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 2.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3.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 4.感染源(souce of infection )5.感染(infection) 6.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7.生物媒介传播8. 易感宿主(susceptible host) 9.清洁(cleaning)10. 消毒(disinfection)11. 灭菌(sterilization) 12.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 13. 疫原性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 14.终未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15.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16. 隔离(isolation)17.清洁区(cleaning)18.半污染区(cleaning-contaminated area) 19.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20.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 21.物理消毒灭菌法22. 化学消毒灭菌法23.消毒剂(disinfectant)

二、填空题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的效果监测。

2.影响个体抵抗力、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因素、因素、因素。

3.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

4.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和宿主的。

5.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是消毒灭菌法和消毒灭菌法。

6.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有、、、。

7.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的有效距离不超过,时间是;用于物品消毒的有效距离是,时间是。

8.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使用时钳端,不能触及以免污染。

9.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传播、传播、传播、

传播。

10.最常见的空气传播形式有、、。

11.内源性感染又称感染,外源性感染又称感染。

12.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有消毒灭菌法、消毒法、灭菌法、消毒法和。

13.热力消毒灭菌法分法和法两类。

14.湿热消毒灭菌法主要有、、、。

15.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主要有监测法和监测法两种。

16.隔离的种类有、、、、、、、。

17.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等。

18. 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

三、选择题

(一)A型题(1~18题)

1.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感染源是()

A.医疗器械 B.已感染的病人

C.动物感染源 D.医院环境

E.病原携带者

2.医院感染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注射传播

E.昆虫传播

3.穿隔离衣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A.腰带以下部分 B.腰带 C.袖子 D.领子 E.前襟

4.紫外线灯应在下列哪个时间开始计时消毒()

A.开灯后开始 B.开灯后2~3分钟

C.开灯后5~7分钟 D.7~10分钟

E.开灯后半小时

5.手术器械最可靠的灭菌法是()

A.高压蒸汽 B.煮沸 C.紫外线照射 D.熏蒸 E.浸泡6.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可保留()

A.4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E.28小时7.取无菌溶液时,首先应该()

A.核对标签 B.检查瓶盖有无松动

C.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D.检查药液有无变色

E.检查药液有无浑浊

8.传染病区的半污染区是指()

A.治疗室 B.走廊 C.浴室 D.病房 E.配餐室

9.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

A.100~150nm B.150~180nm

C.180~250nm D.250~270nm

E.270~320nm

10.传染病院的医护办公室属于()

A.污染区 B.半污染区 C.清洁区D.半清洁区 E.无菌区11.流行性乙型脑炎应执行()

A.呼吸道隔离 B.严密隔离

C.接触隔离 D.昆虫隔离

E.保护性隔离

12.破伤风病人应采取()

A.呼吸道隔离

B.床边隔离

C.严密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13.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

A.严密隔离

B.血液隔离

C.接触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呼吸道隔离

1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宿主易感性的因素 ( )

A.年龄

B. 精神面貌

C. 营养状态

D.性格特点

E. 生活型态

15.以下不能用干烤灭菌法的物品有()

A.油剂

B. 纤维织物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

E. 粉剂

16.以下不能用燃烧法灭菌的是

A. 锐利刀剪

B.病理标本

C. 搪瓷类物品

D. 带脓性分泌物的纸张

E. 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

17.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

A.3天 B.6天 C.7天 D.14天 E.21天

18.日光曝晒法消毒必须将物品放在直射阳光下曝晒()

A.2h

B.3h

C.4h

D.5h

E.6h

(二)B型题(19~33题)

(19~23题)

A.压力蒸汽灭菌法 B.燃烧法

C.湿热法 D.干热法

E.热力消毒灭菌法

19.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消毒灭菌法方法是

20.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是()

21.消毒灭菌中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22.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的灭菌法是()

23.由空气和水蒸汽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的灭菌法是()(24~28题)

A.无菌区

B. 清洁区

C.半清洁区

D. 半污染区

E.污染区

24.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人()

25. 各类检验标本可放在()

26.工作人员未脱去隔离衣及鞋不得进入()

27.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时要挂在()

28. 隔离衣的污染面向外时要挂在()

(29~33题)

A.无菌区

B. 清洁区

C.半清洁区

D. 半污染区

E.污染区

29.病室走廊属于()

30.医护办公室属于()

31.配餐室属于()

32.病室属于()

33.治疗室属于()

(三)X型题(34~80 题)

34.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

A.已感染的病人 B.病原携带者

C.动物感染源 D.医院环境

E.病人家属

35.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A.将物品全部浸没在水中 B.消毒时间从水沸后算起C.中途不得加人物品 D.物品不宜放置过多

E.玻璃器皿冷水放入

36.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A.煮沸消毒前,应将物品刷洗干净

B.消毒时间从水沸后算起

C.带盖的容器应将盖打开再放人水中

D.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冷水放入

E.玻璃器皿待水沸后放入

37.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A.大小相同的碗、盆重叠放入

B.有轴节的器械应将轴节闭合再放人水中

C.将碳酸氢钠加人水中有去污防锈作用

D.橡胶制品待水沸后放人

E.玻璃器皿冷水放人

38.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A.空腔导管需先在腔内灌水

B.有轴节的器械应将轴节打开再放入水中

C.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

D.玻璃器皿冷水放入

E.橡胶制品消毒时间为10~20min

39.用紫外线消毒病室,错误的是()

A.卧床病人需戴墨镜B.病室应做清洁卫生工作C.灯亮后开始计时 D.有效距离不超过1米

E.消毒时间为20~30min

40.应用紫外线消毒病室时应注意()

A.灯亮5~7min后开始计时B.有效距离不超过2m

C.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D.消毒时间为30~60min

E.照射后应开窗通风

41.浸泡消毒,正确的是()

A.将被消毒的物品洗净B.擦干后浸没在消毒液内

C.注意打开物品的轴节D.按规定的浓度与时间进行浸泡E.管腔内要灌满消毒液

42.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下面哪几项正确()

A.保持钳端向下

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均须闭合

C.无菌钳不可触及容器液面以上部分

D.到远出夹取无菌物品时,使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E.切勿碰撞有菌物品

43.隔离原则中,正确的是()

A.医护办公室门前需悬挂隔离标志

B.病室门口放用消毒液浸湿的脚垫

C.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

D.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

E.穿着隔离衣到办公室取物品时手不要触及墙壁

44.保护性隔离适用于()

A.严重烧伤 B.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C.白血病 D.早产儿

E.破伤风

45. 影响宿主易感性的因素有()

A.年龄

B.性别

C.种族

D.遗传

E.防御功能

46.干烤灭菌法的适用物品有()

A.油剂

B. 纤维织物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

E. 粉剂

47.燃烧灭菌法的适用范围()

A.污染的废弃物

B.病理标本

C.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

D. 带脓性分泌物的纸张

E. 锐利刀剪

48.压力蒸汽灭菌时应注意()

A.器械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 B.包装不宜过大 C. 包装不宜过紧

D.盛装物品的容器要有孔

E.带盖的容器要将容器盖打开49.压力蒸汽灭菌时,正确的做法是()

A. 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B.布类物品放于金属物品之上

C.布类物品放于搪瓷类物品之上 D.尽量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

E. 被灭菌物品待于燥后才能取出备用

50.对日光暴晒法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物品放在直射阳光下暴晒

B. 定时翻动

C.时间不少于4h

D.使物品各面均能受到日光照射

E.常用于床垫、书籍等物品的消毒

51.化学消毒灭菌法适用于()

A.皮肤

B.粘膜

C.周围环境

D.光学仪器

E.金属锐器

52.无菌技术的操作时应注意()

A.环境应清洁

B.环境应定期消毒

C.物品布局合理

D.无菌操作前1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

E.应明确污染区、半污染区概念。

53.无菌物品保存时应注意()

A.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B.有明显标志

C. 不可暴露于空气中

D.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

E.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54. 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注意()

A.操作者身体应靠近无菌区

B.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C.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D.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下

E. 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55.以下符合无菌原则的是()

A.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B.无菌物品取出未用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

C.避免面对无菌区咳嗽 D.如用物疑有污染应重新灭菌

E.以上都对

56.严密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病人住单间病室

B.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

C.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

D.室内挂有明显的标志

E.禁止病人出

入办公室

57.以下符合严密隔离措施的是()

A.禁止探视

B.禁止陪护

C. 病人的分泌物应严格消毒处理

D. 室内空气消毒,每4小时1次

E. 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58.呼吸道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病人住单间病室

B.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同住一室

C.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

D.病人离开病室需戴口罩

D. 室内空气消毒,每6小时1次

59.肠道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 病人住单间病室

B.须做好床边隔离

C.病人不得互相交换物品

D.病室应有防蝇设备

E. 病人的食具需严格消毒

60.接触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病人住单间病室 B.病人不许接触他人 C.接触病人时需戴手套

D. 手或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E. 室内空气消毒,每3小时1次

61. 接触隔离时应注意()

A.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B. 接触病人时需戴手套

C. 病人住单间病室

D. 凡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先清洁,然后再进行灭菌

E. 被病人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

62.血液一体液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 病人必须住单间病室

B.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

C.若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

D.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

E.病人用过的针头应放人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

63. 血液一体液隔离时应注意()

A. 探陪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B.接触血液时应戴手套。

C.若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立即用流水洗手

D.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E. 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64.保护性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A.病人住单间病室隔离

B.凡进人病室内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

C.接触病人后应洗手

D. 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人隔离区

E.凡患呼吸道疾病者均应避免接触病人。

65.对鼠类感染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意义最大的动物感染源

B.在医院的密度高

C.是沙门菌的重要宿主

D.是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源

E.是细菌性痢疾的感染源

66.对压力蒸汽灭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物品灭菌前需清洗干净

B.常用于耐高温物品的灭菌

C. 可用于玻璃、橡胶等制品的灭菌

D. 可用于凡士林等油类物品的灭菌

E.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67.用紫外线消毒物品,正确的是()

A.有效距离为20-50cm

B. 有效距离为25-60cm

C. 有效距离为30-70cm

D. 消毒时间为20-30min

E. 消毒时间为30-60min

68.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注意()

A.保持灯管清洁

B.每天1次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

C.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

D. 消毒的适宜湿度为30%-50%

E.消毒时间从灯亮开始计时

69.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注意()

A.加强防护

B.每周1次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

C.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30℃

D. 消毒的适宜湿度为40%-60%

E.消毒时间从灯亮5-7 min开始计时

70.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注意()

A.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B.每周2次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

C.照射完毕应开窗通风

D. 准确记录使用时间

E.消毒时间从灯亮5-7 min开始计时

71.器械物品消毒效果检测标准是()

A.高度危险性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B.中度危险性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

C.中度危险性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

D.低度危险性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

E.低度危险性医疗用品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72.对清洁区的要求,正确的是()

A. 患者不得进入清洁区

B.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

C. 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必须穿隔离衣

D.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需脱去隔离衣方可进入清洁区

E. 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必须换隔离鞋

73.对污染区的要求,正确的是()

A. 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穿隔离衣

B. 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换隔离鞋

C. 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必须消毒双手

D. 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前需脱去隔离衣

E. 污染区的物品不得带到他处

74.以下需要严密隔离的疾病是()

A.霍乱

B.鼠疫

C.禽流感

D.SARS

E.流脑

75.以下需要接触隔离的疾病是()

A.气性坏组

B.破伤风

C.禽流感

D.SARS

E.流脑

76.以下需要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是()

A.脊髓灰质炎

B.脑膜炎

C.腮腺炎

D.麻疹

E.流脑

77.以下需要昆虫隔离的疾病是()

A.乙型脑炎

B.疟疾

C.腮腺炎

D.斑疹伤寒

E.流脑

78.以下需要肠道隔离的疾病是()

A.脊髓灰质炎

B.脑膜炎

C.腮腺炎

D.SARS

E.流脑

79.以下需要保护性隔离的疾病是()

A.严重烧伤

B.百日咳

C.白血病

D.早产儿

E.新生儿带状疱疹

80.以下需要血液-体液隔离的疾病是()

A.乙型肝炎

B.脑膜炎

C. 疟疾 D艾滋病 E.流脑

四、问答题

1.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2.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3.医院感染常见的易感人群

4.紫外线消毒的杀菌机制

5.使用微波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6.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

7.空气净化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8.如何对医疗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9.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的消毒

10.隔离的目的是什么?

11.传染病房工作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12.传染病区隔离单位的设置应注意什么?

13.影响医院感染的常见病理因素有哪些?

14.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15.简述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

16.使用臭氧消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7.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有哪些?

18.隔离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3.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4.感染源: 又称病原微生物贮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

5.感染:体内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发生病变,称为感染。

6.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排出后侵入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7.生物媒介传播:通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为人类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中间宿主的传播方式。

8. 易感宿主(susceptible host): 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9.清洁(cleaning):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10.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1.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2.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个体等进行消毒及对粪便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13. 疫原性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在有感染源或曾经存在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播散而进行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

14.终未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感染源已离开疫原地,杀灭其遗留下来的感染源,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15.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6. 隔离(isolation):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隔离的目的就是切断感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联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

17.清洁区(cleaning):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8.半污染区(cleaning-contaminated area):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的区域。

19.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20.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定措施的主

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则称为保护性隔离。

21.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辐射、电离辐射、过滤等将微

生物清除或杀灭的方法。

22.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采用各种化学物品来清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23.消毒剂(disinfectant):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

菌要求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

一、填空题

1.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效果

2.生理病理心理

3.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4.毒力易感性

5.物理化学

6. 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熏蒸法

7.2m 30—60min 25—60cm 20—30min 8.闭和向下非无菌区

9.接触空气消化道血液 10.飞沫飞沫核菌尘

11.自身感染交叉感染 12.热力辐射电离辐射微波机械除菌

13.干热湿热 14.煮沸消毒压力蒸汽灭菌低温蒸汽消毒流通蒸汽消毒

15.化学生物

16. 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肠道隔离血液一体液隔离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

17.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原虫感染

18.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二、选择题

(一)A型题(1~18题)

1.B.2.B 3.D 4.C 5.A 6.D 7.A 8.B

9.D 10.C 11.A 12.D 13.D 14.D 15.B 16.A 17.C

18.E

(二)B型题(19~33题)

19.E 20.B 21.A 22.D 23.C 24.B 25. D

26.B 27.D 28. E 29.D 30.B 31.B 32.E

33. B

(三)X型题(34~80题)

34.ABCD 35.ABDE 36.ABC 37.CDE 38.ABCD 39.CDE 40.ABCDE 41.ABCDE 42.ABCE 43.BCD 44.ABCD 45.ABCDE 46.ACDE

47.ABCD 48.ABCDE 49.ABCDE 50.ABDE 51.ABCDE 52.ABC

53.ABCDE 54.BCE 55.ACD 56.ABCE 57.ABCE 58.BCD

59.BCDE 60. ABCD 61. ABCE 62. BCDE 63. ABDE 64. ABDE

65.ABCD 66.ABCE 67.BD 68.AC 69. ADE 70. ABCDE 71.

ACDE 72. ABD 73.ABCD74.ABCD 75.AB 76.CDE 77.ABD

78.AB 79.ACD 80.ACD

四、问答题

1.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3)抗生素滥用。

(4).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

2.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

院感染。

3.医院感染常见的易感人群

(1)婴幼儿及老年人;

(2)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3)营养不良者;

(4)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5)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6)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

(7)手术时间长者;

(8)住院时间长者;

(9)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

4.紫外线消毒的杀菌机制

(1)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

(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5.使用微波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1)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应避免小剂量长期接触或大剂量照射。

(2)微波无法穿透金属面,故不能以铁罐等容器盛放消毒物品。

(3)水是微波的强吸收介质,用湿布包裹物品或在炉内放一杯水会提高消毒效果。

(4)被消毒的物品应为小件或不太厚。

6.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

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是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7.空气净化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1)控制感染源、减少探陪人员。

(2)湿式清扫。

(3)定时通风换气。

(4)合理安排清洁卫生时间和诊疗时间。

(5)紫外线空气消毒。

(6)如遇传染病或严重感染性疾病病人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熏蒸进行空气消毒。手术室、器官移植室、无菌药物制剂室内的空气可采用生物净化法使空气净化。

8.如何对医疗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1)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9.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的消毒

(1)实施插人性操作前。

(2)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或新生儿前。

(3)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

(4)接触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5)护理传染病人后。

10.隔离的目的是什么?

对传染病人采取传染源隔离,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性隔离。

11.传染病房工作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1)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

(2)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

(3)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等。

12.传染病区隔离单位的设置应注意什么?

(1)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其它公共场所,相邻病区楼房相隔大约30m,侧面防护距离为10m,以防止空气对流传播。

(2)病区设有工作人员与病人分别进出的门。

(3)病区内配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备。

(4)以病人为隔离单位:每个病人有独立的环境与用具,与其他病人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

(5)以病室为隔离单位:同一病种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

(6)凡未确诊或发生混合感染、重、危病人具有强烈传染性者应住单独隔离室。

13.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病理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个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肝脏疾病患者。

(2)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如放疗、化疗、皮质激素的应用都会对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产生抑制甚至是破坏作用。

(3)皮肤的完整性受损等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或繁殖。

(4)个体的意识状态也会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如昏迷患者易发生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等。

14.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15.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1)定期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

(2)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加强手的清洁与消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4)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5)加强自我防护;

(6)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及时处理。

16.使用臭氧消毒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臭氧对人体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臭氧浓度不能超过0.2mg/m3;

(2)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坏多种物品,且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坏越重;

(3)温湿度、有机物、水的浑浊度、pH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

(1)空气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待消毒结束后20-30min方可进入。

17.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有: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

(2)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规范;

(3)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4)物品放置有序;

(5)操作中注意无菌概念。

18.隔离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2)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应符合要求;

(3)分类处理隔离室内物品;

(4)每日消毒隔离室环境;

(5)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6)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

(7)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二、医院的布局、设施及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建筑布局、人流、物流符合感染控制原则。 三、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四、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五、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教育与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院感管理重点部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的培训。 六、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各重点部门的布局与流程合理,制度及措施建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七、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 八、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按规定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

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管理制度健全,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十一、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定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报告及处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进行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十二、医疗废物及污水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制度,职责明确。对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接收等环节严格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0年三月修订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隔离技术 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 1、隔离区域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 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 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6、手的消毒 目的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指征(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范本

标准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用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手卫生 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 1、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 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一般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外科口罩。 2、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摘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 2.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3.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 4.感染源(souce of infection )5.感染(infection) 6.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7.生物媒介传播8. 易感宿主(susceptible host) 9.清洁(cleaning)10. 消毒(disinfection)11. 灭菌(sterilization) 12.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 13. 疫原性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 14.终未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15.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16. 隔离(isolation)17.清洁区(cleaning)18.半污染区(cleaning-contaminated area) 19.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20.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 21.物理消毒灭菌法22. 化学消毒灭菌法23.消毒剂(disinfectant) 二、填空题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的效果监测。 2.影响个体抵抗力、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因素、因素、因素。 3.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 4.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和宿主的。 5.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是消毒灭菌法和消毒灭菌法。 6.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有、、、。 7.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的有效距离不超过,时间是;用于物品消毒的有效距离是,时间是。 8.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使用时钳端,不能触及以免污染。 9.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传播、传播、传播、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带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一、选择题 (一)A1/A2型题 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 A.门诊患者 B.急诊患者 C.住院患者 D.探视者 E.陪护者 2.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E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脐炎 C.新生儿腹泻 D.新生儿败血症 E.新生儿硬肿症 3.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 A.2分钟 B.3分钟 C.4分钟 D.5分钟 E.6分钟 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B A.甲醛 B.环氧乙烷 C.过氧乙酸 D.乙醇 E.戊二醛 5.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E A.凡士林 B.滑石粉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 E.纤维织物 6.不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 A.油剂 B.搪瓷物品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 E.纤维织物 7.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D A.燃烧法 B.干烤法 C.煮沸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 8.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 A.253.7nm B.210 nm C.328 nm D.270.7 nm E.312 nm 9.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B A.过氧乙酸 B.戊二醛 C.环氧乙烷 D.乙醇 E.碘伏 10.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 A.肠镜 B.体温计 C.手术刀片 D.血压计袖带 E.压舌板 11.产房属于Ⅱ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B A.100cfu/cm3 B.200 cfu/cm3 C.500 cfu/cm3 D.50 cfu/cm3 E.5 cfu/cm3 12.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C A.过氧乙酸 B.戊二醛 C.环氧乙烷 D.甲醛 E.碘伏 13.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可加入D A.氯化钠 B.硫酸镁 C.亚硝酸钠 D.碳酸氢钠 E.稀盐酸 14.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 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 B.始终保持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C.去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 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 E.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1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 A.冲洗瓶口 B.检查溶液的颜色 C.冲洗无菌容器 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 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 16.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方法是A 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 B.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一定要修剪指甲 C.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D.以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首套的内面 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 17.护士王某,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应E A.加戴一副手套 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 C.用胶布粘帖破损处 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 E.立即更换 18.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E.12小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 施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1、检验科的检验报告单经消毒后方可发放。 2、口腔科、放射科应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3、口腔科牙钻等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麻醉科可重复使用的螺纹管、呼吸气囊、气管插管、牙垫、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5、内窥镜使用后按规定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测消毒、灭菌效果,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内窥镜要做特殊消毒处理和登记。 6、可重复使用的各种导管、管道,如供氧管道、导管、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湿化瓶消毒后,干燥保存,用前放置无菌用水。 7、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瓶内用水应每日更换。 8、病室及门诊各诊室内的空气应定期消毒,有记录。 9、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必须一桌一布,用后应彻底消毒。 10、患者用具(脸盆、尿壶、便盆等)均使用一次性物品,一人一份。 11、病人的衣服、被褥、床单等定期更换,使用被服袋和被服车收取,密闭运送至洗衣房,不得在病房、走廊内清点。传染病病人的被服按传染病消毒隔离规定进行处置。 12、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3、病区的拖布分室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14、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由专人定时收取,日产日清。 1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手提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考试题及标准答案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 感染。 2、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 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3、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单选题:(每题0.5分,共25分) 1.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在(A )应当设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A、100张以上 B、1000张以上 C、 100张以下D、50张以上 2.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在( B )内 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 12小时 B. 24小 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3、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 C ) A、日光曝晒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床单位臭氧消毒 器消毒 D、甲醛薰蒸 4.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 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 染伤口-清洁伤口 5.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 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D ) A、2小时 B、4小时 C、 8小时 D、24小时 6.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 A ) 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 低危险用品 7.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多少小时不得使用?( C ) A、4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8.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 D ) A.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B.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C. 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 D. 以上都是 9.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 A )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 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10.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 D )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容器盒 E、以上都可 投F、以上都不可投 11.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除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外,还应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是( G ) A、防渗漏 B、防鼠 C、防蚊蝇 D、防蟑螂 E、防盗 F、预防儿童接触 G、以上都是 H、以上都不是 1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C ) A、10月5日 B、10月10日 C、10月15日 D、10月25日 13.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除应当标有明显警示标志外,还应有相关文字标识,其标识内容有( E )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 期 C、主要内容物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摘要: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 (一)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引起自身感染。 (二)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1.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 三、常见的医院感染 (一)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守则

精心整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 添加灭菌水,每天更换。 (十一)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十二)一次性气管插管、吸痰器、呼吸机螺纹管严禁重复使用。

(十三)呼吸机外表面清洁消毒每日一次,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75%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十四)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在拔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需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 膜。 (五)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六)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七)留取尿标本时,以无菌方法从导尿管留取尿液,以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 (八)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九)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四)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五)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六)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做好导管的护理。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 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题及答案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 题及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 [1]医院感染 [2]清洁 [3]消毒 [4]灭菌 二、填空题(6分) [1]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和()。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感染和 ()感染。 [3]紫外线灯管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米,照射时间为 ()分钟。 三、判断题(5分) [1]只要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即不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 ( ) [3]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 ) [4]已感染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 ( )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 四、选择题(10分) [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 ) A、门诊患者 B、急诊患者 C、住院患者 D、探视者 E、陪护着 [2]破伤风病人用过的换药器械的处理:( ) A、用水冲洗后消毒 B、消毒后清洁 C、水泡后消毒 D、清洁后消毒 E、以上都不对 [3]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脐炎 C、新生儿腹泻 D、新生儿败血症 E、新生儿硬肿症 [4]关于高压蒸汽灭菌,不正确的是:( ) A、无菌包不宜过大 B、放置无菌包不宜太紧 C、布类物品放在金属物品之下 D、高压锅内物品不能装得太多 E、放置时各包之间要有空隙 [5]流感病人出院后病室空气消毒,常用消毒剂为:( ) A、食醋 B、苯扎溴铵 C、酒精 D、氯胺 E、漂白粉 五、简答题(9分) [1]简述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5分) [2]简述医院感染的危害。(4分) 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完整版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 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二、医院的布局、设施及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建筑布局、人流、物流符合感染控制原则。 三、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四、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五、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教育与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院感管理重点部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的培训。 六、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各重点部门的布局与流程合理,制度及措施建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七、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 八、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按规定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

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管理制度健全,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十一、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定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报告及处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进行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十二、医疗废物及污水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制度,职责明确。对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接收等环节严格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0年三月修订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全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全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二)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 (三)训练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正确咳嗽排痰方式,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四)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五)绝对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六)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以防误吸。 (七)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八)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九)注意患者口腔卫生,使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 (十)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内添加灭菌水,每天更换。

(十一)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十二)一次性气管插管、吸痰器、呼吸机螺纹管严禁重复使用。 (十三)呼吸机外表面清洁消毒每日一次,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75%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十四)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在拔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需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十五)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过期应重新清洗消毒。 (十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送检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十七)严格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管镜。 (十八)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减少经手传播造成的交叉感染。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根据需要决定置留导尿管及留置时间。 (二)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医院感染地预防与控制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是各种患者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且耐药性强,大量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不断增多,这不仅使医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因此防治医院感染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 感染并出现症状 (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 1、外源性的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 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一)机体内在因素 1、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 2、病理因素由于疾病使患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 3、心理因素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性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 (二)机体外在因素 1、诊疗活动现代诊疗技术和先进的药物应用对医学的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在造福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1)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现代诊疗技术尤其是各种侵入性诊疗的增加。 (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治疗过程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3、医院管理机制医院感染制度不健全,或者虽然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但只是形式主义;医院感染管理资源不足,投入缺乏;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都会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就 导致感染 (一)感染源:医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以下感染源 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2、患者自身 3、动物感染源 4、环境储源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外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有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3、注射、输血传播 4、饮水、食物传播 5、生物媒介传播 (三)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因此,医院感染常见的人群主要有:①婴幼儿及老年人;②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③营养不良者;④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⑤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 ⑥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⑦手术时间长者;⑧住院时间长者;⑨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

第四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 1.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正确的是() A.感染和发病应同时发生 B.住院患者和探视陪住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C.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可能属于医院感染 D.一定是患者在住院期间遭受并发生的感染 E.入院前处于潜伏期而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属于医院内感染 2.关于医院感染的判断正确的是() A.新生儿出生后48h内诊断为弓形体病属于医院感染 B.肺炎患者原有的慢性阑尾炎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属于医院感染 C.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并发结核性脓胸属于医院感染 D.患者因“脾破裂”住院,出院半年查出“丙型肝炎”属于医院感染 E.患者手术切口缝合针眼处有少许分泌物属于医院感染 3.关于内源性医院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又称自身感染,感染源是患者自身 B.病原体是来自患者体内或体表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C.引起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 D.患者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时易发生感染 E.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感染机会增加 4.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 A.门诊患者 B.急诊患者 C.住院患者 D.探视者 E.陪护者 5.能杀灭所有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方法是() A.清洁 B.消毒 C.抑菌 D.灭菌 E.抗菌 6.与湿热消毒灭菌法相比,干热法() A.主要通过水蒸气及空气传导热力 B.导热较快 C.穿透力较强 D.灭菌所需时间较短 E.灭菌所需温度较高 7.不适合使用于热法灭菌的是() A.玻璃制品 B.陶瓷类 C.油剂 D.粉剂 E.橡胶制品 8.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 A.2min B.3min C.4min D.5min E.6min 9.在煮沸消毒血管钳、镊子时,为增强杀菌作用并能去污防锈,可加入() A.氯化钠 B.硫酸镁 C.亚硝酸钠 D.碳酸氢钠 E.稀盐酸 10.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是() A.燃烧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于烤法 D.煮沸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11.不适合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 A.油剂 B.搪瓷物品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 E.纤维织物 12.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段是() A.210~230nm B.230~250nm C.250~270nm D.270~300nm E.300~320nm 13.不适用于燃烧法灭菌的是() A.污染的纸张 B.手术刀片 C.破伤风患者用过的敷料 D.治疗碗 E.血管钳 14.适合微波消毒的物品是() A.弯盘 B.体温计 C.血压计 D.血管钳 E.塑料奶瓶 15.不适宜空气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是() A.过氧乙酸 B.甲醛 C.纯乳酸 D.食醋 E.过氧化氢 16.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灭菌剂是() A.甲醛 B.环氧乙烷 C.过氧乙酸 D.戊二醛 E.过氧化氢 17.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不包括() A.擦拭法 B.煮沸法 C.浸泡法 D.熏蒸法 E.喷雾法 18.能够杀灭芽孢的化学消毒剂是() A.过氧乙酸 B.乙醇 C.碘酊 D.碘附 E.氯己定 19.不适合电离辐射灭菌的物品是() A.输血器 B.注射器 C.治疗碗 D.羊肠线 E.白蛋白 20.内镜消毒时宜选择的消毒剂是()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20200915222135)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急诊科(室)、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 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三、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及时消毒,并在规定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四、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五、各诊室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开窗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诊室地面保持清洁,一旦发生污染随时消毒。 六、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备有手消毒设施,并严格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相关要求实施手卫生。 七、体温计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枕垫(巾)要一人一用一清洁或消毒;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定时清洗,如有明显污染及时消毒处理;止血带一人一带一消毒。 八、检查床、治疗床的床单、枕套每日更换。有污染或其他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应立即更换,并进行消毒处理。脉枕应定期清洗,更换消毒。 九、医务人员在岗时应穿好工作服,戴工作帽,进行诊疗、护理、换药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门诊采血室、注射室的管理 l 、采血室和注射室的设置,要有足够的空间和面积。避免高峰期人员密集导致空气品质超标,影响操作质量。 2 、保持门诊采血室、注射室的整洁,每日工作前半小时,除进行开窗通风或进行常规空气消毒外,还应进行室内地面、桌面的清洁工作。 3 、工作人员一律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操作护士禁止戴戒指。 4 、操作前各项物品应按一人、一布、一带、一针、一消毒预先备齐,并放在固定位置上,将浸泡止血带的消毒液按有效浓度配制好备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小包装应随用随开,严禁预先开包。 5 、工作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用高效消毒剂擦拭,开窗通风半小时或用紫外线照射一小 时。 十一、门诊化验室的管理 l 、室内除了保持干燥整洁外,每日工作前要常规进行空气消毒,工作台面应按常规高效消毒剂擦拭。

医院感染隔离与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隔离与预防控制措施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为此特制定我院医院感染隔离 与预防控制措施。 一、标准预防措施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 1、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 2、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 3、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 二、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控制措施在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主要用于预防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 PDR-AB艰难梭菌)等的传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与预防,要求如下: 1、应用蓝色“接触隔离”标志; 2、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3、进入隔离病室或接触患者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资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4、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如预计与患者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5、离开患者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6、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7、脱手套、隔离衣后,均应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8、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9、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10、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11、应尽量减少转运,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如需要转运或该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环境表面均需清洁消毒;

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基本措施 一、消毒、灭菌原则 1 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先清洁,在消毒或灭菌 2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3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在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4 实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对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要求 ·进入人体组织的、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诊断器械以及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应进行消毒 ·审核实用的消毒产品相关证明,以符合国家有关证明 审核证件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医疗器械产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消毒剂: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1、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 2、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1、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 2、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 ·耐高温、耐湿的首选湿热消毒 ·呼吸机和麻醉剂的螺纹管采用清洗消毒剂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 三、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1、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 2、碘酊原液:直接涂擦2遍以上,作用时间~3min,待干后用70﹪~80%乙醇 3、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溶液:局部擦拭2~3遍 4、70%~80%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 min 5、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5 min 6、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二)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 (三)训练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正确咳嗽排痰方式,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四)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五)绝对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六)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以防误吸。 (七)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八)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九)注意患者口腔卫生,使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 (十)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内添加灭菌水,每天更换。 (十一)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

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十二)一次性气管插管、吸痰器、呼吸机螺纹管严禁重复使用。 (十三)呼吸机外表面清洁消毒每日一次,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75%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十四)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在拔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需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十五)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过期应重新清洗消毒。 (十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送检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十七)严格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管镜。 (十八)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减少经手传播造成的交叉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