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一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 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 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 与培养;3. 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 师成长;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 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积极编写、 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 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 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 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 承 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 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 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 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 质量。 4.规划、 组织教学研究, 在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 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二(一)团队设置特色本专业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 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 现有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11 人,副教授 6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 81%;博士 11 人, 占教师总人数的 52%;硕士 6 人。 其中 50 岁以上 3 人,占 14% ;40-50 岁 12 人,占 57% ,40 岁以下 6 人,占 28% 。 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XXXX学校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桂教高教〔2008〕22号)精神,加强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通过建立学校、自治区、国家三级教学团队体系,形成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团队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条团队及组成。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专兼结合的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团队规模适度,一般由8~15名成员组成,成员职称、年龄、学缘结构

合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原则上不少于2人;教学团队成员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 第四条带头人。每个教学团队设臵团队带头人1名。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副高级或以上职称,致力于本团队建设,担任核心课程的主讲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 (二)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熟悉本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有明确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改革意识强,目标明确。 (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在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能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指导本团队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四)具有本专业(课程)领域较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 (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获得者。 2.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负责人/主讲教师。 3.校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负责人。 4.校级及以上教研项目主持人。 第五条成员。团队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确保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决定在学校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一、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 1.人员构成。每个团队由一名团队带头人以及若干名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组成。 2.隶属关系。团队由专业所属教学部直接领导,团队成员可以跨专业、跨部门。 3.成员数量。每个团队的成员数量依专业学生人数不同而异,原则上一个团队不少于5人,一位教师最多能参加2个团队。 二、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的任务 (一)总目标 通过团队合作机制,将本专业的学生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融于一体,更好地根据专业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任务 1.专业规划。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对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依据,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提高专业内涵和质量,突出专业特色,扩大专业规模。 2.教学教改。专业教育教学团队要以突出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建设、特

色建设为原则,以产学研为途径,从教学改革入手,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教改成果。 3.招生就业。建立和实施“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招生就业工作机制,通过狠抓招生扩大办学规模,通过落实就业树立学校形象。 4.学生管理。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推动专业学生管理和德育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 5.实习实训。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途径,改善实训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出一批能够拥有特色技能的“名优”学生。 6.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入手,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在专业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7.技能比赛。以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技能比赛标准的依据,以真实企业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为蓝本,规划和组织本专业的校内技能比赛,选拔指导优秀学生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技能比赛,提升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8.专业评估和项目申报。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自评,并按照学校及上级工作要求负责组织材料接受学校和上级部门的专业评估验收,或申报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专业或品牌专业等。 三、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及考核 1.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在教学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学校专业建设的

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确保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决定在学校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一、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 1.人员构成。每个团队由一名团队带头人以及若干名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组成。 2.隶属关系。团队由专业所属教学部直接领导,团队成员可以跨专业、跨部门。 3.成员数量。每个团队的成员数量依专业学生人数不同而异,原则上一个团队不少于5人,一位教师最多能参加2个团队。二、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的任务 (一)总目标 通过团队合作机制,将本专业的学生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融于一体,更好地根据专业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任务 1.专业规划。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对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依据,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提高专业内涵和质量,

突出专业特色,扩大专业规模。 2.教学教改。专业教育教学团队要以突出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建设、特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色建设为原则,以产学研为途径,从教学改革入手,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教改成果。 3.招生就业。建立和实施“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招生就业工作机制,通过狠抓招生扩大办学规模,通过落实就业树立学校形象。 4.学生管理。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推动专业学生管理和德育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 5.实习实训。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途径,改善实训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出一批能够拥有特色技能的“名优”学生。6.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入手,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在专业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7.技能比赛。以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技能比赛标准的依据,以真实企业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为蓝本,规划和组织本专业的校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引导语: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建设好教学团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范文,欢迎阅读!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一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建设目标为: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

机制。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认真研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4.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团队在取得原有的科研教研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教研科研立项,撰写专业论文和编写教材。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件开发、考试方法、实验室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 阶段建设报告 一、团队建设概况 2008年立项以来,经过团队全体成员的努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了任务书的各项指标。 1.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完成团队的师资队伍的结构建设,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更加合理,尤其是团队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果突出。 2.围绕“一个中心、2个目标、3个教师、4个阶段”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高 3.“规划+校本”两大类教材建设共建设规划教材7本、校本教材6本。 4.建设了“通用平台+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已经在2009级学生中实施以课程体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学生反映良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课程评价方式改革。 5.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示范专业项目建设平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引领合肥职教院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安徽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类师资队伍的建设,成效显著。 6.科研成果显著。 7.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下岗工人培训、在职职工培训、“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 机电一体化专业国家教学团队从立项以来把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做 为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团队负责人李雪教授的带领下制定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计划,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策略,使团队在年龄层次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建设过程中,团队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团队的骨干。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是一只充满活力的团队,具体表现在: 1、团队是一只年龄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通过采用“引进来”策略,逐步加大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团队建设以来,已经接收高校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3人、从企业引进技术骨干18人,使得老、中、青比例达到2:4:4。 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引进的青年教师充分考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进步方向,对于从高校引进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又要能很好把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进步并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对于从企业引时的技术骨干,一定要有产品生产与设计经验,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重点培养从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如何将这种企业经验转移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 “引进来”并不是结束,对于每一个引进来的团队成员,团队根据其个人特点制定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共5篇)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确保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决定在学校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一、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1.人员构成。每个团队由一名团队带头人以及若干名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组成。2.隶属关系。团

队由专业所属教学部直接领导,团队成员可以跨专业、跨部门。3.成员数量。每个团队的成员数量依专业学生人数不同而异,原则上一个团队不少于5人,一位教师最多能参加2个团队。二、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的任务(一)总目标通过团队合作机制,将本专业的学生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融于一体,更好地根据专业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主要任务1.专业规划。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对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依据,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提高专业内涵和质量,突出专业特色,扩大专业规模。2.教学教改。专业教育教学团队要以突出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建设、特色建设为原则,以产学研为途径,从教学改革入手,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教改成果。3.招生就业。建立和实施“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招生就业工作机制,通过狠抓招生扩大办学规模,通过落实就业树立学校形象。4.学生管理。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推动专业学生管理和德育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5.实习实训。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途径,改善实训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制度建设,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教学团队是开展教学建设、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其工作目标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开发、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结合实际教学和相关建设工作,培育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等为主要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良好合作精神,年龄、职称及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人员组合。 一、建设内容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促进提高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质量为主要任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人员结构。突出团队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建立合理的教学人员梯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2.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中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实行完整、有效、常规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追求优秀的教学效果。 3.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研发和课程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争取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成果。 4.教学与学术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把教研和教改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争取并承担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能力的转化。 二、申报条件 申报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教学组织,应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已具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和明显优势。要具备以下条件: 1.团队结构优化:团队组织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形成,成员在5人以上(含5人),相对稳定;工作目标明确、统一,协作氛围好,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 教学团队申报主体应是以某一教学组织内(如系、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或工程训练中心等)承担某一课程(群)或专业主干系列课程教学任务为主要职能的相关全体人员的组合。 2.整体素质较高:团队成员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整体优势突显。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近三年) 一、学科与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成果主要有: 科研项目鉴定2项;新立项课题7项,包括:省基金项目2项、省厅局计划项目3项等,新增科研合同总经费137万元,具体如下: 鉴定项目: 1.时滞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6057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鉴定, 2007.1 2.循证医学样本网页收集、分类和相关智能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作子课题鉴 定, 2007.12 新立项主要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37万元): 1.仿人智能控制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Y2006G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9 (5万) 2.复杂信号的智能处理及预测控制,Y2006G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9 (5万) 3.嵌入式仿人智能控制仪表的研究(J06G09),山东省教育厅,2006-2008(6万) 4.苹果配重系统开发,烟台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08.1-2009.12(15万) 5.应急电源系统研究与实现(JS06K31),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6-2008(15万) 6.基于小波的指纹识别算法产业化开发,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8-2009(10万) 7.三维成像技术四轮定位仪,烟台三雄电子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07.12-2009.12(73 万) 8.社区信息管理系统(JS07H57),烟台黄海社区管委会,2007-2008(8万)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20篇。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2004、2005、2007年分别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

(完整版)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建设目标为: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优化目标如下表: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认真研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具体建设目标见下表: 4.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团队在取得原有的科研教研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教研科研立项,撰写专业论文和编写教材。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件开发、考试方法、实验室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凝炼和升华,撰写具有学术价值、对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或省级教研立项。进行教学研究,把教研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水平。具体目标如下表:

2021年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 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 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 3.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修规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 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 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 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6.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 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3 7.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 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 务; 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承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 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勇于 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改革意识, 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 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4.规划、组织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 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管理办法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决定开展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目的 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教师队伍的团队合力与整体优势,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经验的交流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加快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学院计划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院级、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全院首批建设4-8个教学效果优秀、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突出、团队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突出的创新精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有2--4个团队成为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评选条件 优秀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以专业系(部)、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并具备以下条件: 1.团队结构优化:团队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成员相对稳定,建设目标明确,合作氛围浓厚,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

教学团队双师特色突出,拥有一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 2.整体素质较高:团队成员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通力合作,整体优势突显。 3.带头人能力强:团队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与管理领导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并应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 4.教学成绩显著: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及时跟踪产业行业发展与学科专业前沿,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健全,教学效果好。 5.教研成果丰富: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要求,以理论指导实践,将教研成果应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6.教材建设到位: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能够及时反映当代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高水平的新成果,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经教学改革实践检验效果显著。同时,教材评价选用机制规范,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7. 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

兰州大学本科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兰州大学本科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试行) 一、建设目的 坚持走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合作育人,建设一批国际有影响的、国内一流的教学团队。 优化管理机制,加强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注重本科教学基本组织和基础工作的建设,着力解决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难题,搭建教师事业发展的平台。 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聚焦专业特色优势和专业管理规范建设,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年教师相结合,提高整体育人实力。 二、建设内容 (一)制度建设 重视质量管理、内涵发展,探索并建立教学团队运行管理制度,如集体备课、教案撰写、公开课评议、经验交流、课程体系及标准建设,以及自我督导、评估、激励机制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负责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坚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特别热爱教学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能长期致力于团队建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一名教师只能负责一支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以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为建设平台,以相关课程主讲教师为核心成员,并配备合理的助教队伍,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贯彻落实“兰州大学青年教师水平提升计划”,重视青年

教师培养,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并结合团队实际情况,制订专门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计划,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课程建设 重视课程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系统衔接,有效组织课程教学,精心设计实践环节,改革学业评价模式;努力培育精品课程,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课程上网,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教材建设 重视教材的选用、建设和研究,尤其要重视实验、实践和实习教材及讲义的编写;重视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扩展,鼓励编写针对讲授教材的补充学习材料,及时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专业思维。 (五)教学研究与改革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并定期组织有“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学顾问、学院负责人、教学秘书,以及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会,在沟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革新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立足学科前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六)教学成果培育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鼓励团队内部或团队之间开展各类教学竞技比赛。重视教学积累和创造,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托团队培育教学成果,鼓励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励。 (七)国际视野拓展 要特别重视外文经典原版教材的学习、讲授和研究;重视国

关于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 为加强我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8]9号)精神,我校启动省级、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内容 系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依据申报条件,按照择优遴选、重在建设、有利示范的原则组织申报优秀教学团队,每单位申报不超过1个。 学校在系部申报的基础上,遴选1个推荐申报省级建设项目;其余将择优建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申报条件 优秀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要具备团队结构优化、整体素质较高、带头人能力强(带头人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教学成绩显着、教研成果丰富(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教材建设到位(建有省级以上精品教材)等条件。 三、申报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可到的行政公文栏目中下载)一式2份; 2.相关证书复印件及支撑材料单独装订,一式2份。 四、时间要求 1.2008年4月20日前,各单位将申报材料交教务处沈红兵处,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2. 2008年4月21日—23日,教务处将会同人事处组织专家研讨,确定推荐省级建设项目与校级建设项目。 3. 2008年4月24日—27日,择优选出项目进行最终修改、装订,并将终稿交教务处。 4. 2008年4月28日—30日,推荐省级建设项目的材料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省教学团队建设标准和方案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全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自2011年至2015年每年评审100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一)本科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0 引言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对更好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特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断的更新换代,这就要求特色专业教师的教学、学习能力不断更新。仅凭教师个人独自学习和探索己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这就需要组建教学团队,通过在团队中实现教学经验的交流、知识共享、共同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发挥团队中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团队内跟层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高速发展,各学科、各专业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形成了较强的联系,联系性和交叉性使原本处于两个专业的领域,由于某种原因结合在了一起,它们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这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顺应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而出现的,与系部、教研室为单位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教学团队是依托于教学任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群体,它可以克服行政系部及教研室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促进特色专业各类教学资源整合,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使之含有相同或者相近专业领域的教师融为一体,对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3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能有效推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彼此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学团队,教师个人的能力就成为影响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建立高效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不仅可以直接形成更高的个人工作效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间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及教学水平提高。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强调教学团队成员在知识共享、合作、交流等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和成长。另一方面在特色专业及学科构建教学团队,不但能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团队的持续性特征能长期促进这些特色专业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及高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进而推动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养禽与禽病防治》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

见》为指导,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通过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一支 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突出、双师结构合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 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以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建立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创造宽松而严谨的教学与学术环境。在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当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采取措施激励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入教学团队,利用他们在的优势,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团队建设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当紧密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开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来组建教学团队。 (三)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质量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注重师德建设的原则。团队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五)资源整合的原则。鼓励跨学科、跨校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开展多种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发挥校内的优质教学资源优势。 (六)团队水平整体提升的原则。落实教学团队的教师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并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三、建设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