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的探索《大脑的情绪生活》

科学的探索《大脑的情绪生活》

科学的探索《大脑的情绪生活》
科学的探索《大脑的情绪生活》

科学的探索《大脑的情绪生活》·

理查德·戴维森:科学的探索《大脑的情绪生活》·序(有删减)

大约十年前,我开始对我们以及其他情绪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不是个别的重要发现,而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勾勒出这个学科的总体发展面貌。我发现情绪神经科学家数十年来的工作揭示出了关于大脑情绪生活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由一系列被我称为情绪风格(Emotional Style)的维度来刻画。在我开始介绍情绪风格之前,我想简单谈谈情绪风格与其他分类系统的关系,后者同样试图帮助我们理解千差万别的人类性格。它们是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情绪特质(emotional traits)、个性(personality)和气质(temperament)。最小、最不易把握的情绪单位是情绪状态。情绪状态通常只能持续数秒钟的时间,往往由某种经验触发——在工作中完成了一个大项目之后你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得知三天小长假期间你还要上班,你准会恼火;听说你的小孩是他们班上唯一没收到派对邀请的人,你会为他感到难过。纯粹的心理活动,比如白日梦、自我反省和设想未来,也可能引发某种情绪状态。但不管是由真实世界的经验还是由心理活动所引发,情绪状态都

会很快消失,一个情绪状态会迅速让位于下一个。能够持续且可以在数分钟、数小时乃至几天内保持不变的感受,被称为心境(mood)。这里的“心境”跟我们我们平常所说的“某君最近心境不佳”中的“心境”是一个意思。而如果一种感受不仅仅会持续几天,而是会持续数年,它就成为了某种情绪特质。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火,我们会说他脾气不好;如果一个人总是对生活不满,我们会说他是个爱发火的家伙。一种情绪特质(习惯性的、一触即发的愤怒)会增加一个人经历某种情绪状态(狂怒)的可能性,因为这种情绪特质降低了该情绪状态的触发门槛。情绪风格指的是人们对生活经验做出反应的某种持续不变的方式。情绪风格由特定的大脑回路控制,可以用客观的实验室方法来进行度量。情绪风格会影响特定的情绪状态、情绪特质和心境出现的可能性。因为相对于情绪状态和特质而言,情绪风格完全是基于左右情绪的大脑系统,我们可以把情绪风格称为是情绪生活的原子——它们是搭建起情绪生活的最基本的积木。

我们更习惯用个性来对人们进行描述。但比较而言,个性在理论体系中并不处于某种基础地位,另一方面个性也没有建立在具体的神经学机制之上。个性由一系列较笼统的特性组成,而后者又可分解为具体的情绪特质和情绪风格。这里,我们可以用已有大量研究的个性特质“亲和力”(agreeableness)为例。那些被标准的心理学评估技术认定

为极具亲和力的人(也包括根据其自我认知以及身边熟识者的评价,被归为极有亲和力的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他们体贴、友善、大方,乐于伸出援手。但是,每一种情绪特质本身,又都是不同的情绪风格的产物。与个性不同,情绪风格可以追溯到具有特定特征的脑信号。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脑在亲和力形成中的基础作用,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作为亲和力构成要素的那些情绪风格。情绪风格包括六个维度,它们反映了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而传统的个性特质以及简单的情绪特质或心境却并非如此。这六个情绪风格维度分别是:

情绪调整能力(Resilience):你从逆境中恢复得快还是慢?生活态度(Outlook):对你而言,积极的情绪可以持续多久?社交直觉(Social Intuition):你是否善于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取社交信号?自我觉察能力(Self-Awareness):你对身体的感受是否敏感,从而易于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情境敏感性(Sensitivity to Context):你是否善于根据所处的情境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专注力(Attention):你的注意力是比较容易集中还是比较容易分散?

这六个维度的提出源自我对情绪神经科学的研究,世界各地的同行也给了我许多的参考和启发。它们反映了大脑的各种不同的属性和模式,任何关于人类行为和情绪的理论模型都必须建立在这些属性和模式之上。依照你对自己和身边亲友

的了解,这六个维度也许无法唤起你的共鸣,这可能是因为当它们发生作用时,我们往往不会留意。比如说,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调整能力往往缺乏自知之明。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留意自己需要多久才能从某个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但是情绪风格会对我们造成影响。打个比方,如果大清早你跟你的另一半吵了一架,可能你一整天做什么事情心里都会有火气,但却并不会意识到你那一天的大嗓门和坏脾气都是因为你的情绪还没有恢复到平衡,而那正是“缓慢恢复”类型的人的特征。在第3章我会告诉大家,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风格。不管是潇洒地接受自己,还是试图改变自己,这都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认为,每一种个性特质和气质类型都是这六个情绪风格维度的某种组合。我们先考察心理学中的标准分类体系之一——五大个性特质: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亲和力(agreeable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开放性个性的人有敏锐的社交直觉和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能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责任心强的人社交直觉发达,注意力容易集中,对所处的情境较敏感。外向的人能够从逆境中很快恢复,因而在情绪调整能力的坐标轴上处于“迅速恢复”的一端,他们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亲和力的人非常善于适应所处的情境,情绪调整能力强,生活态度趋于积极。神经质个性的

人从逆境中恢复则需要较长的时间,生活态度阴郁、消极,对情境不敏感,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虽然五大个性特质通常都可以分解成上面的情绪风格组合,但是总有例外。某种个性特质的人也许不具备我列出来的全部情绪风格,但至少符合一种情绪风格。让我们暂时把五大个性特质放一边,来看看那些日常语言意义上的性格特征,我们会用后者来描述我们自己或者某位我们熟识的人。这些性格特征同样可以理解为情绪风格在不同维度上的某种组合。不过同样,具有某种性格特征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情绪风格都一一符合

我们的描述。但是我们为每种性格特征列出的情绪风格对大多数人是适用的:

冲动:弱专注力与弱自我觉察能力的组合。耐心:强自我觉察能力与高情境敏感性的组合。许多事情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培养耐心。害羞:弱情绪调整能力与低情境敏感性的组合。如果对情境不够敏感,我们的羞怯和谨慎会在错误的场合出现,自缚手脚。焦虑:弱情绪调整能力、消极的生活态度、强自我觉察能力以及弱专注力的组合。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强情绪调整能力的组合。总是不开心:消极的生活态度与弱情绪调整能力的组合。这使得一个人无法保持积极的情绪,一旦受挫就会陷入消极情绪而无法自拔。

你们已经看到,上面这些常见的性格描述符号其实包含着情

绪风格的不同组合。这样的性格“配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常见的性格特征是由怎样的大脑机制决定的。20世纪70年代我开始在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在哈佛很快我认识了一群特别的人,他们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我很快认识到,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禅修的修行者。这个发现对我彼时才刚刚萌动的对禅修的兴趣不啻为一剂催化剂。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古老的传统,并体会高强度的禅修能带来什么变化,我在研二结束之后,去印度和斯里兰卡待了3个月。我此行还有第二个目的,那就是看看禅修能否成为一个科研的主题。研究情绪本已充满争议,练习禅修则近乎逆经叛道,而要是将禅修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那简直就是胡来了,毫无成功希望。正如理论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认为大脑分别有专门的区域负责理性和情绪,两者井水不犯河水,他们还认为科学是严谨的、基于经验的实证体系,而禅修则是某种神秘主义的通灵术——如果你练习后者,那么你对前者的诚意是大可存疑的。1992年,我拜访了一位重要的东方宗教领袖(下文称他为“高僧”),这是我开始研究禅修的一大原因。那次会面还完全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我将在第9章谈到,与高僧的那次会面鼓励我公开了自己对禅修以及其他灵修(mental training,或译“心理训练”)形式的兴趣。自我开始研究禅修以来,已经发生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变化。关于灵修的研究过去会让科学界与医学界嗤之以

鼻,而现在已经开始被逐渐接受,尽管才过了不到20年。每年有数千篇关于灵修的文章在一流科学期刊上发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现在已经开始为禅修的研究提供可观的研

究资助。十年前这根本无法想象。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变化,这并非出于自我辩护(当然我得承认,看到一个曾经被科学界放逐的研究主题终于获得了它本该获得的重视,非常令人欣慰)。1992年的时候,我对高僧做出了两点承诺:第一,我本人会开始研究禅修;第二,我将推动对积极情绪(如慈悲心和幸福感)的研究,努力让它成为心理学的关注重点,正如一直以来心理学家们对消极情绪的关注那样。这两方面的承诺现在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一个事情始终坚信不疑,正如要跟风车决斗的那位痴汉:大脑中控制理性以及高级认知机能的区域对于情绪的影响,其实丝毫不亚于边缘系统。我对禅修者的研究已经证明,灵修可以改变大脑的活动模式,增强人们的同理心、慈悲心、乐观心态和幸福感——这是在上面两个承诺的激励下,我做出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而我对主流情绪神经科学的研究则证明,改变大脑活动模式的关键正是那些支配高级推理活动的区域。因此,虽然这本书记录了我在个人生活和科学研究两方面的改变,我希望读者也可以在它的指导下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

梵文中对应英文“meditation”(禅修)的那个词还有“熟悉”

的意思。熟悉你自己的情绪风格是改变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这本书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身边熟人的情绪风格,我认为它就已经成功了。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600字三篇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600字三篇 【第1篇】 这个五一假,爸爸给我买了一套“美国最的研究型学习教材”——《科学探索者》。我听说,这本书对于初中的科学学习会起到相当 大的作用,是美国普遍选用的理科教材。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 了《科学探索者——天文学》。 翻开书本,我看到了名目,知道了本书介绍的是地球、月球和太阳、太空中的地球、相、食和潮汐、与技术科学的综合:火箭和卫星、地球卫星——月球、太阳系、观测太阳系、太阳、内行星、外行星、 彗星、小行星和流星、与生命科学的综合:地球以外还有生命吗、恒星、星系和宇宙、与物理学的综合:现代天文学的工具、恒星的特征、恒星的寿命、恒星系统和星系、宇宙的历史、火星之旅还有参考部分、技能手册、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动手测量、科学研究、理性思维、信 息处理、绘制图表、实验室安全守则、星图。 书本开头,讲述的是天文学家珍妮·露博士还是个小女孩时,就 从越南来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修物理学,在麻省理工大 学修天文学。主要讲述了珍妮·露博士5年中一夜又一夜的观测与工作。她观测的是太阳系中最远行星之外的天体——柯伊伯带。她说:“这很费时间,而且我们又不知道是否会取得成果。”最终,她们成 功了。这也是科学探索必要的坚持与努力。接着,作者向我们讲述了 来自宇宙的神秘故事,将读者带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月球与潮汐变化的关系这一章节。因 为万有引力作用,月球地球互相吸引。而发生潮汐,则主要是因为月 球对地球的不同部位施加不同引力之故。发觉万有引力存有的便是世 界科学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牛顿。相传牛顿一天坐在苹果树下, 突然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砸中脑袋。他想到:为什么苹果不往天上飞, 偏偏往地上掉呢?这样就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摘要:系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是由客观事物的整体性所决定,整体性是系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它存在于系统思维运动的始终,也体现在系统思维的成果之中。整体性是建立在整体与部分之辩证关系基础上的。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整体的属性和功能是部分按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造成的。而整体也正是依据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实行对部分的支配。 关键词:系统科学,系统思维,辨别, 逻辑能力 引言: 思维方式作为表征人们思维活动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一个哲学范畴,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思维活动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它是所处历史阶段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哲学世界观、科学理论的硬核和科学方法的综合。思维方式变革的根源是实践方式的变革,实践方式的变革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着。 2.正文: 2.1基本定义 系统是一种逻辑能力,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系统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论事。是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 2.2系统思维的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以新兴的探索复杂性的综合学科群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等系统科学为基础,形成了新型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 之前,“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贝塔朗菲的系统观点,比“系统”内涵要丰富得多。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500字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500字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500字(精选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的《科学探索者》读后感500字(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球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星球,在地球中生存着各种各样、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之中隐藏着许多的奥秘,使我有时觉得生物是一种难以琢磨,难懂的东西。直到最近看了一本名叫《科学探索者》的书后,这才让我明白了许多····· 我看这本书是在三月的时候,那时去书店买书,无意之间就看到了这本书,因为好奇,就买了下来,没想到这本书还真是对我受益匪浅啊! 起先买来的时候,觉得不会太好看。有一次,拿着这本书随便翻了几页,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了,我觉得很好看,便开始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我看的是《科学探索者之地表的演变》,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节就是:“地球的历史”。在这节中主要讲的是:古代时期发生了哪些事情,中生代发生了些什么,许多世纪的动物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历史——世界上最早的鸟,始祖鸟以及它的介绍······还有各世纪的生物,都进行了说明,还附着图片。这些图片加文字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个个世纪中的生物的样子,还让我们知道了它的介绍······如:无颚鱼类、二齿兽、始祖鸟······都让我知道、认识了以前世纪中的生物,让我知道了这世界原来如此奇妙、地球原来是由灰尘、岩石、冰块组成的······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我一定要学好科学,把这一套《科学探索者》都看完,使我能了解更多有关科学的东西,让我能够好好的掌握科学! 今年寒假,爸爸给我买了一套建兰中学推荐看的书,叫《科学探索者》。这套书的内容有些深奥,有些内容我看不懂。但我经常会捧着它,看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记录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和许多与科学界名人的对话,让我们从他们的话中获取科学知识,感受科学奥秘。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论文模板

题目(中文标题必须严格限制在20字内,如超出可采用副标题形式) 作者名1+, 作者名2, 作者名3 NAME Name-name1+, NAME Name2, NAME Name-name3 1.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2.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3.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1.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2.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3.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 http://**** Title(英文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 Abstract: *Abstract.* Key words: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 * 摘要: *摘要内容*(中英文摘要的具体要求请参考投稿须知) 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3~8个)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法分类号: **** *正文部分.*(为方便作者,论文单双栏排无要求,字体均为五号即可) 1 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2 …. 3 ….(公式请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4 结束语 定义1 *定义名称* *定义内容.*[“定理”、“引理”、“算法”等的排版格式与此相同] 证明*证明过程.*[“例”等的排版格式相同] Supported by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需中英文齐全] Received 2004-00-00; Accepted 2004-00-00

复杂系统

系统是什么意思?复杂是什么意思?复杂系统又是什么意思? 复杂系统和简单系统的区别在哪里? 复杂系统的特征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现实生活和科研中我们接触到哪些复杂系统及其性质的实例? 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教育,对于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理解,所使用的基本假设和前提,有多少是来自于简单系统?可能存在哪些局限性? 对于复杂系统的理解,会给我们的思维带来哪些变革,给科研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启发?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简单系统: 微积分、牛顿力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机械结构、理想气体 死的,不演化的组分少线性的可还原的 复杂系统: 细胞;生物体;大脑;社会组织;生态系统 活的,演化的3个以上组分非线性的不可还原的涌现性 复杂系统 具有变量来自不同标度层次的结构,或者大量相互之间有差别的单元构成的动态系统。通常表现出复杂性,但也可能出现简单性。 复杂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是相对牛顿时代以来构成科学事业焦点的简单系统相比而言的,具有根本性的不同。简单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比如封闭的气体或遥远的星系,以至于我们能够应用简单的统计平均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的行为。而复杂并不一定与系统的规模成正比,复杂系统要有一定的规模,复杂系统中的个体一般来讲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例如组织中的细胞、股市中的股民、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司机,这些个体都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部分环境通过自己的规则进行智能的判断或决策。 定义 复杂系统(complexsystem)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是一个很难定义的系统,它存在于这个世界各个角落。如此,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它: 1.不是简单系统,也不是随机系统。 2.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而不是纷繁的系统(It'scomplexsystem,notcomplicated.) 3.复杂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4.复杂系统内部有很多子系统(subsystem),这些子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的(interdependence),子系统之间有许多协同作用,可以共同进化(coevolving)。在复杂系统中,子系统会分为很多层次,大小也各不相同(multi-level&multi-scale)。 关于系统的分类(和复杂系统相关的系统) 通俗的讲系统可以分为三类: a)简单系统simplesystem,特点是元素数目特别少,因此可以用较少的变数来描述,这种系统可以用牛顿力学去加以解析。简单系统又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预见的,可以组成的。在管理学中,这种组织一般是出现在组织的初期,比如一个班级,抱着同样的目的,有同样

心得体会-科学探索者读后感 精品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 每一个事物与科学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也与科学息息相关着。收集了科学探索者读后感,欢迎阅读。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一】 体能够吸引钢铁一类的物质。它的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能够自有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这的磁针,磁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 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 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磁铁两端磁性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为 北极(north因为英文北方的开头字母是N,所以又称N极),一端为南极(South 因为 英文南方开头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也称S极)。实验证明,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 磁极相互吸引。 铁中有许多具有两个异性磁极的原磁体,在无外磁场作用时,这些原磁体排列紊乱, 它们的磁性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示磁性。当把铁靠近磁铁时,这些原磁体在磁铁的作 用下,整齐地排列起来,使靠近磁铁的一端具有与磁铁极性相反的极性而相互吸引。 这说明铁中由于原磁体的存在能够被磁铁所磁化。而铜、铝等金属是没有原磁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被磁铁所吸引。 什么是磁性?简单说来,磁性是物质放在不均匀的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在相同的 不均匀磁场中,由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受到的磁力方向和强度,来确定物质磁性的强弱。因为任何物质都具有磁性,所以任何物质在不均匀磁场中都会受到磁力的作用。 在磁极周围的空间中真正存在的不是磁力线,而是一种场,我们称之为磁常磁性物质 的相互吸引等就是通过磁场进行的。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它是一种引 力常磁场与之类似,是一种布满磁极周围空间的常磁场的强弱可以用假想的磁力线数 量来表示,磁力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磁力线疏的地方磁场弱。单位截面上穿过的磁力 线数目称为磁通量密度。 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一种称为洛仑兹(Lorentz)力作用。由同样带电粒子在 不同磁场中所受到洛仑磁力的大小来确定磁场强度的高低。特斯拉是磁通密度的国际 单位制单位。磁通密度是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而磁场强度是描述磁场的辅助量。 特斯拉(Tesla,N)(1886~1943)是克罗地亚裔美国电机工程师,曾发明变压器和交流电 动机。 物质的磁性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并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近自我们的身体和周边的物质,远至各种星体和星际中的物质,微观世界的原子、原 子核和基本粒子,宏观世界的各种材料,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磁性。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期刊的论文模板)

ISSN 1673-9418 CODEN JKYTA8 E-mail: fcst@https://www.doczj.com/doc/1b15897131.html, Journal of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www.doczj.com/doc/1b15897131.html, 1673-9418/2012/06(00)-0000-00 Tel: +86-10-51616056 DOI: 10.3778/j.issn.1673-9418.2012.00.000 题目*(中文标题必须严格限制在20字内,如超出可采用副标题形式;标题中尽量避免出现“基于”“一种”字样) 作者名1+, 作者名2, 作者名3 1. 单位全名学院(系)全名, 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2. 单位全名学院(系)全名, 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3. 单位全名学院(系)全名, 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Title*(英文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 NAME Name1+, NAME Name2, NAME Name3 1. College/School (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2. College/School (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3. College/School (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 http://**** Author. Title. Journal of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6(0): 1 000. Abstract: *Abstract.* (行文最好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如:We….)详细编写要求见“摘要编写规范”。 Key words: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 摘要:*摘要内容* (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包括“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等内容。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详细编写要求见“摘要编写规范”。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3~8个)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需中英文齐全]. Received 2000-00, Accepted 2000-00.

系统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 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2. 系统科学: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其类型内容运动规律的科学或知识体系。 3. 元素:最小的即为不需要划分的组分。 4. 系统的结构:组分与组分之间关联方式的总和或系统把元素整合为统一整体的模式。 5. 整体涌现性:多个要素组成系统后,出现了系统组成前单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 这个性质并不存在于任何单个要素当中,而是系统在低层次构成高层次时才表现出来,系统功能往往表现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 层次:通常是指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按照整体与部分的构成关系而形成的不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方式。 7. 环境:系统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全部条件的总和。 8. 系统的边界:把系统和环境分开的的东西,从空间上看,边界是把系统与环境分开的所有点的集合。 9. 系统的功能: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和发展的作用。 10. 系统的演化:系统的结构、状态特性、行为、功能等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11. 系统方法:凡使用系统的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管是理论的还是经验的,数学的还是非数学的等都是系统方法。 12. 模型:给对象实体以必要的简化,用适当的表现形式或规则,把它的主要特征描绘出来,这样的得到的模仿品。 13. 运筹学:是利用现代数学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研究人力物力财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率的科学。 14. 控制论: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15. 模拟:根据原型来制造或组织模型,使模型与原型之间具有相似特征的过程。 16. 信息论: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递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替、接受和贮存的一门新兴学科。 17. 信息:是指事物在内部或外部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化或结果,其中作用者称为致信物,被作用者称为信息载体。 18. 黑箱方法:通过分析未知系统输入和输出地对应关系,来认识其内部结构并加以控制的方法。 19. 灰箱方法:运用已有知识结合黑箱方法去推测系统内部结构特征的认识方法。 20. 控制:指在一定环境中,一个系统通过一定方式驾驭或支配另一个系统做合目的的运动的行为及过程。 21. 系统工程:以组织建立或经营管理某一系统为目的的工程,如筹建矿山开建的工程为工业系统工程,农业农田建设的工程为农业系统工程。 22. 数学模型:是描述元素之间,子系统之间,层次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数学表达式。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中国古代卓越的药物学家。 (公元1518年)生于湖北一个世医家庭。少年时代,常跟父亲和哥哥采集草药,或帮父亲抄写药方,听父亲讲解药物学知识。当时科举盛行,他14岁中了秀才。但他热爱医药事业,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因此,考举人三次落榜后,放弃了科举入仕的道路,一心做医生。 在行医当中,他发现当时的本草书收药不全,名称混乱,多有谬误。于是,下决心编写一部新的本草书。他详细研究了古代有关的本草学、医学等各类书籍,长期深入民间向广大劳动群众学习,到深山老林采集药材,开辟药园栽培药物,通过27年的埋头苦干,终于在61岁时写成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该书不仅对我国古代本草学作了一次历史性总结,也将以前的化学知识予以系统化,并使之达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该书载药1 892种,其中无机物达266种,而且药物的分类更详细,对一些较为混乱的物质命名加以更正。 葛洪--中国古代的炼丹家 中国是炼丹术出现最早的国家。虽然炼丹家以追求炼制长生不老之仙丹为目的,但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原料使他们成为最先开始进行化学实验和化学研究的人。在我国历史上研究炼丹术的人中,最著名的要算晋朝的葛洪(约281~361)。 葛洪自号抱朴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贵族家庭。13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每况愈下。但是,他发奋读书,无钱买纸笔,就用木炭练字。他博览群书,对经书、史书、医书、百家之言等都认真学习研究,因此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一生对炼丹感兴趣。虽做过“关内侯”的官,但最终还是辞官不做,专事炼丹、制药,兼做医生。他长期远离尘世,从事炼丹研究,了解了许多化合物如铜青(硫酸铜)、矾石(明矾)、密陀僧(氧化铅)的性质,并进行包括炼丹、炼汞等在内的许多化学转变。除炼丹外,他还把炼丹中观察到的化学变化详细予以记载。他一生著作颇多,有《抱朴子》内外篇共一百六十篇,还有《金匮药方》一百卷,《时后要急方》四卷。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他的主要炼丹著作。 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 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第5卷第4期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Vol .5No .42008年12月  COM P LEX SYSTE M S AND COM P LEX I TY SC I E NCE Dec .2008文章编号:1672-3813(2008)04-0021-08 收稿日期:2008-10-10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06CB705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44003,10635040,10532060,10472116);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 特别支持项目计划《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及动力学性质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358065) 作者简介:汪秉宏(1944-),男,江西婺源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理论、复杂性科学、统计 物理、计算物理和非线性动力学。 当前复杂系统研究的几个方向 汪秉宏1,2,周 涛 1,3,王文旭4,杨会杰2,5,刘建国1,3,赵 明1,6,殷传洋7,韩筱璞1,谢彦波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所复杂系统研究组,合肥230026; 2.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及上海理工大学复杂适应系统研究所,上海200093; 3.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瑞士弗里堡CH -1700;4.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美国亚利桑那州85287-5706; 5.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新加坡119077; 6.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香港; 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摘要: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是吸引跨学科广泛注意的新 型交叉科学。简要概述了复杂系统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包括网络同步、网络交通 流、新一代信息网络的结构和动力学、演化合作博弈、生物网络复杂性、人类动力学 和信息物理学。 关键词:复杂系统;复杂性科学;复杂网络;人类动力学;信息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 Severa l D i recti on s i n Co m plex Syste m Research WANG B ing 2hong 1,2,Z HOU Tao 1,3,WANG W en 2xu 4,Y ANG Hui 2jie 2,5,L IU J ian 2guo 1,3,ZHAO M ing 1,6,YIN Chuan 2yang 7,HAN Xiao 2pu 1,X IE Yan 2bo 1(1.Depart m ent of Modern Physics,I 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Gr oup of Comp lex Syste 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2.I nstitute of Comp lex Adap tive Syste m s,Shanghai Acade my of Syste m Science and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 or Science and Technol ogy,Shanghai 200093,China; 3.Depart m 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Fribourg,Fribourg CH -1700,S witzerland; 4.Depart m ent of Electr onic Engineering,A rizona State University,A rizona 85287-5706,US A; 5.Depart m ent of Physics,Nati 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19077,Singapore; 6.Depart m ent of Physics,Hong Kong Bap tist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7.Nanjing University of I nfor mati on Science and Technol ogy,Nanjing 210044,China ) Abstract:A s the 21st 2century ’s science,the comp lexity science is attracting wide attenti on fr om the sci 2 entific community .I n this paper,we highlight s ome relevant key issues,including net w ork 2based syn 2 chr onizati on,traffic dyna m ics on net w orks,structure and evoluti on of inf or mati on net w orks in the next generati on,ev oluti onary cooperating ga me,comp lexity of bi ol ogical net w orks,human dyna m ics and inf o 2 physics .

系统科学参考资料

systematic scientific methods; system science method; systematic scientific method; system science methods; 系统科学方法" 英文对照 1、是对系统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信息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的统称。△形象点说,系统科学是这些方法产生的母体,而这些新型方法则是系统科学的结晶,因而我们把这些方法统称为系统科学方法。(庞元正《现代思维与改革》) 查看全文 "系统科学方法"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1.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观点所谓系统科学方法是指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文献来源 "系统科学方法"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科学 系统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方法" 在工具书中的参考阅读 研究 "系统科学方法" 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 黄强 李明锋 畅建霞 马来平 王惠珍 陈有亮 王义民 王方华 王继荣 涂国平 陈依元 王凡 孟庆云 李丹 柳晓春 肖萍 李自强 张文泉 李妍 乌杰 《系统辩证学学报》 乌杰系统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1b15897131.html,/Default.asp 系统科学中文书目 N.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2。 H.格林尼斯基《控制论简述》,科学出版社,1963。 W.R.艾什比《控制论导论》,张理京译,科学出版社,1965。 [奥]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

冯.诺意曼《计算机和人脑》,甘子玉译,商务印书馆,1979。 W.B.坎农《躯体的智慧》,范岳年魏有仁译,商务印书馆,1980。 [苏]А.Я.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刘定一译,科学出版社,1980。 涂序彦潘华郭江黄秉宪编《生物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80。 奥斯卡·兰格《经济控制论导论》,杨小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M.A.阿尔贝勃《大脑、机器和数学》,朱熹豪金观涛译,商务印书馆,1982。 P.卡洛《生物机器--研究生命的控制论途径》,科学出版社,1982。, 湛垦华沈小峰等编《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思想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 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人民出版社,1983。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H.哈肯《协同学--引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徐锡申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84。 A.F.G.汉肯《控制论和社会》,黎鸣译,商务印书馆,1984。 瓦·尼·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论原理》,贾泽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 黄麟雏李继宗邹珊刚《系统思想与方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5。 [美]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上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伊·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曾庆宏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尼科利斯普里戈京合著《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徐锡申等译,科学出版社,1986。 尼柯里斯普利高津合著《探索复杂性》,罗久星等译,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和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李如生编著《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美]拉·迈尔斯主编《系统思想》,杨志信、葛明浩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美]司马贺(Herbert A.Simon)《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荆其诚张厚粲译,科学出版社,1986。 宋毅何国祥编著《耗散结构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杨士尧编著《系统科学导论》,农业出版社,1986. 路·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等译,清华大学文献出版社,1987。 E.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普里戈金斯唐热合著《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金观涛《整体的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邹珊刚、黄麟雏等《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沈小峰胡岗姜璐编著《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杰里米·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载呜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霍绍周编著《系统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周仲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陈禹《关于系统的对话--现象、启示与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马清健《系统和辩证法》,求实出版社,1989。 [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九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教学内容】 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二课。教材包含了“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这四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②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图片:古代主要的科技发明 2.导入语: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有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 二、师生互动 (一)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1.“小小故事会” (1)请同学们课前搜集古代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和有关事迹。 (2)在办理展开故事会,请学生讲一讲古代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2.查资料 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补充下表,并与同学交流。 3.我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 1.古代科学:医学、农学、天文学、算学 2.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3.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 (1)农业与天文历法的关系 (2)学唱“二十四节气”歌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 ②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

经济系统复杂性的本质问题

1.经济系统有很多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都有其自身的结构,不论是整体的、部门的或是小到一个企业、工厂单位,每一个经济要素都按其经济结构性质去实现自身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就是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对于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各个层次的经济利益通常并不一致,那么,这种层次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就成为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的本质问题之一了。 2.复杂性科学不再将经济看成市场稳定和供求均衡的结果, 而看成由许多相互作用的组元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彼此不断调整关系的结果。每个组元都根据它对未来的预测及其他组元的反应来采取行动, 并且在不断地学习和适应。由此会产生新的经济结构和模式,并进而导致经济机构、行为及技术等因素不断地形成和重组。经济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达到暂时的平衡,而另一部分则可能会不断地演化。这些思想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给予人们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分析金融问题。 分 3.形和混沌理论作为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有效工具,可以把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数量化,并且在无规则性中找到秩序。 4.尖峰“说明数据位于分布中心附近的几率较小,所以才有”厚尾“:数据很大或者很小的比较多。 5.我们对复杂性的定义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系统元素异质性!多样性和自主性,以及元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二是指系统宏观奇异现象的涌现". 6. 复杂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复杂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而且联系十分复杂"复杂系统 都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关系 网" (2)复杂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方面的交换"孤立的 系统是不会出现复杂性的"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外界能量的不断输入 是自组织结构出现的必要条件,而且自组织现象是复杂系统的重要标志之一" (3)在空间上,复杂系统具有宏观的稳定性和微观的不稳定性"比如人这个 复杂系统,人作为一个整体,是相对稳定的,但人体细胞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在六个月内,组成人的原子几乎会全部更新,所以从微观上来看,人这个系统又 是不稳定的" (4)在时间上,复杂系统具有短期的不变性和长期的变化性"同样以人为例 子,如果观察时间以分钟!小时!天为单位,人这个复杂系统可以认为不变的" 但是以年!十年为单位来观察,人的身体会生长衰老,人的行为模式会因学习积 累而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这个系统又是不断改变的" (5)复杂系统的行为既不是完全确定的,也不是完全随机的"即使由完全确 定性个体组成的系统也可以表现出随机的行为(混沌),而由完全随机性个体组成 的系统也可以表现出确定的行为". 7.分形 是一种具有自相似特性的现象或者物理过程"在分形中,每一组成部分都在特征 上和整体相似,只仅仅是变小了一些而已" 8.市场的存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高流动性的交易环境,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获得一个好的价格,但是好的价格并不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价格,买卖双方很少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如果在一个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期限均不相同,那么市场就会保持稳定。前面已经提到过,当一个5分钟的交易者面临6次的事件时,一个更长期限的交易商就会跟进以保证市场维持稳定,因为在他看来,5分钟交易者所遭遇的6次事件并非不寻常的事件。只要有另一个投资者比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探索者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探索者读后感1 今天我读完了《科学探索者真是受益匪浅,让我大开眼。而且在科学探究下的产物触目皆是世界的,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需要。 在讲到生物体是否是来自非生物体时,作者在“探索”一栏中提到了雷迪和巴斯德的实验,还分别配上了说明过程的示意图,让人一看就明白。认真精选、贯穿全书的优美照片和精致的插图,更是相得益彰。我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加了,很愿意了解更多的内容。另外,本书在注重探索科学奥秘的同时,也向读者陈述了在某些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比如,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作者就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也让读者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讲述了细胞通过消耗能量来完成生物体必需的活动,如生长、修复损伤部位等。一个生物体内的细胞往往同时努力地工作着。例如你在看这段文章时,不仅你的眼睛和大脑的细胞在工作,而且你体内的其他细胞也在工作。你的胃肠细胞在

消化食物,血细胞在体内运输化合物。若此时你受伤了,则还会有一些细胞来“修补”这个创口。 《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讲述了自然界中的物和力与能量间的关系,要想知道他们间的关系请看此书。自然界的力无处不在,自然界有多少物体在运动、他们都有多大的能量…… 《科学探索者:化学反应》讲述了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每个人们都要运输大量的化学危险品。这些危险品有的有毒,有的易燃,有的甚至易爆,但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又离不开这些物质,甚至运输这些危险品的汽车也少不了这些物质。化工部门认为危险品的运输是安全的,几乎没有任何问题,但公共健康部门的官员很担心万一发生事故,这些物质将会污染环境,严重时还会威胁人类生命。那么怎样才能安全运输这些危险品呢? 《科学探索者:天文学》讲述了珍妮·露正在观测的是太阳系中最远行星之外的天体,它是一个环绕太阳的由几百万块冰石碎片组成的环。露和她的合作者戴维·朱伊特是在1992年首次发现这些天体的。由岩石组成的冥王星是这个环中最大的天体,这个环称为柯伊伯带。冥王星和其他大约3000个天体一起穿越太空行进,露和朱伊特将这些天体称为小冥王星群。在柯伊伯带中,有一些天体会逃离出来,并向太阳靠拢。太阳的炽热使它们发亮而变成彗星。读了这些书,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啊!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运用这些的知识,去探索科学更多的奥秘,报效祖国,为民造福!时刻提醒我,人虽然是地球的主人,但永远无法改变整个地球,我们

什么是复杂系统论

什么是复杂系统论 什么是复杂系统?也许你会说: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就是复杂系统,而简单的系统就不是复杂系统。然而事实可能远没有这么简单,请尝试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飞鸟是如何聚集成群的?蚂蚁如何形成王国?为什么冷战结束,世界反而硝烟四起?为什么苏联以及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会在1989年的几个月内轰然坍塌?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计算机病毒具有生命么?为什么在1998年爆发了亚洲经济风暴,进而导致全球的经济危机?大脑是什么?感情、思想、目的和意识这样不可言喻的特征是如何产生的?难道大脑仅仅是简单的随机进化的结果么? 这些问题看似不是什么科学的问题,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属于同一种系统,既复杂系统。 首先,复杂系统是相对牛顿时代以来构成科学事业焦点的简单系统相比而言的,两者具有根本性的不同。简单系统通常具有少量个体对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或者具有大量相近行为的个体,比如封闭的气体或遥远的星系,以至于我们能够应用简单的统计平均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的行为。而复杂并不一定与系统的规模成正比,复杂系统要有一定的规模,但也不是越大越复杂。另外复杂系统中的个体一般来讲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例如组织中的细胞、股市中的股民、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司机、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这些个体都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部分环境通过自己的规则进行智能的判断或决策。 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复杂性科学中对复杂系统的描述性定义:复杂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不难总结出复杂系统的以下几个核心的特点: (1)中等大小数目的主体,通俗的讲也就是元素不能少,也不能太多。对于一般的系统我们可以按照系统内个体的数目以及相互作用的强度进行分类,得到下面的图: a)简单系统b)无组织的复杂系统c)有组织的复杂系统 说明:a)简单系统,特点是元素数目特别少,因此可以用较少的变数来描述,这种系统可以用牛顿力学去加以解析。 b)无组织的“复杂”系统:其特征是元素和变量数很多,但其间的耦合是微弱的,或随机的,即只能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热力学研究的对象一般就是这样的系统。 c)有组织的复杂系统:特征是元素数目很多,且其间存在着强烈的耦合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