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论文初稿)

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论文初稿)

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论文初稿)
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论文初稿)

基层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县级公安机关及基层所队室(以下称为基层)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及直接面向实战的特点,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推进这一层面的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整个公安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绥芬河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我局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

1、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公安信息化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程度。2009年全省“公安信息化年”推进会议召开后,绥芬河公安局反复学习了会议精神,特别是对副省长、公安厅长孙永波同志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之首,公安工作新一轮发展进步的“第一支点”,是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牛鼻子”工程。然而,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中却存在着认识不高、领导不力、落实不强等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与上级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要落后五年、十年、甚至更远,使工作受到很大局限,创新性不强,制约了公安工作的发展。全省“公安信息化年”推进会议明确了方向、看到了差距、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全局必须审时度势,打破传统思维,坚定不移地走信息化之路,用公安科技信息化引领警务现代化,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这一英明决策既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要求,又符合公

安部和省公安厅的战略部署,更符合绥芬河市公安工作的实际,是确保全市公安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绥芬河市公安局决定借助全省开展“公安信息化年”活动的东风,拿出超乎常规的组织力度,建立超乎常规的运行机制,采取超乎常规的工作措施,强制入轨,强力推进,强力攻坚,用信息化助推全市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了保证“公安信息化建设年”取得实效,绥芬河市公安局精心制订了《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亲自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了“一把手工程”,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彻底扭转了民警以往的思想误区,使大家既有压力和决心、又有动力和信心。

2、强化保障,提高投入,切实把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做强

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中,硬件是保障。为了达到做强硬件,的标准,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绥芬河市公安局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努力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倾斜。同时,本着“再穷不穷信息化、再苦不苦信息化和钱往信息化上用、设备往信息化上投”的思想,通过内挖外援,多渠道地筹措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上。一是内部挖潜,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

余万元,先后完善了110接处警平台、350兆无线对讲平台,建设了警务督察平台、情报信息平台。投资70余万元,增加了电脑、照相机、扫描仪、公安数字证书等。目前,全局现有310 名民警,已购置电脑350台,人均1.3台;照相机36 架,扫描仪18 台,

打印机60 台。加强了系统的维护和运用,确保各类公安业务和运用终端的入网率动态保持100%,设备注册率100%,防病毒软件安装率100%,公安数字证书配备率、使用率均达标准。这些硬件建设为实现公安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政府投入,进一步加强了监控设施建设。市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又投入1000万元,在主要街道、居民小区、中小学等增加监控探头335个,对原有的监控设施进行了维护保养。目前,全市主要街道和中小学校的监控设施达到了全覆盖的标准,为及时有效的预防、发现、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化报警监控建设。针对当前技术开锁盗窃较多的复杂治安形势,我们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宣传技防建设的重要性。本着“谁出资谁受益、谁建设谁安全”的原则,利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全力推进社会化报警监控建设。引进黑龙江平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绥芬河建立了分公司,长期在绥芬河面向全市开展智能报警监控定位系统设备的销售、安装、设备维护保养、24小时全程报警监控服务等,目前已得到了许多单位和个体业主的认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由各金融部门投入32万余元,对全市金融部门与110联网报警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各大商场、酒店、医院等也都自行安装了监控系统,为本单位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为治安稳定做出了贡献。

3、强化基础,提高素质,切实把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做硬

全省“公安信息化年”活动的重点任务包括“采、用、补、建、训”五个方面。为了完成好五项任务,绥芬河市公安局在不断加强“补、建”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努力把“采、训”等“软件”建设做硬。一是全警采集,强化基础。“采”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应用的重要前提。没有全面、准确、鲜活的数据信息,有效的应用就无从谈起。为了保证扎实的基础,全警动员、全警参与。为了保证旅店、宾馆、洗浴、网吧等行业场所信息的全面、准确、鲜活,把全局民警分片划段,将这些场所执行实名制度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民警身上,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力攻坚,强力推进;对各派出所及其民警“839系统”采集录入的数量和质量实行一周一通报,奖优罚劣;对全市录入到全国重点人员数据库的涉恐人员、涉稳人员、涉毒人员、在逃人员、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上访人员等七类重点人员及高危人员库的3000多名数据逐一进行了核查核对清理纠偏,保证了数据的准确鲜活。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采取集中培训“灌”着学、领导率先“带”着学、运用网络“教”着学、考试考核“逼”着学、晋级给钱“奖”着学、降职降级“罚”着学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不断加强对民警的计算机培训教育,并且明确提出,“领导不会计算机要失去指挥权,民警不会计算机要失去工作权”。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广大民警计算机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从不会用到会用,从会用到精用。三是完善制度,建章立制。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绥芬河市公安局建立了《网上办公制度》、《网上办案工作制度》、《网上信息发布制度》、《计算机安全制度》、

《民警计算机培训制度》、《计算机应用奖惩制度》等,有效的规范了广大民警的行为,为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里有力的制度保障。

4、强化应用,提高质量,切实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用发挥最大化

公安信息化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应用。为了强力推进信息化的应用,绥芬河市公安局采取了一系列刚性措施。一是实行无纸化办公。各种通知通报、信息简报等文件,从起草、审核到发布、签收全部在网上进行,原则上不再下发纸质文件。二是实行网上下达任务。局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经常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直接给个办所队领导甚至民警发送文件---下达任务,并要求接到任务民警再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回复,民警如果不及时进入OA办公自动化系统,就会贻误工作,受到批评。三是会议通知网上进行。召开各种会知。四是明确基本要求。对民警每天工作期间浏览公安网的时间、次数、栏目等提出明确要求;对工作中盘查的嫌疑人、处理民事纠纷、治安案件的当事人等,明确要求必须进入人口信息库、逃犯库、839系统等进行核对核查或录入。五是以考促用、以奖促用。为了推动信息化的广泛应用,绥芬河市公安局经常采取考试的方法,检验民警的应用水平;对于利用信息化破获案件、抓获逃犯的,及时给予政治或物质上的奖励。这些刚性措施,有力推动了公安信息化应用进程,广大民警从不用到用,又从用到离不开用,受益匪浅,高质量的发挥了信息化的作用。

2009年6月10日,绥芬河市自来水公司门前发生一起两男一女以“看病消灾”为名诈骗人民币11.5万的案件。侦查民警利用城市监控获取了犯罪嫌疑人作案所用车辆及作案时的视频监控图像信息,并根据嫌疑人的轨迹发现了有嫌疑人详细体貌特征的图像。经研判人员通过研判平台及时将信息上报到省、市两级刑侦信息研判部门。6月18日,哈尔滨市公安局根据信息研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监控图像信息成功抓获移交2名犯罪嫌疑人,成功破获了“6.10”特大诈骗11.5万元案件以及其它跨省、市系列诈骗案件30余起。2008年2月20日15时许,在绥芬河市最繁华、人流集中的青云市场门前发现两袋尸块,经检验为一无头男尸,专案组人员围绕抛尸现场在第一时间调取了监控录像,根据录像线索一举破获了这起在海林市杀人抛尸案。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必须防止四种认识偏差

一是公安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加“网络”。一些民警简单地认为,公安信息化就是建立一个信息系统,把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联网运行。其实不然,公安信息化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论指导下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配套进行警务理念和工作机制的变革。搭建信息系统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计算机网络是基本保障,但这仅仅是信息化硬件的一部分,是有形的东西,还要有信息的收集、研判、管理、综合应用等一系列无形的东西,涉及工作机制的改进。因此,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二是公安信息化建设就是“投入”加“技术”。资金投入和技术是建设公安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以应用系统建设为例,如果没有对公安工作内在规律的充分把握,即使软件技术再先进,也提不出符合实战的业务需求,就建不成能够提升战斗力的应用系统。如果没有一整套网上作战的技战法和工作运行机制,建成的信息系统也难以发挥倍增警务效能的作用,到头来可能就是一个摆设。

三是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技术部门”加“专业人员”。公安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信息技术专门人员与公安业务人员的紧密配合和协作,需要全警动员,共同参与,每名民警既是建设者,又是实际应用者。单纯依靠技术部门或其专业人员,会导致脱离公安工作,操作性差等情况。从以往实践来看,技术人员在系统设计中不重视需求分析,没有紧密结合公安业务,加上公安机关对专业软件公司的依赖性强,致使一些工程存在先天性缺陷,投入与产出严重不符。

四是公安信息化建设就是“搭建平台”加“信息录入”。公安信息化能否发挥效益,不仅取决于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等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日常维护和管理。管理不仅要体现在建设中,还伴随信息化产生、发展、淘汰等全过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必须建立与公安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也就是要建立与情报信息网络化运行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才能发挥信息化的最大效能。

认识上的偏差必须在当前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加以纠正和克服,否则将影响信息化建设的进度,甚至造成“形象工程”,破坏信息化提升基层战斗力的成效,最终会使广大民警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和热情降低。

(二)强力推进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充分发挥基层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公安信息化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基层处在实战一线,对信息化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具有比上级公安机关更强的适应和消化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解决以信息化促进业务规范、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形成大区域范围的信息化作战机制等关键性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大统一建设带来的系统在基层特定的地域范围或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水土不服、适应性差、灵活应用的空间小等问题。总体来看,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尊重下级公安机关的信息化需求和探索,在统一必须统一的标准、核心应用的同时,给基层留下实实在在的可扩展、可发展空间。要特别鼓励基层,尤其是县级公安机关,在上级建设的公安信息化框架下,建设资金投入少、开发周期短、实用性强的项目,满足一线实战需要。评价一个信息系统是否“可用、够用、好用”,一要看是否有助于解决公安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基础性问题,二要看是否有助于提高基层的工作效率,三要看是否能产生明显的工作成效。归结起来,就是要看是否能让基层从信息化中获益。

2、将信息化融入公安工作是基层公安信息化得以发展的突破口。当前,我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要妥善应对问题,实现与时俱进,就需要有新的突破,而公安信息化是实现公安工作新的突破的重要方向,两者紧密结合,甚至互为因果。公安工作为信息化提供了需求,提供了推动力,而信息化成为推进公安工作的强大引擎。信息化能破解当前制约公安工作3类问题。一是解决信息的数字化。以往公安机关掌握的信息被形象地称为“口袋信息”、“纸袋信息”和“脑袋信息”,事实上,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我们掌握的大多数“信息”只能称为“消息”,只有通过加工才能成为信息。信息的数字化使我们有可能流畅地、精确地、整体地组织公安工作。二是解决公安工作的精确、高效化。无论是打防管控工作,还是服务人民群众,都需要精确、高效,而这必须在信息化的前提下才能做到。三是解决公安工作的一体化。当我们掌握的信息是准确的、可共享的、可深加工的,公安工作一体化才真正成为可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公安工作一体化,是公安体制与机制的问题。但信息化无疑是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载体。因此,公安信息化发展的前提在于公安工作本身的进步。基层公安机关需要从研究公安工作本身着手,去解决公安信息化的应用对象、服务目标的定位问题。公安信息化要实现突破,公安工作本身首先需要突破。

3、强化应用意识是提高基层公安信息化成效的关键。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将应用成效作为首要目标,由于基层是主要的用户,这一点尤为重要。强化应用意识一是需要加强对应用群体

的引导和培训,要告知应用群体,如何结合工作收集信息、网上有什么信息可用、怎么用、能产生什么效益?二是需要强化工作机制的约束。信息化不是简单的工具应用,管理理念、工作模式及配套的工作机制是保证这种作用正常发挥必不可少的。三是需要实效来促进。关键是让应用者获得实效,要让其无论是在采集、查询还是事务处理上感觉到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成就感,如此才能使其有应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一些公安信息化做得比较好的基层,普遍选择了以自动比对为应用核心,以信息研判为应用手段,以信息化为工作先导,以广泛收集与比对社会信息为应用切口的应用模式,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用足、用好。从信息化角度看,他们选择的切口虽然不大,然而却真正抓住了基层信息化应用的灵魂,发挥了信息“牵引”的效能。

4、为实战服务是基层公安信息化应用的生命所在。一是选择“核心”环节,牵动信息采集和信息化作战。一方面要利用各类业务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级公安机关统一开发、部署)完成公安业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需要建设并应用一些特定的信息系统。大情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就是基于这个理念开发并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的,它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统作战,抓住能出战果的“核心”环节来牵动整个信息化建设。“信息比对”无疑是一个“核心”环节,它牵住了比对源(在旅馆、劳务市场、网吧、出租私房等场所活动的人员,典当、二手物品,等等)和比对目标(在逃人员、违法犯罪人员、涉案物品,等等)两头,从而带动围绕打防控工作的信息警务的全面展开。通过简单、实用的比对程序实现比对

源和比对目标的碰撞,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使打击和防范具有精确的指向。二是精心组织信息,提高研判成效。强化对信息的研判,是信息化应用中一个重要环节。面对海量信息,如果缺乏研判,很可能被错误的信息误导。基层所获得的各类信息具有“快、粗、杂”等特点。“快”是指基层往往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粗”是指基层获得的信息往往没有条件深加工;“杂”是指基层获得的信息中可能包含有多种相关或不相关的信息。这些特点加上基层本身的局限,使得基层信息研判工作难度很大。因此必须把握好“研判方向、信息量、信息加工质量”三个要素。总之,信息研判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对信息的组织,然后才是谋求结论。三是用好、用足系统,充分挖掘系统潜力。基层由于技术力量、经济条件及体制方面等原因,不可能开发大而全的信息系统。因此,基层首先要做到,能采集的信息尽量采集,能用的功能尽量使用,这是“用好”。在此基础上,应研究如何“用足”。更深入、灵活的应用则是整合数据。按照特定的应用主题,对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专项应用。

5、充分整合信息资源为基层服务是促进公安信息化应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上级公安机关掌握着基层所没有的信息资源,如何整合信息资源为基层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基层已不满足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其关注点已进入到信息化的核心—数据中,因此打破信息壁垒、共享信息资源的呼声非常强烈,特别是对流动人口(含暂住人口、旅客等)信息、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负案在逃人员信息、涉案物品信息等与打防控工

作密切相关的信息的共享需求非常旺盛。上级在为基层服务方式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种:一是通过系统的整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使基层在上级提供的信息化工作平台上共享信息资源;二是通过特定的系统或平台(如综合查询系统等),向全警提供共享信息;三是允许基层下载或直接访问数据,定制符合本地需求的特定应用。在实际情况下几种方式只有组合起来应用,才能发挥各自最佳的长处。

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修订稿

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思考 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们要全力突破制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瓶颈”问题,需从五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主动将公安信息化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对公安信息化建设进行动员部署,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特别是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投入和支持,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 (二)努力建立全警参与的格局。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不断采取超常举措、不断加大抓实力度,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努力营造全警参战、务求实效的工作氛围。一是要统一全体民警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二是要组建干事创业的工作班子。广泛吸收各方人才,构建懂技术、精业务、会管理的复合型结构班子,有效带动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摆在全年绩效考核的重要位置,以建立公安“大情报”系统、服务实战为核心,制定考核项目,明确任务,细化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强势推动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四是要深化全警应用的技能练兵。从实战出发,从应用出发,开展信息化应用技能大练兵,促进广大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不断提高。 ? (三)深化大情报系统应用。“大情报”系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龙头项目,也是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突破口。要紧紧围绕搭建系统平台、培养专业队伍、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模型方法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实施,加快建设步伐,有效引领信息化建设沿着健康的发展轨道顺利前行。一是要根据“大情报”系统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由指挥中心、治安、国保、刑侦、禁毒、网监等专业部门参加的“大情报”研判机构,选调具有实战经验和较高情报分析能力的人才,负责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工作,为高效开展情报研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从公安实战出发,

公安信息化建设建议

公安信息化建设建议 公安部提出了要在“推进一项改革、破解两个难点、提升三化水平”上下功夫,其中在“提升三化水平”的要求中,把“提升信息化水平”放在了首位,明确了“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如何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如何提高基层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以信息化带动规范化,以规范化促进现代化,以现代化推进队伍建设,积极加快基层基础信息化的建设,是实现“科技强警”、转变警务模式、提高警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一、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问题 1、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部门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治安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警务功能的不断细化与拓展,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越来越难以掌握当代社会治安的主动权。现实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警务模式,建立与当前治安形势、队伍现状、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可以说,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未来方向所在,是现代警务机制的灵魂。 2、部分基层领导和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 由于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部分基层领导对信息化重要意义认识不深,传统的经验思维在脑中根深蒂固,习惯用原有的工作方式去处理问题,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因为陌生而敬而远之,放着现成信息不用,宁可采用费时费力的人海战术。有的领导认为公安信息化只要资金落实和信息化设备具备就算完成了。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民-警的计算机应用仅局限于网页浏览、信息上报,查看通知、通报和上级文件,在业务查询、使用上较少。部分年龄偏大的民-警在较长工作时间内无法适应新型警务模式,无法将信息化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应用到业务工作中。受传统警务模式的影响,部分基层民-警更乐于接受既得的经验共享,而不愿对“信息警务”进行摸索与实践,许多在日常工作中该采集的信息漏登或不登,致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流失。同时,由于传统的警务模式,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掌握的大量书面信息、口袋信息、脑袋信息,随着民-警岗位变动而丢失,新 的接替人员又要重新开始,没有形成正常传承的信息流。 3、信息化应用效益不够明显,信息汇总研判机制不够完善 信息化讲求的是一种规模效益,既体现在装备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化理念和应用实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部分基层部门简单的把“信息警务”理解为基层公安收集、信息部门整合、刑侦部门运用。信息的运用往往简单的停留在人口、车辆等基础性信息查询运用层面,较少应用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进行网上比对、网上排摸等,民-警更多的是从传统情报体系中获取线索、查破案件,使信息不能真正面向实战。同时,大量信息的采集、录入,只是原始的数据积累,由于统一信息汇总与研判机制不够,各孤立信息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信息应用不畅,各环节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并且目前基层民-警工作考核机制很难对其正常衡量,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积极性难以提高,信息搜集的重要性也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与信息警务相匹配的勤务机制,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和应用,不仅挫伤了情报信息分析研判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挫伤了广大民-警收集情报信息的积极性。 4、一些基层部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投入不合理 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投入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分基层单位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也影响基层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部分基层领导有了资金愿意添置汽车等工具,开展信息化建设兴趣不大,对硬件设备的配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单位基础工作信息化使用的大部分硬件设备已经老化、陈旧,无法满足当前工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系统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时间:2015-08-10 来源:学术堂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本文字数:8943字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阐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提出了如何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集成化;信息化;竞争力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5) 2.1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5) 2.2如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6) 第三章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 3.1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8) 3.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值的思索的问题 (11) 第四章企业信息化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17) 4.1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17) 4.2 促进组织结构优化,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18) 4.3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来赢得市场 (19)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后记 (23) 第一章绪论 当我们迈进21世纪的时候,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我国“十五” 计划的良好开局和重要内容而备受国人重视。加入WTO旨在使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主流之中,缩短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入世”

不仅在经济运作层面和体制制度层面对我国产生冲击,同时,企业建设和管理文化层面也同样受到影响。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采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基础工作抓起,主要有办公自动化的管理、业务管理、信息服务等;只有做好这些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才能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企业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它涉及到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科学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商务活动电子化等等这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 办公自动化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文件资料积累堆积如山,给文件保管、查询带来极大困难。传统的办公程序,从文件起草、传阅、审批、归档、借阅等各个环节,常常存在浪费纸张、文字不清、传阅不及时、文件去向不明等现象。而信息化下的办公自动化。只要一台电脑,将所有文件输入进去,无论何时何地,通过主题词和全文检索进行查询,这样做既安全又省时,又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 业务管理科学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业务从调研、立项、签约、履约到后期的服务,都可以进行科学管理,例如快速准确计算各种存在大量内部运算关系的业务报表,随时掌握大量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对业务市场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对租赁合同、工程项目合同等各种业务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检索查询程序生成各种报表,绘制各种统计图形,实现日常管理、综合分析和预测功能。 3 信息服务网络化 企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宣传自己的产品服务于客户,并与其他企业建立实时互动的信息交换,达到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统一协调。 利用网站向客户提供详尽的企业产品信息和服务介绍,减少企业宣传成本;利用网站向客户直接进行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增加企业收入;利用网站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建立网站后还可以设置自己企业域名下的电子信箱,大大提高企业通讯效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极大降低经营成本。借助互联网,决策者得以迅速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新闻,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 4 商务活动电子化

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

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一直在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目前已建成并使用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近20个,一些单项系统发挥出了较大作用。特别是视频监控系统建到了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使基础工作信息化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就全市而言,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和一些方面的“短板”问题。近期,笔者参加湖北省公安厅考察团考察学习了江苏、广东“两省”及南京、深圳“两市”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先进经验。现从内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就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谈几点浅见。 一、“有共识”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基础。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提升警务效能、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先导。一方面,要有公安信息化是方向、是趋势的共识。时代发展要求公安机关务必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信息化就是推动和促进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必然选择。适应时代的要求,公安警务必须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集约、从模糊到精确、从被动到主动、从低速到高效的转变。信息化是实现上述转变的桥梁和保障。其为桥梁,是因为信息化能有效地对现有的信息应用系统进行大整合,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成为聚集力量和智慧的纽带和枢纽;其为保障,是因为信息化开启了信息智能研判,成为实现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有效主动治安、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的杀手锏,其发挥出来的巨大现实作用不可替代。另一方面,要有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发展内在要求和客观必然的共识。公安事业要有新发展,有快发展,有大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当前,公安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公安信息化来破解。一个是警力严重不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从现阶段看,只能探索无增长改善警力的办法,而且还要在为基层一线民警松绑减负的情况下实现无增长改善。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我们能够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另一个是经费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公安事业发展与经费瓶颈制约的矛盾相对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探索实践低投入高产出,省力、省钱又省时的办法。信息化是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实之路。过去,我们因为受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制约,在案件线索摸排、追缉逃犯等方面,往往使用“人海”战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还不好。有了信息化,我们就能在网上串并案,就能在网上直接破案,就能在网上追逃,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增强警务效能。 二、“会领导”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前提。公安信息化是一场警务革命,这场警务革命的发生源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源于警务的进步与发展。因而公安信息化也只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警务的进步与发展,而绝不能迟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延缓警务的进步与发展。对公安信息化的建设及应用,从上到下的组织领导者都必须要有“会领导”的眼界、能力和水平。一要有眼界。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乡镇要有县级的眼界,县级要有市级的眼界,市级要有省级的眼界,切忌眼界的局限导致信息化的短视或盲动。二要有能力。公安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领导者必须要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如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及应用,要能够确定切合实际的明确的工作目标,按照既定目标设置各级合理的工作职责与任务,选择投资省、见效快、易掌控的建设模式等。三要有水平。组织领导者要有“兼顾两头”、统筹规划的头脑,既要将最高层次上的抽象概念弄清楚,又要将最一般层次上的具体行动想明白。要善于倒着想、顺着推,全方位谋划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规划既要全面,又要细致;既要有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论 文 摘 要 我国加入 WTO ,做为我国信息化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 ,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本文就在全球经济趋向信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

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实施的方案.。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和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条件;困难;方案与内容;风险及对策 目录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2.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2.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2.3、技术和管理基础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认知过程的困惑 3.2、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4.1、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全员分工负责制 4.2、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4.3、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搞好三个“结合” 4.4、中小企业要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 4.5、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内容 5.1、企业信息化的四阶段 5.2、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和管理决策信息系统 5.3、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风险及对策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企业信息化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真正去有信息化的需求欲望,而不是赶潮流,赶时髦。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巨大,技术高新,利益复杂,难度很大,耗时耗力的系统工程,只有是出于当前工作和未来战略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和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例如;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各部门数据要共享,对市场需求要迅速做出响应等等,有了这些要求,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就有了内在动力。否则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而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不是一次购买,永远使用的技术。从项目立项,开发,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维护,技术总在变化,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也不得不随之升级更新。企业不能期盼购买一个一劳永逸的信息化,也不能指望系统开发单位会提供永久的维护服务。因此,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IT队伍,在开发,应用和维护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信息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并设立相应领导职位,如:企业信息主管(CIO),来负责组织本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规划,计划的指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措施,条件,环境的创造和保证。 3、技术和管理基础 国外的企业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基础上的。虽然由于我国的国情,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但对于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仍然需要一定的工业化和自动化基础。如果企业技术基础很落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很低,那么企业实现信息化就失去了必要的发展平台。这时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上下工夫,而不是侈谈信息化。另外,信息化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它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信息化知识和意识,要求企业的管理机构合理稳定。可以想象在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中,是无法有效实施信息化建设的。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 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 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 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帐本的低水平, 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 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真正实现CAD 、OA 、MIS 系统的企业在全国1000 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 2.9% ,

如何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提高水平的几点思考

如何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提高水平的几点思考 如何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提高水平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作用于公安工作尤其时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现就结合本单位实际,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信息化建设进程回顾 (一)发展前的状况 20xx年固始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组建初,仅有一台电脑且配置不高,接入公安网后运行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下。有警力21人,平均年龄27岁,虽趋于年轻化,但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在巡逻执勤、执法办案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个别信息化应用水平稍好的民警,实战能力不强。同时,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意识,信息化建设及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明显薄弱的状态。 (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 与建队初相比,目前固始巡特警共拥有台式电脑台18台、笔记本电脑3台,达到人均一台的标准,且配置高,网速快。三年来,无论班子成员还是一线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均逐步提升,其中能够熟练运用的11人、基本熟练的7人、基本掌握的3人,均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警力,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来,巡特警部门通过信息化应用,共破获各类案件1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人,网上逃犯1人,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经验做法 1、加大硬件投入。为缓解因电脑不足及配置不高而给工作带来的不便,07、08年度巡特警先后购置高配置电脑3台,09年度又一次性投入资金五万余元购置电脑18台,并及时安装入网。这些联网电脑的加入,使大队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即定目标,为提升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如何加强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

论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途经 摘要:笔者通过两个月的基层锻炼,了解到了一些派出所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派出所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由此引发了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 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现状;主要问题;方法和对策;思考 信息主导警务,是现代警务的一个突出特点。 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强“三基”工程建设 特别是加强公安基础工作的重要载体,既是在社 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途 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鲜 明特色。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业务单位, 担负各业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它的信息化建 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推动公安 基础工作向前发展的依托和保障。笔者在派出所 锻炼期间,通过实际工作和调查,对目前石家庄 市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 思考。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基层民警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根据当 前公安基础工作的要求,基层民警已基本达到会 打字、会上网、会收发电子邮件,能在公安网上 进行信息录入、查询等工作。 2.硬件配置情况。我市的派出所已全部接通 了公安网,有的派出所还建立了所内局域网;民 警微机配置率正逐年提高,有的所队甚至达到 100%。 3.信息化应用情况。 首先是应用意识较强。民警认为,现在所有 日常工作,包括追逃、查人、破抢包案件等都离 不开网络的支持,做到上班必开机、工作必上网, 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其次是应用水平较高。民警在工作中采集的 各类信息,如案件及违法人员信息,通过计算机 网络及时录入警务综合应用系统,使采集的各类 信息及时转化为网上信息数据,发挥信息查询及 共享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的人口普查工作中, 通过“居民区入户登记信息系统”软件将辖区内 居民区的人员居住及房屋情况全部登记录入;通 过“石家庄市入户登记信息系统”软件将辖区内

浅析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浅析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浅析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迅速更新的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是检验一个组织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准。近一年来,**县公安局在党委班子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在网络建设、网上办公、网上执法、通信设备、信息培训及应用、硬件投入、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下面,结合我局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笔者认为,公安事业要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当前,公安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公安信息化来破解。一个是警力严重不足问题。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我们能够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另一个是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公安事业发展与经费瓶颈制约的矛盾相对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探索实践低投入高产出,省力、省钱又省时的办法。信息化是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实之路。过去,我们因为受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制约,在案件线索摸排、追缉逃犯等方面,往往使用“人海”战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还不好。有了信息化,我们就能在网上串并案,就能在网上直接破案,就能在网上追逃,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增强警务效能。想控制治安、压制刑案,只有走信息化强警之路,把公安工作信息化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因素是信息拥有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有了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宽阔的信息基础平台,还必须有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支撑。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广辟信息来源。围绕公安基础工作,要以广大民警为骨干,以协警、信息员、隐蔽力量、社会群众为有力帮手,将信息收集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要瞄准突出治安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重点人、地、事、物、组织等要求,扎实开展人口管理、重点部位控制、社区治安防范、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基层创安等工作,从中获取第一手的、全面准确的公安基础业务信息。同时,将可被我采集、能为我所用的社会信息纳入采录范围,努力构建以公安信息为主、社会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库、二是严把信息质量。全面规范信息的采录工作,加强信息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抓紧界定信息内涵,强化信息收集时效,统一信息采集项目、录入要求、操作流程和数据格式。特别是对一些公安实战中作用突出的信息,如指纹信息、现场勘查信息、案件信息、高危人群信息等,要分类建立健全信息采录运行机制,坚持数量、质量和时效并重,落实岗位采集责任,切实把好关、三是加强信息维护。丰富高质的信息是基础,统一严格的管理是关键。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利用价值,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网上信息日常维护制度,落实“谁主办、谁采录、谁维护”责任,努力为实战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实现信息共享。突破传统模式下警种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现有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益。 三、民警信息化素质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保证。公安信息化讲求的是规模效益,既体现在信息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警务理念和信息作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每一位民警都成为信息警务的参与者、受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信息通信部门根据上级机关的具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放在优先位臵来抓,从网络建设、信息应用、规范化治理、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公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公安信息通信专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基层单位,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网络,开展公安信息应用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传输平台。二是“金盾工程”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搭建了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和公安网安全保障体系,完成了“一机两用”监测系统、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系统建设,初步建成了安全、高效的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地图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把接、报、处警集于一体的统一指挥调度在内的、完整的公安现代化作战体系 ,为各警种、各部门实现网络化应用和网上信息共享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第一,部分民警对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不足,个别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到位。 公安部把“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作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应用水平是上级机关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新时期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需要,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和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民警在对开展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特别是对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只是一句空话,走走过场而已。有的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观念没有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存在抓突击任务多,抓基础性工作少的现象,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高职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09届) 题目:企业信息化建设 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生姓名:汪东苏学号:104031 指导教师:张磊职称:网络中心主任完成时间:2011年11月01日 成绩: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信息社会和企业信息化 (3) 1.1信息的概念 (4) 1.1.1信息的定义 (4) 1.1.2信息的功能 (5) 1.2信息化的发展 (6) 1.3企业信息化概念 (9) 第二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10) 2.1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10) 2.2目前国内的企业信息化发展 (11) 第三章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12) 3.1信息化基础平台------计算机网络 (12) 3.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2) 3.2企业信息化建设条件 (12) 3.3建立高效的实施保证体系 (13) 第四章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 (14) 4.1数据库服务器的规划与选择 (14) 4.1.1数据库服务器的规划 (14) 4.1.2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 (15) 4.2企业信息化网络方案 (15) 4.2.1广域网解决方案 (15) 4.2.2企业园区网解决方案 (16) 4.2.3VoIP解决方案 (16) 4.2.4企业VPN解决方案 (16) 第五章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中文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在此背景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进行了研究,报道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方法,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竞争力;建设

公安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公安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20__年以来全国公安系统开展以构建“大情报”体系为龙头的信息化建设这对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快速的实现工作模式转型将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在信息化警务起跑点上探索一条公安机关跨越式发展的全新道路做为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的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更是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现状 刑事技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化政策与管理逐步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警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成果已深刻影响并持续渗透到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公安机关的领导方式和决策指挥模式上在传统的打击和防手段上在基础工作和执法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上在服务群众和管理社会的方式上在广大民警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工作方法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初步构建了具有信息化本质特征的警务运行模式。 形成了警务综合应用平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技防络系统、标准化信息采集系统、刑事技术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信息系统。

虽然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信息化认识滞后于信息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信息化理念与实践还不够成熟;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实战需求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基础架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系统服务实战功能仍显不足;信息应用不充分信息综合分析研判和深度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人才缺乏在核心系统建设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制约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问题 一是工作理念存在局限。当前公安机关没有一套规划性的工作理念指引切合实际的信息化工作开展在信息化建设、应用、管理工作上不知如何下手或者停留在按部就班的基础性设备需求层面无法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角度开展系统性、科学性的信息化工作。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单纯的信息化意识培养已不再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及时转换思维方式将口头空谈的信息化意识落到实实在在的具体如何开展信息化工作上来树立起全警正确的工作理念、建立起全局具体的工作措施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二)面临的基本形势 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公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特点

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信息情报工作在公安工作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信息收集、挖掘、分析、研判,对公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信息情报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是信息的传输效率 现在公文传输的情况是,公文,电报,一级传一级,层层传递。而且是专线接收。一是机要渠道。二是内网传输渠道。机要渠道24小时值班,按照电报的等级分类处理,有相应的制度,有严格的层级处理机制,收到电报需要用公文处理笺送负责人阅处。负责人批示后办理,这个过程,必须是纸质的,领导必须在办公室,必须有专门的人传阅。如果领导不在办公室,要有人送阅,是收文过程,发问过程也是一样的,文件起草后,送领导阅批,按照职能权限签发,这个过程需要纸质文件,需要领导在办公室,需要有人来回送阅文件,对于基层一线的民警来说,收到文件迅速处理并传达到每一位民警对于提高民警的执勤,执行力。十分重要,信息必须能快速地传递到,指定位置,并且能够迅速反馈相关信息,对于公安工作非常重要,基层民警通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离贵阳市交管局为例。交管局的发文,需要,要发到各大队,各大队再传到各中队,各中

队在传道,所有民警,更极端的情况是。交管局的文件。需要发到交管局亳所属支队,支队再发,大队,大队在发公安民警,需要专门的人员,驻守办公室,特别困难的事。大队办公室。需要将文件传递到每一位民警,民警执勤有轮休,传递文件的时候轮休的民警正好不在,或者。传递文件的时候,正好在路上之,执勤,文件不能迅速,传达到。当文件传达到每一位民警,民警反馈信息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比如说需要填表,民警本人还得再次返回办公室。或者在电话中委托他人,填写相关信息,再汇集到大队办公室。再层层上报,这个过程,需要民警值守,专线,需要民警来回处理,迅速传达到位,迅速反馈的效果,因此,从现代,公文传输的条件来说,可以为每一位,配备终端,适合公文传输查阅,反馈。的终端,公文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实现用终端迅速处理,各环节的人员,都可以迅速地实现公文的签收,处理建议,批示,办理。反馈情况,各个环节的人员都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接收,快速转发。你,迅速地填表反馈相关信息,从公安部到基层一线大队的每一位民警,都可以实现,快速的连接。实现数据的快速整合,快速反馈。我,快速分析研判五,,无,很多人担心机密文件不适宜在终端上处理,你,这个问题其实好解决,终端加入身份验证环节,终端查阅文件实行保密措施,文件查阅人,对查阅文件的,五,保密情况负责,五, 二、二建设大数据和云计算

企业信息化管理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销售管理系统 所在系部:软件系 企业信息化管理专业 姓名:颜晓匡 学号:200900010458 指导教师:王维伟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日期:2012-3-2

目录 1.前言 (2) 2.系统需求分析 (3) 2 要求分析: (3) 2.1 用户定位分析: (3) 2.2 功能需求分析 (3) 2.2.1 问题定义及可行性研究 (3) 2.2.1.1 问题定义 (3) 2.2.1.2 (4) 2.2.2 (4) 2.3 性能需要分析 (4) 3.环境平台分析 (5) 3.2程序的功能设计 (5) 3.3程序流程设计 (6) 3.4 系统设计 (6) 3.5 数据库设计 (7) 4. 系统的详细设计 (9) 4.1系统模块设计及程序流程图 (9) 4.2程序单元设计以及编码及其开发 (11) 5. 系统实现 (11) 5.1 应用程序主界面的实现 (12) 5.1.1添加菜单 (13) 5.1.2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 (14) 5.1.3添加公共模块入引用 (15) 5.1.4添加代码 (16) 5.2 交易管理的实现 (16) 5.2.1进货登记的实现 (16) 5.2.2 销售登记的实现 (18) 5.2.3 退货登记的实现 (18) 5.3 进货统计的实现 (19) 6. 结论与展望 (20) 7.参考文献 (21)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引进已彻底改变了许多公司的经营管理。甚至附近的一个小店主也可能正在用计算机来控制销售、记账以及其他活动。在一些大公司里,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监测全部工作设备的操作与运行。 销售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销售管理系统的销售管理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开发了销售管理系统。本系统中解决了企业管理事务中的进货、销售、退货等情况的问题以及相关统计工作。本系统中包含七个功能模块:系统登录、交易管理、进货统计、销售铳计、业绩查看、报表查看和帮助。 本系统使有Microsoft公司推出的visual basic 进行前端开发,VB是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它采用了当今软件设计的最新技术,具有开发效率高、设计灵活、生成的软件界面友好美观等特点。本系统中通过VB 的ADO和数据库进行无缝连接,大量应用了VB中的控件和触发事件。后端的开发工具是Microsoft Access 2000,整个数据库都是相互关联的,使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在现代化企业中,信息管理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企业日常工作的许多方面,无论是其自身还是所发挥的作用,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企业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事务处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控制过程的信息化、人的行为规范管理等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工程,确保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繁殖内核,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销售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销售管理体制将给企业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一个销售公司还是一个销售商店,都有很多的销售数据需要管理。手工管理这些纷繁复杂数据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实现数据规范化、自动化的电脑管理,是一个管理规范、动作高效的企业单位的必然要求。

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论文初稿)

基层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县级公安机关及基层所队室(以下称为基层)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及直接面向实战的特点,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推进这一层面的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整个公安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绥芬河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我局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 1、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公安信息化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程度。2009年全省“公安信息化年”推进会议召开后,绥芬河公安局反复学习了会议精神,特别是对副省长、公安厅长孙永波同志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之首,公安工作新一轮发展进步的“第一支点”,是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牛鼻子”工程。然而,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中却存在着认识不高、领导不力、落实不强等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与上级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要落后五年、十年、甚至更远,使工作受到很大局限,创新性不强,制约了公安工作的发展。全省“公安信息化年”推进会议明确了方向、看到了差距、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全局必须审时度势,打破传统思维,坚定不移地走信息化之路,用公安科技信息化引领警务现代化,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这一英明决策既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要求,又符合公

安部和省公安厅的战略部署,更符合绥芬河市公安工作的实际,是确保全市公安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绥芬河市公安局决定借助全省开展“公安信息化年”活动的东风,拿出超乎常规的组织力度,建立超乎常规的运行机制,采取超乎常规的工作措施,强制入轨,强力推进,强力攻坚,用信息化助推全市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了保证“公安信息化建设年”取得实效,绥芬河市公安局精心制订了《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亲自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了“一把手工程”,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彻底扭转了民警以往的思想误区,使大家既有压力和决心、又有动力和信心。 2、强化保障,提高投入,切实把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做强 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中,硬件是保障。为了达到做强硬件,的标准,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绥芬河市公安局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努力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倾斜。同时,本着“再穷不穷信息化、再苦不苦信息化和钱往信息化上用、设备往信息化上投”的思想,通过内挖外援,多渠道地筹措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上。一是内部挖潜,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 余万元,先后完善了110接处警平台、350兆无线对讲平台,建设了警务督察平台、情报信息平台。投资70余万元,增加了电脑、照相机、扫描仪、公安数字证书等。目前,全局现有310 名民警,已购置电脑350台,人均1.3台;照相机36 架,扫描仪18 台,

公安信息化应用

孟建柱部长指出,信息化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从警务运作、公安执法,到队伍管理,全面深入的信息化应用将深刻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信息化应用对公安工作具有革命性影响 (一)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效率。一是全面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手段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将按照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对公安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极大地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提高信息收集、处理、流转和查询统计速度,从而节省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全面提高打击工作效率。信息化手段与打击工作有机结合,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动态信息中,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自动分析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地发现违法犯罪线索,提高打击工作的精确度,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在执法工作中全程引入信息化,可以将执法流程的各个环节强制纳入规范的轨道。信息流与业务流的统一,使执法民警只能按照设定的岗位权限开展工作,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替代,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乱作为”问题。信息化手段使各个执法环节紧密相连,在各个环节之间建立互相依存、互相监督的关系,同时信息系统还具备到期预警和超期示警等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不作

为”问题。执法工作的信息化还将为网上督察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督察部门足不出户就可对任意案件的当前资料和历史信息进行查阅检索,方便地从海量信息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根本上提高执法质量。 (三)全面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一是促进警务公开。公开和透明是现代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手段在警察公共关系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有助于公安机关建立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之间畅通的沟通桥梁,提高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能力,更好地按照“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原则,促进警务公开,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营造警民互动、有利于公安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提升服务能力。人民警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公安机关依托互联网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开放的网上服务窗口,整合相关警种的对外服务资源,细化、完善户籍管理、流动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互联网管理、技防管理等对外服务工作的网上办事流程,实现群众咨询、投诉、举报、建议等非紧急警务的24小时网上受理、查询和处臵,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方便人民群众,构建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