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分领域和层次。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今天,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同学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界定,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指社会公共生活准则。这些公共生活准则是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二是指与私德规范相对应的公德规范。私德是人们在私人生活和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公德则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三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有着广泛的适用性的制度、守则等。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思考:社会公德在我国当前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公德通过社会舆论评价和人们良心的自省来提高人的思想和觉悟,从而提高人们遵守公共生活中的秩序的自觉性,因此,它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具有无可替代性。

首先,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社会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社会成员往往就可以不产生大的纠纷,或者自行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因琐碎小事而酿成剧烈纷争和严重混乱,使人们能够在稳定而有序的环境中安居乐业。社会公德主要作用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

其次,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今天,人们不仅要以建筑、道路等物质环境来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也要从人们的公德水准来衡量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公德水平,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象征,是亲和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基础性要素。社会公德的提高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公德往往是多数人的道德风貌、道德活动现象的综合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示器。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人振奋,社会安定,生产稳定发展;恶劣的社会风气使人道德沦丧,秩序混乱,生产停滞。

二、社会公德基本特征

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

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信守诺言,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貌、相互谦让等,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都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

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作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社会公德素养。

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

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遵守社会公德。

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

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德规范,更是简捷明了。

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今天,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思考:1、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2、我们周围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3.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助人为乐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关爱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4.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了的基本保证,也有利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珍惜、爱护公物,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公共财物能够物尽其用,用有所值。如果社会公共财物遭到破坏,社会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当自觉爱护公共财物。

5.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6.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

(一)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人类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方面面临的环境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如肆意破坏公共设施,认为公共设施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必用心爱护,甚至将公共设施作为发泄情绪的对象。有的人丧失了起码的公共卫生和清洁的习惯与准则,对公共生活环境不予保护,随意损害。相反,对个人生活的空间却十分重视,为了整洁和舒适,不惜投入巨额资金,追求私生活的优越环境。这种巨大的反差,足以证明社会公德观念的淡薄程度。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尽管各级政府、基层群众性组织、社会团体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健康发展,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文明公约、乡规民约等,但其约束程度仍然有限,执行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有些人视规章、制度、公约为儿戏,我行我素,不以为然,使得对公众有益的规章、公约成了摆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制约作用。

第三,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在这样的道德观念支配下,出现了诸多无视社会公共生活道德的现象,如对处于危难之中的、急需帮助的陌生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哪怕是举手之劳也不愿相助;与陌生人接触时尽可能保持相当的距离;甚至不惜对陌生人采取欺骗、欺诈等不正当的手段。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不顾及对方的权利,就可以违反契约、承诺、规则,交往中的结果往往是诚实的人成了被利用的对象,正当利益受到侵害,不诚实的人往往从中渔利,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诚实的道德价值自然得不到普遍的认可。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尊重他人的基本礼仪规范未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有人甚至以礼仪是一种道德虚伪为由,否定礼仪的道德价值,以粗鲁无礼为荣,表现出道德修养的缺失、对他人的不尊重。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认识层面上看,表现为对道德之于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持冷漠的态度;把公德与自身的生活相割裂,从而产生了在对待公德态度上的矛盾;对处于发育之中的现代公共生活道德缺乏主动自觉的认同感。从现实社会的影响层面上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得人们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作为精神生活动力和归宿的理想与信仰价值受到冷落;部分成人群体公德素质低下对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

中央电视台联合央视国际和新浪网进行了“最缺乏公德的行为”的调查活动,共26000人参与投票:

十种“最缺乏公德的行为”:

第一:向窗外扔污物。(票数:19112张)

网民观点:高空抛物比乱扔垃圾更加恶劣,堪称小区环境和楼下行人生命的“双重杀手”。

第二:上公共汽车不排队,一拥而上。(票数:18644张)

网民观点:不排队上车的危害不仅在于破坏了乘车秩序,更可怕的是它摧毁了人们心中排队上车的想法。

第三: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票数:17905张)

网民观点:刻字留念逞一时之乐,却给中华文明造成永久的伤害,这是真正的败家。

第四: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票数:17624张)

网民观点:宠物粪便除了影响市容外,还增加了一些传染疾病的可能,不可小视。

第五:行人翻栏杆、随意穿行马路。(票数:17596张)

网民观点:马路的对面对路人的确是一种诱惑,然而这种诱惑的背后却是一场生命的赌博,切莫把生命当儿戏。

第六:下雨天开车溅湿行人。(票数:17560张)

网民观点: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开车者在行人面前不能恃强凌弱,雨天行车慢为先。

第七:公交车上,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 17036票)

网民观点:老弱病残孕没有座位,表面上是文明乘车环境欠佳,实际上却证明了某些人同情心的严重缺失。

第八:传播垃圾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票数:16828)

网民观点:垃圾信息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严重搔扰,稍不留神还会陷入骗子布下的陷阱。

第九:看电影、演出时,大声说话、喧哗、到处走动。( 16788票)

网民观点:这些行为不仅让真正来看演出的人觉得很扫兴,而且是对别人劳动和创作的莫大不敬。

第十:在街上乱吐口香糖。(票数:16571张)

网民观点:口香糖经过在口腔中反复咀嚼,已经粘上口腔中的多种细菌,乱吐口香糖和随地吐痰一样恶心。?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已成为“无偿献血”、“保护环境”的主力军。但是仍有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某些陋习。

课堂习题:

1.请列举出你看到的十个不文明行为

2.北京大学2006年首次组织了“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官方版”:

3. 1.迟到旷课;2.随地吐痰;3.践踏草坪;

4.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5.乱扔垃圾;

6.占座不到;

7.考试作弊;

8.损坏公物;

9.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10.

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四、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对以往社会公德进行扬弃的结果。我国的社会公德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发展使我国公共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一些新的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在实践中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例如,人们在相互交往及公共场所活动时更注意礼仪规范,更加注意言谈举止得体大方;一些行为礼仪越来越为人们了解、接受并逐渐成为习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等等。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60年代起在全国掀起怕学雷锋活动年代,80年代实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百城万店无假货”、“保护母亲河”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社会公德。

资料:

鲁迅先生当年曾描述过人们公德意识缺失的现象:“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却不很多”。(《鲁迅全集》,第1卷1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历史陋习的惯性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仍然时有所见。

新民晚报消息:随处抛丢垃圾、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在国家旅游局9月23日公布的“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征集结果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成为公众反应最强烈的国内外旅游不文明行为。

“讲黄色段子、传播胡编乱造的政治笑话、热衷低级趣味”等被选为国内游中的常见不文明行为,而且游客对“在他人面前打赤膊、袒胸敞怀,在房间外穿睡衣活动,穿着不合时宜”等国内常见的现象也表现出了难以接受的态度。而“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等在国外游常见不文明行为名单中也榜上有名。

据了解,该评选活动开展于2006年8月17日至8月31日期间,十多天的时间里,共收到海内外民众来信来函、电子邮件、留言等3万余件,网站页面浏览量在300万人次以上,共有5万多网民参与了大讨论。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大学生为主体青年志愿者已成为

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学雷锋”、“三下乡”以及其他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形式。但是,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某些陋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大学生的评价,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不想符合,也有损大学生群体的形象。

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讨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怎样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2.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是讲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大学生培养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通过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忽视,往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严重的道德后果。因此,崇高的公德意识要靠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践行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境界同样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是讲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让座是讲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站

在“一米线”外是讲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公德;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是讲公德……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案例:“让座行为成另类,让座让到不敢让”

近日,张先生乘坐公交车去办事,当车停靠站时,一前一后上来两位老人,“当时我差点又站了起来,但很快又否定了这个行为,因为如果起来让座的话,这就是我今天在这辆车上第3次让座了。”

原来,当天公交车上的乘客并不是很多,只有六七个乘客站着。“上车刚过了一站,就上来一个老大爷,由于我坐在靠前车门的地方,看见他上来就把座让给了他。”过了一会,这位老人下车了,张先生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没几站又上来一位老人。由于那站下车的人也不少,我想后边会有空座,就没起来。可这位老人上来停了一会就站在我旁边了,我回头一看已经没有空座,就又起来把座让给了他。”但这次不像上次那么自然了,张先生心里总有一种怪怪的说不出的感觉。“第三次想让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都盯着我,还听到有人小声议论,说什么‘怎么就显着你了呢,傻不傻呀’。”想到这些,张先生感觉好像自己的让座行为成了一种罪过,终于没有第三次站起来。

问题:根据“让座行为成另类,让座让到不敢让”的案例,请回答:如果你是那位张先生,你在这一过程中会怎么想,怎么做?

五、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重演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淫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上不文明行为对青少年的责任感、义务感、道德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威胁。

10万网民投票选出的“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

1、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

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

3、传播垃圾邮件;

4、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

5、网络欺诈行为;

6、网络色情聊天;

7、窥探、传播他人隐私;

8、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

9、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

10、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

网络不文明行为正是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浮躁媚俗等不道德行为的‘网络版’。

网络道德正是要解决人与虚拟社会以及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构建良好的网络道德:一是网民本身的需要

二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和知识的搜集与管理

知识库、WIKI、博客、网摘、RSS、书签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网页”? 主要课程列表.htm

365Key-天天网摘.htm

Ke ven’s Blog 数图研究.htm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人际关系的管理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沉迷网游案例

爱好广泛、积极参与实践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慎独,树立大学生在网上的形象

教学小结:本次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思考讨论,帮助大家认识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了维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具体学习了社会公德的内容,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现状,同学们要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做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模范。

思考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多种规范行为准则的方式,最主要的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两种,下面让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社会公德作对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道德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有;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继承性人们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凝聚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广泛性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道德。 简明性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共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共道德规范,更是简明了。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㈠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是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倡导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㈡助人为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该做的事,看做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道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共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关爱别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㈢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公用的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秩序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有利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珍惜,爱护公物,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公共财物都能物尽其用,用有所值。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五年级下 第四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1课时教学设计

1、三人行,必有我师。21.2.272.27.202115:3315:33:55Feb-2115:33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5:332.27.202115:332.27.202115:3315:33:552.27.202115:332.27.2021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27.20212.27.202115:3315:3315:33:5515:33:55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February 21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2/27/2021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时33分3时33分27-Feb-212.27.2021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1.2.2721.2.2721.2.27。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5:3315:33:552.27.2021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21.2.272.27.202115:3315:33:55Feb-2115:33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5:332.27.202115:332.27.202115:3315:33:552.27.202115:332.27.2021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27.20212.27.202115:3315:3315:33:5515:33:55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February 21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2/27/2021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时33分3时33分27-Feb-212.27.2021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1.2.2721.2.2721.2.27。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5:3315:33:552.27.2021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生活中的规则作文

生活中的规则作文 生活中的规则作文 生活中的规则作文1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阴沉沉的,寒风呼啸,一位斯文的中年人来到了车站。 这位中年人梳着气派的头发,身穿一件连帽的皮大衣,脚下踏了一只被擦得乌黑发亮的黑皮鞋,双手插在口袋里,一对小眼睛四周巡视着,嘴中还不停地嘀咕着:“怎么人这么多呀?真是的!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咦?那里有一队,只有一个人,过去看看!于是,他挺着啤酒肚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这里只有一个人呀!他们怎么不过来?真傻!斯文的中年人抬起头,却发现头顶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五个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车处”。他顿时尴尬起来,这才发现站在他前面的人是一位怀中抱着孩子的瘦小妇女。他正想转身离开,但是发现他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一位男子。 这位男子头戴毡帽,高鼻梁,虽然眼睛很大,但是微眯着眼,一副高傲的模样。她穿了一款很长的深绿色大衣,衣服上的毛领是黑色的,又大又厚。因为他长得人高马大,所以挡住了斯文男子的视线,使他没有看到身后的两人。 其中一位非常矮小,戴着帽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脚上穿一双黑色高跟皮鞋;另一位则是医生模样,穿一

件白色大衣,戴着白色口罩。 最前面那位女子感到身后有人,回过头看,却看见了四位男子,她惊讶的说:“你……你们没看到吗?这里是‘母——子——,上车处’!”“什么母子上车处?别开玩笑了,你是怕我们抢了你的位儿,所以把我们打发走吧!”“就是!”“你们……看!这里还有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什么?我不识字啊!”“……”那位妇女不再与他们争辩,让出一个空,自己走出了队伍。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像四位男子的这种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只是这种现象,不遵守道德规矩的现象也有很多。 世界就像一场游戏,人们在同一个星球上居住,我们都在同一个家园里生活。如果你不遵守游戏规则,就无法快乐的生活下去,生活不也是如此吗? 生活中的规则作文2 我就读的`学校离家远,乘车要二十几站才能到,有时高峰客流,通常一辆一辆接往不停的公车从我面前扬长而去··· 赶不上也算好了,至少下一班车会稍稍空些;赶上了也算是运气,不过亦可以算是我生命力顽强,挤不死的小强! 好不容易上了公车,寻寻觅觅也总算等到了一所空位坐下,乍一看,爱心座位!我又茫然了,拼眼力拼体力坐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三节: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一、道德与法律是两种基本手段 自古以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公共生活秩序就越复杂,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越突出。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的方式作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在生活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2、法律规范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范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的强制性,又有普遍的约束性。它不仅确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生活公共生活准则。只有政府、社会和公民都具有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并自觉遵守公共生活准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现代的生活方式。

辩一辩: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罪不罪”就含在“对不对”之中,但是,许多“对不对”却不是“罪不罪”的问题。 二、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是法自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可能影响。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引作用:首要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指引作用针对的对象为本人的行为。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2.预测作用。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其作用对象是人们相互的行为。 3.评价作用。法律对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违法及其违法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针对的对象为他人的行为。 4.强制作用。法的强制作用是指对于违法者的制裁,其作用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法律强制的主体是国家、社会成员与社会组织。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 5.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其作用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91条。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素材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部编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要点解析 一、基础知识我会填 1.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2.公共设施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因为我们默默提供着都助。 3.公共设施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 4.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护栏、公用电话、花坛、休息椅、邮筒、街道指示牌、过街天桥、小区健身器材、路灯、凉亭、公厕。 5.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除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6.损毁公共设施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7.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8.应该善待、爱护公共设施。 9.我们应该文明使用公共设施。 10.公用电话坏了,打112维修。 1.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打110报警。

12.路灯坏了,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 13.小区健身器械坏了,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维修。 二、火服金睛我会判 1、公共设施是为了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我们可以尽情使用他们,不用爱护他们。 (X) 2.小明总拿石子投路边的路灯,已经打破好几个灯泡了。(X) 3.有人把各类小广告贴在公共汽车站牌上。(X) 4、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左摇右晃,甚至站在上面又蹦又跳。(X) 5.有人偷走了窨井盖。(X) 6.盗商、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7.严重损毁,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X) 8.严重损毁公共设施的图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这一条例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9.公用电话坏了,打110维修。( X) 10、路灯坏了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X) 三、眼花缴乱我会选 1.公共设施不会出现在哪里(C) A.小区 B.街头C家里 2.下列哪一项是公共设施(C)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社会生活有规则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游戏中规则的作用,能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2、感受规则的必要性,从活动中体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初步了解各项规则在维护人们安全、愉快生活的重要性。 3、能遵守社会中的共同的规则,树立规则意识,初步学会自律。 教学重难点: 感知游戏中的规则,了解生活中规则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积极遵守各项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扳手腕这一项游戏中从来没有输过,我自戴一个“大力王”的头衔,你们想向我挑战吗? 1、教师点一个学生与之进行比赛,并在学生不备的情况下突然开始扳倒对方。 问:通过这场比赛,你们是不是认为老师很厉害啊? (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 2、问:那你们知道比赛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吗? (让学生讨论后得出要想比赛顺利进行必须事先制定好比赛规则。 让学生明确,规则就是在活动中人人必须遵守的要要求。). 3、制定规则。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像这样的比赛应制定哪几条规则? 4、学生讨论并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师生再进行一次比赛。 5、这一场比赛你们认为怎么样了?比较同样的比赛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6、师小结:原来第一次比赛是没有规则的比赛没法公平的比,第二次是有规则的比赛,大家都照着规则比,就显得公平了,能顺利地开展,看来在游戏比赛中遵守规则是多么重要啊! 二、说规则: 1、那么,除了在游戏中我们需要遵守规则,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地方需要守规则了? 2、课件出示:身边的规则知多少 全班学生交流。(同学们说出马路、教室、图书馆、公园、超市等场所找到的规则) 3、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啊!那请你们告诉我这些地方的规则有什么用呢?

思修论文---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经过高中的苦苦挣扎。9月我们怀着期待与憧憬的心情踏入大学的校园。梦想与激情将在这里起航。我们怀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与相亲相爱的朋友分道扬镖。蓦然回首。想起高考前与朋友曾彼此诉说各自的美好,而又看似垂死挣扎的苦苦寻梦。我们彼此感触对方那紧张的脸庞,祝福对方。考后是匆匆的离别。只道句:路很长,多坎坷,一路走好。如今站在大学门。我们又多了一份责任,一份重担。我们已离步入社会越来越近。但法律未曾远离我们,我们必须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快乐。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倘若不知法律我们可能以身试法。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给我们的亲人带来无限的创伤。因此知法守法是我们建设祖国报答父母的前提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都成为普通的事情。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犯罪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时就需要法律来解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下,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在公共生活中需要有法律来维护它的安定有序。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法律无论是在古代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分领域和层次。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今天,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同学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界定,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指社会公共生活准则。这些公共生活准则是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二是指与私德规范相对应的公德规范。私德是人们在私人生活和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公德则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三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有着广泛的适用性的制度、守则等。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思考:社会公德在我国当前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公德通过社会舆论评价和人们良心的自省来提高人的思想和觉悟,从而提高人们遵守公共生活中的秩序的自觉性,因此,它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具有无可替代性。 首先,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社会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社会成员往往就可以不产生大的纠纷,或者自行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避免因琐碎小事而酿成剧烈纷争和严重混乱,使人们能够在稳定而有序的环境中安居乐业。社会公德主要作用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 其次,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今天,人们不仅要以建筑、道路等物质环境来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也要从人们的公德水准来衡量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公德水平,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象征,是亲和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基础性要素。社会公德的提高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公德往往是多数人的道德风貌、道德活动现象的综合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示器。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人振奋,社会安定,生产稳定发展;恶劣的社会风气使人道德沦丧,秩序混乱,生产停滞。 二、社会公德基本特征 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 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信守诺言,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貌、相互谦让等,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都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 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作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社会公德素养。 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 9.生活离不开规则》_22

9、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学目标: 1、知道规则是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保障。 2、懂得规则对每个人即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 3、树立规则意识,并愿意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认识规则存在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和交流讨论,增强规则意识,懂得要自觉遵守规则,努力把思想 转化为行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课前观察生活,搜集生活中的规则。 进行课前小调查,了解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 教学过程旁注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如果某天你因为急着回家写作业,没有打扫卫生,而是让同组的同学帮你打扫,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不对的,没有打扫卫生,就是违反了班级的规定,没有遵守规则。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必须遵守班级规则。 二、说一说 1、我们要帮助这些不遵守班级规则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共同进步。一个好的班集体,一定有老师和同学共同制定的规则,你知道我们班有哪些规则吗? 2、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班级生活可以更加和谐有序。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仅班级有规则,学校里也有不少规则呢。谁来说一说有 哪些校园规则。 3、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与大家分享一下。

4、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边的规则。 5、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规则,我们连走路都不安全,看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三、演一演,议一议 1、规则很重要,可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还是会看到一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下面我们在小组里来演一演教材第60页呈现的几个不文明的现象。 2、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扮演,教师引导:我们不管在哪里,都不能违反规则,想一想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定,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呢?你能想象一下吗? 四、守规才有序 1、教师引导: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规则,无处不在的规则约束了社会每个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2、出示课本62页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这三 幅图上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遵守什么规则,否则会有怎样的后果? 全班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才能 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正如著名学者莱蒙特所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 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3、全班交流讨论,有人认为插队、闯红灯可以给自己带来方便,也不至于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你怎么看? 学生分小组就插队、闯红灯这一行为进行讨论。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并小结:插队、闯红灯行为,看似给自己带来了方便,其实给他人的正常秩序产生了影响,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方便,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并且闯红灯这一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不管什么 时候,我们都不要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违反规则。 过渡:有人说,我们在有人看见的时候遵守规则,没人看见的时候就不用遵守规 则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学生通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有人看见的时候要遵守规则,没人看见的时候也要 遵守规则。日常生活中,只有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才真正称得 上是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公民职业道德规范

公民职业道德规范 公民职业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构成: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公民应当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保守国家的机密,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层次的要求。公民应当维护法律确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尽法律所规定的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爱国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公民通过爱国守法去实践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在我国,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公民彼此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公民能否明礼,关系到世界对我们国家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评价,因此,明礼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公民道德人格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经济活动中要诚信,杜绝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诺言,忠诚待人。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现实中,对他人友善的人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

作文素材: 社会生活 规则

作文素材之社会生活·规则 【论题阐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规则,是以一种可持续可预测的方式运用信息的系统性决策程序。规则是多种多样的,规则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有条理。规则的形成是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而个别人有时为了私利却常常破坏规则。规则是与道德连在一起的,遵循规则贵在自觉,难在自觉。在这么一个发展迅速,风云多变的现代社会,很多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是离不开规则的!但还是有些规则是基本的:遵纪守法,优胜劣汰,引导竞争,多边对话,多劳多得等等,都是社会比较稳定的基础规则。 【道理论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欲知乎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想知道什么是直,就必须有准绳来校准;想知道什么是方圆,就必须有规矩。)——《吕氏春秋》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管子》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韩非子》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可以了。)——《商君书》 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应充分掌握规矩,又能创新而出脱于规矩之外;追求变化无穷,而又不背离规矩。指做事既不破坏规矩,又要灵活变化。)——(宋)吕本中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困难,难的是认真切实地贯彻执行;听取群众意见也不算难,难的是让群众的意见实际生效。)——(明)张居正 规则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大自然有一条保护法则,谁要是背离了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抛弃。——(印度)泰戈尔 生活是一个庞伟的竞技场,大家尽可以在那里进行夺取胜利的较量,但必须老老实实地遵守比赛规则。——(苏联)帕斯捷尔纳克

法律规范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在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的强制性,又有普遍的约束性。它不仅确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只有政府,社会和公民都具有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并自觉地遵守公共生活准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现代生活方式。 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以下几种: 1、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教育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3、指引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4、评价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它们是可以同时适用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既不能用法律评价取代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也不能用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代替法律评价。 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以上作用可以在案例分析中详尽体现, 案例一: 情急以刀刺人自残难逃刑罚 有了矛盾不冷静处理,情急之下刀刃相见,刺伤了别人自 己又后怕,悔恨中把自己刺成重伤,不但赔偿了对方的经济损失,自己还难逃法律的处分。近日,被告人张引绪被宝鸡市陈仓区人 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案例二: 长安区三学生高考前夕抢劫被捉 三个就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聚在一起闲聊时觉得抢劫挺 刺激的,于是乘着酒兴进行抢劫,不想竟然抢到了以前的同班同学,当场被同学认出,不一会就被民警抓住。而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 己触犯了法律,还给民警说自己要参加今年的高考,希望能早日回 去复习功课。办案民警直叹可惜可悲。

1.生活中的规则

1.生活中的规则 教学目标 1、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视频建立规则的概念。 2、能自学遵守生活中的规则。 3、使学生感受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体会遵守规则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重要作用,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矩、规范、制度、纪 律、法律等都是规则。 2、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生活离不开规则,知道不遵守规则的所可能造成的后果。让学生能联系实际切身感受身边的规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要组织学生认真收集有关规则的材料,可以通过问询父母长辈,采取访谈,调查等形式了解什么是规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老师提问规则是什么? 学生正确回答:规矩,是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规则,是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在我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定、规范、制度、纪律、法律,这些都是规则。法律史最高形式的规则。 活动一:案例讨论,引出规则 教师谈话,游戏是同学最喜欢玩的。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同学们玩游戏的镜头。请大家欣赏。 2、播放课件。 课件内容: (1)几个男同学在一起玩游戏,如果玩着玩着吵了起来;

(2)几个女同学在一起玩游戏,如果玩着玩着吵了起来,后来不欢而散。 3、组织评析。 (1)画面中的同学们游戏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2)假如像参加游戏的其中的一员你的心情会怎样? (3)怎样做才能使游戏进行得顺利,大家又开心呢? 4、提示课题。生活中的规则。 活动二:讨论交流,发现规则 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规则是专门制订的,有的是约定俗成的。 (1)分小组在一起交流。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规则?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3)说一说。这些规则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活动一:反向体验,认识规则 (1)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们的生活一旦失去了规则,结果将会怎样?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 (2)从大家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活动二:快乐游戏,体验规则 (1)师生商议游戏口号。 (2)学生齐呼口号,遵守规则。 (3)集体做游戏——运鸡蛋。(以小组为单位) (4)组织学生畅谈游戏后的感受:为什么开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5)学习名人名言。 活动三:课后实践,强化规则 实践活动:布置学生发现、观察、收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和事例,并作简要的分析。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规则 生活处处有规则

问题三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专题六树立良好社会公德 问题三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准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大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一)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不在于制裁违法,而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法的指引作用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形式实现,告诉人们可以作什么(授权性指引)、不得作什么(禁止性指引)、必须作什么(义务性指引)。 (二)、预测作用 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诉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的规定,达到化解纠纷、减少犯罪之目的。 (三)、评价作用 1、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2、法律评价的客体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 3、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1)对国家机关极其公务人员要求“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对社会民众要求不能违法。 (2)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不能相互替代。 (四)、强制作用 1、何谓法律的强制作用?法律强制作用是指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 2、法律强制的主体由国家(主动主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被动主体) 3、法律强制的手段是国家强制力。 4、法律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法律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 (五)、教育作用 1、何谓法的教育作用?法的教育作用指的是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2、法发挥教育作用的实施方式:一是,通过法律的学习;二是,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三是,通过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的影响。 3、法的教育的意义:有利于使法律获得人们内心才认同,自觉遵守。 二、公共生活中相关的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惩罚法》 2005年8月28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施行,共6章119条。实施了19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有着“离老百姓最近”美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新法实施的第一周里,搜罗了一批新法实施后的最新案例,管中窥豹,以帮助群众更好地熟悉这部法律。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6年3月起施行。其规范了两种人的行为:规范引导社会成

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三篇

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三篇 导语: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致力于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忘初心,牢记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迪学生英语思维,教学基本功扎实,方法灵活,信奉"教无定方,教贵有方". 善于与学生沟通,具有优秀的亲和力和工作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自律信条。并且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逐渐的成长和成熟。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一直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时刻以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敢于牺牲的精神,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事,勤勤恳恳,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工作中能充分发挥

模范带头作用,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积极带动本年级教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二、认真钻研,潜心教育教学研究 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中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并认真写心得体会。我经常翻阅《优秀教案》、《山东教育》等书籍、刊物,观看各种观摩课,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钻研教材,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所教学科在全县统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在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 班级工作中,我一直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班级管理有方,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学习刊物、学习笔记、班会教案、班会记录等班主任资料齐全。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 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1. 我们的公共生活 教学目标: 1. 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 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 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 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

二、新课讲授 (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活动1: 1. 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 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岀行具、区电影院等。 2. 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1) 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2)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3) 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活动2: 1. 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 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 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 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 ①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

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 李洁 1132303113 网计111 一、什么是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职业性;较强的适用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较大的稳定性。 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促进事业发展的功能;调节职业关系的功能;赢得职业信誉的功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功能;促进职业人员健康成长的功能。 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职业道德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后期;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奴隶社会;职业道德在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职业道德原则是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适用于各种职业的共同要求 第三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一)热爱本职尽职尽责 一、社会有分工职业无贵贱 二、“干一行、爱一行”具有崇高的道德意义

三、尽职尽责忠于职守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一、精通业务是一个人尽职尽责的基础 二、精益求精是为了发展事业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只有刻苦钻研业务,才能精益求精 团结协作互敬互学 一、团结协作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团结协作、互敬互学,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三、互敬互学是团结协作的条件与表现 第四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之一 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如何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执行政策遵守法纪 一、政策和法纪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二、遵守纪律和执行政策、法令、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执行政策、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执行政策、遵纪守法的 习惯 公正廉洁不徇私情 一、职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 二、公正廉洁、不徇私情,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所有职业工作者

生活处处有规则

《生活处处有规则》课堂实录 一、设计理念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规则,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本课通过和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明白,在做游戏的同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游戏会无法进行。通过学生的实际调查和问卷,让学生知识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最后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公约,使学生明白,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相互协商,定一个大多数人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定的,大家就要遵守。 二、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喜欢做游戏吗?(创设情境导入,做游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喜欢(学生面露喜色,议论纷纷,非常高兴) 师:下面我要和大家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课件出示活动一:一起做个游戏吧!教师敲击桌面,学生做游戏。注意做游戏时,教师不要强调任何游戏规矩。)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刚才这个游戏我们做得怎么样? 生:游戏做得不好,有的同学没传给下一个人。 有的同学没有往下传,而是乱扔。有的…… 师:同学们都说刚才的游戏做得很乱,怎样才能把这个游戏做好呢? 生:必须要遵守规则才能做好。教师趁机板书:规则 师:咱们一起给这个游戏定定规则吗?(课件出示给游戏定个规则) 生:要按顺序往下传,不能想给谁就给谁。 生:如果在谁哪里停下,就必须表演节目,不能赖账。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击鼓传花”的游戏规矩。并写到黑板上。 师:刚才咱们一起给游戏定出了规则,下面我们按照规矩再做一次好吗?(第二次游戏学生做得特别好)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并且向大家介绍游戏的规矩。 生:我喜欢“踩脚”的游戏。规则是:不能…… 生:我喜欢“摸人”的游戏。规则是:必须把眼睛蒙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