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总结

2018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总结

2018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总结
2018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总结

2018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总结

2018年,古交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集团公司、山西公司各项安全文件工作要求,对工程施工危险源实行分级管控,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一、基本情况

通过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工作,截至到九月份,共发现安全隐患16处,其中一般安全隐患16处,重大安全隐患0处。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已基本整改完毕。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危险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

我项目部编制了《危险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策划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实现本质安全。

(二)风险防控形势研判

我项目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对风险防控形势进行研究判断,组织学习上级公司安全文件及近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明确安全管理思路,分析当前安全形势。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部分安全隐患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存在整改后信息反馈不及时的情况。

(二)部分安全隐患资料不齐全。个别安全隐患虽已完成整

改,但整改资料未形成闭环,仅存有整改通知单未见整改反馈单,整改情况监督落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秋季防火工作。开展秋季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秋季的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切实加强风场道路施工部位及升压站工程的隐患排查工作,做好相应记录。

(二)加强隐患排查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切实加强秋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施工现场及办公区域的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排查。

2018年危险源再辨识、再评估工作计划

救护大队2018年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强化危险源管控,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实际落实,根据神华大雁集团公司《关于全面开展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总体安排,大队计划于1月10日至3月31日,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现对此次工作安排如下: 一、第一阶段: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2018年1月10日至2月20日)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付文凯 副组长:王旭 成员:高云龙张威周亚斌兰凤刚鲁刚杜宝存刘长江刘刚乔峰苑东文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救护大队各方面系统性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各科室、中队进行任务分解和责任划分,并由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组织对危险源进行审核。 2、由领导小组组长救护大队副大队长付文凯组织各科

室、各中队召开专题会议,就2018年救护消防大队危险源的再辨识、再评估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3、各中队负责组织小队开展危险源收集、整理与初审工作,于2月15日前将辨识结果上报大队战训科、技术科各一份。中队每月持续开展1次危险源再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 4、技术科于2月19日对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学习培训工作。 二、第二阶段:危险源集中审核(2018年2月20日至3月15日) 1、战训科将各中队收集、整理、初审后的危险源统一汇总并结合上一年风险管理手册相关内容进行最后审核。 2、领导小组召开审核会,对危险源审核结果进行确认。 三、第三阶段:完善风险管理手册(2018年3月15日至3月31日) 1、为不断优化危险源数据库,进一步提升危险源辨识成果共享效果,危险源审核结果经确认后形成风险管理手册。 2、各队于3月26日前将本队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总结上报技术科汇总,行成救护大队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总结,并上报安监局体系部。 本项工作是救护大队实施风险预控体系以来再次系统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完成版)

8.1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辨识 8.10.1总则 a.(1)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2)辩识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b.(1)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对危险源进行建档,重大危险源单独建档管理。 8.10.2职责 a.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b.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c.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并报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司备案 d. 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8.10.3管理要求 a.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b.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防范措施。 c.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应急措施。 d.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f.每年12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修订下一年度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e.针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及时传达到全体职工。 8.10.4相关文件/记录 a.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61-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2017年5月“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 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 编制人: 煤矿生产办 二〇一七年五月一日

利民煤矿“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五月份矿井基本生产状况: 1、I0309采区回风下山、辅运下山、I030901回风绕道及华煤副斜井辅助运输石门正常掘进,辅运下山掘进与I030904回顺联络巷贯通; 2、I030901回风顺槽冒顶区域扒通后,向前边支护边延伸风筒排放瓦斯,逐步恢复工作面独头巷的通风工作; 一、通风系统 1、通风系统基本情况 当前主要通风机叶片安装角为0°,主通风机排风量为7528m3/min,矿井回风量为7283m3/min,矿井负压890Pa,矿井等积孔5.004m2,矿井外部漏风率为3.3%,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6.2%;矿井所需风量为6405 m3/min。 2、通风系统评估 (1)通风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评估 利民煤矿建立了健全的通风管理机构,有专职的通风领导、安全管理人员、通风技术人员作为“一通三防”的管理和技术保障力量,人员配备满足工作需要。设有生产办通风组、生产指挥中心监测监控组、通风队等“一通三防”职能单位。特殊工种均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做到了持证上岗。 制定了健全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并能严格执行落实,每年组织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一通三防”相关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保证了各工种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的适用性、有效性;通风安全检测仪表数量满足工作要求,并按要求定期送检。 (2)主要通风机及附属装置评估 矿井所需风量为6405 m3/min,主通风机排风量为7528m3/min,矿井回风量为7283m3/min,实际风量满足计划需要,能够满足井下作业人员稀释瓦斯、降温、风速等要求。风机各项装置、部件齐全完好,性能可靠;每月进行一次主通风机切换工作,每月对主要通风机全面检修一次,记录齐全;回风立井防爆盖及地面、井下反风设施齐全有效,设有专人定期维护检查;机房附属装置均完好,使用正常;在线监测系统监控有效,监测主通风机运行的开停传感器、主通风机停机报警系统、风门位置显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齐全完好;监测风道内全压和静压的U型压差计、风速和负压传感器齐全完好,各类安全防护到位;主要通风机双回路供电,能够保证主通风机风机连续不间断运行。 (3)井下通风系统评估

2018年危险源辨识考试试卷-有答案

危险源辨识培训考核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少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计60分) 1.危险源识别的判定方法:( ACD ) A.是非判断法 B. 忽视法 C.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D=LEC法) D.目视法 2.危险源的控制与消除方法:(ABC ) A.按操作规程作业 B.加强防范意识 C.加强教育培训 D.听之任之 3. 现场吊运起重作业时,哪些行为会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ABCD ) A. 捆绑不牢; B. 吊挂不牢; C. 吊运时从人的上空通过;D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有浮动物; 4. 行车特种设备在使用中,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为:( ABCD ) A.起重伤害 B.高空坠物 C.机械伤害 D.触电 5.行车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哪种主要情况造成的:( ABD ) A. 钢丝绳断丝、腐蚀、变形 B. 错误操作 C.清洁清扫 D. 吊钩变形或有裂纹 6.车间使用的电焊机,违规操作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分为( ABC ) A.触电 B.中毒、火灾和爆炸 C. 职业病 D.高处坠落 7.以下哪些是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 ACD ) A.焊接作业不带护目镜 B. 设备无接地 C.电源线破损老化 D.焊机手把线接触不良 8.切割作业时,易发生的伤害事故有哪些?( ABD ) A.灼烫 B.眼睛损伤 C.火灾 D.机械伤害 9.以下哪些是打磨作业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的伤害( ABC ) A.触电 B。机械伤害 C。职业病 D.爆炸 10.机动车辆存在哪些问题时,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ABCD ) A.转向装置不牢固可靠 B.司机无证或酒后驾驶 C.超速行驶或超载 D.刹车、转向灯、照明、升降控制系统失灵 11.高处作业时,存在的危险隐患( ABCD ) A.梯子防护装置缺损 B.攀坐不安全位置 C.忽视安全警示 D.零部件、工件摆放不合理

xx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附件30 XX公司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制度规定了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有关的活动中,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范围、方法、步骤,重要危险源涉及更新的具体要求。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危险 控制工作。适用于对新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评价及控制工作。 第三条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第四条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又叫做“危害因素”。 第五条危险源辩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第六条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 第七条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八条可容许风险:根据本公司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方 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第九条职业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访 问者和其他人员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第十条相关方:与本公司的职业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第十一条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㈠过去时态:以往遗留的职业安全问题和过去发生的职业安全事故。 ㈡现在时态:现在正在发生,并持续到未来的职业安全问题。 ㈢将来时态:将来可能产生的职业安全问题,如新项目带来的、法规变化带来的和不可预见的职业安全风险。 ㈣正常状态:指固定的、例行性的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职业安全问题。 ㈤异常状态:虽在计划之中,但不是例行性的活动。 (六)紧急状态:突发性的灾害情况。 第十二条第一类危害:即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能量载体)和危险物质。 第十三条第二类危害:导致约束、限制第一类危害的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第十四条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十五条三同时: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第二章职责 第十六条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负责重要危险因素管理方案及控制措施的批准。 第十七条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十八条安监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1.评价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5.2.2.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评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 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初始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1)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识别出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事故危险; (2)对存在的危险进行危险分析,按危险等级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排整改进程; (3)总结企业原有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绩效,明确推进安全标准化需要改进的目标. 二、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 生产工艺简介 该项目利用氯碱工业的废料——稀硫酸(浓度小于76%,不具脱水性)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基础原料硫酸镁,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报告

页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1.评价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5.2.2.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评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页脚 页眉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页脚 页眉 SH 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初始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

2018新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 1.定义 (1)危险化学品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临界量 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生产单元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5)储存单元 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儲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具体见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略)和表2—未在表1中

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危险化学品的纯物质及其混合物按规定进行分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应按表1确定;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其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应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时,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S = q1/Q1+ q2/Q2+...十q n/Q n≥1 式中:

2018年危险源辨识通知

通知 日期:2018-3-5文号:01191802003 发:各部门 由:安全保障部 页数:3 关于:开展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活动 为了全面梳理和辨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评价并判定其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的管控措施及应对方案,达到预测和防控环境因素、危险源的目的,防范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公司决定开展2018年“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辨识和更新”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辨识内容: 1、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环境因素辨识部门为:设备维修、生产管理、轮胎物流、华臻物流、安全保障部,其它部门可不参与。 2、危险源、重大风险因素(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要求公司各部门参与辨识。 二、辨识范围: 1、公司所有工作岗位、作业场所及涉及的工艺流程和业务过程的环境、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 2、以公司范围内所有的活动、人员和材料、设备、生产过程产生的环 境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危害为对象,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 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所涉及的一切风险因素。 三、工作流程: 按照班组全员辨识→部门汇总、评价→安全保障部审核、定稿→主管 领导批准→发布、公示→组织员工学习的方式进行。

四、工作安排: (一)辨识与评价阶段:3月6日—3月12日 1、各部门要以班组为单位,参照2017年辨识结果,并结合一年来的事故、险兆情况,采用现场查证与经验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增风险因素、环境因素进行再辨识和补充。 2、部门组织对班组辨识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采用打分法和是非判断法再次进行评价,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风险因素辨识内容:因人员违章或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自己或他人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因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况,对自己或他人可能造成伤害的情形;办公场所用电设备的不安全使用和隐患情况;各场所消防隐患及可能发生火灾的因素;环境变化后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形;其它可能发生事故和存在风险的情形。环境因素辨识内容:工作各环节中向大气、水体、土地的排放及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释放。 (二)部门上报及公司审核阶段: 3月13日至3月20日 各部门汇总班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与《重要风险因素清单》,经部门领导审核签字后于3月13日下午5:30前报公司安全保障部。安全保障部进行修订和审核,确定本单位的重要风险管理对象与控制措施,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在集团安技部备案。 (三)公示、宣贯阶段:3月20日至3月31日 将“清单”在各班组园地张贴公示,部门以事故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为目的,组织开展环境因素、危险源“口述手指”培训(建立培训记录),尤其要做好新进员工的“两因素”培训工作,要求全员100%掌握本岗位的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及防范、控制方法。 (四)持续控制阶段:4月1日至次年再辨识阶段 对于辨识出来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要加强日常运行监控,同时,将这项工作与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危险源辨识_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 目的 辨识及评价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4.2 行政管理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并负责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 4.3 各部门负责参与本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时机 a)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建立时; b)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时; c)相关方提出要求时; d)公司厂区扩大或搬迁时; e)新产品开发、新设备投入时; f)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已达成时。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危险源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以公司所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的职业健康风险为依据,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业务活动内容包括:生产现场、工作场所、设备、人员(进入作业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员工、临时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等)和工作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组织内存在的危险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组织的常规活动(正常活动),如正常生产活动、危险化学品、油品以及其它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活动等; 2)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包括异常活动(如停电、停机、设备维修、临时抢修活动等)和紧急情况下的活动(如发生火灾、坍塌等情况下的抢救活动); 3)所有进入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及与办公区域难以划分的生活区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等; 4)与产品实现过程相关的所有场所,包括生产现场作业场所、办公场所和相关的生活场所等(如宿舍、食堂、饮用水源等); 5)与生产实现有关的所有设施,包括所有场所内的相关设施,如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资等; 6)工作场所内由外界提供的设施,如组织所租赁的建筑物、设备等。 5.2.2 危险源辨识依据和途径 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3)根据实际经验确定的与公司有关的危险源; 4)公司和类似组织发生的事件和事故的信息; 4)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5)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6)工作场所环境,应急救援岗位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一、编制依据 1、《张承髙速承德段TJ7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图纸汝技术规范。 2、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涌施工技术规范》、《公路隧道 施工枝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3、现行《公路施工手册》強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一一公路工程 部分》。 4、《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5、现场勘探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二、隧道施工桥猊 张承髙速承德段TJ7标干松坝特长隧道上行找长4470km,起点里程K176+884,止点里程K181+354;下行线长4506km,起点里程K176+812,止点里程K181+318。隧道进口端明洞8米、出口端明洞96米,建筑界眼宽10.75米x 5.00 米。 干松坝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受地形限制,隧道平曲线左幅:R2400( 1148.077 ) +缓和曲线(260m ) +直线(1578.199 ) + 缓和曲线(240m ) + R2100 ( 752.512 ) + 缓和曲线(240m ) + 直线(287.212 );左幅:R2100( 1028.592 ) + 缓和曲线(240m ) + 直线(1661.432 ) +缓和曲线(240m ) + R2150 ( 776.143 ) + 缓和曲找(240m ) +1线(283.833 )。隧道内最大起髙为3%;其余段为直线段。隧道右线纵玻为1.95/3616+1.0/854,左线纵坡为1.96/3688+1.0/818。隧道进口洞门 为端晴式,出口为削竹式O 表2"干松損特长柬道简况表

2 全线按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进行测设,其主要技术标准:设廿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隧道建筑界眼:宽10.75 米,高5.0米;胳面类型:隧道内采用水泥混凝土;地靈烈度区:VI区。 3、工程自然条件 3.1? ? ? a 本路段在冀西北山区干松坝森林公园北侧,山髙坡陡,沟谷发育且多被深切,自然坡度25~45°,局部可达50°以上,岩石出露较务,自然环境差,属典型的山龄重丘区高速公路。 3?2气象特征 沿线属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冬季干寒漫长,夏季促短,无霜期短为73-80天,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为7.5 °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2800小时。 3.3.1构造、水文及地震 隧址区内出露地层为朱罗系凝灰岩,整体上新构造运动较弱,属相对稳定地区。但隧道进口偏压段和出口风枳沙段,开挖时易发生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水文地质情况: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体含水量较少,对施工和混凝土结构无大影响;地震地质情况:为VISE,对隧道无影响;岩土工程地质情况:隧址区未见斷层,未发生过地震,区域相对稳定;隧道围岩全部为凝庾岩,根据围岩级别分级有关规定,隧道围岩划分情况见:表2-1-1《干松坝特长隧道简况表》。 3.3.2不良地质现象 隧道进口设于山依斜坡,表层蒔石覆盖,下伏强风化凝更岩,节理发育,属V级围岩段,隧道开挖支护时易产生偏压和零星掉挟规象。隧道出口位于山体斜坡上,预廿300米风枳抄段,极不稳定,施工时非常容易塌方,成洞难度较大。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2018年3月(标准)

注:1、L ——可能性;E ——发生频率;C ——危害程度; 2、风险等级:如果风险值D ≥160则为重大风险,对应危险源为不可接受风险危险源;D <160为一般风险,对应危险源为一般危险源; 3、现有风险控制措施:A 、按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管理;B 、制定制度,规范操作;C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定期检查; D 、加强警示、注意安全;E 、加强设施检修,确保完好;F 、加强协商沟通/签订安全协议;G 、加强教育培训;H 、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应急响应。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表 部门: 姓名: 岗位: 时 间: 2018年3 月 8 日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表 序号 场所 危险源 潜在危害类别 LEC 评价法 控制策略 控制措施 例图 发生可能性(L ) 暴露的频繁程度(E ) 后果(C ) 判断 依据(D) 风险 等级 1 材料 装卸场 材料淋雨损坏 财产损失 10 10 1 100 3 显著,需要整改 A 、C 2 钢管卸载人力操作 砸伤 10 2 7 140 3 显著,需要整改 B 、C 、D 3 钢管堆放无固定 滑塌 10 10 1 100 3 显著,需要整改 A 、B 、C 、D 、G 、H 4 人员站在钢管上 滑到、摔伤 10 3 3 90 4 一般,需要注意 A 、 B 、 C 、 D 、F 、G 5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未佩戴带PPE 受伤 10 6 3 180 2 高度危险,要立 即整改 A 、 B 、 C 、 D 、 E 、G 6 人员现场抽烟 火灾 10 6 3 180 2 一般,需要注意 A 、B 、C 、D 、F 、G 、H 7 未设置安全标识 受伤 10 10 3 100 3 显著,需要整改 A 、B 、C 、D 、G 8 场地硬化,车辆清洗 污染环境 10 10 1 100 4 显著,需要整改 A 、D 9 施工围挡破损 财产损失 10 10 1 100 4 显著,需要整改 A 、C 、D 、E 10 安全网脱落,破损 砸伤、坠落 10 2 15 300 2 高度危险,要立 即整改 A 、 B 、 C 、 D 、F 11 钢管车辆拉运固定 受伤 10 10 15 300 2 显著,需要整改 A 、B 、D 12 钢管堆区混乱放无明显标志 污染、财产损失 10 10 1 100 3 显著,需要整改 B 、 C 、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 识(通用版) 对于危险源的认识,一直以来大家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各企业为了通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都在咨询管理公司的指导下整理了公司各部门的危险源,并形成了危险源辨识清单,但是大多数的结果都有是,将危险源辨识清单摆放在资料柜中储存,每年再拿出来更新几条,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这其实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作法,完全将危险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掉了,本着让大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以下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过程进行一些基础的说明,希望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危险源及风险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另外一种定义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GB/T28001-2001)术语和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对危险源的定义中没有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关于重大危险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中有明确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我们公司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工业城天然气站属于标准所称的重大危险源) 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活动总结

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Ⅲ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活动工作总结为了有效控制重大事故,实现对我标段重大危险源的全面监控,提高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方案》,特地组织了此次专项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对本标段施工区域重大危险源的动态掌控,有效的控制了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现就活动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体系人员,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为了保障“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专项活动顺利开展,便于统一部署和指挥,项目部组织了管理体系人员,制作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并根据制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方案》,将专项整治活动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各个施工班组,促进了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活动 (一)普查辨识,查无所漏,准确评估。 通过普查辨识,项目现阶段统计普查出重大危险源37处,后经项目部评估核查,补充确定为41处。其重大危险源具体分布如下: ①特种机械设备安装和拆除2处(黄家寨大桥架桥机安装拆除和观音河大桥架桥机安装拆除各1处); ②高处作业12处(K114+953~K173+121.6); ③起重吊装6处(标段6个预制场起重吊装作业);

④基坑支护10处(芦柴沟大桥、白河荡大桥、兴隆互通和观音河大桥的地系梁、桥台深基坑以及其他涵洞开挖基坑); ⑤土石方爆破施工4处(K141+560~K141+620、K146+301~K146+377、K159+962~K160+135、K164+232~K164+323); ⑥桩基开挖施工2处(李家湾大桥、芦柴沟大桥); ⑦高边坡开挖、防护施工5处(K125+422~K125+520、K141+500~K141+720、K146+200~K146+270、K151+300~K151+370、K160+170~K160+223); (二)做好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 普查辨识工作完成后,立即着手完成了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并附照片、监管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三、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 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任务是对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辨识登记,进行检测评估,实施监控防范,对有缺陷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实施治理。为了使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项目部《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方案》中制定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措施,做到一切有标准、有方案、有依据,实现对活动关键阶段的严格把关。重点开展了以下5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活动期间,共编制上报了10类危险源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包括《施工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吊装专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目录 1、目的................................................................ - 1 - 2、适用范围............................................................ - 1 - 3、引用标准及文件...................................................... - 1 - 4、职责................................................................ - 1 - 5、工作程序............................................................ - 1 - 6、实施过程............................................................ - 6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梁场管理范围内所有管理活动和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其风险性进行评价,划分风险类别,明确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安全技术措施,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梁场施工全过程、生活区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价和控制。 3、引用标准及文件 3.1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2 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 3.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 3.4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4、职责 4.1 安全质量部职责: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指导梁场对重要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策划。负责汇总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必要时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件。 4.2设备物资部职责: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4.3工程管理部职责:配合安全质量部指导梁场进行重要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4.4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区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1)危险源辨识:梁场在开工前进行危险源辨识。梁场安全质量部、工程管理部、设备物资部、综合办公室等有关人员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危险源; (2)确定风险等级: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进行等级评定; (3)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现有的或计划的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

后勤服务中心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总结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总结 根据《大雁公司关于全面开展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神雁安〔2018〕6号)要求,结合中心实际情况,中心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并从1月10日开始,开展全中心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 一、工作部署 1月10日由中心副主任组织各部室、单位负责人召开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专题会议,首先对《大雁公司关于全面开展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进行宣贯,并制定中心的辨识和评估计划。 二、工作开展安排 2018年1月10日至1月20日各部室、单位对工作任务进行梳理。 2018年1月21日至2月10日根据工作任务辨识危险源。 2018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2018年2月15日至3月1日对危险源制定管控标准及措施。 2018年3月2日至3月4日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审核并编制风险管理手册。 三、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难点 1.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危险源辨识不准确、不全面、不到位,管理措施及标准不严谨、不规范。

3.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一线工作人员多数辨识内容简单,表达不具体。 4.个别单位或部门对待此项工作不认真、应付了事和未按计划时间节点完成辨识。 四、风险概述 中心通过将近2个月的工作开展,梳理出工作任务共70项,辨识出危险源共670个。其中一般风险危险源325个,同比去年增加33条;低风险危险源185个,同比去年增加32个;中等风险危险源145个,同比去年增加34个;重大风险危险源15个,同比去年增加4个。人员方面危险源增加74条,机械方面危险源增加31条,环境方面危险源增加17条,管理方面危险源减少19条。 通过辨识发现危险源大部分管理对象是对于“人”的,其次是“管理”,中心在制定防范措施时,重点是“人”的管理,今后进一步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技能,降低安全风险,避免隐患产生,杜绝事故发生。 二〇一八年四月九日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每题3分,共45分) 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B)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C)实现对(B)的控制或消除。 A、隐患 B、危险源 C、管理对象 D、风险 2、下列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是(ABCDE) A、操作不安全性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C、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D、决策失误 E、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 3、下列属于机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ABCDE) A、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 B、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 C、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 D、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E、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 4、按危险源隶属的系统分类可分为(ABCD) A、人 B、机 C、环 D、管 5、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涉及所有的系统,包括(ABCDE) A、生产系统 B、非生产系统 C、所有工作任务 D、生产工艺 E、紧急与意外情况 6、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包括(ABCD) A、事故发生机理 B、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 C、相关的技术标准 D、企业内部信息

7、(B)是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A)才能确定管理对象,进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 A、危险源 B、危险源辨识 C、风险 D、风险预控 8、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ABCD)。 A、来自人员的风险 B、来自机(物)的风险 C、来自环境的风险 D、来自管理的风险 E、其他 9、制定标准和措施的目的(ABC) A、控制或消除风险,遏制事故发生 B、指导员工按照标准规范作业 C、管理者按照措施监督落实 D、《风险管理手册》中要求的 10、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若风险值为16,属于(C)。 A、特别重大风险 B、重大风险 C、中等风险 D、一般风险 E、低风险 11、以下不属于人员方面危险源的是(D) A、违章操作 B、违章指挥 C、失职 D、工作地点照明不足 E、酒后工作 12、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及实际需要,可将风险预警等级设置为5级,其中中警信号灯的颜色为(B) A、红色 B、黄色 C、橙色 D、绿色 E、蓝色 13、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包括(ABCD) A、提炼管理对象 B、制定管理标准 C、确定责任人/管理人员/监管部门/监管人员 D、制定管理措施 14、机械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ABCDE)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新版)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60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新版)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1目的 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影响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评价危险、风险因素,并确定、更新重大危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灾害、控制风险,对风险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区域或运行条件中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管理。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治理方案的批准。

3.2各部门配合安全环保部识别本部门的风险因素,并负责制订本部门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 3.3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对风险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进行评审。 3.4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隐患,接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重大隐患通知,并建立档案,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3.5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4程序 4.1成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组织: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