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西方人看中国

近代西方人看中国

近代西方人看中国
近代西方人看中国

近代西方人看中国:曾认为中国米饭要一粒粒吃

2015年04月20日14:52

来源:中新网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最让拉普拉斯紧张的是,他在欧洲时曾听说过关于中国人风俗的故事,据说米饭是要一粒一粒吃的,可他面前只放了“两根顶端镶银的象牙筷子”,这可怎么把米饭“一粒一粒”弄进嘴里呢?拉普拉斯决定看看本地人怎么做,有样学样。

19世纪广州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19世纪法国海军上校曾认为中国米饭要一粒粒吃》

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办事处里有个中国通,名叫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他是个汉学迷,工作之余翻译了《汉宫愁》和《好逑传》,后来他还出任了第二任香港总督,并留下了一部回忆录,写下了广州留在他心里的种种印象。打开这本回忆录读一读,诸多本地人司空见惯的事情,经过他的描摹,就变得格外有趣。

在《隆重的晚宴》一文中,戴维斯记录了自己的一个朋友——法国海军上校拉普拉斯被“腌蚯蚓”(应该是弄错了,笔者注)、腌鱼、鸽子蛋、燕窝、鱼刺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食物弄得不知所措的慌张样儿。最让拉普拉斯紧张的是,他在欧洲时曾听说过关于中国人风俗的故事,据说米饭是要一粒一粒吃的,可他面前只放了“两根顶端镶银的象牙筷子”,这可怎么把米饭“一粒一粒”弄进嘴里呢?拉普拉斯决定看看本地人怎么做,有样学样。结果,他发现两个本地人“聪明地将筷子的末端并在一起,将其插入米饭中,然后把碗举至嘴边,张大嘴巴,

然后轻而易举地将米饭…一铲一铲?,而不是…一粒一粒?地铲入口中”。这样吃米饭的场景,其实我们也很少碰到,不过,想象一下那个样子,真的会扑哧一声笑出来。

筷子给拉普拉斯带来的痛苦不只在于吃米饭,在吃菜的时候,那“该死的筷子总是滑到一边”,而筷子尖上令他垂涎三尺的食物,仍然原封不动地“趴”在碗里。因为他的不熟练,主人就拿着自己的餐具为他解围,可是,让拉普拉斯绝望的是,“他刚刚将餐具的末端放入他的嘴中,而他的年龄,再加上鼻烟和烟草的熏陶,早已残酷地使他的嘴唇失去了美好的外表”。好吧,读完这么生动诙谐的文字后,再有人在饭桌上用自己的筷子给我夹菜,我总是会情不自禁想起这段话,然后,读者你知道,我就“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看待问题和生活的方式,人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大陆移民美国的人数每年递增,但是很少听说美国人移民中国的,近日,网路流传中国人与美国人有30个天壤之别。 1、中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下馆子;美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泡酒吧。 2、极少的中国人喜欢暴露在太阳下;美国人爱死了晒太阳,太阳越烈越好,穿的越少越好。 3、中国人在北美的生活很忙、很单调,难进主流;美国的主流人群,爱动的年轻人空闲时不是去酒吧,就是去健身房。 4、中国人拍马屁、送礼是背地里偷偷摸摸送领导;美国人是当着同事的面大大方方地拍、明着送 5、工作上出了错,中国人喜欢找理由为自己辩解;美国人立即说是自己的错,请求原谅。 6、中国人在公司里和同事、上级有分歧,时常闷在心里;美国人要去和你说个清楚的。 7、上班族的中国人虽然看上去挺讲究的,不过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她是从大陆来的;美国人平时穿衣比欧洲人更随便,上班时穿的正式,大都很得体,首饰和衣服一样常换。 8、有些中国人把痰吐到世界各个国家去了,随处吐痰;美国人可以当着人的面,很大声地把鼻涕擤在纸里。 9、很多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超大;美国人的声量控制得极好,在共车、餐馆或其它公共场合说话都很小声,在会上、在台上说话很大声。 10、中国人炫耀小孩学习成绩好;美国人炫耀小孩球打得好。 11、中国人的父母千里迢迢从地球的另一边飞过来帮着带孙子;一般美国人住得再近,也不会去带孙子。 12、中国孩子再大回来住,父母都会接受;美国孩子超过18岁,回来长住,得交房租。 13、如果中国人送父母去老人院,认为是不孝;美国人孝敬父母就是让的父母住在老人院抽空去看望一下。 14、中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上几个月是自然的事;美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超过三天或一周是惊人的事。 15、中国人买大房子往往是为了炫耀;美国的中产阶级买大房子一般是因为需要。 16、中国人更重视住房的外观和结构,里面的家具过得去就行了;美国

近代西方人看中国

近代西方人看中国:曾认为中国米饭要一粒粒吃 2015年04月20日14:52 来源:中新网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最让拉普拉斯紧张的是,他在欧洲时曾听说过关于中国人风俗的故事,据说米饭是要一粒一粒吃的,可他面前只放了“两根顶端镶银的象牙筷子”,这可怎么把米饭“一粒一粒”弄进嘴里呢?拉普拉斯决定看看本地人怎么做,有样学样。 19世纪广州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19世纪法国海军上校曾认为中国米饭要一粒粒吃》 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办事处里有个中国通,名叫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他是个汉学迷,工作之余翻译了《汉宫愁》和《好逑传》,后来他还出任了第二任香港总督,并留下了一部回忆录,写下了广州留在他心里的种种印象。打开这本回忆录读一读,诸多本地人司空见惯的事情,经过他的描摹,就变得格外有趣。 在《隆重的晚宴》一文中,戴维斯记录了自己的一个朋友——法国海军上校拉普拉斯被“腌蚯蚓”(应该是弄错了,笔者注)、腌鱼、鸽子蛋、燕窝、鱼刺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食物弄得不知所措的慌张样儿。最让拉普拉斯紧张的是,他在欧洲时曾听说过关于中国人风俗的故事,据说米饭是要一粒一粒吃的,可他面前只放了“两根顶端镶银的象牙筷子”,这可怎么把米饭“一粒一粒”弄进嘴里呢?拉普拉斯决定看看本地人怎么做,有样学样。结果,他发现两个本地人“聪明地将筷子的末端并在一起,将其插入米饭中,然后把碗举至嘴边,张大嘴巴,

然后轻而易举地将米饭…一铲一铲?,而不是…一粒一粒?地铲入口中”。这样吃米饭的场景,其实我们也很少碰到,不过,想象一下那个样子,真的会扑哧一声笑出来。 筷子给拉普拉斯带来的痛苦不只在于吃米饭,在吃菜的时候,那“该死的筷子总是滑到一边”,而筷子尖上令他垂涎三尺的食物,仍然原封不动地“趴”在碗里。因为他的不熟练,主人就拿着自己的餐具为他解围,可是,让拉普拉斯绝望的是,“他刚刚将餐具的末端放入他的嘴中,而他的年龄,再加上鼻烟和烟草的熏陶,早已残酷地使他的嘴唇失去了美好的外表”。好吧,读完这么生动诙谐的文字后,再有人在饭桌上用自己的筷子给我夹菜,我总是会情不自禁想起这段话,然后,读者你知道,我就“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和一位喜爱亚洲文化的欧洲朋友交流,他对中国人做了正、中、反三方面评价,整理后诸位看看可否客观。 正面: 1、中国人吃苦耐劳,尤其生活较苦的家庭,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的精神更为著。 2、注重家庭。中国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为个人生活,中国夫妇考虑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满为不伤害孩子,仍选择共同生活,一定程度减轻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中国人比较讲交情。开始时可能对你有防范,只要你入了圈子,他们就会对你真诚相待,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课也很重视文体美等素质,因为中国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国人各个好厨师。你要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饭菜,外国人去一趟就中国在中国城吃中餐不是中餐,只有到中国才能吃到最纯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从中国回来后,很多年仍对中国餐年年不忘。 中性: 1、中国人爱虚荣,好面子、讲攀比。中国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先看对方穿戴,衣帽取人。中国人爱炫耀,披金戴银,不像西方社会看重个人举止、修养和个性内涵。中国人爱面子,所有行为原则都能与“面子”挂钩,有时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中国人爱攀重,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互相之间明争暗攀,攀比范围包括工作、生活、学习,孩子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国人爱当官,古代“学而优则仕”,现代做官更富优越感。当官能名利双收,一个人当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几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人明争暗斗、你争我夺,都为“当官”,中国人认为这是“人往高处走”,当官是一切价值的最高体现。 3、中国最崇拜名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国度,名人在中国的日子最好过,可以躺在过去的名声上吃一辈子。不比西方社会名声只代表过去,即便获过诺贝尔奖而再无创造,就会被淘汰。想名人躺在过去的名声上过好生活,好似痴人说梦。 4、中国人好客,但总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国人请你多了,不拿你当外人的时候,也就是要求你办事了,中国人好客之外,总有个人目的。 5、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是外国人到中国最深的感触之一,中国还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国外。走在西方国家街头,不用多问只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他们是哪儿个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一、中国人多,满世界都是 奥运会开幕式很精彩,但老美看后说:中国好多人哦,上面的相片也充分说明他们的观点。 二、中国人喜欢开餐馆 在美国无论大小城市,就算是最最边远的小镇,都会有中国人开的餐馆,据开玩笑说,上月球的太空船,都有中国外卖店的传单。 还有老外也知道中餐馆很多时候只收现金,这样在美国可以“合理避税”。 三、中国人什么东西都吃,还不长胖 中国人很稀奇古怪,鸡爪,鸭爪,鸡头,鸭头,内脏,什么都吃,这些在美国被他们称为“PET FOOD”, 用来喂猫,喂狗的东西,都是中国人的最爱。 最让美国人受不了的是中国人吃狗肉,美国人认为狗就是宠物,而一个宠物在美国人心里就是家庭的一份子,中国人吃狗的肉,就好比吃自己家人的肉那样不可理解。 四、中国人比较沉默,遵纪守法,不惹是生非 所以在任何好的区,都可以看到中国人,老美也比较愿意与中国人为邻居。 五、中国女人很多都是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 好多朋友问我中国女人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他们总是不理解中国女性为什么逛街时会手牵着手,还经常睡在一张床上,在老美看来就是同性恋的表现。

六、中国人比较内向,含蓄,不谈性 不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外露,更不喜欢随时随地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不会在公共场所搂搂抱抱,也不谈性方面的事情,但中国人比较重行动,所以多人口那么多。 七、中文很难学 老外经常开玩笑:如果比喻什么事情很困难,他们会说像学中文那么困难(不得不解释一下,教他们中文的很多都是台湾同胞,因为他们移民早,所以他们多半都是教老外繁体,不难才怪呢!) 八、有美国人称中国人“杏仁眼” 有个美国朋友的孩子在学校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回家,很伤心地告诉父母“自从班上来了杏仁眼,我就再不是排在前面的人了。”“杏仁眼”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 九、中国人个子矮小 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个子很矮,因为他们看到很多早期的移民,多半是中国南方过去的,我经常告诉他们,中国的北方有很多比较高大威猛的. 还有上海的姚明,世界第一高也是中国人。 十、以为中国人个个都会打乒乓球。 有次我和一个外国朋友打乒乓球,他赢了,然后就很高兴地四处吹嘘:“我打赢了高娓娓,我的乒乓技术比中国人还高。”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我的乒乓球水平很差,根本就不能代表中国的水平,各位同胞,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道歉,有损国家的乒乓球大国形象。以后我一定奋发图强,苦练打乒乓。

近代史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西方国家关于中国的一些论调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自两汉以来,中国就与西方世界有了初步的交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国的关系,东汉甘英最远抵达波斯湾,虽然从地理上相对来说也是中国的西方,但还不是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西方。直到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帝国)安敦王朝派遣使者来到东汉首都洛阳,中国与西方才算有了直接的接触。此后,中国历代王朝与西方世界也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时期。但这些时期内,由于古代世界生产力与交通的制约而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加上中国古代后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均大大受限,双方对于各自的印象基本上处于一种想象,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更是由于时代转型的需要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因此,在前近代,中西双方,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处于一种虚幻的状况,直到19世纪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19世纪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已经确立了对东方世界的优势地位,技术的发达和实力的强大使得西方得以直接有力深入东方世界,作近距离以至零距离的观察,从而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国的美好想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虽不无感性也更为理性的更为真切的印象。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定型的关键时期。 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中,人们可知,在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崇拜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受耶稣会士报告影响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宽容推崇备至,还特别赞美中国的手工制品,尤其是陶瓷。这些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而同时期的英国虽然也出现了类似推崇中国的现象,但热烈程度稍低,甚至还出现了与此对立的声音。这与英国在中国贸易中受到的挫折有关。此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更加迫切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严重阻碍了英国意愿的达成,尤其是18世纪最后几年马戛尔尼访华目的的落空之后,西方对中国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充满梦幻的盲目推崇,而是多了批判的眼光,尽管这种批判是基于个人在中国的体验。 19世纪中西交往的标志性事件——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初步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近距离观察得出的印象。这样的初次中西正式直接的接触即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例如乾隆皇帝赏赐给马戛尔尼的玉如意在中国文化中是极具尊贵意义的,但对他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巴罗的游记就直接指出中国人总的特征是“傲慢和自私的,伪装的严肃和真实的轻薄以及优雅的礼仪和粗俗的言行的牢固结合”。 而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观察主要局限于在当时的通商口岸,诸如广州、汉口、宁波、福州等地。《泰晤士报》特约记者柯克发现广州的房子并不十分高大,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My name is Jason, from New York City, America. I have just come here for 3 years. When I was in America, I got the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from TV, newspaper, the Internet, and so on. I think they were the real China. But as soon as I got off the plane, I found that China is outstanding than I have ever thought. What a beautiful country! Although the first impression was good, but it took me quite a long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China. Languag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As an American, Chinese is arduous for me. I had to put my soul in it to deal with it. Chinese food is really good, and it has multitudinous dissimilar kind. I love hot food, so Sichuan food was always my first choice. By the way, I love chopsticks. Festival! Yeah.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far more than thousand years. Its festival has many engrossing points. And some of it should be learned by us, at least I think so. Chinese people loves their parents, loves their family. No matter how busy they are, they always go home and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These days will be fill with happiness all the time. I cherish these days, too. Especially When the Mid-autumn come, I can eat delicious moon cakes. I Like it. Lately I read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 a glorious story. My favorite role is Chang’e. And I wish one day I could fly to the moon. I love China! I love Chinese culture

惊呆!中国人竟然被外国人这样羡慕着!

惊呆!中国人竟然被外国人这样羡慕着! 一直都听到的是身边谁谁出国之后就不回来了,又或者是出国旅游一趟之后,对国外的整洁街道,车让人的行为那是满满的羡慕……可是,你们看,又到了转折的时候,其实外国人是很羡慕中国人的,绝对是真的! 比如一个美国大叔,还有瑞典的朋友会觉得中国治安很好,没有枪支泛滥,而且晚上可以出去玩,根本没有危险啊!枪支泛滥开来,那真的容易形成巨大的恐慌,人人自危,还奢谈什么幸福度? 俺们在英国念的书,周末无聊撒,各种店早早关门,食品爆难吃。英国小混混还是出了名的多,赶上踢输足球那一阵子,各种酒瓶就往人堆里丢啊,警察纷纷出动,小狗狗都上阵了。

还有澳洲的朋友,他们感叹:哇塞,中国商店会营业那么晚,节假日也营业啊!在澳洲出差过,真的,那些大的SHOPPING MALL下午六点就关门的光柱公众号hongmeng_live有惊喜。只有每周四会延迟到晚上9点。国内真的方便一些。 还有英国的朋友,哈哈哈哈哈,中国的食物真的很好吃。以前有个外教,英国人,本来打算在中国就呆一年,结果现在4、5年了都没回去,他跟我们说中国好,人民友善物价低,会拿便宜货跟我们讲款式好看。

对于毒品这块,外国朋友也是很赞成的,有个来自毒品泛滥的国家的歪果仁就和我说过,他觉得中国这么严厉的打击毒品,非常好,他们那有个传闻,只要带毒品进入中国,一旦被抓,立马枪毙,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富商。不知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但是说明国内打击毒品交易很严厉,对犯罪分子很有威慑力。

很多老外过来下载盗版,我教会他们国内几款软件以后,就疯狂地下载啊,还让我一起听,可惜葡萄牙语听不懂,而且那个软件在他们电脑上就是一团乱码文字,我都没法看,他们还是下的很开心……电影也是,我上次给了他们一个bt下载的地址,告诉他们有中英文字幕,还有在线可以看,还免费啊,不用登陆啊,他们泪流满面啊…… 日本人羡慕中国国土广阔,有个日本外教,一次问一个家在新疆的坐火车回新疆要多久,得知要两天后不信,最后相信了感叹了一句“中国真大啊”。 坐高铁,运气好的时候,会有一辆车在此站不停,直接开过去,那速度坐在车里的人是体会不到的,风驰电掣般的感觉。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有此一说,仅供参考) 曾经有过许多美国朋友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我们吃熟食,你们吃生的;我们保守,你们开放;我们在小事上团结大事上分歧,而你们,无论大小事都拧成一条绳。你们不怕别人关注,唯恐别人不在乎。你们有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规规矩矩......”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不说入乡随俗但至少会感染一些气息,看人家的说话、办事风格,学习人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的地方。 美国朋友常常跟我说“怎么好像全世界都憎恨美国人?”我说“那是因为你们特立独行,因为你们专横、霸道,还有矗立于世界之巅让屈居他位者眼红。”朋友补充“还有,因为我们,NOSE TO EVERYBODY’S BUSINESS......”我说“很对。” 以下数条,为日常生活中种种见闻,不说全面却都是亲身经历,也许还有未收录到的,先就此一叙。 1)问候 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2)量杯 美国人用量杯,中国人不用。刚来的时候,自己还是租房子住,有一次病了,房东太太给我一瓶感冒药(就液体那种),一个量杯,她让我照着说明去使用。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没怎么注意过,一直以为,量杯是药剂师的事。 后来,自己买了房子,自己烧水、煮饭、做菜,虽然还在分期付款,但只要是病了,只要吃药,就会常常想起那个好心的美国老太太,想起她,教我用量杯的轶事。 3)显少 中国人一般都显少,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才像二十出头?”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我说“中国人会保养,没听说‘龙颜大悦’么?”我这么一忽悠,她还真不懂。中国人看字是字,美国人看字是谜。 4)吃食 美国人从不吃什么诸如风爪、猪蹄、鱼头、排骨类的东西,就算有个别的吃,也是很少。中国

西方近代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1、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A.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B.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D.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欧洲近代的虔敬主义强调宗教的要旨不在于外在的、教条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虔敬主义的代表是() A.苏格拉底B.薄伽丘 C.马丁·路德D.伏尔泰 3、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及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4、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在此卢梭强调A.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要求 B.以民主对抗专制和独裁

C.挣脱宗教对人身的束缚 D.法律是保障人权的前提 5、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6、“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7、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蓝图

外国人看中国:综合填词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more and more __________(foreigner) have a ________/?bet?(r) /understanding of our country. Three foreign friends are_________(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China. Bruce comes______ America. He_____/ w?ns/ studied in China. He thinks there are lots of_______/?bju?t?fl /schools in China and most students are smart. Carol is an English woman. She has visited China many times. She thinks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_____ lots of places of interest. What's more, people can taste all kinds of delicious food in China. As for David, he lives in Canada. He _____(enjoy) shopping in China. He thinks products ____ in China don't cost so much and are of very high qualities. And mobile payment in China is ______(quick) and more convenient.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刘为:林西莉女士是一位作家和汉学家,她来自瑞典。她写了一本畅销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在瑞典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并且它出版以后,很快就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还有芬兰文和挪威文,现在又有了中文版,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下面我们想先请林女士谈一下她怎么对汉字发生兴趣的。 林西莉: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把伞,在伞的顶端印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汉字,跟我们所用的字母比较,这些汉字真是漂亮极了。后来我跟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字,他教给我有关汉字的构成以及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学- 习汉语,对汉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在这之前我还学过中国的艺术史和考古学,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中国的汉语打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非常地美,而学习中国的历史、艺术也是我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 刘为:看起来你学习汉语的方式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 说你是从汉字人手来开始学习汉语?

林西莉:对,非常地对。因为我的老师高本汉他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他在中国只待过二三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汉字知识非常地渊博我记得在50 年代末的时候我跟着高先生学习汉语,我们学习 了孔子、孟子等等,我们不说汉语,只是对汉字本身进行分析。我们朗读其中优美的句子,比如说有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行为准则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说汉语,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只学习汉字。 刘为: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非常有趣的学习汉字的方式。 林西莉:对。从70 年代开始,我开始教授别人学习汉语和中国 的历史。我发现对汉字的起源讲得越多,比如说像甲骨文和金文,而学生就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并且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我的这些学生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些汉字的知识?例如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开始进一步地研究汉字,以便能够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因为我个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 15 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资料,我每年都要到中国到处看一看,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学者,买一些相关的书。15 年后我对自己说,行了,

美国人去中国老婆的感受

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等于娶一家人”引发共鸣 2012年10月27日16:54羊城晚报我要评论(667)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围观 这两天,一篇《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的下场》的博文,惹来300多万网友热议。该文据称“采访了N多个娶中国太太的老外”,用充满喜感的笔调,描述了“娶中国太太等于娶她全家”、“没有隐私”、“啥都敢吃”等等生活经历。网友赞弹笑骂不一。 原文摘录 1 家被中国人占领 再也没有隐私了家里哪都不敢碰中国人啥都敢吃 一旦你娶了中国太太,就等于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她爹、她妈、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着队全来了……我好端端的一个美国家庭,一眨眼工夫,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我们家十几代从没见过一个圆底炒锅,得,现在我们家厨房里

有两个。打开抽屉,除了三副刀叉,全是筷子,折磨得我呀,目前都会用筷子夹花生豆了。 2 再也没有隐私了 一旦中国人占领你家,你就别想有隐私了。某天我正坐在马桶上方便,老岳父推门就进来了,一边洗手一边和我练英文:“How are you? And you?(毫阿油?按得油?)” 我有时在书房沙发上看书睡着了,老岳母就像猫一样摸到我身边,往我腿上扔一条被子,然后在我腿上拍一遍;好几次都拍错了地方…… 在我自己家里,不论我走到哪,都发现老岳父或者老岳母或者他们这一对组合总是跟着我,我前边走,他们就在我后面关灯。基本上我走过的地方,身后都一片黑暗。 3 家里哪都不敢碰 好好的楼梯,厚厚的地毯,中国太太在地毯上蒙了一层塑料布。后来我仔细一看,家里所有容易招尘的东西基本全被塑料布包着了,比如遥控器、钢琴键盘等等。中国人很少用洗碗机,因为那是用来“凉碗”的。美国人喜欢家具生活化,要舒服、随意;中国人的家具主要目的是摆设,给别人看的,坐上去又硬又凉,不能靠,不能躺。我都坐塌三把中国的太师椅了。 4 中国人啥都敢吃 我一般爱吃他们做的所有东西,就是别告诉我吃的是什么。说中国人爱吃肉,这我能理解,可是鸡爪子、鸭嘴、猪耳朵上有肉吗?我太太他们全家吃起来没够,顿顿吃,我看着都惊呆了。 你要是赶上一个爱煲汤或熬中药的太太,那就等着邻居报警吧。我们家都来了三次警察了,邻居叫来的,说“方圆几里地有化学武器的味道”。 5 别和中国太太吵架 中国太太最可怕的是她们的记忆力,一点小事得罪她,她就开始回忆十年以前一模一样的某件事。 如果得罪美国太太,大不了说句“sorry”,你要是和中国太太说“我错了”,她马上问你:“错哪了?” 中国太太天生有一种改造男人的使命,她不但要改造你,更想占有和支配你的全部时间。怪不得中国出不了哥伦布那样的航海家,因为你还没出海,太太就问了:“到哪去?跟谁去?船上有女的吗?多大年纪?长什么样?有我漂亮吗?怎么认识的?”男人只好说:“得,得,我不去了。”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对比

Compared with America being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Chinese care little about time going by . So why Chinese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clock ? This is due partly to the convention that they are always late for everything including meeting . It did impress me that I made a date with my friend to the library at 12:00 on Saturday .But on the day ,I arrived there on time ,finding that she didn’t come .I made a call .She just said that she was coming soon .whereas I waited for her almost one hour ,which made my blood boil .What was worse ,with the summer holiday approaching ,everyone budgeted going home .One of my friends packed up her clothes leisurely ,which result in her being late .She came to the station only to find that the bus had gone . Should one people get used to be late for everything ,she would miss the ritual interaction that may goes with a rare chance .So we should give added weight by the passage of time.

西方近代史

近代西方史 (1500年左右——1917十月革命) 一、 【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公元前5c) 1.智者学派(公元前5c中叶) ○1历史背景:古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工商业)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3历史影响:人类个人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苏格拉底(约前469年—前399年) ○1历史背景:古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主张:美德即知识 ○3历史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4c—16c) 1.文艺复兴(14c—17c)【意大利】 ○1历史背景:14c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2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神学(天主教会)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神曲》;彼得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5历史影响:是近代欧洲的第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宣传了人文主义。 2.宗教改革(16c)【德国】 ○1历史背景:天主教会的腐败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罗马教皇在德国兜售赎罪券激化与德国各阶层的矛盾 ○2性质: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反天主教会(宗教神学)统治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马丁·路德——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 ○4历史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 顶峰(成熟)——启蒙运动(17c—18c)【法国】 ○1历史背景:17c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加快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2性质:17c—18c欧洲出现的以理性为旗帜、反封建宗教神学、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4发展进程:17c,在英国兴起——18c,在法国形成高峰——扩展到其他国家(德、美、亚)○5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卢梭——“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康德(德国) ○6历史影响:是欧洲历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华盛顿8月1日电:在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超市可以看到,标有“中国制造”的鞋帽、玩具、工艺品更是到处都是,将“中国制造”放在购物车里的美国顾客则络绎不绝。家庭主妇莎拉就对“中国制造”食品作了如此评价:“我经常买中国的食品,质量应该说很不错,一些食物味道很好,价格也很便宜。” 日本 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日常生活 新华网东京8月5日电:家住在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50多岁男士对记者说,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在日本的大商场、连锁店和百元店里到处可见。而且,中国产品的价格比日本本国产品价格低很多,从电器、玩具到衣服、食品等各类产品应有尽有,一般老百姓都愿意买,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 俄罗斯 中国货在俄罗斯的命运变迁 新华网莫斯科8月4日电:作为法国大型连锁店“欧尚”在莫斯科梁赞大街分店的收银员,伊斯坎德罗娃和同事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小到钓鱼竿,大到液晶电视,种类非常多。“只要是质优价廉的东西,总会有人买的,”伊斯坎德罗娃对新华社记者说。 俄罗斯人离不开中国货 国际先驱导报:从事日贸商品批发零售的俄罗斯人米罗诺夫和中国商人打交道已经有几年了。他最常去的是莫斯科集装箱大市场(俗称“露天市场”),那里销售的日贸商品基本都是来自中国。预定4月份“全面禁止不具俄国籍的外国人在零售市场(主要针对露天市场)工作”的规定发布后,米罗诺夫的生意习惯可能也会因此而被打破。 英国 伦敦哈姆利玩具店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伦敦8月1日电:英国连锁玩具店哈姆利对小朋友们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位于伦敦著名商业街摄政街上的哈姆利总店总是一派热闹景象。在这家店里,带“中国制造”标签的玩具比比皆是。店员和顾客也都称赞说,来自中国的玩具造型可爱,是孩子们的好伙伴。

美国人眼里中国人的十大特点

美国人眼里中国人的十大特点真是条条见血 2014-04-05 10:06:09来源:鼎盛网浏览次数: 近日有一位名为“心路独舞”的网友发表言论说:“白岩松在他的《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接下来就是她所写的对美国人的观察,见微知着,深入浅出,但不料被国内外许多中文媒体非法传载,闹出许多不愉快来。 凭心而论,小舞的摄影照片最受欢迎,她的文章别具一格,美艳之中见风骨,我几乎无法找到一个中文词描写这种精妙,大概只有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华人女子在美国生活了很久才能提炼出这种气质来。 相比之下,如今诸多常写美国题材的作者大多随波逐流,肤浅庸俗有之,粗野泼皮有之,无知更是常见,追究起来都是不肯用功或不具天赋所致。我沿着小舞所讲的美国人十个特点思考,也写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十个印象来。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呢 1、中国人个个争当劳动模范 在美国人眼中,华人是最勤奋的民族,省吃简用,吃饭打包,穿着土气,精打细算,甚至有些小气。其实,这是老一代华人的特点,如今更多的新移民中不少富人官人,裸官家属,他们以权谋私,大把消费,早就脱离了老一辈华人特性。 中国各类国企财政特权造就了汹涌财源,土地财政催生了强烈货币增长,钱就如雪花飘下,这是有权人能捡到,捡不到的依然是没权的人们。 美国人不同,这没有官方给的劳动模范称号,但拥有工作依然是他们的骄傲,哪怕一个小学生能用自己替父母洗车赚的钱买套球鞋也很自豪。老人退休后不愿闲着,依然可以工作贴补家用,依然有很多企业愿意聘用他们,并不嫌弃他们年纪大。 美国的清教徒情结就是“多劳多得,上帝按劳赐福“,看看沃尔玛创始人Sam就明白了,这类人有足够的耐心从微小细节做起,最终成就伟大事业,然后把财富分给社会共享,并不图自家独霸遗产。 清教徒相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来自这个社会,回归这个社会。人活着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这仍是许多美国人的心态。 2、中国人非常喜欢住豪宅 的确华人到美国非常喜欢买卖房地产,几次转手便可以赚来一栋不错的住房,甚至更多中国人来到美国口袋里满满的现金。 掏出来把美国人吓一跳,给国内关系领导买几套房也是有的。其实,美国人并不知道中国房子比美国的贵许多,国人把中国房子换成美国房子当然显得阔气。 美国人根本不相信一个北京人卖掉一套二手房可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买下四百平米的豪宅。 即使你只买了三百平米的也比美国人平均不足两百平的豪气多了,久而久之,美国人都以为中国人都住豪宅,不住豪宅就不是中国人。这么一来,那些说放弃美国豪宅回国贡献的人便露陷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韩】申惠善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作为外国人观看中国电视的第一感受是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在电视剧的形式方面,中国与韩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仍然存在审查制度。在韩国把审查制改为等级制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虽然等级制也带来一些弊端,但是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关键词:外国人视角;中国电视剧;类型;大众文化;观众 《(判官)包青天》是我在韩国观看的第一部中国电视剧,略微夸张的粉饰以及除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包青天的形象很是新鲜。因为是在韩国首次播放的中国电视剧,记得很多韩国受众是带着好奇观看的。后来赵薇主演的《情深深雨蒙蒙》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甚至那些汉语学习班拿《情深深雨蒙蒙》的剧本当教材使用。其实,对我来说在韩国观看中国电视剧时并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反正都是“外国电视剧”,中国的电视剧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电视剧感觉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当我身在中国,再去看中国电视剧的时候却有了与前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也许源于我是研究电视剧的学者身份,还有当一下子面对那么多类型和众多电视台播出的各色各样的电视剧时,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所致:“中国电视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韩中两国电视剧的异同之处 在我看来韩中两国的电视剧存在以下主要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第一,与韩国相比,中国的电视台数量非常多,通过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绝对数量也相应地多。韩国制作并播出电视剧的只有韩国国家广播公司(KBS,包括KBS1、KBS2两个频道)、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韩国首尔广播公司(SBS)等三大广播公司,即使这些电视台播放相当数量的电视剧,与中国的各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数量比起来其差距是明显的。在韩国,只要是喜欢看电视剧的受众,说他们对每个台播放的电视剧目了如指掌,一点也言不为过。三大广播公司的频道转来转去,受众基本上对这些台播放的每部电视剧的故事梗概以及哪些演员出演等都能清楚地知道。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了,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 第二,中国电视剧的类型(体裁)多样性是韩国电视剧无法比拟的。播出的电视剧目多,体裁的多样性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喜剧、言情剧、家庭社会剧、古装剧、偶像剧、亲情剧、历史剧、涉案剧等各种体裁表现社会的变化,而社会的变化又带来体裁的多样性。 韩国的电视剧也是有各种体裁的,但是每年制作的电视剧数量有限,因此比较偏向于选择那些受众缘好的体裁来制作电视剧,例如偶像剧、言情剧等。有些体裁是韩中两国相同的,而有些体裁是中国有而韩国没有的。比如,历史戏说剧在韩国是没有的,韩国只有历史正剧。至今韩国的电视剧好像没有一部是将历史事件拍摄成戏说形式的。其原因可能是韩国的儒教情绪与中国相比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对历史的戏说化表现形式还是很陌生的。

外国人眼里代表中国的花

外国人眼里代表中国的花 外国人眼里代表中国的花花是春天的使者,是美的化身。随着春寒渐渐退去,很快我们将迎来鲜花绽放的时节。以下是10种最能代表中国的花,看看你都认识吗? 梅花 Plum blossom In Mao Zedong's poemOde to Plum Blossom, he described the flower like this: "Fair and beautiful. Not craving for spring for her own, only to tell the coming of the season. When all flowers bloom in full, she smiles among them. " 毛泽东的《咏梅》一诗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Mao used the plum blossom as a metaphor to praise great martyrs who sacrificed their lives for a better life for Chinese people. 他把梅花比作为国捐躯的烈士。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lum blossom stands for noble, unsullied and modest qualities. Along with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they are praised as the "Four Men of Noble Character".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象征高洁和谦逊。梅花和兰花、竹

中国人和美国人语言交际中的面子观探索(附英文版)

中国人和美国人语言交际中的面子观探索 摘要:礼貌是人类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布朗和列文森在1978年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的面子理论极具影响。不同民族的人对面子的看法千差万别。面子在顺利成功的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考虑面子问题,人际交往将无法进行。 关键词:语言交际;礼貌;面子 一、礼貌、面子和交际 交际中的礼貌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用来显示意识到他人面子的手段。”(Yule)在社会交往中找出一些不同的显示礼貌的原则是可能的。其中包括得体、慷慨、谦虚和对他人的同情。交际活动的参与者通常都会意识到这些准则和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大量存在。打招呼、握手和寄送礼物,所有这些行为都展示了某种确定存在的好感和友谊。人们表现得彬彬有礼是为了显示他们开始友好真诚的交际活动的愿望,或者是维持一种业已存在的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或者当这种关系面临损害时去修补它。要想维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实现平稳有效的交际,礼貌是随时需要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一次交际活动中有时存在着一种更狭窄的但是作用更大的礼貌类型,要描述这种礼貌类型就要用到面子这一概念。 面子这一说法在1950年代末由戈夫曼提出。他认为面子是每个人最神圣的东西,是所有交际者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关键因素。对面子的需求是相互的。假如一个人要想得到面子,他就应该留意别人的面子。这一点可以被《圣经》中的一条精练全面的原则所证明:要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因此面子是个体的一种社会意识。个体在其中倾注了情感,也希望每一其他个体对此认可。面子在交际活动中可能丢失、挽回、维护或者加强,必须随时给予关注。通常,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合作,在交际中展示他们对增强彼此面子的兴趣,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想要实现的目的。也只有每个人都接受和保护他人的面子,成功的交际活动也才可能顺利进行;也只有如此,社会才能相对平稳地发展,人际关系才得以拓宽,商业交易才能顺利进行。交际活动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包括发生在不同文本和情境之中的广义的概念。是一种至少发生在两个交际者当中的信息传递过程。语言作为主要的交际渠道或者工具,将语言信息从出发点/发出者传输到目的地/接收者。信息发出者希望该信息或者语言会对听者产生某种效果。然而,交际不仅是一种信息交换,也不只是一种交际双方都要积极组织信息建构的合作,它包括所有这些人们相互影响的过程。所有行为都可以说是交际性质的。用餐时的讨论、电话交谈和路上招呼提供的信息很少,但对于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一般而言,要知道什么是被推崇的,而什么不是;我们在何时何地应如何表现得适度和礼貌,以此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 二、中国人的面子交际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