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浅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浅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浅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浅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立足校园,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依照法律,按照一定的章程,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内容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也已经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重要载体。因此,重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社团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于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和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色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最鲜明的特征是目标的自愿聚合。学生社团是以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追求目标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有群体目标的整合性,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努力。其次,学生社团具有普遍的群众性,表现为数量多,成员来源广。各高校都建立了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个学生社团,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民族。再次是社团辐射面广。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所,所以信息传播的对象多,速度快。学生社团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造就和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有着两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普遍教育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是产生凝聚力的内在条件,这些因素把众多的兴趣爱好、志向相同的同学汇在一面旗帜之下,使学生社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每一个社团都带有特定的文化内容与观念指导,这就使社团工作富有教育性的特点。

第二,典型示范性。很多社团在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会给大学生们带来某种示范性效应,引起众人的仿效,重塑大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观念,影响全新的人生理念的形成。

第三,无形的组织性。社团活动有着一种强大的组织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座谈会、社会调查、影视欣赏、辩论、走访、网络交流,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都是在构建无形的教育的组织平台,为我们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舞台和载体。

第四,思想载体性。社团活动汇聚众多学生,社团所倡导了思想就更容易,同学接受成为校园文化精神的主流。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选择的自主性、参加的广泛性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突出特点,而学生社团活动又是在高校的主导与控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社团活动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操作与利用。其实这就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活动舞台和思想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向纵深发展。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机遇之一:社团活动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党团活动、政治学习、开会作大报告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变化与发展,为了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必须进行载体创新。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体,但也少不了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参与,活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这就使得学生社团活动能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被我们应用,并且起到其他载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机遇之二: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趋势和竞争要求,积极寻求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途径。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但单靠学校的正式组织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这种成才需求,学校也不可能动用自己的力量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发展需要。高校学生社团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促进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促进大学生成才,有力地化解冲突,保证学校的稳定,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学生社团处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学生之间的自愿结合体,因而具有媒介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功能和监督功能;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中间层次和衔接点,可以发

挥其双向服务作用。经常性的社团活动,在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社团与学校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社团活动中,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表露真实,使学生社团活动成为高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而真实的窗口,这有利于高校真实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工作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机遇之三:社团活动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的意义,主要在于它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大学生,增强学校向心力、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塑造和提升学校形象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实践证明,搞好社团建设,非但不排斥思想政治工作,而且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并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社团建设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大学生的需要,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大学生社团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培育社团成员团队精神、倡导社团道德、规范社团成员行为、开展社团活动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活动舞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向纵深发展。

机遇之四:“红色社团”的发展历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高校党团组织的引导下,一些大学生组织起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红色社团风起云涌,大学生们感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精辟总结了前人的科学理论,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又富有前瞻性,指明了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在全国高校中,已有2000多个学习、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校级学生理论社团,其中研究“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的社团有1200多个。这类社团集聚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学生,活动形式多样,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广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逐渐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

(二)挑战

挑战之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其一,价值取向出现偏移。在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忽视或者说实质上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表现为重视政治活动的多样性,忽视政治活动的目的性,使政治活动的目的性为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功利性所冲淡。重视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忽视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使人的个性发展因缺乏理性规范而显随意性,一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乃至动机目标偏离了社会主导方向,所有这一切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其二,品位不高。满足需要成了迎合需要,甚至出现非个性化、非审美化和非文明化的倾向。娱乐性、消遣性和商业性是当前社团的突出特点,但这不应该成为社团的主流,青年大学生所创造的社团应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青年和社会,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育人功能。其三,管理不善,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缺乏理性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有序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导致良莠不齐,低水平上重复建设。部分社团组织甚至与学校正式群体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产生内耗。

挑战之二:学生社团的商业化和社会化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生

社团作为新兴的广告资源,不可估量的动态媒体,已越来越受到精明商家的青睐。学生社团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积极谋求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逐渐由单靠学校划拨资金发展为多渠道特别是通过与社会组织筹集资金,使学生社团运作呈现社会化与商业化的特点。与此同时,高校社团活动正由校内自我封闭循环方式转变为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和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把活动范围拓展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生社团的商业化和社会化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在价值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在目标上,从人的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主体能力为根本宗旨;在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平等交流与双向互动。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方法、手段、目标等方面与此是不相协调的,甚至存在较大的距离。

三、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属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团体,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社团就不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和老师的指导,恰恰相反,为了保证学生社团能顺利运转,学校必须加强管理,并加强对社团的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实行了导师指导制度,即选拔或聘请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思想政治教育要进入社团以后,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能更好的发挥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能。

(二)骨干作用。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一般来说,他们都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在社团成员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一个社团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团干部的表现。如果这支队伍能够发挥积极的示范、表率作用,就一定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其他社团成员。

(三)党团建设。班级功能的弱化使得长期以来在班级的基础上建立党小组和团支部的做法有可能发生改变,现在已有一些高校在探索党小组、团支部进入“学生公寓”的可能性。我们不妨也设想,如果学生社团的稳定性得到加强,那么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党小组和团支部是否可行。一旦在学生社团中建立起党小组和团支部,有些社团活动就可以和党、团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党员和团员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社团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组织化研讨。通过社团活动开展有组织的研讨交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的必要途径。通过一些重要文件精神的热门话题,组织如畅谈会,邀请文化、企业各个层次的成功人士做精彩报告或面对面交流谈心,以浅出的形式深入挖掘思想内涵,提高社团活动品位,达到思想交流。倡导校园精神和主流文化,形成符合校园精神的独特社团文化。

(五)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社团的生命在于活动,那些文化艺术型、体育健身型和社会服务型社团尤其如此。因此,要深入挖掘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该活动具备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让社团成员通过参加活动而受到教育。具体做法上,可以结合大事、喜事和重要纪念日、节假日开展活动,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冠以某一特定主题,如社区服务、环保、助残等。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袁贵仁.用十六大精神统领高校社科研究与思政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003,

(7).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J].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2).

[3]陶国富,吴梦宇,蒋宏.大学校园文化[M].学林出版社,

1997.

[4]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M].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_邓艳葵

光明日报/2010年/7月/14日/第011版 理论综合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西南大学邓艳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在世界各国早已存在,但关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却至今仍然是学界追问的热点。我们认为,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基于如下尺度:一是事物本质的理论的规定。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的规定。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在“人”基础之上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地位和其内在规定性决定。作为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宣传和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发展和稳定服务的,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内含了政治性,成为它自己的并区别其他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另外,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特殊的矛盾运动也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时必须充分加以考虑。 根据上述尺度,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了概括和抽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是一种改造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具体解读如下: 第一,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首先,在人类社会生产整体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它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生产形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精神生产是人们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它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理论支持,既引导着物质生产的方向,又指导物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品德,净化人的思想,建设人的精神家园,它在社会科学中起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脑力劳动,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劳动的产品是精神产品,即存在于受教育者头脑和心灵的内在的精神状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其次,从物质生产力构成要素所起的作用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众所周知物质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构成,而其中劳动者是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规范、调整、转化、提升劳动者的思想品德,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起着一种“精神动力”作用,或者说,它是生产力中的精神力量因素。因此,“精神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这符合事物本质理论的第一个尺度。有学者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从而进一步认为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其实,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性质,若单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是不够全面的。 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所具有的现实性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精神生产,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不是单纯的头脑风暴,而是意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是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它为世界呈现出精神产品,从而使意识获得物质载体(人们的思想、理论表达在纸张或光磁等物质载体或通过主体物质身体的一些客观行为表现出来),具有了客体的性质,并成为一定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现实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而且体现在内容上。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生产,所生产的精神产品在公开和传播的过程中,丰富、影响和改变了主体的精神世界,从而现实地改变了人的言语和行为,成为一种社会力量,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个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224个)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诚信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诚信教育的经验)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试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培养研究 ★反“和平演变”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大学生竞争意识之浅见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运用网络技术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三个代表”与人才培养 ★网络化趋势下高校德育研究 ★各国德育之比较研究(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 ★我国三代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 ★浅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 ★试析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可能路向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未来:文化一元化,还是文化多元化? ★儒学所倡导的“内在超越”与依法治国 ★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主义”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久发展 ★“中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专制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的人才及教育观 ★儒家人才观及现代意义 ★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5、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6、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7、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8、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9、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0、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1、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12、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3、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4、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5、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6、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17、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18、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

思想政治教育题

简答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向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项活动由来已久. 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一门科学,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为客体,其目的在于科学的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哪些基本范畴?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6、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7、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8、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9、教育与管理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1、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就是对本门科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有以下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给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的有着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与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的影响作用,还要注意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形成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生活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就必须重视个人的社会化,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可见,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思想和行为就是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思想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括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效果检验思想。两者之间在很多时候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因而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的优秀毕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 科生的优秀毕业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本选题指南所列为研究的范围和方向,不能直接作为论文题目。学生在选题及写作时应根据指南选择具体题目(具体的论文题目范围应更缩小。)一、哲学方向1.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3.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评析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考察5.黑格尔的“恶”的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研究6.对恩格斯关于“证券交易所”思想的解读7.实践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变革中的意义8.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辨证统一9.从意识能动性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10.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11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12.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的影响13.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14.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5.唯物史观的人学阐释16.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研究17.实践与物质关系研究18.主体客体关系问题研究19.先秦诸子哲学与文化研究20.两汉魏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21.宋明理学研究22.明清之际思想文化研究23.传统道教,佛教研究24.中国近代新儒家研究25.传统社会人格修养问题研究26.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反思27.论科学精神28.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探析29.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0.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研究]31.自组织自然观初探32.现代科技成就与自然观的变革3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34.科学发展观研究35.人的全面发展研究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3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研究38.归纳推理与归纳方法之间的关系39.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40.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问题41.论科学假说验证的复杂性二、伦理学方向1.大学生社会品德教育研究2.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3.公共意识与道德建设4.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研究5.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建设6.网络道德与文明7.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8.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9.中国伦理思想历史人物研究10.西方伦理思想史历史人物研究11.生命伦理学中的伦理问题12.家庭伦理相关问题13.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14.公平、效率问题研究15.利益与道德问题研究三、社会学方向1.弱势群体问题研究2.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农民、农民工、城市贫困人口)3.失业大学生社会救助问题4.家庭暴力问题5.城市化与社会发展问题6.当代大学生交友观问题7.农村城市化问题8.“城中村”现象研究9.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研究10.当代中国家庭结构问题11.社会学史的理论家或理论流派研究12.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新型群体状况的分析研究13.现代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14.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四、政治学方向简论政治概念的科学涵义2.试论国家权力与政党权力的关系3.当代中国政治权威建构简论4.论政治合法性5.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6.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理想模式的构建7.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大制度8.当代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9.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10.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分析1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12.试论政治稳定13.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简析(以特定国家为例)14.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15.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16.“三权分立”简析17.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18.试论治理腐败19.扩大党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20.政治文化及其功能分析五、教师教育方向1.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当代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4.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5.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生活化)研究6.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7.运动视野中的思想教育研究8.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改革与创

《政治学原理》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述民主的价值。 概括而言,政治学对民主价值的研究和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理想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前者带有哲学研究的特点,后者具有历史和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传统的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 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提倡所有的职位和权力向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 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民主为政治权力提供了合法性。 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的现实主义思路。 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与其他政治制度相比较,民主方法或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 (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 总之,民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民主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2、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 1、政治化; 2、政党分肥; 3、潜意识; 4、利益; 5、君主专制; 6、村民自治; 7、城市国家; 8、政治关系。 二、选择题: 1、D; 2、B ; 3、D ; 4、AC; 5、C; 6、D ; 7、ABC; 8、ACD; 9、ABD ; 10、D ; 11、ABCD;12、D ;13、ABCDE ;14、ABCD;15、BCD;16、BCD;17、 A ;18、D ; 19、B ;20、B 。 三、名词解释: 1、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的学问或科学。 2、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3、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四、简答题: 1、答: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答: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理论内容是:(1)行为主义政治学坚信,社会理论应当建立在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基础之上。(2)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行为作为其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把政府描述为一个由个体的人和人群相互作用所组成的过程,着重研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3)它借助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系统分析的概念、假设和解释,在理论上,一反过去传统政治学者偏重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法的趋势,而着重于客观的、经验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所谓“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分析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决策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取代以往人性论、正义论、历史决定论等哲学理论,而成为政治行为研究分析的依据。 3、答: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以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会弃暗投明反璞归真。对公共权力多持肯有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上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政治,保证选拔“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另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对公共权力多持否定性倾向,政治设计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是“法治”社会的 政治设计思路。 4、答: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对权力下过很多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霍布斯认为,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2)罗素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3)马克斯•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_石书臣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 石书臣 [摘要]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定 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本质规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等,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因此,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认识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出了积极努力,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大致可分为两类观点:一是一元本质说,如/政治性0说、/阶级利益性0说、/转化论0说、/灌输论0说、/人学论0说等;二是两重本质说,如/社会政治属性与经济管理属性0说、/政治属性与非政治属性0说、/政治性与科学性0说等。1这些观点虽然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由于观点不一,所以这一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要回答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本质的理论,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它是类的本质,是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属性;第二,它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第三,它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根本属性。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之所以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是因为三个条件都必不可少,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本质。 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而事物的属性也即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性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因为只有这一属性才满足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通、最稳定的属性。世界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千差万别,但意识形态性是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具有的属性。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必须首先了解意识形态的含义。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理

浅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浅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立足校园,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依照法律,按照一定的章程,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内容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也已经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重要载体。因此,重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社团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于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和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色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最鲜明的特征是目标的自愿聚合。学生社团是以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追求目标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有群体目标的整合性,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努力。其次,学生社团具有普遍的群众性,表现为数量多,成员来源广。各高校都建立了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个学生社团,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民族。再次是社团辐射面广。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所,所以信息传播的对象多,速度快。学生社团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造就和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有着两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普遍教育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是产生凝聚力的内在条件,这些因素把众多的兴趣爱好、志向相同的同学汇在一面旗帜之下,使学生社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每一个社团都带有特定的文化内容与观念指导,这就使社团工作富有教育性的特点。 第二,典型示范性。很多社团在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会给大学生们带来某种示范性效应,引起众人的仿效,重塑大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观念,影响全新的人生理念的形成。 第三,无形的组织性。社团活动有着一种强大的组织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座谈会、社会调查、影视欣赏、辩论、走访、网络交流,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都是在构建无形的教育的组织平台,为我们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舞台和载体。 第四,思想载体性。社团活动汇聚众多学生,社团所倡导了思想就更容易,同学接受成为校园文化精神的主流。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选择的自主性、参加的广泛性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突出特点,而学生社团活动又是在高校的主导与控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社团活动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操作与利用。其实这就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活动舞台和思想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向纵深发展。

政治学复习题

1.怎样理解政治的涵义及其本质? 定义P9第5自然段;本质:P9倒数第2行至本段末。 2.什么是政治权力?它有哪些特性? 政治权力: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特性:P71-74 3.政治权力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P80倒数L7—P81 L2 P81 L10—L20; P82第2段 P83 L7—L10 4.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得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P125“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5.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P182—183 6.国家的结构形式包括哪些内容? P201—P202 7.现代政党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P211最后一段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本质的论述 P212—P213 8.什么是政党制度?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P216;p217—P220 9.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集团是什么样的组织? P230—P231,定义和特点 10.政治社团的功能及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P237—239 11.什么是政治文化?其构成有哪些方面? 第五篇前言 12.什么是政治社会化?它有何作用? P281倒数L6;P293——294 13.政治发展的本质内容和根本动力是什么? 第六篇前言

14.何谓政治革命?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P300最后一段。P299—300 15.政治改革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P321 16.如何选择、运用政治改革的方式? P322—323 17.利益集团的形成基础和特征 利益集团是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集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集团。利益集团有可能介入社会政治生活,也可能不介入社会政治生活。 特征:首先,利益集团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和目标。在利益集团内部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需要和价值认同,这是集团相对稳定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或者是共同的观点和目标,或者是共同的兴趣和观念,或者是直接间接的社会关系。其次,利益集团具备组织的基本特征,集团内部行动一致。利益集团首先作为一个组织存在,具有组织的基本特征,有自己的目标和框架,内部对于所要采取的行动态度是基本一致的。再次,利益集团采取行动的目的在于影响政策制定,以维护并增进自身的利益。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到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试图通过影响公共政策,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形成基础:一是利益集团的存在来源于社会冲突。在一个存在利益冲突的社会,通过组织实现自身利益就成为一种重要选择,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了有共同利益偏好的社会成员结盟。另一方面,在一个稳定开放、法治宽容的政治体系中,利益集团是多样化的、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是多层次的、利益集团内部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于是就会形成网络状、动态化,平衡有序的利益集团体系。二是现代利益集团的生成需要政治体系提供合法的制度空间。现代利益集团所指的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而成长起来的,不同于中世纪的传统社团、封建社会的秘密结社以及宗教团体、为夺取政权为目的的政党组织,也不同与其他一些行政化、垄断性的社团组织。虽然一定的经济物质条件提供了现代利益集团成长的土壤,但只有当一定的政治结构和体系能够容纳、确认、允许它的合法存在,它才能够得以发展。 18.利益集团与阶级的区别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阶级最本质的特征,划分阶级的首要依据是经济地位,即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因此,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是与生产力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情况相适应的。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四个不同的社会形态,阶级状况也因此而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不过,人类社会这种阶级分裂现象也不是永恒的,“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 (3)阶级是一个以经济关系为纽带的政治主体。在阶级社会的一定社会结构中,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国家,而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借助于国家而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即成为拥有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主体。可见,阶级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并以经济关系为纽带而成为政治社会的政治主体,参与政治过程。阶级具有基于共同的经济地位而产生政治倾向的一致性;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而产生心理习惯的相似性;以及基于共同的历史命运而产生理想追求的聚合性。

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在世界各国早已存在,但关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却至今仍然是学界追问的热点。我们认为,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基于如下尺度:一是事物本质的理论的规定。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的规定。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在“人”基础之上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地位和其内在规定性决定。作为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宣传和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发展和稳定服务的,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内含了政治性,成为它自己的并区别其他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另外,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特 殊的矛盾运动也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时必须充分加以考虑。 根据上述尺度,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了概括和抽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是一种改造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具体解读如下: 第一,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首先,在人类社会生产整体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它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生产形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精神生产是人们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它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理论支持,既引导着物质生产的方向,又指导物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品德,净化人的思想,建设人的精神家园,它在社会科学中起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脑力劳动,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劳动的产品是精神产品,即存在于受教育者头脑和心灵的内在的精神状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其次,从物质生产力构成要素所起的作用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众所周知物质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构成,而其中劳动者是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规范、调整、转化、提升劳动者的思想品德,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起着一种“精神动力”作用,或者说,它是生产力中的精神力量因素。因此,“精神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这符合事物本质理论的第一个尺度。有学者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从而进一步认为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其实,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性质,若单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类本质是不够全面的。 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所具有的现实性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精神生产,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不是单纯的头脑风暴,而是意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是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它为世界呈现出精神产品,从而使意识获得物质载体(人们的思想、理论表达在纸张或光磁等物质载体或通过主体物质身体的一些客观行为表现出来),具有了客体的性质,并成为一定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作

政治学原理

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 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 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4.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 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 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5.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 6.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 意义?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7.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游说、决策咨询、社交活动、支持竞选、主导舆论、非常规方式 8.政治社团的特征是什么?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 政治组织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9.政治参与的特征是什么?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 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 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 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 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 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 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10.政治参与的意义有哪些? 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 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 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 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 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 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11.政治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 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 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 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 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 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 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4)政 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 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12.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 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 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 段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财产也 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 一个人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 识。 13.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 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 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 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 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 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 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 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 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 有的责任。15、政党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1)实 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 的渠道;(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4)组 织政府的手段。 16、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政治色彩 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 能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 17.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因为他们:1)崇尚自由,反 对干涉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 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 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18.民主可能的具有的缺陷有哪些? 1)轻视个人权力,容易制造“温和专制”;2)趋附时尚, 可能降低政策水平;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20.民主应有哪些限度? 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2)民主须以不 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 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21.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 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力保障网络。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 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 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 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2.现代民主观念与古代民主观念有何不同?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转化 为“精英统治”;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 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3)民主的运作 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 “参与制民主;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 和“个人独立”; 23.政治权力具有那些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 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 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 量。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 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 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 其他权力的介入。 20.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 职能规定性 21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 么样的意义?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 “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 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 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 的平衡砝码。 23、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政治色彩 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 能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

东北师大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卷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题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5分) 1.思想政治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又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学科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阶级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目的、任务、内容乃至活动的一切方面都受到其阶级属性的制约,而不同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我国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大一统的孔子儒家礼教思想,西欧中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神学和经院哲学,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则是唯心哲学和抽象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一部分,不但在方向上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其直接的理论依据就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利用社会环境因素,依据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已有的政治思想品德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过程;是以任务为中心,调动各种要素功能,解决矛盾,实现目标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它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方法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以影响的客观存在。也可以说是教育活动以外对受教育者能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可见,思想政治环境又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 它不同于一般的对人们起自然影响作用的广义的环境或普通环境, 主要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发生影响的环境。 4.自我教育 答:所谓自我教育原则,就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理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建立在人们已有的思想行为基础上的,建立在人的自省、自励的基础上的。自我教育从主体方面表现为对受教育者的相信和依靠,把受教育者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是在培养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学习和认识的能力。 自我教育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是一种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点 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其它价值相比较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内隐性和外显性的统一 ②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