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

2022年司法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各位考生备考的怎么样了呢?各科目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吗?临近考试之际,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一下对理论法考点的印象。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

考点一:法概念的争议

1、法概念争议的核心

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存在概念上(非内容上)的必然(非偶然)联系。

2、法律实证主义(恶法亦法实然法)

不承认存在概念上必然联系的

(1)定义要素: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

(2)权威性制定为主,社会实效为辅:分析法学。

社会实效为主,权威性制定为辅:法社会学和法律现实主义。

3、非实证主义(恶法非法应然法)

承认存在概念上必然联系的

古典自然法学: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

4、第三条道路

以权威性制定、社会实效与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

考点二: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三种规范:

(1)自然规律:自然事物之间关系

(2)技术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3)社会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

(4)法律属于社会规范,此外还有道德、宗教、习惯、组织内部的规则等

法律只针对行动,不针对思想。

法律只调整人的涉他(关系)行动,只具有个人意义的行动(自我指向的行动)法律不调整。

注意:正是由于法律在调整范围上要窄于其他社会规范,所以与其他任何社会规范相比,法律的调整范围都要小,法律的要求都要低。

2、法是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国家形成法律有两种基本方式:制定和认可

两种认可:

(1)明示认可:立法认可习惯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

(2)默示认可:司法认可习惯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1)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和约束力。

(2)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也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的普遍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近代以来,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

4、法是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1)自然规范和技术规范不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法律之外的社会规范通常只以义务为内容

(3)法律并非同等的看待权利与义务,有时权利本位,有时义务本位

5、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1)任何社会规范都有强制力。

(2)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也可称之为特殊强制力。

(3)相比其他社会规范,法律具有最强的强制力。

6、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

(1)可争讼性:当事人依据法律起诉或应诉的依据。

(2)可裁判性:法官依据法律作为裁判的依据。

考点三:法的作用

考点四: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1.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社会;

2.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3.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法的调整范围最小,要求最低

4.法律自身条件的制约:

(1)存在立法空白和立法漏洞

(2)法律的滞后性: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变化性之间的矛盾

(3)法律的僵化性:法律的抽象性和待决案件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4)法律的模糊性:语言表达力上的局限

考点五:法律规则

1、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行为模式所划分)

(1)授权性规则:以权利为内容的法律规则。

(2)义务性规则:以义务为内容的法律规则,包括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完整性或确定性程度不同所划分)

(1)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规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2)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是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规定的法律规则。

(3)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是否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适用所划分)

(1)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意更改的法律规则。

(2)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由选择或协商的法律规则。

考点六: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在内容上:

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它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般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即使是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是不具体的),但并不直接告诉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这些要求或标准,故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

(2)在适用范围上:

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

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或涵摄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条件被该案件事实所满足,那么,这条规则所规定的法律后果就被确定地适用该案件,也就是说,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如果该规则规定的条件没有被满足或者由于与另一个规则相冲突而被排除,那么,该规则对该案件就是无效的,也就是说,该规则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或是以衡量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

2.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1)穷尽规则,才能适用法律原则。

(2)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3)没有更强理由,不得适用法律原则。

考点七:法律渊源

1.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

(1)正式渊源:

①含义: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那些资料。

②正式渊源是法律人必须予以考虑的。

(2)非正式渊源:

①含义: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且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

②非正式渊源的主要价值在于辅助正式渊源的运用或者弥补正式渊源的漏洞。

2.当代中国正式法律渊源

3.当代中国的非正式法律渊源

(1)社会习惯;

(2)判例;

(3)党和国家的政策。

4.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1)不同位阶:

原则上,不同位阶的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要遵照下位法不得违反上位法的基本原则来决定其适用顺序,但存在两个例外:

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上位法矛盾并不必然丧失法律效力;

②经济特区的法律与法律矛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同一位阶:

原则上,同一位阶的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的解决方法有三:

①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②新法优于旧法;

③若新法为一般法,旧法为特别法,则由制定机关裁决。

但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要交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a. 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则直接适用地方性法规;

b. 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还需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矛盾,由国务院裁决。

考点八:法律关系

考点九:法律推理

1、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个别,司法三段论

2、归纳推理:

从个别到一般,多个相关个案的总结

3、类比推理:

从个别到个别,两个相似个案的比对

4、设证推理:

逆向推理,由果推因

5、反向推理:

强调应严格遵守规则的适用条件,进而排除规则对不满足其适用条件之情形下的适用

6、当然推理:

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

考点十: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的方法:

语义学解释→体系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客观目的解释

考点十一:法律漏洞

1.法律漏洞的分类

(1)全部漏洞与部分漏洞

(2)明显漏洞与隐藏漏洞

(3)自始漏洞与嗣后漏洞

2.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

(1)目的论扩张:词不达意,当说不说

①适用情形:法律文义明显小于规范目的“潜在包含”情形,此时应当扩张规则适用范围,将本该包含的情形包含进来。

②要求:A. 确定规范目的;B. 证明所欲包含之情形为规范目的之必须。

(2)目的论限缩:言过其实,不当说却说了

①适用情形:法律规定的范围明显大于规范目的的“过度包含”情形,此时应当依照规范目的创设例外,将本不该包含的情形排除于外。

考点十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法系

1.民法法系

是指以古罗马、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又称大陆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法典法系。

2.普通法系

是指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和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被称为普通法系、英国法系、判例法系、英美法系。

3.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的区别

考点十三:法律与道德

1.法与道德的联系

(1)在发生学上,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且在发生发展中有相

互演化。

(2)在形式归属上,都属于社会规范。

(3)在内容上,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精神和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

(4)在功能上,都是社会调控手段,以维护和实现一定社会秩序和正义为使命。

(5)在发展水平上,都是文明进步的标尺,且在发展水平上互为标志和说明。

2.法与道德的区别

(1)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和非建构性。

(2)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和模糊性。

(3)存在形态上的一元性和多元性。

(4)调整机制的外在侧重和内在关注。

(5)运作机制上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

(6)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和内在约束。

(7)解决方式上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

考点十四:我国的立法体制

考点十五:我国的立法审查

1、事前审查(依职权批准)

2、主动的事后审查及备案(依职权改变或撤销)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 2022年司法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各位考生备考的怎么样了呢?各科目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吗?临近考试之际,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一下对理论法考点的印象。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必背提分考点 考点一:法概念的争议 1、法概念争议的核心 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存在概念上(非内容上)的必然(非偶然)联系。 2、法律实证主义(恶法亦法实然法) 不承认存在概念上必然联系的 (1)定义要素: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 (2)权威性制定为主,社会实效为辅:分析法学。 社会实效为主,权威性制定为辅:法社会学和法律现实主义。 3、非实证主义(恶法非法应然法) 承认存在概念上必然联系的 古典自然法学: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 4、第三条道路 以权威性制定、社会实效与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 考点二: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三种规范: (1)自然规律:自然事物之间关系 (2)技术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3)社会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 (4)法律属于社会规范,此外还有道德、宗教、习惯、组织内部的规则等

法律只针对行动,不针对思想。 法律只调整人的涉他(关系)行动,只具有个人意义的行动(自我指向的行动)法律不调整。 注意:正是由于法律在调整范围上要窄于其他社会规范,所以与其他任何社会规范相比,法律的调整范围都要小,法律的要求都要低。 2、法是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国家形成法律有两种基本方式:制定和认可 两种认可: (1)明示认可:立法认可习惯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 (2)默示认可:司法认可习惯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1)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和约束力。 (2)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也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的普遍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近代以来,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 4、法是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1)自然规范和技术规范不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法律之外的社会规范通常只以义务为内容 (3)法律并非同等的看待权利与义务,有时权利本位,有时义务本位 5、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1)任何社会规范都有强制力。 (2)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也可称之为特殊强制力。 (3)相比其他社会规范,法律具有最强的强制力。 6、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 (1)可争讼性:当事人依据法律起诉或应诉的依据。 (2)可裁判性:法官依据法律作为裁判的依据。 考点三:法的作用

司法考试法理学必背知识点

司法考试法理学必背知识点 法律职业:所从事的是为了法的实现的职业,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教育、法律培训等。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工作者或者法律人作为法律职业者,应当用一种专门职业的方式,来理解法律的特点并用职业的方式运用法律。 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的现象,指能够凭借直观和经验的方式认识法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学说: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国家强制性、程序性法的作用:规范作用(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与社会作用(具有维护有利于一定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可归纳为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两个方面)

法的效力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既然反对法律虚无主义,也反对法律万能论 法的价值:在法律规范体系中为人所重视的属性和作用。 法的价值判断:某一特定的主体对某一特定客体的价值进行分析与评判 法的事实判断:对客观存在的法律规则、原则、制度等进行的分析和评判 两者区别:判断的取向不同(由于主观意识不同而不同;基本相同的结论);判断难度不同(主观性较强;注重客观性);判断方法不同(注重法律的理想状态;强调法律的现实状况);判断的结果检验不同(长时间考验才能鉴别或判断结论的真伪;相反)区别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意义:拓宽法学的评价角度和研究范围;平衡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固有张力。 法的价值的种类:自由秩序正义(法的价值冲突) 法律规则-是指法律中关于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规定,或者说是对某种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规定。 法律规则的结构一般指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理论法(司考)考前必背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部分背诵默写60条 @理论法学周悟阳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3.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4.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8.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9.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10.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

2023年上半年司考法理学知识点总结

2023年上半年司考法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法理学基本概念 1. 法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法律的本质、形式、原则、规范、概念、理论和方法等问题,以提高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法理学的特点 ① 理论性:法理学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学科,研究法律的一般理论原理。 ② 综合性:法理学需要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如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 ③ 科学性:法理学是以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学问,需要进行逻辑分析和严密推理。 ④ 非价值性:法理学研究的是事实和规律,不涉及价值判断。 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① 相互依存:法律与道德是相互依存的,法律不仅要基于道德的支持,而且要对道德进行规范和保护。 ② 不同层次:法律与道德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有重叠,但其根本出发点不同,法律是强制性的,而道德是自愿性的。 ③ 异同处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协调和解决。

二、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1. 形式要素 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形式特征,包括颁布机关、颁布程序、名义性等。 2. 内容要素 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内容特征,包括明文规定、普遍性、具体性、明确性、稳定性等。 3. 功能要素 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征,包括规范行为、调整利益、保障权益、维护秩序等。 三、法律解释与法律制定的关系 1. 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种类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范的解释和说明,分为官方解释和学说解释两种。 2. 法律解释与法律制定的关系 法律解释是对现行法律规范的解释和说明,而法律制定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新的法律规范。 3. 法律解释与法律制定的衔接与协调 法律解释与法律制定之间需要衔接和协调,对于争议性问题,可以通过法律制定来修改和补充。 四、法律适用与司法裁判 1. 法律适用的概念

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考点

导读: 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的 20 个考点,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论 导读: 述题必考的考点,这些都是司法考试比较青睐的出题点,也是大家平时 最疏忽的考点。希望大家在考前一定要背一遍,把基础理论记牢论述题 就可以做到有理有据,具体内容汇总如下:
1. 法的局限性 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得作用,但法却不是万能的.因为法是以社会为基础 的,所以他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创造社会;其次,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因此必 然要受到其他社会规范的制约;再者法律自身条件也制约着法律,如语言表达的局限等等.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法律的特点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2. 自由 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 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 己的活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 什么呢?应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 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 一种和谐的状态.法律应该是给自由提供保障,而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 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没有自由, 法律就仅仅是一种限制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 而无法真正体现它在提升人的价值、维护尊严上的伟大意义. 3.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法律就是秩序, 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虽然这只揭示了法一个方面的价值,但由此可见秩序在法的价值中的重要性.法学上所言秩 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的是通过法律结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 状态.关于法服务于秩序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法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秩序是法的 基本价值, 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统治阶级秩序的建立; 其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期望着行为安 全与行为、社会的协调,这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再次,法还是其他价值的基础,虽 然自由和正义位阶在秩序之前,但同样需要以秩序为基础.失去了秩序的保障,所有的价值 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保障而面临现实的威胁而最后丧失其意义.但是, 秩序一定要符合人性, 符合常理为目的,所以它应当收到自由和正义的限制. 4. 正义 正义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不正义”绝对不会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上,公正只是 一种涉及利害关系的场合,要求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各 人应得的东西还给各人.从实质内容上而言,正义体现在平等、公正等诸多我们所熟悉的具 体形态中.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是评价体系,也极大地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形成了法律 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也提高了法 律的实效.法律的执行不仅要有利于秩序的维持,更主要的是要实现社会正义.正义不仅应当 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到的方式得到实现. 5.法的实施与实现

2022年司法考试入门知识及备考方法

本文“2022年司法考试入门知识及备考方法〞,跟着(gēn zhe)司法考试频道来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一、法律(fǎlǜ)职业规划之司法考试认识 绝大多数人对法律职业的认识皆源于影视媒体中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中抗辩搏弈的精彩场景(chǎng jǐng)。在新闻媒体和影视作品的渲染之下,许多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就充满了对从事上述职业的向往,以致于在其青年时期就开场积极规划法律职业生涯。 那么法律职业到底有那些?我国?国家司法考试施行方法?第一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该条规定:为建立和标准国家司法考试制度,进步和保障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队伍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制定本方法。因此,我国法律职业当然包括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四类职业。由于我国正在进展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了填补法律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下发(xià fā)了?关于调整企业法律参谋执业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了企业法律参谋资格考试工作的组织机构和法律参谋的归口管理机构。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管理方法?也规定了基层法律效劳人员资格的考核方法和申请程序,该方法的施行也相应的填补了社会各基层对法律效劳人员的需要。因此,在笔者看来广义的法律职业当然包括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企业法律参谋和基层法律效劳人员六类人群。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上述法律职业皆须通过相应资格考试,其中司法资格考试以其权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处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顶端。 二、法律(fǎlǜ)职业规划之司法考试备考范围 司法考试是法律职业大门的敲门砖。那它考些什么?这是众多潜在的法律职业从业者热衷讨论的问题。下面笔者以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考试科目为蓝本,帮助大家理解司法考试的考察科目及分值分布情况。 1、试卷一考察科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系2022年新增的考察科目,在卷一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如单项选择题的前五道全部都是考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此外,卷四第一道简答题更是直接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领悟。该科目的总分到达了25分,俨然成为司法考试新贵; ?法理学?一科考了7道单项选择题、6道多项选择题和4道不定项选择题,加上卷四一道25分的阐述题,总分为48分; ?法制史?照旧是考察(kǎochá)分数最少的科目,共考了5道单项选择题、3道多项选择题共11分; ?宪法?考了6道单项选择题、6道多项选择题和2道不定(bùdìng)项选择题,共计22分。; ?经济法?的分值比2022年增加了5分,总分到达45分,是卷一分数最高的一科,考察的形式(xíngshì)是5道单项选择题、12道多项选择题和3道不定项选择题。“三国法〞方面; ?国际法?考了4道单项选择题、2道多项选择题、1道不定项选择题,共计10分;?国际私法?考察7道单项选择题、4道多项选择题和1道不定项选择,共计17分;?国际经济法?考察7道单项选择题、4道多项选择题和1道不

2022年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学重要考点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2022年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学重要考点:公 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我国公民根本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特点 (一)广泛性 1.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特别广泛; 2.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特别广泛。 (二)公平性 1.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公平; 2.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公平。 (三)现实性 1.公民根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现实性; 2.宪法对于公民根本权利和根本义务的规定,既有物质保障又有法律保障,因而是可以实现的。 (四)全都性 1.享有权利和担当义务的主体是全都的; 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和受训练。 3.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根本权利 一、公平权

1.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习惯、训练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公平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公平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公平地受到爱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担当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公平既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公平,又包括守法上的公平,而不包括立法上的公平。 5.法律面前的公平只是法律范围内的公平,而不是事实上的公平。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训练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表达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022年司考《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解释的方法与位阶

2022司考《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解释的方法 与位阶 (一)法律解释的方法 1.文义解释,也叫做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指根据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清楚地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必需对语言使用方式或规章的有效性进展证成。文义解释的特点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依据语言解释出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 2.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又称为主观目的解释,是指依据参加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提醒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说将对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建立在参加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根底之上。这种解释方法要求解释者对立法的目的或意图进展证成,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解释者必需以肯定的立法资料如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为依据。 3.历史解释,指依据正在争论的法律问题的历史事实对某个法律规定进展解释。它的详细内容是:第一,正在争论的法律问题的特定解决方案在过去曾被实施过;其次,该方案导致了一个后果F;第三,F是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第四,过去与现在的情形不同不能充分地排解F在目前的情形下不会消失,因此,第五,该解决方案在目前或许不被赞扬。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要对历史事实及其与现实情形的差异进展证成,而且要对“F

是不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命题进展证成。 4.比拟解释,依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对某个法律规定进展解释。假如说历史解释是利用历史已经发生的法律状况证成某个解释结果,那么比拟解释是利用另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状况证成某个解释结果。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都有利用外国立法状况及判例学说解释本国法律的例子。对于中国这样大规模地移植其他国家法律制度及法学的国家的法制实践来说,比拟解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5.体系解释,也叫做规律解释或系统解释。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它法条之间的关系进展解释。它的详细形式是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结果R1与已被成认的有效的其他法律规定的含义R2相冲突,那么R1必需被成认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它是利用规律中的冲突律来支持或反对某个解释结果,因此也被称为规律解释。 6.客观目的解释:这种学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不是在于探求历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法律从被公布之日起,就有它自身的目的。法律解释的目标就是探求这一个内在于法律的目标。用来打算法律目标的时间点是裁判时。 (二)各种解释方法的功能 1.文义解释和立法者的目的解释是使法律使用者在做法律打算时严格受制于制定法,相对于其他解释方法这两种解释方法使法律适用确实定

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精简版不含真题)-杨帆

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精简版不含真题)-杨帆法理学 杨帆第一章法的本体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 一、法的概念的争议 【说明】 (2)法社会学(含现实主义法学):以社会实效为首要因素。法律社会学认为习惯也是法律。现实主义法学认为:真正法律存在于法官的判决中,纸面上的法律仅仅是对法官将要做什么的预测(霍姆斯)。 2.非实证主义法学: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必备要素,不排除其他要素。(1)自然法学派:以内容为唯一要素,主张“恶法非法”(2)第三条道路(综合法学):三要素同时考虑。 二、法的本质 三、“国法”及其外延 四、法的特征 五、法的作用 第二节法律的价值 第三节法的要素 第四节法的渊源 续上表 第五节法律部门(部门法)与法律体系

第六节法的效力 第七节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 第八节法律责任 【说明】 1.法律责任并不仅仅因为违法行为而产生。 2.归责的原则有: 3.免责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法律责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属于违法性的阻却事由,故法理学中不以其为免责事由。 4.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但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 二、法律责任的竞合 第二章法的运行 第一节立法 第二节法的实施 第三节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一、法律适用的目标 【说明】

1.可预测性是形式主义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 2.可预测性要求法律人依据法律做出决定,限制和削弱其自由裁量权。 3.正当性是指按照实质价值和某些道德考量,法律决定是正当的或正确的。实质价值和道德主要是指特定法治国家或宪政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一些该国公民都承认的、法律和公共权力保障和促进的实质价值,如自由、平等、人权。 4.从作为整体的法治来说,它要求做法律整体决定的人应该努力在可预测性和正当性之间寻找最佳的协调。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总是要求二者兼备。 5.对特定的一个时间段内特定的国家的法律人来说,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具有初始的优先性。因为对于特定国家的法律人来说,首先理当崇尚的是法律的可预测性。 二、法律适用的步骤 【说明】 1.在实际的法律生活中,三个步骤界限模糊并可以相互转化。如查明事实的过程就是目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流连反转来回穿梭的过程。 2.法律人通过法律解释就是要对一般和个别之间的缝隙进行缝合,解释要解决规范和事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基础。 三、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 【说明】 1.内部证成是为了证明案件的结论是否成立的。外部证成是为了缝合事实和规范之间的空隙。 2.法律推理或法律适用在整体框架上是一个三段

司法考试《理论法》复习攻略

司法考试《理论法》复习攻略 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复习攻略 理论法,作为性价比极高的科目,是复习当中不容小觑的黄金得分点。本文是百分网我搜寻整理的关于2022年司法考试《理论法》复习攻略,供参考借鉴,预祝考生们考出自己理想的成果!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命题特点 01政治性强。 理论法的命题风格和高中政治还有考研政治类似,很多选项都需要有超群的政治意识,而且这些选项不愿定能在书上或者老师的讲义中找到。 02基础性强。 理论法的题目考察难度并不大,都是很基础的东西,没必要在疑难杂症上纠结太久。不过,对于宪法来说,对法条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不同的部门法有不同的复习方法。 03考察多样性。 法理学现在也趋向于案例化的考察模式,有时候一道题会有不同的考点消逝。但是对于宪法来说,照旧停留在传统的考察模式,而且大多考察法条的原文规定。 复习建议

01重视考点、把握基础。 理论法对于基础学问的把握特殊重视,大部分的选项并非疑难选项,不怕不理解,就怕不知道。很多考生过分深化争论各种晦涩理论,但司法考试根本不会来考察,导致铺张时间,也没有巩固好基础学问。 02把握理论,理解制度。 理论法现在很留意对理论和制度的考察,尤其是宪法。但是理论是制度的基础,假如理论不了解,或者不把握的.话,那么读生涩的法条便会不知所措。 03争论真题,明确考点。 不每年理论法学,有80%的学问点确定是历年真题消逝过的考点,因此对历年真题的案例和选项,都要有深化的争论,除去那些已经过时的考点,对于众多重要考点,确定不能模糊。 备考时间的建议 一、基础精讲阶段。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尤其要尽快树立理论法的框架和体系。 二、系统强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开头真题的演练和重点的把握。对于真题来说,假如时间少的考生,建议做近5年的真题,2遍以上;假如时间多的考生,建议做近10年的真题,4遍以上。同时在做真题的时候,确定要搞清楚主次,比如对于简洁的题目,比如一些政治性考点,少做甚至无需做;对于疑难考点,比如法律论证,法律关系,法律渊源等等,则需要多做。

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学的研究方法

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学的研究 方法 法学的讨论方法 一、法学方法论:由各种法学讨论方法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包括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和各种法学方法两个层次。 二、法学方法论的根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坚持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的观点3)坚持社会现象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4)坚持社会历史的进展观点,因此没有永恒的正义标准,正义的标准是进展的。 三、阶级分析方法: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看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1、对待阶级分析方法时,要反对两种倾向:教条主义、虚无主义。 2、阶级分析方法的功能: 1)对于法学的理论建立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避开走入唯心主义法学误区的必要指南。 2)对于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探究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历史进展规律的根本线索。 3)对于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定性讨论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有力的分析工具。

4)对于法制实践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确立和坚持法制根本宗旨的重要理论参照。 3、怎样以科学的态度精确理解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1)正确把握不同历史类型社会的阶级冲突的不同特点。 2)正确把握同一历史类型社会的常态进展时期和危机时期阶级冲突的不同特点。 3)正确把握阶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 4)正确把握现实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状态及其进展趋势。 四、价值分析方法: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提醒、批判和确证肯定社会价值或抱负的方法。 1、价值分析方法的功能:价值分析方法是深刻熟悉和理解法律制度精神实质的钥匙,在法学理论讨论和法律实践中具独特功能,可以在法律价值的证成、批判、选择和同质化四方面显现出来。 1) 证成:供应关于法律的思想,保证法律制度的正值性。 2) 批判:对恶法保持警觉和排斥,促进法律合理化。 3) 选择:在立法和法律实施中协调法律价值的冲突。 4) 同质化(对法律人)使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同质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确保类似案件类似处理。 2、价值分析方法应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讨论,在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时必需遵循肯定的标准和原则。

2022年司法考试重点知识点整理

经济法(28—35分) 基本理念:属于公法,代表国家公权力,限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旳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助于社会公众旳选项往往对旳。 一、竞争法 (一)《反垄断法》,反不竞争。 1.构成垄断条件 限制公司: (1)垄断合同: 横向垄断(同行之间,价格、数量旳勾结); 纵向垄断(上下游公司间,针对价格)。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与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地位):认定市场份额,一家1/2以上,两家2/3以上,三家3/4以上,类推;题干没浮现数字,则一定不能认定市场支配地位。与否滥用。 (3)经营者集中:事前防备 两个大型公司合并、收购、发生合同上旳协同行为,须报商务部事先审查。 限制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指定购买、限制流通。 2.谁执法:省级以上反垄断执法机构。 (1)商务部:管经营者集中(明确); (2)发改委:管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合同; (3)工商局:垄断合同。 3.反垄断调查 基本:2人以上、出示证件 (1)中断:公司提出改正,调查中断,限定期间改正。未改正,恢复调查。

公司态度很重要,只要改正态度良好,虽然在惩罚阶段,也可以减轻惩罚。(2)终结:已改正,终结调查。 4.特殊照顾:在初级农业领域不反垄断,即农业生产者不合用反垄断法。 (二)《反不合法竞争法》,反乱竞争。 1.不合法竞争行为 (1)混淆(模仿别人,仔细辨认才干看出区别); (2)虚假宣传(吹嘘自己); (3)侵犯商业秘密(结合专利权,商业秘密是保密旳,专利必须公开技术方案);(4)有奖销售(一次抽奖不得超过5000元;若超过了,从民法角度对中奖人是有效旳,经济法惩罚商家); (5)诋毁商誉(针对一种或多种特定对象、同行、有关产业,都是诋毁); 二、消费者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调节对象:个人生活消费;公司不合用,非生活消费不合用。 2.消费者权利(十项权利):即经营者旳义务。 新消法新增:隐私权; 经营者旳义务:安全保障 3.退货与补偿 退货:有质量问题,不合用7日无理由退货规则。 补偿:退一赔三,最低五百;欺诈行为,全额补偿(治病、营养、误工等),再加两倍。 4.责任:生产者是严格责任,销售者是过错责任,两者是连带责任。 经济法往往突破民法理论,消费者可以找生产者、销售者或供货商(非合同也非侵权)。 5.召回:生产者、经营者、进口商均有召回义务,政府可以责令召回。

2022年法考必备考点: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

2022法考必备考点: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 一、共同犯罪的特别问题 (一)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 1.定罪身份 无身份者是共犯+有身份者是正犯:按正犯来定罪(即按有身份者定罪)。 无身份者是正犯+有身份者是共犯:按正犯来定罪(即按无身份者定罪)。 A身份者是共犯+B身份者是正犯:按正犯来定罪(即按B身份者定罪)。 A身份者是正犯+B身份者是正犯:按正犯来定罪,此时存在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论处。 总结:谁是实行者,就依谁来定罪;大家都是实行者,依想象竞合处理;二人构成共同犯罪,最终定罪不需要定同一个罪名(局部犯罪共同说的结论)。例外:对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依司法解释处理。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根据主犯的犯罪性质定

罪。主犯确实定通常根据职位的凹凸来确定(即不分重罪,所以是例外)。 2.量刑身份(不真正身份犯)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在量刑时对无身份者不能适用量刑身份的法定刑。如甲(一般公民)和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同诬告陷害别人。甲乙构成诬告陷害罪的共同犯罪,对乙应从重惩罚,但对甲不能从重惩罚。 3.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 有特定身份才能成立正犯;没有特定身份不能成立正犯,但可成立共犯(帮忙犯、教唆犯)。无身份者(共同实行、教唆、帮忙)与有身份者一起共同犯罪:利用了身份定有身份之罪,没有利用身份定无身份之罪。 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成立共犯,但有身份者成立甲罪的正犯(可能是乙罪的从犯)。无身份者为乙罪的正犯(可能是甲罪的从犯),应认定为较重罪的共犯。但二者可能会触犯两个不同的罪名。 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犯罪,实行犯者利用了有身份者的身份: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无身份者不能实施的犯罪(如受贿罪),但实行者利用了有身份者的身份,有身份者构成间接正犯,无身份者属于间接正犯的帮忙犯。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无身份者能实施的犯罪(如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侵害通信自由罪),但实行者利用了有身份者的身份,对于有身份者属于无身份之罪的教唆犯与有身份之罪的间接正犯的想象竞合。 4.不同身份者的共同犯罪

2022年司法考试民法复习要点资料

司法考试民法复习要点(2) 民法(十一) (注:这里旳“优于”是指优先合用、权利优先、效力优先,在考试答题旳时候用语要精确) 一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二是:后法优于前法。 三是: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四是:商定优于法定(此处旳法定是指任意性规定)。 五是:税收优于无担保债权;债权优于罚款。 六是:基于自物权产生旳优先购买权优于基于她物权产生旳优先购买权;基于她物权产生旳优先购买权优于基于债权产生旳优先购买权。 七是:遗赠抚养合同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 八是:经登记旳抵押权优于质权。 九是:留置权优于其她担保物权。 十是: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优于破产公司所欠税款;税款优于破产债权。 单式联运),10代理(共同代理、授权不明、第三人明知无代理权、违法代理、串通、转托代理人旳过错)。 民法(十二) 一、一种最典型旳有偿合同——买卖合同;一种最典型旳免费合同——赠与合同。

二、欺诈、胁迫旳二个典型效力:二个可撤销,二个无效。欺诈、胁迫成立旳债权合同为可撤销、胁迫成立旳婚姻为可撤销。欺诈、胁迫成立旳遗嘱和其她单方行为为无效;胁迫成立旳仲裁合同为无效。 三、三个典型旳有限责任: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当责任,继承人以继承旳财产为限承当责任,物上保证人,以担保物旳变价款承当有限责任以及诉讼时效通过后来,物上保证人以担保物旳价值为限承当有限责任。 四、四个典型实践合同:两个自然人之间旳借款合同;定金合同;质押合同;保管合同。 五、五个典型身份关系:婚姻;收养;监护;亲权;亲属权。 六、六个旳典型发生债旳因素:合同;单方允诺;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缔约过错。 七、七个典型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姓名权。 八、八个典型旳抗辩:同步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权利未成立旳抗辩;权利已经消灭旳抗辩(如通过了保证期间);权利阻碍旳抗辩(诉讼时效已经完毕旳抗辩);先诉抗辩权;免责旳抗辩。 九、九个典型效力未定旳合同: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旳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不相适应旳合同;无权代理签订旳合同;无处分权人签订旳合同;事先未征求债权人意见旳债务承当合同;事先未征求定作人意见旳重要工作任务旳转承揽合同;事先未征求发包人意见旳非主体工程旳分包合同;事先未征求出租人意见旳转租合同;有也许被(承租)优先购买权人击破旳房屋买卖合同;侵犯优先权旳买卖和转让合同。 十、十个典型旳可撤销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旳合同可撤销(合同撤销权);因胁迫建立旳婚姻关系可撤销;免费转让、债务免除、不合理旳买卖可撤销(保全撤销权);抵押物不合理旳折价合同可撤销(保全撤销权)。 民法(十三)

2022年司法考试民法考点:物与物权

2022年司法考试民法考点:物与物权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商定的除外。 《担保法解释》第六十三条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全部时,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从物。 第九十一条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从物。但是,从物未伴同质物移交质权人占有的,质权的效力不及于从物。 1.主物与从物 (1)概念。主物,指为从物所帮助之物。从物,指非主物的成分,但常助主物发挥经济效用,而与主物同属一人的物。从物特征有四:①不是主物的重要成分。②在功能上帮助主物发挥经济效益。③与主物具有肯定程度的场所上之结合关系。④从物与主物归同一人全部。 须留意:我国民法认为,不动产亦可为从物,如厨房、厕所、猪圈、车库可为房屋的从物。 (2)区分的法律意义:①除非另有商定,主物转让,从物伴同转让。 ②主物抵押、质押的效力有条件地及于从物。《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自然孳息,由全部权人取得;既有全部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商定的,根据商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商定的,根据商定取得;没有商定或者商定不明确的,根据交易习惯取得。 2.原物与孳息 (1)概念。原物,指孳息所从出之物。孳息,指由原物所生之物或收益。孳息必需与原物分别,与原物分别前为原物的成分,不属于孳息。孳息分为两种:①自然孳息,指原物因自然规律或者根据物的用法而产生的物。如鸡蛋、剪下的羊毛、牛犊、猫仔、牛奶、开采的煤炭。②法定孳息,指原物依据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收益。如租金、利息、彩票中奖所获奖金或奖品(射幸孳息)。 (2)孳息全部权的归属。①自然孳息:(a)根据当事人的商定。(b)没有商定的,由全部权人取得;既有全部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②法定孳息:(a)根据当事人的商定。(b)没有商定的,根据交易习惯确定。 须留意:抵押权人(于抵押物扣押后)、质权人、留置权人有权收取而不是取得孳息,在其未就所收取的孳息实现担保物权之前,不能取得孳息的全部权。 二、物权的优先效力 《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以下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登记的,根据登记的先后挨次清偿;挨次一样的,根据债权比例清偿;(二)

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重点难点(二)

202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重点难点(二) 1、法律部门,也叫部门法,是依据肯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2、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方法。在划分法律部门时仅依靠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这两个客观标准是不够的,还应考虑一些原则,使法律部门的划分更加科学、合理。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第一,粗细恰当。其次,多寡适宜。第三,主题定类。第四,规律与有用兼顾。 二、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含义讨论法律体系的意义) 1、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标准,根据肯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全都、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体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现象,反映了法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2、法律体系与法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系是指依据法的历史传统对法所作的分类。 3、意义。 三、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公法、社会法与私法的含义与区分我国主要法律部门)

1、公法、社会法与私法的含义与区分。公法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私法包括民法、商法。社会法是20世纪初社会法学派的主见,认为调整公共利益、混合利益的法为社会法,即有国家利益,也有私人、私人组织利益成分。 2、当代中国主要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商法。(5)经济学。(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7)自然资源与环境爱护法。(8)刑法。(9)诉讼法。 专题六:法的效力(第六节) 一、法的效力的含义和法的效力范围 1、法的效力,即法律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行为,必需听从。 2、法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对人的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法的时间效力和法的对事的效力。 3、法的效力层次:是指标准性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依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的效力层次可以概括为:(1)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2)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特殊法优于一般法。(3)新法优于旧法。 二、法对人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法对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1、法对人的效力原则:(1)属人主义。(2)属地主义。(3)爱护主义。

2022年司法考试复习备考策略大总结

2022年司法考试复习备考策略大总结 一、大纲、教材、法条、真题之策略 司法考试的四大件,大纲、教材、法条和真题是通过司考的法宝,但是,如何利用好这四件司考利器,短时间内通过司考呢?大纲利用价值就在于新增考点方面。2022新增考点可以从法律|训练网(新增考点点击下载)上下载。每年的新增考点根本上是必考内容,分值大约在100分左右,考生要把新增考点的分值全部收入囊中。 教材是理论学问的基石,考生最初复习阶段可以重点看一下教材上实体法或理论法的内容,弄懂了教材上的内容对于理解法条和真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学的根本理论、三国法,要以教材作为主要的复习依据。刑法、民法、公司法可以把教材和法条结合起来进展复习。 对于仅仅考察法条的学问点,考生只看法条根本上就可以了,比方立法法、选举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中的“两反一保”法条,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等。对于公司法,行政法的局部法条,考生不仅要看法条,还需要看教材。此外,大家还有留意,三大诉讼法的法条和司法解释、仲裁法及其司法解释,肯定要研读法条,同时还要看教材理论学问,以加强对法条理解,应对试题的敏捷性。最近几年试题加大了对诉讼法理论学问的考察

力度,三大诉讼法教材局部考生仍旧需要研读,这个命题趋势仍旧会在2022年试题中表达。 对于真题,考生肯定要做的,特殊是实体法、程序法局部真题,这些真题包含了绝大多数学问点,把这些学问点逐个弄懂了,搞透彻了,通过司考就根本上成为定局。2022年司考无论怎样考,重点学问点永久是考点,通过真题找出重点学问点是的方法。 二、2022部门法策略 从2022司考大纲内容来看,今年司考试题的难度应当和2022年根本持平,也应当保持在20%左右。这对广阔考生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考生们也应糊涂地熟悉到,今年司考试题的难度和敏捷性将会加大,只有通过努力复习,才能通过2022年司考。 虽然近几年的试题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司法考试试题的敏捷性不断加强,试题的阅读量也不断增大,强调考生的理解应用力量,客观题主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表达了司考命题越来越准确化和细致化。 司法考试第一卷内容繁杂、记忆的内容多,不简单得高分。然而,对于考生而言,要想通过司考,必需考好第一卷。假如卷一到达110分以上,通过司考根本上成定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局部,2022年考察分值到达25分之高,2022年仍旧可能保持25分左右。2022年大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局部增加了“三个统一”,考生要特殊留意大纲要求:依据“三个至上”和“三个统一”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