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德育教案 中技

中职德育教案 中技

中职德育教案 中技
中职德育教案 中技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

共 4 页

科目德育

课题

学会和谐交往

授课

日期

第9周

第1次

课时 1

班级动画151/文秘中141

课方式多媒体教学、讲授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40

教学目的1、知道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

需要;

2、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并学以致

用。

重点了解一定的人际交往的方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包括如何增强自我适应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

作业:复习本节知识,完成课后作业

授课教师: 审阅签名:

第二节学会和谐交往

一、复习:坚强面对生活,包括如何增强自我适应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根据书本的案例,导入课程内容)

(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人际交往的作用

第一,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

第二,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第三,信息交流和互补作用。

第四,身心保健的作用。

2、人际交往的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互利原则

第三,信用原则

第四,相容原则

(二)人际交往的方法

1、掌握人际交往的

(1)展示自身魅力。要想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获得认同和好感,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魅力是第一步。一般而言,自身魅力包括仪表魅力、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三大类。仪表魅力是由个人的长相、体形、动作、穿着、装饰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人格魅力是由于个人的气质、性格、爱好、意志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学识魅力是由于个人的智慧、能力、知识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

展示自身魅力,关键是要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2)学会自我克制。自我克制是搞好人际关系应有的修养和准则。

活动:谈论并完成P48活动天地的3个情景。

(3)提高沟通技巧。人际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注意说话时的口头禅、注意说话时对象和场合、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注意对方的隐私和

忌讳。

活动:让学生模拟P50页活动天地的目光运用。

2、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

(1)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羞怯

克服羞怯的方法首先是树立自信心,学会接纳自己。

(2)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猜疑

猜疑在人际交往中的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为自我困扰、自我折磨,远离集体,缩小交往的范围;另一种表现则是寻找借口,发动攻击,激化人际矛盾。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猜疑,首先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不能凭主观臆想判断是非,更不能无中生有、胡思乱想;其次,对人要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最后当自己对他人产生猜疑时,要告诫自己保持冷静,不要冲动,试着从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里跳出来,从而避免对他人产生猜疑。

(3)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自私

自私主要表现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依照自我的需求、体验和感受来观察事物,考虑问题。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自私,主要是正确认识自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多参与集体活动,注重培养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讨论并完成P52活动天地的情景。

(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

1、学校内的人际关系

学校内的人际关系。这部分包括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处理的重点是如何获得友情的问题;同乡关系处理的重点是防止“哥们义气暠和“小团体主义暠;师生关系处理的重点是“尊师重教暠的问题。其中应突出同学关系的处理问题。同学关系的处理。可先由学生列举在同学关系处理上所遇到的问题,组织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出处理同学关系的几个要点:珍惜友情、诚信真诚、为人热情、理解宽容。同乡关系的处理。同一籍贯的人,由于文化传统、生活习惯

相近,自然比较容易沟通所以,老乡关系成为校园内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但是,我们在处理同乡关系上应注意不能因为情面难却而去做违反校纪校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事情。应该掌握一定的“度暠。师生关系的处理。应做到尊敬教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不顶撞,讲礼貌,懂礼仪。

2、家庭内的人际关系

主要突出父母子女关系,突出如何关心孝敬父母。父母子女关系的处理应突出关爱父母的主动意识和为家庭承担义务的责任意识。举例毛阿敏演唱的《永远是朋友》,要求学生体会歌词的含义。

三、课堂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你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并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四、小结:本节课主要讲如何学会和谐交往,首先探讨了人家交往的作用以及原则;其次,交给同学们一些人际交往中必须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日常中,我们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并且交给大家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方法。

五、作业:复习本节知识

六、预习:预习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一节加强道德修养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二节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 三课第二节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二节抵制不良侵袭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让学生理解网络、传媒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正确对待社会文化的影响;2、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纪律道德,杜绝违纪行为;3、能运用增强自制力的方法,主动进行自我约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开展拒绝沉迷网络的教育(解决办法:教师先要摆正位置,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危害,并给出对策,帮学生戒除网络上瘾);2、怎样看待青春期的异性交往(解决办法:首先介绍早恋的本质特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并与不良风气加以区别,提倡正常交往,抵制社会不良风气);3、如何增强自制能力(首先列举一些不良行为,来分析自制力不强的后果,引出自制力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分析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案例中的双方都有哪些过错?然后简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引出“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一知识点。 2、新课讲解 一、拒绝不良诱惑 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世界的危害,从而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引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新闻报道,让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网络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也带来了不少困扰; 二是青少年极易成为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受害者,需要加强鉴别能力,科学理性地看待网络世界; 三是网络游戏可以适当娱乐,但是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舒缓减压方式,同学们应该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87页媒体聚焦,并补充参考书136页的相关资料(1)加以说明。 2、正确对待传媒影响。先让学生介绍对于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传媒类型、自己喜欢看的媒体板块,然后联系当前社会上的所谓“热门”节目,启发学生思考现在的传媒信息中有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哪些是不良的、消极的,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分辨,抵制暴力、色情、颓废、无聊、庸俗等不良信息。 让学生阅读课本89页案例链接,补充参考书第138页的相关资料(3),并播放关于整治低俗媒体节目的视频。 3、理性对待偶像崇拜。这个问题需要说清楚三个方面: 一是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正常的心里现象;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讲课教案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的: 针对班级体学生之间缺少理解,关爱的现象,根据未来竞争呼唤合作型人才这一需求,通过讨论交流、小品、做友谊卡……激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并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朋友之间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朋友》、《友谊歌》。 3、铅画纸、篮球、有关友谊的格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播放周华健的《朋友》歌,听完后问:这首歌让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能向我们介绍认识你的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她)交朋友啊? 2、点题:你对你的朋友那么了解,我想你们平时相处一定很好,能告诉我们大家你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板书:真心相处) 二、出谋划策,掌握生活的智慧 导语:舌头和牙齿这么好,也有打架的时候,那么朋友之间也难

免会出现矛盾。我们班谢家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出示课件: 谢家浩丢了一块橡皮,正好看到他的好朋友小明有这样一块橡皮。谢家浩看到了,就说:“小明偷了我的橡皮。”小明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 问:如果你是小明,你现在回是什么样的心情?(难过、愤怒、伤心) 师:是啊,我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那你会怎么做呢?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大声争辩耐心解释帮他找 师:同学们,你们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理解别人,真的让沈老师非常感动。下面我们请谢家浩同学说说,后来他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好吗? 3、谢家浩说。 4、师:多么坦诚的一对朋友啊!谢家浩和小明之间的矛盾消除了。可还有好多同学来找我谈心,问我该怎么解决和好朋友之间遇到的一些不愉快,今天我把这些问题都带来了,(课件出示)我想请你们帮我给这些疑难杂症开个妙方,人多主意多,咱们以小组讨论为主,为了节省时间,请每个小组认领一个问题,然后讨论。 5、交流,解决问题。 小结;同学们,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朋友”两个字的份量,你们知道用沟通、用理解、用宽容来化解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我为有

中职德育第四课教案

中职德育第四课教案 第四课增强法治观念 教学内容:4.1未成年人保护法、4.2治安管理处罚法、 4.3道路交通安全法 教学过程: 增强保护意识遵守公共秩序——未成年人保护 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导入新课: 【案例引入】请同学们看看P66页的案例,学校应 该承担王某的一切经济损失吗, 回答: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对学习承担的是 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而非监护责任,但并不等同 于学校对学生部承担任何责任。P67 新课教学: 4.1未成年人保护法 4.1.1保护未成年人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在我国,年龄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 二、保护未成年人应当遵循的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 P68 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解答:不合 3、教育和保护相结合理。因为洪某的

4.1.2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行为本身违反了一、家庭保护法律,违反法律二、学校保护的行为不受法律三、社会保护保护。 四、司法保护 4.2治安管理处罚法 4.2.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 (一)以事实为依据 (二)错发相当原则(重错重罚、轻错轻罚,罚过 相应) (三)公开、公正保障人权 (四)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4.2.2治安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轻微) 二、罚款(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五、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适用于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4.2.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处罚标准 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 (一)扰乱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秩序 1、包括:…… 2、处罚:一是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二是对情节 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一课第二节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第二节学习改变命运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掌握培养自己职业兴趣与理想的方法;理解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开展学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看待自己的兴趣、理想和所学专业、现实岗位不一致的问题;2、明确职业教育的学习特点,教会学生“善于学习”;3、制定发展规划,把握四个步骤。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故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文中的小朱如何转变自己的观念,明确发展目标?小朱在职业学校中是如何学习的?看了这个小故事,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的前途到底掌握在谁手中? 最后一个问题,大家都会回答“自己的手中”,引出第二节的内容。 2、新课讲解 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1、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本部分可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职业兴趣的作用,比如:小时候有人通过玩“家家酒”确定职业目标,但是大多数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下才确定职业兴趣和理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对待自己兴趣和专业不一致的问题”,让他们阅读课本第13页的案例链接,并着重讲解。 最后,归纳说明职业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引出对职业理想的讨论。 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解释职业理想对职业成功的作用:对职业选择的导向作用,对职业追求的推动作用,对职业成功的支撑作用。 在此基础上充分说明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以激发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适时培养职业兴趣,努力使其上升为职业理想;全面认识自己,树立符合实际的职业理想;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会学习才能成才 1、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首先通过分析和举例来比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异同,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评价方式上的特点,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第17页的媒体聚焦,说明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工作表现是现代企

中学德育课程教案

中学生礼仪常规xx教案 教学目标: 1、探讨什么是礼仪。 2、探讨中学生礼仪的常规。 3、探讨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执行计划 活动过程: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示座。 (二)、立的礼仪 1、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课堂xxxx要立正,两眼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快、xx、齐。 4、上课发言或朗读课文,头正身直,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三)、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发言或演讲,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不奔跑追赶,不打架。 6、上、放学走(骑)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四)、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办公室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入室。 2、入他人居室,应轻轻敲门,征求室内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别人问话,用"请问",答后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表示谅解和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7、与同学别后初见应相互问候、打招呼,分别时互道"再见"。 8、在集会、教学楼区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9、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有意见在适当时候面谈。 10、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他人取绰号。(五)、穿的礼仪 1、衣着整洁,xx。 2、不化妆,不佩戴首饰,女生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中职德育教案

教学授课计划 授课题目:第一课职业与成功 第一节职业是人生的基石 目的要求:1、理解职业的人生功能。 2、掌握职业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能够分析职业的基本内涵。能够掌握职业的基本特征 培养对职业活动的积极心态。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复习导入、讲授新课、课后总结 总结复习导入新课: 梁启超说:“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里的“劳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 本课,我们将走进职业,了解职业的人生功能;我们将学习职业道德,了解职业成功的不二法门;我们将尝试职业规划,从此开启美好的职业人生。 教学方法: 讲授 一、职业来自社会分工 职业是指个人按照社会分工所从事的相对稳定、合法、有报酬的工作。教师、警察、会计、医生、厨师、秘书、驾驶员、保安、理发师、法官、军人、清洁工、记者、咨询师、演员、作家等,都是职业的名称,他们都

有各自的“应做之事”。 职业是社会生产活动发生分工的结果。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职业的种类也越来越多。1999年5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现有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资料链接 职业名称:礼仪主持人 职业定义:从事礼仪活动方案策划、程序推进、气氛营造和人际互动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 1.联络主、承办方,明确礼仪活动的各种要求。 2.参与方案的构思和撰写,承担细节的筹办。 3.导入、串联、收合礼仪活动各环节,推进活动程序。 4.与礼仪活动参与者进行交流互动,营造气氛。 职业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礼仪活动数量激增,涉及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如社交礼仪、营销礼仪、婚庆礼仪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礼仪主持人。礼仪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独立策划及主持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职业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独立存在的。 2、经济性。人们只要从事职业活动就能得到一定的现金或实物回报。 3、技术性。每一种职业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规范。 4、稳定性。一般情况下,职业都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从而吸引相当数量的 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

德育课教案

洪堡小学《争做文明小学生》德育课教案活动目的:通过本次德育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学生。 活动重点: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课前,每位学生熟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好。这节《争做文明小学生》德育活动课的内容是有关行为规范的。你们知道什么是行为规范吗?你们对行为规范有哪些了解呢?现在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知识竞赛,看谁对行为规范知道得最多。好吗? 二、开展竞赛,加深理解。 1、行为规范有哪四大部分? 2、《小学生守则》有几条?分别是什么? 3、在学校,同学们应该怎样相处? 4、请说出五种文明礼貌用语。 5、在升降旗仪式上,应该怎么做? 三、借用故事,升华情感。

1、请一名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2、教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3、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感受。 4、师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像《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许多历史小故事至今深深教育着我们。我们作为小学生,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良好的行为规范伴我们每一天。 四、友情提示,自省互查。 1、班级里的小朋友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 2、家庭中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3、学校、家庭、社会最突出的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三项内容逐个进行交流汇报,步骤:先小组内进行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汇报。) 4、作为一个小学生,发现自身或他人存在着上面说的问题,应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学生发言) 五、活动结束,希望寄语。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以文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好习惯。现在,老师给大家提出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分别是: 1、文明用语,微笑待人。 2、文明休息,文明坐行。 3、不懂就问,勤于思考。 4、勤俭节约,计划用钱。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四课第一节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四课增强法治观念第一节提高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理解社会与法律、个人与法律的关系,理解依法治国的观念,掌握个人培养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的途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依法治国的观念(解决办法:解释清楚“法治”和法治观念的内涵);2、如何开展培养法律意识教育(解决办法:联系社会与法律、个人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说明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讲清增强法律意识的方法)。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赞同采取怎样的措施?学校采取听证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纪律和法律的作用? 2、新课讲解 一、社会与法律 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部分主要讲清两个内容:一什么是法律;二法律的社会作用。 讲解法律的内涵时,先简单介绍法律的定义,归纳法律的特点: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带有强制性、普遍约束力和处罚性。然后引发学生思考法律和道德的异同,补充参考书第222页的相关资料(1),让学生深化对法律的理解。 对于法律的作用,结合现实案例和新闻报道加以说明。 2、我国的法律体系。简单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让学生明白法律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每个公民和组织。 3、培养依法治国的观念。本内容是重点部分,在讲解法治和法治观念的内涵时,需要把握两点:一是要从“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说明“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二是重点强调和说明如何培养依法治国的观念。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10页的资料卡片,并补充参考书第223页的相关资料(2)。 二、个人与法律 1、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对法律意识的含义只需作简单说明,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12页的活动天地来感受具备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重点要讲清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突出强调三个途径的逻辑关系:学习法律是三个途径的前提,只有通过学习了解法律,才会内化为行动遵守法律,也才可能参与法律实践。 结合参考书第220页进行讲解,补充第225-226页的教学活动(4)和相关资料(5)。

中职德育教案 中技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 共 4 页 科目德育 课题 学会和谐交往 授课 日期 第9周 第1次 课时 1 班级动画151/文秘中141 授 课方式多媒体教学、讲授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40 教学目的1、知道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 需要; 2、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并学以致 用。 选 用 教 具 挂 图 无 重点了解一定的人际交往的方 法 难 点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教 学 回 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包括如何增强自我适应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 说 明 作业:复习本节知识,完成课后作业 授课教师: 审阅签名:

第二节学会和谐交往 一、复习:坚强面对生活,包括如何增强自我适应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根据书本的案例,导入课程内容) (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人际交往的作用 第一,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 第二,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第三,信息交流和互补作用。 第四,身心保健的作用。 2、人际交往的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互利原则 第三,信用原则 第四,相容原则 (二)人际交往的方法 1、掌握人际交往的 (1)展示自身魅力。要想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获得认同和好感,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魅力是第一步。一般而言,自身魅力包括仪表魅力、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三大类。仪表魅力是由个人的长相、体形、动作、穿着、装饰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人格魅力是由于个人的气质、性格、爱好、意志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学识魅力是由于个人的智慧、能力、知识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 展示自身魅力,关键是要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2)学会自我克制。自我克制是搞好人际关系应有的修养和准则。 活动:谈论并完成P48活动天地的3个情景。 (3)提高沟通技巧。人际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注意说话时的口头禅、注意说话时对象和场合、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注意对方的隐私和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教案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教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一节加强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道德的作用,掌握“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 2、增强自省、自律的主动意识; 3、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要求; 4、理解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道德对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解决办法:主要分析道德的基本内涵,和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意义);2、如何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解决办法:主要讲解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建设,说明“八荣八耻”的现实意义,联系时代解释“八荣八耻”的内涵);3、如何正确理解热爱祖国的道德要求(解决办法:讲清爱国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和爱国的主要表现)。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故事,并补充参考书121页的相关资料(1),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志愿者?志愿者要不要拿报酬?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有收获? 2、新课讲解 一、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1、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这部分内容需要讲清楚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道德有利于适应社会生活,促进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而言,弘扬高尚的道德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增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给学生简单介绍我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引出“八荣八耻”提出的背景,补充参考书第148页的补充资料。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课本内容,和参考书第114页,着重介绍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的背景和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举例子反映“八荣八耻”在当前社会中的表现。 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在说理方面注意讲清: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使用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联系社会和学生中有关爱国的不正确行为进行剖析,增强现实感。 让学生阅读课本66页的活动天地,补充参考书123-124页的相关资料(4)、(5),和第162页的爱国小故事。 2、明礼诚信。这部分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 一是说明文明礼让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的文明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文明礼让成为维护人际交往中友好和睦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使人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生活。

德育课教案——宽容

德育课教案——宽容 课题:学会宽容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教学习重点:明确宽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宽容。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想拥有朋友吗? 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 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 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 那么请你学会宽容。 二:什么是宽容:(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 1.请几个同学发言,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2.师总结宽容的定义:宽容就是指人的度量大,心胸开阔,待人宽厚。3.师读:《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容忍。 爱因斯坦: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有人赞美说:宽容是在荆棘中生长出来的谷粒。 4.学生读楚庄王宽宏大量的故事。 5.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想法,谈楚庄王此事处理得如何。 6.学生举例:历史上宽宏大量的故事。 7.两个同学表演:“一同学撞了对方”。 8.同学谈上述表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9.看大屏谈如果实际生活中出现以下类似情况,将如何处理。 三: 宽容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1.请几个同学谈宽容的意义。 2.老师总结宽容的意义: 1)`宽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尺度,而且是关系到能否搞好人际关系,能否搞好工作,能否搞好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2)一个人如果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苛求人,不算计人,他就会被看作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3)宽容是交友之桥。人们总是爱和厚道的人交朋友。人们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 4) 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 四:宽容的原则: 1.两个同学表演“考试作弊” 2.同学谈对一同学允许另一同学抄的看法。 3.师总结:俗话说得好,“大度弥勒佛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是弥勒佛也是逞恶扬善的。也就是说宽容一定要适度,宽容要有一定的原则。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厚,也不是姑息养奸,更不是助纣为虐。因此,我们“对君子要宽,防小人要严”,并且同损人利己者进行斗争。 五:自省自查:通过这节德育课,你有了哪些认识。(请几个同学发言) 六:学生读《你想拥有朋友吗——请宽容》 七:教师总结: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

中职德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实现就业的途径;懂得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知道劳动合同中常见的侵权行为;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懂得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权益。 情感态度观念:增强正确维护劳动权益的意识,在求职、劳动的过程中,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 运用:能识破求职过程中的陷阱,识别不规范的劳动合同,选择最经济、最有利的方式解决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避免自身劳动权益受侵害。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劳动合同的签订。 难点:识别和防范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各种侵权行为。 三、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四、教学资源 人教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P142,P147;《教师教学用书》P174,185;《学习指导》P61,P81;视频;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和材料;事先布置学生做职校生就业方式的调查;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印发职校生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复印件。学生:预习课文;调查职校生的就业方式;收集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六、板书设计维护劳动权益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教学内容 播放视频,引入本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小刘的求职遭遇。 (1)播放视频“轻信,遭遇求职陷阱”。引导学生熟悉视频内容,思考回答用PPT出示的问题:小刘为什么会被骗,小刘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 (2)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点评、归纳、总结学生的观点,用PPT出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从正确的求职开始。 (3)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维护劳动权益。 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一:小刘的求职遭遇。 (1)观看视频,按教师要求展开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2)认真聆听教师的归纳和总结,对求职就业形成感性认识,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德育反思课教案

行为习惯反思课—“反思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教学目标:通过反思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教学过程: 课件播放——《小学一日行为规范歌》 一、导入新课 甲: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遥望未来。 乙:沐浴在新世纪的阳光下,我们憧憬未来。 甲:我们自豪,时代属于我们。 乙:我们自信,未来属于我们 甲: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教育就是习惯地培养。” 乙:良好的习惯能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习惯,能提高个人修养,良好的习惯能完善人格,使人上进。 五年二班“反思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反思课开始。 下面有请班长来说明这节反思课的目的: 今天我们上一节行为习惯反思课。目的在于:通过反思活动,使大家加深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让大家懂得,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小小的习惯会有巨大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这节反思课希望我们能反思自己的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 二、猜谜语 1、习惯真的很重要吗?(让下面两个小故事来告诉大家吧!)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由此可见,小象是被链子绑住的,而长成大象后则是被习惯绑住的。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乞丐的答案是“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答案很是出人意料,但想想却又在意料之中。 这个乞丐有再多的钱,他也不会花,他的思维只围绕在乞讨这件事上,他已经习惯了。 主持人:这两则故事让我们震撼,习惯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命运就被掌握其中了,人们常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我们来说是一笔终身的财富。 三、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良习惯吧! 1、发现身边的不良习惯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教案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教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一节加强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道德的作用,掌握“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 2、增强自省、自律的主动意识; 3、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要求; 4、理解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道德对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解决办法:主要分析道德的基本内涵,和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意义);2、如何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解决办法:主要讲解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建设,说明“八荣八耻”的现实意义,联系时代解释“八荣八耻”的内涵);3、如何正确理解热爱祖国的道德要求(解决办法:讲清爱国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和爱国的主要表现)。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故事,并补充参考书121页的相关资料(1),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志愿者志愿者要不要拿报酬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有收获 2、新课讲解 一、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1、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这部分内容需要讲清楚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道德有利于适应社会生活,促进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而言,弘扬高尚的道德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增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给学生简单介绍我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引出“八荣八耻”提出的背景,补充参考书第148页的补充资料。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课本内容,和参考书第114页,着重介绍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的背景和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举例子反映“八荣八耻”在当前社会中的表现。 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在说理方面注意讲清: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使用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联系社会和学生中有关爱国的不正确行为进行剖析,增强现实感。 让学生阅读课本66页的活动天地,补充参考书123-124页的相关资料(4)、(5),和第162页的爱国小故事。 2、明礼诚信。这部分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 一是说明文明礼让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的文明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文明礼让成为维护人际交往中友好和睦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使人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生活。

中职德育活动课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赵雄存)

中职德育活动课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一、教育教学活动主题:诚实守信、做人之本 班级:15汽修 时间:2017年6月 班主任:赵雄存 二、活动理念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诚实做人和完善人格之间的关系,践行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诚实守信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应该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明了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中职生成才的关系,自觉地做一个诚信的中职生。 2、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 3、号召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觉加强诚信建设,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4、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把学生培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诚信中职生,共建和谐校园。 四、活动方案设计思路 对学生进行动员宣传、调研把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制定活动整

改措施。围绕主题制定实践体验方案;交流活动感悟和体会。根据表现给学生考核评价,最后总结本次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五、活动方案设计 德育活动课方案(一)NO.1 班级15汽修活动日 期 6月 第一周 教师姓名赵雄存 内容校园内外、感悟诚信活动时间一周 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分析诚信缺失原因及危害,为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打下基础。 本阶段任务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调查研究 活动方法校园网络、微信群、QQ群、谈话、走访、问卷的形式调研。 成果对学生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了大致了解 一、诚实守信、做人之本 二、提出问题 1、校园里,学生中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2、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不诚信现象。 3、社会中有哪些不诚信现象。 4、企业中中职学生有哪些失信现象。 5、各小组组长汇总整理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研究 1、将班级同学分为4组,根据问题,制定调查问卷。 2、各组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调研活动。 四、调研报告及分析 汇总调研结果,写出调研报告。对调研报告进行分析,分析学生、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诚信缺失的原因,社会中不诚信事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企业中中职学生的失信行为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五、成果

最新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学设计: 课题:培养健康的心理 -----健康心理的表现 活动班级:七年级(2)班时间:2008、11、25 教师:张林[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说出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和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认识当前的环境变化,理解学会主动发展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如何看待心理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 2保持心理健康必须学会主动适应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1举例引出新课 ( 先举例《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案例链接: 《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 某老太近些日子一直咳嗽不止,儿子就从药店买来止咳药给老太太服用,然而病情仍不见好转,老太太便说一定是儿子图便宜买了假药。于是她自己到医院找医生诊治,医生给她看病时又详细又认真,

然后给她开了止咳药。果然,老太太回家服药后不久,病就好了。她高兴地对儿子说,还是医院的医生医术高,开的药好! 其实,医生给老太太开的药与她儿子买的药都是同一类型的,所含药物成分基本相同。只是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打心底产生了依赖感,加上医生和颜细语,对疾病解释得入情入理,无形之中起到了暗示作用,从而药到病除。这就是药物的心理效应。 由此可见,人在任何活动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吃药治病也不例外。 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探求心理的奥秘 1.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重点举例,便于学生理解) 人在工作、学习、娱乐等所有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特征:需要、兴趣、动机、理想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议一议:(请学生回答) 你能列举几种身边的心理现象吗? 2.心理健康的表现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

最新德育课的教案

最新德育课的教案 导语:以下是德育课的相关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借鉴! 课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难免的,不同的态度对待挫折将成就不同的人生;要学会在挫折面前调整心态,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科学的方法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将科学的方法转化为内心的动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表演、谈话相结合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投影Ⅰ,《体验挫折》 “假如你失去双手,请用嘴在白纸上写下‘我’字。”请简单谈谈你写字的感受。 投影Ⅱ,《无臂大学生王争的故事》 (1)他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是天生的吗? (2)王争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采取了一种怎样的态度?

(3)假如王争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王争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他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采用积极的态度,成就了他的大学梦,他是生活的强者;假如王争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他的人生将是另一种情景,他将是生活的弱者。 投影Ⅲ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积极进娶挑战---磨练意志、增长智慧、战胜挫折、发展能力---生活的强者(成功) 消极逃避、屈服----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生活的弱者(失败) 投影Ⅳ倾听 投影Ⅴ讨论 战胜挫折要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要有正确的心态。 投影Ⅵ《三、如何积极应对挫折?》 投影Ⅶ、Ⅷ、Ⅸ 表演“小涛倒霉的一天……” 挫折教育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我们应该明白对学生来说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挫折更重要。 课题:学会宽容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教

中职xx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教 案中职xx第一册答案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一节加强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道德的作用,掌握“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 2、增强自省、自律的主动意识; 3、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要求; 4、理解优良的道德修养对于适应社会生活的严重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道德对社会文明的严重作用(解决办法:主要分析道德的基本内涵,和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意义);2、如何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解决办法:主要讲解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建设,说明“八荣八耻”的现实意义,联系时代解释“八荣八耻”的内涵);3、如何正确理解热爱祖国的道德要求(解决办法:讲清爱国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和爱国的主要表现)。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故事,并补充参考书121页的相关(1),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志愿者?志愿者要不要拿报酬?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有收获?2、新课讲解 一、xx是社会xx的基石 1、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这部分内容需要讲清楚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严重价值:对于个人而言,培养优良的道德有利于适应社会生活,促进自我完善,形成调和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而言,弘扬高尚的道德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增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构建调和社会。给学生简单介绍我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引出“八荣八耻”提出的背景,补充参考书第148页的补充资料。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课本内容,和参考书第114页,留意介绍社会主

中职德育案例

沟通宜细雨润无声 王忠案例:班上有个学生被大家称作为犯错积极分子,迟到是经常地事情,上课睡觉,下课吵闹,有时还要和老师顶嘴。结果引起了很多老师的不满,都说他是跑不上的阿斗。我想这样下去他必定会成为钉子户,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于是我找他深谈了一次,告诉他:“老师相信你跟别人一样是好学生,只是没有把握好自己,没有找准自己的目标,老师会跟你一起找回原来的你。”听了我这番话开始他并不以为然,但随着谈话的跟进一步,我了解到,原来他中学并不是这样的,但是由于那时候一时发挥不好,导致失去了上高中的机会,现在开始有点自暴自弃的态度。所以我从他现在所学专业角度为他分析问题,慢慢的他开始转变的,说话也不像开始那么冲了。于是我抓住机会和他私下说了个协议。要他好好努力,先从改正迟到问题着手。渐渐地,迟到少了,惹事少了,作业也能及时完成,班级里的事爱帮忙了,劳动积极了。更使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上岗证考试中,他竟然过了,由此可见,学生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之分,只有教或着不会教之分。 分析: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的,最易接受新事物,最富有情感和独特个性的群体——青少年;而我们作为中职教师更是面对的是曾经在中考失意的学生,我们首要任务是要使这些学生恢复自信,更不可以随便说差生之类的话语教师职业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信任和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无论教育

环境和教育对象如何变化,在德育过程中的褒扬或者批评乃至惩戒的基点都离不开信任,否则都会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 教师只有信任和热爱学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才可以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桥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的信任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信任,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安慰,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另外,教师也只有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消除心理障碍,敞开心灵的大门,就会及时如实地向教师反馈教育教学效果和意见,倾吐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这时,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学生就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在这和谐一致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褒扬看作是鼓励,把批评甚至适度的惩戒当作爱护,褒扬和惩戒在这种和谐又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假如师生之间失去了信任的基石,学生就会把褒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或惩戒看成是“整人”。在这种关系中,褒扬和批评就会成为教育的障碍。由于青少年儿童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他们的感情为转移的,往往不能用理智支配感情,而是以感情代替理智。在这种情况下,被批评或惩戒的学生如果心理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就很容易产生一些过激想法和行为,从而导致了一幕又一幕悲剧的发生。正如有人说的:“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你教育工作的开始也就等于结束了。”可见,信任是尊重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中职德育课大纲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教职成[200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工作。现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安排如下表: 年级学期课程学时 一年级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32-36 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32-36 二年级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32-36 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32-36 德育选修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选修课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 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在内容上有交叉,各地可按照上述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 各校对以上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安排的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