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学生中国文化课件民族

留学生中国文化课件民族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精选教育文档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国内外的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长期处于支配地位,中国文化教学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针对这种情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针对留学生开设了各类中国文化课程,以全英文的形式授课。笔者以二外的“中国文化简史”课程为例,谈谈在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中国文化简史”课程简介 1.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初步认识,并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留学生要学好汉语,就应该了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心态。本课程从留学生视角出发,折射出中外文化的光芒。课程内容分门别类,侧重于历史人文,着重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态势,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学生应对中国文化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并能够达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不同民族心理之间的沟通。 1.2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广泛,主要涉及中国历代帝王、文学宗教简史、婚俗文化简史、戏曲文化简史、少数民族文化简史、传统节日历史演变,等等。由于文化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

价,并与留学生本土文化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3教学模式: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教师不可能在有限课时内讲授从古至今五千年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主要撷取中国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点”,通过“纵”、“横”两个方面,以专题介绍的方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魅力。课堂形式方面,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和单向传授,而是根据课堂内容设定不同主题,采取分组讨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角色扮演、中华才艺学习和展示等多种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于“中国文化简史”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的几点思考 “中国文化简史”课程属于本校重点教改项目,但开设时间较短,内容博杂繁复,还未形成完善系统化的授课模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表达是否恰如其分,内容是否易接受,难易度是否适中,趣味性是否足够,是否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否提高,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在此抛砖引玉,期待同行指教。 2.1教学语言应简单明了,不易使用过难的句式和词汇。选修“中国文化简史”课程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于韩国、朝鲜、日本、蒙古等亚洲国家,只有少部分意大利、法国学生,他们的总体英语水平并不高,有的甚至汉语水平高于英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和句式,避免冷僻词汇。例如,笔者在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时,课本中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层面对文化进行定义,而不少学者认为,文化除了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的冰山比喻有助于对文化的全面理解。文化是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的,显性部分即冰山浮出水面的可视部分,是外在直观的事物,隐性部分即冰山水下的不可视部分,例如社会规范、价值观、信念等。本人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特定群体所表现的具有显隐双重性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显性文化反映和体现了隐性文化,隐性文化驱动和支配着显性文化,两者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所谓文化差异,简要地说,即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别。文化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应当从文化显隐性的特点出发,将文化差异分为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显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成果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不同亦属于显性差异。语言不可视、不可触,却可以听到,它是一个客观存在。隐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精神成果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文化差异的更深层次会导致文化冲突。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96114646.html,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 作者:李刚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元素,做好来华留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有利于留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更能加强留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留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中华民族,学好汉语,有利于留学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留学生传统节目文化教学传承 【基金项目】《沈阳大学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基地》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立项。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3-01 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凭借其独有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与应用语言。留学生教师要建立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教育观,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内容选取技巧 在来华留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选择有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将其与汉语教学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只有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的选择正确,才能促进留学生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在文化学习上。 1.所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应当具有全民性 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全民性,是指所选择的传统文化节目要符合主流思想,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可的文化因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多元性,受到地域的影响,更具复杂性。将文化教学的重点放在重要的地位,借助全民生的教学内容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才能让留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比如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华民族少数民族众多,但汉族是主流。端午节是汉族地区的节目,粽子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节日食品。这样全民性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内容,合乎教育理论与原则。 2.所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要具有趣味性 留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有趣的传统节日文化会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讨论与交流。要选择与设计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留学生的兴趣加以了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汇总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论文题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 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 朴率智 学生学号: 5091419072 专业: 传播系 指导教师: 禹卫华 学院(系): 媒体与设计学院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摘要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饮食文化不仅仅指的是对食物的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也包括了在消费的过程中,怎样去吃,吃的礼仪,等等。中国人会用不同的食材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可以用相同的食材加工出不一样的美食,美食不仅仅是食物,也是一种艺术。饮食文化不仅仅包含了味觉,视觉和嗅觉的满足,也包含了文化的精神。本研究侧重于从跨文化传播学角度来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本课题的文献述评部分侧重于这些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从留学生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留学生,跨文化传播

STUDY ON THE CHINESE FOO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 -- TAKING THE STUDENTS AS AN EXAMPLELE ABSTRACT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s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ietary culture not only means foo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but includes eating method and etiquette, etc. in consumption process. Chinese can make different food materials into various fine foods and make the same materials into different good foods. Cate is not only food, but also an art. Dietary culture contains not only gustatory, visual and olfactory satisfaction, but also cultural spirit.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propagation effect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part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is aspect.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help us make a deeper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status and cause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verseas student. Key words:Chinese dietary culture; overseas stud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探究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探究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大量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从文化认同的角度上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教学以及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登上更为广阔的舞台,本文将主要就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这一议题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文化认同感 前言 近几年来,来华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从数据统计上看,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来华留学的人数已高达61万名,为了更好的进行留学生的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进行文化认同感的教育能够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际地位,也是文化外交的重要要求。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们要能够让来华留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当下的学习以及生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找到粘合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桥梁,本文将主要就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教育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 文化认同指的是人类对于某一种文化和感知,所形成的共识、认识。人们经常以文化认同作为评价和判断不同群体的依据。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源于对文化形象的肯定,来华留学生在进入中国之后会接触到中国特有的文化,在接触、学习以及适应的过程中,文化认同也意味着文化的融入[1]。文化的认同感同样表现在人们会接受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并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拥有相似精神境界。文化认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人们对于群体行为中的规范以及情感认可是处于不断变动的,这也意味着文化认同具有着一定的可选择性。 个体是否能对某一种文化进行理解和认同,意味着个体是否能追随这一文化,个体如果对某一个群体文化的认知程度越高,则代表个体在认知、态度以及行为上和这个群体文化中的大部分成员在行为和表现上越发趋于一致。 二、来华留学生认同中国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形成立足于我国上下5000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文化的内涵以及范畴也在不断丰富。中国地大物博,孕育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分流,殊途同归的文化之间互相交融。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中国文化同样是各种思想相互作用以及融合的综合体,在文化的整体影响之下,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性格以及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也导致很多文化层面的问题出现,例如在对外介绍中国历史时,反映中国当下现状的相关文化产品并不多见,还有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形式存在着方式单一的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都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来华留学生是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学习和生活的留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特有魅力,所以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更能够吸引住留学生,并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来看,来华留学生认同中国文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考虑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他们别再像往常那样仅仅在中国住上一年半载,学习一些基础汉语,而是进入中国的正规大学,同意全面的、严格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科教育。据统计,上海市留学生为3298人,为4322人,达到5312人。能够预测,留学生人数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留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向留学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更高的要求。怎么样习惯全球浮现的汉语热形势,在留学生人数增加的并且,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为弘扬中国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当今高校一具重要课题。 一、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 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方针使然。《大纲》明确指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掌握基本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依照这项原则,决别能为了增加语言学习时刻而减少中国文化的课时。尽管中国文化别是其他专业留学生的专业,但是在对他们的教育之中,别能疏忽中国文化的内容。因为同意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假如别学习中国文化,将来回国之后又怎么宣传中国文化呢? 留学生来自别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适应、社会价值等等,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有时会让留学生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甚至浮现某种程度的文化冲突。尤其是那些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第一次远离家庭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开始时,对留学日子期望很高,充满了向往,但是关于怎么习惯新的学习日子、新的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预备。现在,身处异国,人一辈子地别熟、语言别通,衣食住行诸般情况都得靠自己独立处理,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考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可以让留学生尽快地熟悉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风俗适应,从而实现入乡随俗,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课上,留学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增长见识。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其认识作用涉及到日子的方方面面,可以提高留学生的人文素质,增长他们的知识。《论语》早就指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进而向世界推广,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和国外友好,是中国的国策之一。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了解中国,文化是重要的渠道之一。因为文化直接反映了一具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中国文化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频频精彩亮相,对世界了解中国发挥着积极的别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看,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别够,我们要更多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经过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一具真实的中国”。① 别同国家由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进程、文化风俗、社会制度,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妨碍着其国民的价值观、心理意识、日子方式等。别同的文化本来能够共同存在,互相交流,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增进人民的友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缺少了解、误解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敌视东方中国,否定、排斥中国文化,进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冲突。怎么才干消除由于文化隔阂、误解而产生的冲突呢?有效办法之一,算是让留学生在留学中国期间,尽可能地多了解中国,将来发挥促进中国与留学生本国友好交往的桥梁作用。 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关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差不多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早在1895年春,康有为就在“公车内书”中提出,推荐儒学大师像基督教教士那样传道全世界,发扬中华优秀之文化,竞争于世界民族文明之林。余秋雨说:“经过文化艺术作品的海外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是我们学艺术人的责任。因为,‘经济能够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思考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 中国留学。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在中国住上一年半载,学习一些基础汉语,而是进入中国的正规大学,接受全面的、严格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科教育。据 统计,上海市留学生为3298 人,为4322 人,达到5312 人。可以预测,留学生人数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留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向留学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 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全球出现的汉语热形势,在留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为弘扬中国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当今高校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中国外 国留学生教育的方针 使然。《大纲》明确指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 掌握基本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根据这项原则,决不能为了增加语言学习时间而减少中国文化的课时。虽然中国文化不是其他专业留学生的专业,但是在对他们的教育之中,不能疏忽中国文化的内容。因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如果不学习中国文化,今后回国之后又如何宣传中国文化呢?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 风俗习惯、社会价值等等,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有时会让留学生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文化冲突。尤其是那些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第一次远离家庭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开始时,对留学生活期望很高,充满了憧憬,但是对于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今,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衣食住行诸般事情都得靠自己独立处理,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能够让留学生尽快地熟悉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入乡随俗, 提咼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课上,留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增长见识。中

留学生中国文化概况大纲

《中国文化概况》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学制:3年 适用对象:初中起点高职□中职起点高职□高中起点高职■课程教学时数:32 学分数:2 制订或修订执笔人: 系(部)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 系(部)教学主任审核意见 完成日期: 审核小组: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日期: 签发人:签发日期:

《中国文化概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况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32 学分:2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 一、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概况 二、教学时数 总学时32节,周学时2节,学分2分。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中国文化概况》是按照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的要求,为全校留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二)课程任务 《中国文化概况》课程以社会、文化为纲,从中国地理、历史、思想、文化、习俗、科技、政治制度等多方面系统概括和分析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种种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留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提高留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扩大留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促进汉语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四、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知识水平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系统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习俗、以及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家庭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使留学生对汉语有一种理性的理解,对中国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扩大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面,巩固和提高汉语水平。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中国概况与文化课程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汉语应用能力——通过教师汉语授课、教材文本的阅读,小组讨论以及社会实践,全面提高留学生汉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概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国文化在留学生中的传播与接受.doc

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国文化在留学生中的传 播与接受- 一、绪论 1.研究意义 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而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加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具吸引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进行留学。 留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整体社交媒体大环境的巨大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传播媒介能否利用好手中的媒体优势,以及广泛的高校资源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在留学生中加以传播,对帮助当代留学生们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国文化形成文化认同,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加成功地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国文化在留学生中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行了研究。 2.研究创新 在研究角度方面,由于在对以往文献的总结、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即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障碍之角度来进行探讨,如何在社交媒体成为留学生重要社交工具的同时,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并让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并抱有善意印象,是我们在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新的视角去探讨的,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研究对象方面,我们选取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作为自1954年最早获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之一,至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人数累计突破1200人,在中国众多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我们可以深入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并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托,结合跨文化传播、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新媒体传播特点、文化认同与文化冲击等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1.使用动机 社交媒体的互动性,跨时性和即时性大大满足了追求个性、潮流并且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大学生们的需求,使大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使用动机部分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将留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认知需求通过社交媒体来获取当前发生的事情,及时获取新闻及各种中国节假日等活动新闻,从而进一步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是留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因素之一。 社会联系需求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用社交媒体来保持联系,通过社交媒体来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交更多的中国朋友,并与相隔较远的家人和朋友维系联络,是使用社交媒体的本能需求。 个人情感需求为了转换心情、抒发情感、释放压力、消磨时间等,留学生在网上发表状态、提出问题,这可以满足自我实现、增强自信心和社会稳定性等基本需求,是为满足个人需求而使用

留学生《中国商务文化》考试试卷、答案

卷号:(A )(2016年6月)机密 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商务文化(Chinese Commercial Culture )考试范围第一章——第三章命题人院系国际学院 14 级留学生考试形式课程类别选修学期20162专业 题号一二三四班级 题分20203030学号 得分姓名 NAME 阅卷人总分 Please write down the answer on the paper in Chinese characters or pinyin. 本题 得分一、填空题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book. (每空 2分,共 20 分)zhōngu?w?nhuàd e t a di ǎn zhǔyào shi xìng xìng xìng 1、中国文化的特点主要是:性、性、性。 zhōnggu?yǒu gamínzú zhōngu?r?n zuìshang dàde ji?r ìshi ji? 2、中国有个民族。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是节。 zhōnggu?xíguànshàngyǐh ?w?ijia b ǎr?n f ēn w?inán fāngr?n h ? běi fāngr?n 3、中国习惯上以和为界,把人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 zhānggu?qìngzhager?nmíngzhōngxìngshìmíngshìōu yánghǎi zhag er?n míngzhōng 4、张国庆这个人名中,姓是,名是,欧阳海这个人名中, xìngshì 姓是。 本题二、词语解释题Explain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idioms in Chinese 得分 according to the textbook. (每题 4 分,共20 分) lu?yagu īgēn 1、落叶归根: h?w?iguì 2、和为贵: xīshìníngr?n 3、息事宁人: w?nhuàxi ànj ǐng 4、文化陷阱: zhīj ǐzhībǐbǎizh ànbúdài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题 三、简答题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得分 textbook.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y ìbān ran w?izhōngu?nán fāngr?n h ?běi fāngr?n zài xìngg ?shàngyǒu nǎxi ēb ùt?ng di ǎn 1、一般认为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性格上有哪些不同点?

跨文化视角下外国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外国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研究世界主义跨文化理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 西安高校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调研表明,当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不同的程度差异,参与了解中国文化的活动形式也各有不同。为增强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要进一步增强留学生的汉语能力;要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要探索不同的教学形式。 标签:跨文化视角;世界主义;留学生;中国文化 世界主义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一个生活在“地球村”里的共同体,原先横亘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们之间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在交流与沟通中不再成为障碍,人类文化的共性将日益凸显,对人们的影响超过其所属文化的个性,因此每个人都将接受跨文化环境的影响。基于世界主义跨文化这一视角,外国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加强中外沟通,促进未来青年一代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和纽带,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安某高校外国留学生为调研对象,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对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促进外国留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提供新的思考与适当的建议。 一、调研设计 1、问题提出 随着在华生活学习实践的深入,特别是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不断提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跨文化认同、接受能力的现状如何? 留学生本人如何看待世界主义提出的“加强跨文化联系,推进世界一体化”这一理论? 2、测试过程 本文选取西安地区某高校的150名留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20份,有效回收率为80%,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调研问卷的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情况”,二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三是“跨文化活动参与程度及教学建议”。根据调查问卷的汇总,得到如下的结果。 第一部分“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情况”,从“完全适应”到“完全不适应”,列出5个等级,分别赋予5-1分,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中国留学生海外留学期间跨文化交流访谈研究,文学例文.doc

中国留学生海外留学期间跨文化交流访谈 研究,文学- 1、前言 为了获得国际教育,出国求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流行。近年来,亚洲学生逐渐成了国际教育的主力军。本研究以访谈的方式了解了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探究文化碰撞的影响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三名分别在亚洲、美洲和欧洲求学的学生参与了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初到求学国家的时候,三人都感觉到在生活、学习方面的障碍和压力。但经过一年的磨合,三人都掌握了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生活、学业上的压力也明显减弱。 2、研究设计 被试:三名西北大学本科毕业生,赵言理、党佩妮和张璐参与了本研究,他们本科毕业后分别去德国的大学、加拿大的大学和日本的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访谈形式收集了全部数据。三名被试者分别接受了微信0.5-1小时的访谈。访谈问题涉及背景信息、目标语水平、跨文化交际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人际交往等等各个方面。研究问题如下: 1)你为什么会选择来到德国/日本/加拿大求学?你初来德国/日本/加拿大时有什么感受? 2)德国/日本/加拿大的生活符合你之前的期望吗? 3)你认为你和德国/日本/加拿大当地的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请为你和德国/日本/加拿大当地人交流的质量打分(满分100分)。 5在人际交往中,让你觉得最具挑战性的是什么? 6)你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3、采访过程 党佩妮在本科阶段全面系统地学习过英语,对美洲文化也有所了解,来到加拿大一年以来,她对文化差异有一定的感受。她给她和加拿大当地人交流的质量打60分,刚及格。她表示,在她参加的舞蹈社团中,交流比较顺畅,因为大家拥有相同兴趣的东西,聊天内容大都集中在明星、歌曲等方面。但是在和来到加拿大的印度人以及加拿大本地人有明显的交流障碍,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不了解对方所谈论的东西,听不懂对方的幽默而中止。党佩妮表示中国留学生和加拿大土著学生的区别在于,中留学生在讲话前会习惯思考很多,但加拿大土著学生会想到什么讲什么,尽管说的话会得罪人,但双方都不会太在意。这一点体现在上课方面就是,加拿大土著学生上课喜欢回答问题,他们会想到什么说什么,尽管可能说不到点子上,但他们会很勇敢地尝试,而中国留学生则会思前想后,不敢作答。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党佩妮主动参加学习组织的社团活动,与不同的人群接触、交流,学习语言的同时,弥补文化差异。同时,她抛下“思想包袱”,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目前身在日本的张璐给自己和日本本地人的交流打75分,分数略高于其他两位同学。她观察到中国留学生和日本本地人的主要区别有三:1,日本人较轻地看待学历资质,大多人学生本科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只有少数真正热爱学术的人,才会选择继续学习;2,日本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没有国人高,他们不会

留学生来中国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我叫xxx,是xxx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一年。 长久以来,XX和中国一直保持友好互助关系,X中经济文化互助的交流与发展迅速。为了锻炼自己,拓宽视野,我希望能到中国学习,我的父母对于中国也有很好的印象,他们都非常赞成我到中国学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通过在XX这三年的汉语学习,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语言,也爱上了这个国家。在课本上,我看到了中国气势磅礴的长城、听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与智慧。然而,我不仅仅满足于文字带给我的视觉享受,我更渴望去拥抱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国度,去学习和感受那里真正的原土文化。 我为自己在中国这一年的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达到规定的目标。学习汉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中文有很多汉字,而且笔画多,很容易混淆,例如:“崇高”的“崇”字和“嵩山”的“嵩”字,一不小心就会写错。中文中还有文言文,有古诗词等等,都是学习的难点。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不会选择放弃,而是要迎难而上,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其次,要做到科学安排时间,努力做到“全面、高效、合理”。

一年对于某些人来说或许很长,但是对我来说,要想学好中文,真真正正的了解中国,短短的一年留学时间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充分的利用好时间,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除了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课外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去到被学习语言的国家,就应当暂时忘掉自己的母语,把自己置身其中。对我来说,送气音、前鼻音后鼻音、语气词的语调以及语法问题都是学习的难点,因此,要多交中国朋友,多讲中文,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和写作水平。同时,旅游也是提高汉语水平的一个好方法,闲暇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去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在饱览美景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古代名人名作。 总而言之,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在学习汉语的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要去克服,但是我对自己有信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汉语。希望将来能为X中两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祖国的培养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 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

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一、文化和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