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③颗

②股

10.端午粽

基础过关

一、把

xià

liè

de

yīn

jié

chōnɡ

wán

zhěnɡ

____uān ____òng ____iàn ____ù __òu 二、读

xiě

shēnɡ

wǔ mǐ zhēn

今天中,妈妈做的饭好吃。

三、选

xuǎn

择zé合hé适shì的de量

liànɡ

词cí填

tián

kōnɡ

。(只zhǐ填

tián

序xù号hào)

一()清香一()枣子一()粽子三、读

,连

lián

lián

白白的红红的青青的

能力提升

五、根

ɡēn

wén

nèi

rónɡ

xuǎn

xuǎn

。(只

zhǐ

tián

hào

为纪念屈原,每到__________,我们就会吃粽子,

①中秋节②重阳节③端午节

订正栏

端粽念据

①锅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 端午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会写"午、节、叶"等生字。认识部首"、"。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读长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同学举手猜谜)

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你们觉得好吃吗? 4.有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觉得粽子好吃,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1.猜谜语。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 谜底:()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展示识字情况。 (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2)用多种方法识记。 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2.读一读,连一连。粽zǒng 总duān 端zòng 间ròu 肉niàn 念jiān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教师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齐读课文。3.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四、指导书写,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端午粽》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特有习俗——吃粽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以外婆的端午粽为主线,介绍了端午习俗、粽子的特点以及吃粽子的起源。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传统民俗的喜爱以及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1.准确识读“端”、“粽”、“节”等13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午”、“节”、“叶”等7个生字; 2.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诵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我”对端午粽的喜爱以及对外婆的怀念、感恩之情。 4.了解端午民俗,激发对中华传统民俗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识读13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7个汉字。 【教学难点】 理解“我”对端午粽的喜爱以及对外婆的怀念、感恩之情,感受民俗与亲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出示赛龙舟、插艾蒿、咸鸭蛋、粽子的图片)小朋友们,看了这些图片你联想到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中吃粽子是一项重要民俗,吃过粽子的小朋友请举手!谁来说一说粽子的味道?(指名说)导入新课:是呀,美味的粽子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跟着课文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品尝鲜美的端午粽吧!(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二、初读思考 1.教师范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与情感。

2.过渡,出示问题: (1)给生字注音。 (2)品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粽子?“盼”是什么意思?表明了外婆怎样的心情? (3)品读第2自然段,探究粽子的外形、材质、气味、味道。 (4)品读第3自然段,探究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点?从分粽子给邻居吃看出外婆有何美好品质? (5)品读第4自然段,探究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起源,说说对屈原和端午节的了解。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 1.给生字注音。 (1)出示生字: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 (2)学生结合课文注音,自主标注(指名说)。 (3)出示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品读第1自然段,思考探究。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为什么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粽子? (指名说,明确: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3)出示问题2:“盼”是什么意思?表明了外婆怎样的心情? (指名说,明确:盼望、希望;希望我们回家团圆,共度传统佳节。) (4)齐读课文,读出外婆的希望。 3.品读第2自然段,思考探究。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粽子是怎样做成的?(指名说) (3)出示问题2:煮熟的粽子是什么气味?吃到嘴里味道如何? (指名说,明确:清香;又黏又甜。) (4)齐读课文,读出“我”对粽子的喜爱。 4.品读第3自然段,思考探究。 (1)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点?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优秀公开课教案

10《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 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 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粽子) 2.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板书课题:10、端午粽) 这个题目里藏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分别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换偏旁认识“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换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粽”字,“米”加

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比如“粮”、“粽”、“糟糠”“籽”等。) 3.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 二、探秘方法,科学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词语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么?(指名读一遍) (1)象形字识字。“米”字和“豆”字这两个字是从古代的实物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首先来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从中间被上下分开,逐渐的中间两粒米相连,慢慢又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米”字。再来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颗豆子细分了,种皮、胚根等都有,后来又慢慢简化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豆”字,这两个字你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心字底识字。还有两个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别是“总”和“念”。这两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倒八字头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总”。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忆,口中有所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加一加识字。还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比如“节”、“间”、“分”、“知”、“据”、“带”。首先来看“节”字,草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 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 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粽子) 2、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板书课题:10、端午粽) 这个题目里藏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分别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换偏旁认识“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换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粽”字,“米”加

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比如“粮”、“粽”、“糟糠”“籽”等。) 3、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 二、探秘方法,科学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词语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么?(指名读一遍) (1)象形字识字。“米”字和“豆”字这两个字是从古代的实物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首先来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从中间被上下分开,逐渐的中间两粒米相连,慢慢又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米”字。再来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颗豆子细分了,种皮、胚根等都有,后来又慢慢简化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豆”字,这两个字你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心字底识字。还有两个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别是“总”和“念”。这两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倒八字头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总”。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忆,口中有所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加一加识字。还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比如“节”、“间”、“分”、“知”、“据”、“带”。首先来看“节”字,草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优秀教案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会写“午、节、叶”等生字。认识部首“、”。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读长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同学举手猜谜) 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你们觉得好吃吗? 4.有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觉得粽子好吃,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展示识字情况。 (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2)用多种方法识记。 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教师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齐读课文。 6.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练习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观察分析: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谁是火眼金睛,看得最认真,最仔细。 3.示范写“米、真、豆”等字。重点指导:“竖”画的写法(午、节、叶、米),“真”字的写法。 (1)“竖”画的写法:“午、节、叶”为悬针竖;“米”为垂露竖。 (2)“真”字中间有三横。 4.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5.让学生练习口头组词、扩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了解传统节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板书课题)有没有人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同学们知道得非常多,那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做什么啊?(学生回答)没错,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课件出示有关端午习俗的图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你们家有没有人会包粽子?课文中包粽子的人是谁?(外婆)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数出该自然段有几句话。 (1)外婆是怎样包粽子的?让学生找出描写包粽子的句子。(板书:箬竹叶糯米枣) (2)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如何?(板书:清香,又黏又甜)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

10 端午粽 【教学要求】 1.认识“端、粽、节、总”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真、分、豆” 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昧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种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2﹒生自由说端午节的习俗。(课件出示2粽子图) 3﹒揭示课题并板书:10 端午粽(板书:10 端午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设计意图“米、豆、肉、带” 4个字,可以让学生自主认一认,联系实物图片读一读这 4个生字相关的词,如“大米、黄豆、牛肉、海带”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书中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 事。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 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课件出示3) du ān w ǔ jié zòn ɡ yè m ǐ zh ēn f ēn dòu 端 午 节 粽 子 竹叶 大米 真 是 十分 红豆 z ǒn ɡ ji ān ròu dài zh ī jù niàn 总 会 中 间 鲜 肉 带回去 知 道 据说 纪 念 你认识它们吗? 自己试着读一下。 指正:“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 音,“肉”的翘舌音需要重点指导,注意声母“r”的发音。 (1)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2 遍。 (2)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4) 端午节 粽子 竹叶 大米 真是 十分 红豆 总会 中间 鲜肉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识记生字: 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 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结合偏旁识记。指导学生认识2个新偏旁“立、 米”,识记“端、粽”。 ②熟字、部件方法识记。“端、粽、节、总、据、 念”6个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几 个合体字均可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念”字的声旁 是“今”,不要错看下面“心”字的一点,当成“令”。 ③联系生活识记。“米、豆、肉、带”4个象形字 可 以用联系实物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让学生了解这4个 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新版】

统编版语文一下《端午粽》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以儿童的口吻,以家庭过端午节吃端午粽的事由,向学生介绍了端午粽的由来、样式、色香味等,实际是一篇说明文。课文贴近生活,能很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这个中华传统习俗。 2.课文长句子较多,学生正确朗读有一定困难,且读好长句子是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应安排教学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落实。 学情分析: 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要通过学生实践尝试,然后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不但要培养学生不读破句的能力,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感。切不可采用范读简单的模仿来达到目标。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3.认识偏旁立字旁、米字旁,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如果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愿意与同学分享。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午”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 学生:每人一套“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向家人了解端午节及其习俗。 教学时数:

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说明: 一、让文本与生活对对碰 《端午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上课伊始,带学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二、切身体验,学会表达 教学中,在学习课文对端午粽的做法、味道的描述之后,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后,引导通过尝端午粽,介绍端午粽,让学生对端午粽的外形、味道、种类及端午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三、读中悟,悟中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四、让课堂缭绕乡土馨香 在教学文本时,紧紧围绕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小朋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每年是怎么过端午节,再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或亲身体验走进文本,最后引入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及方言。 教材分析: 《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

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比较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感悟文本时尽量放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理解。教学目标: 1.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 4.能正确读写真、分两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 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 课前准备: 教学、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3. 认识偏旁立字旁、米字旁,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 4. 能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 如果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愿意与同学分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 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 “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午”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 学生: 每人一套“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向家人了解端午节及其习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 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1. PPT出示有关字词: liān——jiānɡ nián——niánɡ ɡuān——ɡuānɡ 两头尖??江南 ?今年? 大娘? 上官 ?月光 树叶??真正 出示任务: 正确拼读和认读红色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 2. 反馈指导: 指名拼读或认读,齐拼读或认读。 3. 小结: 同学们,三拼音拼读是难点,我们要多练习。“叶和“真”字是以前学习的会认读的字,今天,我们学习完课文,它们就要求会正确书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 同学们,课文《静夜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呢?(预设:诗歌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家人的感情。) 课文《夜色》,又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预设:课文告诉我们“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不怕夜色,胆子大了。) 是啊,我们都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成长的。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家庭、家人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 老师板书题目:⑩端午粽。(“端”“粽”注音) 2. 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 反馈指导:指名拼读“端”“粽”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

10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米、分”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等,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通过图文结合,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并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重点: 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米、分”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等,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教学难点: 1、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图片请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会想到什么?(端午节)。是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粽子也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味。孩子们,喜欢吃粽子吗?既然香香的粽子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外婆包的端午粽! 2、在去外婆家之前,请同学们用接力法读好这些词语和句子。出示生字词卡片,用接力法按行认读。(无错就过,有错用放大镜纠正。) 二、读通课文,感知全文。 师:孩子们你们把词语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把课文也会读得非常棒,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自读学习要求。(读自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三、聚焦重点,突破难点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请XXX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请全班女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读了这段你能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

一年级语文下册最新课:端午粽

10 端午粽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书中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课件出示3) du ān w ǔ ji é z òn ɡ y è m ǐ zh ēn f ēn d òu 端 午 节 粽 子 竹叶 大米 真 是 十分 红豆 z ǒn ɡ ji ān r òu d ài zh ī j ù ni àn 总会 中 间 鲜 肉 带回去 知 道 据说 纪 念 你认识它们吗? 自己试着读一下。 指正:“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音,“肉”的翘舌音需要重点指导,注意声母“r ”的发音。 (1)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2遍。 (2)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4) 端午节 粽子 竹叶 大米 真是 十分 红豆 总会 中间 鲜肉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识记生字: 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结合偏旁识记。指导学生认识2个新偏旁“立、米”,识记“端、粽”。 ②熟字、部件方法识记。“端、粽、节、总、据、 念”6个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几个合体字均可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念”字的声旁 是“今”,不要错看下面“心”字的一点,当成“令”。 【设计意图:鼓励多元识字,鼓励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米、 豆、肉、带” 4个字, 可以让学生自主认一 认,联系实物图片读一 读这 4个生字相关的词,如“大米、黄豆、牛肉、海带”等。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10端午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小学语文一年级《端午粽》教学设计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新人教版

(2)指导学生运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生字。认字中找到形近字,并且和 同桌交流形近字的相同之 处和不同之处。 (2)部件组合法。 学生汇报:我喜欢“粽”字, 它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左边 是“米”,右边是“宗”。 我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 它。 八+刀=( ) 今+心=( )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朗 读课文,提出朗读要 求: (1)读准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 读流利。 2.教师指导学生诵 读课文,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 (1)引导学生依据课 文内容找出描写端 午粽外形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说一说 课文中有哪些种类 的端午粽。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课文。 (1)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 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 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 听,纠正字音。 (3)学生汇报读课文,把句 子读通顺。 2.学生品读课文,感知课 文内容。 (1)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读 出描写端午粽外形的语句。 (2)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找 出描写端午粽种类的词语。 5.我知道的粽子的种类有: ( )、( )、 ( )。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2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 —午、真、节。 (1)教师引导学生运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识记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按 照正确的笔顺书写 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总 结本课内容,布置作 业: (1)这节课你都学会 什么了?和同学交 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 识字方法讲给你的 爸爸妈妈听。 1.学生学写汉字——午、 真、节。 (1)运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 字。如:形近字对比法、扩 词法。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总 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先 描红,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汉 字。 午:最后一笔悬针竖不出 头。 真:上短下长,中间三横才 封口。 节:上下结构,注意书写方 法。 2.学生总结本课所学习的 知识。 (1)学生汇报本课的学习收 获。 (2)学生回家把今天学习的 6.做一做。 (1)我们一起来组词。 午( )( )( ) 真( )( )( ) 节( )( )( ) (2)仔细看一看。 (3)认真写一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10.端午粽 一、设计说明 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二、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说课

《端午粽》说课 一、理论依据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 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明确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二、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部分的一课。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一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4篇课文。《端午粽》是其中的第三课,是本单元的一篇散文体裁的课文。 这篇课文选自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作者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本课要求会认识的二类字13个,会写的一类字共7个,新偏旁两个,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端午粽》的课后题中也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将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同时,学生能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大部分学生会观察汉字的结构,能够找到关键笔,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书写汉字。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粽子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读好长句子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对长句子的朗读做重点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够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会写“午、节、叶”等生字。认识部首“、”。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读长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同学举手猜谜) 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你们觉得好吃吗? 4.有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觉得粽子好吃,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1.猜谜语。 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 谜底:() 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展示识字情况。 (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2)用多种方法识记。 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2.读一读,连一连。 粽zǒng 总duān 端zòng 间ròu 肉niàn 念jiān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教师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齐读课文。 6.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练习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3、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 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用“一……就……”说一句话。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 四、课文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准确书写“午”“豆”“节”。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 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准确书写3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传统佳节导入新课 1、做个小游戏:小吃货猜节日。 游戏:小汤圆、圆又圆——元宵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反过来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读题:端午粽。 (1)课题里有两个新偏旁,谁理解? (2)粽子吃过了吧,想一想:粽为什么是米字旁? 3、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设计意图: 揭题小游戏,创设“节日与美食”的情境,不但为课文的学习做 了铺垫,而且在语境中学习了生字“午”,理解本课两个新偏旁。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音。 (1)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 出示: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优质)

10、端午粽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书中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课件出示3) du ān w ǔ ji é z òn ɡ y è m ǐ zh ēn f ēn d òu 端 午 节 粽 子 竹叶 大米 真 是 十分 红豆 z ǒn ɡ ji ān r òu d ài zh ī j ù ni àn 总会 中 间 鲜 肉 带回去 知 道 据说 纪 念 你认识它们吗? 自己试着读一下。 指正:“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音,“肉”的翘舌音需要重点指导,注意声母“r ”的发音。 (1)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2遍。 (2)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4) 端午节 粽子 竹叶 大米 真是 十分 红豆 总会 中间 鲜肉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识记生字: 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结合偏旁识记。指导学生认识2个新偏旁“立、米”,识记“端、粽”。 ②熟字、部件方法识记。“端、粽、节、总、据、 念”6个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几个合体字均可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念”字的声旁 是“今”,不要错看下面“心”字的一点,当成“令”。 【设计意图:鼓励多元识字,鼓励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米、 豆、肉、带” 4个字, 可以让学生自主认一 认,联系实物图片读一 读这 4个生字相关的词,如“大米、黄豆、牛肉、海带”等。训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端午粽》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教材分析: 《端午粽》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外婆包的端午粽,并说明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本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出了端午节外婆盼望家人团聚的画面;第2、3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外婆包的端午粽;第4自然段指出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本篇课文呈现出一幅节日期间温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作者介绍: 屠再华(1932~)笔名杜鹃花,男,汉族,浙江杭州人。 著有散文集《常有灯为伴》、《快乐老家》,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儿童散文诗集《娃娃闹海》、《幼儿文学作品选——小魔伞》,童话集《卖花小鹿》等。曾获浙江省文学类“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三届蒲公英奖优秀作品奖和银奖。 相关资料:

1.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2.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我会写: 午wǔ(上午)(中午)(下午)(午后) 节jié(春节)(过节)(节日)(节目) 叶yè(红叶)(竹叶)(叶子)(树叶) 米mǐ(大米)(小米)(玉米) 真zhēn(认真)(真正)(天真)(真心) 分fēn(分开)(分手)(春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