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各阶段总结和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各阶段总结和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各阶段总结和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各阶段总结和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一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2条:办公用房无使用人数纪录,厕所无消毒记录。

(2)环境保护4条:部分外运土方车辆未苫盖,施工现场有扬尘,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条:材料包装未回收,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现场供水管网布置不合理。

(5)节能与能源利用4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3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材料堆放不合理。

(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二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2条:办公用房无,厕所无消毒记录。

(2)环境保护3条:施工现场有扬尘,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5)节能与能源利用3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2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

(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三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2条:办公用房无,厕所无消毒记录。

(2)环境保护3条:施工现场有扬尘,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5)节能与能源利用3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2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四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2条:办公用房办公用房使用情况无记录,厕所无消毒记录。(2)环境保护3条:施工现场有扬尘,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5)节能与能源利用3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2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

(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五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1条:办公用房使用情况无记录。

(2)环境保护2条: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5)节能与能源利用3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2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

(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六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1条:办公用房使用情况无记录。

(2)环境保护2条:施工现场有扬尘,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5)节能与能源利用3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2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

(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七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

(3)节能与能源利用3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2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5)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八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3)节能与能源利用2条:自然能源无利用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4)技术创新与利用1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目录 一、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措施 (1) 1、范围 (1) 2、职责 (1) 3、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1) 4、固体废物的标识 (2) 5、固体废弃物的存放 (2) 6、固体废弃物的搬运 (2) 7、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 (2) 8、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监督检查 (2) 二、污水排放控制措施 (3) 1、范围 (3) 2、职责 (3) 3、项目部办公区生活污水排放的控制措施 (3) 4、施工现场污水排放的控制措施 (4) 5、污水排放的检测和监督 (4) 三、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4) 1、范围 (4) 2、职责 (5) 3、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 (5) 4、施工扬尘的检测和监督 (5) 四、施工噪声控制措施 (6) 1、范围 (6) 2、职责 (6) 3、施工噪声的控制 (6) 4、施工噪声的检测和监督 (7) 五、油品泄漏污染控制措施 (7)

1、适用范围 (7) 2、职责 (7) 3、防油品泄漏控制措施 (7) 4、油品泄漏防止污染扩散应急措施 (9) 5、制度的实施与监督检查 (10) 六、水质保护措施 (11) 1、范围 (11) 2、职责 (11) 3、水质保护控制措施 (11) 4、周边水质保护的检测和监督 (12) 七、水土保持措施 (12) 1、范围 (12) 2、职责 (12) 3、水土保持控制措施 (12) 4、水土保持的检测和监督 (13) 八、相关方环境控制措施 (13) 1、适用范围 (13) 2、职责 (13) 3、项目部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 (14) 4、对相关方的评估 (14) 5、对相关方环境行为施加影响 (14) 6、对相关方环境要求 (15) 7、对相关方环境行为施加影响的监督和检查 (16)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今年10月中旬,品控部会HACCP小组对公司质量目标及各部门的分解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的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公司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对各部门/车间的考核,公司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良好,其具体实现情况如下: ◆原辅料检验合格率:100% ◆产品出厂合格率:99%以上; ◆顾客满意率:95%以上; 二、各部门/车间分解目标完成情况 6.1公司办公室: 保持了办公环境卫生文明整洁;确保内部行政信息沟通迅捷;培训合格率100%以上。确保公司生产设备的及时采购并组织验收;保证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采购物资质优价廉且及时,不合格品及时退货;确保采购物资合格率100%以上。 6.2品控部 确保生产现场的质量监督工作;原辅料合格率达到了100%,在线品控工作到位率100%;质量目标的考核到位率100%;检测设备正按计划进行送检。确保了生产现场不会出现重量不足等质量问题,出厂合格率达到99%。 6.3 生产部 合理组织和安排焊接衬垫的生产计划,对生产任务进行分解,并及时推行巡查制对生产加强监控以确保生产进度。每月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对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日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到位率保持在100%。 6.4 销售部 确保接受订单及时并下达相应的生产计划信息。确保顾客满意信息监测的准确率100%,顾客对服务的投诉处理率100%。 6.5 财务部 确保资金回收率100%;监督了公司仓库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管理工作。 6.6 各车间

能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确保产品的生产进度;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并做好相关的记录。确保使用的设备工具完好。确保公司生产成品一次合格率99%。对现场操作规范、工艺的检查到位率100%。 虽然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但是从本次考核情况来看,个别部门/车间对本部门的目标了解基本到位,比较好地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目标管理,对产品质量的关注较高,但大家还应加强体系文件的学习尤其是相应作业指导书的学习,掌握各个工序的技能,为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多出力。 XXXX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30日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编号:SM-ZD-78517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防止建筑施工作业污染和扰民,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一、防止大气污染 1、将现场内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叠式覆盖。 2、施工现场内的道、空地全部硬化,循环道路用C20混凝土浇筑,其他区域地面用500mm×500mm的方砖铺设,局部附以绿化。 3、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散。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撒落。 4、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 5、在混凝土输送泵前和混凝土车清处洗设置沉淀地。在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和措施

长沙市青少年宫建设工程 绿色工地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和措施 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长沙市青少年宫建设工程 2015年9月10日

长沙市青少年宫建设工程 绿色工地的控制指标及措施 为了贯彻党提出的,要实现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而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可持续发展观是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绿色施工又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阶段,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我筑梦星园项目部特出台以下措施: 一、环境保护管理控制及其相应措施 1、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对施工中的裸露土地、废料和垃圾等容易形成扬尘、污染的地方采取用遮阳网等材料进行覆盖等必要的措施,避免对现场环境和周围居民生活造成污染。 2、我项目部将为本工程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于未铺筑的临时道路和灰土拌合站及路基填筑、取土场取土工作面进行定期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3、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落散装物料的运输、及对于易洒落粉状物料的堆砌场所,我项目部主要采取防风遮盖措施,减轻扬尘污染。 4、对尾气超标的汽车,限制在本工程中使用;加强交通管理,有力疏导,使车辆尽量用低油耗车速运行,减少尾气排放。 5、出入施工场地的运输车的车箱防护措施良好,以保证工程中运输的客土、渣土等无遗洒,不至形成扬尘污染,不对相邻施工单位的工作环境与周边住户造成影响。 6、施工中严禁在工地现场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刺激性气体的物质,所有施工垃圾、废弃物品,集中回收集中处理。 7、加强扬尘较重的施工材料的管理。封闭库房存放,轻装轻卸,取用时杜绝洒落,空袋及时收回集中处理,严格做到“工完料尽现场清”。 8、运输无遗撒,自卸车、垃圾运输车一律配备苫布覆盖。 9、避免化学品的泄露现象,化学品等和特殊材料一律实行封闭式、容器式管理和使用。 10、机械加工点;如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等,远离居民区或其他环境敏感点。 11、严禁夜间安排高噪声的机械施工,尤其是打桩等高噪声施工作业。

(精选)项目部生产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总结

项目部生产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总结 2020上半年度项目继续恪守公司的质量方针,兢兢业业、踏实苦干。我们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并在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运用,更好的完成了公司对我项目部的各项要求。我部按照既定的质量方针,遵循质量工作计划,以年度质量工作目标为方向开展各项质量工作,确保各项施工保质保量的进行。现对目前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作出如下总结:1、整体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各项制度运转正常,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未发生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舆论负面报导和项目业主的投诉事件。 2、样板引路(首件制)工作开展情况 严格开展样板引路(首件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涵洞、桩基,承台、路基试验段,预制小箱梁、空心板、级配碎石、水稳、沥青施工首件制工作,过程影像资料收集齐全。 3、质量培训开展情况 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制度、质量验收规范培训,加强其质量意识,确保每道工序保质保量进行。 4、客服管理情况 项目部未发生一起质量投诉事故,并按照分公司文件要求定期对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拜访打分,业主和监理单位对我项目打分评价良好。对监理下发的指令和通知单,项目部及时对施工队下达整改,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施工队伍给予相应处罚。 5、目前质量管理中薄弱环节和问题 主要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上,尤其是作业人员。由于条件限制而不能对作业人员进行持续的、系统的培训,部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对现场

存在的质量隐患不能很好的予以处理,对提出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的处理。 6、下年度质量管理拟采取措施及计划 对项目及分包管理人员落实交底、培训工作。严格按照样板引路(首件制)计划,做好首件制的实施、验收及总结并做好推广运用工作。按照分公司要求务实开展实施实测实量工作,做好过程资料收集及整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施工下道工序,并要加大工程质量过程监控力度,对重点工序进行旁站,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材料控制措施和环保措施

1.1材料控制措施和环保措施 一、编制材料计划: (1)编制项目材料设备用量计划: 根据图纸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项目主要材料设备用量计划,分阶段列明所需材料、设备的品名、规格、数量等材料的各项参数。 (2)编制主要材料、设备月度供应计划: 根据月度进度计划,编制主要材料、设备月度供应计划。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加工、采购、运输、验收等步骤所需要的时间。 二、供应商的选择: (1)根据月度供应计划,在有效期限内,先与各供应商进行接触,了解其产品的各项参数。 (2)对供应商进行横向的比较,在其中选择2—3家信誉好的厂家。(3)对以选择的厂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并限期,让其进行报价工作。(4)与质优价廉供应商签定购销合同。 三、材料采购: (1)各种材料的采购,必须由施工人员结合施工图纸设计,到现场实测实量核定用量,依材料的品种规格计算损耗后的精确购料量,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再买。 (2)各种用具的采购,由用方单位提出书面采购单,说明用于何处,经相关负责人审核后采购。 (3)采购人员对采购单所列材料、用具应细致了解其型号、品种、规格,用于何处,掌握一定的材料性能和设计意图,如果构配件应考虑是否配套,以避免购错材料。 (4)采购材料用具,小批量购置应有产品合格证,外观质感、内查构配件是否齐备。原材料的购进需有出厂报告、合格的材料化验单及有关质

量证明文件。大批量的材料用具采购,须定样板,按样板验收,并要求运至工地后开包检查,抽查率要求在20%以上。 (5)采购人员对于自己不掌握的材料用具性能规格品种,须汇同技术组有关人员共同采购。 五、材料运输: 成品在运输、仓储、搬运及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不同措施加以保护。(1)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进行保护、慢行,禁止碰撞。门窗应竖放并固定,每樘之间须加软质材料分开,防止压坏玻璃及五金件。玻璃的运输应符合《普通平板玻璃》(GB4871)的有关规定。龙骨装卸时不得仍摔,应当平放,以防变形。罩面板要轻拿轻放,不得碰坏饰面及边角。(2)成品的存放要根据成品的特点采取不同方法。门窗在室内应竖直排放。并用枕木垫平,室内应干燥通风。玻璃不能搁置和倚靠在可能操作玻璃边缘和表面的物体上,并防止被风吹倒。龙骨要存放在地面平整、干燥、通风处。壁纸及墙部要平放,不能日晒雨淋。油漆存放要远离火源,并配备灭火设施。 (3)成品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搬运大面积玻璃时要用吸盘,并注意风向;龙骨及装饰面板不能仍摔,防止损坏。 (4)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专门的成品保护措施,设专人对现场成品看护。各专业队伍相配合,严禁破坏其他工种的成品及半成品。块料施工作业区用围挡遮蔽好,有明显标志,1—2天禁止上人。交叉施工中,施工人员不能直接站在已完成的台柜上施工。人字梯等用胶皮包脚,不准直接放在已完工的墙、地面上,线条、压条等用胶带保护。对已施工完的房间关门保护,主要通道的墙、柱、地面及楼梯用板条护角和覆盖保护。 六、材料进场、堆放: (1)采购人员需将购回材料、用具全数移交保管人员,保管人员核实采

(完整版)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种植或改良的草地面积。 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指树木和竹子。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 活立木总蓄积量--指一定范围内土地上全部树木蓄积的总量,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 森林面积--指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林地或冠幅宽度10米以上的林带的面积,即有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包括天然起源和人工起源的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面积和竹林面积,不包括灌木林地面积和疏林地面积。 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计算公式为: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资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体、液体和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分布于海洋、陆地(包括土壤)以及大气之中,通过水循环形成水资源。水资源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陆地上的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指分别存在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冰盖等水体中水分的总称,又称陆地水。地下水指储存在地面以下饱和岩土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 内陆水域总面积--指江、河、湖泊、池塘、塘堰、水库等各种流水或蓄水的水面占地面积。 海洋--是海和洋的统称。洋为地球表面上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海为地球表面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被陆地、岛礁、半岛包围或分隔的边缘部分。 海水可养殖面积--指利用滩涂、浅海、港湾进行鱼、虾、蟹、贝、藻等海水经济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的水面面积。 径流--指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扣除损耗外,从地表和地下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地表径流指沿地表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水流;地下径流指沿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地下水水流。 径流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计算公式为: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矿产资源--矿产指由地质作用形成,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矿产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基础储量--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界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示。 流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干流和支流,干支流共同组成这条河流的水系。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就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外流河--指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外流区域。 内陆河--指在陆地内部干燥地区,河水沿途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供给内陆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内陆区域。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目标................................................................... 4、管理机构............................................................... 5、职责................................................................... 6、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扬尘控制......................................................... 6.2 废水控制......................................................... 6.3 生活垃圾管理..................................................... 6.4 施工垃圾管理..................................................... 6.5 有害废物控制..................................................... 6.6 噪声控制......................................................... 6.7 水、电、办公用品的控制........................................... 6.8 各种材料资源能源的控制........................................... 7、考核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目的 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实施本计划,对办公区和施工现场的各 种能源与资源的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环 保节约、文明施工的目的。 2、适用范围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各阶段总结和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一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2条:办公用房无使用人数纪录,厕所无消毒记录。 (2)环境保护4条:部分外运土方车辆未苫盖,施工现场有扬尘,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条:材料包装未回收,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现场供水管网布置不合理。 (5)节能与能源利用4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3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材料堆放不合理。 (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二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1)施工管理2条:办公用房无,厕所无消毒记录。 (2)环境保护3条:施工现场有扬尘,打桩机未采取隔音措施,电焊作业弧光外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条:工地临房未重复使用,地基基础未方案论证,材料周转使用情况几率不及时。 (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不健全。 (5)节能与能源利用3条:自然能源无利用,大型机械未做到一表一机,节能灯具使用不合理。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2条:基坑支护结构回收率不达标,绿化面积太少。? (7)技术创新与利用2条: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整体化施工方法不合理。 三月份控制指标 一、主控项目 1,各施工阶段的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二、一般项目不达标情况如下: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护措施 一、环境保护原则 地质灾害设计及施工要充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生态工程绿化,保护和恢复自然,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实施将会占用土地、产生噪音和污染,破坏自然环境,对这些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在林区及学校内,减少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工程建设所需的砂石料、块石、混凝土骨料、生产生活设施等要临时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但可以利用闲置民房以及其他闲置土地。除工程本身、原材料占地外,其他办公生活系统、机械修配系统、水电供应系统等主要利用施工现场附近现有设施,因此总体上对土地资源影响不大。 2、施工废水对水质的影响 施工期间的废水主要来自于混凝土拌合养护,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其采用静置沉淀后排放。因施工营地排水的生活废水量少,对当地水质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3、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工程施工位于沟道,汽车运输所带来的灰尘及施工开挖形成的粉尘、燃油及生活燃煤等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带来轻微的污染,施工时间只要做好防尘处理,对周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4、对声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的使用,会带来噪声污染问题,对居民的生活、生产有一定影响。对声源强度较大的作业应尽量避开夜间作业,同时加强监测和重视噪声治理。 5、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围绕鸭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有:防冲槛工程、沟道清淤工程、护岸工程等。这些工程将有效的拦截和疏导沟道内的泥石流体松散物质,防止大

规模泥石流的形成,有效预防水土流失。随着各项工程措施的实施,将改善当地的生态地质环境。 6、对交通的影响 治理工程的的施工活动可能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增加压力,因此应加强施工交通的管理工作。 三、环境保护的目标 为避免在施工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本工程我们将尽量做到施工无噪音、空气无污染、河道无浑水、生态不破坏,因本标道路工程,对地表的破坏和影响较小。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对周围环境和生态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将努力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扬尘、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工废水按监理和业主的要求处理后达到本标工程要求的排放标准后才排放。 四、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本标工程顺利进行,同时使之对环境影响达到最低限度,及时地掌握并控制现场施工情况,我们拟建立完善的工地环保管理机构。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环境保护教育,使之在实际施工中能够自律,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做到规范作业,文明施工。

品质部月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部门:质控科 工作评价时段: 2009 年 12 月 第一部分: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 况 以下填写本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本 月制定的目标明细,完成率有多少?本 月计划的重点工作项目有哪些?完成的 进度如何? 序号本月的主要工作内容目标完成进度1 2 3 4 5 6

7 第二部分:部门的工作概况 包括来料验收情况统计分析、生产制程统计分析、客诉统计分析、质量纠正预防报告等) 一、来料检验方面 ⒈总结当月来料进料批数,合格批次、合格比率等。 附数据图表说明。(列表细化分材料类型、分供应商等形式反映来料的品质情况) ⒉针对当月来料不良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不良的原因,分析对比材料种类、供应商之间的品质差异。 二、制程品质方面 ⒈总结生产车间总体的制程合格率、抽检合格率等总全指标的完成情况。附数据图表说明。 (列表细化分车间、班组形式反映情况) ⒉针对当月制程合格率、抽检合格率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车间、班组或生产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

⒊针对当月制程返修不良项目进行柏拉图分析,总结车间、或生产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对于主要的不良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建议。 三、客户反馈方面 ⒈总结当月客户设诉情况。(列表细化分客户、分产品、分投诉不良项目形式反映情况) ⒉客户对产品使用意见或建议的提报。(部分问题虽未接到客户的正式投诉,但客户提出相应的建议可列入以引起重视) 四、CAR运行方面 总结当月CAR的发起次数,主要反映的典型问题,CAR的执行效果等。附图表说明。 五、质量目标方面 ⒈汇总当月各部门的质量目标达到状况,附“质量目标达成状况一览表”说明。 ⒉分析目标未达成主要项目,提出改善建议等。 六、其他新开展工作情况(创新)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综合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综合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⑶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⑷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⑸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⑹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可比价格】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不变价格】指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2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0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0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自2012年定期报表开始使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该分类是由国家统计局组织修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4月29日发布。这次修订是在2002年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参照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4)进行的。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2)共有门类20个,大类96个,中类432个,小类1094个。 【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为划分对象,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大类。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对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 —519—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与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为了防止和快速、及时、妥善处理公司发生的水、尘、噪音及垃圾废弃物污染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职业中毒等事故,做好救援处置工作,在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后,能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救灾工作,疏导并制止群体事件、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真正实现生态环保目标,根据汽车修理厂实际情况,特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防和预警 危险源监控环境事故主是指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音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环境事故分为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破坏事故两类。 1、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因生产经营方式、工具、设备等,产生的废气、废水、噪音、粉尘、油污等的排放(或经治理后排放)未达到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规定的容许标准,致使周边环境受到污染。 2、环境破坏事故系指为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监控管理,同时,应结合现场的特点,再采取有效措施。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维修清洗应在规定的固定地点进行,每天应对摩托车清洗地点进行清扫,保持下水道疏通,场地整洁。 2、保持场地清洁,汽车拆卸维修时,应做到油、水不落地,拆下的

零件应放置在零件盆中,废油接入油盆中,拆修完毕后,立即清扫场地。 3、废旧料应分类放置在规定的收集地点,废机油倒入收集桶内,定期处理废旧料和废机油。 4、锉削制动蹄片应防止有害粉尘扩散,危害人体健康,有条件的应装置防尘罩或去尘装置。 5、车辆喷漆应在烤漆房或喷漆间内进行,防止漆尘飞扬,污染环境。 6、检修空调机时,制冷剂不得随意排放到大气中,应使用冷媒回收装置回收利用。 7、维修摩托车的废气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不得随意降低标准,不达到标准的不准出厂。 8、环保工作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落实奖惩措施。 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保证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汽车修理厂周边环境保护区域。 2)现场按规定堆放相关设施、工具以及杂物,不占用区域以外场地。 3)现场按批准设置垃圾堆放点,对各类垃圾进行分类堆放,定期将各类垃圾进行覆土或者送相关单位处理。 4)禁止将维护产生的废油、废料以及抹布燃烧或随地丢弃,应分类收集,送往垃圾收集场地。 5)厂区生活污水设中水处理,暖气、灶具采用清洁燃料,油料库做防渗透处理。 6)预警行动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预警培训。发现有可能出现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事故等的情况,立即通知主管。值班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同时报告厂长。厂长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以及根据现场情况

四节一环保

10.4.1、节能减排依据 我项目部根据集团公司和一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按照《xxxxxxxxxxx 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和《xxxxxxxxxxx减排实施细则》;以公司2011年度节能减排指标(万元产值综合耗能:0.098吨标准煤/万元)为目标,积极投入节减资金,将此项工作作为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的重点,进行了细化与落实。项目初期便成立了项目部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专门的组织体系、统计监测体系、考核奖惩体系,完善节能减排的检查、监控措施等,有效的加强了油、煤、水、电、地、林等能源的节约监控能力;同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投入节能减排监督检查、统计监测制度宣传及培训奖惩力度。积极推广新节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0.4.2、节能减排工作目标 公司2011年度节能减排指标(万元产值综合耗能:0.098吨标准煤/万元),我项目部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要求,结合项目单项产品生产能耗特征,以公司指标为终期目标确定:2011年上半年万元产值综合耗能为:0.23,下半年为0.06,全年总体目标为0.098。 10.4.3、组织体系 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部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综合办公室。 10.4.5、主要工作职责:

⑴、贯彻执行国家、国资委、总公司和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方针政策及工作要求。 ⑵、负责编制项目部节能减排工作总体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 ⑶、负责项目部并指导工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管理、统计监测、奖惩“三大体系”的建设和相应工作制度的建立。 ⑷、负责收集、统计、汇总本标段节能减排工作总体开展、能源消耗、完成指标等情况。 ⑸、负责项目部及各工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10.4.6节能减排工作重点 10.4.6.1、强化节约意识,层层落实责任。 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意义,突出节约的主旋律,牢固树立整体节约意识,要以节约为龙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节能减排工作贯穿始终,常抓不懈,务求实效。从开工开始,施工现场均应层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所有工程严格按照节能减排工作总体规划组织指导施工。 10.4.6.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奖惩机制。 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制的节能减排考核奖惩机制,在项目部下设专职节能减排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明确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年度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尽早完成。 10.4.6.3、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项目部各相关部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加强节能减排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本地节能减排统计工作,确保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等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推动项目的经营发展进入又好又快的良性循环。 10.4.6.4、全面贯彻《节约能源法》,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加快研究、制定和实施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监管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强制性的退出制度,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运输工具和设备。 10.4.6.5、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建立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加快建立能源消耗和排放统计分析制度,研究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评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和。 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年度统计的全国人口总数内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 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是除上述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出生率(又称粗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本资料中的出生率指年出生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出生人数指活产婴儿,即胎儿脱离母体时(不管怀孕月数),有过呼吸或其他生命现象。年平均人数指年初、年底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可用年中人口数代替。 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本资料中的死亡率指年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总抚养比也称总负担系数。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用于从人口角度反映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计算公式为: 其中:GDR为总抚养比; P0~14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 P65+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 P15~64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 老年人口抚养比也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其中:ODR为老年人口抚养比; P65+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 P15~64为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 少年儿童抚养比也称少年儿童抚养系数。指某一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以反映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少年儿童。计算公式为: 其中:CDR为少年儿童抚养比; P0~14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

环境保护措施整理

3、其他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要求 教育施工人员认真执行国家及地方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在施工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损坏树木、草皮、处理好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禁“三废”流入河渠,争创文明施工单位。 ①对于环境保护要做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化害为利,制定详细的环保措施。保护好原有植被树木及文物。 ②在居民区附近,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对机械设备保养,控制噪声,夜间对噪声大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予以控制。 ③搞好施工现场所及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创造优美环境,严禁赌博闹事,教育职工严格遵纪守法,配合当地搞好社会治安工作。 ④加强卫生管理,注重劳逸结合,改善职工生活环境,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加强卫生宣传。 ⑤全部工程完工后,拆除一切必须拆除的临时施工设施和临时生活设施,包括路桥施工中对桥面或其它地段的部位,对临时工程拆除后的场地都工认真清理,不留遗憾。 2)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环保体系 ①设立环保专业人员组成环境保护队,设立环境监测点,在业主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配置足够的环境监测仪器,并

派专人进行监测,随时向环保专家咨询,及时向环保部门汇报动态情况。 ②施工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不排入当地的沟渠、农田。废水、废渣排入地点按照监理的指示予以处理。 ③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对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设备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与设备同步运行。 ④在材料搬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的材料用水处理或喷洒水湿润,工地安装固定喷管系统,在装卸前湿润多尘的物料。 ⑤运送水泥的车辆装载不得超过挡板,上面用干净的防水布覆盖严密。 ⑥砂石料要三边封闭储存,在取走时或堆放新料时要喷水湿润。 ⑦车辆行驶路线尽量远离易扬尘贮仓,施工道路定期洒水和打扫。 3)水质污染控制措施 水质污染包括:饮用水污染、生活废水污染。 ①防止饮用水污染:职工饮水尽量采用纯净水,食堂饮用水的解决办 法有两条:一是与当地水厂联系,寻求从自来水管线接自来水进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总结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总结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总结》WTT为您整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请下载。篇一: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执行及完成情况汇总表临沧佳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执行情况汇总表 参加考评的人员:批准: 篇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落实完成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20XX年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 的落实完成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XXX建设局: 根据市建设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考核办法规定,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避免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20XX年减少系统各类事故起数,促进全市建业工业健康发展,现将我公司20XX年上半年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和工作开展情况向XXX建设局作以下报告: 一、认真学习龙泉市建设局下发的文件,按照责任书签订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严格控制责任的各项考核内容。 1、在划定的考核范围内及事故死亡人数未超过控制指标,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零人。

2、在划定的考核范围内未发生施工承重支架和外脚手架,最全面的基坑坍塌事故。 3、在划定的考核范围内未发生过高处坠落事故。 4、在划定的考核范围内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 二、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 1、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签订本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 2、健全和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配备安全专业人员管理,提交劳动保护和现场安全管理,配备安全生产专用车间。加强一线安全生产的巡查监督,及时发现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3、公司安全生产的王志伟副总经理在工地抓安全生产,各项目负责人,专职 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董事长李邦余经常与工人同时上班、同时下班,立足现场安全管理,安全员做好生产记录。 4、坚持每月13日、28日定期下一线班组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形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存档。 5、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到位,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 要 统 计 指 标 解 释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1957年以前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1958年及以后,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 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从2003年起,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森林采运业产值。农业中取消了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产值,将野生林产品的采集划归林业。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由于畜牧业产品年报数据与普查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畜牧业年报数据与普查数据进行衔接,对畜牧业产值进行相应调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相加即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1989年以前全国粮食产量数据主要靠全面报表取得,1989年开始使用抽样调查数据。 棉花产量 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春播棉和夏播棉。产量按皮棉计算。不包括木棉。 油料产量 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 水产品产量 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包括海水的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以及内陆水域的鱼类、虾蟹类和贝类,不包括淡水生植物。水产品产量是通过各级水产和统计部门逐级上报取得数据。1995年及以前,贝类中牡蛎按鲜肉计算;蚶、蛤、蛙按5斤鲜品折1斤计算。1996年以后则统一按鲜品计算。 猪、牛、羊肉产量 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即胴体重)的重量。包括全社会范围内的产量。1996年前为各级逐级上报数据。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由于畜牧业产品年报数据与普查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畜牧业年报数据与普查数据进行衔接。1999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品种的抽样调查,并用抽样数据作为国家定案数据使用。未开展抽样调查的地区和品种,仍使用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数据。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 指报告期初(末)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农民个人、机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