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3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的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图(图号:GS12-10),在2-2上辅运大巷与20110工作面辅运顺槽斜联络巷内施工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的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

二、施工要求:

1、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中腰线沿底板进行施工。

2、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断面均为半圆拱,

断面规格均为:4900*4150mm(底板至积拱线高1700mm,半圆拱半径2450mm),配电室和卫生间深均为3000mm,气瓶室深6000mm。

3、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均采用锚网支护。锚杆间排距800*900mm;锚杆采用φ20*2500mm 的右旋螺纹钢锚杆,三花布置,锚深2400mm,外露100mm,;锚固剂采用CK2370锚固剂,每根锚杆用1根;钢带采用φ12圆钢加工,顶部钢带规格为4870*90mm,帮部钢带规格为2530*90mm;网片采用φ6.5钢筋加工,网片规格为

4000*1000mm,每排2片。

4、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开口处均采用锚索进行加强支护。。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开口时必须有盯岗干部在现场指挥,否则严

禁施工。

2、开口前,必须核对开口位置,并标出巷道轮廓线,开口后及时对开口处进行加强支护。

3、开口时严格执行“掘一排、支一排”的开口原则。

4、巷道开口距离超过3米时,按正常循环进行掘进,遇地质构造及破碎带时必须“掘一排、支一排”。

5、开口及施工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确定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1)敲帮问顶工作应由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1人负责敲帮问顶、1人观察顶板、两帮和退路。敲帮问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敲帮问顶人员的侧后方,并保证退路畅通。

(2)敲帮问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由上向下后两帮依次进行,敲帮问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3)敲帮问顶人员应戴手套和使用长把专用工具。

(4)敲帮问顶时要停止周围5米范围内运转的机器设备,防止机械伤人事故发生。

(5)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

6、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巷道顶帮及支护受力情况,发现有锚杆、锚索托盘变形及钢带受力时,必须及时补打锚杆(索)进行加固修复。

7、施工过程中,遇顶板破碎、掉渣、片帮严重、顶板有“闷炮”声、裂缝扩张、淋水增大、托盘变形、顶板下沉、底板膨起等来压预兆时,现场人员

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否则人员严禁入内。

8、开口前,要先将开口处顶部、帮部网片、锚杆及钢带处理完毕,用机组截割掉喷浆料,然后人工拆除原有帮部支护;如果原用帮部支护人工拆卸不下来,则用机组缓慢截割,用机组截割时人员必须离开截割范围3米远;登高处理时必须使用专用梯子或凳子。

9、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开口时不进行抹角,如果掘进机受开口处巷道宽度影响不抹角无法开口时,则按综掘机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抹角,但抹角半径不得大于1米。

10、综掘机转弯时严禁人员从综掘机与巷道的小夹角侧通行。

11、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在运行的综掘机两

侧、前方及后方5米范围内作业,防止机组摆动时伤人。

12、装载机及防爆胶轮车出货过程中,人员必须躲到安全地点,装载机、防爆胶轮车在运行到装货点、卸货点时,5米范围内严禁人员作业、逗留。

四、未述事宜执行《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及《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相关内容。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 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分类 分类及代号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避难人数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 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硐室结构形式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硐室型号表示 避难硐室型号表示: DM / 1,临时缺省为3 96,单位为小时(h) 设计避难人数 L、临时避难硐室

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70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正式样本

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本工程为江森花园20#楼,位于南街路口北,107国道西侧,建筑结构为砖混,建筑面积5227m2,由4单元组合,抗震设防7度,建筑物类别为B级,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为保证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针对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现场作业条件、所用的施工机具,临时用电以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度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基础作业防护措施: 1) 夜间施工时采购设足够的灯光照明。 2) 机械挖土的工作范围内许闲人通行或进行其它工作。

3) 基坑应设安全斜道,以保上、下人员安全。 4) 基坑余土堆应距基坑边沿1m以上。 5) 使用电动打夯机时,应有专人护线,操作人员戴好绝缘手套,配电箱应放置在安全地点。 6) 运输车辆装料不可太满,要匀速行驶,不可猛跑猛拐。 7) 施工运输道路应保持平整、畅通,通道搭设应符合操作规程,要求坚固、稳定、安全可靠。 8) 回填土方时,应先检查边壁是否安全牢靠,用小车推土时,不得撒把。 9) 砼振捣操作人员要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电线不得拉挂在钢管、钢模上。 10) 砌好的砖墙要有防水措施,以免雨水冲击砂浆,致使砌体摊蹋。 11) 砖石及其它材料应在基坑边1m外堆放。

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二3-15040采面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2)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 (3) 第三章值班制度 (4) 第四章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 (5) 第五章系统功能测试制度 (6) 第六章设备故障处理制度 (7) 第七章硐室维护制度 (8) 第八章药品、食品更换制度 (10) 第九章避险系统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制度 (11) 第十章电修工操作规程 (13) 第十一章安全仪表计量检验管理制度 (15) 第十二章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6) 第十三章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17) 第十四章避险硐室简易操作程序 (19) 第十五章二3-15040采面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20)

第一章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紧急避难硐室管理小组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救护队负责人 成员:各专业副矿长、各专业副总、生产调度科科长、安监科科长、机电科科长、通风科科长、平禹一矿医院院长、综采二队队长、通风维修队队长、评估爆破队队长等。 日常管理工作由综采二队具体负责。 职责: 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抢险救援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险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矿区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小组应组织员工对各项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说明进行学习,确保员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正确、顺利的使用各项紧急避险设施。对硐室内的各项设备、设施以及环境卫生等划分岗位责任制,具体如下: 1、电气、管路部分:由机电区负责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对紧急避险系统中的电气部分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2、通信、人员定位、摄像头部分:由调度室电话组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通信、人员定位、摄像头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3、瓦斯监测监控、供氧部分:由瓦斯治理科及通风区负责。 4、卫生部分:由机电区负责每日进行清扫,保证硐室内环境处于干净整洁状态,随时保持待用。 5、矿灯、自救器部分:由机电区定期对矿灯进行更换,及其保持正常充满电状态;每天对自救器进行外观检查,定期对自救器进行检验,保证其完好状态。 6、机电区负责避险硐室的日常维护及看护。

调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调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 准版)

调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概述 神华蒙西棋盘井煤矿东区风井井底南部马头门过渡段已施工完毕,按照设计将进行施工风井井底回风绕道,回风绕道设计长52m,为了下放装载机后,施工方便,经建设单位研究决定,对南部马头门过渡段完毕后进行施工一个调车硐室。为了保证调车硐室施工期间的安全,顺利地进行,特制定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概况 南部马头门围岩类型比较完整,为了后续装载机掉向方便,经建设单位研究决定在马头门南部施工一个调车硐室。调车硐室位置选取在南部马头门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向前大巷施工4m,进行调车硐室的开口施工,巷道口抹半径为4m的角,全断面进行支护。 2、工程量 大巷设计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设计长度为13.3m,净宽5000mm,

净高4000mm;净断面积17.3m2;掘宽5300mm,掘进高度4350mm;掘进断面积20.04m2。采用锚网索+喷砼进行联合支护,锚杆采用ф 20x2000螺纹钢锚杆,配150x150x10mm钢托板,每根顶锚杆配3支Z2340药卷,每根帮锚杆配2支Z2340药卷,锚杆间排拒800x800mm,网片采用ф6.5mm钢筋焊接,网格100×100mm,搭接100mm,锚索采用φ17.8×8000mm,间排距2000×2000mm,锚固剂采用6支Z2340进行锚固,锚索拉拔力100KN,喷砼厚度150mm,混凝土强度C20,铺地厚度200mm,混凝土强度C20。 调车硐室设计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长度为6m,净宽5000mm,净高4000mm;净断面积17.3m2;掘宽5300mm,掘进高度4350mm;掘进断面积20.04m2。巷道口进行双抹角,抹角半径为4m,采用锚网索+喷砼进行联合支护,锚杆采用ф20x2000螺纹钢锚杆,配150x150x10mm 钢托板,每根顶锚杆配3支Z2340药卷,每根帮锚杆配2支Z2340药卷,锚杆间排拒800x800mm,网片采用ф6.5mm钢筋焊接,网格100×100mm,搭接100mm,锚索采用φ17.8×8000mm,间排距2400×2700mm,锚固剂采用6支Z2340进行锚固,锚索拉拔力100KN,喷砼厚度150mm,混凝土强度C20,铺地厚度200mm,混凝土强度C20。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车硐室开口13.3m范围内进行锚索支护,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之欧阳光明创编

紧急避难硐室使用章程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避难硐室紧急避险须知 1、矿井干部职工无故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有事经硐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内,待事情处理完毕后须迅速离开硐室。 2、进入硐室的人员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准私自操作各种设备、设施。 3、永久避难硐室的各种门严禁上锁,保持随时处于可开启状态。 4、进入避难硐室避险前,应首先确认避难硐室外通向硐室的压风、供水管路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风、供氧。 5、人员行至硐室入口处,需通过观察窗查看过渡室内是否有人洗气,避免同时打开过渡硐室和生存硐室密封门。 6、进入生存室前应将信号灯挂在硐室外,使救护队营救时易于发现。 7、差压开关未使用时应处于关闭状态,以防二次爆炸时破坏差压表,漏进有毒气体。 8、气瓶硐室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不经允许不准打开,若需开启,须由硐室管理人员检测CO2气体浓度、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开启气瓶硐室门。 9、在压风被破坏的情况下,空调在使用时,分阀1需始终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当生存硐室内的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分阀2、3、4开启的个

数。 10、打开分阀2、分阀3、分阀4会加速液态CO2的消耗,从而缩短系统运行时间,使用时请按需开关,适当调节以节约流量,延长系统运行时间。 11、吸附盒标识应和吸附剂一致,确保吸附剂盒放置到空调上正确的位置。空调运行时需保持其上方三个吸附盒均装有适量的吸附剂,否则会极大影响吸附效果。 12、当生存室内各气体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O2浓度为18.5%~23%,CO浓度小于24ppm,CO2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13、食品为真空压缩饼干,每人每天一包;饮用水为550ml纯净水,每人每天三瓶。 14、硐室单向阀及地漏严禁堵塞。排水开关和排气开关应保持常开。 15、外接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采用矿用LED灯照明;电力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采用荧光棒及矿灯照明。要控制矿灯的使用,不必要的矿灯应当关闭,延长照明时间。 16、严禁带油安装、开关或修理氧气阀门、管路,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 17、最先进入避难硐室的避险人员要第一时间确定避险指挥人员,按照生存硐室内悬挂的《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后续操作。 18、避难期间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和体力消耗,以延长避难的时间。 19、避难人员要坚定克服困难和避灾自救的信念,同心协力、团结互助、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指挥人员应对食品、饮用水、药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精编版)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 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责任落实到人, 各项经济承包及分包合同均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奖罚办法。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 必须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无安全措施技术交底, 不得施工。 3、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 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经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 认真建立”职工安全教育记录卡”, 及时做好记录。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每天有佩带袖章的安全员值班。现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安全责任区划分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 5、安全防护用品、钢管、扣件、螺栓、电力线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6、中小型施工机具均必须专人使用, 专人保养, 并挂安全操作牌。 7、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 电力线必须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 并按规定设红灯警示。 8、基础开挖前要对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进行调查, 有地下管线的地段, 改机械开挖为人工开挖, 挖出的管线必须进行保护。 9、各种大型施工机械, 使用前要认真检查, 确认良好, 并经试运转正常后, 方可使用。多台塔吊施工作业相距较近时, 塔臂的高度必须错开, 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督。 10、参加施工的驻地管理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像片, 安全员的配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11、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项目经理部每半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安全员和作业班组随时注意安全检查。每次检查都必须做好记录, 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签发安全隐患通知单, 并本着三定的原则(即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及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3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的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图(图号:GS12-10),在2-2上辅运大巷与20110工作面辅运顺槽斜联络巷内施工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的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 二、施工要求: 1、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中腰线沿底板进行施工。 2、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断面均为半圆拱,

断面规格均为:4900*4150mm(底板至积拱线高1700mm,半圆拱半径2450mm),配电室和卫生间深均为3000mm,气瓶室深6000mm。 3、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均采用锚网支护。锚杆间排距800*900mm;锚杆采用φ20*2500mm 的右旋螺纹钢锚杆,三花布置,锚深2400mm,外露100mm,;锚固剂采用CK2370锚固剂,每根锚杆用1根;钢带采用φ12圆钢加工,顶部钢带规格为4870*90mm,帮部钢带规格为2530*90mm;网片采用φ6.5钢筋加工,网片规格为 4000*1000mm,每排2片。 4、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开口处均采用锚索进行加强支护。。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开口时必须有盯岗干部在现场指挥,否则严

回风顺槽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14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回风顺槽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回风顺槽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 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施工概况: 根据《防突规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按规定设置避难硐室。现根据《防突规定》和公司领导要求,在21901回风顺槽建立避难硐室,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的安全畅通。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后并签字否则不得参加施工。 二、施工时间:20xx年月日 三、施工地点:巷道的500米处 四、组织措施: 施工负责人:

安全监护人: 五、施工前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保证施工安全。 2.把所需物料运送到施工地点附近堆放整齐(砖、水泥、沙等)。 3.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工具(沙桶、砖刀、水管、铁锨等)。 六、施工要求: 1.避难硐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安设。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避难硐室内支护保持良好,并设有与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设计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 临时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2.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应不低于1.8米,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每人应有不小于0.6米2的使用面积,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不宜多于40 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隔离门应不低于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防水抗压达1Mpa~2Mpa,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隔离门墙周边掏槽,

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作为过渡室时,过渡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300毫米,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硐室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不低于隔离门安装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采用锚网、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顶板宜采用半圆拱形,室内顶板和墙壁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力,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米。 临时避难硐室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 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接口和供水阀。 接入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 硐室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AQ 1017-2005标准要求。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永久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概括 1概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的要求,以及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永久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 2.主要用途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后,井下人员所佩戴的自救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时,其提供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等,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3.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保持硐室内温度35C—下。—相对湿度:0—95% 4.工作条件 可在与外部的空气、水、食物、电力全部隔绝的状态下,依靠避难硐室内部储备为避险人员提供至少96小时以上的生存条 件支持。 5.主要技术参数

6.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1 一般情况下的安全使用方法 1?通过防火密封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度硐室内是否有人正在进行洗气。 2.搬动过渡硐室门手柄,打开过渡硐室门。 3.进入过渡硐室并关闭过渡硐室(此时请勿打开生存硐室门)4?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开启喷淋装置,进行洗气。 5.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内关闭生存硐室门。 6.按避难硐室操作手册,进行后续操作(详见本手册第二章 避难硐室图式操作说明) 警示:1.不经洗气就直接进入生存硐室,将会使灾害产生的毒气进入生存硐室,危害硐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用带油污的手或工具去开动氧气瓶阀、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可能会引起发火。 3.进入生存硐室后未按硐室内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可能导致避难硐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时间和效果。 6.2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1.如果用带油污的手去操作氧气瓶阀门、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发生着火时,先关闭阀门,并使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将其扑灭。 2.避险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状态下生存,要注意生存硐室内的氧 气浓度,氧气浓度应控制在18.5%—23%之间。如氧气浓度超 过此范围时,应及时调节供氧量或补充空气。 二、避难硐室图示操作说明 灾变发生后,避险人员应按闭灾路线图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难硐室。避险人员可以从两侧过渡硐室进入生存硐室。请按照以下图示说明进行操作。

瓦斯抽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24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瓦斯抽放硐室施工安全 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瓦斯抽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说明: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我矿需在4煤回风下山 与轨道下山之间施工一瓦斯抽放硐室,为确保施工安 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硐室位置: 161西集材防水闸门硐室布置161西集材巷,开 门点位置距161采区2#联络巷8米处,水闸门硐室 ①-②、③--④段为锚网碹,施工长度为10m;②-③ 为水闸门硐室主体支护段,施工长度为6m。支护形 式为钢筋砼碹,硐室总长度为20米,施工坡度为3‰

上坡。 161西集运防水闸门硐室布置161西集运巷,开门点位置距16102运输巷54.8米,水闸门硐室①-②,⑤-⑥段为锚网喷,施工长度为4m;②-③、④-⑤段为钢筋砼碹,施工长度为10m;③--④为水闸门硐室主体支护段,支护形式为钢筋砼碹,施工长度为6m。硐室总长度为20米,施工坡度为13度下山。 三、技术要求: 161西集材防水闸门硐室断面1-1(S荒 =44.25㎡,S净=12㎡),2-2(S荒 =32.25㎡,S净 =26.94㎡), 3-3(S荒 =32.25㎡,S净=26.94㎡),1-1断面支护方式为钢筋砼碹,2-2、3-3断面支护方式为为锚网碹。 161西集运防水闸门硐室断面1-1(S荒 =44.4㎡,S净=10.42㎡),2-2、3-3(S荒 =30.02㎡,S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本文来自 3基本要求 3.1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3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4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项目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集美大学新校区三期工程1#~5#学生公寓楼(一期) 项 目 工 程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二00五年十月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第四章: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 第五章: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第六章:职工工伤事故报告制度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办法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把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每个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领导层、职能部门、操作工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特制定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望各分公司、项目部及全体职工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节: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主任:吴清山 副主任:范建辉 成员:林长葵、谢碧松、郑尚岗、孙呆、陈伟龙、方玲、朱丽娟 第二节:安全生产委员会章程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确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不断改善条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2、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定期组织对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指出,并帮助制定防范措施,监督其整改落实,并开展“一遵二反”、“安全达标”竟赛,将事故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3、财务将从每个项目工程直接费抽取1%款项,做为安全生产保证金,持工程验收合格后,根据该项目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处理退还。 4、在检查总结、评比的过程中,安全生产委员会将每季度召开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加强安全工作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素质。同时质安部门每月20日对各项目进行一次定期安全生产的检查,按照部颁标准进行记分,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按“三定一落实”进行整改。 第二章: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根本的安全管理制度,也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只有健全和完善责任制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层层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使所有的职能部门能各尽其职,形成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 第一节: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2、组织领导编制和审批本企业中、长期安全工作整体规划目标和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1矿井概况 ........................................................................................................................................ -. .1.. .-. . 2设计内容 ........................................................................................................................................ -. .1.. .-. . 3设计依据 ................................................................................................................................................... 1. 4避难硐室设计 ............................................................................................................................... -.. .2.. .-. 4.1避难硐室位置选择 .......................................................................................................... -. .2.. . 4.2避难硐室设计基本参数 ................................................................................................. -. .2.. . 4.3功能设计及配置.......................................................................................................................... 4. 5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 7.. 6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 9. 6.1进入避难硐室须知 (9) 6.2操作指南 (9) 7 主要设备材料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长: 年月日安全矿长: 年月日安全指挥中心主任: 年月日生产矿长: 年月日机电矿长: 年月日总工程师: 年月日通风助理: 年月日调度室: 年月日安全科: 年月日通风科: 年月日技术科: 年月日综掘队: 年月日编制人: 年月日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二月二日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井建设计划安排,完善六大系统建设永久避难硐室,为保证该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特制订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 1、巷道用途:该巷道掘进完成后作为我矿井下火灾、瓦斯灾害等事故紧急避难硐室。

2、巷道支护形式和断面:巷道一次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片联合支护,二次支护采用素混凝土喷浆支护。 3、施工方法:巷道掘进时采用炮掘施工(附炮眼布置图,装药量一览表)采取“三八”制劳动组织形式,循环进尺 1、5m,采取随掘随支短段掘支的作业方式,并确保施工安全。 二、技术要求 (一)临时支护工作面采用木点柱作为临时支护。放炮后,待15分钟使炮烟吹散,带班长、瓦斯员、放炮员首先进入工作面检查工作面顶板和点柱的完好情况,及时敲帮问顶,处理浮矸浮煤,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将风筒引入工作面迎头,加强工作面通风,打设木点柱,确保最大空顶距不超 1、5m。放炮员检查有无瞎炮、残爆等拒爆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放可让工人进入作业面作业。 (二)一次支护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1)锚杆布置方式:矩形布置,顶锚杆每排5根,杆间距950mm,排距为 1000mm,中间3根垂直顶板布置,两肩角锚杆与水平呈75°,外斜布置,分距煤帮300mm。杆体形式与规格:顶锚杆采用Φ18mm 的螺纹锚杆,长度1800m。锚固方式:采用2节K2335快速树脂锚固剂锚固,锚固长度1000mm。金属托板:金属托板规格为 100mm×100mm×8mm拱形高强度托板。钢带规格:钢带规格宽

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程项目开工前应按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要求,布置各项临时设施,包括施工机具、停车场、运输路线、设备材料堆放场地和水、电气的布置,所有的临时布置均应符合安全防火和工业卫生要求,以及业主的规定和要求。 对项目工程区域内的坑、井、孔、高压电气设备、易燃易爆场所等,必须设置围栏、盖板及危险标志,夜间应设信号灯,必要时指派专人负责,日夜守护。各种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未经业主批准,不得移动或拆除。 按业主指定的通道进出施工现场,并保持施工现场道路的畅通。装置内所有的排水系统应处于良好使用状态,落实专人进行经常的清理。 施工现场晚上加班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指派临时电工值班维护。 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存放(如汽油、柴油、油漆、酸、各种特种气体等)必须设专库专人保管,并设置明显的标记。 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季节性防护工作,注意风、雨、电的防范。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施工现场用的各种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等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以备紧急情况时能正常使用。 项目部每月制订一项安全管理重点目标及相应的保证措施,此目标随着工程进展情况予以调整,并以目标为重点确保实现 2、施工用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进入项目工地施工的所有机械设备应保持完好,进场后还应进行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操作工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按劳动部门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各种施工机械必须设专人管理,严格按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定期维护检修,保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 各种施工机械及其传动部分,必须装设防护装置。施工机械启动前应检查地面基础是否稳固,转动部分的部件是否充分润滑,制动器、离合器是否动作灵活,必须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启动。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工具、用电线路,必须有持证电工专职维护管理。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保证接线正确,保证接零或接地良好。 架设的高、低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器用具,必须绝缘良好,并应配置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如有异常响声,发热或其它故障,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修。 电气设备的所有接头,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如发现松动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3、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施工用的临时电源应采用绝缘良好电缆线,并不得接触潮湿的地面。电缆线用竹杆或木杆架高,如采用埋地时应做出明显的标记。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保证接线正确,保证接零或接地良好。特别是施工用电,必须作接地或接零保护,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不准在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上带电作业(无论高压或低压),停电后还应在电源开关处上锁或拆除熔断器,同时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等标示牌,工作未结束或未得到许可不准任何人随时拿走标示牌或送电。

某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永久避难硐室是我矿建成的第一个避难硐室,服务于我矿北三采区,为保证避难硐室设备、设施在发生故障时的可靠使用,特编写该 措施。避难硐室值班人员或者其它管理、维护人员在发现设备设施发 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由矿监控中心负责协调及时组织 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在相关故障处理期间,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 以下措施执行。 一、压缩氧气供氧装置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压缩氧气供 氧装置是利用储存在钢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通过供氧控制装置为避 险人员输出规定数值的氧气。在钢瓶硐室内放置的O2钢瓶出口经高压管路并联后集中至减压器,减压器将来自于氧气瓶中的压缩氧气压力 进行减压并输出稳定的压力至可调节浮子流量计。浮子流量计的氧气 输出量根据避险人员数量进行手动调节,在静坐状态下每人的氧气消 耗量大约为0.5L/min。由于减压器输出稳定的压力,因此在浮子流量 计调节值一定时,通过浮子流量计的氧气输出量不会随着氧气瓶中的 压力变化而变化。避难硐室配备4套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可最大提供满足100人生存96小时呼吸需要的氧气。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出现的故障可分为可缩短时间继续使用和不可使用两种情况。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 障为高压管路连接漏气、高压表故障、低压表故障等可以正常使用或 者可以缩短时间继续使用的故障,检查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确保其可 正常运行使用。如果在压缩氧气供氧系统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应 当首先选择使用压风系统供氧装置供氧;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由于 外部管路断开不可使用,可以按照操作说明继续使用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障为减压器、浮子流量计等故障时,该装置

主斜井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主斜井K0+1103m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 主斜井K0+1103m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号:

松河煤矿主斜井K0+1103m硐室施工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编制单位:重煤十处松河工程项目部 编制人:张从刚 编制日期: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九日

主斜井K0+1103m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硐室施工概况 (一)硐室布置 硐室从主斜井K0+1107处左帮开始挂口施工。 (二)断面形状及支护方式 硐室设计断面支护型式为全断面锚喷,开挖断面拱高2750mm,墙高1450mm,宽5500mm;深3000mm;C20喷射砼100mm。 附:硐室断面图 二、施工方法 开挖采用7655型凿岩机打眼,3#煤矿安全炸药和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放炮作业,人工背矸至矿车内,在运至地面。 硐室爆破原始条件 硐室预期爆破效果表

三、安全技术措施 1、K0+1103m开口处放炮前必须用20米4寸钢管覆盖电缆、信号线缆等,采用35根φ300圆木设立挡墙保护猴车、电器设备、皮带运输机等在爆破时不被损坏,在主斜井一区段煤仓下口处、+1380轨道大巷200m处、+1380集中轨道石门处与+1380轨道大巷岔口处设警戒点派专人站岗。采用分批次放炮,浅打眼少装药,严格控制硐室成型质量。 2、放炮时由当班值班队长通知项目部调度室,在有项目部调度室通知公司调度,公司调度通知猴车停止,待猴车停止运行后方可实施爆破。 3、在围岩较破碎时,采用风镐或局部放炮、风镐配合的作业方式,C20砼作初期支护,最大限度的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确保掘进工作面能够安全、稳定的向前推进。 4、对软岩施工,采用“短进尺,强支护”的施工方法,按照“以防为主,宁弱勿强,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的指导思想,及时挂上钢筋网片,坚持“少扰动,早喷护,强支护,勤测量,紧封闭”的施工原则,做好预测、预报工作,详细分析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观察地质和地下水情况,检查支护的受力情况,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 5、严重渗水段施工,加强渗水段的地质检测,根据围岩稳定情况确定合理的开挖、支护方案,对于地下水,施工主要采取排、引、

永久避难硐室设备技术要求(T)

永久避难硐室设备技术要求(T)

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巴彦高勒矿井项目 技术文件 招标设备名称:永久避难硐室设备 招标编号:ZS-QCBY-H-2013-1106 招标人: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九月 一、总则 1.1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矿井,它提出了巴彦高勒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备的功能设计、制造、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格书所提及的要求和供货范围都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地详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须按本技术规格书和相关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等提供高质量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健康、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高质量产品。要求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已有相同规格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而不是试制品。 1.4 如卖方对本招标技术规格书提出异议,不管多么微小,都将在投标书异议表中清楚地表示。如卖方没有对招标技术规格书提出异议,则可认为卖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招标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1.5 卖方执行本规格书所列要求、标准。本规格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满足或优于本规格书所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本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卖方在设备设计、制造、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标准的版本。 1.6 卖方所提供的设计、设备和相关文件应使用国际单位制(SI),技术规格书采用中文版本。 1.7 卖方提交的文件和资料,包括与项目有关事宜的所有来往函电,以及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时所使用的工作语言均应使用中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