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复习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复习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复习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复习教案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5.学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6.调查当地近年来人均用电量的变化,讨论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电功的因素、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教学方法】归纳法课堂反馈法

【课前准备】了解本章的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电功

(1)定义:电流做了多少功,用电器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2)公式W=UIt

(3)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4)测量仪器:电能表

(5)电热与电功

①电流的热效应: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电热的大小:Q=I2Rt

③在电热器中,电热等于电功 Q=W=UIt=Pt=I2Rt

在其他电路中,电热小于电功 Q=I2Rt

2、电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大小:P=UI

(3)单位:瓦特

3、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的组成

(2)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短路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3)防止触电

(4)常见的急救措施

二、典型例题

1.关于电能表的使用和电费的计算

(1)(08年四川广安)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家里的电能表,电能表

上所显示的数值反映了他家5月初的用电情况,这时电能表的示数为

K W·h,若1度电的电费按0.5元计算,则她家这个月的电费是

_______________元;从电能表上可以看出,这个同学家接入用电器的电功率最多允许达到W。

(2)江苏省城市居民用电价格

张敏家一个月用电度数如下表,请算一算需要缴纳多少电费,并与原来的普通计价方式相比较,看看是否省钱?

讨论:如果按分时计价方式缴纳电费,怎样用电才能既省钱又省电?

2.关于伏安法测量电功率的实验

(08年四川资阳)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要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饱的功率。

(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小组未完成的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

连接;并根据实物连接图,在上右虚线框中用规定的电路符号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3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7A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饱正常发光,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3.关于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

(08年湖北十堰)小明冬天取暖时发现:电暖器的电热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热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1)请你根据小明发现的现象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小明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电路,A 、B 烧瓶中装有质量相

等初温相同的煤油,金属丝电阻分别为R A 、R B ,R A

发现B 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些。此现象说明:在______和___相同时,

______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4.结合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公式、电热公式,分析与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1)(08年四川南充)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L 1标

有“4V 2W ”,L 2标有“8V 4W ”。当开关S 接a 时.L 1恰好正常

发光,当开关S 接b 时.L 2两端电压为6.4V 。(忽略温度变化对

电阻的影响)

求:①开关S 接b 时L 2实际功率;

②开关S 接a 时电阻R 在30s 内所产生的热量。

(2)(08年四川自贡) 标有“6V 3W”的小灯泡L 与额定功率为4W 的电阻器R 按下图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 时,灯L

正常发光,且电流表示数为I

0.8A。求:

①电阻器R的阻随;

②此时小灯泡和电阻器消耗的总功率。

5.对家用电器的进行简单一些计算

(1)(08年福建福州)有一电热水壶,铭牌如表所示。求:

①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100s消耗了多少电能?

②将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收了多少热

量?【c水=4.2×103J/(kg·℃)】

(2)(08年山东聊城)小明的新家想安装一台无水箱式电热水器,这种电热水器当有冷水流过它时,就能达到要求的温度而立即从喷头流出供淋浴。已知冷水温度为15℃,淋浴所需热水温度为40℃,电热水器一分钟流出热水的质量约为4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①将质量4 Kg温度为15℃的冷水,加热到淋浴所需要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②如果不考虑热损失,无箱式热水器的电功率至少多大才能满足淋浴的要求?

③小明新家的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A,问他家能不能使用该电热水器?

(3)(08年山东)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自动控制),

从说明书上收集到如下数据及如图所示的

电路原理图.

①请分析说明温控开关S0断开时,饮水

机处于哪种工作状态?

②求电R的阻值。

③求电热饮水机在加热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教学反思】

最新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一、电路的组成: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工作的设备;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定义: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 五、电流的测量: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电流表;量程;读数方法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I=I1+I2;并联电路:I=I1+I2 七、【方法提示】 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 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间的串联或并联;

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求出待求的电流。 八、电压的测量 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九、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U=U1+U22并联电路:U=U1=U2 十、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十一、【方法提示】 关于电源、电流、电压三者关系。电源在工作中不断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两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2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 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必须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点 电压表电流表 用途 与电源相接 连接方法 相同点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一、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二、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同步测试(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温度为0℃时,则() A.水已经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经不存在,全部熔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以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 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 D.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3、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4、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物质水银镁铜铝铁钨 熔点/℃-39649108366015253410 沸点/℃35710902360246727505900 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40℃里,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 B.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丝制成,因为钨的熔点高 C.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镁铁合金 D.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铝铜合金 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6、小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月考试卷

苏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全册月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试卷 2006年3月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每题2分,共2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如图1所示是小汪同学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当闭合电键时,A 1电流表无示数,A 2电流表有示数;如把两灯互换,则闭合电键后两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电路中存在故障的原因是:( ) A L 1断路。 B L 1短路。 C L 2断路。 D L 2短路。 图1 2.如图2所示是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机械,其中不能省力的是 ( ) A 利用斜面拉重物上车 B 用渔杆钓鱼 C 自行车刹车手柄 D 用剪刀剪树枝 3.如图3所示杠杆, 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 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 处加一个力F 使杠杆平衡, 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 则这个力:( ) A. 应沿MQ 方向 B .应沿MP 方向 C .应沿MN 方向 D .可沿任意方向 图3 图4 4.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 A.P 甲>P 乙 B.P 甲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汇总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汇总苏科 版 物质的三态: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物质的三种状态有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气态物质等,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没有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流动性。 温度计使用: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汽化和液化: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

变干,酒精蒸发等 、液化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2、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熔化和凝固: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根据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可以分为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 2、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含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2.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 汽化或升华 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 D.液化或凝固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过程的是() A.太阳将积雪晒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烛油 C.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了钢水 D.食盐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4.新冠期间,医院的医生长时间配戴护目镜时,护目镜的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形成小水珠的物态变化()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5.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 体温计示数降到0℃ B. 体温计示数仍为38℃ C. 体温计示数降到35摄氏度以下,无法读数 D. 温度太低,体温计易损坏 6.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温度高

C.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D.水蒸气与皮肤的接触面大 7.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 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 9、小明和父母到山区游玩,发现当地果农在果树上挂了很多装液体的塑料袋,每个塑料袋袋通过细管连到了地下,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给果树施肥,防止肥分流失 B.给果树施药,防止污染环境 C.给果树浇水,防止水分蒸发 D.给果树喷水,防止树温过高 10.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1.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一章声音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 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 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 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 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 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苏科版物理八上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卷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2.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 A.使空气液化 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南京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 ) 6.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干燥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桌面上有一摊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 A.液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 7.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 8.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于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 0 ℃ B. 10 ℃ C. 40 ℃ D. 100 ℃ 2. 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 钢铁 B. 玻璃 C. 蜡块 D. 沥青 3. 炎炎夏日里,我们期盼凉爽的环境;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 的寒冷. 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 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4. 如图是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 其中 雾的形成是() A. 汽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5. 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回升, 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 “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 “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 D. “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6. 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 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 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图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8.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 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 C.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 D.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 9.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十五章电功和电热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5水循环教学设计

2.5 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工作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来认识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珍贵水资源”的了解,增强节约用水、爱护水淘汰的意识,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2)通过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体现自主学习的愉悦、实践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物质三态的变化规律、吸放热情况,对水资源的认识。 【难点】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的活动指导。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合作与交流、讲练结合、比较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同学们,面向奔腾的江河和浩瀚的海洋都是由——(水)组成的,皑皑的冰山雪岭是由——(冰)组成的,飘荡的白云是由——(水和冰晶)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大气中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水、冰雪、冰晶、水蒸气,他们都属于水的三态,他们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循环着,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的循环系统,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系统——水循环。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认识水的循环 【 【议一议】 (1)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规律?

(2)如果水的三态变化停止了,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自然界的气候将会怎样? (3)如果水循环停止了,人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 (4)水循环过程能量是如何转移的?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循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水资源就是巨大的能源,并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小结归纳】(板书) (1)水循环的方式: ①陆地水循环;②海陆间水循环;③海洋间水循环。 (2)水循环的途径: ①蒸发;②降雨;③水气输送;④径流;⑤蒸腾;⑥下渗。 【思考讨论】: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1、联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使物质发生转移。 2、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清洁。 3、使人类获得永不枯竭的水资源。 2、珍贵的水资源 【看一看】投影网上,下载关于水资源的图片的文字资 料,启发学生讨论。 【议一议】 (1)水为什么珍贵?(2)水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点拨】让学生举例,教师不必做出评价,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可做概括。启发学生从生产、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去考虑水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提供表现资源缺水情景的资料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不可缺性。 3、如何保护水资源 【看一看】 (1)资料: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2)图片: 被工业污染的河水被垃圾污染的河被污染水源毒死的鸟 【议一议】 (1)破坏水资源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A)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B) 【点拨】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学习水源污染以及严重缺水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知道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实践考察】关于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域污染情况”的指导。 (1)考察前准备: 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3.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针对旱情,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雨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凝华和熔化 B.凝华和液化 C.凝固和熔化 D.凝固和液化 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 干冰熔化吸热 B. 干冰升华吸热 C. 干冰液化放热 D. 干冰凝华放热 6.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7.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8.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A. B. C. D.

初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知识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知识点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家庭电路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1kWh=3.6x10^6J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但是有前提条件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v固﹥v液﹥v气。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系。 6.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其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 8.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9.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0.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和被测物体接触,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物质的三态: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物质的三种状态有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气态物质等,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没有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流 动性。 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 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 的上表面相平。 汽化和液化: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汽化: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1、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 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 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熔化和凝固: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根据熔化时温 度的特点可以分为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 2、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 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 熔化吸热:解暑,冰块熔化。最常见的就是“下雪不冷化雪冷”,应用有制冷剂的使用,如液氮,干冰(c2)等; 凝固放热:在没有电冰箱的菜窖里,农民放上几桶水,让其凝固 成冰,从而达到致冷的效果,让菜不易冻坏。水泥凝固会使水泥变形。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时要吸热,具有制冷作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利用物质升华吸热来获得较低的 温度。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 水循环: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1t=103kg=106g=109mg (千进位)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单位:kg/m 3,g/cm 3,1g/cm 3=1000kg/m 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9.水的密度ρ=1.0×103kg/m 3.它表示1m 3水的质量是1.0×103kg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 和用量筒测出V ,据公式求出ρ。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m ρV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 0 ℃ B. 10 ℃ C. 40 ℃ D. 100 ℃ 2. 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 A. 钢铁 B. 玻璃 C. 蜡块 D. 沥青 3. 炎炎夏日里,我们期盼凉爽的环境;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 的寒冷. 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 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4. 如图是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 其中 雾的形成是( ) A. 汽化现象 B. 液化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5. 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回 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 “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 “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 D. “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6. 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 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 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图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8.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 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 C.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 D.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 9.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1-2节1

苏科版初中物理二年级(上)单元梯级测试卷(6) 第二章第1—2节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只温度计,是伽利略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6-1所示即为伽利略的气体温度计,当发现其液面由A上升到B时,则表明气温在( ) A. 升高B.降低C.不变 D. 无法确定 2.图6-2是水的沸腾图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 水在D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 在制作液体体温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 C. 玻璃泡容积做小一些 D. 玻璃泡容积做大一些 4.甲、乙两位同学各倒温度相同的一杯热水,甲同学用嘴吹水,乙同学用两只杯子来回倒水,过—会两杯热水都不烫嘴了,他俩的做法使水凉得快的是( ) A.用嘴吹B.两杯水来回倒 C. 一样快 D. 不能确定 5. 能够降低室内平均温度的最好方法是( ) A. 打开电风扇B.关闭房门 C.在室内洒些水D.打开房间里正工作的电冰箱的门 6.在通常情况下,持续把100℃的水蒸气通入90%的水中,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通入后,水会升温,到100℃时停止升温 B.水升温时,伴随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水升温到100℃后,水蒸气仍在液化,但水温不再升高 D.水升温到100℃后,水蒸气也就停止液化了 7.当“摄氏度”作为温度单位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B.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C.-10℃就是零下10摄氏度D.0℃就是没有温度 8.关于汽化和液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一定会沸腾 B. 当液体的温度升高时,液体的蒸发不一定加快

苏科版物理八上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卷.doc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时间: 48 分) 90 分钟总分: 100 分) 1.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 2.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A.使空气液化 () 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 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南京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 6.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干燥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桌 面上有一摊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 7.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 8.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 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于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9.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车窗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