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

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

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

动态协调关系研究

A Study on the Dyna m ic Durative Coordinat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Real Estate I ndustry and Regi onal Economy

孔 行1 黄 玲2 于 渤1

K ONG Xing HUANG L ing Y U Bo

(1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01 21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 北京 100081)

[摘 要]本文以我国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为例,采用状态空间变参数模型对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消费与国民经济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从供给、需求等经济基本面角度测算了四大直辖市房地产的长期均衡价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变,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均衡协调关系也处在不断的调整状态中。

[关键词]区域房地产 区域经济 长期均衡 变参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9)03-0054-06

一、引言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程度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房地产业是与其上下游50多个生产部门相关联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其支柱产业地位又对经济增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998年货币化分房制度实施以来,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问题,更关系到国计民生、百姓福利。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和居民收入、消费的增长速度,引发了房地产投资是否过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激烈争论;而2007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骤降、价格回落,又出现了房地产业是否出现“拐点”的争论,至今仍无定论。

本文认为,尽管我国房地产业的改革和转轨起步较晚,但对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仍然应当着眼于二者的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波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必然存在长期均衡协调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均衡,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均衡。这是因为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房地产价格、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等各种因素不断变化,所以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也应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长期均衡。本文以我国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为例,采用状态空间变参数模型对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消费与国民经济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分别代表供给和需求的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消费方程联立,得到房地产业的长期均衡价格,并进一步测算了当前市场价格对长期均衡价格的偏离程度。

二、区域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

11模型的设计、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 pace model)具有两个突出优点:一是能够通过状态变量体现不可观测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从而较好地解决设定误差问题,并大大节省了自由度。二是模型可以用一种功能强大

收稿日期:2008-11-27

作者简介:孔行,男,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房地产经济;黄玲,女,南昌人,任职于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于渤,男,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技术经济分析,技术创新管理。

的递归算法即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将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过滤出来,并且利用被解释变量过去观察值提供的信息得到状态变量的最佳近似(高铁梅,2006)。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状态空间模型在国际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房地产投资总额(inv)和商品房销售总额(sale)分别代表房地产业的供给变量和需求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变量。采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1998年2季度至2008年2季度的数据,全部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信息网宏观经济数据库。其中地区生产总值(gdp)、房地产投资总额(inv)、商品房销售总额(sale)、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e)、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p rice)、房地产投资中来源中的国内贷款(l oan)均展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对其运用X12方法进行季节调整,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为了克服变量序列之间的异方差性,本文实证分析中除实际土地交易价格指数(p land)外所有变量均是以对数的形式出现。以北京市为例,建立房地产投资、消费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变参数模型,状态空间形式如下:

量测方程:l og_bj_gdp=c(1)+sv13l og_bj_inv+sv23l og_bj_sale+u(1)状态方程:sv1=sv1(-1)

sv2=sv2(-1)(2)其中sv1、sv2分别代表了地区生产总值对区域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总额的敏感程度,即代表弹性的大小,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同,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状态空间模型要求变量是平稳的或者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使用Johanse协整检验表明,北京市和重庆市房地产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而天津市、上海市房地产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因此变量之间具有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协调关系进行分析是具有经济意义并且也是合理的。

21区域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长期影响的结果分析

(1)区域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富有弹性。区域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产出弹性范围在-0173~1197之间,区域房地产消费对区域经济的产出弹性范围在-1166~1111之间,说明区域房地产投资增加1%,将引起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73%~1197%,而地区房地产消费每增加1%,将引起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166~1111%。房地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有正有负,表明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无论是“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度”,或者“消费不足”与“过度消费”都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房地产消费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负弹性主要出现在1999年之前,此时我国刚刚开始全面住房制度改革,居民为购买住房而承担的费用和其他相关成本快速增加,压缩居民的其他消费支出,产生消费的“挤出效应”,影响地区消费从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各地区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演变轨迹类似。由图1可以发现,各地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大致上都可分为3个阶段:1998年2季度-2000年3季度为第1阶段,2000年4季度-2005年3季度为第2阶段,2005年3季度-2008年2季度为第3阶段。在第1阶段,大部分地区的房地产业对地区经济影响起伏波动很大,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刚刚开始实施货币化分房和房地产业的全面市场化改革,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不稳定,另一方面当时我国正处于内需不足的通货紧缩期,居民购房热情和购买力有限,因此这一阶段各地区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第2阶段,四大直辖市的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弹性大幅收窄,表明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表现为小幅波动,相对稳定。在这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市场化,应对经济冲击的灵活性逐渐提高,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也由直接干预变为间接调控,2001年以来经济发展也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因此这一阶段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渐协调。在第3阶段,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外资、热钱首次受到空前关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流动性过剩”现象,房地产业对地区经济的产出弹性呈分化趋势,即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消费对地区经济产出弹性的影响变动趋势

出现分化。

图1 区域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不同地区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各具特点。

从北京市的情况来看,在第1阶段,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迅速升至最高点又急速滑落,而房地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先降后升,表明住房制度改革迅速提升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但居民消费热情有限;第2阶段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相对平稳,房地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超过房地产投资;第3阶段,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依靠房地产消费,房地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为负,主要是因为流动性过剩和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业市场过热导致过度投资,产生对其他行业的“挤出效应”,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在2007年第4季度房地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产出弹性到达最低点-01133,2008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分别回升至-01125和-01113,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市房地产业对经济影响的“拐点”已经出现,但由于房地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产出弹性仍为负值,因此尚不能确定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现实质性改变。

天津市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消费在第1阶段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表明当地的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消费同步启动;第2阶段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产出弹性均有波动,但房地产投资的产出弹性波动更大;第3阶段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产出弹性稳步增大,而房地产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则日趋减小,呈分化趋势。整体来看,天津市房地产业对经济的产出弹性一直为正值,并且第2、3阶段中对地区经济的影响较为稳定。

上海市房地产投资对地区经济产出弹性在0102~0129之间,房地产消费产出弹性在-0111~0128之间,是直辖市中弹性最小的城市,表明对于经济发达的上海来讲,多产业全面繁荣发展,房地产业并不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上海地区的房地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高于房地产投资,表明当地的经济增长已经呈现由“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转变的趋势。

重庆市地处西部内陆,房地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主要表现为“投资拉动”,而房地产消费对经济的影响略呈负面,因此对于地处内陆的重庆市来讲,要想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房地产消费市场的良好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31区域经济对区域房地产业长期影响的状态空间模型

从微观角度讲,商品房市场的需求总量的影响因素有:商品房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商品房市场的供给总量影响因素有:商品房的价格、土地价格、房地产贷款额等;从宏观经济层次上分析,经济

的增长意味着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从而会增大对商品房的供给和需求,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建立区域经济对房地产投资影响的变参数模型,状态空间形式如下:

量测方程:

l og_bj_inv=c(1)+cv13l og_bj_gdp+cv23l og_bj_l oan+cv33l og_bj_p rice+

cv43p land_bj+w(3)状态方程:cv1=cv1(-1)

cv2=cv2(-1)

cv3=cv3(-1)

cv4=cv4(-1)(4)其中cv1、cv2、cv3、cv4分别代表了区域房地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房地产投资来源中的贷款、商品房销售价格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敏感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同。北京市区域经济对房地产消费影响的变参数模型,状态空间形式如下:

量测方程:

l og_bj_sale=c(1)+kv13l og_bj_gdp+kv23l og_bj_income+kv33l og_bj_p rice+v(5)状态方程:kv1=kv1(-1)

kv2=kv2(-1)

kv3=kv3(-1)(6)其中kv1、kv2、kv3分别代表了区域房地产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价格的敏感程度,亦随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同。由公式(3)和公式(6)中求得地区生产总值对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对房地产的影响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1个阶段(1998年2季度-2000年3季度),我国房地产业全面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正在发生巨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房地产的影响表现为剧烈波动;在第2阶段(2000年4季度-2008年2季度),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冲击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日趋减弱,并且区域经济对各地区房地产业的影响程度基本接近,即区域经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在1%左右、对房地产消费的影响在2%左右。

三、区域房地产均衡价格及其波动分析

11区域房地产均衡价格的空间状态模型

本文对方程(3)~(6)利用Kal m an滤波进行估计,计算得到变参数cv1、cv2、cv3和kv1、kv2、kv3、kv4的估计值。然后将代表需求与供给的量测方程(3)和方程(5)联立,同时把上一步骤估计出的7个变参数当作已知值,而将商品房的价格作为状态变量,通过同时考虑供给与需求来求得商品房的价格。由于Kal m an滤波估计消除了测量误差、不可观测因素(趋势和循环要素)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这里计算出来的房地产价格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房地产均衡价格,其状态空间形式如下:量测方程:

l og_bj_inv=c(1)+cv13log_bj_gdp+cv23l og_bj_l oan+cv33l og_bj_p rice+cv43 p land_b j+w(7) l og_bj_sale=c(2)+kv13l og_bj_gdp+kv23l og_bj_income+kv33l og_bj_p rice+v(8)状态方程:l og_bj_p rice=l og_bj_p rice(-1)

l og_bj_gdp=l og_bj_gdp(-1)

l og_bj_l oan=l og_bj_l oan(-1)

l og_bj_income=l og_bj_income(-1)

l og_bj_p land=l og_bj_p land(-1)(9)

其中,状态变量l og_bj_p rice为供给、需求等经济基本面共同决定的、取过对数后的北京市商品房的均衡价格,通过状态空间模型(7)~(9)可以求出商品房均衡价格对数值,对其进行指数逆运算即可求得商品房均衡价格的数值(元/平方米)。

21区域房地产均衡价格及偏离程度分析

为了检验房地产实际市场价格对由经济基本面绝对的均衡价格的偏离程度,本文定义房地产价格的偏离程度为:

房地产价格偏离程度=(商品房实际市场价格-商品房均衡价格)/商品房均衡价格×100%

按照状态空间模型(7)~(9)以及模型估计的步骤,计算得出我国四大直辖市商品房实际市场价格、均衡价格以及实际价格对均衡价格的偏离程度如图2所示。

为了判断我国四大直辖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对均衡价格的偏离是否平稳,本文采用ADF法对价格偏离程度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商品房价格对其均衡价格的偏离并不是遵循随机游走过程,而是实质性的非平稳偏移,意味着四大直辖市的商品房价格泡沫已经出现。

图2 区域房地产价格及其波动分析

图2-a表明近年来随着土地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房质量、环境、套型设计等各个方面要求的提高,北京市商品房的均衡价格也逐渐上涨,从2000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上涨了85184%,平均每个季度上涨1184%,这一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涨水平相当。但是,北京市房地产实际市场价格在此期间上涨了153133%,平均每个季度上涨2177%,特别是2006年第4季度以来更是以5197%的速度快速上涨。从实际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来看,2000年第2季度至2006年第3季度,北京市商品房实际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在±20%以内,相对合理;但2006年第4季度以来其偏离程度陡然上升,到2008年第2季度,由2006年末的26183%升至75120%。

根据图2-b,天津市房地产均衡价格由2000年1季度以来上升了75169%,平均每季度上涨1167%,表明经济结构、消费水平等经济基本面的改变对于房地产业的均衡价格影响很大。但天津的房地产市场实际价格水平上涨更快,在此期间上涨了190168%,平均每季度上涨3119%,远高于当地居民的收入上涨速度。从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偏离程度来看,从2004年以来均在60%以上,近期已达90%以上,超过了北京。本文认为当前天津市房地产价格上涨中,投机、炒作性因素大于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改变,因此导致其房地产价格偏离均衡水平程度过高,潜在风险很大。

在图2-c中,2002年之前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水平与均衡水平非常接近,波动幅度没有超过10%,但此后特别是2003年以来,其房地产价格上涨迅猛。2005年3季度房地产市场价格偏离程度达101183%,表明在土地拍卖、经济升温、流动性充裕、“炒房团”推动等背景下,市场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房价开始率先领涨,但其涨幅已经超过了经济基本面的承受能力。在2005年之后开始逐渐向均衡价格水平回归,当前其偏离程度已经降至80%左右,并有进一步回归的趋势。

根据图2-d,重庆市商品房均衡价格亦随时间发生变化,但上涨幅度不大;从实际商品房价格来看, 2000年1季度以来平均每季度上涨约1195%,但从2005年第2季度以来上涨较快,至2008年1季度涨幅达到58106%,2008年2季度回落至36153%。2004年3季度之前重庆市房地产价格偏离水平波动仅为10%左右,较为合理;但2005年以来其偏离程度平均为60112%,其中2008年1季度达到91107%的顶峰,2季度向均衡水平回归为65114%。

四、主要结论

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改变,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均衡协调关系也在不断调整的状态中。对我国四大直辖市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对于我国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来讲,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已经充分发挥(北京市甚至由于房地产过度投资已经阻碍了经济发展),要想进一步利用房地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房地产消费潜力;而对于天津和重庆来讲,当前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为主导,但房地产消费的带动作用也十分重要。而从地区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来看,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冲击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日趋减弱,并且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影响程度基本接近。

通过对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房地产均衡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的对比来看,2000—2002年这一阶段,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均衡关系,商品房价格总体上来看和经济基本面是协调发展的;但2003年以来,在相对发达的上海等地区开始,商品房价格的增长已经逐步打破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价格之间原有的均衡关系,2006年以来四个直辖市普遍出现的这种比较显著的变化,说明近年来我国各城市商品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原有的均衡关系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必须引起政府和行业的足够重视。2006年以来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景气阶段,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价格出现一定的上涨是正常的;但目前的房地产价格更多的得到了人们非理性的投机和炒作行为的支持,与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均衡价格偏离程度太高。因此一旦人们对于市场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发生变化,缺乏经济基本面支持的房地产价格必将和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以及香港1997年的情况一样,迅速下降并回归到与经济基本面相均衡的水平,这种趋势在我国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显现,政府必须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参考文献:

[1]Dean Baker1The housing bubble fact sheet[J]1Issue B rief,2005,(7):25~311

[2]Karl E Case,Robert J Shiller1Is there a bubble in the housing market?An analysis[J]1B r ookings Paper on Econom ic Activity(B r ookings

I nstituti on),2003:299~3421

[3]Meen,G11Housing,Random W alks,Comp lexity and the Macr oeconomy[C]1Sullivan and Gibb,Housing Econom ics and Public Policy, London:B lackwell,20031

[4]Seko,M1Housing Prices and Econom ic Cycles,Paper p 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 onal conference on Housing Market and the Macr o2economy: the nexus held in Hong Kong,China,July25—26,20031

[5]沈悦,刘洪玉1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1995—2002年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J]1经济研究,2004,(6):78~861

[6]韩冬梅,刘兰娟,曹坤1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研究[J]1财经研究,2008,34(1):126~1351

[7]高铁梅1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责任编辑:麦伟)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可编辑版】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第一增长极:珠三

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则是主动出击,是一种提升战略。这一极也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模式的复制,其目标是通过构建北部增长极,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研究 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物流与报关)1班 2009级 09421107 刘杏铃

发展前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 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障碍: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 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合作、变化、发展的浅析。

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经济学家大英帝国经济一体化

三、正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一).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三).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四).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五).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七).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八).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二)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四)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路径空间模式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一、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2019年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

第一增长极:珠三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 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 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做好片区开发投融资规划,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做好片区开发投融资规划,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葛芳芳/城市投融资部(城市片区具有特定的区域、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管理等基本特征,作为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方向,片区开发始终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城市片区开发研究,通过业务层面分类、投融资规划的应用范围、投融资规划动态分析模型三个方面来分析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最优方案。) 【正文】(字数:2897) 一、引言 片区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经济政策、灵活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行政区域。其典型特征包括:相对于城市成熟区,片区具有发展新城区的特点;相对于普通行政区,片区的管理方式(包括政策、体制和手段等内容)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具有特殊性。由内涵和属性不难看出,片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一般都必须具有特定的区域、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管理等基本特征。 片区发展与实践的成就有目共睹且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投融资平台也介入到片区开发建设中。然而,随着片区经济地位与经济贡献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各级政府与片区建设者开始将注意力从单纯的片区规划建设转向片区经济系统中最关键的问题,即投融资规划的问题,并以此为起点来考察片区经济系统的运行。 现代集团对片区业务的开展和研究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见图1),本文所提到的片区开发投融资规划事实上是片区开发微观操作层面的问题。

根据现代集团与各地投融资平台的合作交流,我们总结出片区开发投融资规划的概念:即站在综合的角度,以片区规划为依据,对整个新城开发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根据片区开发和项目建设需求,进行融资方式、建设和管理模式的选择,并为政府综合利用财政和市场力量,系统解决片区建设中的资金来源、投向、投放次序和回报方式等问题提供决策分析。 对上述定义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理解:①片区开发投融资规划必是以片区规划为基础,包括总体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单项规划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②片区开发投融资规划解决的是如何实施资金统筹问题,即根据区分项目的不同属性,确定经营性项目和其盈利模式,以及公益性项目的资金平衡方式;③片区投融资规划将指导整个片区土地的开发时序。 二、片区开发投融资规划的应用范围 目前现代集团已经将片区投融资规划应用于以下类型的业务之中: 1、旧城改造 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旧城区的基础设施,辅以一定数量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工作,改善居民物质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的项目。2、新城开发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