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摘要】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合并症之一,并不是单独的一种原发病,其发生

不仅会加重患者原发病病情,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加重医护人员工作量,造成

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经济上的负担,严重影响着

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压疮是临床护理学上的一大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

发展与完善,目前世界上针对于压疮的预防、治疗已经较为先进,但其发病率并

未明显下降,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不易康复,愈合期较长,易合并

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压疮

在临床上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与压疮治疗相比,在其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避免压疮的发生更为重要,本文现就对压疮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并加以综述,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临床压

疮的预防、护理、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13-02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PU),其主要是指患者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

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供应不足,如得不到及时改

善则会发展成局部软组织溃烂、坏死。发生压疮是多方面的,一种是由于病患家

属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护理经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

中护理不当或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仔细而造成的。由于我们现有的护理资源严重

不足,往往是等患者发生压疮后才去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来解决问题。而压疮一

旦发生则不易康复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其愈合期较长,而且易合并感染等并发症,治疗难度大,一旦压疮恶化则给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庭带来不可忽略的困扰及负担,对患者来说甚至危及生命。现将压疮的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治疗措施,

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作以下综述。

1.危险因素

压疮常见于老年病房、神经内科病房、ICU(重症监护室)、创伤病房、家庭

病房等,其发生发展不仅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而且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精神、经济上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压疮发生的常见病因

主要由外因及内因两部分组成,其中外因主要包括压力、轮椅坐垫导致局部皮温

过高、剪切力、潮湿、摩擦力、污染等,内因主要包括局部营养、循环不良,交

感神经受损,末梢神经感觉减退,重度营养不良,癌症晚期,心力衰竭,皮下脂

肪匮乏,机体水肿等,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发生压疮,主要是由于其皮肤干燥、缺

乏弹性、松弛,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容易造成损伤。此外,患者的活动度、移动度、营养状态、局部皮肤温度、心理状态等均对压疮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除以上因素外,患者自身年龄、吸烟与否、医疗因素等也对压疮的

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预防、护理措施

目前临床上针对于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多由护理人员个人经验进行实践,

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护理人员护理经验差异较大,不能保证患者压疮预防、护理

效果。

2.1 准确评估患者压疮

采用WCUMS评估表、Norton评估表、Braden评估表(修订版)、Waterlow

压疮预防及护理操作流程

压疮预防及护理操作流程 目的 1.使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完整 2.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受压部位出现压疮 3.原有皮肤损害改善或痊愈 用物准备 基础护理车上层:50%酒精,无菌碗,消毒棉球,敷料(凡士林纱布),无菌镊子2-3把,翻身卡,笔,注射器,透明贴,毛巾,大浴巾(2块) 下层:脸盆(内盛50-52C热水)污物盘 操作流程 1.护士查看压疮记录,床号,姓名,病情 2.敲门进入病房,至患者床旁 3.向病人和家属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后评诂病人 “XX女士(先生)您好,我叫XX,您因为不能下床,长期卧床,体质消瘦,局部长期受压,容易(已经)出现压疮,为了防止压疮发生(加重),我现在要帮你做压疮的护理,就是翻个身,按摩下皮肤,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这样您就会感觉舒适些,对疾病的康复有帮助”(对病人本人)“XX女士(先生)您好,我叫XX,您的爷爷因为长期卧床,体质消瘦,局部长期受压,容易(已经)出现压疮,为了防止压疮发生(加重),我现在要帮爷爷做压疮的护理,需要翻身,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这样爷爷会感觉舒适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病人家属) 4.评诂病人皮肤,协助病人翻身 “爷爷,我帮您翻下身”(使患者双手抱于胸前,双腿曲膝,左手扶背,右手扶双膝,轻翻转病人,“爷爷,我看下你后背的皮肤”(轻轻掀开衣物,查看局部情况,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盖好衣被 5.环境评诂(调好室温,关好门窗)“您觉得房间温度怎样,需要升高或降低温度吗” 6.根据压疮的程度与面积准备用物 7.携用物至床旁 8.将盛有温水的脸盆放于床旁桌或椅上 9.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俯卧位或侧卧 “爷爷,我帮你翻过身子,就是侧向另一边,背对着我”(依翻身法将病人侧过去,可请家属立于患者面前,握住患者手) 10.盖好衣被,暴露患者背部 11.将一大浴巾垫于患者身下,一块盖于上半身 “爷爷,我现在要帮您擦洗后背,如果您觉得哪里不舒服,请告诉我” 12.用小毛巾在手上卷成手套样,蘸水拧干,先擦拭患者颈部,询问患者水温是否满意“爷爷,您觉得水温怎么样?需要添加冷(热)水吗?”根据病人需要加水,再次询问至病人满意后,依次擦净肩部,背部,臀部等。 13.按摩背部 1)1按摩者斜站于患者右侧两手掌蘸少许50%酒精以手掌的大小鱼际作按摩 “爷爷,刚开始您会觉得有点凉凉的,是因为酒精的作用,之后您就会觉得皮肤有点发热很舒服了,您觉得我的力道还行吗?需要加重或是减轻吗?”根据病人需要及承受程度加重或减轻力量。 14.从臀部上方开始,沿脊柱两旁向上按摩,至肩部时,用力稍轻,环行按摩,再向下至腰部,骶尾部。 如些有节奏的反复按摩数次,至皮肤轻微发红 15.再用拇指指腹蘸50%酒精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 16.受压处局部按摩(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蘸少许红花酒精紧贴皮肤按摩) 17.按摩毕,用毛巾擦去皮肤上的酒精 “爷爷,您现在是不是觉得皮肤发热了,我帮您把背上的酒精擦拭干净” 18.撤去大浴巾,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并取舒适卧位 “爷爷,现在已经做完了,我帮您翻过来平躺着,您会舒服些,XX女士(先生)请您一起帮忙,慢慢将爷爷翻过来。” 19.压疮护理 1)揭除污染敷料(敷料与创面粘贴,应用生理盐水浸湿后轻轻除去) 2)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稍大于敷料范围,用70%酒精棉球擦拭2-3遍,避免拭入伤口内 3)清理伤口:观察伤口,用生理盐水或其它药物棉球沾拭创面,拭净分泌物,脓液,纤维素膜等;用器械剪除坏死组织,痂皮等;留取标本送细胞培养;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4)创面用药:一般不主张创面用药,感染创面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酌情用抗生素,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5)包扎伤口:根据伤口分泌物量,加盖纱布6-8层以上;外用胶布固定或酌情用绷带包扎 6)换药后处理:安置好患者,按规定处理污物 7)洗手后记录换药情况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高危人群为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者、水肿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患者、使用镇静剂患者、长期卧床的偏瘫、截瘫患者等。 一、压疮的预防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1.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尤其对估计易发生褥疮的患者床铺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1~2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并使患者卧位舒适。 2.皮肤的清洁 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于易出汗的腋窝、腹股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使汗腺排泄通畅,避免细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类或少许滑石粉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肤因摩擦而造成损伤。 3.营养摄入 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4.长期卧床患者的翻身 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1次,左、右侧卧、平卧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的作用。 二、压疮的护理 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 1.治疗措施 淤血红润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继续发展;炎性浸润期护理原则为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浅度溃疡期护理原则为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坏死溃疡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2.受压部分减压 主要为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经常更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拖、拉等,以防止擦伤皮肤。同时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以减轻压力。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发展。 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经常检查患者骨骼突出处以及受压部位,定

压疮护理新进展

压疮护理新进展

压疮护理新进展 压疮概况 ?有文献报道,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 2.5%~8.8%,高达11.6%。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生率在25%~85% ,且8%与死亡有关。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率为10%~25%。 ?一直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护理学领域中的难题。 名称的演变 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 ?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 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压疮的特征 ?发生在骨隆突部位

?由于受压引起 ?深浅不一 ?通常存在坏死组织 ?边缘硬而干燥 ?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 ?疼痛不明显 ?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常呈灰白色 ?继发感染时有恶臭或脓性分泌物流出,穿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 ?病人往往伴有营养不良 ?可发生于任何的压力源 ?可以在数小时内发生 压疮的分期 ?NPUAP1998压疮分期 ?NPUAP2007压疮分期 ?根据伤口的颜色(RYB)分 NPUAP1998压疮分期 (分四期) NPUAP2007压疮分期 ?Ⅰ期(Stage Ⅰ) ?Ⅱ期(Stage Ⅱ) ?Ⅲ期(Stage Ⅲ) ?Ⅳ期(Stage Ⅳ)

?不明确分期Unstageable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Subspected Deep Tissue Injury) 阶段Ⅰ(Stage Ⅰ) ?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 ?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 ?受损部位与周围相邻组织比较,有疼痛、硬块、表面变软、发热或者冰凉。 ?此阶段对于肤色较深的个体可能难以鉴别。 ?可表明“处于危险状态”。 Ⅰ期压疮剖面图和模型 阶段Ⅱ(StageⅡ) ?真皮部分缺失 ?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 ?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 ?无腐肉 ?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摘要】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合并症之一,并不是单独的一种原发病,其发生 不仅会加重患者原发病病情,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加重医护人员工作量,造成 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经济上的负担,严重影响着 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压疮是临床护理学上的一大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 发展与完善,目前世界上针对于压疮的预防、治疗已经较为先进,但其发病率并 未明显下降,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不易康复,愈合期较长,易合并 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压疮 在临床上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与压疮治疗相比,在其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避免压疮的发生更为重要,本文现就对压疮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并加以综述,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临床压 疮的预防、护理、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13-02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PU),其主要是指患者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 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供应不足,如得不到及时改 善则会发展成局部软组织溃烂、坏死。发生压疮是多方面的,一种是由于病患家 属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护理经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 中护理不当或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仔细而造成的。由于我们现有的护理资源严重 不足,往往是等患者发生压疮后才去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来解决问题。而压疮一 旦发生则不易康复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其愈合期较长,而且易合并感染等并发症,治疗难度大,一旦压疮恶化则给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庭带来不可忽略的困扰及负担,对患者来说甚至危及生命。现将压疮的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治疗措施, 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作以下综述。 1.危险因素 压疮常见于老年病房、神经内科病房、ICU(重症监护室)、创伤病房、家庭 病房等,其发生发展不仅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而且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精神、经济上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压疮发生的常见病因 主要由外因及内因两部分组成,其中外因主要包括压力、轮椅坐垫导致局部皮温 过高、剪切力、潮湿、摩擦力、污染等,内因主要包括局部营养、循环不良,交 感神经受损,末梢神经感觉减退,重度营养不良,癌症晚期,心力衰竭,皮下脂 肪匮乏,机体水肿等,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发生压疮,主要是由于其皮肤干燥、缺 乏弹性、松弛,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容易造成损伤。此外,患者的活动度、移动度、营养状态、局部皮肤温度、心理状态等均对压疮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除以上因素外,患者自身年龄、吸烟与否、医疗因素等也对压疮的 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预防、护理措施 目前临床上针对于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多由护理人员个人经验进行实践, 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护理人员护理经验差异较大,不能保证患者压疮预防、护理 效果。 2.1 准确评估患者压疮 采用WCUMS评估表、Norton评估表、Braden评估表(修订版)、Waterlow

预防压疮护理质量检查表(新).pdf

预防压疮护理质量检查表 科室:得分:检查日期:检查人: 项目评定标准标准分扣分标准检查情况 评估 10分护士能正确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压疮的高 危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高危因素患者执行评估率 100%。 10分评估不认真扣 2.5分; 未评估5分; 未掌握评估方法扣5分 病人安全管理30分1.高危患者应在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 2.对外院带入或院内发生的压疮;正确描述压疮情况, 并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填写“压疮报告表”,24 小时内由护士长上报科护士长。 3.对可能发生难免性压疮的患者,护士填写“难免压疮 造口小组报表”,24小时内由护士长上报护士长及科护 士长及伤口造口小组组长,及时检查定性。 4.住院期间压疮患者出现难免压疮,经检查确实采取积 极的护理措施,但因病人的自身条件发生的难免压疮 要填写“压疮报告表”,24小时内由护士长通知护理部, 及时检查定性。 5分 5分 10分 10分 未标识扣2分; 检查不认真扣3分; 未记录扣3分; 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及时上报扣5分; 未及时上报扣5分 预防措施50分1.对有高度压疮危险的患者,由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填 写“难免压疮申报表”,应在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 标识。 2.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可行、正确。 3.患者卧位正确,病床单位整洁、平整、干燥、无皱褶。 4.正确使用防护用具,皮肤护理措施得当,患者皮肤清 洁干燥。 5.有营养支持的措施及指导,做好交接班。 6.病区责任组长、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到 位,加以指导。 7.科室人员对患者防压疮的制度及应急预案与流程熟 知,科室组织学习与考核。 5分 10分 10分 10分 5分 5分 5分 无标识扣2分; 检查不认真扣3分; 未记录扣3分; 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落实护理措施扣5分; 措施不到位扣2分; 卧位不正确、床单位潮 湿未及时更换扣5分; 防护具使用不正确,患 者皮肤脏、潮湿扣5分; 无措施或知道扣2分; 未定期检查扣3分; 未加以指导扣2分; 不熟知扣2分; 未学习、考核扣1分 上报记录10分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记录、交班扣3分;未总结及改进扣2分 3分 3分 4分 未及时上报扣3分; 未记录、交班扣3分; 未总结及改进扣2分 总分100分实际得分

压疮护理进展综述

压疮护理进展 摘要: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是评定护理质量的指标。同时压疮的防护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正确作好患者的护理评估,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压疮,护理进展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液阻塞的坏死状态。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及时应用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压疮发生率。近年来,国内外对压疮及其治疗提出了新概念、新方法,现将压疮护理进展进行论述。 1.压疮概念的更新 1.1 2009国际NPUAP-EPUAP 压疮定义[1]:压疮是指皮肤或/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出部位。这种损伤一般是由压力或者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的。 1.2 压疮的分期 2009国际NPUAP-EPUAP压疮分级系统[1]:I期:指压不变白的红肿,通常在骨突出部位有局部指压不变白的红肿,且皮肤完整。肤色深的可没有明显的压红,但颜色可能与周围皮肤不同。与邻近组织相比,该部位可能有疼痛、硬肿或松软、温期较热或较冷;II期:真皮层部分缺损,表现为一个浅表开放的红粉色创面,周围无坏死组织的溃疡。也可表现为完整的或开放/破溃的充满浆液或血清液体的水疱。创面为一个有光泽的或干燥的周围无坏死组织或淤肿的浅表溃疡;III期:全皮肤层缺损,可见皮下脂肪,但没有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有腐肉,但未涉及深部组织。可有潜行和窦道;IV期:组织全层缺损,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伤口床可能会部分覆盖腐肉或焦痂,常常会有潜行和窦道;不可分期:皮肤全层或组织全层缺损——深度未知,缺损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的实际深度完全被创面的坏死组织(黄色、棕褐色、灰色、绿色或棕色)和/或焦痂(棕褐色、棕色或黑色)所掩盖。无法确定其实际深度,除非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或焦痂以暴露出创面底部。这种情况可能属于III 期或者IV 期。

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及措施模版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一.预防压疮 1.预防局部组织受压 定时更换体位和适当的应用减压设备,是防止局部组织受压的最基本的方法。适当的体位和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以减轻受压部位的受压时间,可防止大部分压疮的发生。患者可按仰卧-左侧卧-俯卧-右侧卧的顺序翻身,患者翻身侧卧时,人体应于床成30°角,以减轻局部压力,可在患者的背、臀部垫软枕、海绵垫、利用物体对臀部产生的弹力来缓冲重力对骶骨的压迫。不易翻身者,可将软枕垫于肩胛、背、臀部,使软组织交替受压,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 2.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半卧位时,床头抬高应小于45°角,以减少骶尾部的剪切力。床铺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应清洁平整,无褶皱,无渣屑。翻身时抬高患者,不拖、拽、扯、拉、推、防止产生摩擦。 3.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净,保持床上平整、干燥,避免潮湿等刺激。尿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失禁的患者应观察其排尿的规律,按时接尿。频繁腹泻或排便失禁的患者,可用油纱布填塞肛门。其方法为将油纱布轻柔塞入肛门2―3cm,每两小时更换一次。塞入纱布的大小因人而异,松

紧适度。更具排便的量与性质,及时调整更换纱布。各班详细评估记录患者身体各部位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动态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1)定时温水擦浴,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皮肤的营养状况。(2)按摩用50%的乙醇或红花酒,用手掌大部分紧贴于受压皮肤,做均匀的按摩,每次3―分钟,红花酒由中药红花、丹桂、赤芍、紫草各10g,侵入500ml60%的乙醇中配置而成,4―5天后即可使用。 5.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蛋白质是机体组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改善织修补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性地营养供给,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力。给患者适当补充含锌的食物,可促进压疮的愈合。对Ⅳ度压疮一直不愈的,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不能进食者采用完全为胃肠外营养(TPN)治疗,保证每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增强患者几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压疮愈合。 二.压疮的防护措施

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及措施护理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预防压疮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在工作中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定时翻身,减少局部组织的压力,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翻身的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情况而定,一般每 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建立翻身记录卡,每次之间按顺时针方向翻身并记录。 2)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卧气垫床,并在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垫气垫圈、海绵圈或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等。 3)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者,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及仔细听取患者主诉,如:皮肤及指(趾)甲的颜色、皮肤温度变化、疼痛等,并适当调节松紧,衬垫应平整,柔软,如发现石膏过紧或凸凹不平,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整。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作用 1)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无皱褶、无渣屑。以避免皮肤与碎屑及衣服床单皱褶产生摩擦。 2)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衣服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发生拖、拉、推等现象。

3)患者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患者大腿下垫软枕。 4)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可在便盆上垫软纸。 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1)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被服的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洗净擦干,局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 2)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因其影响汗液蒸发,致使皮肤受热潮湿。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 2)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蘸少许红花酒精用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环形按摩,由轻到重,每次按摩3-5分钟,已压红的软组织或已发生的压疮,只能用上述方法在周围按摩。 3)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背按摩。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易发生压疮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患者,应考虑进行鼻饲或静脉补充。

压疮护理小组工作计划

压疮护理小组2016年工作计划 按照护理部的安排部署,经压疮护理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目前医院压疮预防和护理现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2016年压疮护理小组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制定工作职责,明确分工 1、根据我院具体工作实际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小组人员结构特点分工管理,小组成员负责科内压疮管理工作。 2、负责各科压疮的指导和护理会诊,疑难压疮由小组联系专科护士进行会诊与指导。 二、规范压疮评估及上报工作 1、加强学习压疮评估、上报及护理表格的正确填写与应用,重视手术病人皮肤情况交接。 2、鼓励压疮上报,指导难免压疮的界定、评估及上报。 3、规范压疮上报流程,定期统计全院压疮评估率、发生率并报护理部。 4、根据上报数据、案例,整理分析,通过干预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带入压疮的控制与愈合。 三、强化全院护士对压疮的认识,提高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水平 1、加强组员自身学习,通过参加省、市压疮管理学习,引进压疮护理新理念并及时分享和更新。 2、压疮小组成员经常就压疮新理念进行沟通,纠正如用消毒剂擦拭伤口、使用烤灯和气圈等误区,传达湿性疗法、自溶性清创等新理念,通过护理查房、院内护理讲课等方式进行压疮新知识普及。

3、条件允许时邀请伤口治疗师到我院对疑难伤口进行现场指导或授课。 4、申请增加预防用具、敷料等,规范压疮预防方法,减少压疮的发生。 5、将压疮各期表现、预防方法制成固定的卡片或宣传画,使护理人员易于辨识,方面临床工作。 6、提高护士收集案例意识,对疑难伤口护理的成功案例进行全员分享。 四、组织压疮护理小组开展压疮预防和护理科研和护理论文的撰写。 五、具体安排 第一季度 1、讨论各科室压疮护理工作存在难点、疑点 2、组织压疮护理专题学术讲座主题:压疮危险评估表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第二季度 1、专科典型、疑难、特殊护理病例的查房或病例讨论 2、进行半年工作小结 3、组织压疮护理专题学术讲座主题:压疮的分期与压疮的危险困素 第三季度 1、专科典型、疑难、特殊护理病例的查房或病例讨论 2、组织压疮护理专题学术讲座主题:本院压疮用具的选择与使用 第四季度 1、专科典型、疑难、特殊护理病例的查房或病例讨论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最新压疮的预防及护理2019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 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高危人群为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者、水肿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患者、使用镇静剂患者、长期卧床的偏瘫、截瘫患者等。 一、压疮的预防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做到“六勤”:勤观察、勤 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1.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尤其对估计易发生褥疮的患者床铺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1~ 2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并使患者卧位舒适。 2.皮肤的清洁 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 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于易出汗的腋窝、腹股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使汗腺排泄通畅,避免细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类或少许滑石粉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肤因摩擦而造成损伤。

3.营养摄入 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4.长期卧床患者的翻身 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1次,左、右侧卧、平卧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的作用。 二、压疮的护理 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 1.治疗措施 淤血红润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继续发展;炎性浸润期护理原则为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浅度溃疡期护理原则为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坏死溃疡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2.受压部分减压 主要为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经常更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拖、拉等,以防止擦伤皮肤。同时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以减轻压力。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发展。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2010年01月22日作者:杨旭作者单位:10009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压疮防治护理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荷兰,大于1%的卫生保健经费用于压疮的防治或支付因压疮所致的住院费用[2];美国的压疮治疗费用每年达10 亿美元[3]。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1]。近几年,不少学者对压疮的产生机制、诱因、预防、治疗及护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为使护理同行进一步了解各种防治压疮的方法,合理选用敷料,提高压疮治愈率,本文对压疮防治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压疮的发生机制及诱因 1.1 压疮发生的机制 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 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4],甚至皮肤组织破溃、糜烂。 1.2 压疮发生的诱因 受压、营养不良、潮湿、摩擦是压疮好发的主要因素。Gossens指出,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5]。长时间受压可以使局部皮肤血流停止,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积聚,造成皮肤、肌肉组织坏死。当病人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也是形成压疮的一个原因。而由于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松软,再加上细菌及毒素的繁殖与增加,更易使皮肤感染形成压疮。 2 压疮的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 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根据Pangs等[6]在香港以亚洲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 分是最佳界值,其中18分~15 分提示轻度危险,14分~13 分为中度危险,12分~10 分为高度危险,9 分以下为极度危险[7]。表1 Braden 量表评分标准(略) 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3 压疮的预防 3.1 减轻病人局部皮肤压力 促进血液循环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规采取2 h~3 h 翻身、叩背1 次,对于水肿、出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教案新部编本(示范)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知识新授阶段: (一)复习原有知识,揭示新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讲授并指导理解:理解压疮发生的机理以及压疮分期和护理 三、知识巩固阶段:以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掌握 压疮分期以及护理预防技巧。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 第三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教学后学生能做到: 1.掌握压疮的概念; 2.熟悉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3.掌握压疮的分期,比较各期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4.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引题:同学们,现在是早上十点钟了,同学们坐了这么久觉得自己的臀部不舒服了吧。你们只是不舒服,而有些人也因为坐或睡太久臀部却已经溃烂,大家请看这个臀部的模型。我们一起复习皮肤解剖结构的知识以及皮肤的作用。 模型展示:臀部压疮模型 大家看这是臀部的模型,上面这两个是溃疡,还有两个部位也已经发红有水疱了,医学上把它称为压疮。那什么叫做压疮?压疮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压疮的产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找到答案。 二、知识新授阶段:

板书: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板书:一.概念 讲授:压疮——(亦称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 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板书:二.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1.原因(1)物理力(2)理化因素:(3)营养不良: 讲授:(1)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通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2)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受压得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大便等的浸渍时,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3)机体营养不良:常见于极度消瘦、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等病人。 板书:2.诱因(1)年龄:(2)活动能力下降:(3)感觉能力下降:(4)单位面积下承受压力过大: 讲授:(1)年龄: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强。 (2)活动能力下降:病人卧床时间相对增加,加之不能随意变换体位,是局部受压 机会增加。 (3)感觉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如脑出血、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病人对皮肤摩擦、疼痛、异物等的敏感度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但无感觉而发生压疮。 (4)单位面积下承受压力过大:如肥胖和水肿病人。 板书:三.压疮的易发部位1.仰卧位2.侧卧位3.俯卧位4.坐位 讲授: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病人的卧位不同,压疮好发的卧位不同。 1.仰卧位——枕骨隆凸处、肩胛处、肘部、脊椎隆突处、骶尾部、足跟等处。 2.侧卧位——耳廓、肩峰部、髋部、大转子、膝部(内外髁)、内外踝等 3.俯卧位——肩峰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等 4.坐位——坐骨结节处 板书:四.压疮的分期及护理 分期(1)淤血红润期(2)炎性浸润期(3)溃疡期 讲授:若局部已发生压疮,则应在全身预防护理的基础上对局部创面进行处理。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和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1.分期 (1)淤血红润期 1)原因:局部皮肤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出现暂时性循环障碍。 2)临床表现:受压的局部皮肤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 3)护理:a.及时除去致病原因,b.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以及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受潮,c.采用红外线照射。

压疮预防误区及护理新进展

压疮预防误区及护理新进展 作者:彭捧先 工作单位: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医院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在压疮的预防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方法。有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普遍缺乏压疮预防及治疗知识,对压疮的防治新进展了解不够[1]。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是压疮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相关知识与实践亟待改善与更新。现将常见压疮防治误区及新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压疮预防;误区;护理新进展 1压疮的定义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可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发生于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及强迫体位的患者。压疮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2]。引起压疮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压力,故称为“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 2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 2.1局部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换体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造成。形成认识上的误区:坐起的患者不发生压疮。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 2.1.1持续性垂直性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越大,组织发生坏死所需时间越短[2]。 2.1.2剪切力是造成压疮的第二位因素。所谓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动而引起。剪切力作用于组织深层,当患者取半卧位时,身体下滑,与髋骨紧邻的组织跟随骨骼移动,但由于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皮肤和皮下组织无法移动,剪切力使这些组织相对移位,因而造成皮肤组织损伤[3]。皮肤挤压、搓拉、各种贴膜的不正确揭开都可造成剪切力。 2.2全身因素引起压疮的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不仅证实了上述全身因素在发生压疮中的作用,而且总结一些的量化指标供临床参考。下述全身因素在压疮发生中也不可忽视: 2.2.1认知功能损害是压疮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意识不清者,较半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大脑警醒水平变化,脑血管病史及老年痴呆均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2.2.2感觉丧失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压迫的疼痛刺激,从而不会自动变换体位或者要求变换体位,就容易引起身体某些局部皮肤的过度长期受压[4]。丧失感觉的部位营养及循环不良,即使中度承压也易发生压疮;截瘫、四肢瘫痪时丧失交感性张力致使循环阻滞,易发生压疮;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并常伴小血管阻塞性病变,故下肢亦好发压疮。 2.2.3麻醉及应用镇静剂麻醉及应用镇静剂的患者也是发生压疮的高发人群。因麻醉及镇静药物的影响,患者反应迟钝,或暂时丧失了对身体某些部位不适的反应,极易形成压疮;有报道,有55%的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发生低氧血症;麻醉药物的阻滞作用,可使受阻滞部位以下的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受压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而易发生压疮[5]。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a13938329.html,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徐正梅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5期 【摘要】杜绝压疮,重在预防。本文阐述了压疮发生的原因、易发部位,介绍了预防、分期及治疗护理的方法。对危重和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以避免和杜绝压疮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预防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危重和长期卧床及瘫痪的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严格交接班制度,以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杜绝压 疮的发生。 1 压疮发生的原因 1.1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经久不改变体位,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见于不正确的半坐卧位或坐位、瘫痪、昏迷、年老体弱、消瘦、水肿及各种原因所致被动体位者。 1.2 皮肤经常受潮湿及磨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如大量汗液、大小便失禁、分泌物、呕吐物、衣服不平整、床单皱折有碎屑、翻身时拖拉、使用脱漆便器等,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抵抗力降低。 1.3 使用石膏绷带、夹板衬垫不当,松紧不适,致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 1.4 全身营养不良或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和防病能力降低都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 2 压疮的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耳廓、肩胛、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俯 卧时还可发生于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部等处。发生部位与患者卧位成正相关。 3 压疮的预防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教案示范

教案作者:龙俊华授课日期:2015年3月17日第1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知识新授阶段: (一)复习原有知识,揭示新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讲授并指导理解:理解压疮发生的机理以及压疮分期和护理 三、知识巩固阶段:以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掌握 压疮分期以及护理预防技巧。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 第三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教学后学生能做到: 1.掌握压疮的概念; 2.熟悉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3.掌握压疮的分期,比较各期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4.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引题:同学们,现在是早上十点钟了,同学们坐了这么久觉得自己的臀部不舒服了吧。你们只是不舒服,而有些人也因为坐或睡太久臀部却已经溃烂,大家请看这个臀部的模型。我们一起复习皮肤解剖结构的知识以及皮肤的作用。 模型展示:臀部压疮模型 大家看这是臀部的模型,上面这两个是溃疡,还有两个部位也已经发红有水疱了,医学上把它称为压疮。那什么叫做压疮?压疮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压疮的产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找到答案。 二、知识新授阶段:

板书: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板书:一.概念 讲授:压疮——(亦称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 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板书:二.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 1.原因(1)物理力(2)理化因素:(3)营养不良: 讲授:(1)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通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2)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受压得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大便等的浸渍时,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3)机体营养不良:常见于极度消瘦、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等病人。 板书:2.诱因(1)年龄:(2)活动能力下降:(3)感觉能力下降:(4)单位面积下承受压力过大: 讲授:(1)年龄: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强。 (2)活动能力下降:病人卧床时间相对增加,加之不能随意变换体位,是局部受压机会 增加。 (3)感觉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如脑出血、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病人对皮肤摩擦、疼痛、异物等的敏感度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但无感觉而发生压疮。 (4)单位面积下承受压力过大:如肥胖和水肿病人。 板书:三.压疮的易发部位1.仰卧位2.侧卧位3.俯卧位4.坐位 讲授: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病人的卧位不同,压疮好发的卧位不同。 1.仰卧位——枕骨隆凸处、肩胛处、肘部、脊椎隆突处、骶尾部、足跟等处。 2.侧卧位——耳廓、肩峰部、髋部、大转子、膝部(内外髁)、内外踝等 3.俯卧位——肩峰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等 4.坐位——坐骨结节处 板书:四.压疮的分期及护理 分期(1)淤血红润期(2)炎性浸润期(3)溃疡期 讲授:若局部已发生压疮,则应在全身预防护理的基础上对局部创面进行处理。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和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1.分期 (1)淤血红润期 1)原因:局部皮肤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出现暂时性循环障碍。 2)临床表现:受压的局部皮肤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 3)护理:a.及时除去致病原因,b.加强预防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以及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受潮,c.采用红外线照射。 (2)炎性浸润期 1)原因: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 2)临床表现:受压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水疱,有痛感。 3)护理:a.对未破小水疱要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 b.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不必剪去水疱表皮),涂以消毒液,用无菌敷料 包扎。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 1.评估:(1)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昏迷瘫患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水肿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者、发热患者、使用镇静剂患者。(2)压疮危险因素评分。 2.护理目标:患者无压疮发生。患者及家属获得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术。 3.措施: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定时翻身减少组织压力:翻身两小时一次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支撑体重的面积增大。 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松紧,观察指甲的颜色,温度变化(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避免硬拉 (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关节活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经常检察按摩受压部位 (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6)健康教育 护理: 1、评估分期:淤血红润期;炎性侵润期;浅度溃疡期;坏死溃疡期。 2、目标:1)压疮病变得到控制创面愈合2)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措施: (1)全身治疗: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 (2)局部治疗和护理 1)淤血红润期:去处危险因素避免牙疮继续受压 2)炎性侵润期:保护皮肤预防感染 3)浅度溃疡期:清洁创面促进愈合 4)坏死溃疡期: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增长(3)健康教育 患者跌倒的预防 1.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病人及婴幼儿等有潜在跌倒危险的人,护士应加强协助。 2.对躁动者应使用保护器具限制其活动以免摔伤。 3.床边桌椅固定放置,日常用品放置在病人易取之处。 4.病床调制低位置,并固定好床脚刹车,必要时加床档。

5.运病人时将平车固定,就位后拉好护栏。 6.患儿下床前放下床档,切勿翻越。 7.病室地面保持清洁无积水,走廊整洁通畅,无障碍物,光线明亮。 8.卫生间、走廊应有扶手。 9.遵守遗嘱按时给患者服药,告知患者服药后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发表时间:2017-08-03T16:15:44.5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3期作者:史冬冬 [导读]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1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悉心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18例,通过减压护理、营养护理、减少皮肤的物理刺激、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有效的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结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预见性观察,可有效预防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166-02 压疮是瘫痪、昏迷、糖尿病、晚期肿瘤患者、大量胸腹水且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压疮,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易导致感染甚至出现败血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应该对其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1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0例,女8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6.39±5.3) 岁,18例患者均无压疮史。 1.2 压疮发生的原因 1.2.1超常的压力实验证明,当局部组织受压超过微细动脉的压力3.9~4.4kpa/cm2时,软组织中的毛细血管血流会阻滞,从而引起组 织缺氧则发生局部坏死。在临床中,肥胖、胸、腹水或水肿患者的超常体重,可增加特重部位的压力。 1.2.2施压时间过长如果压力能够及时缓解,使受压的血管扩张,则可重新恢复血供和氧供,而当9.3kpa/cm2压力持续>2h时,组织 中会有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产生不可逆的组织损坏。毛细血管灌注压约30mmHg(4kpa/cm2),为正常血压的1/4。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内,特别是在骨隆突部位,体重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力,会引起血液阻断和缺氧,压迫时间过长,可导致组织坏死。 1.2.3多种原因造成的组织耐受力下降低蛋白血症造成的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变性退化、真皮变薄、肌肉萎缩、皮肤柔韧消失,对压 力的耐受能力减弱;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可压迫微血管,使皮肤营养血流减少,皮肤弹性降低;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的活性不足,糖、蛋白、脂肪代谢紊乱,使皮肤出现水肿、干燥、韧性下降、痛觉减弱、白细胞吞筮作用减弱,导致皮肤极易受到损坏;老年人由于表皮细胞的生物氧化、能量代谢过程降低、皮肤松驰、干燥,也是压疮的易感因素;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渗出液、引流液等代谢产物、酸性物质的刺激,使表皮的角质层松软、酸性保护膜被破坏,亦可导致压疮的发生。 2.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2.1 减压护理 减压护理是避免患者产生压疮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具体的护理措施。一般情况下,翻身 频率为2h/次,左右交替进行且床头高度不得超过30°。翻身时严格按照护理标准进行,并在适当部位为患者垫上软枕,以增加支撑体重的面积,减少患者局部位置承受的压强。若患者不得不长期坐轮椅,则应减少其坐骨结节所受的压力,可将患者的体位调节为测斜、后仰、前倾等。 2.2 营养护理 营养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营养补充计划。一般情况下,需给患者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锌量高的饮 食,以保证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压疮修复力。若患者压疮严重,长期不能愈合,则应为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且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2]。若患者患者低蛋白症,则应为其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和血浆,以增加患者的血液循环;若患者自身病情严重,完全不能进食,则应为其进行胃肠外营养治疗,以保证为机体提供所需营养。 2.3 减少皮肤的物理刺激 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避免不良刺激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用温水或中性溶液清洁患者皮肤,避免使用肥皂或含乙醇 的清洁用品,以免引起皮肤干燥,擦洗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及时擦洗皮肤和更换床单、衣物,并根据患者的皮肤情况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以减少局部皮肤受刺激。 2.4 心理护理 一般情况下,罹患压疮的患者多为年纪较大、严重骨折、肢体瘫痪的患者,患者本身就会因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焦虑、孤独、急躁的 心理,若患者患上压疮,就会加重病情。此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疏导,向患者讲解长期抑郁、焦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恢复信心以及康复工作配合度。 3.结果 本组患者18例,通过减压护理、营养护理、减少皮肤的物理刺激、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有效的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 4.结论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 疮不只是由于卧位引起的,和患者所处环境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正确的护理方式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当制定有计划的护理方案,从而减少压疮的发生率[3]。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1):305-307. [2]刘春雨,张庆玲.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J].西部医学,2015,(8):142-144. [3]秦娟汝.压疮的预防护理及干预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22):2096-209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