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统计学 自考 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 自考 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 自考 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 自考 练习题

复习资料

《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符合t 检验条件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类错误增大

? B.第二类错误增大

? C.第一类错误减少

? D.第二类错误减少

标准答案:B

2、根据500例正常人的发铅原始数据(偏态分布),计算其95%医学参考值范围应采用:( )

? A.双侧正态分布法

? B.双侧百分位数法

? C.单上侧百分位数法

? D.单下侧百分位数法

标准答案:C

3、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 ( )

?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 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

? 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 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

标准答案:A

4、关于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布为单峰分布

? B.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

? C.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 D.自由度越大,t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标准答案:D

5、下列关于样本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 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

? C.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

? D.一定的推断精度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样本例数

标准答案:D

6、若以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为贫血的判断标准,调查某地成年男性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结果有19名贫血患者,981名非贫血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 A.定量资料

? B.二项分类资料

? C.有序多分类资料

? D.无序多分类资料

标准答案:B

7、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人口应选择:()

? A.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

? B.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 C.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 D.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标准答案:A

8、描述血清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宜选用:()

? A.均数

? B.中位数

? C.几何均数

? D.标准差

标准答案:C

9、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欲比较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的方差相等),应采用:()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标准答案:C

10、某医生对患某病的10例成年男性患者的血清蛋白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r=0.916且p<0.0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变量呈正相关关系

? B.两变量呈负相关关系

? C.两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

? D.两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不高

标准答案:A

11、下列分布中,均数等于方差的是:()

? A.X2

? B.u分布

? C.二项分布

? D.Poisson分布

标准答案:D

12、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总体均数有90%的可能在:()

? A.

? B.

? C.

? D.

标准答案:B

13、对于R×C行列表的X2检验,其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 A.R-1

? B.C-1

? C.(R-1)(C-1)

? D.R×C-1

标准答案:C

14、下列符号中表示总体参数的是:()

? A.t

? B.

? C.

? D.

标准答案:B

15、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要求:()

? A.n≥50

? B.P不接近与0

? C.np或n(1-p)大于5

? D.np与n(1-p)均大于5

标准答案:D

16、

欲描述鼻咽癌患者的血型分布,宜绘制

? A.直条图

? B.圆图

? C.线图

? D.直方图

标准答案:B

17、

以学生为观察单位,检查学生大便中蛔虫卵的有无属于

? A.定量资料

? B.二项分类资料

? C.无序多分类资料

? D.有序多分类资料

标准答案:B

18、

欲研究某新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在某医院选择了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该新药,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药物“三九胃泰”。这种对照属于

? A.空白对照

? B.安慰剂对照

? C.自身对照

? D.标准对照

标准答案:D

19、

欲了解某城市中学生抑郁症患病率,则研究总体为

? A.该市部分中学生

? B.该市所有中学生

? C.该市所有学生

? D.该市所有人

标准答案:B

20、

对正态分布N(μ,σ2),若其均数减少5个单位,则

? A.曲线向左平移5个单位

? B.曲线向右平移5个单位

? C.曲线变胖

? D.曲线变瘦

标准答案:A

21、

计算2010年某地肝癌的死亡率,其分母为2010年该地

? A.体检人数

? B.患者人数

? C.肝炎患者人数

? D.平均人口数

标准答案:D

22、

下列关于决定系数R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回归系数的平方

? B.等于SS回/SS总

? C.决定系数越大,回归效果越好

? D.是相关系数的平方

标准答案:D

23、

某研究者欲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疗效评定为显效/好转/无效),应选用的统计学方法是

? A.t检验

? B.方差分析

? C.直线回归分析

? D.秩和检验

标准答案:D

24、

估计正常成人白细胞数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

? A.P95

? B.±1.645S

? C.±1.96S

? D.±2.58S

标准答案:C

25、

欲比较正常成年男性身高(cm)和体重(kg)的变异程度,宜选用指标:

? A.

? B.M

? C.G

? D.CV

标准答案:D

26、

对于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X2 检验,选用公式的条件是:

? A.A≥5

? B.T≥5

? C.n≥40且T≥5

? D.n≥40且A≥5

标准答案:C

27、

下列符号中表示总体参数的是:

? A.S

? B.σ

? C.X2

? D.

标准答案:B

28、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 )

? A.概率

? B.构成比

? C.发病率

? D.相对比

标准答案:B

29、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资料作关联性分析,可用 ( )

? A.积距相关或等级相关

? B.积距相关或列联系数

? C.列联系数或等级相关

? D.只有等级相关

标准答案:C

30、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

? A.35%-60%

? B.37%-63%

? C.30%-70%

? D.40%-60%

标准答案:D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总分:40分)

1、下列属于相对比的指标是:()

? A.相对危险度RR

? B.比值比OR

? C.病死率

? D.变异系数

? E.性比例

标准答案:A, B, D, E

2、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算出的r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的相应的b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越大

? B.越小

? C.比r小

? D.比r大

? E.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

标准答案:A, B, C, D

3、在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结果更合理

? B.结果一样

? C.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有差别

? D.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无差别

? E.因条件不足,尚不能判断

标准答案:A, B, D, E

4、下列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 A.t检验

? B.H检验

? C.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 D.方差分析

? E.M检验

标准答案:B, C, E

5、下列关于相关系数r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根据|r|大小可将两变量关系分为低、中、高度相关

? B.根据两组的|r|可直接比较相关密切程度

? C.若r > 0.5,则x和y必存在线性相关

? D.得r值后尚须作假设检验才能确定x和y有无线性相关

? E.正态双变量资料可以根据对b的假设检验对r作出判断

标准答案:B, C

6、

X2检验可用于

? A.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

? B.配对设计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 C.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 D.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 E.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

标准答案:B, C, D, E

7、

关于统计图的制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

? B.纵、横轴的刻度值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C.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1:1

? D.通常需附图例说明不同事物的统计量

? E.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

标准答案:A, B, D, E

8、

统计表通常包括的内容有

? A.标题

? B.标目

? C.线条

? D.数字

? E.备注

标准答案:A, B, C, D

9、

下列关于直线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r≤1

? B.-∞≤r≤∞

? C.r < b

? D.-∞≤b≤∞

? E.-1≤b≤1

标准答案:A, D

10、

下列关于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式子错误的是:

? A.V总=V处理+V误差

? B.V总=V配伍+V处理+V误差

? C.SS总=SS处理+SS误差

? D.SS总=SS配伍+SS处理+SS误差

? E.MS总=MS处理+MS误差

标准答案:B, D, E

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 A.减小Ⅰ型错误 B.减小Ⅱ型错误 C.减小抽样误差 D.提高检验效能 E.以上均正确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率 B.构成比 C.频率 D.相对比 E.频数 构成比用来反映。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E.上述A与C都对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任意分布

02867卫生统计学试题学习(一)

1,统计学的前提与基础是() A,调查资料B,收集资料 B,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 2,变量可分为() A,分类变量和定性变量B,数值变量,无序分类变量,有序分类变量B,计数变量和计量变量D,分类变量和计数变量 3,统计推断的主要任务是() A,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B,参数估计和统计描述 C,样本估计和假设检验D,样本估计和统计描述 4,估计某地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的算术均数和中位数,则两者的关系为()A,算术均数>中位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 C,算术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中位数 5,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CV)B,方差(s2) C极差(R)D,标准差(s) 5,求正常人某个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时应注意 A,正态分布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B,正态分布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C,偏态分布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D,偏态分布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8,下列哪一项不是频数表的用途? A,提示资料分布类型和分布特征B,发现可疑值 C,计算某些统计指标D,参数估计 9,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0,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组间均方包含的变异是() A,全部数据的离散程度B,个体变异和抽样误差 C,测量误差和个体差异D,处理因素效应和随机误差 11,在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A,结果更合理B,结果会一样 C,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有差别D,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无差别 12,t检验的应用条件为() A,样本例数较小,来自正态总体,样本数据独立 B,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样本例数足够小 C,样本例数小,样本数据独立 D,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 13,已知男性的血吸虫病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县居民的血吸虫病感染率,但甲县人口女多于男,而乙县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15.样本相关系数r=0时,说明() A.两变量(x,y)不存在任何关系 B.两变量存在相互关系的可能性小D,两变量的关系尚不能确定D,两变量间不存在直线关系,但不排除存在某种曲线关系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χ2增大,P值减小 B.χ2减小,P值也减小 C.χ2增大,P值也增大 D.χ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μ1=μ2 B.π1=π2 C.μ1≠μ2 D.π1≠π2 E.b=c 四格表χ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A.n>40且T>5 B.n<40且T>5 C.n>40且1<T<5 D.n<40且1<T<5 E.n>40且T<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 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C.参考值范围估计 D.区间估计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复习资料 《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欲了解某市8岁小学生的身高情况,该市某小学二年级8岁小学生是:() ? A.样本 ? B.有限总体 ? C.无限总体 ? D.个体 标准答案:A 2、在计算方差时,若将各观察值同时减去某一常数后求得的方差:( ) ? A.会变小 ? B.会变大 ? C.不变 ? D.会出现负值 标准答案:C 3、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 ) ? A.概率 ? B.构成比 ? C.发病率 ? D.相对比

标准答案:B 4、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算出的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的相应的b 值: ? A.越大 ? B.越小 ? C.比 r 小 ? D.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 标准答案:D 5、在比较甲、乙两种监测方法测量结果是否一直时,若采用配对设计秩和检验,甲、乙两法测量值之差中有-0.02、0.02,若差值绝对值的位次为3、4,则这两个差值的秩次分别为:() ? A.-3.5,3.5 ? B.-3.5,-3.5 ? C.3.5,3.5 ? D.-3,4 标准答案:C 6、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100人,8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150

人,10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本题中资料类型与设计类型分别为: ? A.定量资料成组设计 ? B.定量资料配对设计 ? C.分类资料成组设计 ? D.分类资料配对设计 标准答案:C 7、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 ? A.35%-60% ? B.37%-63% ? C.30%-70% ? D.40%-60% 标准答案:D 8、某研究欲了解男性高血压患者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是否有差异,从某市6家医院随机调查了400人,测量血脂水平,经t 检验,得P<0.05,有统计学差异,由此推断该地男、女高血压患者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54. 154.056.9 57.755. 558.355. 453.857. 751.353. 857.354. 852.155. 354.854.7 53.457. 153.155. 951.454. 656.161. 859.356. 859.853.9 (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总负担系数;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 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0~ 4.24.045~ 2.42.7 5~ 3.23.150~ 2.12.4 10~ 4.44.255~ 1.2 2.2 15~ 5.55.360~ 1.3 2.4 20~

5.15.265~ 1.11.4 25~ 6.06.170~ 0.81.2 30~ 4.34.575~ 0.50.9 35~ 3.23.380~ 0.20.5 40~ 2.32.585~ 0.10.2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 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 144.00cm,标准差为 5.77cm,试估计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卫生统计学 自考 练习题

复习资料 《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符合t 检验条件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类错误增大 ? B.第二类错误增大 ? C.第一类错误减少 ? D.第二类错误减少 标准答案:B 2、根据500例正常人的发铅原始数据(偏态分布),计算其95%医学参考值范围应采用:( ) ? A.双侧正态分布法 ? B.双侧百分位数法 ? C.单上侧百分位数法 ? D.单下侧百分位数法 标准答案:C 3、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 ( ) ?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 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 ? 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 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 标准答案:A 4、关于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布为单峰分布 ? B.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 ? C.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 D.自由度越大,t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标准答案:D 5、下列关于样本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 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 ? C.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 ? D.一定的推断精度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样本例数 标准答案:D 6、若以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为贫血的判断标准,调查某地成年男性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结果有19名贫血患者,981名非贫血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 A.定量资料 ? B.二项分类资料 ? C.有序多分类资料 ? D.无序多分类资料 标准答案:B 7、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人口应选择:() ? A.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 ? B.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 C.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 D.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卫生统计学考试重点总结复习

一、绪论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 量值的集合。 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所组成的集合。 3.参数:用样本的指标来推算或估计出来的,用来说明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4.统计量:根据观察值计算出来的量,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样本的统计指标。 5.变量的类型及其转换: ①定性变量: a.分类变量(计数资料)i.二分类变量 ii.多项无序分类 b.有序变量(等级资料) ②定量变量: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变量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化:定量→有序→分类→二值。 6.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些的数值。 7.卫生统计学的内容包括: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内容包括收集、 分析、解释和表达数据,目的是求得可靠的结果。 8.卫生统计学: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医学实践来研究医学资料的搜 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 9.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变异的事物。 10.统计工作的一般步骤:设计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11.同质:指同一总体中个体的性质、影响条件、背景相同或非常相近。 12.变异:同一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又是绝对的,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13.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14.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从某一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所得样本统计量与 总体参数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①计算极差R、②确定组段数与组距(一般为8-15组)、③确定各组段的上下限、④列表。 2.频率分布表的用途: ①揭示频数分布的分布特点和分布类型,文献中常将频数表作为陈述资料的形式。 ②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进行统计分布处理。 ③便于发现某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 ④当样本含量比较大时,可用各组段的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中位数:指将原始观察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次居中的那个数。 4.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百分位数P75和百分位数P25之差,定义为Q=P75-P25,恰好包括总体中50%的个体观察值,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5.标准差: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是衡量对称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大,则离 散度大,标准差小,则离散度小。 6.变异系数:变异的大小S相对于其平均水平X的百分比,主要用于量纲不同的变量间,或均数差别较大的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构成比: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 2.相对数的类型: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正态分布 第四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五章方差分析 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七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第八章χ2检验 第九章秩和检验 第十章回归与相关 第十一章常用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实验设计 第十三章调查设计

第十四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十五章寿命表 第十六章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 附录: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参数(parameter) 2. 统计量(statistic) 3. 总体 (population) 4. 样本(sample) 5. 同质(homogeneity) 6. 变异 (variation) 7. 概率 (probability) 8. 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卫生统计学试题汇总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 2、样本 3、随机抽样 4、变异 5、概率 6、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7、参数 8、统计量 9、算术均数 10、中位数 11、百分位数 12、频数分布表 13、几何均数 14、四分位数间距 15、方差 16、标准差 17、变异系数 18、标准正态分布 19、医学参考值范围 20、可信区间 21、统计推断 22、参数估计 23、标准误及 24、检验水准 25、检验效能 26、率 27、直线相关 28、直线回归 29、实验研究 30、回归系数 二、单项选择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样本 B.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个体 E.观察指标 2.总体是由( )组成。 A.部分个体 B.全部对象 C.全部个体 D.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 E.相同的观察指标 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总体统计量 E.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 4.参数是指( ) 。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中研究对象的总和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E.总体的统计指标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机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 6.反映计量资料平均的指标是()。 A.频数 B.参数 C.百分位数 D.平均数 E.统计量 7.表示总体均数的符号是( ) 。 A.σ B.μ C.X D. S E. M 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均数 B.中位数 C.百分位数 D.几何均数 E.众数 9. (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正态分布 10.一组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分别是:2、5、4、6、9、7、10和18,其平均水平的指标该选()。 A.中位数 B.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 D.平均数 E.百分位数末端有确定数据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重点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 第四节企业工资统计与分析(P205-215) 一、企业工资和福利(P205-208) (一)企业工资制度 1.技术等级工资制 2.岗位技能工资制 3.职务等级工资制 4.结构工资制 (二)企业工资形式 工资形式是指企业核算和支付从业人员报酬的形式,属于直接的劳动报酬。我国企业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前两种是工资的基本形式,后两种是工资的辅助形式。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 (三)企业保险与福利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除工资以外,还享受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 二、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与构成(P208-210) 工资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根据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技能、工作强度和实际贡献等,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不包括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 (一)企业职工工资总额(P208) 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直接实际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1.职工工资总额的统计范围 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 2.职工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 (二)企业职工工资构成(P209-210) 职工工资总额构成是指将工资总额按其职能及发放形式区分的若干项目。包括:计时工资(含计时标准工资)、计件工资、计件超额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三、企业职工工资分析(P211-213) (一)工资总额构成分析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要点

《卫生统计学》 一、名词解释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 3.等级资料 4.总体 5.样本 6.抽样误差 7.频数表 8.算术均数 9.中位数 10.极差 11.方差 12.标准差 13.变异系数 14.正态分布 15.标准正态分布 16.统计推断 17.抽样误差 18.标准误 19.可信区间 20.参数估计 P的含义假设检验中21. 型错误II I型和22. 检验效能23. 24.检验水准方差分析25. 26.随机区组设计27.相对数- 1 - 28.标准化法 29.二项分布 30.Yates校正 31.非参数统计 32.直线回归 33.直线相关 34.相关系数 35.回归系数 36.人口总数 37.老年人口系数 38.围产儿死亡率 39.新生儿死亡率 40.婴儿死亡率 41.孕产妇死亡率 42.死因顺位 43.人口金字塔 二、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B.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D.个体 2.总体是由(C )。 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D.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 - 2 -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A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B .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C .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D B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两者均改变 D .两者均不变C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B.方差.变异系数 A D.标准差C.极差 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8.以下指标中( .几何均数 B A.算术均数 D.标准差C.中位数 )。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C B.中位数A.算术平均数 D.平均数C.几何均数 。)10.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C 检验B.t A.方差分析 .方差齐性检验 D C.两者均可 ?。D 11.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等于(配伍???? A.--B.总误差总处理?????? D.---C.+处理总误差总处理误差??|X??|?,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概率为5% 。12.在均数为标准差为( B tSst?1.96 C.D. A. B.?1.96??,,X20.0520.05X13.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D )。 A.各处理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处理组总体均数相等 C.各处理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各处理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14.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D )。 2检验χB A.分别进行比较.两个率比较的 - 3 -

《卫生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 )。 A)标准差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 2.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B )。 A)标准误增大B)标准误减少 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3.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C )。 A)系统误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 4.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后者反映的是( A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 5.配对计数资料差别的卡方检验,其备择假设是( D )。 A)p1=p2 B)p1≠p2 C)B=C D)B≠C 6.下列关于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论述是正确的,除了( C )外。 A)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 B)总体均数可信区间所求的是在一定概率下的总体均数范围 C)求出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肯定会在此范围内

D)95%是指此范围包含总体均数在内的可能性是95%,即估计错误的概率是5% 试题来源:【2016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宝典免 费下载】 小编教你如何快速通过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 题库手机版详情咨询 7.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符合下列( C )情况时,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处理。 A)样本例数n足够大时B)样本率p不太大时 C)np和n(1-p)大于5时D)p接近1或0时 8.正太近似法估计总体率95%可信区间用( D )。 A)p±1.96s B)p±1.96σ C)p±2.58σD)p±1.96sp 9.统计推断的内容( C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B)假设检验 C)A和B答案均是D)估计参考值范围 10.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 )。 A)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设 B)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设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

最佳选择题 1. 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 A. 收集各种报表 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 C.进行专题调查 D. 进行科学实验 E.以上都对 2.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 A. 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 分析资料 C. 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以上都对 3. 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典型部分 D.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 A. 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 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C. 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 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 以上都不是 5. 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 D :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构成比直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6. 直方图可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某现象的比较 D.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 统计图表的要求是: A.简单明了 B.层次清楚 C.说明问题明确 D.避免臃肿复杂 E.以上都对 8. 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 A.5-10 B.8-15 C.10-30 D.15-20 E.> 20 9. 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调查资料 E. 以上都不对 10. 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均是 11. 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 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D.只患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 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 标准误: A.与标准差呈反比 B.与标准差呈正比 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 E.以上都不对 13. x是指: 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 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均数对 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

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1

复习资料 《卫生统计学》(课程代码02867)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 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化、对照、盲法 ? B.随机化、盲法、配对 ? C.随机化、重复、配对 ? D.随机化、对照、重复 标准答案:D 2、以下资料类型不宜用秩和检验的是:() ? A.等级资料 ? B.二项分布 ?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 标准答案:B 3、某研究检测了男性和女性红细胞数,经检验该资料总体方差相等,欲比较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数有无差异,取双侧a=0.05,经成组t检验得P <0.01,则:() ? A.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B.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无差异 ? C.可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差异很大 ? D.尚不能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有差异 标准答案:A

4、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分布类型是:( ) ? A.正态分布 ? B.对数正态分布 ? C.正偏态分布 ? D.两端无确切值的分布 标准答案:A 5、随机抽取某市100名10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的概率估计该市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宜采用:()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标准答案:B 6、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 A.样本小,来自正态总体,样本间相互独立 ? B.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样本例数足够小 ? C.样本例数小,样本相互独立 ? D.样原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样本数据独立 标准答案:D 7、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 A.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 概率P=0,则表示B A 某事件必然发生 B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 以上均不对 7. 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8. 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B 10. 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 12. 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 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14.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 问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治愈 8 D 单纯随机抽样 E 二级抽样 5. 治疗结果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计数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A 有价值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显效 23 B C 等级资料 41 人, 好转 6 D 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如下: 恶化 3 E 有序分类资料 计量资料 C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E 典型部分 C 无序分类资料 死亡 1 D 有序分类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 E 以上都不对 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卫生统计学题库5597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最佳选择题 1.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 A.收集各种报表 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 C.进行专题调查 D.进行科学实验 E.以上都对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 A.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 C.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以上都对 3.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典型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C.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以上都不是 5.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D :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构成比直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6.直方图可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某现象的比较 D.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统计图表的要求是: A.简单明了 B.层次清楚 C.说明问题明确 D.避免臃肿复杂 E.以上都对 8.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 A.5-10 B.8-15 C.10-30 D.15-20 E.>20 9.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调查资料 E.以上都不对 10.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均是 11.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 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D.只患 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 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标准误: A.与标准差呈反比 B.与标准差呈正比 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 E.以上都不对 13.是指: 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所有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x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 54.1 54.0 56.9 57.7 55.5 58.3 55.4 53.8 57.7 51.3 53.8 57.3 54.8 52.1 55.3 54.8 54.7 53.4 57.1 53.1 55.9 51.4 54.6 56.1 61.8 59.3 56.8 59.8 53.9 (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 (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 (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总负担系数;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 0~ 4.2 4.0 45~ 2.4 2.7 5~ 3.2 3.1 50~ 2.1 2.4 10~ 4.4 4.2 55~ 1.2 2.2 15~ 5.5 5.3 60~ 1.3 2.4 20~ 5.1 5.2 65~ 1.1 1.4 25~ 6.0 6.1 70~ 0.8 1.2 30~ 4.3 4.5 75~ 0.5 0.9 35~ 3.2 3.3 80~ 0.2 0.5 40~ 2.3 2.5 85~ 0.1 0.2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 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14 4.00cm,标准差为 5.77cm,试估计(1)该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集中在哪个范围? (2)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95%和99%参考值范围;??????? (3)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低于140cm的概率;(4)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超过160cm的概率; 第五章参数估计基础 1.某研究表明新研制的一种安眠药比旧安眠药增加睡眠时间。某医师从已确诊的神经衰弱病人中随机抽取了两份样本,一份样本是20例病人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