

石台旅游景点分析:

1、资源品种丰富、配套齐全,产品易组合,能产生卖点和吸引力。

2、资源重复性大,互相替代性强。山、水、洞的产品,每种都有5、6个同样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度大,迫切需要资源整合。需要包装线路,加大市场销售力度。

3、资源开发的主体多。追求部门利益现象严重,各开发主体主要销售自己的景点,对其他景点排斥现象严重。

4、牯牛降已开发三个景区。

龙门景区位于石台境内;九龙景区、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境内。观音堂景区针对浙江、上海市场来说,比石台牯牛降交通相对方便,容易与黄山组合成线路。

5、石台客源市场半径目前比较小,集中在4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省内主要为合肥及合肥以南的沿江主要城市,合肥以北的蚌埠、阜阳有部分市场。江苏主要为南京和南京周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部分城市,南京以北以徐州为主。江西九江和景德镇,湖北武汉、黄石,有少许团队。目前来自浙江、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游览客人较少。

6、有些景点安全系数不高。

(二)石台旅游市场综合分析

1、市场前景看好。

石台几乎没有工业,植被保护好,污染少。秋浦河流经石台46公里,县政府已经对秋浦河开发严格控制,适合都市人回归自然的需要。

2、市场需要整合。

目前石台旅游开发处于初始阶段,多头开发,后劲不足。市场宣传力度不够,客源不够充足,05-07年,来石台的整体游客均不超过15万人次。各景点为分得市场的一杯羹,纷纷打价格战,各景点、酒店、旅行社的赢利状况均不理想。市场需要整合,以提升对外形象和知名度,确保旅游企业的利润。

3、主要客源市场分析。

当前,石台的主要客源市场集中在安徽和江苏两地。

安徽以合肥和沿江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城市,皖北的阜阳、蚌埠等城市为主。

江苏以南京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苏北的徐州等城市为主。

江西九江、景德镇等城市,湖北武汉、黄石等城市有部分客源。

浙江、上海等长三角重点市场几乎没有开发。

4、品牌分析。

目前有石台龙门景区、祁门观音堂景区、祁门九龙景区都在打“牯牛降”的品牌做市场,三家共用同一品牌,在市场上产生竞争,任何一家经营品质不好,都会影响整个牯牛降的品牌形象。

5、竞争对手分析。

针对浙江、上海客人,祁门牯牛降的交通相对比石台好,沿徽杭高速到祁门牯牛降相对比石台方便。

4、客源转换中心城市分析。

目前,石台旅游的客源转换中心城市在安庆和贵池。

安庆、贵池到石台的距离都为1小时车程,利用安庆火车站、池州车站和安庆、池州的高速公路,拓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市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中三角市场。

5、市场营销方式分析。

目前,石台的旅游市场对旅行社的依赖大,合肥、南京以北的客人,90%由旅行社组织而来。自驾车散客大部分都局限在安徽沿江的5个城市。

拓展长三角、中三角市场,首先要依托旅行社,以团队带动散客,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重点客源城市设立办事处等营销机构,通过报纸、交通广播、车身广告、电视等媒体的广告宣传,加强与当地旅行社的联系和组团力度,给组团社合适的利润空间。

6、市场营销需要借力。

目前,石台天方集团在茶叶的销售上,做了不少文章,而且天方茶叶在许多重点城市都设立销售窗口,许多客人是通过了解天方的茶叶而认识石台。因此,石台旅游的宣传销售,在初期和发展阶段,都要与天方的销售紧密结合,互惠互利,达到共赢。

8、目前石台旅游市场推广的方式:

县政府和旅游局:参加重点旅游交易会;黄金周或重要节日前,到南京、合肥等重点旅游城市召开旅游推介会;利用每年4-5月的石台茶叶节,将旅游结合在一起,进行推广。

天方集团公司:策划活动、影视宣传。

牯牛降旅游开发公司:重点城市宣传,南京和周边常州、无锡,合肥,

报纸广告、旅行社线路推介、交通广播宣传。

四、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石台县旅游资源在品级上只能属三类旅游资源(设定黄山属一类,九华山属二类),但从池州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看,除九华山处,只有石台县旅游资源品质较好,且相对集中,其主要特色山、水、洞也是对九华山旅游产品的补充。从抢占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共同体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石台旅游资源具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

从旅游环境看,石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目前石台县政府重点抓旅游招商,希望引入一家有实力的旅游开发企业,带动全县旅游业的发展;石台县旅游开发企业,大多是个体经营,经济实力、管理水平、专业知识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加之开发商重复开发,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他们也希望有一家有实力的企业来收购、整合。因此,其旅游大环境有利于公司有条件地介入。

从旅游资源的功能看,石台可开发休闲度假、疗养、养生、体验、探险、观光等功能。其中,牯牛降景区以观光和探险功能为主;仙寓山景区以休闲度假和疗养、养生功能为主;秋浦河段以体验功能为主;其它景点可作为主景区的补充,满足游客的不同爱好。

从旅游市场需求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安徽省内传统的老景区,如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已为众多游客所熟悉,人们希望出现新的具有一定品味的旅游产品。目前,虽然石台县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但近两年,每年都有十万多游客到石台旅游,因此,可以预期,通过整合开发、完善功能,石台旅游是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

从旅游收入构成看,开发石台旅游资源,其收入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门票收入,二是经营设施收入。门票收入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收入构成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收益、缓和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

杨丽,旅游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 2000年第9期。 2. 张凌云. 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0年第1期。 3

.

钟韵,彭华. 旅游研究中的系统思维方法:概念与应用,旅游学刊, 2000年第3期。

4

闫敏.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 1999年第5期。

.

5

宁德煌. 国内旅游统计问题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

.

6

杨剑. 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6年。

.

7

张滢. 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 2006年。

.

8

张凌云. 我国旅游业地域非均衡性增长研究初论[J]南开经济研究, 1998年第2期。.

9

张凌云. 我国旅行社行业规模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 1996年第6期。

.

1

彭华. 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 1999年第6期。

0.

安徽旅游景点

安徽旅游景点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1、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 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 清凉。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 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2、合肥三河古镇 合肥三河古镇位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离市区40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诱人,具有典型的“小 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誉。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3、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 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 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4、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坐落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长江大桥开发区,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芜湖方特欢乐世界由阳光广场、方特欢乐大道、渔人码头、太空世界、神秘河谷、维苏威火山、

失落帝国、精灵山谷、西部传奇、恐龙半岛、海螺湾、嘟噜嘟比农庄、儿童王国、水世界、火流星等15个主题项目区组成。精彩、刺激、探险、尖叫、梦幻、神奇、欢乐、舒闲,方特欢乐世界,欢乐没有极限。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5、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南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A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以其雄奇灵秀的山水、令人赞叹的文化、争奇斗艳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自身价值,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境,陶冶情操的圣地。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6、合肥紫蓬山 紫蓬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距合肥市区仅18公里,有“森林大道”与市区相通,紫蓬山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近百平方公里,著名的风景名胜有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森林生态保持良好,全区拥有森林面积3500公顷,各种植物470多种,栖息鸟类120多种,仅鹭鸟就有3万只以上。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7、合肥徽园 徽园位于合肥市区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内,东邻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明珠广场、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具有欧洲风情特点的欧风街,西傍合肥大学城,并与省少儿活动中心隔街相望。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是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构架,“长江”、“淮河”横贯其间。东部皖北园区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皖南园区以徽派建筑皖南水口园林为主要思路,中部有极具现代建筑风格的世纪桥和世纪广场,全省17个城市在相应的区位均建有代表各自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隔益彰。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8、六安天堂寨 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国家AAAAA级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西南角,毗邻湖北罗田和英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系大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杜文清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作者杜文清 指导教师傅先兰 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势态良好,随着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主题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安徽是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前背景下,开发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推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类,阐述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构想。 关键字: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安徽省 Distribu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uthor Du Wenqing Supervisor Fu Xianlan Abstract:Current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the country's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special tourism by tourists of all ages, a wide range of growing travel demand page.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red tourism quietly and quickly heat up, it was from the organize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volved a new type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Anhui is one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an overview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a classifie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issues discussed Anhui red tourism market overall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source market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dea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former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to create red tourism br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Red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model;AnHui 引言 中国的红色旅游实际上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是由早期瞻仰革命圣地演化而来。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发展。可以说,红色旅游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评优的中国旅游地理学期末论文哈)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 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学号:201110710205 班级:经济116 姓名:张国庆 安徽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安徽山河壮丽,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亦称皖北)、江淮(亦称皖中)和江南(亦称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璨若星辰,充满着天然神韵和历史魅力。据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60多处。其中,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2处:黄山、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0个:黄山、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和淮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个等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一、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1.山岳形胜 安徽省可划归为皖赣名山旅游区,因而安徽省可以说是以名山著称,名山众多。安徽的名山,虽没有一座列入“五岳”之尊,却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铁九华”---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汉武帝祭封的“南岳”南天一柱天柱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的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天下独有的“海门第一关”长江绝岛小孤山,“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扬名的古战场八公山,禅宗发祥地司空山,人间仙境天堂寨,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鹞落坪等名山。以下重点介绍一下黄山和九华山。 (1)黄山 安徽旅游资源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黄山了。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黄山古称黟山,因为山石黑而发亮,古称黟,因此得名。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黄山跨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两区三县,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黄山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黄山景区内无处不景、无处不奇,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徐霞客曾称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黄山作为唯一的山岳风光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论安徽省亳州市旅游资源介绍与开发

论安徽省亳州市旅游资源介绍与开发 摘要:本文是关于我的家乡安徽省亳州旅游资源的介绍和旅游环境的设计开发的论述。通过对我家乡旅游资源的介绍和对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案,为我的家乡的旅游资源的设计提供一些合理地建议,帮助我的家乡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安徽省亳州市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快,旅游业在有些地方甚至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我的家乡有旅游资源,也有旅游景区,但是我的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没有充分利用。这是对旅游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不负责任。为了响应节约型、资源型社会建设的号召,同时让家乡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提一些我对我家乡旅游环境设计的想法。 一、家乡简介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四周与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接壤。亳州是豫皖交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及价格形成中心、国家级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全国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正在兴起的一座新兴能源城市。全市现有现代中药、能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从商成汤王建都开始,亳州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下道家文化中心,世界中医药养生之都和中国十大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二、家乡人文旅游资源 亳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晨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有一代圣君商汤: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枭雄曹操;有中医外科鼻祖华佗;有“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候渊、许褚等;还有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有中国道教上声益极高,被宋太祖称为“希夷先生”的陈抟,此外唐代著名悯农诗绅,画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凤翔,清代大书法家梁,也都生于亳州。正是如此才使亳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产生了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 (一)曹氏家族墓群 张园汉墓,是曹氏宗族墓群之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武大道中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园汉墓,为大型砖结构多室墓,1989年清理发掘,有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11个墓室组成,全部用绳纹砖筑砌。墓门向东,为石结构,门额、门框、门扇均饰有画像石刻。门额雕刻龙虎图,意为避邪镇墓。门框南旁雕刻拥慧侍者。慧,扫帚也,《史记高祖本记》载“太公拥慧迎门却行”,拥慧是迎宾的礼节,表示对来宾的尊重。门框北侧雕捧奁侍者,一侍仆恭敬的捧着妆奁盒。 墓室多为穹隆顶,少数为拱形券顶。墓室之间用拱形券顶相连接。该墓多次被盗,墓内仅清理出土了玉猪、陶罐等文物。

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武汉春天假日旅行社 七一党的生日虽已过,但各地红色旅游还在继续升温中。红色旅游的主导人群有以往的银发族扩展到大众人群。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安徽省的红色旅游景点吧! 景点盘点 1、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 位于繁昌县 荻港镇板子矶岛。在矶头西北部一块砌有五级台阶大理石的平台上存有“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地”纪念碑,整个纪念碑是用大理石琢成的,它像一艘扬帆航行的船。石碑底部长约2.5米,碑的主体高约3.5米,宽约1.5米,正面镌刻着“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12个大字,左下方落款为“中共繁昌县委、繁昌县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纪念碑的背后镶嵌着两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两段碑文,其中第一段的碑文如下:1949 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响应“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庄严号召,以百万雄师发起了伟大的渡江战役。4月20日夜21时许,第3野战军第

9兵团第27军一部率先突破长江天堑,在繁昌登陆。 另外,在板子矶下游距离板子矶27公里的夏湖附近江边公路旁,还有一座“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它距离板子矶27公里。这是一块高约2.5米、宽约0.8米的青石纪念碑。碑的背面镌刻的碑文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飞渡长江。四月二十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集团提前发起进攻,率先突破国民党的铜(陵)、繁(昌)江防,所部第27军79师235团一营三连五班所乘之船,于21时最先在夏家湖登陆。夏家湖——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这一载入史册的地名将永放光辉。中共保定乡委员会、保定乡人民政府。 2、王稼祥纪念园 坐落在芜湖市十一 中校园内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由王稼祥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室等组成,其中王稼祥事迹陈列室分五个展厅,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纪念园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的信件和文章96件,照片189帧,珍贵遗物43件,书籍1000余册和“吉姆”轿车1辆。 1995年被确定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安徽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姓名:绿先生摘要:作为一名安徽人,当我打算写点什么去形容她、赞美她的时候。一时间我竟语塞,脑海中只有一句话在不断的闪现“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意思是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也就是说,徽州之美是人的想象力抵达不到的地方。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想这是对安徽最高的评价了吧,作为一名安徽人,我顿时觉得十分的的自豪和幸运。这句话是古人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在上一个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最富有的人群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沿海地区,而是徽商和晋商,其中尤以徽商创造的经济文化业绩最为突出。古徽州不仅山川秀丽,文风昌盛,民间习俗也自成一统。走近徽州,步入那一个个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的雕刻和让人无限遐思的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走进了梦中的故园,回到过往的淳朴岁月。那么今天的安徽又是怎样一番容貌呢?如何加强安徽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居近海内陆。处华东腹地。地形复杂,山川壮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延淮北平原,东临江淮丘陵,西接大别山脉,南迭皖南峰峦,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安徽山河秀丽,风光优美,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这为安徽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情与山水的结合让安徽更加的扑朔迷离,令人向往。 一、浓浓的安徽情 安徽的符号可在下面的一些诗句中体会到: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这些诗句描写的虽是寻常景物,但却惹得多少人向往,不仅仅为的是那份美景,更多的是那份心境那种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安静和安然。安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已经成为一种记忆、一种情怀深深烙进了文人心里,所有的普通景物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情感,恍惚间让人相信了一切都可以这么美好。我想最能表达情感的诗句莫过于“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吧。 而安徽另一个不能让人忘怀的便是它的风月文化。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安庆的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安徽的美食文化也是古今闻名,比如符离集烧鸡、徽香源烧鸡等以及由此繁生的烧鸡文化。 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主要流传在安庆市一带,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吸收了京剧、汉剧、昆剧、越剧、评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辞店》等。

安徽旅游资源

课程名: 休闲学姓名: 学号: 院系: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安徽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安徽山河壮丽,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亦称皖北)、江淮(亦称皖中)和江南(亦称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璨若星辰,充满着天然神韵和历史魅力。据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60多处。其中,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2处:黄山、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0个:黄山、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和淮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个等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一、全国5A景区及安徽省内5A景区分布(部分):

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1.山岳形胜 安徽省可划归为皖赣名山旅游区,因而安徽省可以说是以名山著称,名山众多。安徽的名山,虽没有一座列入“五岳”之尊,却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铁九华”---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汉武帝祭封的“南岳”南天一柱天柱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的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天下独有的“海门第一关”长江绝岛小孤山,“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扬名的古战场八公山,禅宗发祥地司空山,人间仙境天堂寨,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鹞落坪等名山。以下重点介绍一下黄山和九华山。 (1)黄山 安徽旅游资源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黄山了。黄山景区内无处不景、无处不奇,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徐霞客曾称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黄山作为唯一的山岳风光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二)水域风光 安徽的水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巢湖,“水上画廊”新安江,“黄山情侣”太平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花亭湖,还有“碧水东流至此回”的“长江三矶”之首采石矶,“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等等。 1.江河溪涧 新安江,位于省境南部,发源于休宁县内,为浙江省钱塘江正源,向东经新安江水库流入钱塘江,境内流长240公里,流域面积6400平方公里,支流多为源短流急的山溪性河流。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江水四季澄碧,清澈见底。夹江两岸,群山蜿蜒,翠岗重叠,山势各殊万态,谷多飞瀑流泉。唐孟浩然诗云:“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游览新安江,既可领略水光山色的清幽奇秀,亦能一览众多的人文胜景。上游的屯溪区古城市区依山面江,有闻名天下的老街、戴震纪念馆和程大位故居。顺江而下,有新安士族发源地簧墩,徽商源地“渔梁坝”,“父子尚书”的故里歙县雄村。下游的深渡镇是黄山市重要的水陆码头,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旧式街衢。此外,安徽境内还有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 2.胡泊水库 巢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基本形状如鸟巢状,故得名巢湖。其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69.5平方公里,为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是皖中著名的旅游胜地。它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宛如一只碗夹在长江和淮河之间。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和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这些天然奇观,点缀着巢湖沿岸。 3.瀑布泉点 安徽的瀑布泉点资源也算丰富,著名的泉点有黄山温泉、巢湖的有全国“四大温泉”之一称号的半汤温泉、和县香泉、庐江汤池温泉等;著名的瀑布有黄山的瀑布群,九华山落差最大、最壮观的七布泉瀑布和有“九华第一景”之称的桃崖瀑布,花亭湖畔最雄伟的九龙涧瀑布等。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市场开发情况调查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石台县丰富旅游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探索其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文章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方法,以石台县的主要景区景点的开发情况及其旅游市场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特征为调查对象,同时本文参照了石台县旅游部门有关旅游资源相关数据调查统计表,作者最终从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的功能、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收入构成这四个方面对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前景提出设想。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开发情况,调查

目录 一、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开发情况调查 (1) (一)牯牛降景区 (1) 1. 景区概况 (1) 2. 主要景点及开发情况 (1) (1)门襟综合服务区(入口处) (1) (2)龙门景区 (1) (3)双河口景区 (1) (4) 奇峰景区 (1) (5) 主峰景区 (2) (二) 仙寓山景区 (2) 1. 景区概况 (2) 2.主要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 (2) (1)综合服务区(售票处) (2) (2)天方度假村 (2) (3)大山景区 (3) (4)古徽道景区 (3) (5)龙潭景区 (4) (三)秋浦河沿岸 (4) 1. 基本情况 (4) (1)天方夜潭漂流 (4) (2)世外桃源漂流 (4) (3)怪潭漂流 (4) (4)秋浦河第一漂(古栈道漂流) (4) (5)秋浦河漂流 (5) (6)金水岸漂流 (5) (7)龟石滩漂流 (5)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5) (一)重点调查法 (5) (二)典型调查法 (5) 三、石台县旅游市场调查 (5) (一)基本资源概况 (5) 1. 酒店概况 (6) 2 旅行社概况 (7) 3.旅游景点概况 (8) (二)石台旅游市场综合分析 (10) 四、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11)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特征 1、旅游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世界一流的黄山等自然资源,又有佛教、道教和徽州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培育开发了休闲度假及专项旅游产品,形成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2、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经过不断地努力,安徽省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及景点通达度得到显著提高,重点旅游区的通讯、水电及食宿等明显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3、旅游区域合作加强 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在省内旅游合作方面,黄山、池州、宣城三市签署了区域旅游联动协议,从机制上保证“两山一湖”旅游联动和无障碍旅游区的实现。大皖南、皖江、泛巢湖、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区旅游建设有了新进展。在省际旅游合作方面,安徽省与江浙沪三省市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黄山加入了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安徽省与湘赣鄂豫四省建立了中部五省旅游共同体。 4、旅游产业地位日益显著 国内游、入境游及出境游全面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旅游总收入908.90亿元,占全省GDP的9.04%,

旅游对经济、就业等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加强旅游投资,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旅游产品单一 安徽省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水平有待提高,大多停留观光层面的开发上,缺少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产品提升。在旅游产品中,观光产品占主体,休闲度假、商务旅游及文化民俗观光等旅游产品较少,这既影响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影响消费结构、游客停留时间及支出。 2、旅游收入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中,旅游收入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问题一直存在,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旅游总收入南多北少,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差距大。从旅游总收入看,2009年皖南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5.40%,合肥经济圈占40.35%,皖北则仅占14.25%。从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的差距看,2009年安徽省国内旅游收入863.78亿元,旅游外汇收入6.64亿美元。从统计数据上看,这个差距还有扩大的倾向。安徽省旅游业的外向度较低。 3、旅游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有待延长 安徽省旅游业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型业态开发不足。一些地方的旅游发展主要是依靠饭店、旅行社及景区带动经济,旅游收入单一,产业规模小,产业带动性不强。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强化综合性开发与经营,向旅游的上、下游开发,拉长旅游产业链,改变企业单一的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0 省旅游局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围 (5) 三、规划期限 (5) 四、规划依据 (5) 五、规划原则 (6) (一)全局化视野 (6) (二)差异化定位 (6) (三)市场化导向 (6) (四)可持续发展 (7) (五)协调化发展 (7) 第二章基础分析 (8) 一、资源分析 (8) (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 (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 (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 (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 二、市场分析 (9) (一)总量快速增长 (9) (二)结构稳中有变 (9) (三)消费形式多元 (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三、产业分析 (10) (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 (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 (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 四、机遇与挑战 (11) (一)发展机遇 (11) (二)面临挑战 (11) 五、分析结论 (12)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 一、总体思路 (13) (一)发展思路 (13) (二)发展任务 (13) 二、发展战略 (14) (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 (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 (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 (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分期指标 (19) (三)产品建设 (19) 四、分区目标 (20) (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 (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 (三)经济圈旅游区 (21) (四)皖北旅游区 (2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 一、空间布局 (23) (一)三心引领 (23) (二)四片联动 (24) (三)十区聚集 (25) (四)六环联通 (30) 二、旅游产品 (31) (一)旅游精品体系 (31) (二)重点旅游线路 (36) (三)产品支撑体系 (39) (四)产业融合发展 (49) 三、各市发展指引 (50) (一)市 (50) (二)市 (51) (三)市 (52) (四)市 (54) (五)市 (55) (六)市 (56) (七)亳州市 (57) (八)市 (59) (九)市 (60) (十)市 (61) (十一)市 (62) (十二)市 (64) (十三)池州市 (65) (十四)市 (66) (十五)市 (67) (十六)马市 (68) 第五章服务要素 (70) 一、旅行社业 (70) 二、旅游交通 (70) 三、旅游住宿 (71) 四、旅游餐饮 (72) 五、旅游娱乐 (73) 六、旅游购物 (74)

安徽省旅游服务合同(WF20xx-01)完整版

安徽省旅游服务合同(WF20xx-01)完整版 In the legal cooperati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can be guaranteed. In case of disputes, we can protect ou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legal channel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topping the loss or minimizing the loss. 【适用合作签约/约束责任/违约追究/维护权益等场景】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旅游服务合同(WF20xx-01) 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合同资料适合用于合法的合作里保障合作多方的合法权利和指明责任义务,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实现停止损失或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效果。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安徽省旅游局 制定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一○年三月 注意事项 为保证旅游服务质量,特别提醒旅游者(甲方)注意下列事项: 一、旅游者参加境内外旅游应选择具有合法经营旅游业务资格的旅行社。旅行社应具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颁

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旅游前,旅游者应当与旅行社签订书面旅游合同。 三、旅行社对旅游过程中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项目以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应当事先向旅游者作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旅游者应结合自身身体状况选择旅游行程与项目。 四、旅行社委托组团的,须事先告知并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 五、用语须准确清晰,在填写本合同第二条“游程与标准”时,旅行社应

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析

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析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9月19日公布并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自1982年起,国务院总共公布了8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第一批至第六批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起改称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排名省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 1 浙江19 2 湖南19 3 福建18 4 贵州18 5 江西14 6 四川14 7 云南12 8 河南10 9 河北10 10 安徽10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安徽省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比较多,

在全国省份中看,属于中等偏上层次。包括黄山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琅琊山风景名胜区,齐云山风景名胜区,采石风景名胜区,巢湖风景名胜区,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太极洞风景名胜区,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地区。 安徽旅游定位是使安徽旅游由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把安徽旅游经济培植成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实行“农、工、旅、贸”综合发展。把安徽建成全国优秀旅游省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成为世界旅游胜地。 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安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1.旅游业总量较低。旅游收入总量指标综合反映了某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的总体规模状况和旅游业的总体经营成果。从全省看,虽旅游业收入增加了很多,但在长三角旅游圈五省市中的排名仍靠后,其旅游经济总量还是偏低。 近年安徽省旅游业收入 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旅游收入690亿840亿1150亿1814亿 2.旅游业的综合性配套服务有待加强。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安徽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游乐休闲设施、购物中心及金融、通讯、医疗方面投入

安徽九华山旅游项目市场调查及分析报告副本

Xxx商务职业学院201 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课程报告 题目安徽九华山旅游项目市场调查及分析报告 姓名: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 惺惺惜惺惺x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XX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30 日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九华山旅游项目市场调查及分析报告 安徽及安徽旅游市场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居近海内陆,处华东腹地.土地总面积13.9 104平方公里,分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低山丘陵五个地貌区.境内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也是徽派文化的发祥地。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既有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以75岁高龄视察黄山,提出“把黄山牌子打出去”,拉开了安徽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序幕,也成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新起点。经过多年发展,安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即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

发挥综合功能转变,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安徽旅游行业结构的调整转型、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旅游业的业态创新、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等,都是安徽旅游业面临崭新课题。 安徽旅游分布 安徽境内山川秀丽,古迹繁多,民风淳和,文化灿烂,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较大的旅游景区、景点有300 多处。其中,世界遗产2 处,世界地质公园1 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 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 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国家4A级旅游区10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5 处。安徽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两类: 即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其中,自然景观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娜山、齐云山、巢湖、采石矶、太极洞等国家重点风名胜区为代表; 人文景观以:款县、毫州、寿县三座国家级历史名城,世界文化产西递、宏村和被称为世界奇观的花山谜窟—渐江最具特色。 安徽旅游经济调查(2011 年度) 2011 年度旅游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938.19万人次,同比增长26.6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7371.73 万人次,同比增长17.98%一日游游客2566.46 万人次,同比增长60.32%。国内旅游收入达到700.24 元,同比增长28.79%,其中,过夜旅游收入602.29 亿元,同比增长23.0%,一日游旅游收入97.94 亿元,同比增长81.34%。从国内游客结构上看,过夜游客占国内游客的比重达74.18%,一日游游客占国内游客比重达25.82%,与上年同比,一日游游客增长较快,增幅高于过夜游客的42.34 个百分点,所占游客比重比上年增加了5.42 个百分点。重点景区平稳增长,据统计,全省41 家重点监测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798.2 万 人次,门票收入12.5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8%和8.34%。 九华山、黄山、方特欢乐世界和天柱山分别接待游客272.35 万人次、224.39 万人

安徽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安徽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一、黄山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 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倍受游人称赞。黄山有名可数的山峰有72座,也各有特色。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1800米以上。黄山不仅是峰之海,还是云之海,观云海也是黄山旅游的重点之一,游过黄山的人都认为,黄山最好的景色必须登上高峰才能欣赏到,有云雾时最佳。 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二、宏村 宏村位于黄山的西南麓、黟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原是古代黟县赴京通商的必经之处。整个村落占地约28公顷,其中被界定为古村落范围的面积有19.11公顷。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 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宏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宏村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的137幢保存完整。清民居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 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村落特有的“宅园”、“水院”,使宏村的民居建筑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宏村是徽州传统地域文化、建筑技术、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真实见证。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