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借鉴:美国互联网银行三种模式

借鉴:美国互联网银行三种模式

借鉴:美国互联网银行三种模式
借鉴:美国互联网银行三种模式

互联网银行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其发展的背景正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美国的互联网银行渐渐脱颖而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兴业证券2014年3月的一份报告《美国互联网银行模式研究》,对美国Bofi、ING Direct US和Simple三种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中国的互联网银行具有一定借鉴意见。

综合来看,这几家美国互联网银行主要是线上为主展开业务,资产端主要是住房按揭贷款,并且竞争上对利率采取了一定的优惠。

Bofi:以房地产按揭贷款起步

兴业证券报告显示,Bofi成立于1999年,2000 年开业;以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的方式开展负债、资产业务,背后以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为支持,从而实现快速、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负债端,Bofi主要以互联网+手机App+借记卡形式,凭借有吸引力的利率和较少的收费来吸收存款。

资产端,从风险较低的居民按揭起步,向汽车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延伸Bofi 的贷款发放依然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Bofi最初以房地产抵押贷款为主,主要是面向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后来逐渐拓展到汽车消费贷款、保理业务。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目前住房按揭贷款依然是Bofi最主要的资产运用方式,公司从中获取利息收入和相关手续费。

Bofi顺利度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看,模式已经

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自从公司开业以来,特别是2005年在NASDAQ上市以后,公司规模快速扩张,最近十年间资产规模年复合平均增速达22.53%;营收平均增速32.56%;公司开业第三年开始实现盈利,最近十年间复合平均增速达33.90%。截至2013年6月末,Bofi的总资产达到30.91亿美元,2013财年(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营收1.29亿美元,净利润0.39亿美元。

ING Direct US:金融危机期间曾出现大亏损

直销银行是以对公业务著称的荷兰ING 集团拓展海外零售市场的重要手段。ING美国直销银行于2000 年在美国设立,2002 年实现首次年度盈利。2008年、2009年因为不良率大幅上升连续两年亏损,2012年出售给美国区域银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在ING Direct的品牌下独立运营一年后,2013年初在“Capital One 360”品牌下运营。

ING直销银行的目标客户是接受电话、网络等方式,受到良好教育,收入水平较好,对于价格敏感的客户群。ING 直销银行几乎不设立物理网点,而是通过网络运营,吸引对存款利率敏感、对互联网熟悉的用户。

在资产端,从事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的住房按揭贷款,从而获得超过货币市场的回报,用以支持负债端的高利率。但总体来说,ING直销银行走的是“薄利多销”的模式,低资产端收益、高负债端成本,使得其NIM 要低于同行业水平。此外,ING直销银行还几乎不存在收费项目,这导致其中间业务收入几乎为零。

从产品角度看,简化产品种类和服务过程,降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果客户要求增加,则会被ING Direct 移出客户群,从而避免增加额外的运营成本。

Simple:提供个人综合金融服务的银行服务商

Simple是由有银行从业经验的人士创立的银行服务商,本身并不是银行,而是与合作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由后者提供存款账户,Simple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电话等方式提供一系列的银行服务,除了传统的存款和支付服务外,还提供消费储蓄计划的理财服务。

Simple 的真正价值在于,为使用者的日常储蓄和消费提供综合的理财服务:通过增加消费计划功能和储蓄计划功能,促使用户合理安排现金;对于每笔消费支出,用户可以通过贴标签等方式归类,用于事后查询报告等。

Simple只做平台,不做资产运用。通过提供有附加值的消费储蓄计划的理财服务吸引客户,并从合作银行手中进行利息收入等分成。

Simple的收入来自存款带来的存贷利差与支付带来的收单费,按比例与合作银行进行分成。而先进的技术优势使得Simple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满足运营和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增长并不会带来边际成本的上升。

Simple在2014年2月被BBVA以1.17 亿美元现金的对价收购,作为独立部门单独运营,但预计将与BBVA开展深度合作。

Bofi和ING Direct US都强调通过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目标客户,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Simple则凭借较高的附加值服务,只给予象征性活期存款0.01%的较低的利率。

文章来源:一米金融互联网金融平台

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史(1990年代)

内容目录 1995-1998 年美国银行股超额收益明显 (4) 1980-1990 年代美国银行业的兼并收购潮 (5) 危机处理阶段(1980-1994 年) (5) 提升竞争力阶段(1994-2000 年) (8) 1990 年代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11) 1990 年代美国银行业进入高盈利稳定发展阶段 (13)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进入稳定发展新阶段 (13) 资产质量大幅改善 (15) 综合化经营能力增强 (15) 资产稳步扩张 (16) 净息差收窄,但高于危机前水平 (17) 总结 (18)

图表目录 图1:1995-1998 年中旬美国银行业超额收益明显 (4) 图2:美国标普500 银行指数PB 值由1.2x 提升至3.5x (4) 图3:1995-1998 年中旬美国个股银行股价大幅上涨 (5) 图4:1980-1990 年代初期美国大量银行倒闭和救援 (6) 图5:1980-1994 年美国倒闭和救援银行总资产规模 (6) 图6:1980 年代美国银行业不良率持续在高位 (6) 图7:1970-1980 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滞涨 (7) 图8:1994-2000 年美国银行业并购数量 (9) 图9:美国所有受FDIC 担保的银行业机构数量 (10) 图10:不同类型银行总资产分布情况 (11) 图11:1992 年开始美国经济稳定高增长 (12) 图12:1992 年开始美国呈现“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态势 (12) 图13:1990 年代美国新房销售持续增长 (13) 图14:1990 年代美国住房市场指数呈上升态势 (13) 图15:1990 年代住宅抵押贷款ABS 快速增长 (13) 图16:1990 年代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额变动 (13) 图17:1993 年开始美国银行业净利润稳定增长 (14) 图18:1990 年代中后期美国银行盈利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 (14) 图19:美国银行业不良率自1992 年3 季度持续快速下行 (15) 图20:1990 年代美国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续上行 (15) 图21:1994-2000 年美国银行业非息收入占营收比重持续提升 (16) 图22:1994-2000 年美国银行业资产进入稳定扩张期 (16) 图23:不动产抵押贷款占比提升 (17) 图24:1990 年代美国银行业净息差收窄 (17) 图25:1994-2000 年美国银行业处于加息环境中 (18) 图26:1990 年代存款占负债总额比重下降 (18) 表1:1980-1994 年美国倒闭和救援银行资产分布情况 (7) 表2:1980-1994 年美国各州关闭或接受了FDIC 援助的美国商业银行数量 (8) 表3:1980-1994 年破产和救援银行总资产超过100 亿美元的银行名单 (8) 表4:1992 年世界十大银行 (9) 表5:1995-2000 年美国银行业并购典型事件 (10) 表6:2000 年世界十大银行(按资本总额排名) (11) 表7:杜邦分析 (14) 表8:估值表 (20)

浅谈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1).

浅谈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齐新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111000 【摘要】文通过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并说明了中国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网民对网络银行的态度调查报告和具体使用感受,分析了中国网络银行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中国现有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本文关于中国网络银行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网络银行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005—000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日益深入到经济金融的各个领域,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面对愈来愈多的竞争和挑战,开展网络银行业务是银行的必然选择。网络银行代表了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网络银行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已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迅速了解网络银行、发展网络银行是我国银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大众科技文化水平所提供的依托和推动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网民基数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 53亿人,2007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18亿人,按照美国近年来的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8年6月底不会超过2.3亿人,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网民的增加有助于网络银行发展更多的客户,因此网络的普及带来的网民人口增多正是是带动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的基本原因。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 网络普及网民人数增加是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的基本原因,但网络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媒介的多元化,离不开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2008年6月第2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329万人,有25.O%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以中国目前情况来看,网上购物使用网络银行支付的方式是最安全的,尤其是在C2C交易中,银行汇款的方式很容易产生是否已汇款或已收款的纠纷,而使用网络银行先支付交易金额给“第三方”可以保障收货前资金的安全。 (三银行自身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 网民数量的巨大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促成网络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而促进其发展的内部因素则是银行自身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网络银行带来的不仅是改革所带来的挑战,更是利用这次变革风潮对市场份额重新安排的机遇。所以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服务方式。 二、中国网络银行的优势 1.顾客角度的便利性 网上购物使用网络银行进行支付方便快捷。因为网上商品种类繁多、价格优惠,足不出户便可以买到自己中意的商品。只要有一张开通了网络银行的银行卡,交易时剩下的工作就仅仅是敲键盘了。利用网络银行管理的银行账户简单清晰。不仅可以在网购时进行网上支付,更可以免去到银行柜台和ATM机前排队的繁琐,用户便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账户余额、消费记录,汇款也可在一分钟内完成操作。现在客户在网络银行上一般都可以直接购买基金或其他理财产品,在某些网络银行上购买基金甚至有减少手续费的优惠,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有着很大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现有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现有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多集中在沿海地区,长江沿岸的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服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加,服务方式由以前的单一化、简单化到现在的多元化、复杂化。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网上银行的发展也得到国际的好评,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环境设施不够完善,银行业务纵深和宽度都还有限,受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小、网络设备的终端和程度失去平衡、现代支付体系不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较高的普及率。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已高达72.6万亿元;其中企业用户约为74万户,交易额达70万亿元人民币;个人用户达到3460万户,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网上银行用户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4%,客户群体规模依然不大。受体制束缚和传统业务规范的制约,网上银行目前的业务功能还比较单一,大多数已开通的服务仅有网上查询和代缴费用等,很容易受到本行城市综合业务网络的制约,很难突破传统的业务种类,难以发挥网上银行超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优势,推进的速度和效果也不像预料及期望的那样好,投入产出比不够协调,网上银行装饰门面现象还客观存在,很多网上银行发展很不合理。 1 .业务功能。国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网银所提供的服务, 其功能大体一致, 缺乏差异性。 2 .市场状况。近年来, 我国网络银行业有了重大发展,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都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 未来企业网上银行竞争将十分激烈, 使用企业网上银行的企业数量将稳步增长, 2010年中国企业网上银行用户数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8%。如下图, 比较各网络银行市场份额而言, 工商银行的企业网上银行仍占据绝对的优势。 图 6 2010 国有商业银行网络银行的市场份额 3 .网络银行模式。就建设银行的网络银行模式来讲, 它是以I NTERNET为基础, 在客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一、战略目标 1、中国工商银行六年战略转型的主要成就 2006~2011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十年战略转型大步推进的阶段。过去六年,本行积极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历史机遇,努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战略转型成效突出: 其一,坚持走资本集约型发展道路,较好地平衡了业务发展和资本约束之间的关系,在同业中率先探索出了一条较低资本耗费的发展道路;其二,较好地处理了“向哪里转”的问题,在合理控制信贷等高资本消耗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新兴业务、中间业务领域的投入和发展力度,构筑起新的业务发展架构,确立起在重大潜力业务领域的显著优势;其三,转型激发了全行发展活力,经营效率显著提升;其四,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形成了可持续的业务、资产、负债和收益结构;其五,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竞争区域分支行经营业绩与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其六,体制机制改革较快推进,全行管理体系建设再上台阶;其七,综合化、国际化战略顺利推进,逐步形成了支撑工商银行未来发展的跨境、跨市场业务平台。 2、中国工商银行新三年规划的战略框架 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特征,本行将更加坚定地推进经营转型,着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更好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未来三年,本行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调整结构、创新驱动、优化格局、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完善治理、人才兴行、文化引领”三十二字战略方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朝着实现“最具盈利能力、最优秀、最受尊重银行”的愿景目标迈出更大步伐。本行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走资本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依托经营结构优化调整和业务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确保经营业绩稳健可持续增长。 二、目标客户 向438万公司客户和3.93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产品、服务 1、个人金融服务例如:留学贷款等 2、企业金融服务例如:全球现金管理等 3、电子银行服务例如:手机银行等 4、银行卡服务例如:牡丹运通卡等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b12052826.html,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毛静敏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银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各银行为了追 求利润最大化,竞相把目标投向新兴的网络银行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网络银行的业务规模、服务种类和用户数量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此同时,网络银行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这限制了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我国网络银行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银行;网络安全;产品创新;复合型人才 我国网络银行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自此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各大商业银行先后都研发了自己的网络银行,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但是网络银行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着重要求大力推进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所以,深入研究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 1.业务规模逐渐增大。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规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一是体现在网络银行的数量上,中国银行于1996年6月最早开设网络银行,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提供网上银行业务。二是网络银行交易额,从2001年的1.4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00.85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6.16%,说明我国网络银行的规模发展迅猛。三是网络银行的用户数量,从2001年的220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9.09亿人,占人口总量的65%,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2.业务种类不断增加。我国网络银行在产生初期业务比较简单,仅为客户提供一些信息服务。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网络银行能够完成的业务种类和服务类型越来越多,大体上能够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需要。目前,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交易类业务,包括账务查询、转账、外汇买卖、银证转账、代缴学费、网上购物、账户挂失等。同时,基金交易、贷款等一些复杂业务也可以在网络银行上办理,逐步满足了多类别客户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需求。 3.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的电子商务为网络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网上银行市场成为各银行竞争的中心。为此,各大银行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开发网络银行的新功能来吸引客户,比如,工商银行相继推出了个性化的个人网上银行与企业网上银行、工银e支付、融e联等创新产品;建设银行推出了E家亲账户、虚拟卡、E付通、银期直通车等服务;交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汇宝、得利宝、缴费、支付查询以及便利的理财服务。同时,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盈 利 模 式 转 型 研 究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元化的不断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也在不断的加深。因此国际金融的全面开放及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而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领域也收到一定冲击,所以近几年来,我国面对激烈的竞争,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进行转型发展。因此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商业银行应对国际挑战和竞争的现实需要。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应保持贷款业务的平稳增长,优化贷款资产结构,提高其他资产的管理和运作能力;积极培育投资银行类业务市场;做好发展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

目录 第一章 1.1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1.2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原因 1.2.1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2.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探讨以及解决方法。 第三章 3.1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第一章 1.1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约束的强化,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和经济周期的波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在当前经济形势的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势在必行,目前,存贷利息差仍是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持续依存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无疑会对以后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阻力。对新形势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应拓宽盈利渠道,寻求新的盈利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四大类(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5家。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发展历程:1986年7月24日,国务院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批准恢复设立交通银行,总部位于上海。交通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1987年4月8日,招商银行在深圳特区成立,成为第一家由国有企业兴办的银行。2002年3月,招商银行正式在A股挂牌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商银行登陆H股市场。 1987年4月14日,中信集团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总部设于北京,成为第二家由国有企业兴办的银行。2005年8月,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中信银行。 1987年,深圳特区6家信用社联合改制,成立深圳发展银行,5月10日以自由认购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宣告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银行。2010-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控股的平安银行吸收合并发展,2012年8月2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通过“三步走”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成为全球银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在漂亮的财务数据背后,中国商业银行“大而不强”的现实依然存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面对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现实,在政府对商业银行仍然进行较为严格的管制的前提下,中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入占比较小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 面对股改上市后的股东约束、资本约束及监管约束,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速度加快导致净利差日趋缩小的现实,对现有盈利模式进行调整、优化,大力推进盈利模式转型是中国商业银行适应股改上市后的资本约束、股东约束及后危机时代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推进。 首先,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充分的梳理,同时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高资本消耗的传统盈利模式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其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比较了中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特征,指出市场需求与制度环境决定了银行盈利模式的创新。 再次,分析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演进的影响,对危机中所暴露的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未来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方向;并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解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展望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演进趋势,从市场环境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本文经过研究认为,金融制度变迁是金融市场上利益相关者间博弈的结果,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市场因素是原动力和归宿,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已较多地论证了这一点;制度因素则是制约和条件。但是,在中国这种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由于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管制,市场力量仍显得薄弱,因而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推动力不够,制度约束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则明显要强于市场因素。 本文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盈利模式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形成目前盈利模式的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后,借鉴西方国家制度变迁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的影响,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潮流及各国为防止危机悲剧重演纷纷推出的监管新政,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是逐步从目前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向中间业务收入主导型盈利模式转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然在外部宏观金融制度约束与内部银行经营变革的均衡中实现。 随着银行内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外部宏观金融制度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将逐步递减,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将逐步取代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最终将提高整个金融体系制度的绩效。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这轮绩效提升之中收益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提高银行的内生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完成盈利模式的转型。

美国银行业演变的五个阶段

美国银行业演变的五个阶段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萧条期,众多银行相继破产,将近4000个金融机构于1933年倒闭。自那时以来,联邦和州政府就担任起保护人的角色,开始控制商业银行的各种活动,而这种监控的结果造就了美国金融服务体系框架的最终形成。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银行业才开始实现全面自由化。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规定,只要银行能够操作充足的资本,就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业务领域。 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看,美国银行业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保护性压抑阶段(20世纪30-40年代):由于紧随大萧条期而来的众多银行的倒闭,政府管制主要集中在存款保险,以及紧锣密鼓的检查与监督上,以此来避免更多的倒闭现象发生,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控制中求发展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银行发展日趋稳定并且积累到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之后,政府将重点转移到规范银行的扩张上面,包括对区域和产品扩张进行限制。政策明确限定了银行可以在哪里设立办事处、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可以按何种利率收取或支付。直到19世纪80年代早期,商业银行的操作性定义一直保持得非常简单———“商业银行就是接受活期存款和提供商业贷款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为规避这些限制而成立提供特定服务的银行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觉醒和自由化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伴随经济发展的加速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银行面临着产品多样化和渠道多面化的巨大压力。受市场需求的驱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立法开始放松,对银行在产品和定价上的管制逐渐解除。 业界整合和问题遏制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美国银行业受到第二轮倒闭的严重冲击。这一次,部分原因是经济不景气,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草率的发展而引起的不良贷款问题,存贷业务都受到了严重打击。银行倒闭再次发生以及并购和重组也随之火热起来。到了90年代,很多全国性商业银行继续遭受着资产质量低下和倒闭的冲击。立法者继而重新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管制以减少损失。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管制的要点主要仍围绕着解决储贷危机以来的遗留问题以及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管制解除的全球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立法者关注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长达10年之久,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才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在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上。此时,美国金融业开始面临全球的竞争压力,而美国股市的回暖则提升了公众投资非银行金融工具的意识,因此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只要银行能够操作充足的资本,就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业务领域。从此美国银行业终于实现了全面自由化。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的产生,银行业走向了新的领域-网络。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产生了极大冲击,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交易成本低、资金周转方便、覆盖面广等一系列相对于传统银行的优势,使得网上银行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宏观环境的改善,我国的网络银行也得到迅猛发展,其便利性表明了网络银行是现代银行发展的必然方向。今后我国的网络银行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银行、现状、对策 【正文】: 所谓网络银行,即通过互联网或其它电子通讯手段开设的虚拟银行,它将传统的银行业务搬到网上进行,以往用户必须亲自到银行才能完成的业务,现在只用一台PC,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享受到全天候的网上金融服务。由于INTERNET网的出现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1995年10月成立于美国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是全球第一家以网络冠名的金融组织模式。继这种新的银行模式诞生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形成了以ATM、POS 到无人银行、电话银行等全方位金融电子服务。据统计到2003年之初,全球已经发行银行卡15.6亿张,并有2500多家银行设立了自己的金融网站,网络银行的业务占传统银行业务的10%-20%,网上支付比例急剧增加。美国权威金融机构统计,在2003年已有86%的美国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提供网上金融服务,网络银行将瓜分30%的银行利润,2005年网络银行的业务量将占整个传统银行的50%,未来10年内美国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将减少一半。网络业务已经成为银行业务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从零售银行业务来看,网络银行渗透率已经达到了举足轻重的程度。Celent Communications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现在的网络银行渗透率为22%,但还不是世界上最高的水平。北欧和韩国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5%。(注1)在我国据统计,2004年全年新增发卡量1.13亿张,发卡量累计达到7.62亿张,持卡消费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2.1%上升到2004年的5%,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这一比例达20%以上。(注2)网络就在我们的身边。 一、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较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银行业应加大改革力度,加速追赶。由于网络银行是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因

2020年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范文 2020年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1/ 6

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摘要: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互联网金融逐步兴起,给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造成了一定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于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调整升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打击。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带来的影响,研究应对这一形式的策略。 1 引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下,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均得到普及和应用,其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造成了一定冲击。 根据当前发展局面,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机遇和调整,根据实际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调整传统盈利模式。 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产生的影响

2.1 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流失存款业务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中的基本业务,自 2014 年以来,其一贯快速增长的势头被改变,吸纳银行存款的速度逐渐减缓。 近几年来,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吸纳了大量的存款,其在 2017 年中旬达到的规模已超过了招商银行于 2016 年定期及活期存款的总额。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大量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灵活性更强以及年利率更高。 2.2 导致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被抢在商业银行贷款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对贷款要求颇为严苛,一般选择信用记录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个人及小型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往往难以通过。 互联网金融有效扭转了这一发展形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全方位衡量考核个人及小型企业的信用程度,根据综合信用评估结果判断是否予以贷款,这一模式符合当下绝大多数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此外,网上信贷在审核评估程序上更为便捷高效,具有门槛低、环节少等优势,使得不少企业及个人更倾向于采取网上贷款。 2.3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造成冲击 3/ 6

Bank Of America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2002年8月,美国第一大银行美国美洲银行(Bank-America Corporation ,全称是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简称"美洲银行")将其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中文名"美国美洲银行"正式更改为"美国银行"。从此该行在全球统一使用这一中文名。同时,该行的法律地位及其英文名字保持不变。美国银行解释其原因时称,美国银行1981年在北京开设第一个代表处时,由于当时担心公众可能会误认"美国银行"为美国中央银行,因此使用了"美国美洲银行"这一中文名字。现在改回"美国银行"不再会有歧义。 美洲银行公司是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的一家单一银行持股公司。创建于1968年10月7日。总部设在旧金山。1969年4月1日,美洲银行成为美洲银行公司的附属机构,全部股权为该公司所控制。美洲银行前身是1904年由意大利移民创立的意大利银行。初期主要经营太平洋沿岸各州意大利移民的存放款业务,以后逐渐吸收中下阶层的存款,并对中小企业提供抵押贷款和发放消费信贷,业务迅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银行就已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1927年3月1日,该行以意大利国民信托储蓄银行名义取得国民银行执照。1929年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 两行合并后实力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重美国银行总部要的军火生产中心,战争给美洲银行带来了巨额利润。战后,加利福尼亚州成为飞机、导弹、火箭和宇宙空间军火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为美洲银行的金融活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加速了该行的扩张。为加强竞争,美洲银行积极从服务地区和市场多样化方面开拓业务,吸收国内外存款,并大力向国外扩张,资产进一步扩大。该行所拥有的资产和存款,长期来在美国商业银行中均占第一位,直到1980年才被花旗银行超过,退居第二位。 美洲银行是战后新兴的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为适应竞争和发展需要,在1969年4月建立了单一银行持股公司--美洲银行公司。美洲银行公司和美洲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两家共同设立的一个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执行、审计和检查、综合信托、公共政策、雇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渐进的过程。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会对商银行的发展非传统业务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同时也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既不能放弃非传统业务的发展,也不能超越条件限制过快的发展,始终保持与外部条件的同步向前。 关键词:盈利模式创新能力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能所有的银行在所有的非传统领域都齐头并进,也没有一家银行有能在同时所有的非传统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因此,在判定发展那种非传统业务时,必须对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及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或者几种非传统业务进行重点投入和发展,而不是盲目的随大流,以致出现一窝蜂现象。 我国商业银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一种是非传统的盈利模式。 一、传统盈利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还停留在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下,通过低价吸收公众存款以高价贷款,获得中间利差方式进行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贷资产规模的扩张来实现,需占用过多资本,因此银行十分关注信贷,除此之外提供的中间业务较少,银行之间的差异性不大。我国银行这种盈利模式的存在依存于利率管制下的国内金融市场。中间业务相对落后,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过于庞大,已经与国际银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近年来商业银行自身也充分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得比重逐渐加大及银行的方针政策中。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存贷利差必将逐渐缩小,盈利模式转型刻不容缓。但近年来我国商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摘要: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是依托信息技术、因特网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或是一种全新的银行服务手段。网上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业务品种,它具有更为快捷、便利、低成本、高效益等优势,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型的法律风险,对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应针对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法律风险 一、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只有200多万户,2005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2006年上半年已获准开放的外国银行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农村信用社约有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1996年2月,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和发布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银行。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根据CNNIC历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超过85%的网民选择网上支付作为付款方式,网上支付已经成为最为普遍和最受欢迎的网上购物付款方式。虽然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交易金额中的比例仅为5%-7%。据世界银行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网上银行业务量占银行业务量比重将达20%左右。可见,我国网上银行产品将从投入期进入发展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防范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的对策 1.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业务协议 网上银行业务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能否避免和减少法律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内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商业银行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水平,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网上银行的需要和发展,不断完善有关内部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业务协议规范,尽可能做到详尽和具体化;对于银行和网络服务商之间的协议要明确约

外国银行在华的发展与演变(一)

外国银行在华的发展与演变(一) 内容摘要:自1845年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其后160多年中,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外国银行在中国的活动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为基础,按清政府时期(1845-1911年)、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民国政府时期(1928-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49-2006年)几个阶段分析外国银行在中国经济活动的演变情况。关键词:外国银行银团贷款外资银行策略 2006年,随着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颁布,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内地。这距离新中国成立后批准进入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进入中国过去了27年。回顾近现代中国历史,考察外国在华银行业的活动,可以间接地看到中国经济活动的演变情况。 清政府时期的外国银行 中国出现最早的外资金融机构,是英国的东方丽如银行。1845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占领香港仅3年,英商丽如银行就在香港设立了分行,在广州设立了分理处。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在上海成立时,距这家英商外国银行在上海的成立已经落后了52年。按照外国银行进入家数的时间分布和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可将此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5-1864年):该时期虽然新设了不少外资银行,但其业

务和作用还处于低级阶段。该银行的资本规模也较小,大体上在50万到100万镑之间;业务上发钞很少,不积极揽储,最主要业务是贸易汇兑。 第二阶段(1865-1894年):1864年总部在香港的汇丰银行成立后,外资银行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汇丰银行从成立的1864年开始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前仅20多年的时间内,急剧扩张、形成了全国性的金融网络。与前一阶段英国银行独占的局势相比,英国银行虽仍占绝对优势,但呈现出其他国家力图挤进中国扩张金融势力的新迹象。 第三阶段(1895-1911年)。甲午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加紧,外国银行在华势力大大扩展,表现为外国在华机构的增加和外国在华银行作用的扩大。 北洋政府时期的外国银行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外国银行在中国的特征主要有:代表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的外资银行在总量上也迅速扩张。1914-1926年外国在中国新设银行44家,分支机构125处;北洋政府时期,在华外国银行势力继续相互争夺,且互有消长。以汇丰银行为首的英资银行在本阶段仍居主导地位,日本银行和美国银行也相继参与进来,他们在组织银行团对华借款方面,互不相让;在北洋政府时期,外国银行不仅控制着对外汇兑行市,而且还操纵着整个中国金融市场。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仍然处在外资银行和外国势力的操纵之中;外国银行更大量发行纸币和提供银团贷款。到20世纪20年代,外国银行在华纸币发行超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

139 《商场现代化》2010年6月(上旬刊)总第613期 财经论 坛 作为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开始我国金融业逐步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金融业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同时,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盈利能力便成为支撑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转变盈利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重要目标。 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经历了由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的过程,利差主导型是建立在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基础上的,而非利差主导型则是随着中间业务的发展和混业经营模式下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阶段,与西方国家相比,这种盈利模式存在以下业务品种少,盈利模式单一以及缺乏金融创新的问题。 1.业务品种少,盈利模式单一 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混业经营,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中间业务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金融投资工具带来的非利息收入。而我国商业银行则采取分业经营,以利差收入作为主要的盈利来源,来自于中间业务、投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很少。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在相对封闭或者说竞争力比较低下的经济环境下能够有利于银行的发展,然而如今的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竞争激烈,传统的盈利模式已经不能继续。例如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将没有限制,利率差的波动将增大,商业银行间存贷款的竞争激烈,期中包括了价格的竞争。商业银行在面对自己的优质客户时,会降低贷款的价格而提升存款的价格,从而保证自己优质客户的来源;对于其他的一些中小客户,银行会考虑到客户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利率就不能无限制的上市。这样,在长期作用下必然会导致银行整体盈利能力的下降。 2.盈利模式缺乏创新性 金融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下的产物,它适应经济全球化、开放化的要求。金融创新主要是在金融制度以及金融工具方面进行创新。对于商业银行的创新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创新出了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这些衍生产品是商业银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银行的盈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我国,入世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给使我国金融市场上竞争加剧,迫使商业银行等加快创新的步伐。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仍比较缺乏,只有少数几种,发展才刚刚起步。而被视为盈利潜力巨大、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中间业务如资产评估、信息咨询、个人理财业务等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二、转变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途径 1.推进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对外开放,大 范围内的竞争迫使商业银行推进治理结构,提高竞争力。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决定其竞争能力和经营绩效,决定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是我国银行业从根本上解决弊端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主要从法人治理结构、资本充足性、资产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人力资源、考核稽查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期中,商业银行要特别注重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各个经营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防止权力的过分 集中。还应当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实施审慎的财务和会计政策,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一套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满足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工资绩效体系,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商业银行的盈利创造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 2.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靠存贷款利差收入来提高盈利的难度越来越大,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一致的目标。其中,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在整个收入中的比例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发展中间业务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中间业务的安全性与风险性均比较大,发展中间业务能够充分利用银行的所有资源来获得最大的收益。通过比较我们看到,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约40%,而我国以中间业务为主的非利差收入占的比重较低。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逐渐萎缩的趋势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势在必行。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发展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建立并完善中间业务的发展机制,拓展中间业务的种类,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使银行的盈利模式由传统的利差主导型转变为中间业务主导型。 3.大力推进金融业务的创新 金融业务的创新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新的盈利渠道,可以有效规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从整体上说,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项业务应相互渗透,实现多元化的综合发展,从而分散风险,提高收益,也能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具体来说,对于存款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发展个人银行、网上银行,推出功能齐全的金融工具以及使客户能够迅速便捷的办理业务的服务。对于资产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创新型的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和保理贷款等,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要求。在表外业务的创新方面,可以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开展经营租赁、回租租赁、杠杆租赁等服务种类。商业银行通过这些金融业务的创新,扩展业务范围,才能取得更大的盈利。 参考文献: [1]刘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李鲁新,张卫国,胡海,龚文海.论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J].南方金融,2007,(6):42-4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 ■ 朱芳华 蔡静静 中国矿业大学 [摘 要]与西方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业务品种少、盈利模式单一以及缺乏创新性的问题。本文从推进银行治理结构、发展中间业务、金融业务创新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中间业务 创新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网络银行作为21世纪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刚刚起步,面临种种困难,我国在发展网络银行应采取如下对策:营造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我国网络银行主体积极发展;加强对网络银行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网络银行风险对策发展趋势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及运行特点 1.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帐、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2.网络银行的运行特点 (1)业务智能化、虚拟化。网络银行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主要借助智能资本,客户无须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可以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账户查询、资金转账、现金存取等银行业务,即可自助式地获得网络银行高质、快速、准确、方便的服务。 (2)服务个性化。因特网向银行服务提供了交互式的沟通渠道,客户可以在访问网络银行站点时提出具体的服务要求,网络银行与客户之间采用一对一金融解决方案,使金融机构在于客户的互动中,实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主动服务赢得客户。 (3)金融业务创新的平台。网络银行侧重于利用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和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对金融信息提供企业资信评估,公司个人理财顾问、专家投资分析等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信息的附加价值,强化银行信息中介职能。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弊端 1.网络建设方面:就目前发展形式看,中国的网络建设还不够完善,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网络发展神速,但就宽带、上网费用、覆盖地域等都是网络发展的重头戏,我国网络与业务的实践需求、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偏差,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再者,上网速度和宽带也是阻碍中国网络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上网人数的激增,上网速度慢、访问速度慢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从地域分布上看,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些发达城市中,互联网设施水平国内领先,与国际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基本上实现了门到户的宽带连接,但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网络设施的不完善等等。 2.网络的支付问题:网络的支付问题是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网络银行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完善,没办法保证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其突出方面就是支付问题,网络支付结算方式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银行都还没办法提供完全全国连网的网络支付服务,在传统和网络支付的变更过程中,银行间未能很好的合作,而且它的网络支付的覆盖面相对教小,在数据和处理过程中也未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这严重制约了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应用。诚信也是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原因之一,就中国现在的信用制度来看,社会的整体信用制度还不完善,无论是商家还是普通的消费者在很多时候都是不讲信用的,所以人们对这种借助INTERNET的网络支付结算服务都是半信半疑。 3.网络的安全问题:安全性问题是网络银行在建设网上支付系统时,最为重视,也是花时间最多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犯罪分子侵入系统,干扰、破坏系统或盗用资金,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给用户造成资金损失。在网络上存在的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泄露、非法使用、假冒、旁路控制和授权侵犯等等。某个实体假装成另外一个不同的实体,非法实体通过种种渠道便获取合法用户的权利和特权,在很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