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概论

微生物学概论

微生物学概论
微生物学概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货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总称。他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23】由于划分微生物的标准仅仅是按照微生物的形态大小,所以微生物的成员就十分的庞大。按照粗分起来算,可以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又称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21】现表解如下:

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

小(个体微小)

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

单细胞

简(结构简单)简单多细胞

微生物

非细胞(即“分子生物”)

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

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低(进化地位低)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

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

病毒)

二·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

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出现。可是,对于数量无比庞大,分布极其广泛并且始终包围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却长期缺乏认识。【17】例如,你是否会想到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在其呱呱坠地的瞬间,就有多种微生物从其四周趁机赶上,争先恐后的前来“圈地”,“瓜分”和“占领”这么一个“无菌动物”的口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等“风水宝地”,并且从此发展成为两者须臾不可分离的人体正常的菌群或终生伴生微生物?又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的食物和饮料中,竟有这么多的微生物及其产物在默默地为我们提供可口的滋味,丰富的营养和健康的保障?原来,我们面前琳琅满目的食品——酸奶,酒类,馒头,面包,蛋糕,干酪,酱油,味精食醋,泡菜,腐乳和各种食用菌等都是由微生物加工而成的或者本身就有的微生物!再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大有两万次呼吸活动中,有多少种微生物在进进出出,它们和人体会发生些什么关系?此外,在我们偶遇病原菌侵袭而不幸感染上传染病时,

你是否意识到我们体内正在与微生物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而在治疗过程中,你又是否想到那些疗效最好的药物,大多数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至于包围着整个地球表层的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其中包围着的难以计数的微生物与地球生态平衡,地球化学循环,农牧渔业生产以及与人类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关系,更是常人难以感知的。因此,在微生物学建立之前,人类曾经长期处于“生在细菌中不知细菌”或“微盲”(微生物只是盲)的迷惘状态。

处于“微盲”状态的人类,对于其身边万分活跃的微生物世界只能是表现出“视而不见,嗅而不闻,触而不觉,食而不察,得其益而不感其恩,受其害而不知其恶”的愚昧状态。【2】。这从人类历史上曾经遭遇过多次严重瘟疫而大批死亡的惨痛事实就可以充分说明,例如,鼠疫(黑死病),天花,肺结核(白疫),流感,疟疾和梅毒瞪的大流行。直到今天,多种新发传染病和再现传染病还在疯狂滴侵扰和残害人类,例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疯牛病,乙型肝炎和结核病等。在人类历史上,因为传染病的的大流行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要大大地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例如,6世纪,14世纪和20世纪初的3次鼠疫流行共殃及近2亿人口,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共约7350万(分别是1850万和5500万);【8】发生于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曾经导致5000万以上人口的死亡,被成为世界瘟疫或黄色妖魔的艾滋病,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后,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至今已经导致约4000万人口的死亡(2008年)【13】;此外,在19世纪中叶,由于欧洲过分偏重种植高产作物马铃薯,在1845—1846年的收获季节恰与气候异常,潮湿多雨,终于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大面积流行,最终造成历史上著名的“爱尔兰大饥荒”,毁灭了当地5/6的马铃薯,致使爱尔兰的800万人口中,直接饿死或者间接病死了150万人,另有164万人逃往北美谋生。【18】由此可见,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级物种的人类,若因微生物的个体渺小和行为的变换莫测而不加研究,那么当遇到这些自然界中最小,最低级的物种对人类进行肆虐时,就会显得极其虚弱甚至不堪一击。

三·微生物难以认识的主要原因

⑴个体微小【5】:细菌是一类典型的微生物,其细胞直径一般只有0.5—1.0微米,大约是人头发直径的1/60—1/120;无细胞构造的病毒颗粒,其直径仅仅约为细菌的1/10,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细菌,而病毒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了。在人类历史上用肉眼观察到的第一个细胞是荷兰科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观察到的树木栓细胞。显微镜是人类初步踏进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⑵外貌不显【5】:微生物因为其个体微小而为人类肉眼不可见,虽然其群体可以长得很大,形成特征鲜明,人眼易见的菌落,菌苔或者子实体,但是在微生物学创立之前,这些形态仍然属于平淡无奇,无法激起人们去深入研究他的好奇心。⑶杂居混生【5】: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一般都是许多种相互杂居混生在一起的,如果不对这样的微生物群体进行纯种分离,人们就无法了解某一种微生物的具体生命活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及其科学派在对杂居混生微生物进行纯种分离方面的贡献最大【16】

⑷因果难连【5】:在微生物学创立之前,要从许多表面现象中判断其原始动因是否由微生物所引起,实在是一件绝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例如,食物为什么会腐败?酒类何以酿成?鼠疫为何流行?即使在微生物学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但遇到教科书上还未记载过的新现象时,由于因果难连的存在,总是令无数学者煞费苦心,

他们往往经过无数艰难曲折,最终才有极少数幸运者赢得了成功。

四·微生物学发展史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步步逐步克服上述难以认识微生物的四个主要原因,不断地探究他的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以及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现主要将它分为5个时期:【1】

⑴史前期:时间:约8000年前——1676年;

实质:朦胧阶段;

开创者:各国劳动人民。其中尤以我国的制曲,酿酒技术著称;

特点: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

⑵初创期:时间:1676年——1861年;

实质:形态描绘阶段;

开创者: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先驱者;

特点: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

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⑶奠基期:时间:1861年——1897年;

实质: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开创者:①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②科赫——细菌学奠基人;

特点: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

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

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

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⑷发展期:时间:1897年——1953年;

实质: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开创者:E.Bu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

特点: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

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

寻找微生物的有宜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

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⑸成熟期:时间:1953年——至今;

实质: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开创者:J.Watson和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特点: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

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

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

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

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各领域飞速发展;

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和合成生物学时

代的到来。

五·海洋微生物

⑴·特性:

海洋微生物是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但由于学科传统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海洋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3】

作为分解者它促进了物质循环;在海洋沉积成岩及海底成油成气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还有一小部分化能自养菌则是深海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25】。海洋细菌可以污损水工构筑物,在特定条件下其代谢产物如氨及硫化氢也可毒化养殖环境,从而造成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但海洋微生物的颉颃作用可以消灭陆源致病菌,它的巨大分解潜能几乎可以净化各种类型的污染,它还可能提供新抗生素以及其他生物资源,因而随着研究技术的进展,海洋微生物日益受到重视。

与陆地相比,海洋环境以高盐、高压、低温和稀营养为特征。海洋微生物长期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而生存,因而有其独具的特性。

①嗜盐性

海洋微生物最普遍的特点。真正的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必需海水【12】。海水中富含各种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钠为海洋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所必需此外,钾、镁、钙、磷、硫或其他微量元素也是某些海洋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22】

②嗜冷性

大约90%海洋环境的温度都在5℃以下,绝大多数海洋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较低的温度,一般温度超过37℃就停止生长或死亡。那些能在0℃生长或其最适生长温度低于20℃的微生物称为嗜冷微生物【9】。嗜冷菌主要分布于极地、深海或高纬度的海域中。其细胞膜构造具有适应低温的特点。那种严格依赖低温才能生存的嗜冷菌对热反应极为敏感,即使中温就足以阻碍其生长与代谢。

③嗜压性

海洋中静水压力因水深而异,水深每增加10米,静水压力递增1个标准大气压。海洋最深处的静水压力可超过1000大气压【11】。深海水域是一个广阔的生态系统,约56%以上的海洋环境处在100~1100大气压的压力之中,嗜压性是深海微生物独有的特性。来源于浅海的微生物一般只能忍耐较低的压力,而深海的嗜压细菌则具有在高压环境下生长的能力,能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其酶系统的稳定性【4】。研究嗜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必需借助高压培养器来维持特定的压力。那种严格依赖高压而存活的深海嗜压细菌,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迄今尚难于获得纯培养菌株。根据自动接种培养装置在深海实地实验获得的微生物生理活动资料判断,在深海底部微生物分解各种有机物质的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④低营养性

海水中营养物质比较稀薄,部分海洋细菌要求在营养贫乏的培养基上生长。在一般营养较丰富的培养基上,有的细菌于第一次形成菌落后即迅速死亡,有的则根本不能形成菌落【10】。这类海洋细菌在形成菌落过程中因其自身代谢产物积聚过甚而中毒致死。这种现象说明常规的平板法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分离海洋微生物方法。

⑤趋化性与附着生长

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虽然稀薄,但海洋环境中各种固体表面或不同性质的界面上吸附积聚着较丰富的营养物。绝大多数海洋细菌都具有运动能力。其中某些细菌还具有沿着某种化合物浓度梯度移动的能力,这一特点称为趋化性。某些专门附着于海洋植物体表而生长的细菌称为植物附生细菌【20】。海洋微生物附着在海洋中生物和非生物固体的表面,形成薄膜,为其他生物的附着造成条件,从而形成特定的附着生物区系。

⑥多形性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时,有时在同一株细菌纯培养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多种形态,如球形椭圆形、大小长短不一的杆状或各种不规则形态的细胞【24】。这种多形现象在海洋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表现尤为普遍。这种特性看来是微生物长期适应复杂海洋环境的产物。

⑦发光性

在海洋细菌中只有少数几个属表现发光特性。发光细菌通常可从海水或鱼产品上分离到。细菌发光现象对理化因子反应敏感,因此有人试图利用发光细菌为检验水域污染状况的指示菌。

㈡·分布

海洋细菌分布广、数量多,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海洋中细菌数量分布的规律是:近海区的细菌密度较大洋大,内湾与河口内密度尤大;表层水和水底泥界面处细菌密度较深层水大,一般底泥中较海水中大;不同类型的底质间细菌密度差异悬殊,一般泥土中高于沙土【7】。大洋海水中细菌密度较小,每毫升海水中有时分离不出1个细菌菌落,因此必须采用薄膜过滤法:将一定体积的海水样品用孔径0.2微米的薄膜过滤,使样品中的细菌聚集在薄膜上,再采用直接显微计数法或培养法计数。大洋海水中细菌密度一般为每40毫升几个至几十个。在海洋调查时常发现某一水层中细菌数量剧增,这种微区分布现象主要决定于海水中有机物质的分布状况。一般在赤潮之后往往伴随着细菌数量增长的高峰。有人试图利用微生物分布状况来指示不同水团或温跃层界面处有机物质积聚的特点,进而分析水团来源或转移的规律。

海水中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优势,常见的有假单胞菌属等10余个属。相反,海底沉积土中则以革兰氏阳性细菌偏多。芽胞杆菌属是大陆架沉积土中最常见的属。

海洋真菌多集中分布于近岸海域的各种基底上,按其栖住对象可分为寄生于动植物、附着生长于藻类和栖住于木质或其他海洋基底上等类群。某些真菌是热带红树林上的特殊菌群。某些藻类与菌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营养供需关系,称为藻菌半共生关系。【16】

大洋海水中酵母菌密度为每升5~10个。近岸海水中可达每升几百至几千个。海洋酵母菌主要分布于新鲜或腐烂的海洋动植物体上,海洋中的酵母菌多数来源于陆地,【14】只有少数种被认为是海洋种。海洋中酵母菌的数量分布仅次于海洋细菌。

㈢·作用

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海洋堪称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恒化器,能承受巨大的冲击(如污染)而仍保持其生命力和生产力;微生物在其中是不可缺少的活跃因素。自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以来,竞争性的捕捞和航海活动、大工业兴起带来的污染以及海洋养殖场的无限扩大,使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海洋微生物以其敏感的适应能力和快速的繁殖速度在发生变化的新环境中迅速形成异常环境微生物区系,积极参与氧化还原活动,调整与促进新动态平衡的形成与发展。从暂时或局部的效果来看,其活动结果可能是利与弊兼有,但从长远或全局的效果来看,微生物的活动始终是海洋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最积极的一环。

海洋中的微生物多数是分解者,但有一部分是生产者,因而具有双重的重要性。实际上,微生物参与海洋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全过程。海洋中分解有机物质的代表性菌群是: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者有分解明胶、鱼蛋白、蛋白胨、多肽、氨基酸、含硫蛋白质以及尿素等的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类者有主要利用各种糖类、淀粉、纤维素、琼脂、褐藻酸、几丁质以及木质素等的微生物。此外,还有降解烃类化合物以及利用芬香化合物如酚等的微生物。海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终极产物如氨、硝酸盐、磷酸盐以及二氧化碳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海洋植物提供主要营养。微生物在海洋无机营养再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某些海洋化能自养细菌可通过对氨、亚硝酸盐、甲烷、分子氢和硫化氢的氧化过程取得能量而增殖。在深海热泉的特殊生态系中,某些硫细菌是利用硫化氢作为能源而增殖的生产者。另一些海洋细菌则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不论异养或自养微生物,其自身的增殖都为海洋原生动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动物等提供直接的营养源。这在食物链上有助于初级或高层次的生物生产。在深海底部,硫细菌实际上负担了全部初级生产。【15】

在海洋动植物体表或动物消化道内往往形成特异的微生物区系,如弧菌等是海洋动物消化道中常见的细菌,分解几丁质的微生物往往是肉食性海洋动物消化道中微生物区系的成员。某些真菌、酵母和利用各种多糖类的细菌常是某些海藻体上的优势菌群。微生物代谢的中间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或毒素等是促进或限制某些海洋生物生存与生长的因素【19】。某些浮游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营养关系。如细菌为浮游植物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浮游植物分泌乙醇酸等物质作为某些细菌的能源与碳源。

由于海洋微生物富变异性,故能参与降解各种海洋污染物或毒物,这有助于海水的自净化和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洪亮, 儋州, 洪葵.海洋真菌及其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多样性

【2】. 焦炳华, 缪辉南, 穆军.中国东海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特性研究【3】·徐年军,严小军。海洋微生物的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第12期

【4】·焦炳华,穆军,许强芝,缪辉南.海洋微生物来源新抗生素的研究.抗感染药学.2004.03

【5】·方金瑞.海洋微生物: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中国海洋药物

【6】·展翔天,张春光,司玫.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中国海洋药物.2002.06

【7】·李利君,蔡慧农,苏文金.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

【8】·杨向科,邹艳丽,孙谧,郑家声.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理初步研究.海洋水产研究.2005.10.30

【9】·胡萍,王雪青.海洋微生物抗菌物质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04.02

【10】·胡艳红,张庆林,王正平.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代谢物研究进展及技术问题.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02

【11】·邹艳丽,孙谧,王跃军.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生物工程学报.2005

【12】·刘洋.海洋微生物极端酶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2.06.11

【13】·田黎,陈杰,何运转,田玲.农用抗生素的新资源——海洋微生物.中国生物防治.2003

【14】·肖吉,张光涛,朱义广,张长生.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04.25

【15】·刘杰凤,马超,王春,董宏坡.海洋微生物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基因克

隆与表达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12.06.06

【16】·梁妍.海洋微生物中提取的多糖的药用功能研究.生物技术世界.2012.02

【17】·孙丕喜,郑风荣,陈皓文.2010年中国海洋微生物学研究成就.2012.11.15

【18】·:王幸,吴文惠,陈志华,张洁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2010.07.20

【19】王幸.海洋微生物产生的纤溶活性化合物研究.2010.11.17

【20】周颖.共附生海洋微生物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农机化研究.2008.02.01 【21】·王霞。海洋微生物药物研究方向。《天津化工》。2012.04

【22】杨好, 许强芝.海洋微生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23】张立新, 王书锦, 胡江春.从海洋微生物中探寻新的药物

【24】周德庆,基础微生物学。2011.04

【25】申毅, 邹建华.海洋微生物土曲霉的代谢产物研究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微生物学细菌中英翻译及促生素概论

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明串珠菌属的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和非培养的明串珠菌(Uncultured Leuconostoc sp.) 清酒乳杆菌清酒亚种(Lactobacillus sakei subsp.sakei) 弯曲乳杆菌蜜二糖亚种(Lactobacillus curvatus subsp.melibiosus) 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 鸟肠球菌(E.avium) 酪黄肠球菌(E.casseliflavus) 坚忍肠球菌(E.durans) 鸡肠球菌E.galinarum) 芒地肠球菌(E.mundii) 恶臭肠球菌(E.maladoratum) 希拉肠球菌(E.hirae) 孤立肠球菌(E.solitarius) 棉子糖肠球菌(E.raffinosus) 假鸟肠球菌(E.pseudoavium) 粪肠球变异株(E.faecalis var)。 Abiotrophia adjacens 毗邻贫养菌 Abiotrophia defectiva 软弱贫养菌 Achromobacter spp 无色杆菌属某些种 Acinetobacter /Pseudomonas spp 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某些种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鲍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haemolyticus 溶血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johnsonii 约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junii 琼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lwoffii 鲁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radioresistens 抗辐射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spp 不动杆菌属某些种 Acinetobacter spp/Pseudomonas spp 不动杆菌属某些种/假单胞菌属某些种 Acinetobacter/Pseudomonas spp 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某些种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伴放线放线杆菌 Actinomyces israelii 衣氏放线菌 Actinomyces meyeri 麦氏放线菌 Actinomyces naeslundii 内氏放线菌 Actinomyces neuii anitratus 纽氏放线菌无硝亚种 Actinomyces neuii neuii 纽氏放线菌纽氏亚种 Actinomyces neuii radingae 纽氏放线菌罗亚种 Actinomyces neuii turicensis 纽氏放线菌图列茨亚种 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 龋齿放线菌 Actinomyces viscosus 粘放线菌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A型): !、下列细菌中哪一种细菌在血平板上一般不出现溶血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甲型链球菌 D、肺炎双球菌 2、进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不需要下列哪种材料? A、免血浆 B、生理盐水 C、2%红细胞悬液 D、待检细菌 3、UMI系统不包括下列哪一项试验? A、尿素酶 B、甲基红 C、靛基质 D、动力 4、麦康凯培养基和克氏双糖铁共有的成分是: A、葡萄糖 B、酚红 C、中性红 D、乳糖 5、对浓汁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下列哪一项试验一般不包括在内? A、涂片染色镜检 B、血平板分离培养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抗"O"试验 6、乙链在血清肉汤中的生长情况是: A、完全沉淀生长 B、均匀混浊生长 C、部分沉淀生长 D、形成菌膜 7、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阳性表明被检菌具有以下哪一特性: 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C、生成甲醇、甲醛 D、以上全部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霍乱弧菌的特点 A、有动力 B、抵抗力较强 C、耐碱不耐酸 D、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是唯一易感者 9、对于一个脓汁标本,首先应进行的检验步骤是: A、涂片镜检 B、接种血平板 C、含硫氨基酸 D、苯丙氨酸 10、抗"O"试验管法中,溶血素应预先用还原剂处理,原因是: A、还原被氧化的S溶血素,恢复溶血能力 B、溶血素O对热不敏感 C、溶血素S对氧敏感 D、以上全错 11、观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典型形态,选择哪一种培养基可得理想结果: A、普通琼脂平板 B、普通肉汤 C、血琼脂平板 D、血清肉汤 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 A、低温 B、保温 C、防干燥 D、快速 13、区别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可采用下列哪种试验? A、氧化酶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葡萄糖发酵 D、动力试验 14、下列哪一项可用于区别肺炎双球菌和甲型链球菌? A、胆汁溶菌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B、溶血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C、菊糖发酵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D、溶血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微生物学概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货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总称。他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23】由于划分微生物的标准仅仅是按照微生物的形态大小,所以微生物的成员就十分的庞大。按照粗分起来算,可以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又称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21】现表解如下: 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 小(个体微小) 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 单细胞 简(结构简单)简单多细胞 微生物 非细胞(即“分子生物”) 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 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低(进化地位低)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 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 病毒) 二·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 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出现。可是,对于数量无比庞大,分布极其广泛并且始终包围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却长期缺乏认识。【17】例如,你是否会想到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在其呱呱坠地的瞬间,就有多种微生物从其四周趁机赶上,争先恐后的前来“圈地”,“瓜分”和“占领”这么一个“无菌动物”的口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等“风水宝地”,并且从此发展成为两者须臾不可分离的人体正常的菌群或终生伴生微生物?又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的食物和饮料中,竟有这么多的微生物及其产物在默默地为我们提供可口的滋味,丰富的营养和健康的保障?原来,我们面前琳琅满目的食品——酸奶,酒类,馒头,面包,蛋糕,干酪,酱油,味精食醋,泡菜,腐乳和各种食用菌等都是由微生物加工而成的或者本身就有的微生物!再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大有两万次呼吸活动中,有多少种微生物在进进出出,它们和人体会发生些什么关系?此外,在我们偶遇病原菌侵袭而不幸感染上传染病时,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部、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保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4.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 5.?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菌变成为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 6.原生质球spheroplast:源于革兰阴性菌的L型。 7.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可内陷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是部分胞膜折叠形成的泡囊状、管状或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看到。 8.?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小的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9.芽孢: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原型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抵抗力的休眠结构。 10.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的物质。 11.?噬菌体bacteriophage or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菌内复制,噬菌体的DNA不仅随着它的感染可在宿主菌之间及宿主菌与噬菌体之间传播,而且还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12.?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se:为感染宿主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13.溶源性细菌lysogenic:染色体上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14.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se:为感染宿主菌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或像质粒存在于细胞之中,随细菌的DNA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的噬菌体。15.转座子transposon,Tn: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细菌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DNA序列。 16.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传于后代。 17.?转化transformation:是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8.?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19.?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 20.?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原期可以前噬菌体形式在

临床微生物学要点集锦

临床微生物学要点集锦1、微生物的分类:(三型八大类)**全部是重点**

5、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肽聚糖。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菌无。是溶菌酶、青霉素作用部位) 6、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核质(染色体)、质粒(存在于胞质,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转位因子 7、细菌特殊结构:荚膜(保护,致病,抗原性,鉴别)、芽胞、鞭毛(运动器官)、菌毛(普通菌毛—粘附,致病性;性菌毛—接合方式转移遗传物质)*将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8、L型(细胞壁缺陷)菌落:①“油煎蛋”(荷包蛋)样菌落(典型L型细菌)。 ②颗粒型菌落(简称G型菌落)③丝状菌落(简称F型菌落)。高渗环境生长。(环丙沙星) 9、自营菌:以无机物为原料;异营菌(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为营养物质;寄生菌:以宿主体内有机物为原料),所有致病菌都是异营菌。 10、细菌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 1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在对数期以几何级数增长 12、细菌分类(伯杰)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小分类单位)。 13、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 14、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10%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

15、血清学诊断时,一般要在病程早期和晚期分别采血清标本2~3份检查,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才有价值。 16、透射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适于对细菌表面结构及附件的观察。 17、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染色(媒染)→(脱色)→(复染,使脱色菌体着色)。 18、胃部细菌喜酸,肠道细菌喜碱 19、SS琼脂有较强的抑菌力,用于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因选择性过强,可影响检出率,所以,使用时最好加一种弱选择平板以配对互补。 20、碱性琼脂或TCBS琼脂用于从粪便中分离霍乱弧菌及其他弧菌。 21、痰标本:血平板、中国蓝/麦康凯、巧克力平板作分离。 22、中国蓝/麦康凯用于筛选G-杆菌; 23、含杆菌肽的巧克力平板(含有V和X因子)用于筛选嗜血杆菌 24、连续划线分离法:杂菌不多的标本。 分区划线分离法:杂菌量较多的标本。 25、斜面接种法:该法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 26、倾注平板法:牛乳、饮水和尿液细菌计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医学微生物绪论

1.5 Introduction 绪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种类及其与机体的关系 (一)种类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人类凭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以及遗传变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微生物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们仅有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们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一类不具备细胞结构,只能在易感的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如病毒。 (二)与机体的关系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人类与自然环境接触密切,因此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消化道以及泌尿生殖道),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人体无害,为人体正常的微生物群,统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以及菌群内部的不同细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相对的微观生态平衡。在这种平衡状态下,正常菌群对机体发挥着营养、免疫、生物拮抗、抑制肿瘤、促进生长和衰老等生理作用。但是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如细菌寄居部位的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菌群失调等,正常菌群与机体间的生理平衡被打破,原来在正常时无致病性的微生物也可以致病,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例如,大肠埃希菌进入泌尿道或通过伤口进入腹腔、血液,就会引起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及败血症。当机体大量应用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或接受放射治疗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常出现一些正常菌群引起的自身感染(如真菌感染),出现各种感染病症,有的甚至导致败血症而死亡;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体内正常菌群因受到不同的抑制而发生菌群失调,未受抑制的或外来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引起机体的二重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此外,自然界中还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发生疾病,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霍乱弧菌引起霍乱,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等。 二、病原微生物性疾病的现状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英文课程名称:Mic robi olo gy 课程编号:0631311 总学时:80 (其中理论课学时:40 , 实验学时:40 课外学时:约160 ) 总学分:5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开课单位: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执笔人:刘天明审校人:毛得奖 一、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 什么是微生物;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微 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细菌 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细菌的群体形态。 第二节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放线菌的繁殖;放线菌的群体特征 第三节蓝细菌 第一节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第二节酵母菌 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酵母菌的 菌落。 第一节丝状真菌——霉菌 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真菌的孢子;霉菌的菌落。 第二节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节病毒 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4类病毒及其繁殖。 第二节亚病毒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第三节病毒与实践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一节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微生物学重点内容(考试必看)

微生物学重点内容(考试必看)

十章、细菌学概论 细菌(bacteria):一类具有细胞壁、单细胞、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p123-137) 一)大小与形态 1.大小:微米、光学显微镜 2.基本形态(适宜条件、8-18h、主要有3种;观察选对数生长期最优) 3.多形性: 细菌在条件改变时,出现不规则形态,呈梨形、气球状、丝状等,条件适宜,可以恢复。 二)细菌的细菌结构(10分) 1.基本结构(所有细菌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1)细胞壁:坚韧、有弹性;保护细菌;含主要成分肽聚糖,特殊成分磷酸壁、脂多糖等。 A.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 较厚,含丰富肽聚糖,少量磷壁酸 a.肽聚糖 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厚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及五肽桥组成。 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G)和N-乙酰胞壁酸(M)经-1,4糖苷键交替间隔排列而成。 肽聚糖支架相同,肽链肽桥随菌而异。 b.磷壁酸(G+特有成分) 酸性多糖, 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分壁磷壁酸(核糖醇型)和膜磷壁酸(甘油型)具重要生理功能: ①.P-结合阳离子,Mg2+提高细胞表面酶活性 ②.细胞壁表面抗原成分 ③.噬菌体吸附的特异受体 ④.调节自溶素活力 ⑤.增加细菌粘附性,与致病性有关。 B.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 较薄,肽聚糖含量低。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 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 a.肽聚糖 b.外膜 ①.脂蛋白:一端以蛋白质部分共价键连接于肽聚糖的四肽侧链上另一端以脂质部分连接在外膜的磷酸上,其功能是稳定外膜并将之固定于肽聚糖层。 ②.脂质双层:脂蛋白外侧,脂质双层结构。含有外膜蛋白。 ③.脂多糖(LPS):习惯称细菌内毒素,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 含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总论部分 1.绪论(掌握) 2.细菌的基本形态(掌握)和结构(熟练掌握) 3.细菌的增殖与代谢(掌握)和人工培养(了解) 4.噬菌体(了解) 5.细菌的遗传变异(了解)、实际应用(掌握) 6.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物理及化学灭菌法(掌握) 7.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免疫性(掌握) 8.病毒概述(掌握) 9.真菌概述(掌握) 10.其他微生物(了解) 11.免疫学基础 (1)抗原、抗体的概念(熟练掌握);(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掌握);(3)变态反应的概念与分类(掌握);(4)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如干扰素(熟练)(5)免疫学诊断的基本概念(了解) 一、绪论(掌握) 1.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①微生物:个体小,显微镜才能看到 ②微生物的种类 特点举例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RNA或DNA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双链DNA和RNA组成,无核膜、核仁、有核糖体,无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能在体外生长繁殖真菌 ③正常菌群:定居于人体表面和开放性腔道中。 ④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 ⑤引起人类和动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立克次体 B.放线菌 C.细菌 D.真菌 E.衣原体 『正确答案』D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掌握)和结构(熟练掌握)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杆菌外形呈杆状 螺形菌螺菌菌体有数个弯曲 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霍乱弧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 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闭。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蒸汽开关,向锅内输入蒸汽或接通电源,使产生蒸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出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压力表达到0.05mPa 时,关闭排气阀。 5.观察压力表,当压力升至0.15mPa时,开始计时。 6.压力达0.15mPa后,可调节进气阀,减少进气量,维持压力并使其稳定在 0.15mPa。电加热时,可切断电源,维持压力持续15分钟,至多不超过30分 钟,否则营养物质破坏。 7.关闭进气阀门或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以免发生意外。 8.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确保培养箱温度恒定。 【适用范围】 各种类型隔水式、温度设定为27℃、35℃、42℃、56℃培养箱。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培养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或坚固的水平台),电源电压须匹配。 2.从注水口先将隔水箱内的水注满到浮标要求的位置。 3.将温度调节旋扭调至所需温度,然后将电源开关拨至“开”处。 4.每次使用时应在培养箱顶部插入标准温度计,监测实际温度。 5.培养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C以内。 6.培养箱正面贴有温度记录表,记录每天上班和下班时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指示该温度的刻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温度记录下来。 7.培养箱内外应保持清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微生物学概论pdf

微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博士) 微生物功能蛋白 植物病理学专业(农学硕士、博士) 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 分子植物病理学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极其活跃、生命力强 大的学科,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微生物学的 发展,促进了生命的自我复制、生命进化,生命分子 构成等重大理论研究。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研究成果 都是以微生物为研究材料的。由于微生物学的许多重 大发现,包括质粒载体、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反 转录酶等,才导致了DNA 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的出 现,使整个生命科学翻开了新的一页。微生物学在生 命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先锋和奠基的 双重作用。
本课程为植物保护专业微生物方向的专业必 修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 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 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 样性,以及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 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命活动规 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 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的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课堂讲 授方式授课,辅以辅导答疑和考试。同时 开设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 实 验 技 术 。 做 到 课 堂 讲 授 与 实 验 操作 并 重,以保证教学质量。
总学时:88; 授课:58; 实验:30 教 材: 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学》(第六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 考 书: 周德庆《微生物学》(第二版)
1

绪论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病毒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营养、代谢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生态、应用 微生物传染与免疫 微生物进化、分类鉴定
4 8 6 8 2 4 4 4 2 8 4 2
王振中 卓侃 王新荣 阮小蕾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 科学。它的基本内容是:(1)微生物细胞的 结构和功能,研究细胞的结构及其能量、物质、 信息的运转;(2)微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 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 别,以及微生物的起源;(3)生态学规律, 研究不同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同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4)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微生物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微生物学是一门潜力巨大的科学。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 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 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相存 的是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 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 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 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 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 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 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 物。
2

微生物学重点内容(考试必看)

十章、细菌学概论 细菌(bacteria):一类具有细胞壁、单细胞、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p123-137) 一)大小与形态 1.大小:微米、光学显微镜 2.基本形态(适宜条件、8-18h、主要有3种;观察选对数生长期最优) 球菌Coccus 单、双、链、四联、八叠、葡萄球菌 杆菌Bacillus 各种杆菌差异较大,排列分散、无一定形式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弧菌:一个弯曲、螺菌:数个弯曲 3. 细菌在条件改变时,出现不规则形态,呈梨形、气球状、丝状等,条件适宜,可以恢复。 二)细菌的细菌结构(10分)★★★★★ 1.基本结构(所有细菌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 1)细胞壁:坚韧、有弹性;保护细菌;含主要成分肽聚糖,特殊成分磷酸壁、脂多糖等。 A.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 较厚,含丰富肽聚糖,少量磷壁酸 a.肽聚糖 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厚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及五肽桥组成。 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G)和N-乙酰胞壁酸(M)经-1,4糖苷键交替间隔排列而成。 肽聚糖支架相同,肽链肽桥随菌而异。 b.磷壁酸(G+特有成分) 酸性多糖, 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分壁磷壁酸(核糖醇型)和膜磷壁酸(甘油型) 具重要生理功能: ①.P-结合阳离子,Mg2+提高细胞表面酶活性 ②.细胞壁表面抗原成分 ③.噬菌体吸附的特异受体 ④.调节自溶素活力 ⑤.增加细菌粘附性,与致病性有关。 B.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 较薄,肽聚糖含量低。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 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 a.肽聚糖 b.外膜 ①.脂蛋白:一端以蛋白质部分共价键连接于肽聚糖的四肽侧链上另一端以脂质部分连接在外膜的磷酸上,其功能是稳定外膜并将之固定于肽聚糖层。 ②.脂质双层:脂蛋白外侧,脂质双层结构。含有外膜蛋白。 ③.脂多糖(LPS):习惯称细菌内毒素,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 含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 类脂A:毒性部分及主要成份。致病物质,无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类脂A外层,具属和组特异性。 特异性多糖:最外层,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重复单位构成。 G-菌体抗原(O抗原)就是特异多糖,有种和型特异性。 LPS功能 吸附Mg2+等阳离子,与磷壁酸作用类似 类脂A,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重点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重点 第一章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 1.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盗、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2.医院感染(NI):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感染。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来自于另一感染者/环境内源性:患者,正常菌群迁徙至其他部位等导致病原体过度生长。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1.标本的一般采集原则 1.1早期采集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之前。 1.2无菌采集:采集的标本应无外源性污染。消毒,无菌容器。 1.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 1.4采集适量标本伤寒-1周:血液 2周:粪便和尿夜 1.5安全采集 2.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生长,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 2.1厌氧菌感染的条件: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原因:局血障:血管损伤、肿瘤压迫、烧伤、动脉硬化、组织水肿、坏死、有异物等,刺伤,大面积外伤 2.2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1)分泌物具典型的腐臭,血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线下可发红色荧光(产黑色素普氏菌或卟啉单胞菌感染)。 (2)感染组织局部有大量气体产生→皮下有捻发音时为产气荚膜梭菌。 (3)部位为黏膜附近 (4)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效者,新近流产史,胃肠术后 (5)深部外伤枪伤,咬伤后继发感染 (6)分泌物经革兰染色后,有细菌,规培:阴性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生长 第三章临床细菌学检验技术 1.细菌形态学检查→显微镜检其菌体形态 1.1涂片 1.2干燥 1.3固定 1.4 染色:(1)初染:加草酸铵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2)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3)(3)脱色:将载玻片上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 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30秒,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4)复染:用复红液染1—2分钟,水洗。 1.5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固定的目的 ①杀死微生物,固定其细胞结构; ②保证菌体能牢固地粘附在载玻片上,以免水洗时被水冲掉; ③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一般死细胞原生质容易着色。 实验原理 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 复合物,乙醇能使它溶解,所以染色的前二步结果是一样的,但在G+细胞中, 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分子太 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保持着紫色。在Gˉ细胞中,乙醇处理不但破坏了胞壁外

微生物概论

名词解释 1、微生物工程:是微生物学与工程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产业的有用产 品和有益活动的学科。微生物工程也称之为微生物发酵工程。P3 2、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 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P4 3、初级代谢和初级代谢产物:一般把具有明确的生理功能,对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 质代谢过程,成为初级代谢。相应的代谢产物称为初级代谢 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维生素等。P96 4、次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把一些没有明确的生理功能,似乎并不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 须的物质的代谢过程称为次级代谢,相应的代谢产物称为次 级代谢产物。如某些色素、抗生素、毒素和生物碱等。P96 5、分解代谢物阻遏:可被组成酶快速利用的基质,阻遏了分解利用基质梅的合成。(笔记) 当培养基中同时存在两种碳源(氮源)时,能够被微生物优先利用的 碳源(氮源)会阻遏后利用的碳(氮)源有关酶的合成。P106 6、操纵子:指基因组DNA分子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由编码酶蛋白的结构基因,用以操 纵结构基因表达的操纵基因,用以和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子和编码调节蛋 白的调节基因所组成。P106 7、末端产物的反馈抑制:是反馈调节的最重要方式,只要表现为代谢途径末端产物过量时 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一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 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末端产物的过多积累。P108 8、同工酶:是指结构不同,而作用于同一底物,催化同一反应,并能分别受不同末端产物 反馈调节的酶。P108 9、能荷:即是指细胞中A TP、ADP和AMP系统中可为代谢反应提供能的高能磷酸键的量 度。P110 10、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或用其他方法获得 的一种能在地位浓度下选择性地抑制或影响他种生物生命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其 人工衍生物。P322 11、半合成抗生素: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改变天然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或引入特定的 功能基团获得具有各种优越性能的新抗生素或其衍生物的总称。P357 12、微生物的呼吸临界氧浓度:既不影响呼吸的最低氧浓度,即为C C。P400 问答题 1、请图示说明乳糖操纵子(诱导型)P106-107 大肠埃希氏菌的乳糖操纵子位于大肠 埃希氏菌染色体图谱的第8分处,长 约6.5kb,由1个启动子(p)、1个操 纵基因(o)和3个结构基因lacZ、lacY 和lacA所组成。位于启动子上有的调 节基因(lacI)也位于操纵子内。3个 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 (Z)、乳糖渗透酶(Y)和硫代半乳糖 苷转乙酰基酶(A)。由lacI所编码的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就是存在于自然界得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瞧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得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就是生物学得一个分支,就是研究微生物得类型、分部、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得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就是研究与医学与疾病有关得病原微生物得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与防治措施得学科,目得就是控制与消灭微生物引起得感染性疾病,以保证与提高人类得健康水平。 4、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得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得细菌。 5、?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菌变成为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 6、原生质球spheroplast:源于革兰阴性菌得L型。 7、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可内陷形成一种特有得结构,就是部分胞膜折叠形成得泡囊状、管状或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瞧到。 8、?质粒plasmid:就是细菌染色体外得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就是小得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9、芽孢: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得原型或卵圆形得小体,就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抵抗力得休眠结构。 10、热原质pyrogen:就是细菌合成得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得得物质。 11、?噬菌体bacteriophage or phage:就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与螺旋体等微生物得病毒,只能在活得宿主菌内复制,噬菌体得DNA不仅随着它得感染可在宿主菌之间及宿主菌与噬菌体之间传播,而且还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12、?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se:为感染宿主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得噬菌体。 13、溶源性细菌lysogenic:染色体上有前噬菌体得细菌。 14、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se:为感染宿主菌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或像质粒存在于细胞之中,随细菌得DNA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得分裂而传代得噬菌体。 15、转座子transposon,Tn:就是一类在细菌得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得遗传成分,就是细菌基因组中一段特异得具有转位特性得独立DNA序列。 16、突变mutation:就是细菌遗传物质得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得改变,导致得变异可传于后代。 17、?转化transformation:就是供体菌游离得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得性状。 18、?接合conjugation:就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19、?转导transduction:就是以温与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得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新得性状。 20、?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就是侵入细菌得噬菌体在溶原期可以前噬菌体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