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三角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珠三角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珠三角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珠三角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珠三角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0年04月12日

在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并将这两大城市融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背景下,从整个珠江三角洲层面上构想出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功能分工并从城市体系空间布局模式(包括内外圈层发展模式、三大都市圈发展模式和点轴式发展模式)来综合考虑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空间布局。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背景

珠三角的范围。1994年广东省政府界定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和惠州市的惠城、惠阳、惠东、博罗、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1998年的常住人口为2,23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多人。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不少的学者都逐步认为,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和澳门,从地理位置来看,应该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能把香港和澳门排除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外,而应该把香港和澳门融入珠江三角洲,来研究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重新规划和城市功能的再分工。2001年底,香港土地面积为1076平方公里,人口约672.5 万人,澳门面积有23.6平方公里,人口约44万,这样包含了香港和澳门的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面积为42695平方公里,人口为2954.5万人。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整个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高起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高标准和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科技、旅游、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形成了集体优势和综合优势。从速度上来看,珠江三角洲20年的发展,赶上或超过了韩国近40年的发展速度,接近日本近20年的发展速度。

城市等级体系。依据下面九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货运量(亿吨)、邮电业务总量(亿元)、外贸出口总值(亿美元)、医院年病床数(张)、卫生技术人员(万人)、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人),对珠江三角洲原十二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广州和深圳、第二层佛山、第三层珠海、惠州、肇庆、江门、东莞、中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城市。如果把香港和澳门考虑进去,可以将整个珠江三角洲重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香港和澳门为第一层次、广州和深圳为第二层次、其它城市为第三层次。

二、主要城市功能分工

香港。香港在珠江三角洲所承担的功能主要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国际性航运和水运枢纽和珠江三角洲出口转运中转基地。根据传统基金会公布的

2002年经济自由度指数,香港是全球最自由开放的市场;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10月资料显示,香港是2000年全球第十大商品贸易实体;根据2001年12月《世界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香港列为先进经济体系。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三大市场,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截至2002年9月底,香港股票市场的资本市值为33810亿港元(4,330亿美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外汇市场,2001年四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5210亿港元(670亿美元);截至2002年9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包括土地基金)为1112亿美元,居全球第五位。另外香港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运输枢纽,预计在1999至2020年,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将会按年增长4.5%,预计到2020年,每年的货柜吞吐量会达到4000万个标准货柜单位;在2001年,香港机场的国际航空货运大楼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货运大楼,年内处理的空运货物达208万公吨,每周有约65家国际航空公司提供3900多班航班服务,航线遍及约130个目的地;机场的海运货物码头于2001年3月启用,为机场与20多个珠江三角洲内河港口提供直接联系,每周有逾80条国际航线及400班货柜船航班,把货物运往500多个目的地,每日有超过310班驳船提供服务,连接珠江三角洲的港口;每日穿梭香港与内地的货车约有25000架次,其中货柜车占12000架次。今后的香港在珠江三角洲应该进一步发挥其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其它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促进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协调发展。

广州。广州的面积约为74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990万人。广州主要担当下列功能:首先是广东省的行政和商贸中心,它是广东省的首府,所以它的最基本的职能是行政功能。另外广州在开放政策下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提高,1999年第三产业比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而且每年都有的贸易交易会,因此广州市的商贸功能也比较突出。其次,广东也应该成为华南的运输中枢,在铁路和公路运输上,由广州辐射出来的多条主要公路(如广深公路和广佛公路)和铁路(如广深铁路),使得广州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交通畅顺快捷;广州现有的机场是华南的主要机场,提供往内地其他大城市的航班服务,是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南方航空公司的基地;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于2003年落成后,将成为内地第三大机场,加强广州作为华南交通中枢的地位;以1999年处理的货物吨数计,广州是内地第二大港口。199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157万吨;广州市是主要的转运港,大量货物经该市转运往香港后出口,1999年,广州的港口处理了1120 000标准货柜单位,比1998年上升了32.4%;在全部货物吞吐量中,共有38.7万标准货柜单位属国内贸易货柜,比1998年上升了218%。由于广州市大力开拓国内贸易货柜运输,促使该市成为华南的枢纽港口。

深圳。深圳的土地面积为202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7百万人。深圳是经济特区,吸引了不少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前来,1998年外资和合资企业共有11035家(占整个珠三角地区的26%),出口贸易额高达264亿美元(比广州的103亿美元高出许多)。港口发展也极为迅速,1999年的货拒吞吐量为280万标准货柜单位,是内地继上海之后的第二大货柜港口,2000年全年深圳的货柜吞吐量更达400万标准货柜单位,成为世界十大繁忙货柜码头之一。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截止1999年底,深圳共有142家高科技企业,

比1998年上升了21%。1999年,深圳的高科技产值为820亿元人民币,为1991年产值的36倍,在全国城市中排首位。因此深圳在珠江三角洲各大中心城市中所担当的功能应该为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对外贸易平台及珠江三角洲主要的港口城市和高科技产业基地。

澳门。澳门面积只有23.6平方公里,人口约44万,以娱乐事业最为著名。澳门今后主要承担的功能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珠海。珠海经济特区位于珠三角地区西岸,现有人口约120万人,管治范围约7600平方公里。珠海于1998年取得联合国人居奖,为配合旅游业,已兴建展览设施,以便举办各类展览(例如珠海航空展),珠海越来越以花园城市为建设目标,加强了发展旅游和康乐活动(例如发展赛车场和高尔夫球场等);另外珠海北部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科技走廊,主要供作发展高科技工业和高等教育设施。

三、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规划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近几年来,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崛起,想比之下珠江三角洲却出现了滑坡的趋势,而且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规划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和区域协调的机制,各主要城市都想把自己规划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如很多城市都想规划建设自己的飞机场,有条件建设港口的城市都想把自己的港口建大建强,成为区域性海上运输枢纽;因此城市体系之间缺少必要的整体规划。

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前,珠江三角洲不包括香港和澳门,整个珠江三角洲是以广州为龙头,深圳和珠海为珠江三角洲的两个主要副核心的城市体系。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作为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大城市理应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两个重要核心,这样整个珠江三角洲规划框架构想为:内外圈层发展模式、三大都市圈发展模式和点轴式发展模式。

内外圈层发展模式。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的经济社会活动和城镇高度集中于环珠江口地区,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水平及特点都存在差异的内外两个圈层,即环珠江口地区的内圈层(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市)和惠州、肇庆、江门等地区构成的外圈层。内圈层是珠江三角洲城镇、高新技术产业和各种大型基础设施的密集区,是城镇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及对外联系的枢纽区,外圈层主要发展与内圈层相配合的第二产业,以周末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及规模化、工厂化的商品农业。

三大城市群发展模式。根据珠江三角洲内圈层城镇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状况,为了协调各城镇的规划建设,城市群规划提出内圈层未来将会形成三个由大、中、小

城市构成的,内部经济联系密集的大城市群,即中部城市群、珠江口东岸城市群和西岸城市群。中部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南海、顺德、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地区将重点发展以国际金融、贸易、科研、信息咨询与科技开发、商业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汽车制造、电子机械、饮料及石油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第二、三产业发达,门类比较齐全,功能综合的城市群;东岸城市群以香港和深圳为中心,包括东莞、惠州、惠阳、惠东,这一地区将通过深圳与香港的密切联系和对外全面开放,建立亚太地区的区域性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和深圳);强化其国际金融、贸易和对外加工工业等在珠江三角洲的地位;第二产业除进一步确立其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外,还将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工业;西岸城市群包括澳门和珠海、江门、中山、新会等市,这一地区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发展成为以旅游和文化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家电和机械化工为主导的,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依托,港口贸易发达的都市地区。

点轴式发展模式。核心城市之间由于产业、人口和基础设施等的集聚,形成城镇密集的发展走廊。广州经东莞至深圳、香港,广州经中山至珠海、澳门,已经是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和城镇发展的两条主要轴线,未来仍是该地区主要的发展走廊。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基于垂直协调视角下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以荷兰国家空间规划为例摘要 作为重视政府干预的国家,荷兰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国家层面的基于公共和市场干预的战略规划,逐步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完善协调机制,以管制性而著称。本文将以荷兰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垂直协调为重点,阐述各层级规划内涵以及规划新动向,最后提出我国可以从规划模式、规划体制、协调机制等方面参考和借鉴荷兰经验,从而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荷兰;空间规划;纵向协调

1背景 1.1研究背景 我国的空间规划开展之初就建立了相应的规划体系,但是随着各部门越来越重视空间规划,现有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大多数的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由不同等级不同部门组织编制,以致于空间规划类别虽多但规划内容与职能常常相互重叠冲突,空间规划分级明确但下级规划受限且不能结合实际,最终导致空间规划难以协调和衔接。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空间规划体系进行调整,总结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荷兰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在欧洲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规划思想和追求的生态理念对世界规划界产生深远影响,实现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学习荷兰的空间规划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背景下节约用地、经济建设和绿色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2汲取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经验,在有限土地资源中创造宜居环境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08人/平方公里,却承担了欧洲水路运输门户、世界重要空港、国际金融中心等重要职能,是欧美世界中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次研究旨在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保证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空间的基础上满足城镇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宜居环境。 3探讨荷兰规划垂直协调机制,优化我国空间规划纵向协调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层级政府的规划权、决策权、审批权及财权混乱而僵化,部门规划权限范围自我膨胀、互相重叠,加之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和目标体系,多种空间规划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现象明显。荷兰作为一个非中央集权的国家,却有着非常有效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强调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协商和共赢的原则。因此研究荷兰空间规划纵向协调对解决我国规划垂直衔接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2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垂直构建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各地区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是差异化和一体化的基础,是高效率一体化的关键,是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可以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高效率高密度增长又需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突破极限将会使区域发展条件恶化。为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宜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促进产业创新的合理分工与融合。 上海是最重要的服务中心,未来要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等“五大中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增长极。为此,上海需要加快金融市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全球城市金融体系、贸易投资网络、航运资源配

置的重要枢纽。全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塑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使上海成为传统与现代、人本与科技、精英与大众、全球与地域等各种形态的文化交融地。 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发展密度、高度、强度均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带,应该是长三角最重要、最显著的创新服务中枢走廊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应进一步串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X、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创新型城市,打造沪宁合杭甬大“Z”字型创新服务中枢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沿线集聚的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质量和集成商功能,提高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融合创新、生产和市场的集成功能。作为长三角集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区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沿江沿海沿湾先进制造业提升区,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综合交通走廊功能,发挥制造业基础好、后备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科技创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_牟宇峰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 牟宇峰1,2,孙 伟1,袁 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 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 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 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 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 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京人口格局演变的 机理,并通过回归模型加以实证。 关键词:南京;人口格局;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79-10 收稿日期:2012-08-06;修回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者简介:牟宇峰(1983~ ),男,辽宁省朝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yfmou@niglas.ac.cn 作为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1],受到市场机制[2]、政策调控[3]、产业发展[4]、科技创新[5]等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6]、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7]、优化城市发展空间[8]、提升产业结构[9];另外,还可能引发资源能源紧张[10]、生境破坏[11]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者们对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比较丰富。高向东等[12]分别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识法、圈层距离法和方向距离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0a间城市中心人口骤减,郊区人口猛增,人口郊区化显著;黄荣清[13]和周尚意等[14]分别利用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及沃尔克人口中心和洛伦兹曲线来刻画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分布变化情况,指出北京人口正在由向心集聚向离心分散转变;姚华松等[15]运用区位熵方法系统分析了近30a广州流动人口分布的规律,认为流动人口具有近郊指向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分布于新区,以户籍为代表的集聚区已经显现;冯永玖等[16]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相关维值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上海区县人口分布分形状况明显,不同圈层的人口分布分维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方面,张善余[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了上海人口的郊区化;U.S Department ofCommerce[17]和蒋达强[18]通过对人口与住宅的时空分析,得出了两者密切相关的结论;高向东等[19]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加速了人口格局的改变;谢守红[20]把限制广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齐晓娟[21]将影响人口分布变动的机制归因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杨芸等[22]的研究表明,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有偿使用改变上海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目前对城市人口布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北京[14]、上海[12]、广州[23],对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基本研究单元划分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如区、县[24]或街道、镇[25],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缺少在栅格层面对人口分布的系统空间分析,难以表现行政区内部人口分布和变动状况;第三,在研究时间段选择上,选取的时间跨度短[26]或只研究某一时间节点上的人口格局[27],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设施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通过多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动态平衡。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共设施;住宅;交通 前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城市公共设施日渐增多,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体育馆、医院、社会福利配套设施等等,只有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才能够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应该加快公共设施共享,扩大建设规模,积极推进交通设施、通信设备等基础项目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应用科学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方式,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分析,可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布局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形式,还需要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已有工程项目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引导。在具体的分区引导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现有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以及择机建设用地这三种[1]。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理念 2.1 细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是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在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施工成本比较高,建设规模比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很难获得收益,因此,私人或者企业往往不会投资建设公共设施。现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公共设施也逐渐被细分为纯公共设施、混合型公共设施以及市场化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建设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公共设施决策、投资和管理也发生了分离。基于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公共设施用地进行规划布局时,应该优先对纯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布局,比如对于文化馆、博物馆,可优先布局,而对于电影院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则可交给市场规划。第二,对于公共物品以及市场化物品,需要注意协调好二者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2012-城市问题-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02-05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孙久文焦张义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焦张义(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2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收稿日期〕2012-02-12〔修回日期〕2012-03-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建国初, 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人,农村人口48402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 的一成。经过60年的发展, 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农村人口71288万人,城镇化水 平由10.64%提升到46.59%,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5亿。可以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受益人群最多、不确定性也最大的城市化历程。 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发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 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一系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二是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加,集中表现为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剧烈变动。 一建国初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国初期,出于政治、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均衡发 总第204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10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 Land-Us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本章分别使用参数构造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1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1)积沙成陆史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县,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启东土地管理志,1999) 长江河口向海推进的模式与速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及其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河口两侧淤积侵蚀强度的变化,以及沿江人类活动功效的变化,海平面及潮位与涨落潮流作用强度的变化等(杨达源,2006)。启东土地资源坍涨不定,沧桑变迁,除通吕水脊区成陆千年以上外,大部分是几百年间坍而复涨之地。但总的趋势是,长江以年平均32400立方米/秒流量入海,含沙量达4.5亿吨以上。到了江口,江面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易于沉积。遇上含有电解质的海水,生成大量胶态浮悬物质,又加速了凝结沉淀,海底逐渐升高。江口两侧经水力推动回旋形成沙嘴。沙嘴接涨沙洲,不断延伸,由此形成了江海平原。按成陆先后大体分为3块:倒岸河以北(通吕水脊区),为一千多年前的东布洲范围,14-18世纪,长江主泓道北移,经三次大规模坍削,江岸线退至倒岸河一线,这一块属长江古沙洲;倒岸河以南大片土地,是近二三百年坍而复涨之地。18世纪初,长江主泓道南迁,北岸涨出许多沙洲,逐渐成陆。沿海的东元(东部)、近海、向阳、东海镇等地,均属近海湾海积,是近百年来淤积成陆的。 (2)地理位置

滨水空间评价体系及开敞度研究研究(0630)

滨水空间开敞率和滨水区评价体系研究 一、滨水空间开敞率相关概念解析 (一)《武汉城市设计与管理技术要素库》 开敞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与城市用地界面的比值。 (二)《城市公共滨水地区空间性控制指标体系》 滨水公共岸线用地比例:直接临水或临滨水道路一侧的公共岸线用地(公园、广场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包括城市道路部分)的面宽与统计的岸线长度(不包括城市道路部分)的比值。 “公共岸线用地比率”计算示意

以开发建设较成熟的珠江前航道滨水空间为例,按照管理单元不同的主导属性,从商务办公区、文化娱乐区到综合发展区、居住区,公共岸线用地比率从高到低逐渐转变。 珠江前航道滨水地区公共岸线用地比率统计 以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主导的滨水公共中心,P 值建议应在30%以上,以维护该区段滨水空间的公共性本质,并保证滨水活动的积聚程度。对于功能较为复合的滨水综合区,P 值建议在20%-30%之间,实现一定的岸线公共性,同时平衡市场开发效应的需求。市场主导的滨水居住地区,建议P 值应在10%-20%之间取值,避免滨水空间向私人社区异化以及滨水活动过于单一。 P 值的控制与引导除了数值上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两种公共岸线PC/PG(PC-—公共岸线的绿地、广场部分;PG--公共岸线的公共设施部分)的配比。

不同数值的公共岸线用地比率的空间特征

(三)《“三线一路”保护规划》 环湖开敞空间:指湖泊周边除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城市广场、单位附属绿地、室外体育场地等,是保护湖泊生态和景观的重要屏障,也是人与社会、自然交流的重要场所。 环湖开敞空间平均控制宽度:指湖泊周边开敞空间面积与湖泊蓝线长度的比值,是反映湖泊公共开敞空间控制宽度的重要指标。 环湖开敞空间面积比:指环湖开敞空间面积与湖泊水面面积的比值,该指标是反映湖泊开敞空间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环湖开敞空间岸线率:指湖泊外围城市车行环湖路上能观看到水面的城市道路长度与外围城市车行环湖路总长度的比值,是反映湖泊公共开敞空间量度及滨湖周边建设围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中心城区”湖泊保护总体控制指标 “新城区”湖泊保护总体控制指标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2007-08-14 14:41:54) 标签: 分类:专业资料汇总-规划建筑 学习公社 重庆市地理 城市 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区域中的一个点,研究城市与整个区域的空间组织关系,主要指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有区域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等,即传统的“一化三结构”研究;另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其内部空间结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内部土地利用、CBD、郊区化、城市边缘区、城市形态结构眼花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等。 (一)重庆市的城镇体系从重庆陪都10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在1946年4月,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2.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3.98版总规 规划继续沿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主城(大于过去的母城)内规划了渝中、大杨石等12个组团。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设立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和大杨石四个城市副中心,强调每个组团应完善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规划突破了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鱼嘴等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4.2005-2020年版总规 在重庆市历次总体规划中,“多中心、组团式”是一贯坚持并得到高度评价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既顺应了重庆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特征,又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是城市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它将特大城市分解为一系列较为独立,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组团,大部分人的日常活动都能在组团内完成,同时通过增设城市副中心,减小城市规模扩张后对城市中心的压力。 从上面的四个发展历程可以知道:重庆卫星城――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多中心组团式,目前重庆的发展以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为主。 (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建设以重庆都市圈为核心,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南川、长寿、开县为地区中心城市的“一心多极网络式”现代化城镇体系。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到2020年,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镇群。 城市化道路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港口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特点.

港口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特点: 港口规划是根据港口远景可获吞吐量的规模而确定的港口水域、陆域以及营运条件等规划。一般需要在流域航运或海运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港口在城市中的位置:港址选择是应从港口和城市两方面考虑。从港口角度必须考虑的因素有:一自然条件:包括水深、冲淤、风浪、潮汐、地质、地貌等。二技术条件:按港口规模、性质的要求,分析设计与施工技术上的可行性。三经济性分析:比较投资,运营费用的经济合理性,近远期的效益如何结合等。 港址选择的指导思想是从城市的全局出发,合理地安排好港、城关系:一港址与其他岸线使用的单位的关系协调,如港口、工业、生活等岸线的全面安排。二港口与城市位置关系的协调,如与港口工业等地区的关系。三港口的集疏运组织条件,如港口出入航道的距离。四有关城市总体布局的其他因素。如环境影响和保护。 港口作业区的布置应满足如下原则:一客运码头要接近城市中心地区,使游客有方面的交通条件。二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近,具有深水和中等水的岸线段,以适于件杂货船舶停泊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联系。三集装箱码头宜邻近件杂货区,要求有较大水深和较大的陆域面积。四为当地服务的作业区应尽量接近城市仓库区,与生产加工、生活消费地点保持短捷的运输距离。五散货作业区应布置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位置,防止对城市生活居住区污染。六油码头对水深要求高,设独立的储存系统,有严格的防火和防止油污染水域的要求。七木材作业区要有宽广水域。八在国际贸易港口城市中,涉外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的用地功能布局:保证临水生产用地、港区、生活居住用地各有岸线;对外交通用地与各组成部分联系方便;生活居住用地与生产用地长边相邻;城市交通组织区分生活性与交通性,分别组成各自的网络。仓库用地按其类型分别接近其服务对象。 BRT。公共交通优先。(分析,策略) BRT(Bus Rapid Transit)“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利用改良型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交专用道上,在道路时空分配上给于适当的优先权,兼具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和常规公交灵活方便特性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优先:政府部门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规划建设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安排顺序;在资金投入、财政税收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的倾斜做法;在道路通行权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权利。 一般来说,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公共交通的扶持;二是对其他方式(主要是小汽车)的限制。对公共交通的扶持是公交优先战略的主要方面,包括:一是经济上对公交的扶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向公交倾斜;二是道路使用与管理上对公交的优先;三是城市规划上对公交场站用地,特别是道路规划上对公交行驶、设站、换乘等方面的优先考虑。对低效交通方式的限制是公交优先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购置限制。使用限制。城市中心或拥挤地区停车限制等。此外还有限制加引导的措施。 《雅典宪章》即国际建筑协会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特别是柯比西埃的观点。 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成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认为:居住问题为人口密度过大、缺乏空地及绿化、生活环境质量差、公共设施少且分布不合理等。工作问题是由于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的布置,远离居住区,从而造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游息问题是大城市缺乏空地、城市绿地面积少且位置大多偏于郊区。针对交通恶化问题,靠局部的放宽改进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须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道路系统。

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冷世良

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冷世良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空间规划也越来越受到 重视。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空间规划的相关理论,正确认识空 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和作用,坚持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理念,保证城市总体规划作用 的有效发挥。论文主要针对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进行探讨,希望 能为城市的合理规划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空间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研究 引言 空间规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背景下面对生态文明建 设的要求,重构空间规划体系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而言,此轮国家机构调整以及空间规划体系重构都属于表象,而藉此推动国家治理体系 的重构才是实质和关键。因此,要深刻理解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并把握其未 来的发展趋向,必须基于国家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目标需求 的背景。从这个角度来剖析中国空间规划发展变迁与转型重构,也因而具有十分 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治理视角下解读空间规划体系 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在空间规划领域出现了“多规并存”的现象,这些不同类型 的空间规划分别对国家治理体系的不同层级、不同维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例如 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将全国的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 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体现了国家对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意图以及对地方 发展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完成垂直方向上中央—地方政府权利关系调整;土地利 用规划则重在调整垂直的府际关系,以及横向上政府与土地所有者的关系,中央 政府通过把控各级地方用地指标供给、控制农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的转换,从而 实现国家对土地用途的宏观管控及对地方发展空间的计划管理。城乡规划则重在 调整政府—市场—社会的利益格局,作为“各种冲突力量进行谈判、协调的方式”,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权利主体的诉求,对空间资源的使用和收益进行综合 分配。 2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水平高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 城市规划设计者是将二者融入的主要实施者,直接关系城市的整体规划程度、空间的利用率、人文思想的体现以及文化的传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时 代的进步,城市的总体规划需要满足当前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多地体现人文 历史的思想和相关理念,并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建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满 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很多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以 及工作水平难以满足空间规划的要求,具体规划过程中受到传统的规划理念的影 响比较严重,导致城市整体空间区域的划分过于机械和死板,难以提高城市空间 的利用率,提升整体城市的形象,影响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满意度,不利于城市的 稳定与持续发展。 2.2无法与管理体系同步 内部逻辑与技术方式严重脱离政府的管理模式与治理系统。由于大量吸收苏 联及西方的规划内容,造成大多数设计体现出对西方规划的严重模仿。比如,在 中国层级不同政府事权的对应方面、划分不同事权部门方面无法密切联系中国的 治理系统,导致很多政策虽然出发点良好,但无法获得较好的实施效果,进一步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引言 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52.29%,新增城市人口144.9万人,仅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2,169亿元,建成区面积837.27平方公里,在全国城市城区面积排名第8位等都显示着四川省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然而拥挤的交通、环境的污染、人口的膨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国际经验和成都现实来看,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的成都正步入“城市病”的暴发期。学术界把由于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某些区位,所引发的对城市经济、环境、公共秩序及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称为“大城市病”。现有研究中对于“城市病”的原因多基于体制、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发展空间等视角,如刘成玉(2012)强调公共产品向大城市聚集的这种格局是形成和加剧我国“大城市病”问题的根源之一,并在此视角下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朱铁臻提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应该是生态经济城市,董国良创造的“节地畅通”城市也是解决“城市病”的方案。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城市综合体来缓解“城市病”。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学界已经关注到了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病”的影响,但关注的还不够,大多数只是笼统的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范式等等。基于此,以一个特定地区为案例来研究“城市病”就很有必要。成都作为一个典型的“单中心同心圆”扩展模式的城市,去研究如何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来缓解“城市病”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成都市城区布局从直径4km左右到400km的同心圆扩展形态。纵观成都市空间开发历程,成都市空间扩张的形态是由孤立的单中心沿“环形十放射”状的交通轴线呈圈层状蔓延再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演变,空间机制是由孤立的点极化向点轴化发展,并初步呈现出了点、线、面相互联系的三层网络结构。由于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和机制的变化对其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逐步由均质模式向以市中心等经济高度集聚地区为“极点”的增长 极模式转变。同时,随着城郊交通联系的不断加强和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发展在空间上进一步形成了点轴布局模式和网络布局模式。显然,从成都现在的发展来看,这种空间布局是合理的。然而,这种整体上呈现的“单中心圈层式”的空间扩展形态使之出现了居住区、商业区、文教区等清一色的分区规划。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城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成都市的产业和居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鸿沟,处在外城层和辅城层的高新区和高新西区作为产业集聚地,则产业发达,居住和娱乐氛围欠缺,由此也出现很多人住在城中,工作在近郊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一直以来的上班时间交通拥堵严重的状况,无独有偶,光华大道区域的城市发展,呈现出来的都是“住宅”集中化,目前暂缺少娱乐和产业的规划,这也会成为未来区域城市发展的掣肘。与此同时,以天府广场、盐市口为中心,半径1km范围的内核区人口活动高度密集、零售商业、商务楼宇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集中,让中心城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一些矛盾的凸显, “城市病”成为成都市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二、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导致和加剧“城市病” (一)“同心圆摊大饼”的空间扩张引导人口集中于主城区。“单中心”发展模式,使得商业、办公等城市就业过于密集在旧城区,从而导致的人口过度集中。截至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04.5万人,成都市主城区人口达1,020万人,比2000年增加672.9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63.59个百分点,远郊的第三生活圈(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常住人口为445.59万人,比2000年的447.62万人减少了2.03万人;成都市人口的居住已向中心城区聚集。全市人口密度为1,109人/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密度在各圈层中最大,为11,388人/平方公里。其中,武侯区人口密度居全市之首,为14,451人/平方公里,大邑县人口密度最低为391人/平方公里。 (二)人口集中导致“城市病”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文/李虹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提要]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心蔓延的“外溢”模式曾是城市空间模式的主流;但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其弊病也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等“城市病”都是这种空间扩展模式的直接产物。为此,本文从空间布局规划制定、构建城市综合体、土地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对成都市空间布局进行建议,提出缓解城市病的治理方案,以实现成都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病”;城市空间布局;成都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4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6s2019 40--

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

土地经济学 - 1 - 公共管理学院 09土管许杰华 学号:0902090025

- 2 - 问题:能否结合实际谈谈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 圈层布局设想:假设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影响因素是区位地租,地租随着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而递减。 圈层布局设想示意图 圈层布局——成都市

- 3 - 成都市是典型的圈层布局城市,由上图可以清晰的看见成都市各种用地按圈层分布。城市中心地租最高地区为中心商业区;周围为城市居住用地;最外围为城市周边的工业区。 综合实力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2年被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强,在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2009)》成都综合实力大陆排第四位。近年来,成都全面遵循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正在努力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当前,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地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 经济 截止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增长15%,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中西部省会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4255.4亿元,扣除灾后重建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6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分别增长11.7%、15.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受到国家充分肯定。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分别列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三名和第一名。201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4.1亿美元,增长43.2%,位居中西部第一。同时,出口规模在中西部城市中居第一位,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4个,同比增加37.4%。目前,落户成都市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189家,其中境外企业149家,居中西 部首位。 国内外贸易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曾经一度外资零售业进入数量居全国第三,春熙路被《新周刊》评为中国商业街第三街。此外,还有骡马市、天府广场、新南天地、建设路、光华、红牌楼、太升路等大型商圈。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5452亿元,增长33.2%;储蓄存款3466亿元,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19亿元,增长23.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74亿元,增长60.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94亿元,增长64.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275亿元。 2009年末有证券营业部140个,证券从业人员达6764人。证券投资者464万人,增加135万人;全年证券交易额达52705.3亿元,增长3.8倍。 2009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86家,比上年末增加7家.全年保费收入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2.0亿元,增长40.6%;人身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5.6亿元,增长38.7%。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135.3亿元,增长62.0%。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98.3亿元,增长32.8%;人身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37.0亿元,增长1.1倍。

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

49 【作者简介】 任绍斌(1971-),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吴明伟(1934-),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10-12-06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1)02-0049-08【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由于可持续城市空间规划准则的缺失,可持续城市发展政策和目标难以有效的落实到城市空间规划控制上来,鉴于此,有必要系统的研究和建构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控制准则。本文结合城市空间规划内容体系、准则体系的建构以及可持续城市发展目标和空间规划策略的解析,从城市区域、城市/片区、城市住区三个层面,对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进行结构性、系统性的整理。 【关键词】可持续城市空间;发展目标;规划准则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space,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objectives are dif ? cult to be put into effect in urban spatial planning. In view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and then establish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space. By study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spatial planning contents and guidelines, and analyzing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goals and spatial plann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 ? nes the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space at the levels of urban region, urban / district and urban settlements. K E Y W O R D S : s u s t a i n a b l e u r b a n s p a c e ; development goal; planning guideline 1 引言 关于可持续城市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可持续城市发展目标、战略以及相关政策方面,偏重于环境、能源与经济方面,研究的焦点是城市可持续性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建立[1]。近年来,结合上述宏观层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介入了社会公正、文化等内容,研究的焦点已经转向如何衡量和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与社会发展 的空间策略方面。诸多的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的规模、结构、密度、肌理等相关特征要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城市空间规划控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国内有关可持续城市空间的研究大多还只停留在发展政策和目标层面,无法与空间规划控制直接衔接,以致目标无法落实或目标与结果出现偏差,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适应可持续城市发展政策和目标的空间规划准则,以及由其导致的空间规划控制规范和评价指标标准与发展目标之间出现偏差[2](图1)。鉴于此,笔者试图结合城市空间规划控制体系的建构以及可持续城市发展目标和空间规划策略的解析,从完整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对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进行结构性、系统性的整理。 城市空间规划控制的目标对象主要是城市空间的客体,结合城市空间属性和构成的相关研究,其规划控制内容可以归纳为城市空间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3个方面(图2)。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城市空间分析、解析以及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对空间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其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和选择,并构成了不同层面的城市空间规划控制的内容体系。 2 城市空间规划准则体系的构成 2.1 城市空间规划准则的形成依据和作用过程 准则是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3],城市空间规划准则(以下简称为空间准则)是城市空间评价与规划控制的原则,是城市空间标准的前提和依据,而城市空间标准是城市空间准则的具体表现。“人的行动和思想是判断聚落质量的最终标准”[4],而人的行动和思想都是受时代的价值观和特定目标支配的,因此,城市空间准则取决于人的行动与思想,而最终是取决于时代的价值 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 任绍斌 吴明伟 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 任绍斌 吴明伟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SPACE REN Shaobin; WU Mingwe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