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绘制分立元件构成的原理图

绘制分立元件构成的原理图

绘制分立元件构成的原理图
绘制分立元件构成的原理图

原理图设计过程

原理图的设计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基础,如果原理图的设计不正确,后面的工作都将不会正确。因此正确完整的设计原理图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每个元件,每个电气连接都不能出错。采用Protel99SE绘制电路原理图的过程如下:

1.创建电路原理图文件。

2.设置原理图图纸等各项参数。

3.添加库文件,放置元件到原理图中。

4.调整原理图元件的位置。

5.完成电路的电气连接。

6.检查电路的电气连接,元件属性等各项参数的设置。

7.产生各种输出表格,文件保存并打印。

图1

创建原理图文件

首先创建扩展名为ddb的用户设计文件,在用户的文件夹内新建子文件,选择原理图文件,然后点击“OK”,创建新的在用户文件夹中创建原理图文件。

原理图编辑器工作区

原理图的编辑区为绘制原理图的编辑区域,使用Protel99SE的绘制原理图的过程中,必须要设置原理图的幅面属性。可以通过菜单命令“Design/Options”得到原理图文档属性设置窗口如图2所示,或在原理图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Document

Options”。

1)“Document Options”窗口中包含“Sheet Options”幅面属性设置窗口及“Organization”原理图标题栏内容设置窗口,图6-31所示为原理图文档属性设置窗口。各项功能的设置如下:

“Standard Style”:用于选择标准图纸底大小。通过下拉菜单选择,如图6-32所示。公制有A0(最大)、A1、A2、A3、A4(最小),英制有A(最小)、B、C、D、E(最大),Orcad标准有Orcad A 、Orcad B、Orcad C、Orcad D、Orcad E,其它格式有Letter、Legal、Tabloid。

“Custom Style”:用户自定义图纸尺寸设置,当选择该项时在“Use Custom”前的复选框内打钩,则可以按用户要求设置图纸底大小等属性。如图6-33所示。“Custom Width”自定义图纸的宽度,“Custom Height”自定义图纸的高度,“X Ref Reqion”水平参考边框等分为X段,“Y Ref Reqion”垂直参考边框等分为Y段,“Margin Width”图纸边框宽度。

用户可以选择标准图纸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置图纸大小,但在打印图纸时必须考虑打印机所能够打印的图纸的大小,打印时可以适当的缩小放大原理图,如果图纸的面积太大则可以采用层次电路的设计方法将一张原理图分割为多张原理图的设计方法。“Orientation”设置图纸放置的方向,“Landsape”为水平放置,“Portrait”为垂直放置。“Title Block”标题栏设置,有两种方式,“standard”为标准标题栏,“ANSI”为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的标题栏。如果需要显示标题栏则在“Title Block”前面的复选框内打钩。

“Show Reference Zone”设置是否显示边框中的参考坐标。

“Show Border”设置是否显示图纸的边框线。

“Show Template Graphics”设置是否显示画在模板内的图形、文字及专用字符串等。

“Border”设置边框的颜色,如果需要修改边框眼色则用鼠标左键点击右侧的事例颜色区域,弹出如图6-35所示的窗口,修改边框颜色,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点击“Define Custom Colors”,自定义用户颜色。

“Sheet”修改原理图底图颜色设置,鼠标左键点击右侧的事例颜色得到同样的颜色修改窗口,修改过程与修改边框颜色类似。

“Grids”用于设置图纸的锁定栅格及可视栅格的大小。“Snap”锁定栅格设置,设置光标移动的步长,使光标只能定位在固定的栅格点上。用户可以根据绘图精度,修改锁定的栅格大小,通常选中该选项,默认为10。“Visible”可视的栅格设置,设置可以看到的栅格的大小,此项的设置大小不映象光标的移动步长,只影像视觉效果,通常选中该选项,默认为10。

“Electrical Grid”电气栅格设置,选中该选项后,在绘制导线时,系统会以当前光标为中心,以设置的长度为半径,搜索可连接的电气节电,搜索到后自动将光标移动到该电气节电上,如果不选中该选项则无自动寻找电气节电功能。

“Change System Font”修改系统字体设置,点击该按钮则弹出“字体”窗口设置系统字体。

“Organization”文件信息设置,鼠标单击“Organization”得到文件信息设置窗口。窗口各项设置功能如下:

“Organization”设置设计单位名称,“Address”设置设计单位地址,“Sheet”原理图的编号。“Document”绘制文件的信息,电路图的标题、编号等信息。

完成原理图的文档选项设置后,按键盘上的“Page Up”、“Page Down”键放大或缩小视图。

元件的放置及属性的修改

将常用的库文件添加到系统当前可用库中。系统默认的原理图库文件“Miscellaneous Devices.ddb”中包含了较多的常用元件。如查找电阻,在过滤器中输入“RES*”回车后列出各个电阻元件。查找电容则输入“CAP*”或“E*”,查找电感则输入“I*”,查找变压器则输入“TRANS*”,查找三极管输入“NPN*”或“PNP*”,常用二极管为“DIODE”,发光二极管为“LED”。可以通过元件的英文名称在库中查找各个元件。

选择“RES2”,单击“Place”将电阻放置到原理图中,移动鼠标调整原件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固定电阻,在固定电阻前按“空格”键可将放置的对象逆时针旋转90度。按“X”键将原件左右对称转化,按“Y”键将原件上下对称转化(在英文输入方式下按“X”键和“Y”键有效)。按“TAB”键修则可以在放置过程中修改对象的属性。

“Attributes”:对象属性设置窗口。

“Lib Ref”:元件在电气图形元件库中的名称,属于只读选项,不能修改。

“Footprint”:元件封装形式选项,元件必须给出确切的封装形式才能完成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Designator”:元件的序号。缺省时通常以“R?”、“C?”、“Q?”、“IC?”、“U?”等表示。元件的序号必须给出,对元件的序号命名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取任意字符,只要序号不相同,为了提高电路图的可读性,同类元件序号的起始字符一般相同,如电阻以“R”表示,如R1、R2、R3等。在连续的放置过程中元件的序号会自动加1,如连续放置过程中前一电阻序号为“R01”,则下一个连续放置的电阻为“R02”。

“Part Type”:元件的型号。通常输入元件的具体型号,如电阻则输入阻值,默认单位为欧姆,电容则输入电容的容量,默认单位为法。

“Part”:同一器件可能包含多个部分,如一片74LS00包含四套二输入与非门电路,因此在放置过程中,有“1、2、3、4”四个部分可以进行选择。对于电阻、电容等独立器件每个器件只有一部分,因此该部分只有“1”。

“Selection”:选中该选项,放置完该元件后该元件被选中。

“Hidden Pins”:当该选项被选中时,元件引脚的被隐藏的属性将被显示出来,如引脚的引脚标号,引脚的名称,隐藏的电源引脚、接地引脚都会被显示出来。

“Hidden Field”:显示元件的仿真参数Part Field1~ Part Field16的数值。

“Hidden Name”:显示元件的仿真参数Part Field1~ Part Field16的名称。

设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则完成设置,单击“Cancel”按钮则放弃本次修改。单击“Help”获得帮助文件。单击“Global>>”按钮,得到对象全局属性窗口。

“Part Files”:对象仿真参数选项。

“Read-Only Fields”:对象的只读信息文件选项。

“Graphical Attrs”:对象的图形属性选项。

电阻的属性设置完毕后,单击“OK”按钮。调整元件的位置,点击鼠标左键固定电阻R1,继续移动光标调整位置后固定R2,R3,R4,R5,R6。在放置电容器件,在元件过滤器中输入“E*”后按回车键,放置“ELECTRO1”到原理图中,放置过程中注意电容的极性。再放置三极管,在元件过滤器中输入“NPN*”后按回车键,放置“NPN”到原理图中。再放置与外电路联接的插头,在元件过滤器中输入“CON*”后按回车键,分别放置“CON2”、“CON3”到原理图中。按表6-1输入元件的属性信息。固定对象后,可以将鼠标左键在元件上双击,调出元件的属性修改窗。

最后放置电源与接地。鼠标左键点击布线工具栏内的放置电源及接地符号工具“”,

按“TAB”键修改属性。放置电源“VCC”,接地“GND”。

放置完全部的对象后,再调整元件的具体位置,将鼠标移动到要移动的对象上,压下鼠标左键不放,同时拖动鼠标,调整元件的位置,按“空格”键对象将逆时针旋转90度,按“X”键将左右对称转换,按“Y”键将上下对称转换,按“TAB”键则可以修改对象的属性。调整后的对象位置。

采用导线连接原理图

在原理图中每个被连接的电气对象都有电气连接点,除电气连接点以外的图形都没有电气意义,如电阻向外的两个引脚的端点既是电阻的电气连接点,如果要将电阻连接到电路中,必须将导线连接到电阻的电气连接点上。在连接线路过程中注意要连接到各个对象的电气连接点上。

放置导线的过程如下:单击布线工具栏内的“”工具,将光标移动到电阻R1的端点,

单击鼠标左键固定导线的起点,移动光标则拖出导线,移动光标到图6-47所示的位置固定第二点,在连接电路过程中,按空格键可以切换导线的连接方式,通常为任意角度连线方式,再移动光标到R3的上端引脚端点,单击鼠标左键固定第三点位置,再移动到“+12V”电源端口的下方端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固定第四个点位置,单击鼠标右键,断开所连的导线,此时仍处于放置导线命令状态,移动光标连接其它对象引脚,当全部连接完成后,再次单击鼠标右键则退出导线连接状态。

在有三端以上连接处,应当有电气连线节点指示该处的电气连接关系,如果某处连接时系统没有自动放置电气连线节点,则可以通过布线工具栏内的放置电气连线节点工具

“”,放置电气节点,电阻R1,R2,电容C1,三极管Q1相连接处没有电气连线节点,则可以放置电气连线节点到该处,单击布线工具栏内的“”,移动光标选择固定电气连线节点

“X-Location”,的位置,按“TAB”键可以修改电气连线节点的属性,设置电气连线节点的属性,

“Y-Location”为电气连线节点在原理图中的坐标,“Size”设置电气连线节点的大小,“Color”设置电气节点的颜色,“Selection”设置是否将该电气连线节点选中,“Lock”设置是否将该电气连线节点锁定,选中该选相则即使删除相连的对象,该电气连线节点仍存在,设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移动光标到电阻R1、R2,电容C1,三极管Q1相连接处单击鼠标左键固定电气连线节点。

当导线的联接不正确,覆盖元件的引脚时,采用自动放置电气节点模式将出现多余的电

气节点,通过查找出现电气节点的原因即可查找原理图的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在放置导线的过程中,按空格键切换导线的联接方式。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器

用分立元件设计制作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器 2008-08-18 13:49:31 作者:未知来源:中国电子网 关键字:功率放大器运放达林顿管恒流源工作电流稳压管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集电极元件 一、功率放大器基本电路特点 互补对称式OTL功率放大器基本电路如图①所示。其中:C1为信号输入偶合元件,须注意极性应于实际电路中的电位状况保持一致。R1和R2组成BG1的偏置电路,给BG1提供静态工作点,同时也在整个电路中起到直流负反馈作用。要求通过R1的电流大于BG1的基极电流至少5倍,按照β为100、Ic1为2mA计算,R1应不大于6k,故给定为5.1k;C1因此也相应给定为22μ,它对20Hz信号的阻抗为362Ω;R2需根据电源采用的具体电压确定,约为R1(E/2-0.6)/0.6,按照32V电压值应取为约120K,确切值通过实际调试使BG1集电极电压为15.4V来得到。 C2与R3构成自举电路,要求R3C2>1/10、(R3+R4)Ic1=E/2-1.2,因R4 是BG1的交流负载电阻,应尽可能取大一点,R3一般取在1k之内。按照32V电源电压值和Ic1为2mA进行计算,R3与R4之和为7.2k,实际将R3给为820Ω、R4给为6.8k,Ic1则为1.94mA;C2因此可取给为220μ。 R5和D是BG2、BG3互补管的偏置电路元件,给BG2、BG3共同提供一个适当静态工作点,在能够消除交越失真情况下尽量取小值,根据实验结果一般取在3mA~4mA;改变R5阻值可使BG2与BG3的基极间电压降改变而实现对其静态工作的调整,与R5串联的D是为了补偿BG2、BG3发射结门坎电压随温度发生的变化,最好采用两只二极管串联起来补偿互补管发射结门坎电压随温度发生的变化,使互补管静态工作点稳定。简化电路中省略使用一只二极管。并联在BG2、BG3基极间的C4,可使动态工作时的ΔUAB减小,一般取为47μ;C3是防止BG1产生高频自激的交流负反馈电容,一般取为47P~200P。 BG1起电压放大作用,在该电路中被称为激励级,要求Buceo>E、Iceo≤Ic1/400=5μA、β=100~200,所以应选用小功率低噪声三极管。BG2和BG3是互补电流放大极,分别与BG4、BG5构成复合管对输出电流进行放大,要求Buceo>E、Iceo≤Ic2/100=30μA、β=100~200。在BG4、BG5使用普通大功率三级管而不是内部已经做成复合式大功率三级管的情况下,BG2与BG3需要提供给后级大功率三级管超过100mA的峰值驱动电流,因此应使用中功率三级管。BG4和BG5是负责放大输出电流的大功率管,静态工作电流可取在10mA~30mA,要求Buceo>E、Iceo≤Ic4/100=0.1mA、β=50~100。BG4和BG5的最大极限电流Imax应该比输出电流最大幅值大1倍,方能保证输出电流最大幅值时β>10。 R6和R7分别是BG4和BG5静态工作点调整分流电阻,动态工作时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在Ube4和Ube5都等于0.6V标准参数时,由互补电流放大级的静态工作电流

分立元件OTL功放资料全

典型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组装与维修 场景描述 OTL电路的主要特点有是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 输出端直流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输出端与负载之间采用大容量电容耦合,扬声器一端接地,具有恒压输出特性。 本任务流程如图3-1-1所示。 图3-1-1任务流程图 一、实训工具及器材准备 完成本次实训任务所需工具及器材见表3-1-1。 表3-1-1拆装与检修动圈式扬声器实训工具及器材准备

二、简易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组装 (一)电路原理的熟悉 1、电路特点 本功放电路结构简单,元件易购,成本低廉,原理典型,非常适合初学者组装学习。电路包括: A.电压放大器:将输入的微小音乐信号加以放大,通常采用共射级放大,图中以VT1、VT2为核心组成的放大电路完成电压放大功能。 B.功率放大:功率放大级电路是用来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通常共射级放大的输出电流很小,所以通过功放部分来推动喇叭。图中以VT3、VT4为核心组成的电路完成功率放大功能。 C.偏压装置:偏压装置为功率三极管提供正向偏压,使功率放大级电路工作于AB类放大状态,防止产生交越失真。图中VD5和R8为功放提供偏压,其中VD5具有负温特性,用以补偿功放管因温度升高引起电流增大。改变R8的阻值可以改变功放管的静态电流。 D.负反馈电路:利用负反馈的特性,控制整个放大电路的增益,提高电路稳定性。其中R4为放大器提供交直流负反馈,R5、C4对反馈的交流信号起分流作用,改变R4与R5的比值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2、电路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 图3-1-2简易OTL功放电路原理图

音量控制:由RP电位器调节,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当旋转电位器时获取的输入电压将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音量的大小。 第一级共射极放大器:由R1、R2、R3、R4、R5、C3、C4、VT1组成。R1、R2为VT1提供偏置电压,改变二者的比值可以改变功放输出点的电压(正常要求为电源电压的一半)。C3为输入隔直耦合电容。R3是VT1的负载电阻,VT1和VT2是直流耦合,通过C3输入的信号经VT1放大后,直接送到VT2进行放大。直流耦合就等于直接耦合,所以,信号传输没有损耗,电路工作效率很高。 C4、R4、R5组成负反馈电路,对于直流而言,C4表现出无穷大的阻抗,这可以使直流工作点非常稳定。对交流来说,C4相当于短路,R4和R5的比值决定了放大倍数。R5为零欧姆时,增益最大,灵敏度极高。我们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0-100欧姆中取值。 第二级共射极放大:以VT2为核心构成的放大电路。VT2是推动级放大管。输入信号经过VT1、VT2两级放大后,具备了驱动VT3、VT4(输出级)的能力。本功放电路只有三级,主要由第一二级(VT1、VT2)决定最大放大倍数,第三级(VT3、VT4)决定最大电流的驱动能力,想要电路放大倍数大,VT1、VT2要选放大倍数大的三极管,想要带负载能力强,VT3、VT4应该用大功率大电流的三极管,当然,放大倍数也不能太小。 C6是中和电容,起高频负反馈作用,该电容主要是为了减小高频的增益,当高频过强时,听起来会感觉声音尖、剌耳,当高频增益太强时,甚至出现高频寄生振荡,严重影响功放电路效率和音质。该电容一般取值在47-4700PF之间,要求不严时也可以取消。 VT3、VT4这对末级互补输出对管在工作时会发出较大的热量。改变R8可以改变VT3、VT4的工作电流,随着温度的升高,VT3、VT4的电流还会自动变大,电流变大就会更加发热,更加发热就会电流更加变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要求严格时,R8应该使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并且紧挨着VT3、VT4感受温度来补偿VT3、VT4的电流变化。 R8和VD5、R6和R7、VT3的CE极三部分共同组成VT3、VT4的偏置电路,保证VT3、VT4在无信号时输出中点电压。R8和VD5千万不能开路,否则VT3、VT4会有很大的基极电流,导致VT3、VT4的集电极电流剧增,立即发热烧坏。但是,R8和VD5的分压也不能太低,否则,在小信号时会听出明显的截止失真(和交越失真相同)。这种失真只在小信号时才有明显的反应。在高档功放电路中,VD5和R8会用其它元件代替,同时还会引入温度补偿。 R6、R7主要是给VT3、VT4提供基极偏置电流。当信号正半周时,VT3基极电压会上升,R6、R7两端的电压会变小,将不能给VT3提供足够大的基极电流。由于C5自举电容的出现,信号正半周时会将C5的正极电压也“举”高,这就可以通过R7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案与制作

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__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__课时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目录 一、摘要 (4)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4) 三、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1)反馈方式的选择 (4) (2)放大管得选择 (5) (3)级数的选择 (6) (4)电路的确定 (6) 四、设计过程 (1)确定方案 (7) (2)电路参数的计算 (9) (3)计算技术指标 (13) 五、调试要点 (1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 本文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而设计需要根据技术指标及 要求来确定放大电路的结构、级数和电路元件参数及型号等,此 次要求电路的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小,稳定性要好,频带宽度适 中,尽量小的失真等等...。因而我们会根据这些要求,一一计 算出技术指标和元件的参数,确定反馈类型,选取三种预选方案,通过比较选择符合要求,我们最终选择了方案一,经过布线、焊 接、调试等工作后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制作成功。 关键词: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路设计 电路制作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用分离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用于指示仪表放大弱信 号,具体指标如下: (1) 工作频率:kHz Hz f 30~30=。 (2) 信号源:mV U i 10=(有效值),内阻Ω=50s R 。 (3) 输出要求:V U 10≥(有效值),输出电阻小于Ω10,输出电 流mA I o 1≤(有效值)。 (4) 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ΩK 20。

Protel99SE画层次原理图、多Part元件

Protel99画层次原理图、多Part元件的绘制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需要把多张原理图连接起来,在同一PCB文件上进行绘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要确保每张原理图都要放置互相连接的端口(即Port),相连的端口名称要一样. 2.新建一个SCH文件或打开一个上面有足够空白空间的SCH文件. 3.在选定的SCH文件上,执行Design—Create System From Sheet...命令,选择一个SCH文件,回车确认. 4.把生成的方块,放置在合适的地方. 5.重复3、4步骤,直至添加完所有相连的SCH文件. 6.把每个方块具有相同端口(即Port)用导线相连. 7.在此SCH文件上生成网络表. 8.新建一个PCB文件,加载所生成的网络表 2)、对于元件的编号的解决方法是Protel中实现多张图的统一编号,首先要将多张图纸做成层次原理图,然后点击到总图再选择菜单Tools下Annotate选项,再将Options标签下的Current sheet only项的小勾去掉,点击OK,完成. 3)、用Protel99画层次原理图时:ERC检验若出现Duplicate Sheet Numbers是什么错误?表示是sheet编号重复。打开SCH图,然后按快捷键,D,O。在弹出的option对话框中,单击organization标签,在下面的sheet NO.里面填好标号,不要重复了。 4)、在生成网络表时,执行菜单命令Create Netlist时,若是对于层次原理图的,则应该把“Append sheet number to local”的选项勾上,这样原理图之间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网络号了。 5)、在protel99se中用分层式的方法画了几幅电路图,但是这几幅图中的net label标志的线连不起来,标识符号是一样的也连不起来。有的说设置这些标志符的作用范围,但不知标志符如何设置,才能使这些标识符在所有的图中都是电气相连的。 对于是画层次原理图的,在“Update PCB”中应改选“Net Label and Ports Global:网络标号&端口全局有效,即所有同层次子图中的同名端口之间,同名网络之间都视为相互连接。”目的就是让在不同的图中的同名网络标志的线能连在一起,(布线时) 6)、在“Update PCB”若报的是Node not found的错误选项,就要检查元件的原理图或者PCB图是否有不对应的管脚号或者封装名。 布线规则设置 布线规则是设置布线的各个规范(象使用层面、各组线宽、过孔间距、布线的拓朴结构等部分规则,可通过Design-Rules的Menu处从其它板导出后,再导入这块板)这个步骤不必每次都要设置,按个人的习惯,设定一次就可以。

场效应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六场效应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的性能和特点 2、进一步熟悉放大器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6-1 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器件。按结构可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两种类型。由于场效应管栅源之间处于绝缘或反向偏置,所以输入电阻很高(一般可达上百兆欧)又由于场效应管是一种多数载流子控制器件,因此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噪声系数小。加之制造工艺较简单,便于大规模集成,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参数 场效应管的特性主要有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图6-2所示为N 沟道结 图6-2 3DJ6F 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 型场效应管3DJ6F 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 其直流参数主要有饱和漏极电流I DSS ,夹断电压U P 等;交流参数主要有低频跨导 常数U △U △I g DS GS D m == 表6-1列出了3DJ6F 的典型参数值及测试条件。

表6-1 2、场效应管放大器性能分析 图6-1为结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共源级放大电路。其静态工作点 2 P GS DSS D )U U (1I I - =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V =-g m R L '=-g m R D // R L 输入电阻 R i =R G +R g1 // R g2 输出电阻 R O ≈R D 式中跨导g m 可由特性曲线用作图法求得,或用公式 )U U (1U 2I g P GS P DSS m -- = 计算。但要注意,计算时U GS 要用静态工作点处之数值。 3、输入电阻的测量方法 场效应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与实验二中晶体管放大器的测量方法相同。其输入电阻的测量, S D DD g2 g1g1 S G GS R I U R R R U U U -+= -=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工程班级: 组号:指导教师:田明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 N102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名称: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 学习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集成运算反馈放大电路、多级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一台/组 信号发生器一台/组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组 万用表一台/组 四.实验容: 设计一个多级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或集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要求如下: 闭环电压放大倍:30---120 输入信号频率围:1KHZ-------10KHZ. 电压输出幅度≥1.5V 输出电阻≤3KΩ 五.实验步骤: 1.选择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一般有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集 成运算负反馈放大电路.

为满足上述放大倍数的要求,晶体管负反馈放大电路最少需要二级放大,其连接形式有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阻容耦合可以消除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之间的影响,本设计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各级放大器,其组态有多种多样,有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本设计可以采用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对于负反馈形式,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设计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形式。 2.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下面是电源输入电路,通过并联两个电容的滤波电路形式,以效消除干扰,保证电路稳定工作,否则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整体原理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整个电路由三级放大和一路负反馈回路构成,第一级电路是NPN管构成的共发射极电路,通过直接耦合的方式输出给

!用分立元件设计放大器电路教程

用分立元件设计放大器教程 一、功率放大器基本电路特点 互补对称式OTL功率放大器基本电路如图①所示。 其中: C1为信号输入偶合元件,须注意极性应于实际电路中的电位状况保持一致。R1和R2组成BG1的偏置电路,给BG1提供静态工作点,同时也在整个电路中起到直流负反馈作用。要求通过R1的电流大于BG1的基极电流至少5倍,按照β为100、Ic1为2mA计算,R1应不大于6k,故给定为5.1k;C1因此也相应给定为22μ,它对20Hz信号的阻抗为362Ω;R2需根据电源采用的具体电压确定,约为R1(E/2-0.6)/0.6,按照32V电压值应取为约120K,确切值通过实际调试使BG1集电极电压为15.4V来得到。 C2与R3构成自举电路,要求R3×C2>1/10、(R3+R4)×Ic1=E/2-1.2,因R4是BG1的交流负载电阻,应尽可能取大一点,R3一般取在1k之内。按照32V电源电压值和Ic1为2mA 进行计算,R3与R4之和为7.2k,实际将R3给为820Ω、R4给为6.8k,Ic1则为1.94mA;C2因此可取给为220μ。 R5和D是BG2、BG3互补管的偏置电路元件,给BG2、BG3共同提供一个适当静态工作点,在能够消除交越失真情况下尽量取小值,根据实验结果一般取在3mA~4mA;改变R5阻值可使BG2与BG3的基极间电压降改变而实现对其静态工作的调整,与R5串联的D是为了补偿BG2、BG3发射结门坎电压随温度发生的变化,最好采用两只二极管串联起来补偿互补管发射结门坎电压随温度发生的变化,使互补管静态工作点稳定。简化电路中省略使用一只二极管。并联在BG2、BG3基极间的C4,可使动态工作时的ΔUAB减小,一般取为47μ;C3是防止BG1产生高频自激的交流负反馈电容,一般取为47P~200P。

protel 99se绘制原理图的主要步骤

protel 99se绘制原理图的主要步骤 通常,硬件电路设计师在设计电路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要知道,严格按照步 骤进行工作是设计出完美电路的必要前提。对一般的电路设计而言,其过程主要分为 以下3步: 1.设计电路原理图 在设计电路之初,必须先确定整个电路的功能及电气连接图。用户可以使用Protel99 提供的所有工具绘制一张满意的原理图,为后面的几个工作步骤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 2.生成网络表 要想将设计好的原理图转变成可以制作成电路板的PCB图,就必须通过网络表这一桥梁。在设计完原理图之后,通过原理图内给出的元件电气连接关系可以生成一个网络 表文件。用户在PCB设计系统下引用该网络表,就可以此为依据绘制电路板。 3.设计印刷电路板 在设计印刷电路板之前,需要先从网络表中获得电气连接以及封装形式,并通过这些 封装形式及网络表内记载的元件电气连接特性,将元件的管脚用信号线连接起来,然 后再使用手动或自动布线,完成PCB板的制作。 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一般来讲,进入SCH设计环境之后,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才算完成原理图的设计:1.设置好原理图所用的图纸大小。最好在设计之处就确定好要用多大的图纸。虽然在 设计过程中可以更改图纸的大小和属性,但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在将来的设计过程中受益。 2.制作元件库中没有的原理图符号。因为很多元件在Protel99中并没有收录,这时就 需要用户自己绘制这些元件的原理图符号,并最终将其应用于电路原理图的绘制过程 之中。 3.对电路图的元件进行构思。在放置元件之前,需要先大致地估计一下元件的位置和 分布,如果忽略了这一步,有时会给后面的工作造成意想不到的困难! 4.元件布局。这是绘制原理图最关键的一步。虽然在简单的电路图中,即使并没有太 在意元件布局,最终也可以成功地进行自动或手动布线,但是在设计较为复杂的电路 图时,元件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原理图的绘制效率以及所绘制出的原理图外观。

利用场效应管实现放大电路

利用场效应管实现放大电路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场效应管放大器,要求电压增益大于40,输出阻抗小与500欧姆,电源电压15V,输出信号峰峰值不小于8 V,非线性失真度小于10%。 二、技术参数要求 1, 要求电压增益大于40 2,输出阻抗小与500欧姆 3,电源电压15V 4,输出信号峰峰值不小于8 V 5,非线性失真度小于10% 三、所用设备、仪器及清单 示波器一个、信号发生器一个、直流稳压电源一个、数字万用表一个、3DJ6F场效应管三个、47μF电容五个、面包板一个、电阻若干。 四、电路图 五、原理介绍

(1)转移特性栅极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作用称为转移特性,若用曲线表示,该曲线就称为转移特性曲线。它的定义是:漏极电压UDS恒定时,漏极电流ID同栅极电压UGS的关系,即结型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中的Up为夹断电压,此时源极与漏极间的电阻趋于无穷大,管子截止。在UP电压之后,若继续增大UGS就可能会出现反向击穿现象而损坏管子。 (2)输出特性UDS与ID的关系称为输出特性,若用曲线表示,该曲线就称为输出特性曲线。它的定义是:当栅极电压UGS恒定时,ID随UDS的变化关系,即结型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结型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区,即可变电阻区、饱和区及击穿区。当UDS较小时,是曲线的上升部分,它基本上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这时可以把管子看成是一个可变电阻。当UDS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预夹断,因此尽管UDS再增加,但IS基本不变。因此预夹断点的轨迹就是两种工作状态的分界线。把曲线上UDS=UGS-UP的点连接起来,便可得到预夹断时的轨迹。轨迹左边对应不同UGS值的各条直线,通称为可变电阻区;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由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设计和实现一个由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NPN 型晶体管组成的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的型号是2N5486,晶体管的型号是9011。 三、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利用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静态和动态参数要求 1)放大电路的静态电流I DQ 和I CQ 均约为2mA ;结型场效应管的管压降U GDQ < - 4V ,晶体管的管压降U CEQ = 2~3V ; 2)开环时,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要大于90kΩ,以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 120; 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10s o sf -≈=U U A u 。 (2)参考电路 1)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如图1所示,R 模拟信号源的内阻;R f 为反馈电阻,取值为100 kΩ。 图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 2)两级放大电路的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 g3选择910kΩ,R g1、R g2应大于100kΩ;C 1~C 3容量为10μF ,C e 容量为47μF 。考虑到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应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反馈电阻R f ,见图2,理由详见“五 附录-2”。 图2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电路形式构成两级放大电路。 3.3k ?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 a. 电路图:(具体参数已标明) ? b.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实验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相应的静态工作点,基本的直流电路原理。 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 4.2s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DQ 约为2mA ,U GDQ < - 4V 。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DQ ,U GSQ ,U A ,U S 、U GD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4s R k =Ω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 b2,240b R k ≈Ω,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 CQ 约为2mA ,U CEQ = 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 CQ ,U CEQ )。 实验中,静态工作点调整,实际241b R k =Ω c. 动态参数的调试 输入正弦信号U s ,幅度为10mV ,频率为10kHz ,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s o11U U A u =、s o U U 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o1U s U o U 1u A

Protel99 画层次原理图

1)、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需要把多张原理图连接起来,在同一PCB文件上进行绘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要确保每张原理图都要放置互相连接的端口(即Port),相连的端口名称要一样. 2.新建一个SCH文件或打开一个上面有足够空白空间的SCH文件. 3.在选定的SCH文件上,执行Design—Create System From Sheet...命令,选择一个SCH文件,回车确认. 4.把生成的方块,放置在合适的地方. 5.重复3、4步骤,直至添加完所有相连的SCH文件. 6.把每个方块具有相同端口(即Port)用导线相连. 7.在此SCH文件上生成网络表. 8.新建一个PCB文件,加载所生成的网络表 2)、对于元件的编号的解决方法是Protel中实现多张图的统一编号,首先要将多张图纸做成层次原理图,然后点击到总图再选择菜单Tools 下Annotate选项,再将Options标签下的Current sheet only 项的小勾去掉,点击OK,完成. 3)、用Protel99画层次原理图时:ERC检验若出现Duplicate Sheet Numbers 是什么错误?表示是sheet编号重复。打开SCH图,然后按快捷键,D,O。在弹出的option对话框中,单击organization标签,在下面的sheet NO.里面 填好标号,不要重复了。 4)、在生成网络表时,执行菜单命令Create Netlist时,若是对于层次原理图的,则应该把“Append sheet number to local”的选项勾上,这样原理图之间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网络号了。 5)、在protel 99se中用分层式的方法画了几幅电路图,但是这几幅图中的net label标志的线连不起来,标识符号是一样的也连不起来。有的说设置这些标志符的作用范围,但不知标志符如何设置,才能使这些标识符在所有的图中都是电气相连的。对于是画层次原理图的,在“Update PCB”中应改选“Net Label and Ports Global: 网络标号&端口全局有效,即所有同层次子图中的同名端口之间,同名网络之间都视为相互连接。”目的就是让在不同的图中的同名网络标志的线能连在一起,(布线时) 6)、在“Update PCB”若报的是Node not found的错误选项,就要检查元件的原理图或者PCB图是否有不对应的管脚号或者封装名。布线规则设置布线规则是设置布线的各个规范(象使用层面、各组线宽、过孔间距、布线的拓朴结构等部分规则,可通过Design-Rules 的Menu 处从其它板导出后,再导入这块板)这个步骤不必每次都要设置,按个人的习惯,设定一次就可以。选Design-Rules 一般需要重新设置以下几点: 1、安全间距(Routing标签的Clearance Constraint) 它规定了板上不同网络的走线焊盘过孔等之间必须保持的距离。一般板子可设为0.254mm,较空的板子可设为0.3mm,较密的贴片板子可设为0.2-0.22mm,极少数印板加工厂家的生产能力在0.1-0.15mm,假如能征得他们同意你就能设成此值。0.1mm 以下是绝对禁止的。 2、走线层面和方向(Routing标签的Routing Layers) 此处可设置使用的走线层和每层的主要走线方向。请注意贴片的单面板只用顶层,直插型的单面板只用底层,但是多层板的电源层不是在这里设置的(可以在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中,点顶层或底层后,用Add Plane 添加,用

BTL功放电路

BTL功放电路的原理与应用实例 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集成功率放大器由于不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外围元件少、安装调试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且在性能上也优于分立元件,例如温度稳定性好,功耗小、失真小,特别是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还设置有过热、过电流、过电压等自动保护功能的电路对电路自行进行保护。由于集成功率放大器具有分立元件不具有的很多优点,近年来集成功率放大器件发展很快,使用相当广泛。产品有单通道和双通道、单功放、双功放及多功放等器件。集成功放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接成OCL电路,或OTL电路,接成BTL(Balanced Transformer Less,一说是Bridge Transformerless)电路却很少,而BTL电路的优点是电源利用率比前面两种电路高4倍。本文从BTL电路的结构、原理出发,分析BTL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特点,最后介绍如何用集成功率放大器件构成BTL电路。 1.1BTL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大家知道OCL和OTL两种功放电路的效率很高,但是他们的缺点就是电源的利用率都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在输入正弦信号时,在每半个信号周期中,电路只有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源在工作。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也就是在较低电源电压的作用下,使负载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一般采用平衡式无输出变压器电路,又称为BTL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 在输入信号 U i正半周时,V1,V4导通,V2,V3截止,负载电流由V CC经V1,R L,V4流到虚地端。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 在输入信号Ui负半周时,V1,V4载止,V2,V3导通,负载电流由V CC经V2,R L,V3流到虚地端。如图1中虚线所示。可见: (1)该电路仍然为乙类推挽放大电路,利用对称互补的2个电路完成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其输出电压的幅值为:U OM≈V CC 最大输出功率为: (2)同OTL电路相比,同样是单电源供电,在V CC,R L相同条件下,BTL电路输出功率为OTL电路输出功率的4倍,即BTL电路电源利用率高;

分立元件功放电路OTL

OTL功放电路,耦合元件 一、功率放大器电路基本特点: 互补对称式OTL功率放大器基β本电路如图所示: C1为信号输入耦合元件,需注意极性应和实际电路中的电位状态保持一致。 R1和R2组成BG1的偏置电路,为BG1提供静态工作点,同时也在整个电路中起到直流负反馈作用。要求通过R1的电流大于BG1的基极电流至少5倍,按照β为100,Ic1为2mA计算,R1就不大于6k,故给定为5.1k,C1也相应给定为22uf,它对20Hz信号的阻抗为362Ω;R2根据电源采用的具体电压确定,约为R1(E/1-0.6)/0.6,按照32V电压值,即5.1×(32÷0.6-0.6) ÷0.6≈130,就取120K,确切的值通过实际调试使BG1集电结电压为15.4V来得到。 C2与R3构成自举电路,要: R3×C2>1/10,(R3+R4)×IC1=E/2-1.2 因R4是B G1的交流负载电阻,应尽可能取大一点,R3一般取在1k之内。 按照32V的电压值和IC1为2mA计算,R3和R4之和为7.2k,实际将R3给为820Ω,R4给为6.8k,IC1则为1.94mA;C2因此可取为220u。 R5和D是BG2和BG3互补管的偏置电路元件,给BG2、BG3共同提供一个适当静态工作点,在能够消除交越失真情况下尽量取小值,根据实验结果一般取3mA-4mA;改变R5的阻值可使BG2、BG3的基极间的电压降改变,而实现其对静态工作的调整。与R5串联的D是为了补偿BG2、BG3发射结门坎电压随温度发生的变化,最好采用两只二极管串联起来补偿互补管门坎电压随温度发生的变化,使互补管静态工作点稳定。 并联在BG2和BG3基极间的C4,可使动态工作时的△UAB减小,一般取47u。 C3是防止BG1产生高频自激的交流负反馈电容,一般取为47P —200P。 BG1起放大作用,在该电路中被称为激励级,要求:Buceo>E, Iceo≤IC1/400=5uA、β=100~200,所以应选用小功率低噪声管。

奇声AV-757DB功放电路原理与分析

奇声AV-757DB功放电路原理与分析 奇声A V-757DB功放电路原理与分析整机电路由系统控制、信号源选择、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卡拉OK、前置、功放与保护等电路组成,如图2-63所示。 (1).系统控制电路 系统控制电路由IC501(767DB)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如图2-64所示。 767DB是微处理器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见表2-6)均与89C55基本相同。 767DB根据键矩阵电路送入的键控指令脉冲,去控制杜比环绕声解码等电路的工作,同时驱动LED显示电路显示整机的工作状态。 767DB⑦脚为复位端,外接复位电容C501。在每次开机时,+5V电压均会经C501在⑨脚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电压,使微处理器内部电路清零复位,进入初始化状态。 767DB⑦脚为工作模式控制端,外接控制开关K702-2,可分别选择DSP声场处理、PRO杜比定向逻辑解码、3CH三声道和2CH二声道共四种工作模式。 IC502(4094)在微处理器767DB的作用下,通过C1~C3、D1和D2的输出信号去控制杜比定向逻辑解码电路。

(2).信号源选择电路 信号源选择电路由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001(4052)、转换开关K001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如图2-65所示。 K001为四挡转换开关,可控制IC001⑨脚和⑩脚的电平,从而控制其内部的电子开关,分别选择ID,VCD、TAPE和TUNER四路音频信号。

(3).杜比定向逻辑解码电路 杜比定向逻辑电路由IC704(M69032P)和IC2701(YSS228)、IC702(4053)等组成,见图2-66和图2-67。 信号源选择电路选出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分别从IC2704的(15)脚和(22)脚输人,经环绕声解码处理后的左、右声道信号分别从(32)脚和(33)脚输出,经信号直通/解码处理转换继电器J801送往前置放大电路的E端和F端。中置声道信号从(38)脚输出,经C761送往前置放大电路的C端。 解码后的环绕声道信号从IC704(39)脚输出,经IC702转换后送入IC701进行延时处理。延时处理后的环绕声信号经IC704(47)脚内部的7kHz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从其(42)脚馈入,再经杜比B降噪电路降噪后,从(29)脚输出,经C762送往前置放大电路的D端。 IC704的(36)脚外接中置声道模式控制电路,(23)脚~(25)脚接受来自微处理器IC501的测试控制信号和IC502的调配组合转换控制信号。IC501还通过DA TA、CLK和REQ信号对IC701进行控制。 IC704(34)脚输出L+R信号,经C765、11743加至前置放大器的B端。

实验十三基于Multisim的场效应管放大器电路设计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生医091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10615 实验成绩:实验十三基于Multisim的场效应管放大器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场效应管电路模型、工作点、参数调整、行为特征观察方法 2、研究场效应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及元件参数的计算 3、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场效应管的特点 场效应管与双极型晶体管比较有如下特点: (1)场效应管为电压控制型元件; (2)输入阻抗高(尤其是MOS场效应管); (3)噪声系数小; (4)温度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 (5)结型管的源极(S)和漏极(D)可以互换使用,但切勿将栅(G)源(S)极电压的极性接反,以免PN结因正偏过流而烧坏。对于耗尽型MOS管,其栅源偏压可正可负,使用较灵活。 和双极型晶体管相比场效应管的不足之处是共源跨导gm。值较低(只有ms级),MOS管的绝缘层很薄,极容易被感应电荷所击穿。因此,在用仪器测量其参数或用烙铁进行焊接时,都必须使仪器、烙铁或电路本身具有良好的接地。焊接时,一般先焊S极,再焊其他极。不用时应将所有电极短接。 2.偏置电路和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与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一样,为使场效应管放大器正常工作,也需选择恰当的直流偏置电路以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形式主要有自偏压电路和分压器式自偏压电路(增强型MOS管不能采用自偏压电路)两种。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场效应管共源放大器的调试 (1)连接电路。按图2.4.1在模拟电路实验板上插接好电路,场效应管选用N沟道结型管

3DJ6D,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式为自偏压式。直流稳压电源调至18V并接好(注意:共地) (2)测量静态工作点 调节电阻R使V D为2.43V左右,并测量此时的Vg、Vs ,填入表2.4.1,并计算。 表2.4.1静态工作点 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到电路的输入端。使函数发生器输出正弦波并调=2mV,f=lkHz。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若有失真,应重调静态工作点,使波形不失真),并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Vo,计算Av (4)测量输入及输出阻抗 用换算法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在输入回路串接已知阻值的电阻R,但必须注意,由于场效应管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很高,若仍用直接测量电阻R两端对地电Vs 和Vi进行换算的方法,将会产生两个问题: (1)由于场效应管放大器Ri高,测量时会引人干扰; (2)测量所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必须远大于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否则将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为了消除上述干扰和误差,可以利用被测放大器的隔离作用,通过测量放大器输出电压来进行换算得到Ri。图为测量高输入阻抗的原理图。方法是:先闭合开关S(R=0),输入信号电压Vs,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V01,然后断开S,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V02,因为两次测量中和是基本不变的,所以 R i=V O2/(V O1-V O2)R 输出电阻测量: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一个固定信号电压Vs ,分别测量当已知负载R L断开和接上的输出电压V0和V0L。则 R0=(V0 / V0L -1)R L

教你怎样画自己的元件库(protel)

Protel DXP是Altium公司的桌面板级电路设计系统,它集原理图设计输入、PCB设计绘制、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VHDL混合输入、FPGA设计、信号完整性分析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是非常优秀的EDA软件.Protel DXP提供了丰富的元器件库,这些元器件库主要是集成库和PCB库.Protel DXP没有单独的原理图库,原理图符号存在于集成库中.即使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也经常遇到需要的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在Protel DXP自带的元器件库中找不到.这时就需要使用者自己绘制原理图符号或者下载所需的库文件.可是如果不进行存档,下次使用时又得重新绘制或者重新下载,麻烦不说,还要浪费很多时间.因此,把自己绘制的和从网上搜集到的原理图符号集中起来,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器件原理图库文件就显得尤为必要.再有,把自己经常需要用到的Protel DXP原理图符号统一放在一个自己建造的Protel DXP原理图库文件中,既便于使用时查找,又便于平时对原理图库文件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在ProtelDXP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原理图库文件. 1 从现有的库文件中拷贝原理图符号 首先,启动Protel DXP在菜单中点击File→New→Schematic Library,新建一个原理图库文件.接着,保存文件,给它起一个有特色又能反应原理图库特点的名字,如“MySchLib”.然后,再打开一个含有想要添加元器件符号的Protel DXP自带的库文件,假如添加一个电阻元件符号,已知在"Miscellaneous Devices IntLib"集成库文件中含有电阻元件符号,那么就打开该集成库文件.由于是集成库文件,打开该文件时系统会给出“你想要释放这个集成库吗?”的信息.按“Yes”按钮,系统就会把原理图库文件“Miscellaneous Devices.SchLib”,从“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集成库文件中抽取出来,添加到“Projects”面板中.接着,双击“Projects'’面板中“Miscellaneous Devices.SchLib”打开该文件,点击“SCH Library”面板标签,在该面板的“Component”中找到想要添加到自己新建的原理图库文件中去的元件名称.假如以添加电阻元件符号为例,找到“RES2”电阻元件,单击选中它.最后,拷贝该元件到自己新建的原理图库文件中,用Protel DXP的菜单命令:Tools →Copy Component命令.执行该命令以后系统会出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鼠标,选中要拷贝的目的原理图库文件名,这里是“Myschlib.SchLib”,按“OK”按钮.这样就把电阻元件的原理图符号复制到了我们自己的库文件中. 2 从现有的原理图文件中提取原理图符号 如果你有现成的原理图文件,想把其中你需要的元器件原理图符号添加到自己的库文件中,可又找不到含有该原理图符号的库文件,而且又不想自己重新绘制.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Protel DXP提供的一个由原理图生成原理图库文件的命令.此命令可以把当前打开的原理图文件中用到的所有原理图符号抽取出来,生成一个与当前打开的原理图文件同名的一个原理图库文件.这样一来,只要Protel DXP能打开的原理图文件,你就可以利用这个命令,把现有原理图中所需要的原理图符号抽取出来,用本文第一部分从现有的库中拷贝原理图符号的方法,添加到自己的原理图库文件中去.一般扩展名为“.SCHDOC”、“.SCH”、“.DSN”等的文件,Protel DXP可以直接打开.而且对于扩展名为“.DSN”的文件,用Protel DXP打开后就已经自动生成了原理图库文件,并且直接在Projects浮动面板中列出.由原理图生成原理图库文件的具体操作是:首先,打开原理图文件;然后,使用菜单命令:Design →Make Project Library,即可生成一个扩展名为“.SCHLIB”的和打开原理图同名的原理图库文件. 3 自己绘制原理图符号 可以直接打开自己的库文件,如上述中的“Myschlib.SchLib”,然后通过菜单命令:Tools →New Component,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想要建立元件符号的名字,再用图形工具进行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

*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 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 系别:电气信息工程院 专业:通信工程 届别: 2014届 指导教师: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2013年3月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 学生:** 指导教师:**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1、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场效应管电路模型、工作点、参数调整、行为特征观察方法 1.2 研究场效应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及元件参数的计算 1.3 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2、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 2.1 场效应管的特点 场效应管与双极型晶体管比较有如下特点: (1)场效应管为电压控制型元件; (2)输入阻抗高(尤其是MOS场效应管); (3)噪声系数小; (4)温度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 (5)结型管的源极(S)和漏极(D)可以互换使用,但切勿将栅(G)源(S)极电压的极性接反,以免PN结因正偏过流而烧坏。对于耗尽型MOS管,其栅源偏压可正可负,使用较灵活。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场效应管,FET 是一种电压控制电流器件。其特点是输入电阻高,噪声系数低,受温度和辐射影响小。因而特别使用于高灵敏度、低噪声电路中。场效应管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FET。结型场效应管又分为N沟道和P 沟道两种。绝缘栅场效应管主要指金属一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管。MOS管又分为“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而每一种又分为N沟道和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是利用导电沟道之间耗尽区的宽窄来控制电流的输入电阻105---1015 之间,绝缘栅型是利感应电荷的多少来控制导点沟道的宽窄从而控制电流的大小、其输入阻抗很高(其栅极与其他电极互相绝缘)以及它在硅片上的集成度高,因此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机型晶体管。它属于电压控制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