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存管理二复习资料

库存管理二复习资料

1.库存: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

2.库存管理的基本目标:防止超储和缺货,在企业现有资源约束下,以最合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所期望水平的服务。

3.周转库存:周期性批量购入所形成的库存。

4.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5.调节库存:用于调节需求或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速度不均衡、各个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

6.在途库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处于运输过程中的物品。

7.订购成本: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

8.缺货成本:由于外部或内部中断供应所产生的成本。

9.需求量:需求的数量,且有数量的量纲。需求量已知,库存系统为确定型系统;需求量未知,但可确定概率分布,为概率型系统。

10.需求率:单位时间内的需求量。

11.需求模式:物品的出库方式。物品可以间断出库(时间、数量)、在整个期间均匀出库或按其他形式出库。

12.前置时间:从订货到货物进入库存所需要的时间称为采购提前期或前置时间。

13.单周期库存:即单周期需求,偶尔发生的对某种物品的需求,仅仅发生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以及经常发生的对某种生命周期短的物品的不定量需求。

14.多周期库存:即多周期需求,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补充。

15.独立需求库存: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一般来自用户对企业产成品和服务的需求为独立需求。从库存管理的角度看,独立需求库存是指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对应的库存,这种需求与企业对其他库存产品所作的生产决策没有关系,如用户对企业最终完成品、维修备件等的需求

16.相关需求库存: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确定型需求。

17.预测: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事件做出的预计与推测。

18.时间序列分析法:与过去需求相关的历史数据可用于预测未来的需求,历史数据可能包括如趋势、季节、周期等因素。

19.趋势需求:需求呈线形趋势,它表示不同时间点的需求呈连续的直线关系。

20.季节型需求:在不同时间点需求呈波峰波谷型的不断变化,一般它与影响需求的市场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21.随机需求:当所有已知成因(平均值、趋势、季节、周期和自相关)都从总需求中排除后,剩余的就是需求的不可知部分,如果人们无法确定这些剩余部分的成因,就将其看成随机需求。

22.自相关需求:某一数据的预测期望值与其自身的历史数据密切相关。

23.产品生命周期(PLC):描述产品从生产到结束的全过程,包含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

24.市场调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如问卷调查、面谈、电话访问等)收集数据,检查市场假设是否正确。

25.小组共识:采用会议上的自由讨论方法,达成小组共识。

26.回归的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根据一个已知变量去预测另一个变量。

27.误差的定义:通常指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偏差。

28.跟踪信号定义:预测误差滚动和与平均绝对偏差的比值,跟踪信号(TS)可用预测误差之和除以其平均绝对偏差计算得出:TS=RSFE/MAD=∑(第i期实际需求-第i期需求预测)/MAD

29.固定订货量系统定义:订货点和订货量都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

30.订货提前期(lead time,LT)定义:从发出的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到达、提货、验收、入库等所需花费的时间。

31.双堆系统的定义:在每次进货时,均将物资分成两部分储备,一部分作为订货点的库存储备,单独存放。其余的作为经常性储备,供日常发料之用。

32.单箱库存系统的定义: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的补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最高水平。

33.三箱系统:相对于双堆系统,安全库存被单独放在第三个箱子里,这时就成为三箱系统。(正在使用的存货、订货点库存、安全库存)

34.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定义及运行机制:也称定期库存系统,每隔固定的时间就检查库存,确定库存余额并发出订货,订货量等于最大库存量与库存余额的差。

35.最大最小系统定义和运行机制:每隔固定的时间就检查库存并确定库存余额,当库存余额小于等于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量等于最大库存量和库存余额的差。

36.随机型库存控制系统:需求率和订货提前期中有一个为随机变量的库存控制系统37.一次性订货量系统:一次性订货模型研究在一个时期内仅仅采购一次或仅能安排一次批量生产的物品的库存控制问题。

38.ABC分类的定义及基本原理:按照所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通常根据年耗用金额(存货价值或数量*成本)将物品分为三类。A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10%左右,但价值占存货总价值70%左右的;B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20%左右,价值占存货总价值20%左右;C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70%左右,但价值占存货总价值10%左右。

39.订货批量定义:订货批量是指消耗一次订货费用一次采购某种产品的数量。

40.经济订货批量:也称经济订购批量就是按照库存总费用最小的原则确定出的订货批量,这种确定订货批量的方法就称为经济订货批量。

41经济订货间隔期:在定期订货系统中使总库存成本最低的订货间隔期

42.服务水平:表示用存货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43.订货点:企业发出订货单时库存的储存量。

44.故障发生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

45.“浴盆曲线”:通过研究发现,在设备使用的不同时间阶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是不同的。所引入的新设备或产品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其使用备件和元件的“浴盆曲线”效应。46.逆向物流:利用库存物品的可追踪性(如通过条码)可以处理和计算退货。

47.多余物品:又称多余物料包括废料、富余物料和陈旧物料。

48.循环盘点:一种库存盘点技术,它进行的频率较高。

49.库存记录精度:又称为存货精度,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存的温和程度。

50.MRP的概念:物料需求计划是计算生产最终产品所用到的原材料、零件和组件的系统。51.主生产计划(MPS):一个综合性计划,是MRP的主要输入,相当于产品出产进度计

划,是MRP运行的驱动力量。

52.产品结构文件(BOM):物料清单,是生产某最终产品所需的零部件、辅助材料或材料的目录。

53.预计到达量S(t):零部件在单位时间段t内的预计到达量,是指在计划之前预先设定的或已经订货(指下达加工订单和采购订单)但还未到货的在途量,预计在计划期内可以投入使用。

54.系统紧张:上层零部件批量变化引起下层零部件批量的急剧变化,称为系统紧张55.MRPII的定义: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系统,即制造资源计划。

56.ERP定义:

57.JIT定义:只在需要的时候,按照所需要的数量,以完美的质量为顾客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产品。

58.浪费的定义: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对产品增添价值的任何活动、行为或事物。

59.准时制库存:维持系统运行所需的最少库存。

60.看板: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看板系统特别强调按计划执行,并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成本。

61.排序定义:将加工订单分发到车间并为每台机器制定作业计划文件。

62.生产物料控制:通过系统计划来控制物料的流动,包括对从需求识别直到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的所有物料的控制。

63.限额发料:按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生产计划资料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消耗反馈数据组织供料。

64.供应链: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65.批量定制化生产:最终决定生产什么要延迟到客户订单到达为止。

66.补货物流:物流系统从供应推动型系统转变为需求拉动型系统。

67.牛鞭效应:如果由批发商向零售商供货,而不是直接由制造商供货,那么批发商将会感觉到客户需求的增加,反过来导致对经销商需求增加,经销商又会增加对制造商的需求。在这种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就是牛鞭效应。

68.快速响应:制造业中的准时制。确定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供应时间,从而使得库存水平最小化。

69.ECR:有效顾客响应,分销商和供应商为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70.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由供货商管理在用户处的库存,或者代表用户持有库存,当用户需货时就运送过去。

71.联合管理库存: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72.重心法:一种数学方法,用于确定新的选址,以使销售和运输总成本为最低。该方法通过考虑产品市场的位置,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和相应的运输费用来确定最佳的配送中心的位置。

73.平方根法则:安全库存水平随陪送点总数平方根的变化而变化。

74.DRP:陪送需求计划是一种复杂的计划方法,它要考虑多个配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75.均分法:公平份额分配法,一种简化的存货管理计划方法,用以向每个配送设施提供公平的或“公平份额”的可得存货,这些可得存货来自诸如工厂仓库之类的共同货源。

76.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77.库存周转率:衡量库存控制有效性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满足用户需求的经济性。将一段时间里的全部消耗量除以该时间里的平均库存价值。

78.服务水平:衡量在用户需要时库存可获得性的指标。

79.物资吞吐量和库存量:物资吞吐量是指计划期内仓库进出库物资数量的总和。库存量是指计划期内的平均库存辆,反映仓库平均库存水平。

80.标杆管理:基准管理,一种将产品、服务和实践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行业内领导者相比较的持续的流程。

81.学习型组织:对外部和内部压力产生反应(不是反抗),取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在每个新环境中都能生存和发展。

82.团队:执行共同的目标、绩效标准以及实现方法的技能相互补充的人群,它们接受彼此的责任。

83.多职能团队:专心于“适地工作流”,即团队围绕着流程的工作流来组建。

84.集成供应链:将上下游的企业有机地连在一起,形成同步的网络体系,使企业与其上下

游之间建立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简答、论述:

1.库存的作用:1)库存使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2)库存能够平衡供给和需求。3)库存能够预防不确定性的、随机的需求变动以及订货周期的不确定性。4)库存在供应链中起缓冲器的作用。。5)库存能够消除供需双方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在2.库存的弊端:1)占用大量资金。2)发生库存成本。3)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3.库存控制基本决策主要内容:①确定相邻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②确定每次订货的订货批量③确定每次订货的提前期④确定库存满足需求的服务率(如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水平)

4.预测是一种技能还是一种科学?预测就是要从变化的事物中找出事物发生变化的规律,去揭示事物未来的面貌。要从复杂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出不变的固有规律,去揭示事物未来的面貌,必须以辩证的认识论为指导,以各个领域内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理论为基础,以当代的最新科技成果、数学、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去研究适用于各个领域的预测理论和方法。由此可见,预测是一门应用科学。但是,如何运用这些科学的理论、方法、工具去掌握事物发展的原因、态势、因果关系,找出事物演变的逻辑,作出比较符合事物未来真实面貌的预测,这就是艺术技能。这要靠预测人员的知识、经验、洞察力和远见卓识。因此,预测是科学也是艺术技能,只有建立预测是“科学+艺术/技能”的观点,才能作出成功的预测。

5.预测的一般步骤:①确定预测的目的和用途②选择预测对象,分析决定影响需求的因素及其重要性③决定预测的时间跨度——短期、中期还是长期④选择预测模型⑤收集预测所需的数据⑥考虑和设定无法预测的内外因素⑦验证预测模型⑧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作出需求预测⑨将预测进行实际应用⑩根据实际发生的需求对预测进行监控。

6.判断在预测中的作用:1)判断在选择预测方法中的作用。2)判断在辨别信息中的作用。3)判断在取舍预测结果时的作用。

7.市场调查法的优缺点:1)优点是:①预测来源与顾客期望,较好地反映了市场需求情况;②可以了解顾客对产品优缺点的看法,也可以了解一些顾客不购买这种产品的原因,有利于改进与完善产品、开发新产品和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2)缺点:①很难获得顾客的通力合作②顾客期望不等于实际购买,而且其期望容易发生变化③由于对顾客知之不多,调查时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8.小组共识的优缺点:1)优点:①简单易行②不需要准备和统计历史资料③汇集了各主管的经验与判断④如果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此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2)缺点:①由于是各主管的主观意见,故预测结果缺乏严格的科学性;②与会人员间容易相互影响③占用了各主管的宝贵时间④因预测结论是集体讨论的结果,故无人对其正确与否负责⑤预测结果可能

较难用于实际目的。

9.跟踪信号有何作用:正的跟踪信号说明实际需求大于预测值,负的则表明实际需求小于预测值.一旦跟踪信号算出后,将之与预定的控制界限比较.若超过上下控制限,说明预测方法存在问题,需要管理人员重新评估所选用的预测方法.

10.连续检查控制方式的特点:1)每次订货批量Q通常是固定的,批量大小选择时主要考虑总库存成本最低的原则;2)每相邻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通常是变化的,其大小主要取决于需求量的变化情况,需求大则时间间隔短,需求小则时间间隔长。3)订货提前期基本不变,订货提前期是由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能力等外界因素决定的,与物资的需求情况没有直接的联系,故通常认为是一个常数。

11.固定订货量系统的应用范围:1)所储物资(存货)具备进行连续检查的条件。并非所有的物资都能很方便地随时进行检查,具备进行连续检查条件是选用连续检查控制方式的前提条件。2)价值虽低但需求数量大的物资以及价格昂贵物资。这些均是需要严格重点控制的物资,应该考虑采用连续检查控制方式控制。前者是因为此类物资价低量大,采用连续检查控制方法的一些较易实施的方案可以简化控制程序;后者是因为连续检查控制方式可以及时收集库存信息,较灵活地优化库存控制与管理。3)易于采购的物资。采用连续检查控制方式,订货的时间无法确定,因此连续检查控制方式适用于市场上随时可以采购到的物资。

12.固定间隔期系统模型的优点:第一,一次办理多种物品的订货,订货费用低;第二,一次订货的金额大,易于获得供应商按一次订货总金额提供的价格折扣;第三,订货量大,使运输工具得到有效、经济地运用,运输成本低。

13.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应用范围:其一,需要定期盘点和定期采购或生产的物资。。其二,具有相同供应来源的物资。其三,供货渠道较少或供货来自物流企业的物资。其库存管理可以采用固定间隔期系统进行控制。

14.两种库存系统的比较:第一,定期订货模型平均库存较大,以防在盘点期(T)发生缺货情况;定量订货模型没有盘点期。第二,因为定量订货模型的平均库存量较低,所以该模型适合于贵重物资的库存控制。第三,对于重要的物资如关键维修零件,定量定货模型将更适用,因为该模型对库存的监控更加密切,这样可以对潜在的缺货更快地作出反映。第四,由于定量订货方式下每一次补充库存或货物出库都要进行记录,因而用它进行库存控制时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定量订货系统着重于订购数量和订货点,每次每单位货物出库,都要进行记录,并且立即将剩余的库存量与订货点进行比较。如果库存已降低到订货点,则要进行批量为Q的订购;如果仍位于再订购点之上,则系统保持闲置状态直到有再一次的出库需求。对于定期订购系统,只有当库存经过盘点后才作出订购决策,在最大最小系统下,是否真正订购依赖于进行定期盘点的那一时刻的库存水平。

15.随机型库存控制系统的假设条件:1)需求率和订货提前期为已知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在不同的补充周期,这种分布不变。2)补充订货在同一时间交付。3)允许晚交货,即供应过程中允许缺货,但一旦到货,所缺货的部分必须补上。4)已知年平均需求量。5)已知一次订货费、单位维持库存费、单位缺货损失费。6)无价格折扣。

16.描述需求函数的常用概率分布(多选):(1)正态分布(需求量是连续的时候),用来描述大多数生产制造企业的需求函数;(2)泊松分布(需求率很低的时候),用来描述零售范围内的需求函数(3)负指数分布用来描述某些批发和零售场合的一些需求函数。

17.一次性订货量系统的特点:1)一次性订购物品的需求量不连续。2)不同时期一次性订购物品的需求量可能有很大的变化。3)由于易过时和易腐蚀使一次性订购物品的市场寿命非常短促。对于典型的一次性订货问题,由于只购买一次和支付一次定货费用,不必考虑订货成本。同时由于储存时间短,储存成本也不重要。为了确定最优的订货量,有两种成本需考虑,即超储成本和机会成本。

18.一次性订货量系统的适用范围:一类是偶尔发生需求的某种物品;另一类是经常发生不定量需求的某种市场寿命非常短促的物品。对于第一类物品,典型的有零售商店订购的试销和时尚商品,或用于设备维修的备件。某些高度易腐的物品(如鲜鱼、鲜花等)和易过时的物品(如报纸、期刊等)则属于第二类物品。

19.不同类别存货的库存控制策略:A类:严密控制,每月检查一次;B类:一般控制,每三个月检查一次;C类:自由处理。

20.ABC分类步骤:第一步,将物品按年耗用金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序;第二步,计算各种物品占用资金额占全部库存占用资金额的百分比进行累计(或进行品种百分比累计)。第三步,按照分类标准,选择断点进行分类,确定A、B、C三类物品。

21.安全库存及其作用:安全库存是用来补偿在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内实际需求量超过期望需求量或实际订货提前期超过期望订货提前期所产生的需求。中转仓库和零售也备有安全库存是为了在用户的需求率不规律或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有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工厂成品库持有安全库存是为了零售和中转仓库的需求量超过期望值时,有能力补充它们的库存。

22.什么情况下要保持较高的安全库存量:第一,缺货成本高或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第二,储存成本较低;第三,需求量的波动较大;第四,前置时间的波动较大。

23.确定订货点必须掌握五种数据:1)全年需要量以及经济订货批量;2)预计平均每天或每周的正常耗用量;3)预计每天或每周的最大耗用量;4)订货提前期的正常天数或周数,指从提出订货申请直至收到订货的期间;5)安全存储量,是指为了防止临时用量增加或交货误期等特殊原因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

24.“浴盆曲线”分为哪3个时期,各自特点、对备件的需求特征?设备使用维修期间内的设备故障状态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为初期故障期(0≤t

需求量也较大。

25.逆向物流要处理的五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回收的产品、零件或原材料的代替品?2)谁来完成不同的回收活动?3)不同的回收活动将怎么完成?4)是否可以将逆向物流的典型活动与传统生产和配送系统整合?5)经济与环境的成本与收益是什么?

26.逆向物流的处理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将其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使其成为有用的物资,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二是对已丧失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从环境保护的目的出发将其焚烧,或送到指定地点堆放掩埋,对喊有放射性的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工业废物,还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

27.逆向物流的意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们提供优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意义。政治意义。

28.降低库存的策略:1)周转库存类型,基本策略是减小批量Q,具体措施有降低订货费用,缩短作业交换时间,利用“相似性”增大生产批量。2)安全库存类型,基本策略是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订货量尽量接近需求量,具体措施有改善需求预测工作,缩短生产周期与订货周期,减少供应的不稳定性,增加设备与人员的柔性。3)调节库存类型,基本策略是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变化吻合,具体措施有尽量“拉平”需求波动。4)在途库存类型,基本策略是缩短生产—配送周期,具体措施有标准品库存要慎重选择供应商与运输商,减小批量Q。

29.确保库存精度的方法:一个办法是要求库存记录必须准确,另一个办法是经常对库存进行盘点,以保证库存记录与时间库存相吻合。

30.循环检查与定期检查相比的优势:1)与间断使用仓库人员相比,定期使用专业库存检查员更有效和更可靠;2)比全库检查(很少使用)造成的中断少,因为循环检查即使在存货检查期间也使收货、出库及拣货能够持续下去;3)更有可能及早发现问题,定期库存检查意味着发现问题相对迟一些;4)它提供了培养专业检查员的机会,专业检查员能够迅速地找出错误并加以修正;5)持续地监测库存有利于保持系统完整;6)该方法为持续改善记录精确度提供了基础;7)提供了对运营资本中的主要因素的连续评估;8)可通过减少缺货来改善客户服务;9)保证生产计划中所需物料的供应,减少延误和经常性地修改计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10)通过消除不确定性来减少库存投资和降低安全库存。

31.选择检查产品时间的方法包括:1)库存需要订货时。2)当接受新存货时。3)当库存记录变为零或负值时。4)当发生一定次数的交易时。

32.循环检查的步骤:步骤一,准备。列出待检查产品清单,找出存放位置(可能在几处)。步骤二,检查选定的产品,记录每个位置的总数。步骤三,整理各处数量。

33.循环盘点对帐要求:1)通过核查以确定所有文件都得到了检查。2)对库存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检查,以确定所有的库存活动记录是否都是正确的。3)对经常存在误差的物品,就有必要经常检查它。4)完成循环检查的结果汇总,以便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库存

精度。

34.新设备备件库存的特点:1)新设备采购并使用之初,其部件和整件的损耗是未知的2)新设备的初始供应量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的,3)要确定新设备的备件库存数量,必须掌握设备的故障发生规律。

35.闭环MRP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狭义MRP系统的推广。早期的MRP 系统将生产能力视为无限的,这种不考虑生产能力约束的编制作业计划的方法给计划的可行性带来一定影响。闭环MRP系统克服了早期MRP系统的缺陷,它把优先计划、生产能力计划及其实施控制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供零部件需求计划,而且能够运用从各个环节得到的反馈信息对生产运作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闭环指这些元素都包括在整个系统中,为使计划在所有计划时段内保持有效执行功能提供反馈。这是一个围绕物料需求计划建立的系统,它包括附加的销售计划功能、运作计划(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一旦完成这个计划并在实际中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开始发挥执行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衡量能力的生产控制功能、详细日程安排和调度、记录设备和供应商的预期延迟、供应商日程安排等等。

36.MRP系统的目标:1)采购恰当的品种和数量的零部件,在恰当的时间订货,维持可能最低的库存水平。2)保证计划生产和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材料、零件和产品。3)计划充分且负荷均衡,对于未来的负荷在计划中作适当的考虑。4)规划制造活动、交货日期和采购活动。

37.低层次规则:当某种零件出现在一个以上的层次中时,应把它们归入它所出现的最低层次中。

38.最终产品的需求量由主生产计划给出,而零件的总需求量则由母体零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R(t)得出。

39.相关需求也有不确定性。设置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尽管是相关需求,仍有不确定性。比如,不合格品的出现,外购件交货延误、设备故障、停电、缺勤等。一般仅对最终产品设置安全库存,不必对其他层零部件设置安全库存,这样可以降低库存成本。

40.MRPII与MRP的区别。MRPII是闭环MRP的直接结果和延伸。为了区别,人们将以前的MRP系统和闭环MRP系统通称为MRP系统,而将制造资源计划称为MRPII。MRPII 并不是一种与MRP完全不同的新技术,而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方式。MRPII在内容和能力上有了很大扩充,它涵盖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很大,包括销售、生产、库存、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等,能对所有的生产资料、库存、人力资源、设备、财务、销售等进行综合计划和管理。

41.MRPII系统的功能:1)基础数据管理。物料清单管理、工艺路线管理、资源数据管理。2)库存管理。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库、标准件库、电机库、毛坯库、半成品库等的管理。减少库存占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3)经营计划管理。4)主生产计划。5)物料计划。6)车间作业计划与控制。7)物料采购供应。8)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

42.MRPII的特点:管理的系统性、数据共享、动态应变性、模拟预见性、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

43.ERP核心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体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44.ERP与MRPII系统的区别:从系统功能上来看,ERP系统虽然只是比MRP II系统增加了一些功能子系统,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子系统的紧密联系以及配合与平衡。正是这些功能子系统把企业所有的制造场所、营销系统、财务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其次,传统的MRPII系统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管理,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按库存生产等,对每一种类型都有一套管理标准。而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企业为了紧跟市场变化,纷纷从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而ERP则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的这种多元化经营需求;最后,MRPII是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各种相关的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客户满意、效绩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

45.JIT的目标:只在需要时才存在库存、改进质量,实现零缺陷、通过减少准备时间,等候时间和批量来缩短交货时间、消除浪费、以最小成本完成任务。

46.浪费的七种形式:1.过量生产造成的浪费2.等候期间造成的浪费3.运送造成的浪费4.工艺流程不完善造成的浪费5.库存积累造成的浪费6.质量缺陷造成的浪费7.缺乏整体性造成的浪费

47.全面质量值得重视的6个方面:企业高层管理、操作一体化、防止质量缺陷、产品质量检验、质量自我保障、持续改进

48.应予以重视的6个方面:规章制度、灵活性、自主性、人力开发、工作环境、创造性

49.看板使用规则6点:1)每一个容器上必须带有一个看板。2)后道工序总是从前道工序那里领取零件。前道工序决不要向后道工序推送零件,因为这样迟早会造成后道工序不再需要所提供的零件。3)没有取货看板,不能将装满零件的容器从其存放处运走。4)容器内应始终装有相同数量的零件。非标准化容器或不规则填充的容器会影响或中断后道工序生产物流的正常运行。5)不能将不良质量的零件送往后道工序。这不仅造成浪费,还浪费后道工序的作业时间。6)总生产数量不能超过系统中生产看板所指令的总生产数量。同样,后道工序所领取的零件数量不能超过系统中取货看板所指令的总运送数量。

50.JIT的优点与不足:1)优点:①由于生产过程实现同步化,上下道工序的衔接紧凑,减少了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库存与积压,也节省了生产空间。②减少了生产加工时间。

③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品与返工。④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设备利用率。⑤由于是按照一个统一的原则进行整个生产运作系统的管理,从而增强了作业人员的集体感,使他们能主动参与生产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⑥有利于生产运作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⑦

生产具有弹性。⑧减少了间接劳动。2)不足:①生产安排(工厂)。当不稳定需求导致必须对生产安排进行平衡时,公司将出现较高的库存水平。低迷时生产出大量的最终产品。导致过时、损失而产生的较高财务风险。②供应商生产安排。JIT系统的成功要求供应商能根据公司的生产安排提供部件。小而频繁的订单会导致较高的订货成本,在计算库存减少所带来的成本节约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供应商因大量的小批量生产而承受更高的生产成本。一般而言会导致采购价格上升,除非供应商能看到自己作为JIT的一部分从中获得利益。③供应商的位置。随着供应商与公司之间距离的扩大,送货时间可能变得更不正常和难以预测。运输成本也随着小批量运输的增多而上升。运送时间的波动可能导致库存异常并冲击生产安排。这一点与高送货成本结合,会导致总成本超过库存减少所带来的好处。

51.作业计划的目标:1)根据顾客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加工;2)在制品库存最小化;3)反应世界最短化;4)完成时间最小化;5)系统时间最小化;6)全部时间最小化;7)设备和劳动力利用最大化;8)闲置时间最小化;9)作业延迟最小化。

52.作业计划的影响因素:1)作业到达模式,成批量到达属于静态模式和订单到达时立即安排生产加工的动态模式;2)设备的数量和种类;3)工人和机器的比例,设备数量越多,生产计划就越复杂。工人<机器,为劳动限制系统。工人>系统,为机器限制系统。4)作业的流动模式,所有订单从一台机器到下一台机器进行加工时,具有相同加工路线的流程式和从一台到下一台机器的加工路线是随机式;5)分配作业的优先规则。

53.评估排序规则的准则:平均流程时间、系统中的平均任务数、平均延迟时间、调整成本

54.生产物料控制的内容:确定需求、对是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控制、物料的采购、存储和分发。

55.生产物料控制需要的基础数据:物料需求、设备需求、劳动力需求、物资供应、成本。

56.生产作业控制:确定每个订单的优先权、向每个加工中心发出计划表、随时更新在制品的加工情况、对所有加工中心进行投入-产出控制、评价效率、利用情况和生产率

57.工艺定额、供应定额的定义及含义:工艺定额包括产品或零件的净重和工艺性消耗。工艺定额通常由工艺部门制定。供应定额是在工艺定额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非工艺损耗构成。供应定额通常由工艺定额乘上一个比例系数来确定。

58.限额发料的作用与依据:1)作用:①有助于进行经济核算,促进用料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消耗,减少浪费,节约物资。②有助于建立健全供料核算的原始记录。

③有助于及时掌握物资的库存情况、生产车间用料情况和在制品情况。④实行限额供料,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促进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提高。2)依据:①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资料。②生产计划资料。③实际生产消耗资料。

59.实行限额发料应具备的条件?(多选):1)具有先进、合理和齐全的物资消耗定额;2)实行集中下料;3)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

60.限额发料的组织方式:1)毛坯发料方式2)定额拨料方式

61.限额发料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一)实际单耗大于定额时的原因分析:1)生产过程中的实验加大了材料的消耗;2)供应条件不良增加了材料的损耗;3)生产过程中废品量增大增加了材料消耗。(二)实际单耗小于定额时的原因分析:1)材料定额偏大;2)在生产中有节约。

62.供应链中库存的作用:1)供需缓冲器2)预期库存3)开拓市场4)稳定生产5)规模效应6)物流时间。

63.库存在竞争中的作用:1)可提高服务水平;2)可增加库存获得快速响应;3)可减少库存获得效率;4)库存决策就是在上述两者之间做出抉择;5)库存管理应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6)库存管理中的两类活动;7)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

64.大批量定制在降低库存中的作用:1)使制造商能够消灭成品库存。2)由于是基于零部件而不是成品的预测,这样更容易管理。

65.延迟战略的好处:1)消除成品库存;2)消除过时产品——尽管一些零部件的生产仍可能存在风险;3)顾客获得更好的服务——要求的精确规格,尽可能短的前置期;4)顾客直接和制造商交易,消除了相应的供应链库存。

66.如何看待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有何作用?企业对待供应商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相互对抗的关系转变为与适量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目的是把供应商视为共同赢利伙伴。

67.供应商一体化的特点:1)主要产品只有一个采购点,即仅有一个供应商;2)送货频率高——每一生产班次中要求有几次送货;3)排产计划整合——在收到订单后,生产商才开始制造产品。4)供应商在客户的生产工厂附近设立仓库;5)技术创新共享;6)供应商的人员留在客户的工厂中工作;7)增加计划变更时的应变能力。

68.评价供应商一体化带来的绩效改善:1)外购的物资和服务占销售额比重很高,比如60%以上;2)企业认为可以通过和主要供应商建立开放的关系获取竞争优势,并且企图建立这样的关系;3)企业打算对供应商的需求做出响应,比如,向供应商提供基于销售预测的详细需求状况,以便供应商制定生产计划,以及在必要时增加生产能力。4)企业更注重从总体成本上考虑采购,而非仅仅关心单位成本。

69.供应商一体化的局限性:1)当采购方企业和供应商之间规模相差悬殊时,不利于建立供应商一体化;2)供应商一体化要求双方进行规模较大的公司文化调整,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3)出于历史经验,很多公司或说大部分公司对此心存疑虑。对于主要生产要素,很难实现由单一供应商供货。4)来自于主要供应商的压力并不因为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关系而消减;5)一体化过程中,有很多操作的困难,比如,信息系统不兼容。6)尽管消费品零售中,需求预测和库存水平共享越来越普遍,但至今还几乎没有企业这样做。

70.客户链接的优点:客户链接提供消除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缓冲库存的机会。最为关键的是把最终用户的需求反馈给制造商。

71.改进零售供应链的途径:(1)连续补货系统(2)流动系统(3)物流组织(4)物流系统测量。

72. 如何消除牛鞭效应:消除牛鞭效应的方法:1)加强预测;2)信息共享;3)业务集成;4)缩短提前期;5)建立伙伴关系。

72.QR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要求:要求零售商和供应商一起工作,通过共享销售点信息来预测商品的未来补货需求,以及不断地监视趋势以探索新产品的机会,以便对消费者的需求能更快地做出反应。在运作方面,双方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来加速信息流,并通过组织活动来使得前置时间和费用最小。要求供应商和零售商对此承担义务。对于供应商要作到1)满足特定的订货循环次数;2)订货供应率高;3)库存周转快,如果有需要的化有供应商管理库存支持;4)信息流网络化。销售商要作到:1)提供及时精确的信息。2)使供应商的产品有良好表现。

73.实施QR的特征:1)固定的、短的前置期;2)频繁配送;3)大量的库存单元水平的即时信息;4)接近一体化的网络;5)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取代了传统对立关系;6)用精益生产来减少机器设备的准备、更换次数和批量规模;7)承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改进。

74.实施ECR的步骤:(1)联合改善业务流程(2)业务流程自动化。

75.VMI的原则和形式:1)原则:①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②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③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④连续改进原则。2)形式:①供货商定期为用户的仓库补充库存到一个预定的水平。②用户计算机系统的相关信息下载到供货商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或互联网,分析特定库存物品以便做补充决策。③供货商把它的一个职员派到用户处实际管理库存。

76.VMI的实施步骤:第一,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第二,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第三,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合作框架协议;第四,组织机构的变革。

77.MI的使用范围:零售商或批发商没有IT系统或基础设施来有效管理她们的库存;制造商实力雄厚并且比零售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储交货水平,因而制造商能够有效规划运输。

78.MI的实施效果:逼近零库存;规避风险。

79.VMI和传统模式的关键区别在于:供货商由原来努力将商品推销给分销商转变为努力地帮助分销商销售。

80.导致网络重新设计的因素:一是客户服务需求的改变;二是由于供货商和客户位置的改变;三是因为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四是因为公司所有者的改变。

81.DRP的好处:1)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抱怨;2)改善了与其他企业功能的协调,因为实施DRP有助于共用一套信息系统;3)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协调

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4)由于协调装运,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同时使延期交货现象减少,降低了运输成本;5)因为DRP能够准确地确定何时需要何种产品,降低了存货水平;6)因存货减少,使仓库的空间需求也减少了;7)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和协调性;8)在准备主生产计划时,优先的产品需求变的非常明显;9)库存投资更加明显地集中在真正紧要的产品上;10)可以对预测、库存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进行集成。

82.DRP的局限性:1)DRP需要每个配送中心精确地、经过协调的预测数。2)DRP计划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前置期。3)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DRP 计划易遭受系统紧张的影响或频繁改动时间表的影响。

83.驱使全球化的动力有5个方面:经济增长、供应链观念、地区化、技术发展、解除管制。

84.全球化对库存管理将产生哪些影响?第一,前置期长,导致库存和相关成本增高。第二,前置期变化的可能性更大,这会增加安全库存的需求量。第三,对需求的改变缺乏响应。第四,使供应链更加复杂化。第五,使得信息系统更加复杂。第六,使得与当地的加工进度表整合更困难。第七,长距离使技术和质量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85.实现全球化的方法:(一)库存的集中化(二)集中工厂(三)批量定制化。

86.选择战略联盟的原因:一是可以分担风险;二是避开直接并购的障碍。三是当缺乏进入市场的途径或参与市场的知识时,可以先制造出产品,然后通过别人的分销网络来销售产品。四是由于地理限制,可能是管理机构所要求的,在一些国家,某些行业要与当地公司进行强制性联营。五是由于资金限制,一些项目成本太高,一个公司往往难以承担。六是人才优势联盟使技术力量更强,可以组织更多的人才来进行产品开发。

87.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突出重点,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2)采用能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3)评价指标要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是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4)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方法,把绩效度量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这样要比做事后分析有价值得多。5)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采用能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把评价对象扩大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

87.常见的标杆管理办法:1)竞争者标杆管理,以竞争对象为基准。2)过程标杆管理,以最佳工作流程为基准。3)客户标杆管理,标杆就是客户的期望值。4)财务标杆,以标准财务比率测评的杰出组织的绩效为标杆。

88.标杆管理流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什么过程需要标杆管理;第二阶段:选定标杆学习伙伴;第三阶段:收集及分析信息;第四阶段:评价与提高。

89.寻找标杆学习伙伴的优先次序:1)先在一个大的组织内部寻找,如多家制造或库存持有的地点;2)被认为处于行业领导地位的外部公司,如被认为是有良好的仓库管理系统的外部公司——行业领先者;3)竞争对手。

90.四种定义客户满意标准的方法:1)100%完成已订货的产成品的配送。2)在特定时间

内100%地履行订货配送,即有一个由供应商提出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定单履行提前期。3)100%的客户满意度为:先配送定单中每一产品的大部分,短期内通过生产或采购来完成剩余部分。4)以可比较产品类别方面的标杆竞争者的提前期为参考基础。该标准需要定期监测竞争者的配送绩效、系统化的需求预测和内部物流周期的最小化。

91.假团队、潜在团队和真团队三者的区别:假团队指那些看起来像在一个团队在发挥作用,但实际上与团队目标相比,它只取得了很低的绩效。这可能是团队学习过程中的暂时情况,但也可能因为存在不完善的团队组织结构,或缺少改进绩效的动力而长期存在。潜在团队在目标实现方面有一些改善,但没有达到团队目标。真团队经过很短的发展周期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绩效。

92.成功团队的特征:整个团队工作良好并且目标一致;成员间极少相互影响和冲突;成员同甘共苦;成员对他们的工作有兴趣并且很投入;成员同心协力;成员能相互弥补不足;成员工作有目标并且积极性很高;成员间彼此信任,当然也信任他们的领导;团队通常有良好的引导;团队的绩效比相同数量的员工单独工作的绩效高。

93.库存流程再造中的人力资源问题:1)流程再造:主要关注“机构”的变化,而有效的变革需要所有员工的合作和支持,因此激励因素对良好的职能变革计划同样重要。2)变革的阻力:对于员工来说,他们很可能会阻碍变革,这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在希望他们承担更多的职责、适应全新工作环境的时候。3)让员工接受变革:主要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激励因素,一类是待遇因素库存2复习资料

1对库存进行分类的标准有哪些?

(1)按库存物品存在状态分类,库存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修库存、产成品库存。

(2)按库存的作用分类,库存可分为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和在途库存四种。(3)其他分类:按相关性,按周期,按确定性对库存进行分类。

2简述固定订货量系统的运行机制。

固定订货量系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库存控制系统,其运行机制可叙述如下:每当库存余额降至订货点时,就发出固定批量的订货。固定订货量系统又称为连续系统,因为在这种系统中,要随时将库存余额与订货点作比较,决定是否发出订货。

3简述新设备备件库存的特点。

新设备备件库存特点:①新设备采购并使用之初,其部件和整件的损耗是未知的;②新设备的初始供应量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的;③要确定新设备的备件库存数量,必须掌握设备的故障发生规律。

4跟踪信号有何用途?

正的跟踪信号说明实际需求大于预测值,负的则表明实际需求小于预测值。一旦跟踪信号算出来后,将之与预定的控制界限比较。若超过上下控制限,说明预测方法存在问题,需要管理人员重新评估所选用的预测方法。

5评估排序规则的准则有哪些?

对不同的排序规则进行比较,需要有评价的准则,常见的准则有:(1)平均流程时间。在每个车间作业任务的平均滞留时间。(2)系统中的平均任务数。每天每个车间平均任务数量。(3)平均延迟时间。作业任务实际完成时间超过承诺完成时间的平均值。(4)调整成本。在一组任务中完成所有机器调整的总成本。

6库存控制的基本决策包括哪些内容

从本质上说,库存控制的基本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相邻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2)确定每次订货的订货批量。(3)确定每次订货的提前期。(4)确定库存满足需求的服务率(如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水平)。

7分别列举制造业、批发业以及零售业面临的库存问题。

库存的种类与数量增多,库存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依次增加。各类企业所遇到的库存问题(图18)

8列举库存管理与控制的分类。1)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根据对物品需求的重复次数可将物品分为单周期需求与多周期需求。所谓单周期需求即偶尔发生的对某种物品的需求,仅仅发生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以及经常发生的对某种生命周期短的物品的不定量需求。

多周期需求:则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

2)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①独立需求库存:独立需求库存是指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

②相关需求库存: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确定型需求。

独立需求库存问题和相关需求库存问题是两类不同的库存问题。另外,相关需求和独立需求都是多周期需求,对于单周期需求,是不必考虑相关与否的。企业里产成品库存的管理控制问题属于独立需求库存问题,在制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管理控制问题属于相关需求库存问题。

(3)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

按库存的参数确定性可以分为确定型库存与随机型库存。对于确定型库存而言,库存模型的参数是确定的。所谓确定是指物品的需求量是已知和确定的,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是固定的,并与订货批量无关。当这两个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确定型就不再适用另一类模型是随机型库存模型,所谓随机型是指物品的需求量和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至少有一个是随机变量。如果可以根据统计资料得出在任一给定时间需求量的概率分布,则称之为概率型库存模型。

10简述固定订货量系统的应用范围及采用方法。

(1)应用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固定订货量系统模型进行库存控制。①所储物资(存货)具备进行连续检查的条件。并非所有的物资都能很方便地随时进行检查,具备进行连续检查条件是选用连续检查控制方式的前提条件。②价值虽低但需求数量大的物资以及价格昂贵物资。③易于采购的物资。采用连续检查控制方式,订货的时间无法确定,因此连续检查控制方式适用于市场上随时可以采购到的物资。

(2)采用方法:固定订货量系统需要随时检查库存量,并随时发出订货。这样,增加了库存管理的工作量,为了减少固定订货量系统的管理工作量,常采用收发卡片法或双堆法确定订货时机。

①收发卡片法。收发卡片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别设计的收发卡片控制订货时间的方法②双堆法。当库存系统使用连续监测的方法来补充订货时,跟踪库存水平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找出一种简单而且直观的方法,在库存水平达到订货点时提醒库存管理人员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需要监测的库存种类非常多的时候,双堆(箱)系统和三箱系统就是这种可以简化库存监测工作的方法。

9简述VMI的实施方法。(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4)组织机构的变革。

11简述库存成本的构成。

(1)购人成本;(2)订购成本(或称订货费用);(3)储存(保管)成本;(4)缺货成本。12标杆管理的概念是什么?列举常见的标杆管理方法。

标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学习的对象可以是待业中的强手,也可以是本企业内的先进单位,还可以是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常见标杆管理方法有4种,即竞争者标杆管理、过程标杆管理、客户标杆管理以及财务标杆管理。

13随机型库存控制系统的假设条件有哪些?

在分析随机型库存问题时,有如下几种假设:(1)需求率和订货提前期为已知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在不同的补充周期,这种分布不变。(2)补充订货在同一时间交付(3)允许晚交货,即供应过程中允许缺货,但一旦到货,所缺货的部分必须补上。(4)已知年平均需求量。(5)已知一次订货费、单位维持库存费、单位缺货损失费(6)无价格折扣。

14MRP系统的三项主要输入是什么?

MRP系统的输入有三个部分: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文件。

(1)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是一个综合性计划,是MRP的主要输入,相当于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是MRP运行的驱动力量。MPS确定了最终产品的出产时间和出产数量。

(2)产品结构文件:产品结构文件也称物料清单,是生产某最终产品所需的零部件、辅助材料或材料的目录。

(3)库存状态文件:库存状态文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MRP每运行一次,它就发生一次大的变化。MRP系统的许多重要信息都储存在库存状态文件中。它的功能就是保存每一种零部件的有关数据,通过确定某零部件的可用库存量,能否满足计划期的需求量,由MRP系统决定是否发出生产(订货)指定。

24简述看板的种类及形式。

看板是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在日文中,看板被翻译为卡片、公告板或标记。看板的种类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卡片。用于产品零件的使用者和生产者之间,表示需要生产更多的零件。卡片上注明有零件编号、生产批量、使用者和生产者的位置、标准容器内所装零件的数量等。

(2)零件箱看板。零件箱看板是一种用空标准容器传送生产指令的简单方式,即使用者将空容器送回给生

产者,表明需要更多的零件。采用这种方式,容器上必须清楚地标明有关零件的编和数量,或涂有显著的颜色以示区别。

(3)指示灯或小圆球看板。即采用指示灯或小圆球作为启动生产的指令。小圆球可通过滑道送到前道工序,以指示生产某种零件。可采用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或小圆球来表明所需生产零件的不同型号。

15在新设备备件的库存管理中,请根据“浴盆曲线”回答设备在不同时期对备件的需求特征。1)要确定新设备的备件库存数量,必须掌握设备的故障发生规律。

2)第1个时期称为初期故障期,备件和元件的使用数量很高。第2个时期,即偶发故障期,备件和元件的使用数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备件和零件的数量到了“盆底”。第3个时期称之为磨损故障期,设备走向它的生命周期的末期,故障率急剧升高,对备件需求量也比较大。3)由于设备在不同时期对备件和零件的需求量不同,设备备件的库存量也应不同,需要根据需求量确定库存量。

16逆向物流的意义及处理过程是什么?

1)逆向物流。利用库存物品的可追踪性(如通过条码)可以处理和计算退货,这就是逆向物流。

2)逆向物流的意义。逆向物流处理得好,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不仅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3)逆向物流的处理。一是将其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使其成为有用的物资,重新进人生产和消费领域。二是对已丧失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从环境保护的目的出发将其焚烧,或送到指定地点堆放掩埋,对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工业废物,还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

26简述供应链中库存的作用。

供应链中库存的作用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中存在库存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缓冲器作用是通过库存来实现的,库存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保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2)供应链中存在库存是为了满足计划或期望的需求,这时需要建立预期库存。

3)供应链中存在库存是为了有效地开拓市场。

4)供应链中存在库存与生产和劳动力的稳定性以及设施的有效使用密切相关。

5)供应链中存在库存还可以通过利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经济规模来减少成本。

6)在供应链中,库存对供应链中的物流时间也有显著影响,物流时间指物料进入供应链到物料流出供应链所花费的时间。

17如何评估库存精度?1)对库存记录进行审计。库存记录审计常与周期或定期财产清查同时进行。定期财产清算可能是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循检查过程需要每天检查一些产品,每天只有几种库存产品得到检查和修正。2)确定精确度。期望的库存精确度常用库存记录与实际盘点的误差百分数不超过某一特定的允许值表示。

1)对库存记录进行审计。库存记录审计常与周期或定期财产清查同时进行。定期财产清算可能是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循检查过程需要每天检查一些产品,每天只有几种库存产品得到检查和修正。

2)确定精确度。期望的库存精确度常用库存记录与实际盘点的误差百分数不超过某一特定的允许值表示。

18简述JIT生产方式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并加以评价。

(1)只在需要时才存在库存。(2)改进质量,实现零缺陷。3)通过减少准备时间、等候时间和批量来缩短交货时间。4)消除浪费。(5)以最小成本完成任务。

上述目标体现了生产操作过程的完美境界;尽管在实际中难以达到,但这些目标为企业提供了为之奋斗的方向,提供了为始终保持竞争优势而努力进取、不断改进的氛围和环境。也许可以这样认为,JIT生产方式的使命永远不会完结,因为它所追求的完美程度永远不会达到。但是企业可以距离这个完美境界更近一些,每一次改进都将为下次进一步的完善创造机会。19说明判断在预测中的作用有哪些?

判断在预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判断在选择预测方法中的作用。(2)判断在辨别信息中的作用。3)判断在取舍预测结果时的作用。

20JIT的思想理念是什么?1)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理念包括不断改进、全面质量控制、全员进行参与和降低库存。2)JIT生产方式的另一个重要观念在于,要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好的效果,仅仅依靠管理体系本身是不够的。优秀的企业是靠素质优良的人员去创造和建立的。3)基于上述思想理念和认识,JIT是一种以消除所有浪费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通过生产经营体系本身的不断完善,并能持续提高生产率,提高效益。

21在循环盘点检查库存精度时,循环检查的步骤有哪些?

循环检查一般包括如下4个步骤:

步骤一,准备。列出待检查产品清单,找出存放位置(可能在几处)。步骤二,检查选定的产品,记录每个位置的总数。

步骤三,整理各处数量。如为便于仓库作业,一些快速移动的产品可能放在几个位置。步骤四,如果有较大出入(与记录相比),应重新检查。

22简述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JIT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它的三项基本构成要素之上的。这三项基本构成要素分别是:(1)消除浪费。(2)全面质量。(3)人员素质。这三者之间相互重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JIT生产方式运用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技术来消除浪费,通过与全面质量相结合来提高企业素质,注重人员培训和提高人员素质,掌握新的技术以适应新的挑战23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丰田公司提出的常见的7种浪费形式是什么?浪费被定义为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对产品增添价值的任何活动、行为或事物。

包括:(1)过量生产造成的浪费。(2)等候期间造成的浪费。3)运送造成的浪费。(4)工艺流程不完善造成的浪费。

5)库存积累造成的浪费。(6)质量缺陷造成的浪费。7)缺乏整体性造成的浪费。

25简述需求预测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

需求预测的作用可归纳为两个方面:1)需求预测是库存管理的基础

物流系统的存储、运输等各项业务活动的计划都是以预测资料为基础制定的。

2)需求预测是库存决策的依据

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可靠的预测。只有在正确进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控制库存水平,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使库存投资的收益最大化。

27阐述服务水平与库存水平的关系。

提供的服务“越好”,所需的费用越高。现有的服务水平越高,服务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成本就越高。

为了使服务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库存水平需要相应增加若干个百分点,具体增加多少,又依赖于供应提前期的可变性和顾客需求的可变性。

降低服务水平可以减少库存投资和改善资产的回收,但这样做可能降低整个市场份额,而使公司在长期发展中变得后劲不足。

28举例说明客户链接的优点。

客户链接提供消除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缓冲库存的机会。销售网络中层级越多,运送可视性就必须越高,才能减少库存。但是,最为关键的是需要把最终用户的需求反馈给制造商。

比如食品制造业,如果能及时将需求信息反馈给食品制造商以及包装品和一级原材料供应商,整个供应链将获得如下好处:1)零售商将能够减少配送中心的库存。

2)制造商将减少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以及包装物等投入。3)包装商能够减少产成品包装材料的库存以及原材料投入。4)配料生产商可以直到知道了产成品的需求才把基本原料混合在一起,从而可以降低库存。

这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大量的投资,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

29简述VMI的原则是什么?

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增强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地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供货商管理库存策略的关键措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原则】中: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2)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3)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4)连续改进原则。

精心设计与开发的VMI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降低成本。而且,用户还可获得高水千的服务,改善资金流,与供应商共享需求变化的透明性和获得更高的用户信任度。

30简述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为了建立能有效评价供应链绩效的指标体系;在衡

量供应链绩效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应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2)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要采用能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3)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指标要能反映整条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是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4)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5)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要采用能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

31采购与供应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采购与供应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采购什么、何时采购、何地采购、什么价格采购、谁负责采购/如何采购/采购多少、质量等。

32采购手册的步骤部分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采购手册的步骤部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用文字结合图表来说明采购步骤。

2)关于拒收和退货的步骤。3)关于废料、废弃物或过剩产品的处理步骤。

4)与采购及其辅助业务有关的所有文件单证的图解说明,并附有它们的用途和周详的文字说明。5)有关采购记录的查考和保存维护。

33如何来制定定单计划?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比采购需求与供应容量。(2)供需综合平衡3)确定余量认证计划。(4)制定定单计划。

34试述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1)传统模式:最低价格/产品规格导向/短期,市场反应/避免麻烦/采购方责任/战术/双方信息基本不沟通。

2)合作伙伴关系:采购总成本/最终用户导向/长期/机会最大化/职能交叉小组,高层管理者参与/战略/采购方与供应方互通长短期计划/共担风险与机遇/标准化/合营/共享数据。

35试述采购质量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1)采购质量管理就是指对采购质量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对供应商质量的评估和认证,从而建立采购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企业的物资供应活动的总称(2)采购质量管理对于企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有利于保证企业生产有节奏、持续地进行;有利于保证企业产品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安全。

36JIT采购的原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JIT采购的原理主要表现在1)与传统采购面向库存不同,准时化采购是一种直接面向需求的采购模式,它的采购送货是直接送到需求点上;2)用户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品种规格符合客户需要;3)用户需要什么质量,就送什么质量,品种质量符合客户需要?拒绝次品和废品;4)用户需要多少就送多少,既不少送也不多送;5)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送货,不晚送,也不早送,非常准时;(6)用户在什么地点需要,就送到什么地点。

37供应商质量管理策略中如何对供应商进行持续改进?1)定期召开合作策略回顾和发展会议。2)建立高层主管的供应商会议,共同探讨双方合作间遇到的问题,努力找到解决方案,分享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产品计划。3)建立持续改进小组,促进持续改进的进行。4)建立跨职能小组,管理和改进联盟与伙伴关系。

38试述在什么场合下进行采购谈判。

采购谈判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场合:1)采购结构复杂、技术要求严格的成套机器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试验、成本价格等方面需要通过谈判,进行详细地商讨和比较2)多家供货厂商互相竞争时,通过采购谈判,使渴求成交的个别供货厂商在价格方面做出较大的让步。3)采购商品的供货厂商不多,但企业可以自制,或向国外采购,或可用其他商品代用时,通过谈判做出有利的选择。4)需用的商品经公开招标,但开标结果,在规格、价格、交货日期、付款条件等方面,没有一家供货厂商能满足要求,要通过谈判再作决定。5)需用商品的原采购合同期满,市场行情有变化,并且采购金额较大时,通过谈判进行有利采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