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与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与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与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与设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可行性研究;设计车辆;设计速度;规划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车种换算;通行能力;道路红线;道路建筑界限;道路用地。

答:可行性研究:对某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并作出经济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

设计车速:( 又称计算行车速度 ),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 ( 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 ) 的影响时 , 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规划交通量:( 也称设计交通量 ) 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 辆 / 日 ), 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

设计小时交通量:指道路设计年限内一小时能够达到的设计采用最大交通量。它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 , 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车种换算:将其他车型换算为标准车型。

通行能力:在一定的交通状态和环境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能够通行的最大交通量。

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 , 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 , 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 , 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它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 , 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线。

道路用地:道路用地是指道路修建、养护及布设沿线各种设施等所需要占用的土地。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不得修建非路用建筑物 , 如开挖渠道 , 埋设管道、电缆、电杆及其他设施。

二简答题

1.公路是如何分级的?城市道路是如何分类分级的?

答:将公路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沿街建筑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种类型。

快速路:解决城市长距离的快速交通。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

次干路:区域性的主要道路,具有区域的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

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直接与两侧建筑、街坊出入口相接的局部地区道路。

城市道路分级

根据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和地形类别进行划分:除快速路外,其他各类道路各分为Ⅰ、Ⅱ、Ⅲ级。一般与城市规模(大中小城市)对应。

2.可行性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答: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总论;现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经济与交通量发展预测;建设规模与标准;建设条件与方案比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实施计划。

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采用的设计阶段有哪几种?并说明各种设计阶段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答: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采用的设计阶段有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以及三阶段设计。

一阶段设计:进行一次性详细测量,完成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或扩大初步设计及概算。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初步测量资料的要求,拟订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主要的工程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

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技术决定加以具体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所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

三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或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交、隧道等。

技术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对重大、复杂的技

术问题通过科学实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修正设计概算。

4.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答: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5.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答:道路红线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确定道路红线宽度,确定道路红线位置,确定交叉口形式,确定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一简答题

1.汽车行使对路线的要求是什么?

答:1. 保证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性

合理的选用圆曲线的半径和设置纵横坡度,提高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

2. 尽可能地提高车速;

严格控制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及坡长,合理地设置缓和坡段,尽可能地采取大半径曲线及平缓的纵坡。

3. 保证道路上的行车连续;

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安全净空,合理地设置平、竖曲线,尽可能的减少平面交叉。

4. 尽量满足行车舒适。

正确地组合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注意线形与景观的协调;对平、竖曲线的最小半径要加以限制。

2.汽车的牵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答:汽车的牵引力来自于发动机,在发动机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有效功率e N ,驱使曲轴以每分钟e n 的转速旋转,发生e M 的扭矩,

再经离合器、传动轴、主传动器、差速器和半轴等一系列的变速和传动,将曲轴的扭矩传给驱动轮,产生k M 的扭矩驱动汽车行驶。

3.汽车的行使阻力有哪几种?

答:空气阻力、道路阻力以及惯性阻力三种。

4.汽车行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驱动条件(必要条件):T ≥R

充分条件 :T ≤φGk

5.什么叫动力因数?写出它的物理意义和表达式.

答:动力因数,即为单位车重具备的牵引潜力。它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物理表达式:

6.G G '

=ξλ ,λ是什么? ξ是什么?

答:λ称为动力因素D 的海拔荷载修正系数,其值为:G G '=ξλ 其中ξ是海拔系数。

7.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包括哪两个方面?横向稳定包括哪两个方面?

a g i f G R D w δ++=-T =)(

答: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包括纵向不倾覆和纵向不倒溜;横向稳定包括横向不倾覆和横向不滑移。

8.横向力系数的物理意义和表达式是什么? 答:横向力系数μ是汽车行驶的不稳定系数。其表达式为: 9.汽车制动距离的表达式是什么?并说明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

答:汽车制动距离表达式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附着系数、道路阻力系数、起始速度。

h i R V -=1272μ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 一、单选题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及道路CAD》 一、单选题: 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 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4、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5、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 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1:1:1 B.1:2:1 C. 1:2:3 7、横净距是指视距至()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行车轨迹线 C.路面内边缘线 . 8、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B.两侧路面边缘标高 C.两侧路面中线标高 9、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1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公路等级 B.排水要求 C.自然因素 11、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12、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A. 0.3% B. 0.4% C. 0.5% 13、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4、护坡道的作用是()。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 1、现代交通运输由()、()、()、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和()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摩擦阻力和()。 5、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的最关键参数。 7、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 8、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的。 9、山岭区选线布局有()、()、山脊线三种方式。 10、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等。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2、汽车行驶出现的纵向不稳定有两种情况。 1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1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15、.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基本线形要素是____ ___ 。 16、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17、视距的类型分别有。 1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线。 19、展线的方式有三种。 20、实地放线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21、城市道路道路网有四种基本形式。 22、汽车行驶阻力有。 23、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2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 25、.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一般取____ ___。 26、公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 27、无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28、山岭区选线主要有三种线。 29、展线的方式有三种。 30、纸上定线的方法有三种。 31、公路路线设计时,将路线分解为三类:平面、()、(),其中平面反映了路线的走向。 3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和()将公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题

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1.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 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2.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 重汽车、鞍式列车、皎接车。 3.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8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 9.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 一是些,二是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 ,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向稳定性。汽车在曲线上的横向不稳定主要有滑 _ 移和倾覆;从汽车行驶特性看横向稳定性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 小。 10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 路 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隔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视距的路段。 11. 汽车在 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滚动 阻力、 坡度阻力和惯性阻力。 14. 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路线带选择和具体定线三个 16.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双幅 多车道 和单车道三大类。 18. 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 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大体上分为三类,即“线形标准”、 “载 JD处路线转角为a,缓和曲线角为6 ,则设置对称基本 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是a三 2 0。 7. 丘陵区选线的布线特点:平坦地带一一走直线具有较陡横 坡的地带一一走匀坡线,起伏地带一一走直线与匀坡线之间。 8 .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 通和修建立体交叉。 3 .汽车行驶的充要条件是:TA R (驱动力大于等于行驶阻 力)和 T V。? GK (驱动力小于等于附着力)。 4 .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主要考虑旅客感觉舒适、超高渐变率、 行驶时间和路容美观几方面。 5. 施工高度是指在任一横断 面上设计标高与中桩地面标高 之 差,又称填挖高。 6. 中间带是由两条左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其表面形式有 凹形和凸形两种。 7. 越岭线碰口选择要全面 考虑碰口位置、标高、地形、 地质和展线条件等。 8. RS GIS、GPS分别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9. 定线是在选线布局的基础上具体定出道路中线位置的作业过程。 10. 道路交叉的交错点包括合流点、分流点和冲突点等三类, 其中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安全影响最大。 11 .横断面设计图应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进行布置,一般采 用1 : 200的比例。 12.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13. 城市道路设计标高是指建成后的行车道路面中线标高或 中央分隔带中线标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 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7条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 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其中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为2000-6000辆。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 按(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 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 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 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 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答:(1)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到舒适; 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因素:旅客感到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 2. 纵断面图上两条主要的线形:地面线和设计线。 3. 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4. 路基设计标高:路线纵断面图上的设计高程。 5. 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设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组。 2、道路运输得作用:直达运输作用,衔接其她交通运输方式得纽带作用。 3、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4、道路得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得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与通达功能。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得特性。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得特性。 5、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6、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与乡道。 7、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与四级公路。 8、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得技术指标体系。 9、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Ⅰ、Ⅱ、Ⅲ级。 10、道路设计控制:对道路几何设计其控制作用得因素。这些因素为:技术标准,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交通流特性。 11、影响道路得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等。 12、地形划分:平原、微丘与山岭、重丘。 13、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用得具有代表性车辆。 14、作为道路设计依据得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15、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得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得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得最大行驶速度。 16、运行速度:就是指中等技术水平得驾驶员在良好得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与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得安全速度。 17、城市道路分级依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 18、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得年平均日交通量。 19、通行能力:在一定得道路,环境与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得最大车辆数,就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得极限值、

《道路勘测设计》24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和)。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 μ=0.02)] -(0.035[127802 ?=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 )(h V R i 1272+= μ=0.8)] (0.15[127802 +?=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 ?= p i B L '150/1%2%89)(+? =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πδπβ? ?=??=-==1806,18022402m ,2400002 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 -=+?+=2q 2180)2(,2tan )(00,π βαα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 110.49 m 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围,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进行。(√) 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8.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9.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10.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11.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12.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侧加宽。

道路勘测设计 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 全封闭 、全立交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 、六车道 和 八车道 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 方格网式 、放射式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小客车 、载重车 、鞍式车 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展线 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 净空 和 净高 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 :、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 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试求超高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大超高取i 超=,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限制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高缓和长度应为多少 1) 06.015.015 127201272 2=-?=-=u R V i 2) 9.20)08.015.0(15127)(127=+??=+= i u R V 3) P B L i c ??=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 1=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156/=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 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H=× – 502/8000 =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解:10312447sec 175.12/5.85.161sec '0≈----=-=αE R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第三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 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 36T max N 32 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 24T M 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 Ug h n M M r G n n --=? 2-2max max 2-[-] 5.532210(-) N T M 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 2 5.699%D PV QV W =++= H =0时, 000arcsin0.04832.77 tan 4.839% i αα==== =故: 同理: H =1500时, 1500150015002.162 tan 3.775% i αα== =故: 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 (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 (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 由2 h =127V i R μ-, (1 )97.6km /h V ===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题样本

第一章 1.当代交通运送系统五种运送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组。 2.道路运送作用:直达运送作用,衔接其她交通运送方式纽带作用。 3.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都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4.道路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特性,它涉及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特性。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特性。 5.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6.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7.公路分级(五个级别):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8.公路技术原则: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技术指标体系。 9.都市道路分类:迅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除迅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Ⅰ、Ⅱ、Ⅲ级。 10.道路设计控制:对道路几何设计其控制作用因素。这些因素为:技术原则,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交通流特性。 11.影响道路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等。 12.地形划分:平原、微丘和山岭、重丘。 13.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用品有代表性车辆。 14.作为道路设计根据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15.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营只受道路自

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影响时,中档驾驶技术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最大行驶速度。 16.运营速度:是指中档技术水平驾驶员在良好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速度。 17.都市道路分级根据:都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 18.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年平均日交通量。 19.通行能力:在一定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极限值. 20.基本通行能力:在抱负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某一条车道或某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小客车最大数量。 21.也许通行能力:在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所能通过最大交通量。 22.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运营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最大车辆数。 23.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营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质量量度。 24.服务交通量:在普通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规定期间周期内能保持规定服务水平时,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能通过最大小时交通量。 25.公路网:在全国或一种区域内,有各级公路构成一种四通八达网络系统。 26.公路网系统特性: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适应性。 27.合理公路网普通应具备条件:具备必要通达深度和公路里程长度,具备与交通量相适应公路技术原则和使用质量,具备经济合理平面网络。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 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 36T max N 32 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 24T M 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 2-2 max max 2 -[-] 5.532210(-)N T M 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 2 5.699%D PV QV W =++= H =0时, 000arcsin0.0483 2.77tan 4.839% i αα==== =故: 同理: H =1500时, 1500150015002.162 tan 3.775% i αα===故: 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 (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 (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 由2 h = 127V i R μ-, (1 )97.6km/h V ==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库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________、纵坡________、横面________。2.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________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________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公路平面线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要素组合而成。 4.《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还增加了__________消耗和___________磨损。 6.行车视距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7.根据测定,在转角小于_________时,司机容易产生错觉,即曲线长将被看成比实际的_________,公路产生急转弯。 8.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_____;另一条是___________。 9.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百分数来量度的,即i=h/L(%) 10.横断面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地面线所围成的面。 11.当地面横坡大于1:5时,为保证路堤填土的稳定,应将基底(原地面)挖成_________,其宽度应不小于__________,且底面应有__________的向内倾坡。 12.相交路线在__________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相交路线分别在__________平面上的交叉称为立体交叉。 13.公路勘测设计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繁简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14、公路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竖曲线根据转坡点处相邻坡度代数差的 符号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15、公路横断面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和,使之,同时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等提供依据。 16、土石方调配中,所有均应予计价,但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计价土石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17、选线一般要经过、和等三个步骤,越岭线展线方式有、、。 18、纸上定线一般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然后敷设到实地上,实地放线方法很多,常用的 有、、和等。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 含答案

L,则用于计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L )L )L )L/2 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则路线米 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 数 。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 15分) 1.超高: 2.平均纵坡: 3.横断面: 4.展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分) 1.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制定缓和 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设计中确定加宽缓和段长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4.土石方调配的要求有哪些? 五、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共25 分) 1.某路线平面部份设计资料如下: JDl=K6+666.66 JD2=K7+222.22 ZYl=K6+622.32 YZl=K6+709.59 (1)试计算弯道1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试计算交点间距。 2.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 1=5%, i 2= -6%,变坡点里程为K1+100,变坡点高程为200.53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 1000米。 (1)计算竖曲线要素。 (2)计算K1+120桩号的设计高程。 (3)如果要求切线长大于100米,则竖曲线半径应如何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